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師:公案禪機 伍、認識佛性 (二)不即不離 5.三種滲漏

(一)公案本文

曹山本寂道業有成,往辭筠州洞山良價悟本禪師,並經一番印證後,禪師乃曰:「吾在雲嚴先師處親印寶鏡三昧,事躬的要,今付於汝。」

(緣起現象界,曹山本寂要出山時,往謁洞山禪師禪師告以寶鏡三昧功夫,並親自付於曹山。)

    禪師又曰:「末法時代,人多干慧,若要辨驗真偽,有三種滲漏。一曰見滲漏,機不離位,墮在毒海。二曰情滲漏,滯在向背見處偏枯。三曰語滲漏,究妙失宗,機昧終始。學者濁智流轉,不出三種,子宜知之。」

(在此末法時期,人的智慧多枯幹了,若要辨驗行者修證之真偽,只要用三種滲漏觀其人即可。一是見惑滲漏,禪機不能使他離開其墮落境界此種人大約浸在貪、瞋、痴三毒中而不自知。二是情見滲漏,雖已背離見惑之境界,但執持偏空理而不自知,使此心枯竭。三是語言滲漏,研究佛法名相多了,反失其宗趣,禪機昏昧其往後及開始之悟境。學者在愚濁、智慧間流轉不出三種,汝往後度眾時應知道,依法化導。)

 

()玄祥釋解

1.前言

古代唐朝末年,諸古僧大德已嘆息修行人智慧不足,形成干慧之窘境。行者所有境界常會誤認自己修證的對,以為是真實佛法解脫道。所以禪師說要從三方面來勘測學者,以導學佛者的正知正見,永保不偏失。

唐朝去今已是千年有餘,此時更是末法中的末法。今日未法時期證悟者越來越少,耍嘴皮子的越來越多,依近代印刷科技,為文出書容易且數量驚人,或網路全球聯機的文章,誤導眾生更容易,影響極大且深遠。

有些人憑些許境界,卻大談佛法解脫道,或談佛性如來藏等,但卻不深入經藏,一言半句便以為究竟;就是深入經藏,也許是智慧不足或魔力使然,不能得到經中要解,不能得世尊所言的真實義。此等人都依自己邪智邪慧,廣為蠱惑大眾,還叫徒眾們等不要讀經典,或說光讀一部《心經》或《金剛經》已足夠,偏偏又沒把《心經》、《金剛經》讀通,大家應知道《心經》、《金剛經告訴我們,要以般若智不取一切相,不著一切境,如此還有何言說。若不因初機眾生可不必說,有所言說也不要犯戒律而說,此等人若能讀通《心經》、《金剛經》也就不會有犯毀謗、壞行之舉。

所以此等人未證謂證,未得謂得(末法時期行者要斷嗔心證個須陀洹果已不可得,更何況能斷貪得阿那含果?那阿羅漢果更別提了)好強好辯,貢高我慢,出言污辱僧眾,貶抑居士大德,如此已失庄嚴萬德,犯了優婆塞戒之一的毀謗四眾罪(尤期是僧眾罪),真是末法時期佛教界的共業使然。某些無智大眾不能從戒律來察覺某些人的修證,光從高不能測的佛教名相著眼,或一些怪力亂神事跡著迷,對此等人景仰有加,還因而深信其所言,盲目追隨起鬨,小者自誤修道前程,大者毀戒謗法,還要受業之苦,造成佛教界極大之困擾。

 

2.釋題

公案名為「三種滲漏」,滲漏者修行者在道德上的不完美,心地上的執著,甚或可稱為毀行敗德之相三種滲漏是曹洞宗祖師爺洞山良價禪師所立的,所以稱之為洞山三滲漏。何謂三種滲漏,即是所謂的見滲漏、情滲漏、語滲漏等三。

