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緣起於現象界,煩惱不去性不顯是為璞。璞本非真,切莫錯認!)
師曰:「不是自家珍!」
(須認識清楚,自家珍者,在內而不在外,卻是遍布法界及十方虛空。有來有去者,均非自性也。)
曰:「如何是自家珍?」
(請師明示,如何認識自家珍?)
師曰:「不琢不成珍!」
(璞未經琢磨,不能成為珍貴物。行者業識、習氣不去,不能使本性顯露,悟知佛性。行者切記勿走至半途,以為已到家鄉,空留淪墜。)
(二)玄祥釋解
1. 前言
玉不經過雕琢的話,就不能成為很漂亮的玉,我們的體性也一樣,我們體性污染很多的習氣、毛病。假設你開悟了,看到你的菩提自性了-隨緣而起的一切法,同時也看到你的習氣、毛病一大堆,這就要雕琢了。雕琢就是去掉習氣、毛病,像珠寶匠在雕琢著玉或寶珠一樣。
我們修行也是一樣,把我們的習氣、毛病斷掉,讓我們的體性面對一切緣都能夠率真的應緣,這樣才是真正開悟以後的證悟,光有開悟沒有證悟的話,是沒有用的!開悟以後還會迷失的,老上師在《略論明心見性》講,為什麽悟後的人還會迷呢?因為開發出來的潛在習氣、毛病,你不想去斷除它,而再隨習氣去造業,怎能不悟後迷呢?
譬如說徒弟喜歡師父的很多法門,但師父看你不是適合的料子,就不傾囊相授,既然師父不傾囊相授,徒弟就想一些壞心眼的辦法,用毒藥把師父毒死,或者抓住師父,逼供師父說出密法,..等等,那麽,此人開悟有什麽用呢!貪法的心還沒有滅,反而造了業,這就是悟後迷。
「開悟」是剛好可以進入一個真正修微細的心、斷毛病的階段,並不代表證悟了,從開悟到證悟(見性)幾十年都有,甚至一個阿僧 劫;開悟後,證到八地菩薩-不動地,約要一個阿僧 劫,以我們凡夫的時間來計算,那是很長不得了的時間,「阿僧 」是不可數的時間。在開悟的階段要執杖牧牛,因為那時候心念的力量很強,所以想要起壞眼、害人的話,一下子就成就了。所以禪宗祖師大德不見得要用一些有為法,或者用一些手印..等等,去幫助別人,他起心動念就可以了。他用這個能力去幫助很多人,別人不知道而已,因為心的力量是無形無相。再說,他也不喜歡別人知道這個能力,別人知道了會掛礙,譬如你幫我很多,我欠你那麽多,於是就常常掛念這些。
當然祖師大德做很多事不會給別人知道的,如果別人知道了,他也無所謂,你掛礙他,他不掛礙你,這個果什麽時候現,也不知道,但總是一個掛礙;天天在想他對我做了很多好事,欠他一份人情,這是因果的種子,不太好!
所以說我們修行要斷攀緣的心,不要主動跟別人攀緣,別人主動跟你攀緣怎麽辦呢?要有能力感召懸絕,這就是我們要磨練的!故悟後要能脫黏,才能得初步解脫。
2. 釋題
這公案是「琢始成珍」,行者未悟前想盡辦法要讓自己開悟,因緣時節到來,悟了,此行者對自法身尚不能徹底地了解,習氣卻還一大堆,雖是較為淡薄,但並沒有凈盡,故還是一塊璞玉,待琢後始能成珍寶之類。
如何來琢磨?只是斷盡六根對六塵之妄執,去掉此時自心所現的靈知靈覺之心,讓它對諸緣能超越,不隨境流轉而相應,自能自在解脫,該發生惡事不發生,該會煩惱卻不知煩惱,如此就是在琢磨,使凡心能成為聖心也。
琢磨成珍後的境界又如何?悟得空性得自在解脫外,能不為諸緣所蒙蔽,不為諸小人所陷害,不為諸業緣所纏縛。但此也僅是初步的叄腳貓功夫而已,不要得少為滿足。諸佛證得自性清凈後,叄明六通要能現起,四種智慧要能圓滿具足,才有點像佛的樣子。想想自己是佛了嗎?提醒自己今生無有望也,老實默默行菩薩道,不要自己封佛做祖,免得又要迷失而入無間獄。
3. 語體文解
僧問:「抱璞投師時如何?」「璞」是還沒有經過雕琢的原始玉或粗相珠寶,原始的玉未經琢時是很不起眼,因為外表凹凹凸凸的,又沒光澤、不光亮,所以要去雕琢,雕琢成折射率高,光線一照射,就有燦爛奪目的光澤了。此僧人問說,我抱塊璞來投靠師父您求法,這樣行不行呢?好不好呢?這公案是緣起現象界,璞本不是真,切莫錯認。
我們的體性不是外來的,體性是本來具足的,所以修行又抱了一塊玉來干什麽呢?那個琢玉顯然是外在的,外在的就代表我們的習氣、毛病,不是本來有的菩提自性,所以你不是拿了一塊琢玉來雕琢,而是要去掉那塊玉不好的、外在的東西,這樣才可以找到你本身具足的菩提自性。
所以禪師告訴他說:「不是自家珍!」能夠拿來、拿去的東西,就不是你本來有的東西,有來、有去的也不是你的真心!所以只有內心裡面本來就有的那個才是「自家珍」。僧抱璞來投靠禪師,而禪師說那不是「自家珍」,難道這塊璞不夠完美嗎?
於是他又問了:「如何是自家珍?」-師父你說我抱來的「璞」不是「自家珍」,那什麽才是「自家珍」呢?直接從你裡面那個「自家珍」所薰習的習氣、毛病去雕琢,琢磨完了才能像摩尼寶珠一樣的發光,一個還沒雕琢的玉是沒有用的,也不能用,因沒有清凈,所以禪師說雖然有亮度,但不經雕琢就不能成珍。
師曰:「不琢不成珍!」璞未經琢磨,不能成為珍貴物品。行者業識、習氣不去,不能使本性顯露,悟知佛性。但行者切記勿走至半途,以為已到家鄉,不是滯空即是迷失,空留淪墜。我們現在講的任運自在、調伏業識,業是無量無邊的,心也是無量無邊,永遠追著內外境來轉,所以這也是我們要去雕琢、琢磨的地方,也是悟後行者要去用功的地方。
( 85 年 10 月 08 日 講於 法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