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四十四)~A 一、鸚鵡經(170)

漫說《中阿含》(四十四)

(卷四十四)

一、鸚鵡經(170)

  說法地點舍衛國勝林給孤獨

  加人員:鸚鵡(人名)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鸚鵡摩納之家的白狗,為其前生之父,佛為其舉證說明,並說其父乃因增上慢,故生於下賤的狗中。鸚鵡摩納聞知其事,始放其瞋恚心而生善心佛陀並說人有壽命長短、健康多病、美醜、威德、財產智慧多寡,與家庭貴賤之別等因緣

  我們在四部阿含經當中,至少已發現了三部以上同名為《鸚鵡經》的經典,而每部《鸚鵡經》的內容卻總有不同。這部鸚鵡經》所講的,實際上揭示了善惡因果報應規律。因此這部經典佛教教義方面,佔有著重要地位。

(一)故事梗概

  本經中所敘述的故事並不復雜。有一佛陀到舍衛城內去乞食。此次被乞食的對象,是一位叫「鸚鵡」的年青婆羅門家裡佛陀上前募化,恰巧鸚鵡人不在家,而家中的其他人接待了佛陀,並安排飲食供養

  話說鸚鵡家裡飼養著一隻白狗,此狗對主人是忠誠無比,深得鸚鵡的喜愛。可以說,這只白狗的地位甚至比家中僕人都要高上好幾倍。這只白狗平時無論吃食睡覺,基本上與主人鸚鵡共用一張坐床;並且白狗平時用的餐具,都是純金打造,從這里我們足可以看到鸚鵡對於白狗的寵愛。正當佛陀准備進門的時候,有一隻正在吃食的白狗見到有陌生人進來,便站在坐床之上,一個勁地朝著佛陀狂吠不止。

  按照常理,見到陌生人來家裡,家犬跑出來叫喚幾聲,也是件平常事。可是這只狗狂吠的對象,卻是佛陀,這就有不正常了。想想看,就是連兇猛的獅子老虎等大型猛獸,或巨大的毒蛇,乃至狂暴的野象,當它們一見到佛陀時,便立即收斂野性,變得服貼聽話。為什麼一隻小小的白狗,見到佛陀竟如此大聲狂吠呢?這個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面對氣勢洶洶的白狗,佛陀是如何做的呢?

  佛陀對著白狗說了一句話:「汝不應爾,謂汝從呧至吠。」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白狗啊,你實在是不應該,你前世就是傲慢自大,喜歡咆哮罵人;而今生你投生為狗,仍是劣性不改,仍在狂吠不止,亂咬好人

  奇怪的是這只白狗聽後,便不再咆哮,而是發出瞋恨的低吼聲。只見它從坐床上跳下來,默默地走到不遠處的柴堆旁,靜靜地倒卧在那裡,顯得滿臉的不開心。

  佛陀在乞完食後,便離開鸚鵡家中,返回他此時居止的祇園精舍

  話說鸚鵡先生回到家裡發現心愛的白狗並沒有像往常那樣跑到門口,歡天喜地地圍著自己撒歡,而是靜靜地卧倒在柴火旁不聲不響。他見狀後,將家中一幹人等叫到廳前,大聲訓斥:「誰觸嬈我狗,令極大嗔恚,從床下來,至木聚邊憂戚愁卧?」

  家裡人都說沒有啊,我們沒有一個人招惹過白狗。

  鸚鵡聽了,便繼問:「那麼今天是否有陌生人來過我家?」

  家中人一聽,方才想起佛陀曾經前來乞食,並對白狗說了一番話。於是家人事情經過一五一十地向鸚鵡道來。

  鸚鵡一聽,便大嗔恚。他心想:這事不算完,我得到祇園精舍那裡找佛陀討個說法

  閑言少敘,話說只半袋煙的功夫鸚鵡便趕到祇園精舍。此時佛陀正在大眾的圍繞下為大家說法鸚鵡不由分說,直步向前,質問佛陀:「沙門瞿曇!你今天是否到我家乞食過?」

  佛陀說是啊,我的確到你家乞過食。

  鸚鵡聽後,便質問:「既然如此,那麼你究竟跟我家白狗說了些什麼話,令我家白狗極大嗔恚,以至憂戚愁卧?」

  佛陀說:「我當時跟白狗說了一句『汝不應爾,謂汝從呧至吠』,於是這只白狗就很不開心,然後自己走到柴堆旁憂戚愁卧。」

  鸚鵡聽後,便繼問:「那你倒說說,這只白狗前世是我什麼人?」

  此時佛陀不願意回答了,而鸚鵡卻再三追問,佛陀總是回答說:「慎莫問我,因為你一旦知道了,心裡肯定會很不開心。」後來鸚鵡一個勁地問個不停,似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架式。佛陀見狀,知道不說不行了,於是他鸚鵡說:「汝至再三問我不止,摩納!當知彼白狗者,於前世即是汝父,名都提也。」就是說這只白狗在前世時,正是鸚鵡的親生父親