見滲漏者意謂修行者猶有我見我見特深,所以法見更不能避免,真是難以去除法執之境地,執著自己所證的為是,別人的都不是,不知色界無色界及菩提道之旅程,之深之廣非走過一趟者不足以了知。誰能全程走過一趟,也僅有釋迦牟尼佛一人,所以我們佛子要多深入經藏,始能稍窺其堂奧,就不會自以為是了,好強好辯。犯有見滲漏等人不能徹見諸法實相,也不能觀自性空、共相亦空的道理,有所見執取己見不舍,真是學解脫道的大敵。

情滲漏系指行者對於所見能離,但偏執於定要離一切境、一切法,如此執空而住,當會使佛性偏廢,而形成智慧枯竭,如此行者當墮入小乘修為,只能得偏空之理,而不能得空有不二之見地。但行者當知,在修行過程中若不有一段長時間的磨練空性,鍛煉韌性,則對於障礙來到就沒有解脫的耐力與智慧。所以學習空觀智的過程是不能省卻的步驟,時間要多長,系因人因智慧而異,不能以一而概論之。

三者語滲漏,可以說在未得佛法真諦前,失去其宗趣意旨,自以為是地認為經文是這樣、是那樣,「想當然耳」的念頭左右著行者若不深入經藏,真是迷失前程。此輩行者自認技高證廣,執非為是。因認識不清,最後機智禪慧當變為晦暗不明,終於走入錯誤的修證方向中,甚或著魔而不自知。

 

3.語體文解

曹山本寂道業有成,往辭筠州洞山良價悟本禪師,並經一番印證後,禪師乃曰:「吾在雲岩先師處親印寶鏡三昧,事躬的要,今付於汝。」

曹山本寂師修禪有成後,已達可以下山獨當一面來弘法的時候了,所以親自來到筠州洞山良價悟本禪師處辭行。師徒經一番印證後,良價悟本禪師首肯,真是可以下山弘法。

離別前良價悟本禪師,特將自己以前在雲岩曇晟禪師處,所印證學人的寶鏡三昧的要點,將要付囑於曹山本寂。所以良價悟本禪師對曹山本寂師說我在先師雲岩禪師處,經他親印證我寶鏡三昧之義,您事必躬親其的要,我今將付囑於您了。」

本寂禪師,曾居曹山,故以「曹山」為號,稱曹山本寂禪師(840~901)。曹山者系位於江西宜黃縣北約二十公里處,舊稱吉水、荷玉山、梅山。本寂禪師於唐朝末年住錫此山。本寂師受法於洞山良價禪師,兩者蔚成曹洞宗,因本寂師以仰慕六祖慧能之德,遂以六祖所居之曹溪而改山名為曹山。

本寂禪師泉州莆田人,今福建古田,俗姓黃。本寂禪師禪宗曹洞宗之祖洞山良價禪師之法嗣。本寂師幼習儒學,十九歲入福州福唐縣靈石山出家二十五歲即受具足戒。唐懿宗咸通年間(860~873),禪風極盛,乃謁洞山良價禪師,往來請益,遂得密受宗門玄旨。後開堂於撫州吉水,改名曹山,以表思慕曹溪六祖之情。未久,學徒雲集,大振洞門宗風,講授洞山五位之旨訣,成為叢林標准,並註解寒山詩以饗學人。唐天復元年(901)六月,本寂禪師焚香安坐而終,世壽六十二,敕謚為「元證禪師」。

《寶鏡三昧歌》系筠州洞山悟本禪師(807~869)所語錄,本篇系詠敘曹洞正偏回互之玄旨,偏正回互之說淵源於石頭希遷所撰《參同契》。其後,《參同契》從石頭禪師傳葯山禪師,葯山禪師傳雲岩禪師,雲岩禪師傳洞山禪師,至洞山禪師時開始彙集「五位」說之大成。故本歌與《參同契》同為曹洞宗之宗典而備受重視。全篇由四言九十四句、三七六字所組成,詳如下文。

五位者即曹洞君臣論:君─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虛(體)。臣位者─靈機弘聖道,真智利群生(用)。君視臣─妙容雖不動,光燭本無偏(依體起用)。臣向君─不墮諸惡趣,凝情望聖容(用還照體)。君臣道合─混然無內外,和融上下平(體用不二)。

