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八)~C 三、薄拘羅經

三、薄拘羅經

  說法地點竹林精舍

  主講人員薄拘羅

  參加人員異學外道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一異學問薄拘羅,其八十年來是否行欲事,薄拘羅於是為他而說出家學道八十年間之凈行。

  首先要介紹一下這個薄拘羅。這位薄拘羅,我們在《佛說阿彌陀經》中也可以看到他的名字。很顯然,他是佛陀弟子之一,意譯為重姓、賣姓、善容。依《賢愚經·重姓品》所述,薄拘羅為舍衛國長者之子,幼時落入河中,為一大魚所吞,至下游,魚為奴所捕,並將魚賣出,買者自魚腹之中得到仍然生存的薄拘羅。薄拘羅的父母聞而求子,然買者不與,後由國王判為兩家共養。在巴利文《長老偈注》中亦有此故事,且以其生國為憍賞彌,大河為遙扶那河。然依《大智度論》、《付法藏因緣傳》所載,薄拘羅幼時為其母所嫌惡,嘗被擲置餅爐及有熱湯的釜中,皆不死,後被投入河中,為一大魚所吞食,捕魚師釣得此魚,賣與薄拘羅之父,乃得救。另依《雜阿含經》、《賢愚經》所載,薄拘羅於過去毗婆屍佛之時為一長者,持三歸不殺戒,因以一錢布施彼佛,爾後九十一劫常得無病福祐。另有記載謂在鞞婆屍佛之時,薄拘羅在槃曇摩國賣葯,以一呵黎勒葯供養比丘。由此功德,九十一劫不墮惡道,生於天上人間得福自然。後來,薄拘羅歸依佛陀,修道不怠,少欲知足,常樂閑靜,遂證得羅漢果,被列為大弟子之一。且相傳終生無有疾病,世壽一百六十歲,世稱長壽第一。此外,《有部毗奈耶葯事》卷四記載,杵山有薄拘羅仙人,下山歸依佛,證不還果,為上首。據說此人又稱「著樹皮衣苾芻」,與上述之薄拘羅同名異人

  在佛教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也就是說從一般意義而言,經典一般都是佛陀親口宣說。有時我們會見到舍利弗會代佛說法,當然,這里的「代佛說法所說的「法」一般都得到了佛陀的印證,是符合佛陀的原義的。但是,佛陀滅度以後,佛陀弟子所說語錄,能不能算作「經」呢?從這部經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比如說「薄拘羅經」就是在佛陀滅度後不久,由佛弟子薄拘羅所說之法,這里也是可以被稱作「經」的。如果這種先例一開的話,那麼佛陀的嫡傳弟子或者再傳弟子們,會不會假借佛陀口氣說法,然後冠以「佛說」呢?這個問題一旦參究起來,往往就會跑到學術的道路上去了,我在這里還是不要去亂說為好。

