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二十四)~A 一、大因經

漫說《中阿含》(二十四) 

(卷二十四)

一、大因經

  說法地點拘樓瘦劍磨瑟曇

  參加人員阿難及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阿難廣明緣起甚深之法,又闡明七識住,以及二處。如果對於這些能夠知如真的話,就名叫慧解脫;如兼修八解脫的話,就名叫俱解脫。   

  關於這部《大因經》,對於學佛者來說,可能會顯得比較抽象難懂,而且讀起來也是比較枯燥晦澀。因為這部經的理論色彩很強,帶有一定的邏輯思辨性。這部經典的重點是放在因緣生法之上。當代的一些專家學者尤其是從事哲學領域研究的教授們在接觸了佛教緣起理論之後,有的會說佛教緣起論,有些類似於唯物主義的辯證法。如果產生了這種認識,我覺得再正常不過,因為佛教緣起性空理論,著實隱含著一些辯證色彩。但是,如果將佛教緣起理論歸到辯證法的範疇,那麼將是十分錯誤的。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佛教緣起法,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基礎之上,就是說它是建立在善惡因緣輪迴果報基礎之上,這點與一般的辯證法存在著根本的不同,與唯物主辯證法是有著本質性的區別。進一步講,如果不認可三世輪迴報應理念,就無從搞清楚佛教緣起法的核心義理,從而也就無法對佛教產生真正的信仰。我個人的觀點是,如果把佛教經典作為一門學問來研究,那將是本末倒置。當然,佛教經典(尤其是原始佛教經典,如四阿含)會傳遞給我們很多有價值的歷史的、社會信息,但是它的初衷畢竟是一座促進我們產生宗教信仰橋樑或一個載體——它是使我生起佛法信仰而不是提供學術研究的歷史資料。

  談到這個話題是,我不妨多羅嗦幾句。現在很多大學都開設了宗教學專業,這些專業大部分是隸屬於哲學系或人文學院。有些碩博研究生往往會把佛教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我覺得這是好事,起碼對佛教理論的傳布與弘揚來說,是件好事;有些研究生也在自己的研究過程中,對佛法生了甚深信仰,這更是難得的幸事。但是,從我個人的角度上講我不主張出家比丘比丘尼也去趕時髦,去攻讀什麼宗教學的碩士、博士。雖然佛教界需要一部分研究型的高級人才,但是佛法的要義並不讓我們去追求學識的淵博,而是讓我們去履踐佛陀的教導。退一步講,花了六、七年的功夫,去攻讀一個宗教學的博士學位,對於我們世俗人士或許是必需的,但是對於出家僧尼來說,又能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助益?有人或許會說我是一種「酸葡萄心理」在作怪。其實坦率地說,雖然我只有區區的本科學歷,但我覺得作為一個學佛者,還是應該把主要精力花在我們該做的事情上。

  這部經典的說因緣,是阿難有一次在靜坐思惟之中,對於萬法緣起的深入觀察。雖然阿難佛陀滅度之前尚是一介凡夫他是他通過自己的靜慮思惟,也覺察到此緣起之法,「極甚深!明京甚深!」但是阿難卻參悟不透,搞不清它們之間到底是處於一種什麼樣的關係,「然我觀見至淺至淺」。於是阿難就於晡時,前往佛陀之所進行請教。

  佛陀說,緣起之法自然是十分深奧的,其實對阿難來說,弄不清究竟也是正常的,因為他對「此緣起不知如真,不見如實,不覺不達故」。接下來,佛陀就詳細地為阿難講解了緣起的相關義理——

  佛陀觀點是,我們眾生像織布機上的織鎖那樣,來來往往穿梭於生死輪迴之間。那麼造成我們衰老乃至死亡的根本原因在哪裡呢?就是因為我們有了「生」。有生必有死,這是一個人盡皆知自然規律;如果萬物生下來後永遠常留於人世間,那麼我們個世間一定將會變得擁擠不堪,甚至連立足之地都將不復存在。那麼造成「生」的原因又在哪呢?就是「有」。這個「有」,是存在之義,即由於因果法則作用,而產生的自然存在之物體。這種物體既可以是實有的,也可以是假有的;既可以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也可以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既可以是我們可以通過意識感知到的,也可以是通過我們無法感知的方式獨立存在的。

  那麼「有」產生的根源是什麼?是「受」。這個「受」,是為「領納」之義它是我們感官所感官的對象以及認識主體三者結合而產生的各種感受。這種感受,既為外界,也為我們自身在精神力量作用下所產生的各種苦、樂的受體。之所以有「受」的產生,主要是我們執取不放而受到過去業緣的影響,非自身意志所能輕易左右。以此類推,「受」緣於「愛」,因為我們有了種種愛念才會執取於「受」,沒有「愛」,「受」就無體可緣,就自然消失。這個「愛」,內容十分廣泛,我們很難用一兩句話所能表述完整。佛陀觀點是,因為「愛」,而有了「受」,有了「受」才有了「有」,有了「有」便有了「生」,有了「生」,自然會有「老死」的存在。而一旦有了「老死」,我們就會產生各種愁戚,就會產生悲歡離合與喜怒哀樂。因此,它們都是我們生命痛苦的根源所在。

