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十)~C 三、念經

三、念經

  說法地點祇園精舍

  參加人員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護諸根、護戒、不悔,乃至於解脫涅槃,均為是基於正念正智的。如果沒有正念正智的話,最終就無法成就涅槃

  這部《念經》就短短的一百來個字,極其簡短。而且它所闡述的道理也只有一個,就是要守護住我們的正念,不能忘失。佛陀先從反面來說明這個問題他說,如果比丘多有忘失而對於諸法缺乏正確的了知,那麼就會損害到我們的正念與正智。如果沒有正念和正智,便會損害到諸根的防護,損害到戒律的持守,並進一步損害到諸如「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乃至最後的「解脫」。如果沒有解脫,便無法獲得最終的涅槃。那麼,如果比丘不會忘失呢?便會去修習正念與正智,從而逐步修行諸如護諸根乃至修習解脫,最終修習獲取涅槃法門途徑。

  根據我個人的理解,所謂的「不忘失」,實際上就是毅力或持之以恆的同義詞。佛習佛法是一個長年累月的事情,想在短時間內獲得所謂的「頓悟」,從而得到一種類似於武俠小說中所說的使功力一日千里式的獨門「秘笈」,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比如釋迦牟尼佛,他在過去的無量劫中,不知道做了多少世的精心准備工作,才成就今世佛道。我們在很多經典中,都會看到有關佛陀過去世的相關描述,釋迦佛在描述自己的過去世時,都稱自己為「菩薩」。這里的「菩薩」,在原始佛教經典里,一般是對釋迦佛過去世行跡的專用代名詞,與後世大乘佛教中所講的「菩薩」,不是一回事。比如說釋迦佛曾經在過去六佛的座下請教過佛法,跟隨他們修行過很多年,並且留下了很多動人的故事。或許有人會說,誰說此生不能了道呢?只要老實念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了那裡,就可以獲得「一生補處」,終日聞佛說法,加上自己的精進修行,肯定就會成就佛道。因此很多人都主張凈土念佛法門,命終之後憑籍佛力蒙佛接引,從而位居九品。依據我個人的妄知妄念我以往生西方凈土未必是我們所想像的那般簡單。不要說別的,單單一個「臨命終時,一心不亂」就極難做到。大家想想,我們都快接近死亡了,眼前或腦子裡究竟出現些什麼景象,這全仗我們平時里所下的功夫。臨到生命終了再來抱佛腳」,我看往生西方有點困難。不說臨終了,就是平日里我們見到些風吹草動,比如說家裡被盜了,單位裁員了,工資降低了,無端被罵了……一遇到這些小挫折,我們都驚惶失措,有時還會怒火中燒,當真正的臨命終時,我們哪裡還能做到「一心不亂」?用「魂飛魄散」來形容還差不多呢!

  我的觀點是:修行,不要喊口號,不要搞運動,不要掛標語;要從當下做起,要從平時做起,要從點滴做起…… (2009.02.19)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