  這部經中明確交待,此時距佛陀剛滅度後不久,這位薄拘羅尊者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有時我在妄想,比如說,佛陀滅度了,結集的工作基本上由大迦葉來主持操辦。那麼,身為教主佛陀,為什麼不指定一個大弟子當他的接班人,繼續當教主呢?也許有些人會認為我這個問題問的很幼稚,而且很沒水平(或許是很無聊)。但是我想,比如說儒家孔子走了,似乎也沒有指定誰來當接班人,但是後來的孟子,被後世奉為「亞聖」,然後到了荀子,又成了繼承衣缽的掌門大弟子。當然歷朝歷代都有大儒,比如說漢代的董仲舒——雖說他不是一個純粹的儒學份子,但是他對於獨尊儒學所起的作用是相當巨大的;到宋代又有了陳朱理學,這個理學的根子,還是離不開儒學,以解釋五經四書為宗旨。從這個意義上講儒家歷朝歷代雖說沒有教主,但是起碼傳到了三代,即荀子這一代,這是有目共睹的。再看看基督教,從天主耶穌,也是有著傳承關係;而伊斯蘭教,從穆罕默德之後,有了四大哈里發,也有一定的傳承關係。但是,我們將這些偉承匯兌一下,就會發現很多問題,就是說在傳承之中,會有衝突矛盾,大家在闡釋教主經典過程中,會下意識或無意識地或多或少地滲入了個人的一些觀點,結果使經典的本來教義越走越遠。除了儒家之外——它不能稱作是一門宗教,而只能說是一種思想流派——當今在世界上有影響的宗教都有一套清規戒律這是各大宗教的共同特點。而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點在於,佛教不僅所規定的戒條比較多,而且還規定得比較細碎,甚至把戒律提到了「以戒為師」的高度,所以佛教對於戒的重視,在其他各大宗教中,是絕無僅有的。而在戒律之下,還有很多結合本國實際情況而制定出的「清規」。在現實生活中,清規所起的作用往往比戒律來得更為直接,比如說很多佛教弟子開口閉口總是「清規戒律」,「清規」前,「戒律」居後,這就是異教國土化的一個最直接的變通反映。當然,對於戒律清規,若從純學術思想的角度去分析,這裡面還有很多話題可以講。

  這位薄拘羅尊者,居住在竹林精舍有一天,有一個異學外道去拜訪他。印度外道很多,是哪種外道我想在原始佛教時代,祼形外道也就是所謂的尼乾子,一般與佛教走得比較近,因此,在巴利本中就表述為「裸形梵志迦葉」。這個異學與薄拘羅很熟,在薄拘羅未出家時,他們就是一對很要好的朋友。他今天吃過午飯以後,閑來沒事,就前後轉悠,一不留神,就轉悠到薄拘羅這個地方來了。可以說,這叫「無意識中的有意識」,表面上若無其事,漫無目的(即經中所說的「仿佯」),實際上他是有目標的。他的目標是什麼?就是想到薄拘羅這個地方,請教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賢者薄拘羅,汝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幾時?」通俗地講,就是問薄拘羅你修學佛法有多少個年頭了?

  薄拘羅回答說:「我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其實這句話可以稍加探究一下。我們知道,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九年(一說為四十五年,此處按前者計算),就算薄拘羅是在佛陀說法的中期出家,算二十五年,那麼八十年減去二十四年,等於五十六年也就是說,此時距佛陀滅度已經有五十六年了。退一步說,就算佛陀成道後薄拘羅很快出家,當他出家達到八十年的時候,距佛陀滅度也有三十多年了。那麼說經中說「佛般涅槃後不久」,這個「不久」,並不是三年五年,而是三十年五十年之後的事情了。因此可以這么說,薄拘羅說此法時,其時間應該是處於第一次佛經結集和第二次佛經結集之間。而這期間,也是佛教高僧大德紛紛離世的高峰期。此時,像諸如十大弟子和絕大多數的上座弟子,基本上都離開人世了。而薄拘羅一直活到了一百六十歲,他在此時,可以說是位領袖級別的人物。除了他之外,從資格上講誰能與他比肩?

  這位異學繼續問道:「薄拘羅,你開始學佛已來,是否產生過男女性之事嗎?」說得更加直白一點,這個異學直接問薄拘羅:你自從出家以來,是否想過女人出家的師付們時常會遇到這種情形。很多對佛教不了解的人,見到男眾比丘,有時就會毫不忌諱地問這問那,什麼都感到很好奇,有的動機不正,純粹就是拿出家師付們尋開心似地拋根問底。比如說,師付啊,你為什麼要出家啊?你們出家後討不討老婆啊?沒有女人日子怎麼過啊?如此等等,這些人的提問方式十分低劣,令人生厭。面對異學提出的這個刁鑽的問題,尊者薄拘羅是如何回答的呢?

