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師:公案禪機 伍、認識佛性 (三)理事體用 5.空不礙有

()公案本文

道悟問洪州黃蘗希運禪師曰:「如何是佛法大意?」

(識起迷情於何是佛法大意佛說一切法,惟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禪師曰:「不得不知!」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以無所知故,常住涅槃,寂滅為樂。)

道悟曰:「向上更有轉處也無?」

(不得、不知後,還有路要走么?轉後之境界又如何?)

禪師曰:「長空不礙白雲飛!」

(了悟性如虛空,了無一物,惟常住空寂本非究竟,能住無為而常為,是為明心見性。繼往前行,應轉入依空起用而利益群生。行者能不知一法守真空,還如太虛生閃電。)      

 

()玄祥釋解

1.前言

佛法者即非佛法,是為佛法金剛經是說。《成實論》舉出六種佛法」之同義語,稱為佛法六名,即:(1)善說者,如實而說。(2)現報者,使人於現世得果報。(3)無時者,不待星宿吉凶而隨時得修道。(4)能將者,以正行教化眾生菩提。(5)來嘗者,應當自身證悟。(6)智者自知者,智慧者自能信解。

(1)善說者,如實而說:第一言佛法世尊善說、如實而說法,是為佛法。依經文、依世尊的教導,如實的演譯,不離正題的來說給大眾聽,亦稱為是善說。如果你把邪知、邪見,也是透過講經說法,傳導給眾生去聽,那就不佛法那是蠱惑眾生、以盲導盲,會走入地獄道,並不是真正的佛法;雖然《金剛經》里講一切法都是佛法,但是在這裡要把它搞清楚,正、邪雖然都是佛法,但是卻不能以邪法來誤導,邪法只是用來警惕、讓我們沒有邪知、邪見讓我們來判斷哪一個是對、哪一個是錯,然後是要站在對的這一邊,之後並不執著

(2)現報者,使人於現世得果報第二個言佛法也可以講是因果報應的。佛法,最基本的是建立在因果報應的,是謂現報,使人於現世得果報,你今生聽聞佛法,然後認真去做就可以得到心地清凈,可以做到無為的境界今生就可以證到阿羅漢果那是現報。而今天種了善因,以後得到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再來人間得到阿羅漢果,是未來報;每個人智慧、衝力,有時候受到你本身發心的影響很大,能不能發永遠的上進心,就跟你的資糧又有關系,就是修學佛法的資財,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永遠不斷的在一道場、或者聽一部經可以永不間斷、不缺席的這么聽下去;有的人聽了一、兩次,兩、三次就斷了。然後在外面流浪了好幾年,偶而又出現一、兩次這就善根不是很俱足,儲存的資糧不夠,資糧不夠就像銀行存的錢不夠,要花不能如意花。

(3)無時者,不待星宿吉凶而隨時得修道:第三佛法把它講成是沒有時間的限制,以因果而言,修到怎麼清凈,應該會得到初禪、二禪、三禪的哪一個境界,但是真正學到正法,知道修行怎麼修?內心習氣怎麼斷?並不受時間的限制。聽聞佛法以後,不待星宿吉凶而隨時得修道,我們一般人,大概多少都有流年吉利、不吉利的問題,修行人好日子也要修行、壞日子更要修行,並不受虛空之間,哪一個星宿來影響你。

(4)能將者,以正行教化眾生菩提第四個佛法者能將,能夠把不好的人、事、物都轉成為菩提,所以佛法者是能將,以正行教化眾生菩提,能夠將頑固不化的導順一點,對佛法的初基行者能夠提升一點,能將一些有基礎小乘行者推向菩薩道,或者能將初地、二地、三地的菩薩行者讓他心地圓融,推向更高層次的八地菩薩解脫位。雖然此處說的佛法,對比較高修證的行者,卻要劃分成正法與邪魔歪道,後者不是佛法對於世間有些人,號稱是在佛法,但是所講的卻違背了戒律,一違反戒律,即如蒸沙成飯,根本不可能的。

