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凈法師:大乘攻略:再學 五、方便為究竟

五、方便為究竟

  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繼續學習道次第和大准提無上瑜伽。為了方便大家理解「瑜伽」,我們以一個法門為載體來解釋,因為我本人修學大准提密法多年,所以我們用「大准提無上瑜伽」來作表述。其實我本人是修凈土的,而凈土宗有個特點:就是以淺語說深法。為了普及方便,把無上乘凈宗玄門密意,隱而不說,修而不談,談多了不好普及。

  我本意是在探討凈土法門修法,但為了不起爭議,我就用大准提來說凈土的無上瑜伽祖師稱之為「凈宗玄門」。這樣,希望可以避免爭議。針對普通大眾的教典,像印祖的《印光法師文鈔》等的教法中,祖師避談無上乘的教理,怕談多了會成為普及凈土宗障礙。我們遵循祖師的悲心,不談凈土法門的無上密乘,不談。因為談了也會起爭議,紛紛擾擾,我就被打死了我說准提法,不惹凈土人生煩惱

  我本人修大准提法,曾蒙恩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准提法的秘密灌頂,也得到傳承上師的許可傳播大准提法,並且在修學中深受其益。我很多的修學思想都是來源於持念准提咒之後的殊勝感通,在此也深深感恩上師三寶准提佛母的慈悲加持。所以,在這里就以「大准提法」來探討「無上瑜伽」。

  瑜伽是什麼意思呢?瑜伽具有三層涵義:相應、和諧、一致。

  第一是相應。我們稱「上師瑜伽」為「上師相應」,「上師瑜伽法」為「上師相應法」。在漢地,瑜伽用的比較多的是焰口,瑜伽焰口,我們俗稱「放焰口」。焰口是一種施食方法它就是以瑜伽方式來施放焰口施食

  民間也修瑜伽,修身心合一,身心天地合一的這種修法,起到修身養性、健身的作用,叫瑜珈(jiā),在佛教中叫瑜伽(qié)。瑜伽在多個層面都有,並不僅僅是佛教中獨有。

  佛陀當時在印度傳播佛法的時候,並沒有刻意在有為法上建立一套獨立的體系,而是接納了婆羅門的很多工具來用就像我們說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是婆羅門教的,佛陀在傳播教法中,借用了當時的現成工具,在此基礎上升華為佛法。如果他要在中國傳法的話,完全可能會借用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概念來說佛法這是佛陀慈悲智慧。如果他完全重新建立,一是普及很難,再就會起對抗。他借用現成有為法的工具,在原基礎上升華為佛法解脫,就容易被接受。

  佛教傳到西藏,就和苯教適當融合;傳到中國,和儒家適當融合。在造像上,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就不一樣:藏傳佛教造像千姿百態,有青面獠牙的忿怒相,喜樂相等;在漢地,則是很儒雅;在南傳佛教,主修二乘,都是以一種苦行僧、偏瘦一點的狀態呈現。這是根據三地本土文化的底蘊不一樣,方便示現,應機說法佛教如上善若水——進到圓杯子里,它就示現圓;進到方杯子里,它就示現方;得寒結冰,遇熱蒸騰,入地滲漏,納川為海。……這就是佛陀教法

  佛陀講法的時候,有人問:「我是一個養牛的人我也親近三寶修行,我應該怎麼修行呢?」佛陀說:「你的牛怎麼養呢?」這人說:「我養牛,就是為了讓它產奶多、繁殖好,我給它乾凈的水;不讓它們有恐懼,躲開狼群虎豹對它們的恐嚇;定期給它們洗刷皮毛讓它們吃潔凈的草。」佛陀說:「佛教教法也是如此修行你要遠離不善的東西,保持清凈東西;遠離產生恐懼災難因緣;要聽受善知識的教導。」佛陀說:「佛教修行,和你放牛是一樣的。你放好你的牛,把放牛的辦法用到求解脫上,你就解脫了。」

