界定法師:漫說《長阿含》(卷九)~B 五成法

  10、四證法:即四種沙門之果: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五、五成法、五修法、五覺法、五滅法、五退法、五增法、五難解法、五生法、五知法、五證法

  1、五成法:即五滅盡枝(五種滅盡而證涅槃之法):第一為信佛十種德號都具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第二為無病,身常安隱;第三為質直而沒有諛諂,直趣於如來涅槃的徑路;第四為專心不亂,諷誦不忘;第五為善於觀察法的起與滅,以賢聖之行而盡於苦本。

  2、五修法:即五根,①信根,②精進根,③念根,④定根,⑤慧根

  3、五覺法:即五受陰,①色受陰,②受受陰,③想受陰,④行受陰,⑤識受陰。

  4、五滅法:即五蓋(蓋為蓋覆,將心性蓋覆而障礙善法的生起),①貪欲蓋,②瞋恚蓋,③睡眠蓋,④掉戲蓋,⑤疑蓋。

  5、五退法:即五心礙結(由五種礙念而生煩惱):第一就是比丘之疑佛,疑佛後,就不親近不去親近後,就不恭敬這就是初心礙結。其次,比丘對於②法,對於③眾(僧),對於④戒,都有穿漏(漏洞不完具)之行,有不真正之行,為污染(煩惱)之行而不親近於戒,也不恭敬心,這就是第四心礙結(包括第二之法心礙結,第三之眾心礙結)。再者,比丘對於梵行之人,⑤會生惡害之心,心會不喜樂而出忿惡之言,去毀罵梵行之人這就是第五心礙結。

  6、五增法:即五喜本(正定之中的五定要素):第一為悅,第二為念,第三為猗,第四為樂,第五為定。

  7、五難解法:即五解脫入(為解脫的五境,學佛而獲得的五種歡喜心。①聞法,②受持諷誦,③為他人說,④思惟分別,⑤於法得定)。如果比丘精勤而不懈,樂於閑靜之處,專念一心,對於未解的能得解,未盡的能得盡,未安的能得安。哪五種呢?①如比丘聽佛說法,或者聽聞行者之說,或聽師長之說,而思惟觀察,而分別其法之義,而心得歡喜其心歡喜後,便會得法愛,得法愛之後,身心就會安隱,身心安隱後,就能禪定,得禪定後,就能得如實智,這就是解脫入(聞法)。②比丘受持諷誦,也會歡喜,③比丘為他人說也會歡喜,④比丘思惟分別,也會歡喜,⑤比丘於法得定,也是同樣歡喜

  8、五生法:即賢聖五智定。第一就是修習三昧(禪定),而得現樂後樂(現世得安樂後世能得樂果),而生內外智。第二就是賢聖無愛(聖者會有愛染),而生內外智。第三就是諸佛賢聖之所修行而生內外智,第四就是猗寂滅相,單獨而沒有伴侶而生內外智。第五就是對於三昧,而一心入,一心起(精神集中,至於心的透明化),而生內外智。

  9、五知法:即五齣要界(導引而至於涅槃的五要素。①欲出要,②瞋恚出要,③嫉妒出要,④色出要,⑤身見出要):第一就是:比丘對於欲,並不喜樂,不懷念,也不親近,但念於出要,而樂於遠離,而親近不怠,其心為調柔,出要離欲。由於欲而起的漏,也已盡於舍滅,而得解脫這就是①欲出要,②瞋恚出要,③嫉妒出要,④色出要,⑤身見出要,也是如此。

  10、五證法:即五無學聚(五種無學之聚,也就成就無學所需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五法聚):①無學戒聚,②無學定聚,③無學慧聚,④無學解脫聚,⑤無學解脫知見聚。

  六、六成法、六修法、六覺法、六滅法、六退法、六增法、六難解法、六生法、六知法、六證法

  1、六成法:即六重法(六種可互敬之法:①身,②口,③意,④利養,⑤戒,⑥見,所謂六和敬)。如有比丘修學六重法的話,就可敬可重,而和合於大眾,不會有諍訟,獨行而無雜鬧。那六種呢?①身常行慈,而敬重梵行之人,住於仁愛之心,就名叫做敬重之法。可敬可重的,和合於眾的,而沒有諍訟,而獨行無雜鬧。②口常行慈,③意常行慈,④與人共食(由於法而得養,以及缽中之有餘的食物就會達到利養,不分彼此,戒除人我之別)。⑤不犯毀戒(聖者所行之戒,乃不犯不毀,並沒有染污,為智者所稱,善於具足受持成就定意)。⑥具足正見(成就賢聖的出要,平等而滅盡苦惱,以及諸梵行,為可敬可重,和合於眾,而沒有諍訟,獨行而無雜鬧)。