  這里需要說明一下,佛陀在這里說「無生便無老死」、「無愛便無受」之類的觀點,並不是讓我們從此都變得沒有「愛」,變得冷酷無情,而是讓我們不要「執取」於「愛」與生死對於生活之中的各種變幻挫折要泰然處之,「寵辱不驚」。從現實意義上講,就是要保持一顆平和、自然之心,遇事不要過於執著,隨遇而安。我們常講「平常心是道」,就是要我們去看淡人生,看淡是非與恩怨,看淡生死別離的各種苦患。如果把佛教片面地理解為是一種滅欲的甚至是滅絕人性的、跳出紅塵的冷漠宗教,那麼就是大大地誤解佛教。因此,我們在學習佛法時,要正確地理解,對佛法要具備正知正見,否則就會落入謗法之嫌。

  佛陀通過對於生、老死等名相的反覆闡解,從而說明一個道理就是我現實世界之所以有種種苦患惱人之事產生,最重要原因是有了生與愛等因素作用使然。佛陀在這里所講的,實際上就是佛教中十二因緣理論的濃縮。佛陀對他們分析得非常到位,可以說一語中的。關於十二因緣內容,主要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一般而言,緣無明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在十二因緣的十二支中,各前者為後者生起之因,後者為前者之果;前者若滅,後者亦滅。故十二支的相互關係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此十二支之間是處於一種相依相待的關係,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緣所成立。但是我們要從三世的角度去看待其中的因與緣,即因有三世因,緣有三世緣。如果拋開三世去談因緣都是片面的和不完事的。有關十二因緣的相關分析,我在前面的相關文章里已經有所涉及,此處就不再多講了。

  接下來,佛陀談到了對於因緣生法上所存在的種種錯誤知見,比如說在「我」、「無我」、「常」、「無常」等觀念上,有些人執取於「我」與「常」,有的人執著於少色,有的人執著於非少色;有的人執取於無色,有的人執取於非無色……凡此等等,都是正確的。此外,佛陀還談到了「七識住」與「二處」。七識往是:

  1、有色相眾生,有有形的身體,有獨立思想,就是六欲界天;

  2、有色眾生若干身、一想,即梵天初生,不夭壽;

  3、有色眾生一身、若干想,即晃昱天(光音天);

  4、有色眾生一身、一想,即遍凈天;

  5、有無眾生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空處成就游,即無量空處天;

  6、有無眾生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識處成就游,即無量識處天;

  7、有無眾生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游,即無所有處天(無色界的第三天)。

  「二處」是指

  1、色界天的眾生,為無想無覺,所謂無想天,即色界第四禪的第四天

  2、無色界的眾生,為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游,即非有想非無想處天,即無色界的第四天

  最後,佛陀談到了「八解脫」,它們分別是:

  1、色觀色。即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就是說於內身有色想之貪,為滅除此貪,而觀外不凈之色,使貪念不能生起

  2、內無色想,外觀色。就是內無色之想,觀外色解脫。於內身無色想之貪,但仍需籍助於觀外不凈之色,以使貪不再生起

  3、凈解脫,身作證成就游。此為觀凈色,使貪不起,將此凈解脫由身口證得具足圓滿,而止住於定。

  4、度一切色想,滅除有對之想,不念若干之想,為無量空處,是成就無量空處,而游止於其中,即空無邊處解脫

  5、已度一切無量空處,為無量識處,是成就無量識處,而游止於其中,即識無邊處解脫

  6、度一切無量識處,為無所有處,是成就無所有處,而游止於其中,即無所有處解脫

  7、已度一切無所有處,為非有想非無想處,是成就非有想非無想處,而游止於其中,即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8、已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為知滅解脫成就身作證,而游止其中,以及慧觀諸漏盡知。

  從上述可得知,所謂「八解脫」,它們實際上是八種禪觀過程中的八種修行進度。如果按照此八種法門去實修,便可斷除三界各種煩惱,而獲得最後的解脫。前三解脫系以無貪為體。其中,前二者依初二靜慮,緣欲界可憎之色為境;第三解脫依第四靜慮,緣欲界可愛之色為境。其次的四無色解脫則以四無色禪定為體,各緣自地及上地苦集滅諦及九地類智品之道等。在八解脫中,唯第三、第八二者名為身證,系基於殊勝與二界等二種緣由。所謂殊勝,謂第三解脫唯取凈相不令取惑,第八解脫則有別於其餘有心的七種解脫它是屬於無心

  對於「七識住」、「二處」和「八解脫」,佛陀觀點是:如果比丘對它們都知道得很徹底很清楚,而且能夠做到心不染著的話,那麼就能獲得解脫就能成就羅漢的果位。

  由於此部《大因經》十分抽象,加之本人對之理解十分有限,故就此打住。(09.05.19)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