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二十三)~G 七、住法經

七、住法經

  說法地點舍衛國祇園精舍

  參加人員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世尊告訴諸比丘比丘對於善法,有退、有住、有增。須要自觀察,而知善與不善之法,而求斷、求增,要如救頭燃那樣之十萬火急。

  此處的「住法」,可以理解為安住於正法善法,精進而不退轉。在這部《住法經》中,佛陀共講述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退善之法:不住、不增;

  2、住善之法:不退、不增;

  3、增善之法:不退、不住。

  下面,我們根據佛陀的思路,對上述三方面的內容,進行簡要的闡述:

  1、退善之法,乃不住、不退。就是說,有些比丘對於佛法生了篤信,於是按照佛陀的教導,去持禁戒,產生博聞、布施智慧辯才對於教法(阿含)的研習也頗有心得。雖說這些比丘能夠獲得這些良好的成就,但是他們的道心仍然會退轉,無法安住於善法,更談不上增進善法。這就叫做退善之法,乃為不住、不增。

  2、住善之法,乃不退、不增。與第一點相仿,有些比丘奉持禁戒、產生博聞,奉行布施,具備智慧辯才,並認知阿含且有所心得。如果這些比丘能夠對此善法做到安住不退的話,就叫不退、不增。

  3、增善之法,乃不退、不住。在做到第二點的基礎上,我們不僅可以做到奉持不會退轉,而且也不會安住於善法而裹足不前。這些比丘們仍會繼續向上求證,一直求證到最高修持境界為止。這就叫做增善之法,乃是不退、不住。

  我們若對上述三點進行比較,便會發現,這三者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一點,我們奉守善法,有時由於道念不堅定,會產生退轉;第二點,我們取得了成就,比如說證得了阿那含的果位,有些人會覺得不需要努力了,能夠修到如此高的境界已是極不容易,自己心滿意足了,從此不求上進,沾沾自喜起來;第三種人不以此為喜,反而更加精進,最後證得無上菩提。可以說,這就修持上的三個修行階次,幾乎是我們每個人所必須經歷的過程。可以說,它們是一個比一個難,一個比一個要求高。坦率地說,能夠做到「心不退轉」,且能做到「精進不怠」,說得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呢!

  大凡熟悉佛理的人都會知曉,修證佛法真諦,乃是一種心靈人格方面的高度內省,即覺悟之法只從內求,不從外覓。如果從自身以外的地方去尋找什麼修持的要訣或秘笈,那就是一種不究竟之法,甚至等同於邪法。因此,世尊反復地教導我們要找一個僻靜之處山林或者樹下,去靜靜地思惟,作深入細致地觀察,去冥思。無論是世間萬事萬物,還是我們自身的四大假合,都是屬於因緣所生法的範疇。對於自身修持來說,就要多反省我們自身的毛病習氣,比如說:我心裡面有沒有貪慾呢?我的貪慾多呢還是貪慾少呢?這些貪慾又是從哪裡生起的呢?驅使我貪慾最根本核心的要素又是哪些?如何不使這些貪慾生起,並將它們徹底斷除干凈呢?此外,像瞋恚之心睡眠、掉舉、貢高我慢、不信懈怠、惡慧等等,都可以作如是的觀察與思惟對於這些觀察與思惟佛陀是主張我們積極去履行實踐,並說「比丘者,作如是觀,必多所饒益」,就是會獲得很好處儒家的曾子曾講「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會對自己作深入的、多次的反省,而我們佛家比丘,卻要時時刻刻地反省自己,日夜一刻也不能停歇,這樣才能及時正確地把握自己修持的進度,把自己的妄知妄念消滅在萌芽狀態。相反,如果我們缺乏自我省察的勇氣與毅力,就無法做到「自知」,更無法獲得「自知之明」。讓我們試想一下,自家的問題都堆積如山,我們哪有精力和能力去打理別人家的事情?因此我的觀點與主張是:還是先把自家門前的積雪清掃干凈了,否則一旦過路人在我們家的門前被摔成骨折,我們可是要支付人家醫藥費的呀!

  通過觀察與反省,我們便會洞悉我們自身原來是「麻煩不斷」!對於這些「貪伺」與煩惱,我們該怎麼辦呢?當然要想方設法滅除它們啦!身為佛子們,晚上功課都會念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的經句。接著,當我們念到「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謹勿放逸」之時,不知諸位是何種感覺我想,即便先前你對功名利祿是雄心勃勃,當念此四句經文時,大約你的腦海中也會掠到一絲萬念俱灰的亮點吧?當我們讀《紅樓夢》時,對於好了歌》又是感悟如何?「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金錢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其實,大家都這個道理都懂,有時也會產生這樣的念頭,但是一回到現實,立馬就換回了原來的那個麻煩不斷的「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裡面的原因很多,我們若從心理學社會學的角度,都可以總結出很多答案。如果從佛教的立場上如何解釋這些現象我想,還是用「因緣」和「無明」二詞去解讀,似乎比較合適。

  在家裡,我比較喜歡南京衛視十八台那位老吳主持的《聽我韶韶》節目。老吳有時語出驚人,讓人在意外之餘,也深感贊服。比如說,對於那些名利心特強、特喜歡撈錢的領導幹部來說,整治他們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們多多參加追悼會。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追悼會的音樂一放起來,那種氣氛,容不得你不傷心動情。看看躺在冰棺里的那位亡者,縱然他(她)生前如何地榮耀顯赫,如何地風情千種家資萬貫,可是此時一躺進冰棺里,與一個平頭老百姓沒有任何差別都是被送到火化爐里,隨著一股青煙,一切都化為烏有。老吳的觀點是:參加追悼會,會使那些貪官們貪婪之心有所收斂。

  然而,現實情形往往不容樂觀。不要說當今參加追悼會,就是古代里,一邊是親人屍骨未寒,而另一邊則是鶯歌燕舞,為爭奪家產繼承權而大打出手。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史記》和《戰國策》,這裡面記載挺詳細。

  最後說一句題外話。近段時間我在認真研讀《印度通史》。我所看的版本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主編培倫。為什麼要看印度通史》?坦率地說,我在寫阿含系列隨筆的時候,從阿含經中發現太多的令我耳目一新的觀點思想。當然,我也存有不少疑問,比如說當時婆羅門與剎帝利究竟是處於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吠舍的社會地位究竟如何?首陀羅來源有哪些,他們在四種姓當中,究竟處於一種什麼樣的地位?四種姓是種族概念,還是語言概念?「梵分」一詞,到底包含了哪些內容?如此問題,我都沒有搞明白。因此,為了更好地研讀阿含經,我必須要印度歷史進行補課。而且在下一階段我還要集中精力研讀英國人渥德爾教授編著的《印度佛教史》,看看一個外國人,是如何看待印度原始佛教的。

  當然,這些著作中所述的思想,未必與佛教界觀點相同。但是我們可以多側面地對原始佛教作進一步地觀察,以使我們可以更近距離親近佛陀親近諸上善人。(09.05.17)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