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二十五)~A 一、苦陰經(上)

漫說《中阿含》(二十五)

(卷二十五)

一、苦陰經(上)

  說法地點祇園精舍

  參加人員: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由異學的的言論而起。這些異學說他們也同樣講說知斷欲、斷色、斷覺,故比丘則以此向佛稟報。佛乃為諸比丘分別欲、色、覺之味、患、出要等事。

  這部《苦陰經》的說法因緣是由於「異學」而引起。這里的「異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外道」,它是指各種不同宗教信仰的教徒。平常我們佛教所講的「外道」,或多或少地帶有一些貶低對方的意思。我覺得,從所處的社會地位上講,所有合法的正當宗教都是平等的,不應該有所歧視的存在;而從教理上講,各種宗教教義肯定有所差別也有殊劣高下之分,這是自然正常的。我們不能因為他教在教理上闡述得不圓滿不究竟,甚至滑稽荒誕,但這並不是我們取笑對方的充分理由。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世界要多極化,應該容納不同宗教信仰的存在。如果所有的理論、所有的人文、物質現象都一律雷同,那麼我們這個星球是不是過於單調了?因此,我個人的看法是,對於外道」或「異學」一詞,只能說對方的觀點主張與我們有別,它們應該屬於中性詞,卻並不能說人家教派低我們佛教一等。否則,很容易引起對方的抵觸、反感情緒,甚至會招來無端的攻擊。

  佛陀此時率領著弟子們游止於舍衛國的祇園精舍有一天午飯後,比丘們都聚集於講堂,繼續討論著佛法。此時在講堂的外面,一些奉行其他宗教的教徒(異學),不時地朝講堂這邊探頭探腦。領眾的比丘感到很奇怪,於是就走出去,請這些異學們進來坐坐。這些異學們本來就是想來與比丘們交流一下的,見到比丘發出邀請,就順理成章地進了講堂。大家彼此客套了一番,然後就開始進入正題。

  要知道,這些異學們可不是來講堂閑坐聊天的。他們名義上是討教,實際上是給比丘們出難題,好讓比丘們丟臉難堪。他們向講堂在座的比丘們提出一個問題,即三知三斷:知斷欲、知斷色、知斷覺。

  異學對比丘們說:你們的導師沙門瞿曇經常會教導你們,要知斷欲、知斷色、知斷覺(受)。如果你們信奉了他的教導,那麼你們就是在修行引向毀滅。實際上,我們信奉的宗教,也是主張知斷欲、知斷色與知斷覺。現在我們需要請教的問題是:這兩種三知三斷之間有勝劣的差別嗎?如果有差別,那麼差別的具體表現又是什麼?

  在座的眾多比丘們針對異學們所提出的這種詰問,都面面相覷,默不作聲,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說的對還是不對,也無法搞明白這兩種知斷之間的區別究竟在哪裡。要知道,在異學面前啞口無言,那是很沒面子事情。我估計當時在講堂內的諸比丘都是泛泛之輩,佛陀的諸上座弟子們肯定都不在座。如果舍利弗和目犍連等人在場,我想局面肯定不至於如此被動。

  比後們既然答不上來,只好將此事稟報佛陀佛陀聽後,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對弟子們說:如果你們反過來向這些異學們也請教三個問題,保證他們也會立馬張口結舌,說不定還會惱羞成怒,拂袖而去。這三個問題是:

  1、什麼叫做欲味、欲患、欲出要。

  2、什麼叫做色味、色患、色出要。

  3、什麼叫做覺味、覺患、覺出要。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佛陀的三個問題。佛陀在他提出的問題中,緊緊扣住了「欲」、「色」、「覺」三個要點,實際上不僅間接回答了異學們的問題,而且指出了如何正確理解它們的思想觀點。如果離開了問題的本源與實質,而孤立地機械地談論什麼知斷,顯然是十分愚蠢的和錯誤的。佛陀觀點是,對這三個問題,能夠回答上來且能回答圓滿的,只有如來以及如來弟子。那麼,對於異學們提所出的問題,比丘們為什麼回答不上來呢?原因是那三個問題,它們的立論基礎本身就是錯誤的。舉個例子來說,就好像我們做數學題。每當考試時,我們都會遇到一些難度較高的題目。其實,無論考題再難,只要他考題本身正確,都可以解得出來;但是當考題本身出了問題,無論再高明的考手,也無法解答出來。這就比丘對於異學們所提的問題感到迷惑不解的重要原因

  接下來,佛陀對上述的三個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我在這里,只是把其中的要點羅列出來,至於具體的分析,我不作過多發揮。

  (一)欲味、欲患、欲出要。

  1、欲味

  欲味就是對慾望的回味與貪著。我們眾生(主要指人類)為什麼會貪著留戀於慾望?其中很重要原因是由於我們被五欲強大的潛力所吸引。五欲指色、身、香、味、觸,色是指各種吸引人類眼球的色相;聲是指美妙宛轉的聲音;香是指好聞芬芳的香氣;味是指可口的味覺;觸是指適意的觸樂。因此五者能使人生貪欲之心故名五欲。五欲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而我們每個人就好像一個個鐵塊,身不由己地被五欲所吸引,隨著五欲所流轉遷移,根本無力自拔。為什麼五欲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五欲在表相上總是美好的,賞心悅目的,具有極大的誘惑力。我們眾生非但不起厭倦心,反而會生起樂著與喜愛,流墮於五欲而樂不思蜀。

  2、欲患

  我們各種貪婪的慾望究竟有哪些危害與災患呢?主要表現在:

  慾望會誘使我們迫於生計的壓力,而忍受了各種艱難困苦對於人們的整日穿梭與奔波,司馬遷在《史記》中用兩句話加以概括:「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實際情形就是如此,古今中外,又有誰能逃脫得了「名」、「利」二字?有名了,有官威了,但是錢不夠用。看著親朋好友昔日同窗都住洋房開名車,出手闊綽,於是心裡開始盪起波瀾,終於伸出了貪婪腐敗之手,最後把自己搞得身敗名裂有的人有錢,一擲萬金。前段時間媒體曾爆出山西老闆有位九十年後女兒,逛街逛商場竟用編織袋裝錢,袋內盡是百元大鈔,還自稱這些只是平時的零花錢!我想作為首富的比爾·蓋茨子女恐怕也不敢如此張揚顯擺。有錢難道有罪嗎?當然無罪。當錢多得不知道如何花的時候,我想他們的日子未必比普通工人好過到哪兒去。有權的人想有錢,有錢的人想有權。大凡在這浮躁年代名利雙收,大約是多數人的想法。有時,諸葛孔明的那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名言我想還是作了一種標榜,或者落寞時用以自嘲自慰,可以說更為恰當。

  在本經中,佛陀列舉了很多例子,並從八個方面對欲患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比如說農夫種田、醫生行醫,戰士打仗、商人投機鑽營……凡此等等,除了出於生存本能的考量外,更多的是迫於五欲的驅使,逼迫我們不得不如此,「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即是真實寫照。在佛陀看來,這些都是自由的,都是造成痛苦的根源。正是由於五欲的驅使,使得我們在身、口、意三業上,製造了數不清惡業。當然,惡有惡報,當惡報來臨,當我們身壞命終之時惡業自然會現前,我們自然就繼續流轉於六道輪迴當中。

  3、欲出要

  出要,就是出離,即是指遠離五欲的驅使與吸引誘惑。那麼如何出離於欲呢?佛陀說,如果斷除欲,就要「舍離於欲,滅欲欲盡」。如果比丘乃至沙門梵志對這個問題看得不透徹、不能如實而知的話,那麼就根本談不上出離一事。如果要使別人出離,那麼他本人首先要出離,這是佛陀反覆強調的一句話,即「彼終不能自斷其欲,況復能斷於他欲耶?」——自己的麻煩都解決不了,還自作聰明地跑去幫人家消除麻煩,這不是很可笑的愚蠢行徑么?

  (二)色味、色患、色出要

  這里的「色」,是指一切好看的東西,而最主要的,是指女人美色

  1、色味

  關於色味,在本經中表述為:「雲何色味?若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年十四五,彼於爾時美色最妙。若因彼美色、緣彼美色故,生樂生喜,極是色味無復過是,所患甚多。」所謂色味,就是對於美色的回味與迷戀。古印度婦從青春期來得比較早,一般女孩子到十四、五歲就可以為人婦了。現在女人三十歲結婚顯得很正常,這要擱在過去,那是不可思議的。其實古代中國女子嫁人也挺早,也就十八、九歲的樣子,大約可以談婚論嫁了。

  2、色患

  中國人老講「女人是禍水」,為了論證這個命題,老夫子們可以羅列出兩馬車的典史論據。最典型的就是:「二八佳人體似酥,腰中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這首詩把女人說得白骨精那般可怕。可實際情形呢?那些老夫子們一邊大罵女人是禍水,一邊卻納妾不絕,時不時地還采些野花,逛妓院偷女人,這種事他們幹得還少么?那麼女人到底有哪些麻煩呢?認真研究起來,誰也不清楚,只能列舉現象,卻如同隔靴搔癢,無關大體。說一千道一萬,還是男人有問題。如果說女人是壞蛋,是禍水,那麼很簡單,離女人遠點不就行了嗎?可是老夫子們卻做不到。就連被譽為聖人朱熹夫子來說,都對自己心儀的女人惺惺相惜,更不用說咱們凡夫俗子了。

  看來還是佛教高明。佛教並不認為女人是禍水,而是認為女人是導致人們沉緬於色慾的誘因之一。因此佛教告誡弟子們,就算女子再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美,也終有衰殘的那一天。當她們頭禿齒豁的那一天,我們還覺得她們美嗎?根本不可能。因此,佛教發明了針對於女人美色的「不凈觀」。在經中,共從七個方面對此詳加分析。

  3、色出要

  什麼叫色之出要呢?就是要我們「斷除色,舍離於色,滅色色盡,度色出要」。在這里世尊再次告誡弟子們,自己首先要看空色,舍斷於色,這樣才能教導弟子們斷色舍色。

  (三)覺味、覺患、覺出要

  這里的「覺」,一方面是指我們的各種感受、感覺它是十二因緣之一。我們在《中阿含·智經》中,就會看到世尊對覺的解答:「諸賢,謂有三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於中樂欲著者,是謂為愛。」另方面是指通過觀察思惟所生起的對真理覺悟

  1、覺味

  所謂覺味,就是通過對於人生苦樂的觀察與覺悟,從而離開欲的束縛而諸善法,最後證得第四禪阿羅漢的果位。經中對此的表述為:「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游。」此時,比丘不念自害,亦不念害他,若不念害者,是謂覺樂味」。那麼,這里的「自害」與「害他」又是指什麼呢?這倒是值得思索的問題。

  2、覺患

  經中說:「覺者是無常法、苦法、滅法,是謂覺患。」就是覺察到所謂五欲,都是一種因緣所生法,它們都是虛幻不實之法,是不值得我們去追求和迷戀的。

  3、覺出要

  就是說,如果斷除覺,舍離於覺,滅除於覺,其覺已盡,而度覺而出要,就叫做覺之出要。對五欲作究竟觀察之後,自然不會生起貪著之心,從而生起出離之心。(09.05.22)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