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長阿含》(卷十四)~A 二、梵動經

  (卷十四)

二、梵動經

  說法地點摩揭陀國竹林王堂

  加人員:比丘

  主要內容本經敘述佛陀在於摩竭陀國,至於一竹林時,有一位名叫善念的梵志,多次誹謗三寶,然而其弟子梵摩達卻對三寶讚歎有加,此事乃在諸比丘中引起熱議。佛陀知後,而對諸比丘們說:對於誹謗三寶的人,我們不可以懷忿結之心對於讚歎三寶的人,我們也不可以歡喜之心原因是師徒二人各有異心,「以其異見、異習、異親近故」。進而說說凡夫為寡聞之故對於小緣的威儀戒行,而生讚歎,而賢聖的弟子則讚歎甚深微妙光明大法。因此教誡十善戒,並舉出外道異學所懷的異見邪說的六十二見。

  核心內容六十二見,列表如下:

  1、常住論的四見

  2、半常半無常論的四見

  3、有邊無邊論的四見

  4、異問異答論的四見

  5、無因而出論的二見    ───以上屬本劫本見的十八見(過去論)

  6、有想論的十六見

  7、無想論的八見

  8、非想非非想論的八見

  9、、斷滅論的七見

  10、現在生泥洹論的五見  ───末去末見的四十四見(未來論)

 

(一)本經緣起——什麼才是佛陀真正的讚歎

  這部《梵動經》有好幾個名字,分別是:義動經(南傳為義網經)、法動經(法網經)、見動經(見網經)、魔動經(魔網經,降魔網經)、梵勤經(梵網經,至上之網)。

  從這部上看佛陀此時在摩揭陀國遊歷,而這個國家佛陀經常居住之所,當然這裡面有很多因素的存在,既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這里我就不一一對之進行分析了。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佛陀此時是暫住於竹林,他準備要到北部的那爛陀城去說法。這個那爛陀,就是我在第十二卷的《自歡喜經》中的那難陀城是一個地方,那裡據說是舍利弗的故鄉,在歷史上享有盛名。

  有一天,佛陀大約在午飯後,就外出散步。在他的身後,跟著師徒二人,他們都是屬於梵志(概稱為外道)。師父叫「須卑」,徒弟叫「梵達摩納」。這對師徒很是有趣,兩個人一路爭吵不休。他們在吵些什麼呢?原來當師父的見到佛陀在前面散步,他就開始數落佛陀以及佛教的不是,說那些比丘們是如何如何地糟糕;可是他徒弟呢,卻並不買帳,師父一句他就兩句,一直跟著老師唱反唱:老師一個勁地誹謗佛陀比丘,而徒弟卻一個勁地讚歎佛陀比丘。二人就這么個一路爭爭吵吵,沒完沒了

  其實對於他們師徒二人的爭吵,世尊聽得真真切切,而陪同世尊散步的那些比丘也都聽得真真切切。當時世尊徑自散步,好似根本就沒聽見一樣。那些隨行的比丘雖然滿腹疑惑,但見世尊沒有表態,所以他們也不好多說什麼。於是大家一邊緩緩地散步,一邊耐心地傾聽著外道師徒二人的喋喋不休的爭吵。

  到了晚上大家都集中到竹林講堂之上,各自洗潄完畢,然後大家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開始聊起白天散步時所遇見的事情。大家討論的結果,最後基本上達成了一致的意見,即認為這個當師父的對佛陀以及佛教不太了解,故而所言毀謗;而這個當徒弟則是深明事理,應該值得贊賞的。

  眾人的議論聲,被遠在靜室的佛陀聽得清清楚楚。於是他就從靜室緩步走到講堂之上,輕輕咳嗽了一聲。大家一見到是佛陀來了,都站立起來圍在佛陀的四周。

  佛陀於是就對諸比丘說:「我剛才在靜室中聽到你們在議論,都在議論些什麼呢?不妨說來聽聽。」

  比丘們就將他們議論的原委,如實告訴了佛陀

  佛陀聽後,就對在座的比丘大眾們說

  「諸位比丘如果你們聽到別人誹謗佛法三寶,那麼請大家不要憂愁與傷心,也不要因此而憤憤不平,更不能因此而心生報復。因為這樣只會帶給大家障礙,不能如實地判斷別人所說的是對的還是錯的。反之,如果聽到別人讚歎佛法三寶也不要感到欣悅和愉快,因為,這也同樣會給大家帶來障礙,不能如實地判斷別人所說的是對的還是錯的。」