(5)來嘗者,應當自身證悟:第五個佛法稱來嘗,對於佛法光說不練,就不知道是什麼味道你要自來嘗一嘗,佛法是什麼味道?有的人光說不練,喜歡文章也不自己去打坐佛學院讀了半天,也不打坐,要親自來嘗一嘗!什麼是佛法?末法時期佛法成就,除守清凈戒外,要加修禪定念佛,才能當生有成就佛法不是光說不練的,佛法是要自己親自打坐修行,來體會我們這個身體是四大合成,由地、水、火、風不同的種性,各有什麼功用?我們的心、覺受又是怎麼樣?如何來轉它?我們的身心,碰到外在因緣,又會有什麼現象?如何來擺脫?如何讓你的心能夠回到清凈自性,去應一切善惡因緣,那你就有體證了,要身體力行的去驗證佛所說的,在修行過程之間的一切現象,在哪一個階段有什麼現象?要怎麼去應對?「來嘗者」翻譯的很不錯,是要來嘗試一下而已,不要永遠的好像吃定了就放不開,好像抽大麻一樣,一 嘗下去要放也放不了,有的人佛法就像這些大麻 煙一樣,只要一接觸就欲罷不能,為什麼?因為它有世間、出世間、出出世間等等不同層次佛法你去玩,而一門深入 就會有所成就,一走入佛門,裡面的風光更是無量無邊!

(6)智者自知者,智慧者自能信解:第六個佛法是有智慧的人自己知道、自嘗自解,不可對人言說的。高層次佛法有時候很難語言文字來跟你說明,有時候勉強為了教導你們,也就落於語言文字禪宗所謂的:「向上一路、千聖不傳」,悟到空以後,四句偈的空身、空心、空性、空法,能夠做到空性的時候真性主行,真心應緣之間,明明了了的種種因緣起一切法,你就知道心可以這么去感知一切境,你可以把握得住,也就斷了果報牽扯的心念,這是一個境界,而你還可以依真性主行、應緣去利益眾生,怎麼去利益眾生也不跟你講的很清楚,是要你自己去體會,如果我用語言可以跟你這么講、這么講,你也不見得做得到,而透過你自己真的來嘗一下,就一次也不必多,用完了也不去執著,哪一個時候會自己應緣?也不去在意!這樣只有智慧行者自己知道,有一些還不能講!

 

2.釋題

公案名為「空不礙有」,修空是佛法重要的體會與來嘗,若是不能悟得「空」,就不能得到解脫知見悟空者有大小乘之別,小乘者的悟空是以意解來悟空,可以有十八種理念去探討空,是謂十八空觀,即(1)內空、(2)外空、內外空、(4)空空、(5)大空、(6)第一義空、(7)有為空、(8)無為空、(9)畢竟空、(10)無始空、(11)散空、(12)性空、(13)自相空、(14)諸法空、(15)不可得空、(16)無法空、(17)有法空、(18)無法有法空,行者思維總三世一切法之生滅及無為法,一切皆不可得思維此十八空理,然後理悟即得有餘依涅槃,因未破色身故。登地菩薩實證三昧,其中包括「空」、「無相」、「無願」等三三昧,當菩薩能真證得三昧時,具足真正解脫知見就能夠得無余依涅槃大乘菩薩悟得「空」三昧後,當得轉「空」為「有」,「空」中包容「有」相,即能悟得「無相三昧也就禪宗所謂的有法無主,有覺而不住,是謂「圓融」、「空有不二」。

修高層次佛法真的要來嘗各個修證的過程,住色身境當體會色陰諸魔相,因處色陰行者以「堅固妄想以為其本,妄執此五根、六塵為實我及實法,執著「有身見」,一執「有身見」即是梵文稱為薩迦耶邪見,終不能脫身入於解脫知見中。行者心眼開後或色身破後,即以「受陰」為我,以真性所生諸覺受為我,總陷於七情六慾、憂喜苦樂等覺受中,甚至執取禪修中諸善境界不放,是稱為以受陰為我,此行者是以「虛明」妄想以為其心作用之根本。若行者去除感情領納作用,以自心妄想融合不斷,似有個連貫道理思維,總是以想當然耳的「融通」妄想以為其思量之源由,行者若不阻此等妄想心,常以此妄想思維一切事,認為所思是錯不了的,或妄想要一些神通異能,有可能會為魔所加害。行者斷色、受、想三陰後,始能得空證,悟得空後轉行有相,依無為心而常為,依真性主行,就能空有不二的境界,此境界師說:「不礙白雲飛」。

行者真悟得「空」並無有「空執」時,就能讓真性應緣而生諸法也就能做到《金剛經論》中所說的悟得性空,經論雲:「復觀自性,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變化無窮,威靈莫測,明明了了,自覺自知,靈靈寂寂,無為常為,名悟性空,三句偈也。悟得三句意,依義而修,便證不來果(阿那含果)。」因此行者未悟法空真理尚不能得阿羅漢果。《金剛經》雲:「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當得阿那含果者再來人間時,當生即能證得羅漢果

 

3.玄祥釋解

道悟問洪州黃蘗希運禪師曰:「如何是佛法大意?」

道悟師參問洪州黃蘗希運禪師,說:「如何才是佛法大意?」佛法者本含蓋世間善法、出世間法、出出世間法,非一言半句所能道盡者。道悟師這么問,要看希運禪師如何答!