  2、六修法:即六念。①念佛,②念法,③念僧,④念戒,⑤念施,⑥念天。

  3、六覺法:即六內入:①眼入,②耳入,③鼻入,④舌入,⑤身入,⑥意入。

  4、六滅法:即六愛(六根對於六境而生六識,根與境與識之三和合,就為之觸,由於六觸而生六愛如經文)。①色愛,②聲愛,③香愛,④味愛,⑤觸愛,⑥法愛。

  5、六退法:即六不敬法,①不敬佛,②不敬法,③不敬僧,④不敬戒,⑤不敬定,⑥不敬父母

  6、六增法:即六敬法,①敬佛,②敬法,③敬僧,④敬戒,⑤敬定,⑥敬父母

  7、六難解:即六無上,①見無上,②聞無上,③利養無上,④戒無上,⑤恭敬無上,⑥念無上。

  8、六生法:即六等法(六根對於六境的關係為相依相關而無偏,無喜無憂而安住於舍,而得以相續,故為六等法)。①眼根看見色境,而無憂無喜,而住於舍而專念,②耳聽聲,③鼻嗅香,④舌嘗味,⑤身感觸,⑥意知法,都同樣的不喜不憂,而住於舍,而專念。

  9、六知法:即六齣要界(導引而趣於涅槃六種要素),具體為:慈解脫、悲解脫、喜解脫、舍解脫無我行、無想行。

  10六證法:即六神通(六種不可推理想像自由自在神通),第一為神足通證(證神足適),第二為天耳通證(證天耳通),第三為知他心通證(證他心通),第四為宿命通證(證宿命通),第五為天眼通證(證天眼通),第六為漏盡通證(證漏盡通)。

  七、七成法、七修法、七覺法、七滅法、七退法、七增法、七難解法、七生法、七知法、七證法

  1、七成法:即七財(見道以後的聖者,主要是擁有精神財富),①信財(信受正法),②戒財(持戒律),③慚財(自分有慚),④愧財(於人有愧),⑤聞財(能聞正教),⑥施財(舍施一切而沒有染),⑦慧財(智慧事理)。

  2、七修法:即七覺意(七覺分,七菩提支)。一、擇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簡擇法的真偽。二、精進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三、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歡喜。四、輕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快安樂。五、念菩提分,即時刻觀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亂。七、舍菩提分,即舍離一切虛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3、七覺法,即七識住處(識就是心識,住為安住。指其識乃隨所感報,而安住)。①身異想異識住,又作身異想異如人一分天,指人界、六欲天及劫初起除外之色界初禪天,此處之有情身相、容貌皆異,苦樂、不苦不樂之想各亦差別故稱身異、想異。②身異想一識住,又作身異想一如梵眾天謂劫初起,指色界初禪之劫初起之梵眾天,彼等皆自想為大梵王所生,大梵王亦想此諸梵眾皆我所生。同執一因無別想,故想一;然大梵王身量高廣,容貌、威德、言語光明衣冠等,一一異於梵眾,故身異。③身一想異識住,又作身一想異如極光凈天,為色界第二禪。此中有情身相、容貌無異,樂與非苦樂二想交參,故稱身一想異。④身一想一識住,又作身一想一如遍凈天,為色界第三禪。此中有情身相無異,唯有樂想,故想一。⑤空無邊處識住,超出一切之有色處。⑥識無邊處識住,超出一切之空無邊處。⑦無所有處識住,超出一切識無邊處。後三識住為無色界之下三天。此七處為識之安住處,為有情皆希往止之所,故稱識住。

  4、七滅法:即七使法(七隨眠,為煩惱的別稱)。①欲愛使,②有愛使,③見使,④慢使,⑤瞋恚使,⑥無明使,⑦疑使。

  5、七退法:即七非法。①無信,②無慚,③無愧、④少聞,⑤懈墮,⑥多忘,⑦無智。

  6、七增法:即七正法。①有信,②有慚,③有愧,④多聞,⑤不懈墮,⑥強記,⑦有智。

  7、七難解法:即七正善法(七善人法)。①好義,②好法,③好知時,④好知足,⑤好自攝,⑥好集眾,⑦好分別人。

  8、七生法:即七想。①不凈想,②食不凈想,③一切世間不可樂想,④死想,⑤無常想,⑥無常苦想,⑦苦無我想。

  9、七知法:即七勤。①勤於戒行,②勤於滅貪欲,③勤於破邪見,④勤於多聞,⑤勤於精進,⑥勤於正念,⑦勤於禪定

  10、七證法:即七漏儘力(七種滅盡煩惱者所具之力)。①漏盡的比丘對於一切諸苦、集、滅、味、過(超過)、出要(出離),都能如實而知見(知見四聖諦);②觀察欲貪有如火坑,也如刀劍,知欲而見欲,而不貪於欲,心不住於欲(對於欲的正知正見);③漏盡的比丘,逆順的觀察,如實而覺知,如實而正見後,對於世間的貪嫉、惡不善之法,已不漏不起(貪嫉惡不善之法之不漏不起);④修學四念處,多修多行(四念處修行);⑤五根、五力(五根、五力——信勤念定慧之根、力的修行);⑥七覺意(七菩提分);⑦賢聖八道之多修多行(八聖道的修行)。

