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八)~B3 阿難比丘偉大的一生

  接上文(《侍者經》)——

  1、為什麼說阿難比丘聰明智慧原因是他已經預知到有人會在背後說閑話:「阿難比丘為衣故奉侍世尊」。就是說,有人會在背後非議說,阿難為什麼願意當佛陀侍者呢?原因簡單啊,他想穿佛陀的那些好衣服啊!因此阿難說提出了第一個條件他不穿佛陀衣服,無論新舊,他都不會去碰一下。

  2、阿難聰明智慧,他預知了別人會說「阿難比丘為食故奉侍世尊」——阿難是為了貪食專供世尊的美食而侍奉佛陀的。

  3、「阿難比丘善知時,善別時」,就是說對於四眾弟子以及異學沙門、梵志覲見佛陀時間或時機,都把握得很到位。他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去拜見佛陀什麼時候不可以拜見佛陀;知道哪些東西佛陀可以吃,哪些東西不可以吃,等等。

  4、阿難雖然沒有證得「他心智」,也就是沒有證得羅漢果位,但是他卻深悉佛陀的作息安排,並將如來工作日程表,毫無保留地向大家予以公布。

  5、佛陀轉述了阿難曾經講過的一些話,這些話散見於下面的一些記載中。當然,這也可以看作是阿難的自述,也可能是後來阿難自我表白,而不是初當侍者時的自述。比如阿難曾對大家說:「諸賢,我奉侍佛來二十五年,若以此心起貢高者,無有是相。」意思是說阿難奉侍佛陀二十五年,從來不會因為自己奉侍了佛陀這么多年而起貢高我慢之心,他都是謙卑低調的。

  6、阿難對大家說:「我侍奉佛陀二十五年,從來不會非時去見佛。」這里的「非時」還需要說明一下,一般而言,從早晨到日中為「時」,自日中至於後夜之後分為「非時」。如果按照這種理解的話,那麼就會出問題,因為阿難與眾比丘經常在晡時(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去見佛,此時佛陀正好從禪定中出來,「晡時」也在「非時」以內。因此我們只能說,所謂「非時」,就是沒有規律,或者不講規矩去拜見佛陀

  7、阿難說,自從他奉佛以來,二十五年中除了有一次被佛陀呵斥過以外,都不曾被佛陀呵責。這里所說的「一過」,我在上文已對此有所分析。

  8、阿難對大家說:「我從如來受八萬法聚,受持不忘,若以此起貢高者,無有此相。」可以這么說,我們今天所流傳的佛經,絕大部都是通過阿難之口而誦出的。因此阿難在這里說領受了佛陀的「八萬法聚」,形容所受教法之多。

  9、阿難又對大家說:「我從如來受八萬法聚,初不再問,除其一句,彼亦如是不易。」我在前面已經有所分析。阿難在這里解釋說,當時要想這句話問清楚,著實不易。我想當時阿難是過於傷心的緣故吧。

  10、阿難對大家說:「我從如來受持八萬法聚,初不見從他人受法。」意思是說阿難佛陀所說教法都領受到了,其他人基本上沒有。阿難在這里並不是說別人都沒有接受過佛陀教法,而是說佛陀對他人的教法阿難聽聞過了;而他聽聞過的教法,別人則未必聽聞過。

  11、阿難說:「我從如來受持八萬法聚,初無是心:我受此法,為教語他。諸賢!但欲自御自息,自般涅槃故。」阿難的意思是,他當初從佛陀那裡接受教法,並沒有刻意向他人傳授的意圖,他受法的最初出發點,是為了解決自己的煩惱也就是「自御自息,自般涅槃」。

  12、阿難說:「諸位賢者,如果有四眾弟子來到我的地方聽法,我不會因此而生起貢高我慢之心我一貫是隨機為他說法而不是刻意去追求說法技巧。」

  13、阿難接著說:「如果有眾多的異學沙門、梵志來向我問法,我不會有絲毫的畏懼。我也會隨機而為他說法。」

  14、這里記述了一件事情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有一時間里,舍利弗、目犍連與阿難等人,都在舍衛國的婆羅邏山中居住。有一舍利弗就問阿難:「請問你奉侍佛陀二十五年,你好好回憶一下,你是生起貪欲心念?」阿難回答說:「尊者舍利弗,我是學人』(尚未證得聖果之人),並沒有擺脫慾念的束縛。」結果舍利弗接連問過好幾遍,而阿難也是相同的回答。實際上,舍利弗並不是問阿難有沒有舍離貪欲,而是問他在侍奉佛陀過程中,有沒有生起過貪念之想,主要是貪圖佛陀衣、食等物質供養。起初阿難並沒有領會舍利弗的意圖,後來經過目犍連的點化,終於搞清楚了。於是他回答說:「我奉侍佛二十五年,我初不憶曾起欲心。所以者何?我常向佛有慚愧心,及諸智梵人。」就是說他從沒有生起過非份的貪念。其實我們好好地品舍利弗的這段問話,是很有意思的,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己參悟一番。

