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師:公案禪機 伍、認識佛性 (一)證畢竟空 3.見性成佛

(一)公案本文

嘗有華嚴院僧繼宗問天台山雲居禪師曰:「見性成佛,其義雲何?」

(識起迷情於見性成佛意義,本無自性,何有性可見?本自自然,何有佛可成?)

禪師曰:「清凈之性,本來湛然,無有動搖。不屬有無凈穢,長短取捨,體自翛然,如是明見,乃是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性,故曰見性成佛。」

(清凈體性,本就湛然清晰澄澈,對諸境無有動搖。不屬於有無亦無凈穢,無長短取捨,無有執著,體自禿兀翛然,如是清楚明了之見,乃謂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性,本自俱足空有二相功能行者了知此相,即曰見性成佛。)

曰:「性既清凈,不屬有無,因何有見?」

(體性既然是清凈,不絕對屬於有或無,因何而說有這個見?)

禪師曰:「見無所見。」

(體性有能見之功能沒錯,但在體性見諸境時,並無所之情發生,故曰見無所見。)

曰:「既無所見,何更有見?」

(既然說無所見,那裡更有此見?)

禪師曰:「見處亦無。」

(若性不應緣現像,即非佛性所見處不生起一切識,故說所見之處亦無有。)

曰:「如是見時,是誰之見。」

(既然能見者與所見者全無,那剛才說此見,又是誰之見呢?)

禪師曰:「無有能見者。」

(體性本自鑒照諸境,其實無一能見者。若強說有一能見者,乃因識生時,始謂起見或能見。)

曰:「究竟其理如何?」

(無有能見者,到底此道理怎麼說?)

禪師曰:「汝知否,妄計為有,即有能所,乃得名迷。隨見生解,便墮生死。明見之人即不然,終日見,未嘗見。求名處、體相不可得,能所俱絕,名為見性。」

(你知道否?一切所謂有,其實均以妄想計執為有,亦是說本性能依他起自性,此自性再因此能變現,產生所變現之境,如此境界乃得名為迷人。若吾人隨所見而生種種情見之意解,便是墮入生死網流。有明見之人卻不是這樣,終日見諸塵境,因不生起妄想執著,卻未嘗有見之情生起。求諸塵名處,或求體相,均不可得。能變之心識與心識相應之識境若全滅絕,此境界名為見性。)

 

(二)玄祥釋解

1. 前言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達摩祖師來震旦後,所提出的一句禪宗修行指標,才能達到成佛境地。若講到人心成佛也靠它,成魔也靠它,在六道輪迴也是它,所以光是人心就有三不等。以心來就有凡人惡業習氣等心,有善行的人亦有善惡習氣的心,一入色界世間境界,亦有惡少善多的習氣與妄執性,以無色界天來說,亦有微細妄執性習氣的心。故在修行過程間,定要直指各個層次不同的心,來去除一切對境界執著,這樣才是真正地「直指人心」。

當然「見性成佛」之見性亦有三不等,有的以色界天諸境界---初、二、三、四禪等所現的真如性,以為是見性;有的以破色身見虛空性,悟得虛空無為才說是見性;有的要悟得真空理地後,要能以空對諸有境而能不黏,達擇滅、非擇滅、不動等無為才說是見性;有的要悟得空及受想滅盡以後,才說是見性;有的要能依空起用,心地能 徧照虛空界三千大千世界,以及所有世界中一切眾生因緣果報,才算是見性

所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句話,看您認知多少,就會有不同的執著誤解。若簡單一點來分「成佛」、「覺者」、「解脫」的境界,概有聲聞乘四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及辟支佛、菩薩、佛等不同境界見性。重要的是修行人在修行過程間,要明心見性,要見性成佛,定要有正確境界認知,才不會指鹿為馬,把過程中的世間禪定認為是最後的見性達摩祖師所說見性成佛,絕非是真如無為的如來境界,因這是菩薩及佛的境界。此處見性應指開悟後的地上菩薩證得焰慧地以上,稍能勉強說為見性, 要實說見性,當指真證得不動地八地時,才有見性樣子。此等見性成覺者,也僅是證得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等三解脫道而已。若行者能進而依空起用,心能映照十方虛空、 徧知有情無情眾生界,也能有無量的神變,這才是真正地見性,也才是真正成果地佛。

 

2.釋題

公案名為「見性成佛」,這是禪宗行者所追求的目標,但末法時期要見真性,真成果地佛是不可能的。此處說「見性成佛」主要對於自性不被妄想習氣所迷,而能面境如如不動,即可謂如如佛,此佛當然非如釋迦牟尼佛等的果地佛。

