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六)~C 三、教化病經

三、教化病經

  說法地點祇樹給孤獨

  主講人員舍利

  參加人員:孤獨長者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給孤獨長者在於疾病危篤之時,請舍利為之說法舍利弗乃前往慰問,並開示說。長者既因上信、善戒等,乃至正智十法,而得須陀洹果,就應更進而求證斯陀含、阿那含等果。長者因之而病得痊癒,並歡喜不已,而自說皈依佛的由來,和建造祇園精舍的經過。

  對於這部《教化病經》,我在這裡主要想兩個問題,一是佛陀對於患病如何醫治的看法,二是祇園精舍的建造過程對於一個問題,相信大家都能耳熟能詳,無須我多講,到時我只是把一些重點談談即可。而對於一個問題,我則需要費些筆墨。

  首先要說說這部經典的來龍去脈。

  關於這個給孤獨長者也就是須達長者的一些情況佛經中記載得很多。從歷史的眼光看,當時的摩揭陀國屬於中印度,一般我們常說的「佛法難聞中國難生」,這個「中國」,一般就是指以摩揭陀國為中心的中印度地區,這裡是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當時印度老牌的經濟大國之一;而須達長者所居的拘薩羅國,則是新興的經濟大國與軍事強國,在很多方面可謂後來居上,尤其是在經濟貿易方面,可以說已經穩坐了當時古印度十六大國的第一把交椅。那麼為什麼拘薩羅國的經濟發展如此迅猛呢?這個需要從歷史的角度去分析。不過印度是一個不太注重歷史的國度,它的很多歷史事件都變得撲朔迷離,讓人不著頭腦。但是有一點則不是容忽視的,就是各個國家對於種姓問題似乎變得空前的一致——大家都比較保守。但是這種情況,隨著工商業階層的崛起,似乎開始鬆動起來。根據馬克斯·韋伯的觀點,他認為在印度的早期社會,隨著大家佔有財富的日益不均勻,很多先富起來的一代開始「僭奪更高種姓的禮儀責任,以獲得更高等級的身份」,他認為,「掌握財富的不同是分割種姓社群的最常見原因這是以放棄以前實行的內部通婚與同桌進餐為前提的」。就是說,隨著財富天平的傾斜,種姓制度也開始發生改變,一些種姓雖然高貴,但是家道中落,自然也被同種姓富人們所斜視,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也就是說貧窮的高貴種姓,開始和富裕的低種姓攀起親起來了——守著金缽卻去要飯,有時也是常有的事情。而職業的改變,甚至是工作技巧的改變,也會引起種姓等級的變化。工商業發達了,人們對於技術含量高的行當開始尊重起來了,高貴的種姓代替不了大米和鈔票,這倒是最現實真理。總括起種種因素而言,在拘薩羅這個新興的暴發戶那裡,像須達長者這樣的人,也開始變得樂善好施起來。可能是須達早年也曾受苦貧苦折磨的困擾,他富裕起來後,見到貧窮的人們,總是忍不住會伸出援助之手。因此,大家都稱他為「給孤獨長者」,堪稱是當時印度有名的大慈善家。

  但問題是,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還是種姓的如何高貴,最後終難免不了要生病要去朝見永遠的主人。須達長者是在大家都讚嘆不已的前提下,患了重病,似乎走到生命的盡頭。但是他即使處於生命的盡頭部分,他仍舊忘不了遣人去問候佛陀佛陀聽後也請來人帶去了真誠的祝願——可知佛陀對於須達長者的病情並不是很了解。這位使者佛陀所居的地方出來後,就到了舍利尊者的居所,說明了來意。他說:「長者孤獨至心欲見尊者舍梨子,然體至羸乏,無力可來詣尊者舍梨子所」——長者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請您舍利老人家大發慈悲,親自前往探視一下長者吧!