  八、八成法、八修法、八覺法、八滅法、八退法、八增法、八難解法、八生法、八知法、八證法。

  1、八成法:即八因緣,未得梵行所得智慧,得梵行之後,其智將會增多。哪八種呢?①比丘世尊而住,或者依師長而住,或者依有智慧的梵行者而住,而生慚愧之心,有愛,有敬,這就是所謂初因緣,為未得梵行,而得智慧,得梵行後,其智慧乃增多。②依世尊而住,而能隨時請問世尊而說:「此法是何意義此法所皈之處在那裡?」這時,諸尊長們,就會為之開演甚深義理這就是第二因緣。③既聽聞教法後,身心就會樂於靜寂,這就是第三因緣。④既樂於寂靜後,就不會為遮道的無益的雜論。他到了大眾當中,或者自己說法,或者請他人說法,仍然不再會舍棄賢聖的默然,這就是第四因緣。⑤多聞廣博,守持而不忘對於深奧的諸法,上中下(初中後時)都是善的,其所闡述的道理都是真實不虛的,具足梵行教法,聽後能入於內心見解不會散亂這就是第五因緣。⑥精勤的修習,而滅惡增善,勉力堪任,不舍棄此法這就是第六因緣。⑦有由於智慧,而知起滅之法,為賢聖所趣的,都能盡苦際,這就是第七因緣。⑧觀察五受陰(五取陰,執取於色受想行識之事物與煩惱,故為五取陰)的生相與滅相,謂此為色、為色之集、色之滅,此為受、為受之集、受之滅,此為想、為想之集、想之滅,此為行、為行之集、行之滅,此為識、為識之集、識之滅,這就是第八因緣。為未得梵行而有智慧,得梵行後,即智慧增多。

  2、八修法:即八正道,此處不再贅述

  3、八覺法:即世間的八法。①利,②衰,③毀,④譽,⑤稱,⑥譏,⑦苦,⑧樂。

  4、八滅法:即八邪。①邪見,②邪志,③邪語,④邪業,⑤邪命,⑥邪方便,⑦邪念,⑧邪定(和八正道相反的邪道)。

  5、八退法:即八懈怠法。為什麼叫做八懈怠呢?比丘出去乞食時,而得不到食物,便作如是之念:①我在於今天,進入村裡去乞食而不食物,弄得身體非常的疲勞,已不能堪任於坐禪與經行了,現在應該卧息為宜。懈怠比丘,就這樣的便於卧息,不肯精勤於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之法,這就是層次懈怠。②懈怠比丘,如得既足的飲食時,便會作如是之念:我在於朝晨進入村裡去乞食,得食已過於滿足,身體已沉重,已不能堪任於坐禪與經行了,現在應宜於寢息。懈怠比丘,就這樣的便於寢息。而不能精勤於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之法。③懈怠比丘,假若少執事的話,便會作如是之念:我今天執事,身體已弄得非常的疲勞,已不能堪任坐禪與經行了,現在應該宜於寢息,懈怠比丘,就這樣的便於寢息。④懈怠比丘,假若欲執事的話,便會作如是之念:明天當執事,必定會非常的疲勞,現在不得去坐禪與經行,應該預先卧息才對。懈怠比丘,就這樣的便於去卧息。⑤懈怠比丘,假若有少行而來便會作如是之念:我朝晨行來,身體已非常的疲勞。已不能堪任於坐禪與經行了,我現在應該要卧息。懈怠比丘就這樣的便於卧息。⑥懈怠比丘假如欲有少行,便會作如是之念:我明天當行,必定會有非常的疲勞,現在不得坐禪與經行,應該豫作寢息。懈怠比丘就這樣的不久便去寢息。而不能精勤於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之事了,這就是第六懈怠比丘。⑦假如遇到患小疾病的話,便會作如是之念:我已得重病,已困篤羸瘦,不能堪任坐禪與經行了,應該須要寢息。懈怠比丘,便隨時去寢息,而不能精勤於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之事了。⑧懈怠比丘,所患的病疾已瘥時,便作如是之念:我的疾病瘥好不久,身體還是羸瘦,不能堪任坐禪與經行,應該宜自寢息,懈怠比丘,不久便去寢息,而不能精勤於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之事了。