  在一般人看來,佛陀這不是在出口傷人嗎?於是這位鸚鵡先生聽後,真是惱羞成怒。他對佛陀說:「我的先父生前大行布施,作大齋祠,身壞命終後,肯定會上生梵天沙門瞿曇你憑什麼說我父親死後竟投生為狗?」

  佛陀回答說:「那是為你父親生前貢高我慢(增上慢),故此生投生於賤狗當中。」佛陀繼而說一偈:「梵志增上慢,此終六處生:雞狗豬及豺,驢五地獄六。」就是說婆羅門如果犯了增上慢的禁戒,死後便會投生六個去處:雞、狗、豬、豺、驢以及地獄之道

  佛陀最後對鸚鵡說:「鸚鵡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話,你回到家中,對著白狗說幾件事,立辨真假:第一,你對白狗說:『如果你前世真是我的父親,那麼你就從柴堆返回到大床上面去』;第二,『如果你真是我的父親,那麼你繼續開心地吃食』;第三,『如果你真是我的父親,那麼你就告訴我生前財寶所藏的具體位置』。如果此三件事全部應驗,那麼你應該確信無疑。」

  鸚鵡聽後,便立即返回家中,並依照佛陀的囑咐,將三件事一一向白狗訴說。結果卻令人瞠目咋舌:佛陀所說三事,竟一一應驗,鸚鵡由此還意外地獲得了其父生前遺留的一大金銀財寶

  此時鸚鵡佛陀敬佩得簡直是五體投地。他「極大歡喜,以右膝著地,叉手向勝林給孤獨園,再三舉聲,稱譽世尊:『沙門瞿曇所說不虛!沙門瞿曇所說真諦沙門瞿曇所說如寶!』」他對佛陀再三稱譽後,便再次往詣祇園精舍

  鸚鵡此行的目的,一方面是當面向佛陀表達謝意,而更重要的方面,則是佛陀請教幾個問題。究竟是什麼問題呢?

(二)說法內容

  鸚鵡所提的問題是:

  「瞿曇!何因何緣,彼眾生者,俱受人身而有高下、有妙不妙?所以者何?我見有短壽、有長壽者,見有多病、有少病者,見不端正、有端正者,見無威德、有威德者,見有卑賤族、有尊貴族者,見無財物、有財物者,見有惡智,有善智者。」

  佛陀的回答是:

  「彼眾生者,因自行業,因業得報。緣業、依業、業處,眾生隨其高下處妙與妙。」

  綜合一下,鸚鵡所提的問題主要有

  第一,從外表上講,人有高個的,有矮個的;有的長得很英俊(姝妙),有的卻長相一般(甚至是醜陋);

  第二,從壽命方面講,有長壽,有短壽;

  第三,從健康方面講,有多病的,有很少生病的;

  第四,從威儀上講,有的很有威德,讓人欽敬;有的卻毫無威德,讓人討厭

  第五,從出身上講,有的生而卑賤,任人欺凌;有的生而尊貴,處處享有特權;

  第六,從擁有財產方面講,有的有錢有勢,家資無數;有的卻一無所有,飢寒交迫;

  第七,從知識智力上講有的人十分愚蠢,有的人很有智慧

  而世尊的回答則突出了一個「業」字。什麼叫「業」?關於這個問題詳談起來,將是十分地費腦子。我試圖簡單地給「業」下個定義:所謂業,就是由於身、口、意三方面的連續造作活動,所產生的某種潛在的能量。這種能量會在因緣聚合時,必然感召成某種特定的後果。

  而佛陀在談到「業」的問題時,說「因自行業,因業得報」,就是說這個「業」是我們自己所造(體現在身、口、意三個大方面);而「業」必然會產生結果,只是這種後果未必會及時顯現,有時跨度很長,甚至幾大劫才顯現出來。我們平常所講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在講由「業」而引起的一系列因果活動。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這是常識;而相當的因是否會產生不同的果,或者相同的果是否起源於同一種因?對於這些問題,十分抽象,而且各種部派的觀點也並不完全一致。對於此,我不想作過多地研究。

  對於佛陀高度概括化的回答,鸚鵡自然是聽不懂。於是佛陀將上述觀點加以細化——

  1、關於壽命的長與短。佛陀觀點是,這與是否戒殺生關系:「若有子女殺生凶弊,極惡飲血,害意著惡,無有慈心……當知此業有如是報也(短壽)。」相反,如果「離殺斷殺,棄除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昆蟲」,那麼必然壽命極長。