  接下來,佛陀繼續著對比丘們的教導:

  「比丘們!一般的凡夫,都只從一些細瑣、微小、世俗的戒行,例如五戒十善、儉樸嚴謹的正命生活、乞食、不蓄積財物等來讚歎如來而已,不能從如來證得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這一方面來讚歎佛陀。只有從如來證得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來讚歎佛陀才是真正如實的讚歎如來

  「什麼是如來證得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呢?佛陀那個時代沙門婆羅門們,有著種種的邪知、邪見。總結歸納起來,不外乎是全然的常見,部分的常見,無因、無緣論,有邊、無邊論,不定詭辯論,有想論,無想論,非有想非無想論,斷滅論,不正確的現法涅槃論等,共十類六十二種,這些被稱為『六十二見』。這六十二見的歸納,就像灑在小池塘中的大漁網,網住了世間所有的邪知、邪見。而佛陀所證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就是遠離了這六十二見,在日常生活六根對六境的認識過程中,如實知認識與感受生起的真正原因,以及其所引發煩惱的根除方法:認識與感受,是如何地讓人們因貪愛而陷入昧著,昧著又如何在無常變化下轉為禍患聖者又如何從中超越與出離。由於能超越與出離,所以聖者切斷了推動流轉到下一生的根本,就像斬斷一棵枝葉茂密的大樹樹根,這棵樹就隨之枯萎,永遠不再生一樣,這就是佛陀所證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

  佛陀最後總結說:能夠從這些方面來讚歎佛陀才是真正的讚歎。

(二)什麼叫小緣威儀戒行

  什麼叫做小緣威儀戒行呢?即:五戒十善、正命生活、不蓄財物等。主要有

  不殺生沙門瞿曇乃滅去殺生、除去殺生,舍棄刀杖,懷著慚愧之心,慈愍於一切眾生

  不偷盜:沙門瞿受乃舍棄不與取,滅除不與取,沒有偷盜之心

  不淫:沙門瞿曇乃舍棄淫慾,凈修梵行,一向都護戒,不習近於淫逸,所行的都是清潔之行

  不妄語沙門瞿曇乃舍滅妄語,所言都是至誠之語所說都是真實的,都不欺誑世人

  不兩舌:沙門瞿曇乃舍滅兩舌,不會以此言去壞亂於對方,不會將對方所說之語來壞亂於這里的人。假如有詳訟的話,就會使其和合,對於已經和合的人就會增長其歡喜,有所言說的話,都勸人不離而和合,以誠實而入於人心所說都是知道時宜。

  不惡口:沙門瞿曇乃舍滅惡口,如果有人發麓言而欲傷損於人,而增加他人的結恨,增長人家的怨憎的話,如此的窟言,都一概不會去作,都常以善言去悅可人心,為眾人所愛樂,令人百聽不厭足,唯說此種話而已。

  不綺語:沙門瞿曇乃舍滅綺語,都說知時之語、實語、利語、法語、律語、止非之語,唯說這些話而已。

  不飲酒:沙門瞿曇乃舍離飲酒。

  不著香華、不觀聽歌舞、不坐卧在高床、非時則不食、手不執金銀、不畜養妻息僮僕婢使、不畜飼象馬豬羊雞犬鳥獸、不畜備四兵、不畜置田宅去種植五穀、不打鬥、不用斗秤去欺誑他人、不販賣有價證券、不受取抵債、不橫生無端之事、不陰謀而面背……

  與沙門瞿曇形成鮮明對照的一些錯誤行徑,主要有以下十六點,而沙門瞿曇則沒有這些:

  1、受著他人的信施,而更求儲積,對於那些衣服飲食,並沒有厭足;

  2、食用著他人的信施,而自營生業,種植樹木,為鬼神所依(樹神崇拜思想);

  3、食他人的信施,而更作方便,去求諸利養;

  4、食他人的信施,更作方便,追求為自己的庄嚴,如以酥油摩身,以香水洗浴,以香末自塗,以香澤梳頭,著好的華鬘,染目為紺色,拭面、庄飾,帶鐶紐、澡潔,用鏡自照,著寶革屣,上服純白的衣,戴蓋(頭頂上有傘蓋),有執拂(拂塵),有幢摩庄飾等物;

  5、專為嬉戲,而有賭博,有八道(有八目盤的賭具),有十道乃至有百千道(種種賭博所用的賭具),以種種的戲法,作為自己的娛樂;

  6、食他人的信施,然而但說遮道無益之言,如王者、戰斗、軍馬之事,群僚、大臣、騎乘出入、游戲園觀等事,以及談論卧起、行步、女人之事衣服飲食、親里之事又說入海采寶之事

  7、食他人的信施,然而乃以無數的方便,但作邪命:諂諛的美辭,現前相互毀呰,以利而求利等事

  8、食他人的信施,但共諍訟,或者在於園觀,或者在於浴池,或者在於堂上,都互相談論是非

  9、食他人的信施,而更作方便,為他人傳遞訊息,或者為國王、王的大臣婆羅門居士等人的通信使,從這里到那邊,從那邊到這里,持此信去授於彼,持彼信來授與此,或者自己去作,或者教他人去作;

  10、食著他人的信施,然而唯修習戰陣斗諍之事,或者學習刀杖、弓矢之事,或者斗雞犬、豬羊、象馬、牛駝等諸獸,或者斗男女,或者作眾聲,所謂吹聲、鼓聲、歌聲、舞聲,或者緣幢(攀上幢上)倒下來的絕技,或者弄種種的伎戲,沒有不翫習的;

  11、食他人的信施,而行卑劣下賤之法,或以邪命而為自己的生活,如為善男信女看相,替人吉凶,談命運好壞等,以及替人畜生之命相,用這些方法去索求利養;

  12、食他人的信施,而行遮道之法,以邪命而為自己的生活,如召喚鬼神,或又再驅遣鬼神,也以種種的厭禱,無數的方法使人既恐怕又熱惱,又作種種虛假苦行,以求利養;

  13、食他人的信施,而行遮道之法,以邪命而作為他生活或以咒術治病,或者誦惡咒驅邪,或者誦善咒等;

  14、食他人的信施,而行遮道之法,以邪命作為他生活,或者咒水火,或者作鬼咒(呼鬼喚神的咒術),或者誦剎利咒(有關於王家的咒術),或者誦象咒(有關於象術之咒),或者支節咒(相人的四肢的預言咒術),或者安宅的符咒,或者火燒、鼠囓,能為解咒(或化解火燒、鼠囓等毒苦的咒術),或者誦知死生之書,或者誦夢書(解惡夢等咒術),或者相手面,或者誦天文書,或者誦一切音

  15、食他人的信施,而行遮道法,以邪命而自過其生活,或者瞻相天時,或者說降雨不降雨,或者談谷貴谷賤,或者論多病少病,或者談恐怖安隱,或者說地動,說彗星、說月蝕、說日蝕,或者說星蝕,或者說不蝕,均能記說;

  16、食他人的信施,而行遮道之法,以邪命為資其活命,或者說此國會當勝,彼國乃會失敗,或者瞻相吉凶,說其盛衰等事。

  那些凡夫外道都是通過對比丘正面的讚歎(持五戒十善等)和對反面的呵斥(如上面所講的十六種事例)兩方面事例,來讚歎佛陀的。而這些讚歎對於佛陀來說,都是一些有關戒律的枝末細節而已,為此人是從表面上去讚歎佛陀,卻不能把握住佛陀核心殊勝的方面去讚歎佛陀,因此這些讚歎都是不值得生起歡喜之心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