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十)~G 十、本際經;十一、食經(上、);十二、食經(下)

十、本際經;十一、食經(上、);十二、食經(下)

  說法地點舍衛國勝林給孤獨

  加人員: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迷惑之本.乃以「有愛」為因,以無明為其緣。無明乃由五蓋,乃至親近知識,乃以惡人為緣而來又說聖者之所以明、解脫,就是緣於七覺支。七覺支乃由四念處,乃至親近知識,而以善人為緣而來的。前以大海乃至大河以喻說之。

  這部《本際經》,包括稍後的《食經》(上、下),它主要說的就是一個意思,即指的是我們所謂「本際」的來源。所謂「本際」,就是起始點,也就是本源。而「食經」的「食」,指的也是「因」,即本因。這裡所探討的,並不是我們生命本源,而是思想煩惱上的本源,那麼我們的煩惱與迷惑的本源在究竟在哪裡?佛陀在經中告訴我們:原因就在於一個「愛」字。這個「愛」,就是愛戀,就是貪戀,也就是生命存在以及延續的渴望與歡愛。佛教里的「三毒」——貪、嗔、痴,首當其中的「貪」,就是「愛」的集中表現之一。

  如果我們進一步追問:「愛」的本源是什麼?佛陀在這告訴我們,「有愛者,其本際不可知」,為什麼?因為「本無有愛,然今生有愛」。本來是沒有什麼不愛的,然而我們今生才產生了愛。或者說,愛本來是沒有實體存在的,但是當我們生命形式而存在的時候,這些愛,就會著我們,自然而生。這話聽起來似乎有些矛盾。既然我們的煩惱起源於愛,那麼為什麼說原本愛是不存在的呢?在這裡,需要加以分析。佛陀的意思是,愛原本是一個虛無的幻體,比如說我們的念頭,我們的思想意識,它無影無蹤,並沒有以物質方式存在。當我們生了念頭,有了思想意識以後,那麼它們就以非物質方式存在。如果我們將這些念頭以及意識消除掉了,那麼它們就變成了非存在,即既不是物質的,也不是非物質的,而是根本就不存在的。這個愛也是一樣,當我們生了渴愛之後,它就永久地且非常頑固地存在於我們的意識當中。那麼這個愛是如何形成的?根據我的理解,它是由於各種因緣的聚合,這些細小的因緣在我們的無始輪迴中不斷積聚,從而最終形成難以割捨的情愛。當然,要進一步討論愛的起源問題,就必須要聯繫到佛教中專門探討唯識的一些法門我對這個是外行,不好在此班門弄斧。

  佛陀對「愛」的分析是,這些「愛」的產生,並沒是沒有因緣的。佛教中的根本理念緣起觀,觀一個事物的存在,沒不可能無緣無故地存在,也不可能毫無因緣地消亡,它既有因的因素也有緣的因素,缺一不可。因此,這個「愛」的產生,就需要一個主因和助緣。那麼為什麼會產生「愛」呢?佛陀說「無明為習」,這個「無明」,就是產生「愛」的根本性原因。這個「無明」,講起來會很費勁。我在這裡簡化一下,「無」就是「沒有」,「明」就是「明了」、「通達」。說白了,「無明」就是沒有(或者說沒有能力)把事物真相搞清楚,用社會上的話講,叫「不明事理」。「無明」的對立面,叫「有明」,《心經》里把它稱作「無無明」,道理是一樣的。《紅樓夢》里的王熙鳳,對於人情世故很內行,很會見風使舵,八面玲瓏,深得「老祖宗」的賞識。聯語「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就是形容王熙鳳的。這種對世事及人情很極為練達的處世哲學,自古為儒門所欣賞,但是在小說中,卻對它評價不是很高(脂硯齋會把它評為「此聯極俗」)。但是以我個人的觀點看,這副聯語並不很俗,起碼它把世間的人情搞清楚了,是世俗意義上的「有明」。然而,這裡的「有明」,絕不等同於佛家的「有明」,佛教講的「有明」,比它高明千百倍。憑什麼這樣說?因為佛家生死問題以及困擾我們的各種煩惱的根源搞清楚了,而且還想出了對治這些麻煩的最佳方案,這才是真正的「有明」。

  那麼,無明從哪裡產生的呢?是從「五蓋」而來。五蓋是無明產生的根本原因。五蓋分別是貪、嗔、惛眠、掉悔、疑。關於五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佛學詞典,我在此不詳加細說。為什麼說五蓋是無明的根本來源?因為這五種東西,會把我們的善念善心徹底地覆蓋住,從而使我們盡生些不善之法。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出,佛陀是先從「愛」談起,然後一步步地開始朝下溯源,看看我們的根本煩惱,究竟是如何產生的,是從哪兒產生的。這對於我們日常的修為,是很有幫助的。無論是修禪觀,還是修凈土,甚至修密教,我都建議大家有時間時,靜下心來,對《阿含經》中的相關經典仔細研讀一番,這對於自己的修行道路,無疑會有很大的助益。

