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十)~H 十三、盡智經

十三、盡智經

  說法地點拘樓國的劍摩瑟曇拘樓的都邑

  參加人員: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如實知見四聖諦如真,便能得漏盡。而盡智乃以解脫為習,乃至不悔乃以護戒為習;護戒又以護根為習。像如是的正念正智、正思惟、信、觀法忍、翫誦法、受持法、觀法義、耳界、聞善法、往諸、奉事善知識等,展轉為習。   

  這部《盡智經》,實際上也是與上面的幾部經有些類似,即通過層層分析,然後找出障礙我們修行道路的各種因素佛陀首先告訴弟子們:「有知有見者,便得漏盡。」這裡的「有知有見」,簡稱為「有知見」。所謂知見,就是經過自己的認真思慮,而確立起的真知灼見。這裡的知見與我佛教中所講的「智慧」,有所不同。智慧證得聖果後而自然流露出來的一種心識,它是一種般若狀態下的無分別智;而此處的知見則是尚在求證的道路上所運用的一些分辨思惟,它肯定是有分別心的。但是有時我們會看到「入佛知見」這幾個字,說明佛也有知見」。這裡需要說明,佛的知見凡夫知見完全是兩回事,我們需要清楚一點,就是佛的「知見」,與「智慧」、「般若」,其意思是相同的。

  當我們尚處於「有漏」之時,我們需要知見。此時我們對各種現象和各種道理都不能做到心神領會,需要運用自己的思惟,去認真分辨的過程。比如說,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什麼是有利於我們修行的,什麼是不利於我們修行的……這些都需要去加以辨別,否則就很難迅速作出正確的抉擇。有了知見,那麼就會選擇出適合我們的修行法門修行方式,這樣的話,通過不斷的修行就能夠最終證得「漏盡」——這是一種通往「漏盡」的法門

  佛陀繼續說:「謂知見苦如真,便得漏盡」、「知見苦集、知見苦滅、知見苦滅道如真,便得漏盡」。在這裡,世尊所講的,就是苦、集、滅、道的四諦法門。上面我們講到知見」,「知見」的內容,就是四聖諦也就是說對於四聖諦能夠如實知曉,並按之努力修行,那麼就能夠最終證得「漏盡」,即把各種大小煩惱都統統消滅掉,然後就可以達到證入聖位。

  接下來,佛陀談到了「盡智」。什麼叫「盡智」呢?通俗地講,就是把全部污染我們思想的各種因素都消除掉,在此基礎上證得的一種智慧。這個盡智,是在知見之上形成的,也就是知見了四聖諦真理之後,所獲證的一種智慧。它是一種無漏智,是處於無學位的聖人遍知我已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而與漏盡後所證得俱生的無漏智。那麼,產生「盡智」的原因在哪裡?或者說,成就盡智的因緣何在?佛陀的回答是:解脫。接下來,便形成一個互為因果的名相關係鏈:

  盡智-→解脫-→無欲-→厭-→見如實、知如真-→定-→樂-→止-→喜-→歡悅-→不悔-→護戒-→護諸根-→正念、正智-→正思惟-→信-→觀法忍-→玩誦法-→受持法-→觀法義-→耳界-→聞善法-→往詣-→奉事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盡智」是建立在「解脫」的基礎上,而若想到達「解脫」,就必須取得「無欲」,這樣層層追問,最後就落實到一個「奉事」上面。對於上面的一些名相,有絕大多數我在前面的相關文章中都已經作了說明,這裡需要說明幾個名相。首先是「觀法忍」。所謂觀法忍,就是了解、認知正法並堅信不移地奉行。忍,就是忍耐、安忍,如《大乘義章》對此解釋是:「於法實相安住名忍」。具體而言,就是指對於各種違逆之境能夠堪忍而不起嗔恨心。觀法忍就是無論我們遇到何種困境,對於正法總是會堅定信念,不會有絲毫的動搖。另一層意思,指的是對於各種佛典所說微妙幽深的法義,不會生起驚怖之心也不生起不解及迷惑之心,但能勤學讀誦,而安住於教法真理之中。

  其次需要解釋一下「玩誦法」。什麼叫玩誦法呢?就這個問題我也作了一番思考。如果聯系經典的上下文,我們可以看出,它實際上是在闡述一種修行境界或者是是一種修行過程。我們平常會說:對某一件事很感興趣,「頗值玩味」,或者是對一把紫砂茶壺很是欣賞,拿在手裡一個勁地「把玩」。從這兩句話中,我們都可以這個「玩」字,帶有欣賞、品鑒的意味;但又不完全是這樣,它還帶有一個消遣、休閑之餘的那種娛樂意味。但是這裡所說的「玩誦法」,比這種欣賞古玩的那種層次要高出很多。這裡的玩誦法,是指我們在讀誦佛典時,不要過於偏執於個別字句的理解,而要從總體上加以把握整部經典核心理念,用大乘佛教的專用名詞來講,就叫不著相」。有些法師佛教義理得很深奧,很玄乎,動不動就是「體性無礙」、「般若不二」等等,不僅讓那些初學佛者摸不著北,就是許多學佛多年的老比丘們,都搞不清他究竟想表達什麼樣的思想或者是向大家傳遞一個什麼樣的訊息。我們切記,這個「玩」不是隨隨便便,玩世不恭,而是讓我們過分注重於文字相,或者個別字句、詞語的探究考證,而是讓我們遨遊於諸經之中,拋棄一切妄知妄念與平生習氣而游刃有餘。這些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常常會說:三歲小兒說得,八十歲老翁卻行不得。