  撇開信仰的成分,其實舍利弗與須達長者的私交都很不錯,舍利弗很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大家都都很敬重;而須達長者又是那麼得樂善好施,個人也很講修持,因此二人都是為人知的重量級人物。既然長者患病了想見舍利弗一面,無論是於情於理上,都應該去看看才是

  話說到第二天舍利弗就著衣持缽,往詣長者孤獨家裡長者一見舍利來了,就打算起身迎接,但被舍利弗及時制止了:「長者莫起!長者莫起!」待坐定之後,舍利弗就開始詢問起長者的病情如何。須達長者聽後嘆了口氣,對舍利弗說:「所患至困,飲食不進,疾苦但增而不覺損」,意思是說他的病已經越來越嚴重,幾乎到了病入膏肓的田地舍利弗聽後,連說:「長者莫怖!長者莫怖!」然後他一口氣前後重復了十次,而每次所說的原由都更進一層,讓我們來看一下:

  1、上信。「若愚痴凡夫成就不信,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長者今日無有不信,唯有上信。長者因上信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上信故,或得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我們先分析一下,從這段話中,我們可得第一個結論,即須達長者證得四果羅漢的第一果,即須陀洹果,預流果位,也就一隻腳已經踏入了聖域的大門,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已是十分地不簡單的啊!第二個結論,就是遇痴凡夫如果不信善惡之法,也就是沒有因果觀念,任意任惡,那麼極有可能死後會墜入地獄。第三個結論,因信,或「上信」,會生起行善之心便會忘卻苦痛而生起極大的快樂;如此一來,便可證得斯陀含或阿那含果位。就是說,須達長者已處於「上信」的階位上,他所行的善舉都是「上信」的自然結果,因此,舍利弗將他定位在「須陀洹」的果位上,已經不是任何愚痴凡夫所能比擬了。

  2、善戒。持惡戒,墜地獄;守善戒,滅苦痛,生極樂,以及得斯陀含和阿那含果。

  3、多聞長者無不多聞,唯有多聞多聞可以滅苦痛,生極樂(後略)。

  4、惠施。長者無有慳貪,唯有惠施。

  5、善慧。長者無有惡慧,唯有善慧。

  6、正見長者無有邪見,唯有正見

  7、正志。長者無有邪志,唯有正志。

  8、正解。長者無有邪解,唯有正解。

  9、正脫。長者無有邪脫,唯有正脫。

  10、正智。長者無有邪智,唯有正智。

  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啊,聽過舍利對於自己切入肌膚的分析之後,這位須達長者竟然不醫而愈。他聽後心裡覺得很舒服,渾身上下都透徹清涼。起初見到舍利弗時,他連坐起來的氣力都沒有,現在,他竟然一下子從床上坐了起來,像正常人起床那般康健。他坐起來後,就開始對舍利弗大加讚歎:「善哉!善哉!為病說法,甚奇!甚特!尊者舍梨子,我聞教化病法,苦痛即滅,生極快樂尊者舍梨子!我今病瘥,平復如故。」就是說我聽了舍利的說法之後,我的病一下子就好啦!在這裡,我們需要分析一下舍利弗所講的十個方面的內容之要點。所謂「上信」,就是恆久而堅定信念,這個信念,就是「行善止惡」的信念,也是對佛法三寶所生起的信念,這是一個最基本的修行功夫,沒有信念,其他一切都是免談。其餘的諸如善戒,也就是持守好的戒條,不是讓我們去持守壞的邪惡戒條有些人或許有個疑問,所謂戒,通俗地講就是規矩犯了規矩就會受到條文以及道德律法的懲處,這個懲處有時是肉體上的,有時是經濟上的,而更多的則是傾向於精神方面的。比如喜歡毛筆的人,你給他立個規矩:從此以後不準寫毛筆字——這對他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懲罰;喜歡帶兵打仗的將軍,你讓他去種田,從此遠離硝煙,他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當然,這種懲罰有時很難區分善惡。而有些戒條則是邪惡性質的,比如我們見到佛經中記載著一個大惡人喜歡用人指作花鬘,並且還立下了誓願,立了規矩這就邪惡戒條電視劇中時常會出現一些魔教里都有各種種樣的邪惡戒條,就是很好的註腳。

  關於惠施,也就布施。惠是恩惠,也可以理解為有技巧的恩惠。比如有的人自尊心很強,雖說一貧如洗,但是他很有骨氣,「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有的人寧願渴死餓死,也不會接受別人無端的施予。就是說布施也要講究個技巧問題。我菩薩道的六度法門之中,我們講到布施總會講「財施法施無畏施」,但對於布施的技巧問題則很少提及。需要注意的是布施是急人所急,當別人確實需要幫助時,我們適時地伸出援助之手,那是功德無量的事情。我們要做雪中送炭,至於錦上添花的布施,還是慎重為好。畢竟我們的出發點是通過布施,幫助別人恢復生活信心動力而不是滋長人家的惰性與依賴心理。而且,布施作為一種從心生起的善舉,決不能趕時髦,搞應景行為。在布施之前,大造聲勢,又是請記者又是媒體,搞得鑼鼓喧天,興師動眾;等到布施行為一結束,就偃旗息鼓,從此杳無音訊。總之,布施(或者說慈善)是一個大話題,需要深入思考。