  15、是釋尊關於比丘卧法的教導。在這部經典中,佛陀明確地教導比丘們應該如何卧法。那麼比丘如何卧才是如法的呢?按照佛陀的說法,就叫做「獸王師子卧法」。這種卧法是:「足足相累,伸尾在後,右脅而卧」。那麼獅子為什麼要採取這種卧法呢?就是「平夜平旦,回顧視身,若獸王師子身體不正,見己不喜;若獸王師子其身調正,見已便喜」。我們現在在解釋所謂比丘的卧法時,往往用「吉祥卧」來說明,並解釋說這樣卧法符合科學原理,有利於身體健康。當然,我們不能說這種解釋是錯誤的,但是這種釋法起碼沒有搞清楚佛陀的本懷。從師子的卧法的描述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這種卧法的最初用意,是師子為了維護自己獸王的威嚴。因為師子是百獸之王,它的任何舉動,甚至連自己睡覺時的姿態,也要維護自己獸王尊嚴,絲毫馬虎不得。因此師王在起來時,總是首先要觀察自己的睡姿有沒有壞了規矩、亂了方寸。「彼若卧起,從窟起出,出已頻呻,頻呻已自觀身體,自觀身已四顧而望……」為什麼要「自觀身體」,就是把自己的身上下收拾得乾淨利落,不要為其他的動物所輕視。這是師子的卧法。那麼比丘的卧法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其實我們可以想像,從師子的卧法分析中,我們就可以推斷出比丘的卧法。世尊在述說比丘的卧法中,有這樣一段話:

  阿難!若比丘依村邑,過夜平旦,著衣持缽,入村乞食,善護持身,守攝諸根,立於正念。彼從村邑乞食已竟,收舉衣缽,澡洗手足,以尼師檀著於肩上,至無事處,或至樹下,或空室中,或經行,或坐禪,凈除心中障礙法。晝或經行,或坐禪,凈除心中障礙已,復於初夜或經行,或坐禪,凈除心中障礙法。於初夜時,或經行,或坐禪,凈除心中障礙已,於中夜時,入室欲卧,四疊優哆邏僧敷著床上,襞僧伽梨作枕,右脅而卧,足足相累,意系明相,正念正智,恆念起想。彼後夜時速從卧起,或經行,或坐禪,凈除心中障礙法,如是比丘師子卧法。

  從上面的一段經文中,我們就可看出,所謂的比丘卧法,不單單指睡覺時的卧姿,它的內容比較豐富。比如說,到村邑中去乞食,不能亂來,要攝身守意,「立於正念」,這其實就是卧法之一;比丘在任何地方,或者飯後去短途散步(經行,利用緩步走路來用修行),或者坐禪,都要「凈除心中障礙法」,這也是對比丘卧法的明確要求;而具體的卧法就是八個字,即「右脅而卧,足足相累」。但是,光表象做到了還不夠,還要「意系明相(光明之相)」、「正念正智」、「恆念起想」。也就是說,我們在行住坐卧之中,都要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能有絲毫的妄想妄念。我們往往會犯這樣的毛病,以為醒著的時候或起床以後,要注意威儀,至於躺在床上,或者說睡覺了以後,天南地北、海闊天空地胡思亂想,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也沒人看見,又有關係。但是,佛陀在這里向我們提出了明確要求。談到這個問題,倒使我想起了中國儒家的一句話,叫「慎獨」, 《禮記·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儒家講「道」,這個「道」里的內涵極其豐富,作為君子,道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可須臾離也」,哪怕是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內心也不能捨棄這個「道」。孔子說:「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個「從心所欲」的「不逾矩」,需要的是一種真功夫,它把我平時的一些威儀教相都融會到我們的「無意識行為」當中,那可不是一年兩年所能做到的。因此,佛陀所說的「卧法」,就是讓我們能夠達到自我「不逾矩」。

