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長阿含》(卷十三)~B 佛陀所闡述的一些教法

(三)佛陀所闡述的一些教法

  關於這部文中的其他一些細節,我在這里就不多講了,我還是選取我自己認為比較突出的幾點,講講佛陀所闡述的一些教法

  這個阿摩晝就請教了佛陀一個問題:「什麼是無上士、明行具足呢?」

  佛陀回答如下:

  如果如來出現於世間的話,就是應供、正遍知、明行足,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之十號)。在於一切諸天(六欲天)、世人沙門婆羅門、魔、梵天當中,獨覺而自證,證悟後為人說法。所說之法,始終都是善法,義味都具足,而開清凈之行。如果居士居士之子,以及其餘的種姓,聽其所說正法的話,就會生起信樂,由於信樂心而產生這樣的念想:我現居塵世,被妻子兒女所系縛,不能得清凈,不能純修梵行,寧可剃除須發,穿服三種法衣出家去修道。後來,他就捨棄家庭財產,捐棄其親族,而剃除須發,去出家修道。他捨棄身上的嚴飾之物,而具足戒行;他捨棄刀杖,懷著慚愧之心,慈念一切。他奉行不殺生、不偷盜、遠離淫慾、舍離妄語、舍離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飲酒作樂、不著戴香華瓔珞以及不歌舞倡伎,也從來不去觀聽歌舞倡會;他不坐卧於高廣大床,堅持非時不食,蠲除金銀七寶;不娶妻妾、不畜奴婢、象、馬、車、牛、雞、犬、豬、羊、田宅、園觀,不作虛妄而詐人,不以斗秤去欺人,不用手拳共相牽抴,也不抵債,不誣罔他人,不為偽詐。他捨棄了以上的種種之惡,滅除諍訟等諸不善之事,行則知時,非時則不行,量其腹而食,無所藏積,度量身體而穿衣,滅除知足;法服和一隻缽,就成了他的全部家當。

  如果達到了上面的這些條件,就是達到了「無上士、明行具足」的要求。

  緊接著,佛陀也講了一些反面情況也就是一些破戒之行徑:

  1、那些沙門婆羅門,不僅接收施主供養,而且還廣做積儲。對於衣服飲食等物,並沒有厭足之心

  2、那些沙門婆羅門,都食他人的信施,而且還想方設法努力去追求各種利養,例如象牙、雜寶、高廣的大床,種種的文綉、綩綖的被褥。

  3、那些沙門婆羅門,都受他人的信施,都想方設法,更求為自身的庄嚴,如求酥油以摩身,求香水以洗沐,求香末以自塗身,求香澤以梳頭,求著好的華鬘,染目為紺色,拭面以庄嚴,環紐澡潔,用鏡自照自己,穿雜色的革屣,上服為純白的。也持有刀杖,帶有侍從,有寶蓋、寶扇以庄嚴寶車等事。

  4、那些沙門婆羅門,都食他人的信施,然而都專為嬉戲,都以博弈、或者設置各種賭具而作種種的戲笑。

  5、那些沙門婆羅門,吃著他人的信施,然而都在講說遮道無益之言,如王者、戰鬥、軍馬之事,或者談說群僚、大臣、騎乘出入、游於園觀等事,以及論說卧起、行步、女人之事或者是衣服飲食、親里之事又說入海采寶之事

  6、那些沙門婆羅門,都食他人的信施,而用無數的方便,但作邪命之事,如諂諛美辭,互相毀誓,以利求利(也就是放高利貸)。

  7、那些沙門婆羅門,都食他人的信施,然而都只為共互諍訟,或者在於園觀,或者在於浴池,或者在於堂上,都互相是非,都說如是之言:「我知道經律,你並沒有所知;我乃趣於正道,你所向的為邪徑,都以前著於後,以後著於前;我能忍耐你,你卻不能忍;你所說的話,皆不是真正;如果有所疑,當來問我,我都能盡答」。

