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四十二)~B 二、分別六處經

二、分別六處經

  說法地點祇園精舍

  加人員: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六內處、六更樂(六觸),一一都配合六塵,而分別有喜住、憂住、舍住等十八意行。依此六喜、六憂、六舍,而又有執著無欲之別,就遂成為三十六刀(有情的足跡。)如能斷滅,就成就無量的善法。

  首先需要搞清楚本經中所出現的一組概念(名相):

  1、六處:即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2、六更樂:即六觸,「更樂」是「觸」的異譯,即「從過去經驗境界的認識」。六觸即眼觸(眼見色後的認知)、耳觸(耳聽聲後的認知)、鼻觸(鼻聞氣味後的認知)、舌觸(舌嘗味道後的認知)、身觸(身體接觸後的認知)、意觸(意識了別心所念後的認知)。

  3、十八意行:又作「十八受」,即「十八種意之所行;十八種意之作用」,也有譯為「十八種心(意)的探究」。此處的「行」應為「伺察」的對譯,即「十分專註地觀察」的意思。「十八意行」內容為「於六根的每一根,對會使其起『喜、憂、舍』之所在的境界(即「六境」),作專註地觀察」,即「六喜觀」、「六憂觀」、「六舍觀」的總合(此處之「舍」,為「平靜之義,即不喜不憂、不苦不樂)。

  4、三十六刀:將十八意行的每一行再分出「執著」與「不執著」,其相當於南傳經文的「三十六有情行跡」。

  5、三意止:又名三念處(住),即三種憶念依止處,三種情形的反應。在本經中,三意止是指:第一,弟子懈怠散慢,佛陀不為憂戚;第二,弟子精進勤修,佛陀不為歡喜;第三,無論弟子或是懈怠或是勤,佛陀既不憂戚也不歡喜,因佛陀處於「如如不動」之中。

  如果我們對上述五個名相大體上了解了,那麼對於此經中所講述的內容,便會有一個總體的把握。

  在談到三十六刀時,佛經作如此表述:「三十六刀當知內者,此何因說?有六喜依著,有六喜依無欲;有六憂依著,有六憂依無欲;有六舍依著,有六舍依無欲。」就是說,六喜、六憂、六舍各自又可分為兩種,即「依著」與「依無欲」,通俗地講,就是執著與不執著(無欲就是不執著)。接下來佛經對它們進行分別解釋:

  1、「六喜依著」與「六喜依無欲」:「眼見色已生喜,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

  (1)六喜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愛色、欲相應樂,未得者欲得,已得者憶已生喜,如是依,是謂喜依著。」此外,像耳、鼻、舌、身、意皆為如此。

  (2)六喜依無欲:「知色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色無常、苦、滅法,憶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無欲。」另外,諸如耳、鼻、舌、身、意皆為如此。

  2、「六憂依著」與「六憂依無欲」:「眼見色已生憂,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

  (1)六憂依著:「雲何憂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愛色、欲相應樂,未得者不得,已得者過去、散壞、滅、變易,生憂,如是憂,是謂憂依著。」其餘五者亦然。

  (2)六憂依無欲:「雲何憂依無欲?知色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色無常、苦、滅法,憶已作是念:我何時彼處成就游?謂處諸聖人成就游。是為上具觸願恐怖,知苦憂生憂。如是憂,是謂憂依無欲。」其餘五者亦然。

  3、「六舍依著」與「六舍依無欲」:「眼見色已生舍,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

  (1)六舍依著:「雲何舍依著?眼知色生舍,彼平等、不多聞、無智慧、愚、痴、凡夫,為色有舍,不離色,是謂舍依著。」其餘五者亦然。

  (2)六舍依無欲:「雲何舍依無欲?知色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色無常、苦、滅法,憶已舍住,若有至意修習舍,是謂舍依無欲。」其餘五者亦然。

  對於上述的三十六刀(六喜依著、六喜依無欲、六憂依著、六憂依無欲、六舍依著、六舍依無欲),佛陀認為,它們都是不究竟的,需要從根本上加以斷滅,做到「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佛陀甚至認為,即使在四處定(無量空處、無量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境地上的「更樂」,仍舊需要加以斷滅,因為它們都是不徹底的,不圓滿的。

