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二十四)~B 二、念處經

二、念處經

  說法地點拘樓國的劍磨瑟曇

  參加人員: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三世諸佛都皆斷五蓋,而住於四念處,而修習七覺支,而得無上的正盡覺,並廣明四念處

  所謂「念處」,也可稱為「念住」。所謂「念」,是針對我們的心理意識而言,即為能觀之智;所謂「處」,是我們意識所感知的對象,即以智慧觀察對境,從而產生對被觀察的對象產生並留住於意念。一般而言,念處就是指我們平常所說的「四念處」,即身、受、心法四種念處。當然,也有三念處、六念處之說。三念處是指佛所特有的功德,即:弟子等熱心聞法、行正教如來不因此而暗自歡喜,失其平靜心;弟子若不熱心聞法、行正教如來亦不因此起憂愁,而失其平靜心;弟子等或熱心聞法、行正教,或不熱心聞法、行正教如來皆不起歡喜憂愁,而失其平靜心。至於六念處,即「六不退法」,《長阿含經·遊行經》對之有所分析,分別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以及念天。從一般意義而言,我們所說的念處,就是專指四念處

  佛陀經文的開頭,就說明了修習四念處的重大意義:「有一道,凈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那麼,如此重要的道法,究竟是什麼呢?就是四念處他說,無論是過去諸如來,還是將來、現在諸如來都是通過修習四念處而斷盡煩惱,獲得解脫的,「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這里是從四念處諸法中所處的殊勝地位而言。

  那麼,四念處的具體內容又是什麼?它們分別是「觀身如身念處,觀覺如覺念處,觀心如心念處,觀法如法念處」。具體分解如下:

  (一)觀身如身念處。共分為十八念身,分別是:

  1、作為比丘,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卧則知卧,眠則知眠,寐則知寐,眠寐則知眠寐。

  2、作為比丘,應正知其出入,須善觀分別,所謂屈、伸,低、仰,要有儀容,有庠序(次序);對於袈裟衣缽等器物,都要知曉其規矩對於行住坐卧,眠寤語默,都應正確知道。

  3、作為比丘,如果生惡不善之念時,就以善法念,去治斷,去滅止它。

  4、作為比丘,應將上齒與下齒相合,舌頭逼在於上齶,以心而治心、治斷、滅止。

  5、作為比丘對於自己的呼與吸以及呼吸時的長與短,都應當知道得清清楚楚。

  6、作為比丘,由於證知初禪而獲得離生喜樂地,以此來漬其身,潤澤其身,普遍而充滿。

  7、作為比丘,由於二禪獲證的定生喜樂地,以此來漬其身,潤澤其身,普遍而充滿。

  8、作為比丘,由於三禪(離喜妙樂地)而獲證喜樂,以此來漬其身,而潤澤其身,普遍而充滿於此身中。

  9、作為比丘,游止於第四禪的舍念清凈之地當中,以清凈心而沒有一處不周遍。

  10、作為比丘,應念光明之想,應善受而善持,善憶其所念。前念、後念、晝時、夜間、下面、上面都保持一樣。像這樣的不顛倒,心裡沒有纏縛,而修光明之心其心終究不會被黑暗所覆。

  11、作為比丘,應善受其觀相,應善憶其所念。

  12、作為比丘對於此身,應隨著其所住,隨著其好惡,從頭至於足,都觀見為種種不凈之物之所充滿。

  13、作為比丘,應觀察此身中的諸要素: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等六大要素組合而成

  14、當比丘的,應觀察死屍漸次腐爛的情景。見此情形,應自為比。

  15、作為比丘,應觀察思惟荒冢里的骸骨,然後以其比喻自己。

  16、作為比丘,看見冢間的遺骸破爛腐朽之狀,見後應以自比。

  17、作為比丘,看見荒冢遺骸骨節都散落在地,應以其自比。

  18、作為比丘,看見冢間遺骨之狀,其白如螺,其青如鴿,其赤如血,都腐壞碎沫。見此情景後,當以自比。

  (二)觀覺如覺念處。覺即為受,故覺念處亦稱受念處。

  什麼叫做覺念處呢?就是說作為比丘,當感受樂受之時,便知道為正在受樂受;當感受痛苦之時,便知道為正在受苦受;當感受到不苦不樂之時,也如實知道。此外,像感受到樂身、苦身、不樂不苦之身;樂心、苦心、不樂不苦心……以及在感受到食、欲等方面,都會如實感知。在感受的同時,自然後引起意念上的分別和反應。可以說,無論在苦與樂或不苦不樂的感受面前,都應該保持清醒頭腦,切勿為自己的虛幻感受所左右。這就叫做受念處。