  8、那些沙門婆羅門,都食他人的信施,然而更作方便,求為使命的人,或者作為國王、王的大臣婆羅門居士的通信的使者

  9、那些沙門婆羅門,都食他人的信施,然而都習戰陣斗諍之事,或者學習刀杖、弓矢之事或者是鬥雞斗狗、豬羊、象馬、牛駝等諸畜生,或者斗男女,以及作眾聲,所謂具聲、鼙聲、歌聲、舞聲,或者攀緣上幢,而倒絕等種種的伎戲。

  10、那些沙門婆羅門,都食他人的信施,而行遮道之法,以邪命而為自己的生活,或者瞻相男女,占卜他人的吉凶好醜,以及相畜生等事,以求人家對其利養。

  11、那些沙門婆羅門,都食他人的信施,而行遮道之法,以邪命而自活,如驅鬼喚神,作種種的厭禱,無數的方道,以恐嚇於他人,說能聚能散,能苦能樂,又能為他人安胎出衣,也能咒人使作為驢馬,也能使人為盲聾瘖瘂,顯現諸技術,叉手而向日月,而作諸苦行以求人的利養

  12、那些沙門婆羅門,都食他人的信施,而行遮道之法,以邪命自活,為他人咒病,或者誦惡術,或者為善咒,或者為醫方,而針灸、葯石,以療治眾病。

  13、那些沙門婆羅門,都食他人的信施,而行遮道法,以邪命而自活,或者咒水火,或者為鬼咒,或者誦剎利咒,或者誦鳥咒,或者支節咒,或者是安宅的符咒,或者火燒、鼠嚙之能為解之咒,或者誦別死生之書,或者讀夢書,或者相手面,或者誦天文書,或者誦一切音書。

  14、那些沙門婆羅門,都食他人的信施,而行遮道之法,以邪命自活,或者瞻相天時,談言雨、不雨,谷貴谷賤,多病少病,恐怖安隱,或者說地動、彗星、日月薄蝕,或者言星蝕,或者言不蝕,像如是為善瑞,像如是為惡征等事。

  15、那些沙門婆羅門,都食他人的信施,而行遮道之法,以邪命而自活,或者說此國勝彼國,彼國為不如,或者說彼國勝此國,此國為不如;瞻相吉凶,談說其盛衰等事。

  世尊在述說每一個反面現象時,都說「入我法者,無如此事」。不過這里我們要對照一下反省一下了,當今佛教界,有沒有上述現象的存在?

  佛陀接下去繼續演說著他的教法

  佛陀主張,如果接受了他的教法,那麼上述的那些醜陋現象都將一掃而光。那麼佛陀教法什麼呢?是「但修聖戒,無染著心,內懷喜悅」。具體表現在:

  第一,要善護六根。眼睛雖看見色境,而不會取著其相,眼根不被色境所拘系,堅固而寂然,並沒有所貪著,也沒憂患,不漏落於諸惡,都堅持戒品,善護其眼根,其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如此的道理

  第二,要善御六觸。對於六觸,能護持調伏,使其能得安隱。

  第三,要食知時。

  第四,要時刻精進。即晝夜都要守護己念,無使放逸。初夜(下午五點至九點)、後夜(凌晨一點至五點),都精進覺悟。在白天里,無論行坐,都常念一心,除棄眾陰蓋。

  第五,要念無錯亂。就是比丘要對四念處進行觀察。

  第六,要做到一心無二。比丘不管是行步出入,不論是左右顧視,或者是屈伸俯仰,或者是執持衣缽去受取飲食或者是左右便利,或者是睡醒之時,坐、立、語、默,在於一切時當中,都常念一心,不失威儀

  第七,要去除三毒。至於其他一些教法我在這里就不多講了。

  世佛陀講了種種教法,進一步演說了何謂無上士和明行具足,隨後他對阿摩晝說:

  「年輕人你自己卑微,不能認識真偽,卻興起誹謗,而輕慢釋子。這種罪根是你自己種植下的,可是你卻長養和成就地獄的根本。」

  聽了佛陀的教誨,阿摩晝便恭恭敬敬地對佛陀說:

  「瞿曇!您教導得很正確,我們受他人的供養,卻沒有把本分事做好,實在是不應該的。今後,我們當如法修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