  薄拘羅說:「汝莫作是問,更問餘事:賢者薄拘羅!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頗憶曾起欲想耶?異學!汝應作是問。」若用現在的話來表述,可以翻譯為:「薄拘羅尊者,你自從學道以來,是否產生過非份的念想嗎?」我的觀點是,比丘學道解脫為本份,以證悟解脫以外的事為非份。

  接下來,薄拘羅談了自己所具有的十一個「未曾有法」,也就是他所具備的十一個難得之處。它們分別是:

  1、八十年中,從未產生過貢高的念想;

  2、學道八十年,從未有過非份之想(欲想);

  3、八十年堅持服穿糞掃衣,並未因為自己八十年中穿服糞掃衣而產生貢高我慢之心

  4、八十年中持糞掃衣,「未曾憶受居士衣,未曾割截作衣,未曾請他比丘作衣,未曾用針縫衣,未曾持針縫囊,乃至一縷」;

  5、乞食八十年,從來沒有覺得自己乞食八十年而起貢高之心

  6、乞食八十年,「未曾憶受居士請,未曾超越乞食,未曾從大家乞食於中當得凈好極妙豐饒食啖含消,未曾視女人面,未曾憶入比丘尼坊中,未曾憶與比丘尼共相問訊,乃至道路亦不共語」;

  7、學道八十年來,「未曾憶畜沙彌,未曾憶為白衣說法,乃至四句亦不為說」;

  8、學道八十年,「未曾有病,乃至彈指頃頭痛者;未曾憶服葯,乃至一片訶梨勒」;——這里需要說明一下,所謂的「訶梨勒」是一種叫「訶子樹」上面所結的果實,它的葯效是「敗毒抗癌、澀腸止瀉、斂肺保津」。《金光明最勝王經·除病品》稱:「訶梨勒一種,具足有六味,能除一切病,無忌葯中王。」 

  9、「我結跏趺坐,於八十年未曾倚壁倚樹」;

  10、「我於三日夜中得三達證」(「三達證」即為「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11、「我結跏趺坐而般涅槃」。

   

  上述有關薄拘羅尊者所具有的十一個未曾有法,有幾點需要講一講。

  1、關於第三點,說薄拘羅八十年中一直穿著糞掃衣,這種可能性不僅存在,而且可能性極大,用「真實不虛」來形容,並不為過。為什麼這么說?因為在佛陀時代,修苦行是一種傳統很時髦而且是很有市場的修行方式佛陀出家六年,就是採用了極端苦行方式修行,到最後把自己折磨得痛苦不堪,要不是及時食用了牧羊女供養食物,可以說,到今天為止,我們仍舊生活黑暗之中。佛陀成道之初,就意識到光靠極端的苦行解決不了生死問題,於是就果斷地放棄了苦行。但是我們需要說明的是佛陀放棄苦行不等於從此開始享受生活。我們要知道,佛陀要放棄的是極端的苦行對於生活之中的一般苦行佛陀從來沒有明確地表示過反對意見。在佛陀十大弟子中,摩訶迦葉號稱「苦行第一」,並被後世奉為禪宗初祖。他一生苦修,贏得了大家的尊重,說明真正的禪修,就是要拋棄掉物質享受,淡化甚至是排斥對於物質利益的欲想。佛陀滅度以後,苦行之風在印度很是流行。往深一步講,佛教叛逆提婆達多在他的主張中,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主張極端苦行,他的這一主張在當時還真地迷惑了不少人。因此我說薄拘羅尊者八十年中穿服糞掃衣的說法,是完全成立的。