  還有人問:「我是個馴馬的,我想跟著佛陀學習,我應該怎麼做呢?」佛陀說:「你是怎麼馴馬的呢?」這人說:「我馴馬時,遇到有種馬呢,我摸摸它的毛髮,摸一摸它的毛,馬就馴好了有一種,我拿出鞭子亮一亮,它看到鞭子老實了,就馴好了;還有一種我用鞭子抽它兩下,不要抽得太狠,僅僅觸及它的皮層它就乖了,聽話了;還有一種,我要把鞭子實實在在地抽在它身上它就好了;再一種呢,抽在身上不管用,要把它捆起來,打得它骨斷筋離,再把它養好,它就聽話了,就馴好了。」佛陀說:「我的教法亦復如是。有的眾生我跟他說一說佛陀教法他就受了就能獲得解脫;有的,我要給他因果,講地獄他就能信受;有的,要看著他受盡苦難才可以度。……」佛陀說:「我的教法和你的馴馬是一樣的。你遵循這種方式修行就能獲得解脫。」

  遇到一個彈琴的人,也想親近三寶佛陀就說:「你怎麼教授弟子彈琴呢?」這個人說:「我教授弟子彈琴,首先要把琴調好,不能太緊太緊一彈容易斷;也不能太松,太松彈不出聲音。所以,第一我要先把琴弦調好,要不緊不松。」佛陀說:「我的教法亦復如是。修行要不緊不松,保持中道就能解脫。」

  佛陀國王將軍醫生農民,也是如此引導。佛陀從不推翻你現有的工作——你現在工作不行,辭掉,跟著我修行佛陀不這樣。佛陀都是你現在幹什麼工作?——好!你現在工作,你覺得怎麼出成績?——好!這個方法用到修行上,就解脫了。

  佛陀印度的傳教過程,從不推翻,任運升華。後人因智慧不夠,面對八萬四千法門,有的無所適從,有的諍論紛紛,其實都是佛陀教我們,立足你現有的職業、現有的生活狀態、現有的生活模式,只要保持一顆解脫的心,把你所創造財富事業名譽機緣方法,用到求解脫上,人人得解脫,人人能成佛

  這就是立足當下。無上瑜伽就是如此,不離當下,具足解脫

  瑜伽概念就是相應:

  第一是相應法,與上師本尊的相應法。

  第二是和諧,建立與本尊和諧,與天地萬物和諧

  第三是一致,也叫統一,完全一致。

  這就是瑜伽的三層基本涵義。

  我、本尊天地萬物,一體不二,同為如來藏之顯現。此時此刻的我,置身於清凈光明壇城。佛經所描述的菩薩品質境界國土,皆為我之當下境界。貪、嗔、痴,分別為喜樂、忿怒、寂靜本尊之顯現。一切萬法都是光明顯現,一切現象都是本來圓滿,一切天地萬物都是諸佛壇城,一切眾生都是如來不二化身

  無需改變,我們當下的一切都是完美顯現。如果願意改變,只是再換一種完美顯現。選定一種完美的顯現模式,我們會成為他發現顯現完美過程,就是修行的次第;發現顯現之完美,就是悟道;現證完美之顯現,就是成道這就是無上瑜伽修法又名准提大圓滿、大方廣、大手印心地法門

  密宗准提法,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大乘法門,其特徵主要是殊勝的方便琳琅滿目,它可使具備殊勝因緣者,直接觀修如來境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依照生起次第,首先抉擇情器一切世間皆是清凈本尊剎土,消除與之相悖的庸俗迷亂執著心,並通過禪定之力觀想一切皆是清凈的佛世界

  【無上瑜伽的內涵就是:不要試圖摒棄或改換那些相對的存在狀態,而應去了解它的真實本質,體悟它的完美,享用他的恩賜!】

  我們受概念的影響,受信念的影響,受法執的影響,讓我們對源自光明、也本具光明世界,充滿著種種的錯覺,所以就造成了種種的痛感。對此,佛陀眾生從迷幻顛倒中解脫,進入正念,一般用三種方法一是教授法,二是喻授法,三是直指法。

  教授:從教理方面,建立道次第,一步一步地來說,首先令他生起信心,然後逐漸把他引導到最上乘,匯三歸一,這叫教授

  喻授:對一些根基比較利的人就像隔了一層窗戶紙,就用比喻方式讓他方便生起正解。

  直指:單刀直入,明確告訴他。

  佛陀用這三種方式,分別對下根、中根和上根,對機說法

  無上瑜伽,我們在前面學習了道次第,到了這里,相當於直指范疇。就是告訴你:經典所描述的所有的佛國境界,並不在遙遠的天外,它就你我的當下!就是你的此時此刻,本具完美,只是你錯認為它不完美。現在你需要調整回你的思路,體悟它的完美