  那麼,五蓋是從哪兒產生的,或者說,五蓋產生之因是什麼?佛陀說,「三惡行為習」,「三惡行」就是五蓋產生的根本原因。三惡心分別是身、口、意三者所犯三種惡業,具體又分為身三口四意三,即十善對立面。那麼三惡行是人哪生起的?是從「不護諸根」而產生的。這裡的「諸根」,主要指的是我們的「六根」,即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的,鼻子所聞的,舌頭所嘗的,身體所觸的,意念所生起的。這六根如果把所接觸到對象,能夠正確地傳達到我們的思想意識中,那麼就會產生「三善行」;如果錯誤地或是對所觸及的境象加以歪曲,那麼就會使我們去從事「三惡行」,從而造出了種種惡業。根據佛陀的說法,就是我們沒有把六根守護好,使它們四處放逸,結果製造了種種麻煩,這些麻煩,我們只好通過不斷地修正我們的行為,才能逐步地將它們糾正過來。

  那麼,我們為什麼沒有「不護諸根」呢?佛陀教導我們說:「不正念不正智為習」,因為我們的思想意識出問題了,所生起的「念」歪曲不正,盡往對自己有利的地方想,把別人的利益都視為草芥。「念」倘「不正」,又如何能生出「正智」呢?自然會去動不歪筋,盡做些損人利己,甚至是傷天害理的事情,如此一來,肯定會招致更多的麻煩在此基礎佛陀進一步細化,把更表層的原因,歸結到我們不能夠正確思惟,也就是我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偏差,從而發生了「不信」。這個「不信」,可以理解為「沒有信心」,可以理解為「沒有信仰」,也可以理解為對佛法沒有樹立起正確信念。為什麼會「不信」?世尊對我們說,不信產生的根源,是我們聽聞了「惡法」。這個「法」,可以指事物,可以指教育,亦可指所處的於己不利各種自然環境社會環境。那麼這些「惡法」之中最重要因素就是我們不加思考、不加分析地與那些「惡知識」相「親近」。這裡的「惡知識」,就是指錯誤的、邪惡知見。而持這些持邪惡知見者,就是「惡人」。我們如果與那些狐朋狗友、充滿邪惡、顛倒之輩混跡在一起,日久天長自然會耳聞目染,隨即淪為惡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指的這個意思。因此,佛陀將「愛」產生的根源,通過層層剝析,最後歸結到「惡人」這個關係因素上。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孟母三遷」的深刻寓意也可體會到孔子的「三人行」「擇其善者而從之」的良苦用心。到這裡,佛陀為我們把解決煩惱問題基本上解釋清楚了,並且世尊也開出了一劑良方:遠離惡人

  在這裡,我們再來由下而上,進行總結一下:

  惡人-→親近知識-→聞惡法-→生不信-→不正思惟-→不正念不正智-→不護諸根-→三惡行-→五蓋-→無明-→愛-→最終:有愛展轉具成。

  我在上面已經說了無明對立面,叫有明,簡稱為「明」。有了「明」,「解脫就有希望。本經再進一步給我們分析了如何達到將「無明」變為「有明」,具體如下:

  1、達到明、解脫的途徑,就是七覺支(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行舍);

  2、修行七覺支的途徑,就是四念處(身、受、心、法);

  3、修習四念處方法,就是三妙行(與三惡行相對應,即身口意三業皆善);

  4、如何修習三妙行呢?就是守護諸根,勿令放逸;

  5、如何守護諸根?就是懷有正念、正智;

  6、如何守護正念與正智?方法是正思惟

  7、如何做到正思惟:就是生起「信」念;

  8、如何做到生「信」?就是常「聞善法」;

  9、如何才能常「聞善法」?就是要「親近知識」;

  10、如何親近知識?就是要把善人」當作自己所景仰、修習的目標

  我再一次將上述的表述進行羅列(可能我有些羅嗦了):

  善人-→親近知識-→聞善法-→生信-→正思惟-→正念、正智-→守護諸根-→三妙行-→四念處-→七覺支-→具足明、解脫-→最後:明、解脫展轉具成。

  至於《食經》中以大海為喻,我在這裡只是簡單地將之羅列一下:

  1、大海大海為食;大海小河為食;小河以大川為食;大川以小川為食;小川以山岩溪澗、平澤為食;山岩溪澗、平澤以雨為食;

  2、天下大雨,則山岩溪澗、平澤水滿;山岩溪澗、平澤水滿,則小川滿;小川滿則大川滿;大川滿則小河滿;小河滿則大海滿;大海滿則大海滿。

  這是一種大與小、小與大的關係。相對來說,愛及無明(明或解脫)則相當於大海惡人(或善人)則相似於大雨及小雨。當然,這裡只是一種譬喻,它為了更好地說明真理而作的一種善巧方便。

  至於此經中所涵具的其他深義,則需我們悉心體悟,此不贅述。

  (界定  09.02.22,於南海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