道悟師者有多人,唐代有天王道悟禪師及天皇道悟禪師,本處所言道悟師者不知是何人。而洪州為江西南昌縣之通稱黃檗山位於江西宜豐縣西五十七公里處。又稱鷲峰山。唐末,希運禪師至此開山,以其出家福州黃檗山,故世稱此山為黃檗山,寺名黃檗寺,又稱靈鷲寺。早年希運禪師位於福建福清縣城西十七公里處,又稱南山。以盛產黃檗(其樹皮可作葯用與染料用)而得名。唐貞元五年(789),正干禪師開山建寺,名般若堂。其後大辟堂宇,歷時八年,改稱建福寺。旋有希運禪師住山,黃檗之名頓顯,該寺遂成為我禪宗臨濟派之大道場,宋時頗為興盛。黃檗希運禪師傳下的有「傳心法要」,系裴休集錄親聞斷際禪師希運之法要,間記其月日,由本書得以窺知宋代嶮峻禪風之淵源。

按語說:識起迷情於何是佛法大意佛說一切法,惟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未理解佛法者,常因佛法一詞而不知所雲,或證至某一境界亦不知是佛法的何等境界,所以道悟師有此一問。古德雲: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但已得無心行者是有新路要走的。

禪師曰:「不得不知!」

斷際希運禪師答曰:「佛法到達一個初步境界時,應無所得亦無所知,始能謂為佛法。」修行若不能有一入處,徹見本心,悟得自性,然後以般若波羅蜜多智,觀一切法無所有、無所得,這樣才能找回我們的菩提自性,因要學解脫知見,故要能不黏一切境,而不得不知,是唯一悟空理的道路。若行者修行過程間,喜愛玩弄一些怪力亂神事,當然就有所得、有所知,背覺合塵,終要迷失菩提路。所以真正修佛法者第一階段都是在用舍字訣,捨棄一切過程中所得所知,所以說真正佛法者是無得、無知,這樣才能真正地悟得真空理地。

按語說: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以無所知故,常住涅槃,寂滅為樂行者若不佛法修證的過程,指鹿為馬,玩弄些世間禪中的各種真如性反應的境界,甚至於善用此心性,有時還得感召諸魔擾。所以修佛法者要能擺脫業緣,當要把心守得像銅牆鐵壁般,不讓外緣能透一絲一毫進入心地中。

道悟曰:「向上更有轉處也無?」

道悟師再問說:「不得不知後,向上更有無轉折處,轉折後又是如何呢?」顯然道悟師也是有境界的,得知禪師說不得不知是佛法大意後,就問再下去應如何修學。就是由空處轉入有後,亦未是究竟,也僅得無相三昧也,之後還有一大堆的境界要去走的,最重要的是陀羅尼門。

按語說:不得、不知後,還有路要走么?轉後之境界又如何?修行路上分段多,開始修行者當從拜懺開始,懺悔無始劫來所造諸業障,然後發心修行,當有個入處時,就要把斷要津,不通凡聖。意思即說不得、不知一切法,如此保任才能有個休歇處。然後才能思考如何來轉,轉折後又如何。當然何時轉折又是一門學問,太早轉折,定力不足;太晚轉著墮入空亡,佛性當死掉了

禪師曰:「長空不礙白雲飛!」

斷際希運禪師答說:「一個悟得真空理地行者,有實際的空證後,解脫能力也有了,這時就要以證得真空,由空中讓自性真如應緣而能知一切業緣,卻不被一切業緣所縛,心中明明了了,無為常為,這可稱為長空不礙白雲飛。」一個五蘊滅盡行者,得十信位住,也就是往上推進的時候,不能再沉空住寂,而要往十住、十行、十迴向路途挺進,若能轉發菩提心菩提道,更能縮短成就如來菩提時間

按語說:了悟性如虛空,了無一物,惟常住空寂本非究竟,能住無為而常為,是為明心見性。繼往前行,應轉入依空起用而利益群生。行者能不知一法守真空,還如太虛生閃電。修到此境界的人,若能夠轉入菩薩道,為眾生慧命增長而奉獻,才能不住聲聞、辟支佛果,不然一入小乘,前者當要二萬劫才能再發菩提心,後者也一萬劫才能發起菩提心,而發菩提心要多久才能成就如來菩提,真是二大阿僧祇劫也不為多也!所以適當時機,行者當轉修菩薩道,在度眾生中去學習更進一步的佛法,大概是累積無量智慧吧!

( 2005.01.19. 撰於 法爾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