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二十三)~E 五、水凈梵志經

五、水凈梵志經

  說法地點摩揭陀國尼連禪河岸邊苦行

  參加人員好首水凈梵志、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由於水凈梵志而告訴諸比丘:有二十一穢(煩惱)污於心的,就必至於惡處,而生地獄中;如不穢污於心,就必至於善處,而生天上。並為梵志說用善法凈洗之偈。梵志聽後,有所解,而心大歡喜,並終身皈依三寶

  首先,這部經有一個問題需要搞清楚,即佛陀在說這部經時,是「初成道時」呢?還是成道許多年以後,又故地重遊呢?如果說是成道時,實際上佛陀並沒有在尼連禪河邊居住多久,因為他成道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去度化他未成道前的外道導師。後來聽說導師已經過世了,於是就到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因此以我個人看來,佛陀在宣說這部《水凈梵志經》時,應是佛陀成道數年以後的事情。或許佛陀對他成道之地很有感情,加之此處的環境很適宜修行辦道,於是就帶著弟子們故地重遊,讓弟子們領略一下當時成道時的修行氛圍

  這部經的中心議題,就是「二十一穢」。此「二十一穢」的主要內容是:

  (1)邪見心穢;(2)非法欲心穢;(3)惡貪心穢;(4)邪法心穢;(5)貪心穢;(6)恚心穢;(7)睡眠心穢;(8)掉悔心穢;(9)疑惑心穢;(10)瞋纏心穢;(11)不語結心穢;(12)慳心穢;(13)嫉心穢;(14)欺誑心穢;(15)諛諂心穢;(16)無慚心穢;(17)無愧心穢;(18)慢心穢;(19)大慢心穢;(20)驕傲心穢;(21)放逸心穢。

  如果我們將這二十一種污穢(煩惱)進行分析後便可得知,它們基本上都是屬於「意業」的范疇,通俗地說,就是「心術不正」的代名詞——即沒有精力放在用功辦道上,而是放在了貪瞋痴慢疑等眾多邪法之上。實際上,凡是涉及到思想意識領域內的問題,是最難糾正根除的。比如說,我們可以要求一個人不做壞事不講壞話,但是如何做到讓一個人不動壞心思呢?有些人面上道貌岸然,一副翩翩君子風度,可心底下儘是動些亂七八糟的歪腦筋。因此,身口二業比較好治理,而心念卻是最難防治。從三業的果報角度來講,意念所產生的後果最為嚴重;尤其是正處於修行道路上的善知識,更是不能輕動妄念。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修心」比「修行」更為要緊,更為究竟。佛陀對於二十一穢」的觀點是:「若有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由此可見,我們的心靈世界一旦遭受了污染,所引起的後果將是十分地可怕。

  為了更好地說明「二十穢」的嚴重性,佛陀列舉了一個譬喻:就好像一個人,拿了一件垢膩無比的衣服請染房幫忙染色——由這句話我們可以得知,在佛陀生活年代,染衣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是商業產業鏈中的一部分。染房在染衣之前,總是要把欲染的衣服清洗一遍,待曬干後再染上顧客需要的顏色。因為這件待染之衣本來就污穢不堪,即使染房想用一切辦法,這件染衣再也無法徹底洗乾淨,因為「此污衣故有穢色」——因為在清洗之前就已經污穢不堪,那些污漬豈是一兩次清洗所能洗抹掉的?

  與此相反,「若有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佛陀在此再作一喻:「猶如白凈波羅柰衣持與染家,彼染家得」,然後進行清洗,「然此白凈波羅柰衣本已凈而復凈」,這件衣服本來就是乾淨的,如果再採取,進一步進行去污處理,那麼將是凈上加凈。