  2、是關於第六點,這段話很有意思,我們不妨再看一下。「未曾憶受居士請,未曾超越乞食,未曾從大家乞食於中當得凈好極妙豐饒食啖含消,未曾視女人面,未曾憶入比丘尼坊中,未曾憶與比丘尼共相問訊,乃至道路亦不共語。」其中的「未曾受居士請」,就是從來不到居士家裡去吃飯,怎麼請也不去,這是一種典型的苦行法門。我們從經典中,可以看到佛陀一般不拒絕居士們的飯食供養,而這位薄拘羅卻從不到居士家裡去應供,的確是行苦行。「未曾超越乞食」,就是乞食時不會挑選,專挑富人家卻乞食,也就是後來的所謂「凈好極妙豐饒」之食,這種事是為薄拘羅所不齒的。後面的話很值得玩味——「未曾視女人面」,就是說從來不會主動抬眼去看女人這是對上面異學提問的「頗憶曾行淫慾事耶」的間接答復。這位薄拘羅尊者做的很堅決也很徹底,不要去女人,就是女人打自己身邊走過,他連眼皮都不抬一下,這是一般人根本做不到的。那麼對於比丘尼的態度呢?主要有三點。第一,從來不到比丘尼的寮房中去;第二,不與比丘尼相互問訊。這個「問訊」,就是指彼此見面後合掌,然後說些吉祥平安之類的寒暄話;第三,如果與比丘尼在半路上見面時,從來不與比丘說話見了如同沒見一樣,「熟視無睹」,形同陌路人。關於比丘比丘尼的關係,在大陸佛教界,二者可謂涇渭分明,男眾與女眾基本上都是分寺而居。而在台灣佛教界,這點做得有些超前,一座叢林很多都是二眾道場共修。當然,時代在發展,人的思想在進步,再說台灣台灣的特殊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3、關於第七點,有兩個方面需要說說。第一個就是「畜沙彌」。我想在這里,可以解釋為「招收出家弟子」更為妥貼。沙彌出家但尚未受具足戒的男眾,所謂「畜」,一是陪伴,二是照顧,就是幫自己干點雜事,順便對自己的身體和起居也有個照應——畢竟是一百來歲的老人家了。第二個就是「未曾憶為白衣說法」。這里的「白衣」,就是指出家以外的俗家人,其范圍極廣。從這句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所謂「小乘」的自利思想了。從境界上說,薄拘羅可謂證得羅漢境界的「聖人」,他完全有資格去教化世人。可是他堅決不肯,就是連說極短的「四句頌」也不肯說,可見他是不想與世人多啰索的。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這要從薄拘羅自身的個性特徵和當時的歷史環境來考慮。從性格上講,願意修苦行他不女人,就是連出家比丘尼,他也不與她們說一句話,從來不打招呼。這樣秉性的人,比較內向,他不太願意與人交往和交流,如果讓他向大眾說開示那是不可思議的。至於當時的社會歷史環境,這個需要作進一步分析。我的觀點是,能不能因為薄拘羅不願意白衣說法,從而就推論出它是一種自私自利小乘境界呢?我覺得不能下這樣的定論。

  4、關於第八點,因為薄拘羅這個人很長壽,而且也極少生病,因而他說他自己從不吃葯。身體好除了遺傳因素外,與一個人的後天生活方式心境狀態有著莫大的關聯。如果有機會,我們可以就薄拘羅養生這個話題,可以深入作些探討。

  5、關於第九點,「我結跏趺坐,於八十年未曾倚壁倚樹」。對於「結跏趺坐」這個詞,很多人都很熟悉,而且都知道其坐法。但是,這種坐姿可不可以背靠著某一物體呢?這個問題需要探究。一般而言,比如在禪堂里,在參禪打坐時,背後都嚴禁靠著牆壁或者其他東西,據說它不利於氣血流暢容易走火入魔。但是,通過薄拘羅的這句話,我們從反面就可得出當時的確有一部分人,在結跏趺坐時,背後靠倚著牆壁大樹的。古時很多都在樹下坐禪,有時坐累了,就順勢將背靠在樹幹上,自然舒服一點;可是這樣會嚴重妨礙修行進程,使得習禪會事倍功半。但是究竟為什麼不可以背靠著壁樹,尚需要請教一些老禪師,方才知曉箇中奧妙。

以上就談這么多,其餘未盡之言,留在以後再說。(2009。02.08.於南海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