  關於善慧,就是充滿智慧,而惡慧,通俗地講就是沒有智慧。那麼能不能將「善慧」理解為「善好的智慧」,而將「惡慧」理解為「邪惡智慧」呢?這個問題我還不能下結論。多佛法的角度理解,智慧本身就是好的,如果將智慧分作好壞二等,那麼就有些荒謬。當然,也有一個叫「善慧地」的名相,就是指十地菩薩的第九地,謂「此地已得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詞無礙解、樂說無礙解等四無礙解,能遍十方,以一音演說一切善法,使聞者生歡喜心;又於力波羅蜜行中,斷除利他門中之不欲行障,證得自在所依真如」(《佛法大辭典》)。看來這個善慧地層次太高,而須達長者也就只是獲得了四果羅漢的初果,距九地菩薩還差得很遠。不過有一點我搞得不太清楚,羅漢的果位與菩薩的果位,二者的異同究竟有哪些?一般來說,羅漢是注重自利菩薩自利利他。除了這兩點,在修行次第上,還有哪些不同之處?如果哪位方家知曉,敬祈賜教。但是有一點需要提醒,就是我不喜歡祖師大德們的高「論」,我喜歡看到原典。就是說,哪位大德在分析「羅漢菩薩的異同」時,務必請從經典中找到根據,你最好別跟我扯什麼「某某論」怎麼說,我不會理會那一套。

  關於後五點,即正見、正志、正解、正脫、正智,大體上就是八正道的一些內容,不過還是有些不同。例如正志,可能用「正確志向」來解釋會妥貼些;而正解,有的人說就是「正覺」;而正脫,也就正確解脫——解脫之道正確不正確嗎?對於這個問題還需進一步思索;而正智,其層次似乎在上述各名相之上。如果將八正道外加正智與正解脫,則構成十無學法。關於正智,一般是指無學位所成就的無漏盡智及無生智。《俱舍論》卷二十五說:「正脫正智其體是何?頌曰:『學有餘縛故,無正脫智支,解脫為無為,謂勝解惑滅,有為無學支,即二解脫蘊,正智如覺說,謂盡無生智』。」此正智即以盡智、無生智為體,唯無學位能成就之。如果按照這種理解,那麼也不大對勁,因為經文得很清楚,此時的須達長者也就一果預流階位,如果將他抬到了十無學法的第九位,顯然是抬舉了這位給孤獨長者。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這是舍利弗的一種方便說法的門徑,不必過於認真地去拋根究底。

  接下來,給孤獨長者說了自己信仰佛教的一些緣由,並且述說了自己是如何地恭敬佛陀,如何地起建祇園精舍。關於這些,我覺得不必多講,大家都很了解,就沒必要再去炒冷飯了。我想說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建造精舍的最初動機。為什麼要建精舍呢?根據這部經典的記述,其中有一段對話,我們需要注意一下。須達長者在王舍城見到佛陀後,佛陀就問他:「舍衛國中有房舍未?」須達就回答說:「無有房舍。」佛陀說說:「長者當知,若有房舍,比丘可得往來,可得住止。」也就是說,建立精舍的最初動議,是為了方便比丘們的「往來住止」,就是提供一個臨時的寓所,它好像行腳僧行到某一地方,到附近寺院里去掛個方便單,圖個棲身之所。

  第二,精舍的建造,與舍利弗有莫大的關係。經中記載說「世尊即差尊者舍梨子,遣尊者舍梨子令見佐助」,「與尊者舍梨子俱往至舍衛國」。也就是說祇園精舍從選址到最後落成,再到內部布置裝修,都凝聚了舍利弗的心血——他是圖紙的最高設計者和最高的監造者。因此我們在別的經典之中,當佛陀到王舍城的竹林精捨去游化時,往往會把祇園精舍交由舍利弗去打理。佛陀高度器重舍利弗的原因,除了舍利弗的威望之外,還是就是他是建造精舍的大功臣,這一筆需要大書特書。

  第三,關於祇園精舍的規模。這部經典中說「吾於此處造立門屋施佛及眾」、「我即於此夏起十六大屋、六十拘絺」。這句話是說,大的房屋共有十六幢,倉庫共六十間。《大唐西域記》里對此記載較為詳細,但是多少有些出入。