一切法之真如性本無性,性本自空寂,緣來應緣,隨緣而發各自 的真如性,以應一切緣。當應緣時,不計有為實有,若計有為實有,均是妄想計執之有,而非實有。所以聖人依此真如性應萬種緣而能不昧、不執,亦無妄習與諸相應,此種境界悟得,可說是見性成佛」,當有解脫知見

此時見性成佛行者本性能依他起自性,此自性應緣時,不生種種見解。若因應緣後再因此能變現,產生所變現之境,如此境界乃得名為迷人。一般人雖說有修行,但此人所見而生種種情見之意解,便是墮入生死遷業流識中。所執境界大者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處定。小者如聲聞乘、辟支佛等,均是有偏執

見性成佛終日見諸塵境,因不生起妄想執著,也未嘗有情生起。能變之心識與心識相應之識境若全滅絕,此境界名為見性成佛

 

3.語體文解

嘗有華嚴院僧繼宗問天台山雲居禪師曰:「見性成佛,其義雲何?」

曹洞宗華嚴有一僧叫繼宗者,問天台山雲居智禪師說:「見性成佛,其義雲何?」華嚴院位於湖北襄陽城東南十七公里處之鹿門山上,在南齊建武年中(494~497),有一姓習名郁者於此山中立有神祠,並建置二石鹿於此,故俗稱鹿門山。到隋唐以後,隱逸之士多棲息於此。華嚴院就建於唐代,後來 有一名處真禪師者,於此開山,大宏曹洞宗法門,遂成十方大叢林。於明代時又被擴建,改為禪寺。

繼宗僧問天台山後嗣雲居山智禪師說:「見性成佛,其意義是什麼?」按語說:識起迷情於見性成佛意義,本無自性,何有性可見?本自自然,何有佛可成?未見性都要找一可見之性,既見性後卻無一物可見。既然見性後,一切均是空無,怎可說有佛可成。

禪師曰:「清凈之性,本來湛然,無有動搖。不屬有無凈穢,長短取捨,體自翛然,如是明見,乃是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性,故曰見性成佛。」

雲居山智禪師對於這嚴肅的問題,不想一語帶過,所以就不厭其煩地述說什麼叫見性什麼叫成佛?禪師說:「若是行者證得清凈自性,以去除六根本煩惱、廿個隨煩惱亦無善行、善境界執著,可說是回到清凈自性。此時行者之自性本來就俱有湛然清楚、澄澈瞭然之樣子,遇諸因緣時能無有絲毫動搖。此清凈之性,不屬於清凈也不屬於污穢;更不能見其相有長或短,體性空寂自然而禿露,對諸境界能絲毫不黏。若能如是清楚認知境界,乃可以說是見性。而性起即是覺者,性起覺而不黏者即是佛,所以說佛即是悟性空寂者,故說達此境界即是見性成佛。」

清凈之性本自清凈,但凡夫不去除根本惑---貪、瞋、痴、慢、疑、惡見等六種根本煩惱,是不能恢復到未迷失前的清凈自性要去除六根本煩惱之前,當先從斷廿隨煩惱起,其優先順序是要先斷忿、恨、覆、惱、嫉、慳、諂、誑、害、憍等十小隨煩惱,再去除二中隨煩惱,二中者是不慚、不愧。行者至此當能清凈第六意識心,之後,當行者開悟後當深入內心,斷除八大隨煩惱,實修第七意識妄想執著根本惑。八大隨煩惱者是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等八。行者對惡能去除,最後當要摒棄對修行中之十一善法,不要再去執取此等善因緣,也要把修行中所獲得的五別境境界,同時去除不執著。此五別境為勝欲、勝解、念、定、慧等五善境界,至此階段都能放棄不執著行者如此善惡不執之境界達到,才是真正恢復到清凈之性。

按語說:清凈體性,本就湛然清晰澄澈,對諸境無有動搖。不屬於有無亦無凈穢,無長短取捨,無有執著,體自禿兀翛然,如是清楚明了之見,乃謂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性,本自俱足空有二相功能行者了知此相,即曰見性成佛

曰:「性既清凈,不屬有無,因何有見?」

又問說,性既然是本自清凈亦不屬於有、無,因何有見?那因何卻能見、能聞、能嗅、能味、能觸、能起心念呢?此僧尚不知真正修行層次及次第,問此甚深的問題,自己應要有樣子,顯然好像不是這樣子按語說:體性既然是清凈,不絕對屬於有或無,因何而說有這個見?

