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七)~A1 一、大拘絺羅經

漫說《中阿含》(七)

  (卷七)

  第七卷由三部經組成,分別是:《大拘絺羅經》、《象跡喻經》以及《分別四諦經》。

一、大拘絺羅經

  說法地點王舍城竹林精舍

  主講人員舍利弗、大拘絺羅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舍梨子問尊者大拘絺羅一些問題,主要是得正見與入正法方法。大拘絺羅對此的觀點是:知道不善、不善根、善、善根,以及知道食、漏、苦、老死、生、有、受(取)、愛、覓(受)、更樂(觸)、六處、名色、識、行等四諦比丘,得成就正見,得入正法

  看到這部《大拘絺羅經》,首先要了解一下大拘絺羅其人。所謂「大」,在佛經中我們有時會看到「摩訶」,二者為同義。那麼對於摩訶拘絺羅我們其實並不陌生,比如像廣為大家熟知的《佛說阿彌陀經》中間就曾出現過。《佛光大辭典》稱他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但我查閱了相關資料,十大弟子一般是指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阿難陀、優波離、阿那律、大迦葉、富樓那、迦旃延以及羅睺羅十人,其中好像並沒有摩訶拘絺羅。有關拘絺羅的一些記載並不是太詳細,一般認為他隨佛出家後,不久便證得羅漢果位,證得五蘊皆空道理故稱悟空。據《雜阿含經》卷十二記載,拘絺羅在耆闍崛山時,舍利弗來問十二因緣之義,拘絺羅一一答之,舍利弗稱贊其智慧明達、善調無畏,如頂上的無價寶珠。在《增一阿含經》里說拘絺羅具備四辯才。所謂四辯才即「法無礙辯、義無礙辯、辭無礙辯、辯無礙辯」。達到四辯才境界的是屬於何種修行層次呢?對此,我是外行,不便多作評說。

  我們在四阿含之中,可以見到舍利弗與摩訶拘絺羅經在一起談論佛法。那麼這二位尊者之間是什麼關係呢?從佛教的僧團里講,大家當然都是道友關係——這等於是句廢話;在別的相關經論中,例如《撰集百緣經》和《大智度論》中,皆稱舍利弗與摩訶拘絺羅是舅甥關係,即舍利弗應該喊摩訶拘絺羅為舅父,即所謂的拘絺羅,就是長爪梵志。所謂長爪,大約是手指甲特別長的緣故。在《撰集百緣經》卷十《長爪梵志緣》中,稱其為王舍城蛭駛梵志之子,其姊名為舍利也就舍利弗的母親。據說其聰明博達,善論議,常與其姊舍利試作論戰,每每皆勝。但是當其姐姐舍利懷有舍利弗的時候,每辯必輸。這個長爪梵志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終於琢磨出來了,他想可能是姐姐肚中的胎兒極不簡單。於是他下定決心,就四處參學,最後跑到天竺孜孜勤學,發誓說若不為第一師,誓不剪手指甲。後來其姐產下舍利弗,自幼即聰明過人。年及八歲,嘗與婆羅門論議,皆能降婆羅門名聞十六大國。

  關於長爪梵志的出家因緣很有意思,他見到自己的外甥舍利出家,感到很不理解,認為舍利智慧如此過人,竟禮一個大沙門為師,認為簡直是不可思議。於是他就跑到佛陀面前,要求與佛陀辯論,結果不到兩個回合就被辯得啞口無言,於是就禮佛為師,不久就證得羅漢果位。

  至於蓄長指甲的事由,《大毗婆沙論》卷98是這樣說的:「彼梵志身爪俱長,而且說為長爪梵志。問彼復何緣留此長爪?答:彼貪習業,無容剪故。有作是說:彼恆山居,爪發雖長,無人剪剃。復有說者:彼在家時,樂習弦管,後雖出家,猶愛長爪,故不剪之。有餘師說:彼在外道法中出家外道法中,有留爪者,故說彼為長爪梵志。」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關於蓄長爪的緣由有多種說法。當然,這種說法對於本經來說並不是什麼要緊內容。我在這裡,就姑且將舍利弗與拘絺羅暫定為舅甥關係——這是世俗的角度而言,僅供我們了解一下相關知識而已,不必細究。