  對於深陷世間八法的我們來說,只要找到所生煩惱這件事為我們帶來的好處利益,我們一定會破涕為笑。然而,無明生命本身是八苦交煎的。佛陀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即使通過找到一點好處利益來獲得暫時的喜悅,一轉身仍然是苦不堪言,煩惱無盡。

  所以,修行人不能總是依靠這種暫時的止痛葯,而應該進一步觀修,以通過透視「苦」,找尋究竟的安寧與快樂

  因為所有的生命情境,即使曾是悲劇的、無意義的、恐怖的,一定都是滋養我們身心生命的營養,端看我們會不會清明快樂的享用。洞察到五欲之樂所帶來的苦,我們會生起深深的出離心用心體悟到苦之源頭庄嚴,我們會具足智慧心;致力於體悟大眾本具的庄嚴,就是全然的菩提心

  對於志求解脫的修道人來說,當下的每一件事,都是我們修出離心菩提心的最佳對境。當前的每一位生命都是加持我們早日成就道業而示現的佛陀發現自己本具的圓滿庄嚴就是智慧發現大眾本具的圓滿庄嚴就是慈悲發現自他本具的庄嚴,亦即解脫

  佛陀說:「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所以,我們無明苦難和墮落的假象背後,必有實相的庄嚴。相信或求證佛陀的教言,則必會發現庄嚴的存在和永恆。或許,就連那所謂的「無明苦難和墮落」亦是來自、存在且將回歸於這份庄嚴

  如實接納自己,以出離心體悟自己的庄嚴謂之自度;如實接納眾生,以菩提心發現眾生庄嚴,是謂度人。外在事物是否會捆綁著我們,全然在於我們的內心讓我們內心完全開放,不否認自己的缺點過失,亦體念他人的感受;既不認為自己一無是處而失去內心庄嚴,也懷著敬意看待他人當下的體驗;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洞見。《金剛經》雲:「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永嘉大師《證道歌》:「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都是指,在自己的心地用功夫。

  須知,修行出世解脫之法,從無違緣和障礙,有的只是上師和善知識當我們感覺遇到違緣時,說明我們已經落入世間八法,此時要做的不是要改變現象,而應該透視它,看清它的本質,發現其本具的庄嚴所在。

  所以,不要試圖摒棄或改換那些相對的存在狀態,試著了解生命真實本質,體悟生命本具的圓滿庄嚴當我們生命中所有的現象,都如實接納,臣服外緣,同時生起光明覺照時,任何事情會再挫傷我們,束縛我們,而只會令我們進步和解脫。自此,智慧、覺知、慈悲柔軟、豁達和自在,會充滿我們的生活

  【天地萬物都是諸佛的身密,一切音都是諸佛的語密,你生起的每一個思想念頭都是諸佛的意密。】

  《圓覺經》說:「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凈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因為你本身就是諸佛化身,連同你周邊的一切,這就是諸佛的壇城。你的語言你說出的每一句話,都等於是佛的語言。它具有無邊的力量,說出的話會成真。過年的時候,老人都是讓我們好話,說過年的話,不許我們說不好的話。這裡面是有道理,有內涵的。過去的古聖先賢,也用很多比喻方式告訴我們這個實相。

  其中,就有阿拉丁神燈」的故事這是阿拉故事,但說的是一個叫阿拉丁的中國小孩。他撿到一個燈,擦拭的時候,出現了一個燈神。燈神說:你的願望,就是對我的命令。

  用這個來比喻什麼呢?這個燈比喻為我們的末那識——第七識,第七識把我們的佛性給包起來了讓我們佛性的光芒無法透顯。當我們擦拭它的時候,把末那識擦拭得保持平和,佛性的光芒就照射出來。我們說的每一句話,直接跟佛性溝通的時候,我們就有了佛的幻化力,無邊的幻化力。它用這個比喻講擦拭心性

  佛教說「魔王波旬」,說的是誰呢?就是說我們的第七意識。他代表了「貪、嗔、痴」三種情緒,由於我們的法執造成的「貪、嗔、痴」。而這種「貪、嗔、痴」會左右我們的意識,左右我們的思路,會讓我們照著「貪、嗔、痴」的方向去做。盡管他是起「貪、嗔、痴」的,但是推動他「貪、嗔、痴」能量的,仍然是佛性

  就像電影電影膠片就好像我們所說的第七意識,膠片要打到屏幕上產生視覺光影,屏幕就像我們眼前的世界。燈光照在膠片上,膠片上的圖案顯示到屏幕上,電影就出現了。電影就是我們的外在世界,膠片就是我們的第七意識,而產生光的能量,就是佛性

