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凈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 第十四卷

凈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第十四卷)

 凈土法門法師講述

九九四年於加州迪安薩學院

 第十四卷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在這一品經裡面為我們說善因、善果,勉勵我們精進修道,斷惡修善。

汝等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

四句這一品的總綱,內容可以說是無限的深廣。

「德本」,在凈宗法門裡面就是經中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什麼這一句是『德本』?原本這個名詞,『德』是真如本性,『本』也就真心本體。可是要怎樣才能證得我們現在明了,在所有一大乘法門當中,唯獨『信願持名』能令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決定證得往生到西方世界,就圓證三不退。所以凈宗法門無比的殊勝稀有。雖然我們自己修證的功夫還沒有達到破無明、證法身境界。但是由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使我們的智慧神通、德用,與見性的大菩薩無二無別。所以此地的「廣植德本」就是一心一意專修凈宗。

經中教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什麼叫菩提心』?菩提心怎麼發法?這很重要。依據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告訴我們的,只要我們一心一意求生極樂世界這一個心就是無上的菩提心。這樣的話,確實在過去沒有人講過。蕅益大師講這一句話,我們細細想來,實在是有道理。因為只有見了阿彌陀佛,什麼問題都解決了。真正想見阿彌陀佛,這個心的確是無上正覺。蕅益大師一句說得好了。我們只要一心專念、專信、專願、老實念佛,就是「廣植德本」。

「勿犯道禁」。『道』是講的『理』。這一句是說修行的原理、原則,不能違犯。佛對我們的一切禁戒,特別是前面所講的五惡、五痛、五燒,也就是五惡、十惡,決定不能犯。如果我們把意思推廣一點,可以說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這一原則我們一定要遵守。要把用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之中。

忍辱精進慈心專一」。『忍』、『進』跟『專一』,的確是修行的樞紐。如果我們能忍得過,五戒十善就不受持了。凡是破戒、凡是作惡,就是一般講的忍不過。所以『看不破,忍不過』,這才破戒,才作惡。所以『忍』非常重要。我們這一生光景不多,數十年寒暑真的彈指就過去了。為什麼不咬緊牙根忍一忍?能『忍』,自然就『精進』了,『慈心專一』,那有不成就道理?所以這幾句話我們要牢牢地記住。

齋戒清凈。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

『齋』、『戒』是兩樁事情。『齋』在佛法裡面,就是日中一食。『戒』是戒律。無論在家、出家都要修「齋戒」。說到齋,我們是不是一定要提倡『日中一食』,或者提倡『持午』,晚上這一餐不吃?不是的。要注重底下兩個字「清凈」。

齋戒的目的就是身心清凈假如我們在形式上持齋受戒,可是身心不清凈,齋戒的效果意義就完全喪失了。只有形式,沒有實際的內容。我們修行要重實質,形式沒有太大關係。一定要講求實質,才能得到真實利益

日中一食』當然是好。你想想看吃三餐飯,燒飯烹調要浪費多少時間?一天吃一餐,多省事。問題是我們的身體,受得了受不了?這不能不考慮。身體是一部機器,轉動是要靠能量能量是從飲食中來。我們這個機器是很耗費能量的,一天補充不足,身體就要生病了。古時候行人身心清凈,所以他每一天消耗能量少,一天補充一次足夠了。我們今天消耗太多,一天補充三次都不夠,還要吃點心。這是事實。所以你要是很勉強,一定要一天吃兩頓,早晨一頓,中午一頓,晚上吃了你看許多人得腸胃病,從那裡來的?就是從持午來的。他因為要嚴格遵守持午,把三餐的飯量一頓吃掉,腸胃怎麼能受得了,他怎麼不生病?毛病都從這里來的。所以這些事情我們要了解。我們的身體在這時代不適合日中一食。

能量消耗到那裡去了?這個我們要知道。百分之九十以上消耗妄想煩惱之中。天天打妄想,天天是非人我,貪嗔痴慢,消耗大了。實際上勞力消耗得很少。因此古時候人,他心清凈,他心定,他妄想少、煩惱少,因此一天一餐就夠了。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煩惱妄想沒有減少,突然之間把能量少了那就自找苦吃。這不是佛的意思。諸位要曉得,佛對於一切眾生非常愛護。所以過去中國禪宗禪堂里參禪打坐用功(實在講念佛也一樣),不能吃得太飽。太飽就會昏沉,容易打瞌睡,精神提不起來。也不能空肚子,空肚子打坐人就發慌,坐不住。因此必須要在不飢不飽的狀態之下,用功才能正常。所以禪堂裡面除三餐飯之外,還有三道點心。少吃多餐,一天當中都保持不飢不飽。這是非常好的修行方法