  (三)觀心如心念處。

  作為比丘,在未成就道業之前,都會有欲心的生起存在。如果欲心生之時比丘們切勿昏頭錯腦,而對欲心應該如實而知道;對於自己沒有欲心生起時,也要做到心中有數。此外,像對於那些有恚無恚、有痴無痴、有穢污無穢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等,也都要如實而知,時刻省察自己的心理狀況佛陀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對我們說,如果我們時刻保持一顆上求解脫之心的話,那麼就自然地自己的修行狀態作出準確的把握與了解;倘使不求上進,安於現狀而無意於解脫,那麼自然就無法生起解脫心來,對自己的生理心理狀況自然就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因此,比丘對於自己的內心,要作周到細緻的觀察,要做到觀察內心如心,觀察外心如心,立念在於心,而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就叫做比丘之觀心如心。

  (四)觀法如法念處。對於法念處,經中從三方面進行分析:

  1、關於對六根緣六塵的觀察。眼緣於觀色,而生內結。作為比丘,如果內心實在有結縛的話,就應對自己內心結情況知道得很明白;如果沒有結縛的話,也如實而知。此外,對於內結的未生與已生起,或生起後又來除,都知道得很清楚。以此類推,像諸如耳、鼻、舌、身、意等,也都如實而知。對於這些話我們可能會領會不透。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體具有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根。此六根都會產生一定的認識活動,即生起六識;而此六識是緣於六境而產生,比如說我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鼻子所聞到的等等,都會使我們的心理意識產生反應。故六根六識緣於六境(六塵),即眼緣色境,耳緣聲境,鼻緣香境,舌緣味境,身緣觸境,意緣法境。此處的「香境」,並非單純指香味,而是泛指自然界的一切氣味。

  2、關於對五蓋的觀察。此處談到的是五蓋,即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惑五種覆蓋我們心性,使善法不能生起五種障礙。作為比丘內心有欲、無欲;未生之欲、已生之欲、生起後已滅之欲,都能做到如實而知。以此類推,比丘對於瞋恚、睡眠、掉悔、疑惑等,都能夠做到如實觀察。這叫比丘觀法如法。此處的「疑惑」,主要是指佛法疑惑

  3、關於對七覺支的觀察。七覺支的內容是:①擇法,即以智慧簡擇法的真偽;②精進,即以勇猛心而力行正法;③喜,即心得善法而生歡喜;④輕安,即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快安樂;⑤念,即時刻觀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⑥定,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亂;⑦舍,即舍離一切虛妄的法而力行正法。經中說,作為比丘對於內心有無念覺支,是否生起念覺支或無念覺支,都能如實而知。

  在經文最後,佛陀弟子們說,如果比丘比丘尼在七年當中,立其心而正住在於四念處的話,那麼這些比丘比丘尼們必定能證得二果,即四果阿羅漢或三果阿那含。不要說七年,就是哪怕是持守一年、七個月、七天乃至一天一夜都能證得此二果。更退一步說,如果比丘比丘尼能在須臾之間立其心而正住在於四念處的話,也同樣能獲得道業上的大成就,「彼朝行如是,墓必得升進;暮行如是,朝必得升進」。由此看來,修習並安住於四念住(四念處),所獲得的收益,將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

  最後我再來總結一下。所謂四念處,就是觀身、觀覺、觀心與觀法。對於觀身,分析得很具體,共細分為十八觀身法。這十八種身念法所含內容十分廣泛,涉及到比丘的行、住、坐、卧以及一切行為與意念的活動范圍。如果我們細加分析,即可得出,對於身念處,經中將落點放在了「不凈觀」之上,即我們平常所講的「觀身不凈」。進一步說,佛陀之所以強調修習四念處的重要性,關鍵是對治常、樂、我、凈等四顛倒法。因此佛陀教導我們要努力修習四念處,安住於四念處,即「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順便提一下,現在很多人都認為三十七道品都是小乘根機人所修,我們當前所倡導的就是大乘佛教慈悲度人精神。但是,無論是做人還是修行,我比較注重於腳踏實地,要務實,不要務虛。加強自己素養的提高與完善,這樣才能使我們不浮躁不空想,從而為我們更好地利樂有情基礎。實際上,四念處所對治的,恰恰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犯的毛病。比如說,過於關注於物質生活對於名聞利養拿不起放不下,祈求佛菩薩保佑我們陞官發財長命百歲……凡此種種,都是四念處需要對治的內容四念處看似簡單,其實真正落實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將會覺得它們非常實用,非常具有針對性。修習四念處,我們將受益終生。

那麼,經中在論及四念處的同時,為什麼還要提及七覺支呢?因為七覺支是四念處修行升華。修習了四念處再來修習七覺支,我們的修持境界將會更上一層樓。(09.05.21)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