  因此我們知道,無論膠片怎麼運作,出現什麼樣的圖案把我們的世界搞成什麼樣的世界,它仍然是本具的光明。只是由於末那識的影響,讓我們生了錯覺。現在進入密乘的時候,就是方便為究竟,當下即壇城,當下即解脫

  我們小的時候,聽到一些鬼故事、一些神話,導致我們晚上睡覺做噩夢。如果一個人晚上中有惡人追殺,就會緊張;夢見惡狗、猛獸、蛇,就會害怕;有時候夢見鬼,會嚇得哆嗦,汗流浹背醒過來。……

  在密乘中,為了解除我們這種恐懼感,就直指心性告訴我們:你夢中所見到的所有景象,都是佛的化身。而且這是千真萬確的實話,符合事實!我們過去誤認為他是鬼怪壞人。所以在藏傳佛教造像中,就選用了幾種造像:一種是喜樂造像;一種是忿怒造像;一種是寂靜造像

  藏傳佛教造像和漢地的不一樣。佛教進入漢地,是和儒家文化相結合的。儒家文化以莊重、儒雅為內涵,所以我們的佛菩薩造像非常儒雅,像很有內涵的文人似的。佛教進入西藏西藏過去是苯教盛行,苯教帶有民間巫術的色彩,但他們也有大圓滿見的見地他們的民族生活質朴,沒有太多束縛。因此就有忿怒相和喜樂相的造像,視覺沖擊力很強,表法形式很犀利,形成了獨特的藏傳佛教文化

  由於,古印度版圖很大,城邦部落很多,佛陀到哪裡講法,也是根據當地的狀態,不會否定當地的本土文化來建立一個新文化。如果否定當地文化就會衝突,會被人趕出來的。所以佛陀到哪裡講法你這國土有什麼樣的民間文化就在這個文化基礎上提升到佛教解脫高度。哪一個都是這樣,但是都有一核心——趨向解脫。只有這個核心內涵不變,其他表現形式經常隨緣變化。

  當我們了解其內涵的時候,就不再起派別之爭。派別的爭論往往是學者的爭論。真正的修道者,只要你趨向解脫,不要去爭論哪種形式哪種形式能令我們解脫,我們就用哪種形式這就是單刀直入,應機說法

  忿怒相,如妖魔鬼怪,青面獠牙,有的牙齜在外面、有的頭上長角、有的牛頭、有的馬面、有的渾身漆黑並踩著死屍,手裡拿著骷髏頭……佛陀告訴我們,這些看似妖魔鬼怪,其實都是佛的化身。我們在漢地夢見妖魔鬼怪,認為是不吉祥的夢;但如果在西藏做了相同的夢,就會歡喜,「哎呀,太高興了!我昨晚夢見忿怒相的佛了!」你看,至於夢里他是什麼根本無關緊要,你感覺他是什麼卻很重要

  此處,大家好好參究:他是什麼不重要,你感覺他是什麼很重要——你感覺他是什麼,他就是什麼!所以在夢里,當夢中看到鬼來了你就說:「我禮拜佛!」他即刻就成為佛陀。因為他沒有自性夢中的景象都是佛性經心意識造作的能量顯現。他沒有獨立自性,他的本性也是諸佛

  所以,我們看山河大地本性,也是佛!我手上這串念珠沒有自己的本性,但它有著和我們相同的佛性,這個杯子也是。那我說這串念珠諸佛的顯現,有的人把它觀想成佛,這個大珠是阿彌陀佛;這條繩線是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心貫穿整個的生命歷程,那就成佛了。所以,「山河大地如來」,一切顯現都是佛,因為他都是佛性中顯現的。

  就像你看的那部電影你說是電、是光?哪一個都沒有錯,都是光學、電學;當你見到恐怖的、惡的東西,你要想那是忿怒相的佛。當你看到壞人你就想:忿怒相的佛來了那個人再壞,對你卻壞不起來,因為他是由你「唯識所變「的。你的世界的一切都是由你來定位的!你的意念就是佛的意密,你的語言就是佛的音密。說這個人壞,你說著說著他就成了壞人

  在學校里做了個實驗,老師說:「這部都是學習好、智商高的好孩子。」指著另一邊孩子說:「這一部分孩子不好。」過一段時間這部孩子學習退步,考試就不行了。當你說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是好孩子聰明能幹!」他就越來越聰明能幹。你要說:「唉!敗家子,完了!毀了!……」孩子就越來越毀了。