  順便提一下,談起這件事,倒使我想起一件事來。昨天杭州有位老居士,快七十歲了,修凈土法門,一心念佛,誦彌陀經,時間也有八、九個年頭了。老人有一毛病,就是太執著,她明明知道執著是個毛病,但就是改不了。比如說她自己茹素,見到家裡吃肉她就很不舒服,要求家裡都要與她一起吃素;見到社會上一些不公正、不公平事情,總是要忍不住站出來講幾句話,用我們平常的話講,叫「看不慣」。她就這個問題,特意來向我「討教」,請我講些「開示」,問以後該如何改掉這個毛病。我誠懇地對她講:老居士您客氣了,「討教」和「開示」,我都不敢當,因為我都是處在「有學位」的眾生,我們只能向我們共同的老師釋迦牟尼佛討教,請他老人給我們講開示,其餘的人都沒有資格給大家講「開示」。那麼釋尊已經入滅了,如何討教呢?很簡單,「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這是一種最重要方法。其次呢,就是要「親近知識」,聽聞「善法」。佛陀早就為我們制定出一個修行程序表了,這在《阿含經》里交待得非常清楚。當我們聞善法後,就要生起無上的信心,然後自己展開正思惟,然後要「守護諸根」,廣修「三妙行」,勤修「四念處」、「七覺支」,最後不就達到了「解脫」了嗎?這位老居士目前所處階段所出現的問題,出發生在了「守護六根」上面。她沒有把自己的「六根」守護好嘛!具體如何做呢?就是看了等於沒看,聽了等於沒聽,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事——什麼事?念「南無阿彌陀佛」嘛!凈宗講「念念相繼」,這個「念」,既是我們口中、心中念佛聲,也指的是我們的心念,那種口中念佛心中憶佛的心念。如此下去,管它什麼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因此,我一貫的主張是:「勤掃自家門前雪,莫管(至至是少管)他屋瓦上霜」!有人或許會說,你這不是自私自利嗎?我不這麼認為。自己的事都沒辦好,就去操心人家的事,到頭來,別人家的事你沒操心好,自己的事也辦黃了,最終變得一無是處。如果你一門心思管自己的事,悟得法理,「所作已辦」,然後再來「舌燦蓮花」、普度眾生,豈不是龍天欽敬?因此,當務之急,是把把自家的事管好,把自己的大門看牢靠

  再來解釋一下「往詣」、「奉事」。這是修行基礎環節,是針對初發心修行的人親近知識而言。對於諸上善人,我們要奉事他,經常去親近他、討教他,然他在面前,多聽聞一些善法,然後分別辨析,從而擇機受持。為什麼要奉事、親近知識原因就是我們從他們那裡,能夠獲得法益。這裡所講的「善知識」,在佛經中,對之規定的標准較高,在早期的佛教經典中,一般都是指證得羅漢境界比丘,或證道的大居士。不過現在這個名詞有點泛化了,甚至是一些並不「善」也並不「知識的人,都混跡於「善知識」的隊伍中。他們往往以「大善知識」而自居,到處講經說法,有時倒也蠻覺得樂趣呢。

  佛陀接下來告訴我們:「若有奉事善知識者,未聞便聞,已聞便利。」就是說沒有聽到善知識說法的,就要爭取聽一次;已經聽聞過了的,就再聽一次,那樣會對自己的修行更加有幫助。世尊進一步說:「如果善知識若不奉事者,便害奉事習」,這樣的善知識如果我們不去奉事的話,那麼我們就會有損於我們的修行它也正是成為障礙我們修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佛陀接下去講,「若無奉事,便害往詣習;若無往詣,便害聞善法習……」,如此推演下去,最後,便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獲得證解脫,所以佛陀說:「若無解脫,便害盡智」——如果達不到解脫,就根本談不上什麼「盡智」。

  最後,佛陀從正面對上述的觀點進行闡述,茲再列一表:

  奉事善知識-→未聞得聞,已聞便利-→往詣-習聞善法-→習耳界-→習觀法義-→習受持法-→習玩誦法-→習觀法忍-→習信-→習正思惟-→習正念、正智-→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直至無欲)-→習解脫-→習盡智

  從這裡,我們再一次看到,佛陀從不同方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們闡述了解脫方法與路徑。在這裡,我們看到,無論是「明」,「盡智」或者是涅槃」,它們只是側重點有所不同,所指的境界卻是同一個層次那就證得聖人的果位。究竟是什麼果位?我的觀點是:至少是四果阿羅漢。除此以外,都談不上什麼是真正的解脫。(09.02.23)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