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二十三)~C 三、周那問見經

三、周那問見經

  說法地點拘舍彌瞿師羅園

  參加人員周那、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為周那講說漸損法、發心法、對法、升上法,以及涅槃法。

  談到這部《周那問見經》時,我們不得不提到廣為熟知的一部經典它就是《金剛經》。《金剛經》到底講什麼?簡單地講,就是破除我們的執著之相。我們執著於何種之相?就是人相、我相、壽者相與眾生相等四相,即世間各種色相都是虛幻不實的,故《金剛經》說「凡是有相,皆是虛妄」。如果我們更進一步地追問一下,《金剛經》為什麼要引導我們破除四相之妄執?它的根本用意或者說最高層次的用意何在?就是要我們樹立不執著不貪伺的觀點,從而滅除我們的妄知妄念,最終走向解脫之路。與《金剛經》相仿,這部《周那問見經》所述的觀點,也是為了破除我們各種錯誤見解

  我在平時工作之餘——姑且說「工作」,有時會留意一些相關《阿含經》的研究文章,這些文章一部是在校碩博研究生撰寫的,而絕大多數都是台灣一些研究所的學者所寫。雖然說各自所部的角度不同,觀點差別,研究層次也有區別,但是總的來說,對《阿含經》基本上都是相當重視的,在分析具體問題時,也是較為客觀和中肯。當然,《阿含經》作為系列經典的一個總稱,其內容涵蓋面相當廣泛,內容也極其豐富。更重要的是,如果研究佛教的發展史,或者說研究印度古代史,就必須要研讀《阿含經》——這是一個怎麼也繞不過去的門檻。其實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歷史上很多祖師大德通過自己的修證,悟出了很多超乎尋常的真理。但是這些大德們在實證的同時,對大乘佛教中的具體修行方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並提出了並不統一的觀點。這些觀點有時會形成一個流派,然後慢慢形成某宗某派。比如凈土宗與禪宗修持方法就有很大的差異差異的擴散化,就形成了爭論。其實從現在我才慢慢地搞明白,很多大乘經典思想脈絡,都可以從《阿含經》中找到它們的最原始的雛形。如果單從修持方法上講大乘經典根本就沒法和小乘的阿含經相比。當我們翻開阿含經,佛陀對於凡夫阿羅漢修行步驟的闡述比比皆是。那麼這些修行法門既實用又簡單明了,卻為什麼沒有引起中國佛教足夠的重視呢?這個問題倒值得深思了。在談到大小乘經典的區別時,印順法師觀點是,「大乘佛經藝術化的,小乘佛經科學化的」。我覺得用「藝術化」和「科學化」來劃分二乘的差別,是十分精準的。

  這部經典佛陀應周那的禮請而宣說。有關周那的相關事跡,我在前面的相關文章中已經有所介紹。有一天的晡時(下午三點到五點的樣子),周那從禪坐中起身,前往佛陀那裡,向佛陀請教一些問題。很顯然,這些問題正是周那在禪坐中經過了認真思惟,他或許是思有所得,請佛陀予以印可;或許是百思不得其解,於是請教佛陀釋迷……

  那麼,周那所請教的問題又是什麼呢?周那就佛陀說:世尊在這個世間里,我們凡夫都會生起種種見解。在凡夫的眼裡,各種有形之相都是差別的,彼此各不相同的。比如說,在我們的眼中,有人相,有我相,有眾生相也有壽者相。那麼,用什麼樣的方法,能夠使凡夫拋棄這些愚知妄見,並使它們徹底地破除與消滅呢?——這就是周那問題的核心內容

  那麼,佛陀是如何回答周那的提問呢?佛陀說,如果要滅除這些錯誤知見,就必須學習五法:漸損法、發心法、對法、升上法,以及涅槃法。

  1、漸損法。什麼叫漸損法?就是克制貪瞋痴,減少煩惱過失方法。那麼如何逐步減少煩惱過失呢?步驟是,首先要做到「離欲」,這個「欲」,就是貪、嗔、痴三毒。其次,就要修習禪定,從初禪一直修到四禪,修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定。從欲定修到色定,再修到無色定,通過修禪定方式,從而破除自己執著色相之結。

  離欲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內容也極其寬泛。概而言之,就是要攝護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比如說五戒十善,比如說去除增伺、諍意、睡眠、掉舉等不習良氣,都是離欲的范疇。