  所以,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你對這個燈神、這個宇宙、對著自性下的命令。你的每一句都是這個世界的營造,所以不要亂說話!不要亂動念頭!要動就動光明念頭,要說就說美好的、祝福的語言

  還有喜樂相和寂靜相,分別代表貪和痴。在密乘中,這個世間沒有壞事,貪、嗔、痴,這三者都是源自佛性修行過程中的我們也是如此,不怕念起,就怕覺遲。當我們貪心時,我們是喜樂本尊;起憤怒時,就是在修忿怒本尊當我們安靜時,就是修寂靜本尊

  所以,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的時候,貪、嗔、痴都成為道用,沒壞事了!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全體是佛的光明!所以密乘是直指心性,中陰文武百尊灌頂就是明示這種顯現。閻羅為法王牛頭文殊大威德,馬面為觀音馬頭明王,黑白無常為寒林屍主本尊

  我們要覺知,所有我生命中、夢境中出現的一切男人都是勇父;所有的女人都是空行母。勇父和空行母,就是男菩薩和女菩薩。在密乘中,無論夢見男人女人或者怪獸都是對我加持。無論夢中示現什麼形象,像金剛亥母示現的就是渾身赤紅,裸體,齜牙,手中拿著盛著人血的頭顱和鉞刀,隨時把人切開。不明白的人會恐懼:「夢見鬼了,厲鬼啊!」但是在密乘中則是解脫之相。憨山大師曾夢見文殊菩薩示現為金剛亥母入夢,賜以顱腦和人血,飲食心性大開,豁然悟道。所以,夢中的貪嗔痴,也都可以轉化為解脫加持

  印光大師說:「只看好樣子不看樣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明白了祖師的密意,你再看別人,就不會再好人、壞人來區分,誰對、誰錯來判別,真正進入無分別的狀態。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我們對這個世間充滿著感恩敬畏

  因為,所有女人都是空行母,你不要對她有毀謗、嗔恨和不滿,你對空行母嗔恨怎麼能行呢?空行母就是女菩薩,勇夫就是男菩薩。無論是男菩薩還是女菩薩,你都要心生感恩,一定是來加持你的!如果他的行為表現得很好,那是在你說法;若他故意表現得很壞,是在你說戒。總之,他都是教你成佛

  天地萬物都是在圍繞你一個人成佛而運作的。除了你,沒有外人!其他人都是佛性化身。當然,連你也佛性化身。所以,你就知道在極樂世界,這些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它們不是因為惡業轉生到這里的,它們沒有自性,「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來的,在這個境界里沒有三惡道。

  同樣,你此時此刻身邊有的人、事、物,都是緣起自性,他們都是佛性顯發的,都是為了正法宣流,為了令你開啟智慧而顯發的。你就明白印光祖師所說「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的境界祖師以淺顯的語言,說甚深的密法。

  當我們開始致力於參究法理的時候,心中就能開啟意伏藏。你聽了這個課,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再回去看經書,完全不一樣了。每一部經典說的「當下」,都是我當下的境界感覺就會油然而生。然後,你再看裡面所說的,字字句句都是對我而說,不是給別人說的,都是佛陀為我宣說。

  我寫過一首打油詩:「眼見盡善色,耳聞悅意聲,鼻嗅妙天香,舌嘗珍饈味,身感輕柔觸,意攝智能法,佛身遍法界,無剎不凈土,根塵妙通處,三際恆吉祥。」在《都市茅棚中有一篇文章,大家也可以參看一下:

  《274、屎的哲學

  一天傍晚,釋清凈在河邊散步,河邊的小樹林鳥語花香,風景如畫。不意間看見百花叢中的一坨巴巴,大煞風景,不禁連聲「慚愧!慚愧!」

  誰知這坨巴巴說話了:「不知法師為何慚愧?」

  「想到自己得天地之孕育,萬物之滋養,眾生之呵護,三寶之教化,卻無以為報,故而慚愧;想到自己頭出頭沒,輪轉生死,萬劫無明,廣造惡業,故而慚愧;想到自身業障凡夫,血污雜垢橫陳,九竅長流不凈,四肢百骸漸老,故而慚愧;想到如此百花美景,卻有人留下一坨臟兮兮的巴巴,更是替他慚愧!」清凈認真回答。