  2、關於疾病的多與無。什麼人多有疾病呢?「若有子女人觸嬈眾生,彼或以手拳,或以木石,或以刀杖觸嬈眾生,彼受此業,作具足已,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來生人間,多有疾病。」此處的「觸嬈眾生」,通俗地講,就是虐待父母妻子僕人、家奴。對於當代來講,就是剝削僱工,對老百姓敲榨勒索,魚肉人民。若與上述行為相反,便得少病。

  3、關於男女長相是否端正。佛陀的一些話,使我們深受啟發佛陀說,為什麼有的人得很不好看呢(形不端正)?原因這種人「急性多惱,彼少所聞,便大嗔恚,憎嫉生憂,廣生諍怒」。相反,便是形色端正。佛陀在這里可是在提醒我們:做事說話,不要心浮氣躁,動不動就發無明火;做事要有耐心,沉得住氣,而不要風風火火,手忙腳亂。否則,我們就可能會得很難看。眼下時尚做美容(據說韓國明星還流行整容),依佛陀看,做美容是大可不必的,只要「不急性多惱,彼聞柔軟粗獷強言,不大嗔恚,不憂憎嫉生憂,不廣生諍怒」,那麼我們一定會「形體端正」——就算這輩子辦不到,下輩子是絕對沒問題的。

  4、關於有無威德。什麼人無有威德?「若有子女人內懷嫉妒,彼見他供養恭敬,便生嫉妒,若見他有物,欲令我得」。如此一來,肯定為人所輕視,受無威德。相反,便得大威德。

  5、關於出身好壞問題。為什麼有人生卑賤之族?佛陀說:「若有子女驕傲大慢,彼可敬不敬,可重不重,可貴不貴,可奉不奉,可供養供養,可與道不與道,可與坐不與坐,可叉手向禮拜問訊不叉手向禮拜問訊」,這種人便會生卑賤之族;相反,便生尊貴之族。

  6、關於財物多少問題。我們知道,擁有財物的多少,與布施有很大關系佛陀說:「若有子女不作施主,不行布施,彼不施與沙門、梵志、貧窮孤獨……給使」,那麼下輩子必定將是無有財物,一貧如洗。我們常說的「捨得」二字,就很好地說明了布施的重要性。所謂「捨得」,就是「有舍必有得」,無所舍哪會無所得呢?但是有舍是不是說一定就會有所得呢?這個不一定,主要看所施捨的對象上,比如說我的安徽老鄉吳敬梓(安徽全椒人,現屬滁州市管轄),散盡家資,卻一無所獲,以致弄得窮困潦倒。為什麼他會如此?因為他散財散錯了對象,將家產撒在了那群酒肉之徒,甚至是市井無賴身上,豈有不敗之理?為什麼要布施沙門梵志?因為他們是修行人,我們布施給他們,就等於是在為自己種福田。有人會說,現在的出家人都不講修行了,還一個勁地四處化緣(伸手要錢)——我看最後類似的聲音似乎不少。對於此,我的觀點是,布施布施那是你自己的事。既然布施了,就不要管那麼多(再說你憑什麼說出家不講修行了?是僅憑表象?還是你具有神通,洞察了他們的一切?);如果你不想布施,就索性不布施,不要人前人後沒完沒了地絮絮叨叨。至於出家人修不修行,那是他們自己的事,「各人生死各人了」,用不著你來操這份閑心!

  7、關於智慧的善、惡問題。有的人很愚蠢,做事魯莽不計後果,全憑三分鐘激情。等把事情做垮後,甚至全無悔意,卻怨天尤人,滿腹牢騷。柳亞子先生雖號稱雅儒文人,氣量卻很小,動不動就發脾氣。於是毛澤東用「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來諷勸他,要保持寬闊的胸襟,將眼光放遠點,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豈有件件稱心之理?「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昆明池水雖淺,但也有它的長處,比如說就很適合觀魚,那種閑情雅緻,不正是更暗合了文人們波瀾不驚的處世心態?因此佛陀講,我們遇到難題時,不要發牢騷,更不要自以為是,而要向德高望重的前輩們、出家大德法師虛心求教。這樣一來,我們做事就會四平八穩,不容易出錯。「戊戌變法」本來是件好事,可是正因為康梁乃至光緒帝太天真,對困難嚴重估計不足,結果失敗了。

  佛陀最後總結說:

  「當知作短壽相應業必得短壽,作長壽相應業必得長壽;作多疾病相應業必得多疾病,作少疾病相應業必得少疾病……作善智慧相應業必得善智慧。摩納(年青人)!此是我前所說眾生因自行業,因業得報。緣業,依業,業處,眾生隨其高下處妙不妙。」

  這就是佛陀善惡之業因果報應觀。(界定,09.08.13,於南海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