  從經中可以得知,這部《大拘絺羅經》中的主講人員似乎應該是大拘絺羅,而我將其定為舍利弗。從全經的內容上看舍利弗問,大拘絺羅答,一問一答,似乎是答者佔主導地位。但是我並不這麼認為。我們可以測想一下,舍利弗所問的問題就是兩個,作為比丘,如何得正見,如何入正法對於這兩個問題,身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他會不知道?肯定是知道的。那麼既然知道,為什麼還要問呢?這就要涉及到講經的本懷問題。舍利弗與大拘絺羅都是證得無生的大阿羅漢對於如何得正見、如何入正法等問題肯定是有著深切的洞察。那麼是不是自己知道了就不必再講給他聽了呢?這正是他們度脫眾生慈悲本懷的體現。他們自己對於佛法已經有了深刻的洞察,但是他們遵從佛陀的教導,把佛法奧義廣為流布,讓更多的人同沾法乳,同登般若解脫船。如果單純是了為自己的生死問題,那麼他們在此將自己早已了達的一些義理再拿出來討論,豈不顯得多餘?因此我們只能視這部經典為一部對話錄,而不能分出高下彼此(即拘絺羅為主講,舍利弗為聽眾),否則,我們的認知便會產生邊見。從這一點上講我還是那句話,阿羅漢決不是什麼「自了漢」,他們在照顧好看護好自己身心的同時,也在不知倦怠地度脫著眾生。在原始佛教的早期階段佛法的弘布,如果缺少了這些大阿羅漢,那麼佛法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會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事情發生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當然,這段時間舍利弗是隨從佛陀一起遊行至王舍城。到下午晡時——也就是下午三點到五點左右。我們若留心一下,無論是佛陀,還是一般的上首大弟子在此時出去會客辦事的概率是最大。對於這一點我在文中將會進一步進行總結。舍利弗從禪定中出來,到了尊者大拘絺羅那裡去拜訪。那麼此時大拘絺羅居住何處呢?我想是在竹林精舍一是佛陀竹林精舍弟子們一般都圍繞在佛陀的周圍安住,二是大拘絺羅此時已是位阿羅漢尊者,不大可能離開僧團而獨居。因此,舍利弗到拘絺羅那裡的路程,其實也就是幾百米的距離吧。到了以後,大家都相互問訊,客套了幾句。接下來,舍利弗就言歸正傳,談到了本經的主題——

  舍利弗:「我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拘絺羅就回答說:「欲問便問,我聞已當思。」

  舍利弗所問的主題是:「頗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凈,入正法耶?」

  舍利弗所問的這句話,是本經的「經眼」之一。其意是說比丘如何才能成就見,而得正見;如何對於法得不壞凈,也就堅固不壞的凈信(即堅定信念不受任何外力的干擾),而入於正法當中嗎?通俗一點地講,就是比丘成就正見以及入於正法,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拘絺羅對此的觀點什麼呢?首先,他給予了肯定性的答復。他說:「謂比丘知不善,知不善根。」那麼如何知不善,又如何知不善根呢?他分析道:

  知不善——謂身惡行不善,口、意惡行不善,是謂知不善。

  知不善根——謂貪不善根,恚、痴不善根,是謂知不善根

  就是說,知不善,主要從身、口、意三方面著手;而知不善根,則主要從我們的意識方面入手,知我們平常所說的「貪」、「恚」、「痴」。對此,拘絺羅總結道:「若有比丘如是知不善及不善根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凈,入正法中。」

  舍利弗繼續問道:是不是說比丘了知了此事,就會正見和入正法了呢?

  拘絺羅同樣給予了肯定性的回答。他說:「謂有比丘知善、知善根」。

  知善——身、口、意妙行善,是謂知善;

  知善根:無貪、無恚、無痴善根,是謂知善根

  接下來,我們省去一些對話的內容,直接將拘絺羅的觀點進行陳列:

  1、謂有比丘知食如真,知食集,知食滅,知食滅道如真。

  知食如真——謂有四食,即一者傳食粗、細,二者更樂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識食。

  摶食:通俗地說,就是物質的、有形的食物。又稱為段食,將固體或半固體食食用手圓團而入口中食之,稱為摶食。

  更樂食:又稱為觸食,是指根境識和合而生的觸,由此而滋養生命,使身體感到快樂

  意思食:以思維為食,指一個人靠信念生活,其為身心之資益,使諸根增長。

  識食:「識」是指「有取識」(執取生命存在的識),即執取身心,能攀緣色、受、想、行;能維繫五蘊和合,滋養生命的識。即分別意識作用,而資益身心

  知食集如真——謂因愛便有食。

  知食滅如真——謂愛滅食便滅。

  知食滅道如真——謂八支聖道,正見至正定為八。

  2、謂有比丘知漏如真、知漏集、知漏滅、知漏滅道如真。

  知漏如真:謂有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

  三漏也就三種煩惱。欲漏,因欲貪而起的煩惱,此為欲界眾生煩惱;有漏,因生存而引起的煩惱,此屬色界與無色界眾生煩惱無明漏,系無明引發的煩惱,此為三界皆生所共有。

  知漏集如真:謂因無明便有漏;

  知漏滅如真:謂無明滅漏便滅;