  巴巴笑了:「想不到法師出家修道多年,竟然毫無長進!」

  「此話怎講?四念處之『苦、不凈無常無我』是佛陀教授,我如是觀修,難道有什麼不對嗎?」清凈被一坨巴巴批評,心中有些不快。

  巴巴說:「佛陀的教言當然不會有錯,只是你的理解不見得都對。須知四念處不凈觀法,是修行人培養出離心教法,卻不是修行的根本目的和果位。

  「依照佛教的說法,無論我們當前是如何的迷妄或混亂,我們的根本本性仍是清凈澄明。烏雲雖能暫時遮蔽紅日,卻無損於太陽普施光明能力,同樣道理身心的客塵煩惱——我們的迷惑惱亂及由它們引生的種種痛苦,雖能導致暫時性的障礙,但絕對無力損害心識的清凈本性,甚至要動其分毫亦不可能。住於我們內心深處及一切有情眾生心中的,是一個慈悲智慧的無盡泉源,沒有任何人例外。一切心靈修持的究竟目標,不管它們是否稱之為『佛法』,皆是要令這種清凈本性顯露或觸及這種清凈本性

  「當我們己身開發本具的內在清凈慈悲時,便會在他人身上看見這種清凈本質及慈悲的品性;如果我們未能觸及這些存在於內心德性眼下所見的人便會盡顯低劣淺陋,因為我們每天所見的一切身外事物,實際上就是我內心實況的倒影。」

  清凈不禁肅然起敬,連忙對巴巴施禮,請教大乘修行之法。

  巴巴說:「大乘修行之法,無非就是實現我與本尊的不二關係時間取當下,而非未來;空間取當體,而非他方他體。以『我入本尊』或『本尊入我』為竅訣,如同水乳交融,子母光明會,觀修自身即為本尊身。初期的修持次第,視自身為本尊過程,多半是刻意造作,但是,當我們如法精勤修學之後,便會察覺到這種自生本尊是明顯遠勝於現時的我相。我們的心會真實轉變為本尊佛心,我們的庸常覺受——所見之境、所聞之聲、所嘗之味,皆會轉化為本尊庄嚴受用。這並非大話西遊,因為過去已有無諸佛祖師大德就是如此轉化。所以,只要我們厲力勤修,又怎會不能證得相同的殊勝果德?!」

  清凈大為折服,但仍有疑惑問曰:「難道你這坨巴巴也可以與本尊不二嗎?」

  巴巴昂然環顧,含笑點頭:「當然,不僅我與本尊不二,就連我身邊的螻蟻、殘葉、礫石、腐土,全部與本尊不二!」

  「可是你和它們都是如此臭穢卑陋,與光明顯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的庄嚴本尊實在相距甚遠……」清凈還是難以信服。

  巴巴繼續說:「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在你眼裡是排出的不凈物,可是在花草林卉眼中卻是救命良葯,天廚妙供,百味美食。同樣花草樹林排出的氧氣和生長的果實,又成為你的救命良葯,百味美食。所以,這個世界任運天成,萬物和諧,各具庄嚴。」

  清凈繼續請教:「我現在庄嚴人身,你卻是屎尿之物這是我們宿世因果報應不同所成嗎?」

  巴巴笑著說:「你怎麼還是如此不開竅呢?盡說些外道見地。難怪我昨天還在人類身體之中,今天就被你當做身外之物就像你的頭和腳,他們是因為各自宿世因果報應不同所成形象不同嗎?須知天地唯一心所現,萬物盡在自性之中。《楞嚴經》雲:『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當你只把身體和心識認為是你,則『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

  「佛陀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此時此刻的當下,亦如大夢。在這個夢中的『你、眾生、空間、萬物、事件』亦是平等一如的妄念,是一心所現的場景。你不可以只把你的身體和心識認為是你,其他是外人、外物』,這一切絕不僅僅是你的身外之物,而是『心內之物』。

  「須知:起點在何處,終點便在何處。這就是『根道果』之法。明了了起點的人,必能安住於終點,也自然知道當下是怎麼回事,所以也就不再有死亡和輪迴苦難。」

  巴巴看出清凈聽得心中惶恐,似懂非懂,便說:「你深陷二元分別中已久,難免如此。不急,回去慢慢參吧。我要去遊歷輪迴了,再見!」

  巴巴說完,融入卉木之中,留下目瞪口呆的清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