  那麼最後還需要探討的一個問題,就是本文開頭所提出的,即從經典中,可以看出佛陀對於患病與醫治的看法。從相關的佛經記載來看,佛陀對於患病的態度自然有病要看醫生。我們在佛經或佛傳中,有時見到佛陀親自為弟子們煎藥並噓寒問暖。早期的佛教可能受到了苦行風氣的影響,對於色身並不是很重視,比如在《阿含經》中我們不止一次地看到佛陀對於個別弟子追求物質享受的呵斥,主張衣不在多,夠穿即可;食不在美,飽餐即可。而佛陀弟子們每每遇有小恙,名醫耆婆總是會及時趕到,並給予診治——我們從來也沒有看到佛陀拒絕看醫生的記載,可見佛陀對於醫生不僅不排斥,相反還予以高度的讚歎。

  但是,佛教一門高超的心理醫術佛陀在讚歎醫生之時,積極引導弟子們要從心理上或從思想意識對於我們的色身疾病進行對治。比如說佛教中的禪定——這個禪定,和後來的禪宗所主張的禪定有些區別,我是指早期佛教所主張的禪定,就是主張調息與調息,來達到治癒外在色身疾病目的。不僅如此,後期的佛教甚至提出了「病由心起」的觀點,這個「病」,不是指煩惱無明,而是我們身體四大不調所引起的疾病。那麼,在這部《教化病經》中,須達長者卧病在床,簡直要到了死亡的邊緣,這在佛經中是明確記載的。那麼,我們需要提出的問題是:須達長者疾病是由心生呢?還是由於色身本身所引發的呢?作為當地先富裕起來的長者,既然病成這樣,前來探視診治的名醫估計也是為數不少,但是效果不大。可以說,須達長者在萬般無奈的前提下,就請舍利弗去看看他。他請舍利弗去探視的動機是什麼?是臨終囑託?是最後一次探討佛法?還是請舍利弗去幫忙把脈?與那個陀然有所不同的是,陀然臨終前,是舍利主動去探視的,並為之說法;而這次舍利弗是應須達長者之請前去看望的。從經中「長者孤獨至心欲見尊者舍梨子」這句話來看,須達長者真心想見舍利弗一面。為什麼想見他呢?我私下想,第一,須達長者舍利弗私交甚好,二人在一起共事又那麼長時間臨終之前想見見老友這是很正常的;第二,須達知道自己似乎病入膏肓,想在臨終之前,再一次聽聽舍利弗給他說一次法。這點我們在經中可以看出來。須達使者第一個去拜見佛陀,向佛陀請安,但是並沒有提患病之事。因為須達知道,自己不能親自前去拜會佛陀,而又不好意思祈求佛陀來看望他,於是他就想到了舍利弗。既然不好意思請佛陀勞駕,那麼請老友舍利弗,還是有一定希望的。第三,須達對自己的病情或者說病根似乎還不太了解,他請舍利弗來,一方面想聽聞佛法,而另方面則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請舍利為他分析一下病因可能會疾病好轉有所幫助。舍利弗以智慧第一而著稱,對於尋找須達患病的病因,應該不是什麼大難事情

  經過舍利弗的十點分析,果然把病根給找出來了。找出了什麼病根呢?就是上面所說的十點。而與上述十點相反的,經如不信、惡戒等,則會墮入地獄;而你給孤獨長者呢,廣行善事,多作布施好事做盡,壞事一樣也沒有,還會憂愁死後墮入地獄裡去?具備了上述十點,不僅能滅除苦痛,而且還會「生極快樂」,能證得二果或三果。舍利在這裡,看到了問題的實質,即須達長者對於善惡果報的疑慮,以及對於死後墮入地獄的畏懼。經舍利弗這麼一化解,他的病自然就不醫而愈。可以說,舍利在這裡,所施的是一劑安慰葯,是一劑寬心藥。這劑葯對於須達來說,可謂是及時雨,療效顯著。從這個意義上講,須達所患的乃是心病,或者說是心理方面的疾病。如果把病根去除了,身體自然也就痊癒。因此有經驗醫生,總是會把病人病因查清楚,這樣對症下藥,自然是見效快,康復率高。久而久之,便被人們譽為「神醫」。

  佛陀是大醫王,舍利弗可謂已達「醫神」的境界……

  (2009年1月23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