  對於自己所說之法,弟子們能不能做到透徹地領悟呢?世尊對此表示十分樂觀他說,「如來有四弟子,有增上行、有增上意、有增上念、有增上慧,有辯才成就第一辯才,壽活百歲如來為彼說法滿百年」,「彼如來說法,文句法句觀義,以慧而速觀義,不復更問於如來法」。佛陀認為,對於所說的種種法,只要四眾弟子能夠精勤觀察,都能夠做到透徹地理解,並如法修行,最終無有疑問,一切都真相大白(「不復更問於如來法」)。因為如來對於「文句法句觀義」諸方面都講得很清楚,關鍵看你有沒有悉心去領悟罷了。

  佛陀在教導弟子修學方面,重點談到了「三意止」,稱「三意止」是「聖人所習」之法,一切證得聖境的得道者們,都會恪守「三意止」。「三意止」的內容是:

  1、第一意止——不為憂戚

  「若如來弟子說法,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發慈悲心,是為饒益,是為快樂,是為饒益樂。若彼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順行,不立於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違世尊教,不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為憂戚也。但世尊無所為,常念常智,是謂第一意止。」佛陀的意思是說,他所說之法,他在教導弟子方面,是毫無保留的,不像拳師教徒弟打拳,總是會留一手絕招,生怕徒弟將來會斷了自己的活路——佛陀不需要這樣。假如弟子們在聞法之後不用功學習,佛陀不會感到憂戚,因為世尊已經舍離世間,無為無求,他端住於恆常正智正念之中。

  2、第二意止——不為歡喜

  「復次,如來弟子說法,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發慈悲心,是為饒益,是為快樂,是為饒益樂。若彼弟子恭敬順行而立於智,其心歸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違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為歡喜也。但世尊無所為,常念常智,是謂第二意止。」佛陀在這對我們講,如果弟子們在聞法後精進修習,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他也不會為此感到喜悅(此處指有貪染的喜悅,與禪定中的「喜」境是兩回事)。因為世尊已「舍無所為,常念常智」。

  3、第三意止——不為憂戚亦不歡喜

  「復次,如來弟子說法,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發慈悲心,是為饒益,是為快樂,是為饒益樂。或有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順行,不立於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違世尊教,不能得定者。或有弟子恭敬順行而立於智,其心歸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違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為憂戚,亦不歡喜。但世尊無所為,常念常智,是謂第三意止。」在這里,佛陀明確地告訴我們,無論弟子們不用功辦道還是用功辦道,以及能否取證果位,都與他無關,他既不憂戚也不歡喜。從境界上講佛陀已處於「舍無所為,常念常智」禪定之中,真正做到了「八風吹不動」,不會為世間喜悅憂愁所左右;從為師的角度方面說,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他已經把他的份內該說的法都說了,該做的事都做了,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我們。至於我們是否「恭敬」、「順行」、「趣法」、「向法」,那是我們自己的事情,與導師(釋迦佛)毫不相干。這正應了那句話,叫「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各人」;《六祖壇經》也說:「迷時師度,悟時自度」,都是指的這個意思。

  最後用蓮池大師《竹窗隨筆》中的一段話,結束此文

  「經言:菩薩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愚夫遂謂菩薩但度眾生,不復度己。不知己亦眾生數也。焉有度盡眾生,而獨遺自己一眾生乎?何得藉口菩薩,逐外忘內。」

  譯文:佛經上說:菩薩還沒有自度終結(指成就佛道)的時候,就從事著利生度人的弘法偉業。一些愚痴凡夫看到這句話,就揚言說:「菩薩只要度脫眾生就可以了,用不著度自己。」這些愚痴之輩,豈知自己本來就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想想看,世上哪有眾生度盡,而自己卻不度的道理?所以不能以菩薩眾生借口,只注重向外度人,而忘記了自己內在的修持

  (界定,09.08.07,於南海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