  在這裡,我們需要明白一個道理有的人有時會套用六祖大師的話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說我們的佛性本來就是清凈無比的,哪裡有什麼塵埃去蒙蔽它呢?這話對不對?當然是對的。但是對於這句話,要分析對待。比如說,「迷」與「覺」並沒有本質的差別,之所以「迷」,因為我們沒有把真實自我給找到;之所以「覺」,是因為我們把我自己的本來面目認清了,搞清楚了。那麼,我們如何去看待慧能大師這兩句話呢?若從凡夫的立場上講煩惱就是煩惱覺悟就是覺悟,根本就是兩回事。「本來無一物」從終極真理上講,無疑是極其正確的;但是若從尚處於迷茫中的我們來講,根本就無法領會其中的奧義。在凡夫階段,對不起,我們只能老老實實地一步一步地去修去證悟,沒有什麼特別的捷徑可以走,故而也只能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我們別無選擇。

  從煩惱佛性的各自屬性來說,它們處於一種對立統一的關係。從對立的角度上講,煩煩惱佛性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精神層面,它們涇渭分別,各自獨立地存在著,可以說毫不相干,這就是本來無一物」的別種註解;而從統一的角度上講,它們之間又是密不可分的。煩惱是相對於佛性而言,離開煩惱去談佛性,或者離開佛性去談煩惱都是毫無意義的。從這個角度上講,它們之間又是相互依存,互為參照。滅除了煩惱佛性自然顯現;而我們之所以不見佛性,正是由煩惱的層層包裹,被煩惱所束縛的緣故。其實,煩惱並不可怕,關鍵是看我們如何對待、如何處理煩惱的問題。因此佛陀在經中說,如果我們的「心」被煩惱所污穢所包圍而無力自拔,那麼我們必墮生惡處;相反,如果我們沒有把煩惱當成一回事,我們的「心」根本就沒有煩惱留存的空間,不為煩惱染污,那麼何來煩惱一說?能夠達到這樣的心境自然是「本來無一物」,我們命終之後,自然是「必至善處,生於天上」。

  還有一個值得留意的事項是,我們現在時常推崇「頓悟」,而忽略了「漸悟」;尊崇大乘,而忽略了小乘。我們在原始佛教經典中,往往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在修持境界中,無論你修到何種境界證得何種果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我們任何人都迴避不了的,那就是慈、悲、喜、捨之「四無量心」,即四梵行。請見經文

  若知邪見是心穢者,知已便斷……若知放逸是心穢者,知已便斷,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游。如果悲、喜,心與舍俱……遍滿一切世間成就游。

  我們對於上述這段經文,若稍加思索,便會發現,四無量心既是一種高度「自利」的禪修境界,也是拔苦與樂的「利他」情懷。就是說,在小乘佛教看來,如果想獲得解脫證得羅漢果位,就必須要修證四無量心,否則修證的果位就不徹底不究竟,從而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解脫。從這個角度上講,阿羅漢並不是狹義的小乘果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涵示了自利利他的大乘位次。所以,原始佛教的這種思想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傾心關注的。

  在經中,我們還可以發現這部經中重申了這樣一個觀點就是我們一定要從內心裡去除煩惱,除此以外,都無法把煩惱徹底地斷滅。「洗浴內心,非浴外身」,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而這個梵志卻不明此理,他竟把佛陀的話理解為到河水裡去好好地把身體上的污穢清洗乾淨。正因為如此,佛陀對好首梵志而說偈曰:

  妙好首梵志,若入多水河,是愚常游戲,不能凈黑業。

  好首何往泉,何義多水河,人作不善業,清水何所益?

  凈者無垢穢,凈者常說戒,凈者清白業,常得清凈行。

  若汝不殺生,常不與不取,真諦妄語,常正念正知。

  梵志如是學,一切眾生安,梵志何還家,家泉無所凈。

  梵志汝當學,凈洗以善法,何須弊惡水,但去身體垢。

  佛陀觀點是:

  1、去河中沐浴,只是一種愚者所玩的游戲而已,對於洗除自身的罪業,毫無幫助;

  2、縱然是河水清澈見底,對於惡業來說,也是於事無補;

  3、持守戒律,奉行善法,能是真正的洗除罪業的潔凈之水

  因此,《華嚴經》說:「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此言為至理,真實不虛!

  (2009.05.14,於南海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