禪師曰:「見無所見。」

禪師真有心地說,見是有見,但無所見。意思是說能視 而不見,聽而不聞,嗅而不覺,味而不知酸甜苦辣,觸而不知軟硬堅實,起心念而能無住。如是之說,即是無所見,這就是聖人境界聖人見聞覺知依然,但無有妄想執著想,這就是住境不生心之意。按語說:體性有能見之功能沒錯,但在體性見諸境時,並無所之情發生,故曰見無所見。

曰:「既無所見,何更有見?」

又問說:既然您說無所見,那為什麼還說有此一見,不是要保持著不見聞覺知,這樣眼不見為凈,耳不聽更無煩惱起嗎?怎麼會還有一見呢?按語說:既然說無所見,那裡更有此見?

禪師曰:「見處亦無。」

禪師又答:無所之處亦無所見之物亦無能見之見性行者若能在六根真如面對六塵真如時,光起六識真如認知其境,只是這樣而已,那就是所謂見處亦無,因心無住相故,有見等於無見。按語說:若性不應緣現像,即非佛性所見處不生起一切識,故說所見之處亦無有。

曰:「如是見時,是誰之見。」

又問說:您說見物相時,以無所之物相想。那反過來說,是誰在見,是誰在起見、聞、嗅、味、 觸、心等功能按語說:既然能見者與所見者全無,那剛才說此見,又是誰之見呢?

禪師曰:「無有能見者。」

禪師又答說:是沒有一個能見者,祇是真心現量,映照到外塵境,而生自性而生法相。此法相若能不起妄心去執取,境歸是境,心歸是心,兩不相干,是謂無有能見者。按語說:體性本自鑒照諸境,其實無一能見者。若強說有一能見者,乃因識生時,始謂起見或能見。

曰:「究竟其理如何?」

此僧還差得遠,不能理解禪師苦口婆心地解釋,再進一步說:到底其理由何在?究竟要如何來解釋此說法呢?按語說:無有能見者,到底此道理怎麼說?

禪師曰:「汝知否,妄計為有,即有能所,乃得名迷。隨見生解,便墮生死。明見之人即不然,終日見,未嘗見。求名處、體相不可得,能所俱絕,名為見性。」

「汝知否,妄計為有,即有能所,乃得名迷。」

至此,禪師不得不對他仔細說分明,故禪師說:您知道嗎?在凡夫位則真性空體應緣後,生起法性、法相時,妄執為真有其境,是妄計為有。真性空無,應緣起法性、生法相,若聖人位即住境不生心,是為無所見、無所生、無有相。若凡夫如此,則能見之性及所見之物真實互動,就產生能變現及所變現的功能。有能變現及所變現功能現起時,凡夫執取為有,乃名為迷失本覺。

「隨見生解,便墮生死。明見之人即不然,終日見,未嘗見。」

凡夫之所謂凡夫,就是隨其所見、所聞、…等生起意解,若這樣就是執其境為真,便墮於生死遷業流識中。聖人即是明見之人,他們就不是這樣,終日見聞、覺知,但從無見聞、覺知想。所以說明見之人終日見,但未嘗有見。

求名處、體相不可得,能所俱絕,名為見性。」

修行人在境界上,要強求一名相,就會執取這名相而迷失,見光、見氣感、見一境性不動或者是入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定中,在此等名相中執取這些,就不能悟得菩提大道;反之,若悟空行者想從空性中去執取其空境,求取其體性之本來,能發起法性、法相之本來,這樣也是犯了執取其空體行相,會落入偏空理。因真正修行人,在名相、體相中,空有二相中,都要能不執取,要是執取,終是不可得也!行者證到能變現的體性瞭然,所變現的塵境也能而不黏,達到此境界就是能所雙亡的境界也可以稱之為「見性」了。

按語說:你知道否?一切所謂有,其實均以妄想計執為有,亦是說本性能依他起自性,此自性再因此能變現,產生所變現之境,如此境界乃得名為迷人。若吾人隨所見而生種種情見之意解,便是墮入生死網流。有明見之人卻不是這樣,終日見諸塵境,因不生起妄想執著,卻未嘗有見之情生起。求諸塵名處,或求體相,均不可得。能變之心識與心識相應之識境若全滅絕,此境界名為見性

( 2003 年 10 月 29 日 撰於法爾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