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十)~A 一、何義經

漫說《中阿含》(十)

  (卷十)

  第十卷的所收經典比較多,共有十六部小經,它們分別是:《何義經》、《不思經》、《念經》、《慚愧經》(上下)、《戒經》(上下)、《恭敬經》(上下)、《本際經》、《食經》(二種)、《盡智經》、《說涅槃經》、《彌醯經》以及《即為比丘說經》。下面我將擇其重點,一一概說。

一、何義經

  說法地點舍衛國給勝林約孤獨

  加人員:阿難及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世尊阿難之間的對話,其中心主題是:持戒有什麼意義佛陀告訴阿難持戒者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乃至得解脫,如是此戒,得趣至於彼岸

  我們讀佛經時,經常會見到一些格式或故事情節較為簡單的篇章。我在想,無論其表現形式如何,它們總是在說明某一種道理,即所謂「言之無物,行之不遠」,佛經在全世界範圍內流傳了二千多年而無有衰竭,便可以很好地說明了佛經思想內容的異常豐富與深刻。

  這部《何義經》可謂開宗明義,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們持戒意義何在。當然,這裡的「戒」,我想主要是指出家比丘所持之戒,至於比丘尼和居家二眾所持之戒,佛陀在此雖然沒有明講,但是以比丘戒作為代表,兼而含攝其他諸戒——我們應該從這個角度上去理解持戒的範圍。

  故事中的阿難,於申時的時候,到佛陀那裡去。阿難是個明白人,他知道佛陀是在申時的時候,從禪定中出來,於是他就及時地趕到佛陀那裡,伴隨在佛陀的前後,聽從招呼。這一次不同,阿難帶著問題去面見佛陀的。禮節過後,他就佛陀提出一個問題

  「世尊持戒為何義?」

  阿難這個問題,問得並不唐突。事實持戒問題是佛陀反復強調的,也是為比丘身口意三業之所依止,在比丘修行生活中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家都講要持戒,那麼持戒到底有什麼意義呢?也就是說,持戒到底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具體的利益呢?這個問題必須要予以澄清和解決,否則大家一旦產生了持戒並沒有什麼利益」的想法,那麼整個佛教僧團就徹底地完結了。因此,這個問題的解答關乎著佛教的前途與命運問題,事關重大。而且,阿難既然當面向佛陀提出這個疑問,根據我的想法,當時在僧團中似乎已經產生了一些困惑,即持戒到底有什麼好處呢?不少比丘們可能在思想上有顧慮,但又不好意直接向佛陀提出,因此大家委託阿難,向佛陀提出這個問題

  佛陀阿難所提的問題並不迴避,而是直截了當地回答說:「阿難持戒,令不悔義。阿難若有持戒者,便得不悔。」持戒,它的意義就是不會使我們感到追悔,我們此生就不會產生悔恨,此生並沒有虛度。

  那麼,「不悔」又是何義呢?

  佛陀的回答是,「不悔者,令歡悅義」,「若有不悔者,便得歡悅」。這裡的「歡悅」,我想與「歡喜」大約同義。就是說後悔便會產生歡喜心。因此當阿難進一步提到了什麼叫「歡悅」的時候,佛陀就回答說「歡悅」就是「令喜義」,使自己和別人都會產生歡喜心。

  那麼,什麼叫「喜」呢?佛陀的回答是,所謂喜者,即為「令止義」,並說「若有喜者,便得止身」。這個「止身」,從字面上去理解,就是令我們的身體產生安隱,通俗一點說,就是諸惡莫生莫作。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安隱呢?就是要調節我們的呼吸,做到「心平氣和」,使我們的氣息寧靜沉細,它是禪定的一種修行步驟,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做到的。

  接下來,佛陀就進一步解釋了何為「止」。「止者,令樂義」,「若有止者,便得覺樂」。這裡的「覺樂」,就是指使我們感到快樂」。不做壞事不動念頭,息心靜氣,就會產生一種身體心理上的愉悅。我們平常講「助人為樂」,就是指把無私幫助別人,視作一種快樂的源泉,視為一種精神享受,也是指這個意思。

  那麼,「樂為何義」?佛陀對此的回答是:「樂者,令定義」,「若有樂者,便得定心」。這個「樂」,與我平時所講的物質層面上的快樂是完全不同的,它不是得意忘形而忘乎所以,它完全是一種精神層面但並不停留在精神層面的愉悅,它能使我們在愉悅的驅使之下,達到一種心靈的寂定狀態。這個定,就是指的一種修為上的禪定。於是世尊進一步解釋說:「定者,令見如實、知如真義」,「若有定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就是對於世間真相的徹底了知,具體來說,就是指生死本源的十二因緣。了知了事實真相之後,接下來就是「若有見如實、知如真者,便得厭」,對世間生死輪迴產生厭離之心。若對世間的一切,或者說三界的一切產生了厭離之心,那麼對世間一切都會失去興趣的慾望,從而達到「無欲」。當對世間的物慾皆無所求的時候,那麼,我們才能走上真正解脫的道路。因此佛陀說:「若有無欲者,便得解脫一切淫、怒、痴。」倘因無欲而得解脫,便把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徹底解決,即所謂「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最後佛陀阿難說:

  「阿難!是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果此戒趣至第一,謂度此岸,得至彼岸。」

  佛陀的這段話,是大有深意的。我們常說「法無高下」,只要是適合自己的法,才是最好的佛法。而每一種法,都並不是孤立的,無論是大乘小乘,還是頓教漸教,它們之間都有一種內在的必然聯系,不能將它們截然割裂。因此後世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或者是所謂的「一念三千」,都是「法法相益,法法相因」之中找到合理的解釋。學習佛法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謂度此岸,得到彼岸」,如果我們將這個「彼岸」拋棄了,熱衷於世間的功名利祿,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去學佛法呢?佛陀的話,值得我們去深思,深思,再深思……

   (2009.02.18)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