  知漏滅道如真:謂八支聖道。

  3、謂有比丘知苦如真,知苦集,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

  知苦如真: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此處就是所謂的八苦。

  知苦集如真:謂因老死便有苦;

  知苦滅如真:謂老死滅苦便滅。

  知苦滅道如真:謂八正道

  4、謂比丘知老死如真,知老死集、知老死滅、知老死滅道如真。

  知老死如真:

  知老:謂彼老耄頭白齒落,盛壯日衰,身曲腳戾,體重氣上,拄杖而行,肌縮皮緩,皺如麻子,諸根毀熟,顏色丑惡。知死:謂彼眾生、彼彼眾生種類,命終無常,死喪散滅,壽盡破壞,命根閉塞。死前說老,是名老死。

  知老死集如真:謂因生便有老死。

  知老死滅如真:謂生滅老死便滅。

  知老死滅道如真:謂八支聖道。

  5、謂比丘知生如真,知生集,知生滅,知生滅道如真。

  知生如真:謂彼眾生、彼彼眾生種類,生則生,出則出,成則成,興起五陰,已得命根

  知生集如真:謂因有便有生。

  知生滅如真:謂有滅生便滅。

  知生滅道如真:謂八支聖道。

  6、謂比丘知有如真,知有集,知有滅,知有滅道如真。

  有共有三種:欲有、色有、無色有。這個「三有」,是泛指三界眾生

  7、謂有比丘知受如真,知受集,知受滅,知受滅道如真。

  受有四種:欲受、戒受、見受,我受。此為四種偏見執取。

  8、謂有比丘知愛如真,知受集,知愛滅,知愛滅道如真。

  愛有三種:欲愛、色愛、無色愛。欲愛是指欲界眾生的渴愛;色愛是指斷除淫慾色界眾生的渴愛;無色是指斷除淫慾物質欲的無色界眾生的渴愛。

  9、謂有比丘知覺如真,知覺集,知覺滅,知覺滅道如真。

  覺有三種: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這裡的「覺」,是指感受,感覺

  10、謂有比丘知更樂如真,知更樂集,知更樂滅,知更樂滅道如真。

  更樂有三種:樂更樂、苦更樂、不苦不樂更樂。這裡的「更樂」,是「觸」的異譯,即從過去經驗而對境界所產生的認識。

  11、謂有比丘知六處如真,知六處集,知六處滅,知六處滅道如真。

  六處:即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另譯為六入或六根。

  12、謂有比丘知名色如真,知名色集、知名色滅、知名色滅道如真。

  知名色如真:知名,謂四非色陰為名;知色,謂四大及四大造為色。此說色,前說名,是為名色。因識便有名色,識滅名色便滅。

  13、謂有比丘知識如真,知識集,知識滅,知識滅道如真。

  識有六識,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識。

  14、謂有比丘知行如真,知行集,知行滅,知行滅道如真。

  行有三種,即身、口、意三行。謂因無明便有行,無明滅行便滅。

  我現在再來對全經進行總結一下。舍利弗所提出的問題是:比丘如何成就見,得正見;如何於法得不壞凈,得入正法。換一種問法,舍利弗的問題是:

  1、比丘能不能成就見,得正見;能不能於法得不壞凈,得入正法

  2、比丘如何做,才能得正見,入正法

  對於一個問題摩訶拘絺羅首行給予了肯定的回答:可以。

  對於第二個問題,拘絺羅的觀點是,第一步,比丘要把知不善、知不善根以及知善以知善根搞清楚。如果連善與不善二者都搞不清楚,下面就更不要談了。那麼如何入手呢?在知不善與知不善根方面,要做好身口意三方面,用現在的話講,叫做壞事不做壞話不說,壞念頭不動。不僅如此,還要行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在知善與善根方面,重點要防止三點,即貪、恚(嗔)、痴。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不止一次地提到,意念東西十分可怕,因為它所引起的後果,往往比身業與口業所引起的後果更為嚴重,也更可怕。所以有些人面上對人一團和氣,可心底下去處處算計別人,這樣的人所受的惡報,往往比那些「有口無心」的人品性更為惡劣。在掌握這兩個大是大非的基礎上,拘絺羅把問題分析得很細,共分了14點,即食、漏、苦、老死、生、有、受(取)、愛、覓(受)、更樂(觸)、六處、名色、識、行。除去前面兩點的「食」與「漏」,後面的十二點,事實就是我們常講的十二因緣。這十四點,每一點都與苦、集、滅、道四聖諦密切相關,它們事實上就是講的佛教界的根本法義,即緣起法。因緣所生法是佛教一切理論的基石,這個核心我們一定要把牢靠,千萬不能顛倒。

   (2009.01.27.  界定於浙江南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