  2、發心法。什麼叫發心」?就是發願求證菩提解脫信心與決心。對於比丘來說,發心是十分要緊的。我們常說,一個人的心有多大,他未來所從事的事業會有多大;倘若胸無大志,如燕雀晏然寄居於屋檐之下,那麼與鴻鵠自然是無法相提並論的。我們常常把「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掛在嘴邊,因此「求佛道」,就是我發心的終極目標。因此佛陀弟子們說:「若但發心念欲求學諸善法者,則多所饒益,況復身、口行善法耶?」如果我們發心求善法,就會得到諸多的好處;若加上我們身行善法、口行善法的話,那麼所獲的好處將是難以窮盡。我們要發無上心,發勇猛心,發精進心,發恆常心,發無上菩提心

  3、對法。按照一般的理解,「對法」,即指阿毗達磨。「對」為對觀對向,「法」為四諦涅槃之法;以無漏聖道智慧,對觀四諦之理,對向於涅槃之果,故名對法。但是本經中的「對」,是指對比。比如說,「惡慧」與「無惡慧」相對,「惡道」與「正道」相對,「惡度」與「正度」相對,「黑法」與「白法」相對,等等。佛陀在這里為什麼要將各種正、邪之法作一一對比呢?根據我的理解,佛陀是想通過二者的對比,從而引起修道者的警惕,即把那些邪惡之法,作為自己修行的反面教材,防止我們消極懈怠,裹步不前。

  4、升上法。所謂升上,就是對學習更高層次佛法期待上進心。如果從因果報應的角度講,「升上」就是指獲得好的去處,命終得往善趣。比如說,行惡業自然是有黑報,然後趣至惡處;而「有法白,有白報,而得升上」。在這里佛陀也是通過善趣與惡趣的對比,從而激勵弟子們棄惡從善的決心與毅力。

  5、涅槃法。在這部經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這段話:

  周那!若有不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終無是處。自沒溺,他沒溺拔出者,終無是處。自不般涅槃他不涅槃令般涅槃者,終無是處。周那!若有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必有是處。自不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必有是處。自般涅槃他不涅槃令般涅槃者,必有是處。

  我個人認為,這段話要引起我們學佛者的足夠重視。為什麼這么說?因為時下之風氣,人們往往會忙著「度人」,卻把「自度」的大事給忘得一干二凈。我一貫的觀點是,「自度」與「度人」,必須要有一個先後次第的順序。自個兒都自度不暇,又有什麼資格來奢談什麼「廣度眾生、利樂有情」?大話說了一籮筐,可是一律是對人不對己,「嚴於待人,寬於待己」;整天指斥某某做得一塌糊塗,而他本人卻更加糟糕,可是他卻從來不會反觀他自己。有些法師很會講經,美其名曰「心靈導師」。我個人以為,我們是不是該把「度人」暫且放一放,先把自家麻煩給釐清楚了呢?還是我們的佛祖高明啊,他說我們如果自己都無法做到「調御」乾淨——調教好自家的身心,卻去忙活著「調御」他人,哪有回事自然是「終無是處」!我們自己都尚在苦海里拚命掙扎,卻四處宣揚自己在「渡化眾生」,有這樣的好事嗎?自己都無法取得「涅槃」,甚至連「涅槃是怎麼回事都沒搞清楚,就大開講筵,教導信眾修證涅槃之道他有這樣的本領嗎?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佛陀講得再清楚也不過了那就是先「自度」,然後再來「度人」,這樣人家才能放心地讓你「度」。我時常會打一個比方:就好我是一艘渡船,我首先得確保我的渡船沒有問題,船底不會出現漏洞,能經得起風吹浪打。倘若我的船體存在致命的隱患,當船航行到海中央,便開始下沉,那麼搭乘我這艘船的乘客,豈不是倒了大楣?彼岸沒有抵達,反而白白搭上了身家性命,真是冤死了

  那麼,獲證涅槃的途徑又是哪些?本經對此交待得很清楚,比如說,「惡欲者,以非惡欲為般涅槃」,「害意嗔者,以不害意嗔為般涅槃」。一句話,只要是惡法的對立面,即奉守善法,都是獲取涅槃的主要途徑,它們分別蘊含於身、口、意三業之中。

  佛陀經文的最後,作了一番總結。身為佛弟子,在聽聞佛陀教法之後,就應當努力思惟。到什麼地方思惟呢?「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坐禪思惟」;在身口心諸方面,要「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後悔」,自始至終都要按照佛陀的教導去行持,這樣才能最終獲得道業上的成就當我們成道滿之後,那麼對於世間的「四相」——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早已是「心無掛礙,無掛礙故」了,此時,何勞我們再去費時費力地想法子破除妄執呢?(2009.05.12)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