《寶鏡三昧歌》:「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護。銀碗盛雪,明月藏鷺。類之不齊,混則知處。意不在言,來機亦赴。動成窠臼,差落顧佇。背觸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屬染污。夜半正明,天曉不露。為物作則,用拔諸苦。雖非有為,不是無語。如臨寶鏡,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嬰兒,五相完具。不去不來,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無句,終不得物。語未正故,重離六爻。偏正回互,迭而為三。變盡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剛杵,正中妙挾。敲唱雙舉,通宗通途。挾帶挾路,錯然則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屬迷悟。因緣時節,寂然昭著。細入無間,大絕方所。毫忽之差,不應律呂。今有頓漸,緣立宗趣,宗趣分矣。即是規矩,宗通趣極。真常流注,外寂中搖。系駒伏鼠,先聖悲之。為法檀度,隨其顛倒。以緇為素,顛倒想滅。肯心自許,要合古轍。請觀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觀樹,如虎之缺。如馬之馵,以有下劣。寶幾珍御,以有驚異,黧奴白牯。羿以巧力,射中百步。箭鋒相值,巧力何預。木人方歌,石女起舞。非情識到,寧容思慮。臣奉於君,子順於父。不順非孝,不奉非輔。潛行密用,如愚如魯。但能相續,名主中主。」

曹山本寂禪師闡述五位君臣旨訣說道:「正位即空界,本來無物(君為正位)。偏位即色界,有萬象形(臣為偏位)。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君視臣為正中偏位)。偏中正者,舍事入理(臣向君為偏正位)。兼帶者,冥應眾緣,不墮諸有,非染、非凈,非正非偏。故曰:虛元大道,無著真宗,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元,當詳審辨啊!」

按語說:緣起現象界,曹山本寂要出山時,往謁洞山禪師禪師告以寶鏡三昧功夫,並親自付於曹山。

 禪師又曰:「末法時代,人多干慧,若要辨驗真偽,有三種滲漏。一曰見滲漏,機不離位,墮在毒海。二曰情滲漏,滯在向背見處偏枯。三曰語滲漏,究妙失宗,機昧終始。學者濁智流轉,不出三種,子宜知之。」

洞山禪師又道:「現今離佛滅後已近1,500年,故是屬於末法時期,大多數修行人智慧力不足,有稱做干慧者,若要辨別、驗證此人修行境界,是否真的得到佛法真諦,就可以用三種方法來勘驗,若不是屬其中哪一種的滲漏,那就代表他真的已悟得佛法真髓。第一曰見滲漏,尚還有根本習氣不斷,禪機考驗對話中卻不能離一切見惑之位,墮在貪、嗔、痴等三毒之毒海中;此等中人根本不知什麼叫修行,六根不知如何清凈對於六塵境執著尚勇。第二曰情滲漏,禪機對話中滯留在空境,雖能有空悟,但一向背離本體佛性,雖有所見之處,卻偏向於空執,最後會使佛性靈覺枯竭。第三曰語滲漏,善於研究妙心,卻失去宗旨,把握不住空體而墮於偏有之執,此等人禪機晦昧不清,自始至終落於嘴巴禪,沒有真實證功夫解脫道的獲得當然談不上。修禪學者混濁不清智慧流轉之中,不出了三種境界,若能在勘#中,沒有此三種境況出現,表示真佛子,有修有證者,當可以跟他印可。此三種滲漏,您宜熟知之,以後當能善用來勘驗一切參訪者。」

按語說:在此末法時期,人的智慧多枯幹了,若要辨驗行者修證之真偽,只要用三種滲漏觀其人即可。一是見惑滲漏,禪機不能使他離開其墮落境界此種人大約浸在貪、瞋、痴三毒中而不自知。二是情見滲漏,雖已背離見惑之境界,但執持偏空理而不自知,使此心枯竭。三是語言滲漏,研究佛法名相多了,反失其宗趣,禪機昏昧其往後及開始之悟境。學者在愚濁、智慧間流轉不出三種,汝往後度眾時應知道,依法化導。

(2004.08.03撰於法爾)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