我們平常能保持這個狀況,對工作是決定有利的。所以吃得太飽不好。我們講求衛生,這也是很有道理的。少吃多餐,容易消化,注重營養,這很重要。齋戒的目的就是要得到清凈心。

在我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這是認真的修行),功德勝過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我們這里用功一天一夜,就相當於在西方極樂世界用功一百年。這樣說起來這個地方不是太好了嗎?我們又何必要去西方極樂世界?這話好像沒錯,其實不然。西方極樂世界進步雖然緩慢,但是有進無退。我們這個地方會用的人,的確功夫是進步非常之神速,但是墮落也快。也就是起伏很大。不像西方世界永遠保持著平穩,沒有太大的起伏。我們這里幾個人能真用功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所以佛在此地勉勵我們。在這世間用功一天,抵得西方極樂世界一百年。所以應該在這世間應當好好的把握機會,認真努力

怎樣認真努力?就是前面講的四句:「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你能真的做到了,功夫確實超過西方極樂世界的修行人

所以者何。彼佛國土

這是講西方極樂世界

皆積德眾善。無毫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福德自然。無造惡之地

這就是說西方極樂世界以及他方諸佛國土修行進步比在這世間要緩慢。道理就是那個地方沒有造惡,是純善之地,那樣的功夫進展是很正常的。

唯此世間。善少惡多。飲苦食毒。未嘗寧息。

我們這個世間,在極惡的環境當中,能守得住,不作諸惡,這不容易。所以能超過他方世界,主要就在此地。西方世界個個成就,沒有一個退轉的,沒有淘汰的。但是在我們這個世間淘汰的就太多了。一萬個人修行,難得有一兩個成就原因就是「善少惡多」。環境不好很容易你去惡業。難修能修,因此娑婆世界實在是升墮的關頭。我們能忍,這就是往高提升了。忍不過,就墮落了。

昨天講的兩個例子。悟達國師忍不過榮華富貴,立刻就墮落了。諦閑老法師徒弟忍不過名聞利養,墮到餓鬼道裡面去當土地公了。幾十年的修行換一個土地公。都是因為忍不過,毛病發生在此地。我們細細想來,那一關是真正不好過。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時時在誘惑你、在叫你墮落。真正能有幾個行人能把這些事實看得清楚,能忍,不會上當、不會受騙?所以這部經我們天天要讀,要天天提醒自己,唯恐被名聞利養誘惑了,墮落了。

我們特別提出這六品經做為我晚課讀誦的經文意義就在此地。一定要防範墮落。

吾哀汝等。苦心誨喻。授與經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

這是以授持經法再勉勵我們。『吾』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他對我們哀憐、憐愍我們,所以苦心教誨、曉喻,把經法傳授給我們,希望我們要「持思之」。『持』是受持、讀誦。經要熟讀才能受持。『思之』是要了經典裡面所講的旨趣。他的宗旨意趣,我們要明了。

「悉奉行之」。在日常生活當中,都要做到,這叫『奉行』。

尊卑男女眷屬朋友。轉相教語。

這就是『化他』。我們要自行化他。平常凡是與我們接觸的人,我們都要勸導他們。經本我們印得很多,同學們可以多拿幾本帶回家去。遇到親戚朋友,你向他介紹,他歡喜接受,你就給他。我們一定要有這個願心,幫助別人。「轉相教語」。

自相約檢。

一句是『自行』。自己每一天讀經。讀經就是用經訓來檢點自己,來約束自己。

和順義理。歡樂慈孝。

兩句是我們平常處事待人的態度佛教我們修六和敬。我們要和,要恆順眾生,要明義理,要歡樂慈孝。不僅是對父母能把孝順對一切眾生,就是佛菩薩了。

所作如犯。則自悔過。去惡就善。朝聞夕改。

底下幾句是以受持戒德來勉勵我們。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佛的教誨違犯了,這是在所不免。為什麼?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煩惱習氣太重了。假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都能守持不犯。那麼修行證果那裡需要三大阿僧祗劫?這一生決定成就。所以違犯是在所不免的,因為我們的習氣太重

因此每一天念這晚課就是修懺悔法。經文一對照,今天又犯不少過,天天在犯過。世間人犯過,他根本不能覺察,這就無明深厚。我們學佛了,為佛弟子每一天雖然犯,犯的時候,我們清楚明白,這就覺悟。覺了以後,希望明天不再犯。這樣就好。天天檢點,天天反省,天天改過,這叫修行。所以說如果要違犯了,自己要懺悔,要悔過。「去惡修善,朝聞夕改」。