  而且,從這一經文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很多東西。比如說比丘休息的時間,主要是從「中夜」至「後夜」,我查閱了相關資料,印度將一天分為六時,白天三時,夜間三時,我們平常祝祝人家「六時吉祥」,就是指一整天,包括白天晚上。初夜是指晚上五時至九時;中夜是指晚上九時到凌晨一時;後夜是指凌晨一點到早上五點。以此類推,白天分為晨朝、日中、日沒三時,晨朝是早上五點至上午九點;日中是指九點至下午一點;日沒是指下午一點至下午五點。每一時為四個小時,六時共計24個小時

  比丘在初夜時,一般是散步、坐禪;中夜時分,就是休息時間;後夜就要起床,開始做功課或禪坐。也就是說,在原始佛教時期佛陀規定比丘的休息時間為四小時以內,即晚上九點鍾休息,到凌晨一點鍾起床。我們現在一般在早晨三點半或四點鍾起床,相比於佛陀時代,已經夠懶惰的啦!

  16、這里是佛陀涅槃時與阿難的一些對話,我在《長阿含經》的相關文章里,對這件事情的經過描寫得比較詳細。面對佛陀的入滅,阿難很是傷感,他站在佛陀的身旁,一個人偷偷地抹眼淚(「以手抆淚」)。後來佛陀安慰阿難說:

  阿難,汝勿啼泣,亦莫憂戚。所以者何?阿難!汝奉侍我,身行慈,口、意行慈,初無二心,安樂無量,無邊無限。阿難!若過去時,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有奉侍者亦無勝汝。阿難!若未來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有奉侍者亦無勝汝。阿難!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若有侍者亦無勝汝。所以者何?阿難善知時,善別時:知我是往見如來時,知我非往見如來時;知比丘眾、比丘尼眾是往見如來時;知比丘眾、比丘尼眾非往見如來時;知優婆塞眾、優婆私眾是往見如來時;知優婆塞眾、優婆私眾非往見如來時;知眾多異學沙門、梵志是往見如來時;知眾多異學沙門、梵志非往見如來時;知此眾多異學沙門、梵志能與如來共論;知此眾多異學沙門、梵志不能與如來共論;知此食啖含消,如來食已,得安隱饒益;知此食啖含消,如來食已,不得安隱饒益;知此食啖含消,如來食已,得辯才說法。;此食啖含消,如來食已,不得辯才說法。複次,阿難!汝雖無他心智,而逆知如來晡時從燕坐起,預為人說,今日如來行如是,如是現法樂居,審如所說,諦無有異。

  這段話可以說是阿難一生的高度評價

  佛陀不僅對阿難的一生作出了極高的評價,而且對阿難功德也作了四點總結,即阿難為眾說法的四個「未曾有」,主要內容是: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夷)眾說法,「非不至心」,就是盡心盡力,不敢有絲毫馬虎大意。那些比丘們一聽聞阿難的說法,都捨不得讓他停止,意思是說大家都到了百聽不厭的地步。

  17、這是佛陀涅槃以後的事情阿難在為大眾說法,後來金剛子尊者阿難尚未證道(學人),就勸勉阿難山林里靜靜「思惟」,就會獲得「息跡證」。這個我們在文前已經作了分析。

  18、就是說阿難對大家說,他要「結跏趺坐而般涅槃」,就是要離開這個人世間了。有關阿難入滅的年代,有著不同的說法,有的說佛陀滅度後二十年到二十五年之間,有的說佛陀滅度後的第十二年。有關阿難滅度時的情況,《大唐西域記》卷七中記載說阿難於入滅前,離開摩揭陀國而向吠舍離城,欲渡殑伽河時,摩揭陀國阿闍世王嚴駕追請而來;吠舍厘王則聞阿難前來,治軍迎之於北岸。阿難為了不偏袒任何一方,乃於河的中游,自舟中上升虛空,以禪定之力火化自己,且將遺骸兩分墮於南北兩岸。兩軍為此大慟哭,各還本國起窣堵波供養。我們不去深究阿難滅度的真實情形,但是阿難的一生,在整個佛教發展史上,無疑是需要大書特書的一位重量級元勛人物。他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更是讓我們這些學人們仰為觀止的一生!

  (2009年2月5日,界定,於南海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