      6、八增法:即八不懈怠法,它和八懈怠法正好相反,所以又叫精進什麼叫做八精進呢?比丘進入村裡去乞食,不得飲食物而還來,就作如是之念:①我的身體非常的輕便,少於睡眠,應該可以精進而坐禪與經行,以期未得者能得,未獲者能獲,未證者能證。於是,

  這位比丘就這樣的去精進這就是第一精進比丘。②乞食而得到滿足的食物時,便作如是之念:我今天進入村裡去乞食而得飽滿,氣力非常的充足,應宜勤於精進坐禪、經行,以期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這位比丘就這樣的去精進。③精進比丘,假如有執事的話,便會作如是之念:我剛才去當執事,使我廢棄行道不少,現在宜於精進坐禪、經行,使未得者能得,未獲者能獲,未證者能證。於是,這位比丘就這樣的去精進。④精進比丘,如果將當執事的話,便作如是之念:明天要當執事,會廢棄我的行道時間,現在應該精進坐禪、經行,以期未得者能得,未獲者能獲,未證者能證。於是,這位比丘就這樣的便去精進。⑤精進比丘,假若遇有行來,便作如是之念:我從朝晨從遠地行來,已廢棄我的行道不少,現在宜加精進坐禪、經行,以期未得者能得,未獲者能獲,未證者能證。於是,這位比丘便去精進。⑥精進比丘,假若欲行來,便作如是之念:我明天將遠行,會廢棄我的行道,現在宜加精進坐禪、經行,以期未得者能得,未獲者能獲,未證者能證。於是,這位比丘便去精進。⑦精進比丘,假若遇有患病之時,便作如是之念:我得重病,或者會命終,現在宜加精進,以期未得者能得,未獲者能獲,未證者能證。於是,這位比丘便這樣的去精進。⑧精進比丘,其病患得小瘥時,便作如是之念:我的疾病剛瘥,如果再於更增動作的話,就會廢棄我的行道,現在宜加精進坐禪、經行,以期未得者能得,未獲者能獲,未證者能證。於是,這位比丘就這樣的去精進坐禪、經行,這就是所謂八精進

  7、八難解法:即八不閑妨修梵行(修行梵行的八種不適當的時候或處所,因為它們會妨礙梵行。即所謂八難處:地獄餓鬼畜生長壽天、邊地、世智辯聰、聾盲瘖瘂、佛前佛後)。那八處呢?①墮於地獄之中,這就是不閑處(不合法則,不適當之處,因只覺苦,無間學法),不得修學梵行。②眾生轉生於畜生道中;③餓鬼道中;④長壽天中;⑤邊地無識(野蠻而沒有智慧),沒有佛法之處這就是其不閑處(不適宜的地方),不得修學梵行。⑥雖然出生在於中國(文明匯聚之地),然卻有邪見(世智辯聰,聰明還被聰明誤),懷顛倒之心惡行成就的話,必定會墮入於地獄這就是不閑處,而不得修學梵行。⑦雖然出生在於中國,可是身為聾盲、瘖瘂,不得聞法,不能修行梵行這就是不閑處,而不修行梵行。⑧雖有眾生出生在於中國,其諸根(六根)也具足,堪以納受聖教,然而卻生不逢佛,也不修行梵行。以上就叫做八種不閑處。

  8、八生法:即八大人覺(大人一般專指佛陀,此處泛指證道後的聖人),即大人覺知思念的八法(少欲、知足寂靜正念正定精進、正慧、無戲論)。①少欲,如多欲的話,並不是道。②知足,無厭足為非道。③閑靜,如喜樂於眾多人之處,乃為非道。④自守(不戲論),如戲笑的話,就不是道。⑤精進,如懈怠的話,就不是道。⑥專念(正念),如多忘的話,就不是道的了。⑦定意(正定),如亂意的話,就不是道的了。⑧智慧愚痴就不是道。

  9、八知法:即八除入(又稱八勝處,八種起勝知見處——定。定能除煩惱,境與觀涉入,故名除入)。①內有色想觀外色少,初除入;②內有色想觀外色多,二除入;③內無色想觀外色少,三除入;④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四除入;⑤內無色想觀外色青,五除入;⑥內無色想觀外色黃,六除入;⑦內無色想觀外色赤,七除入;⑧內無色想觀外色白,八除入。

  10、八證法:即八解脫。①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初解脫;②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二解脫;③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三解脫;④空無邊處解脫,四解脫;⑤識無邊處解脫,五解脫;⑥無所有處解脫,六解脫;⑦非想非非想處解脫,七解脫;⑧滅受想定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滅盡定,八解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