奉持經戒。如貧得寶。改往修來。灑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

為我們說的經,為我們制定的戒律,我們得到之後,要像一個貧窮人得到寶物一樣,要這樣的愛惜,這樣的尊重,這樣的歡喜。「經戒」是真正之寶

世間這些寶物,沒有多大用處。充其量讓我物質生活過得舒適一點。但是舒適的物質生活,又會帶來許多的惡業。細細算這個帳,還是得不償失。所以『經戒』才是真正之寶。它時時喚醒我們,幫助我們破迷開悟,幫助我們斷惡修善。後面果報殊勝了。尤其是這一部經,我們依照經訓修行,費的時間不多,得到的果報,就是諸佛菩薩也說不盡、也讚歎不盡。這樣殊勝果報利益實在是太大了。那怎麼不是寶?確實是『寶』。所以這一句絕對不是比喻的,而是事實

我們得到這個寶,才知道要「改往修來」。『往』是過去。過去所造的惡業,我們要痛改,要為將來幸福好好的修持

「灑心易行」。我們心裡面這些妄想執著煩惱習氣的污染,要遵照經文教訓把它洗干凈。『行』是行持。處事、待人、接物,我以往都做錯了,從今以後依照佛的律儀,依照佛的戒律把它更改過來。『易』就是更改過來。『灑心』是修心。『易行』是修行身心皆修,這樣就「自然感降」。『感』是感應,『降』就是降福。幸福快樂的人生你自然就得到了。

「所願輒得」。『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沒有求不到的。凡是有不應那就是有障礙。今天你能改往修來,灑心易行」,就把所有的業障都化除了。障礙沒有了,有求就必應了。

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

這一經文非常之好。文字不多,把佛法眾生、對社會、對國家的那種殊勝利益,完全為我們說出來了佛法沒有迷信這一經文也真正顯示出佛法確實是今世之所必須。在過去歐陽竟無先生有一篇講演說,『佛法宗教,非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須』。看到這一經文,一點都不錯。

「佛所行處」。這一句話我們對它要很清楚、要很明白。這個意思是說佛陀教育所推行的處所,是這個意思。而不是現代一般講的寺廟道場。有寺廟、有道場,如果不能推行佛教教育,那有什麼用處?對這個地區沒有用處。佛教教育一定是教導眾生「廣植德本,勿犯道禁」。使每一個人都能改往修來,灑心易行」。心凈則國土清凈才有下面這些感應。所以建一個廟,香火鼎盛,沒有用處的。

過去李炳老常說:『有廟無道,不能興教』。這話說得真實。廟建在那裡,一定要有『道』。從前寺院道場確實有道風、有學風,真正能像此地所講的,利益一方。『道風』是指修行方法。就是此地講的「勿犯道禁」。『學風』是學說,是理論,是經義。所以過去佛教道場的是學校,不是廟宇。我們從經典裡面所看到的『二時講經,二時修行』。像《仁王經》所說道場標準。『二時』是印度的二時。印度二時是我們現在的八小時

印度時間單位是晝三時、夜三時,一晝夜是六個時辰。我們在經上看到的白天,是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分成這三時。夜晚是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所以古印度把一晝夜分為六時。我們中國是分十二個時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現在世界上通用的時間單位是西洋的,分為二十四個時辰。中國人叫它做小時。它比中國時間小,比印度就更小了。印度一個時辰是中國兩個時辰,是現在的四小時

每一天八個鍾頭講經,在講堂里上課。另外再八個鍾點修行修行大致上不外乎兩大種類:一個就是參禪,一個是念佛。上八個鍾點課,在禪堂裡面坐禪八個小時或者是念佛念佛八個小時。比現在學校功課還要緊張,占的時間還多,一天是十六個小時。所以有解、有行。講堂裡面就是『學風』。禪堂或者是念佛堂是『道風』。所以他真的教你怎麼做。很多在家居士道場里修學,三年以後離開寺廟社會,確實是正人君子,不會做壞人

「佛所行處」。這一句,我們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這就佛教教育推行的地方

「國邑」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都市。「丘聚」是講的鄉村。都市跟鄉村「靡不蒙化」。這一地方有好的學校,有好的老師老師教導學生學生影響社會,所以這個地區的學生一定蒙佛的教化。大家都能遵照佛的教誨去做、去修學。前面講了「灑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感降』的是什麼?『得』的是什麼?

感降的是天下和順」,這是『人和』。每個人都懂禮節了。「日月清明」。日月是天和。「風雨以時」是時和。「災厲不起」。這是講沒有天然的災害。這就是『自然感降』。雖然是講自然的感降,還是從人心感應而來的。這是佛常常在大乘經上說的『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是我們生活環境。『正報』是人心人心善,天時就和順人心不善,就感來天災,許多的災變。下面一段就是『所願輒得』。

「國豐民安」。『豐』就是富。國家富強,人民安樂。人民都能安居樂業。 「兵戈無用」。這一句是說沒有外患。跟鄰國都處得非常好,所以不會有戰爭

崇德興仁,務修禮讓」。這兩句是講國家領導的這些人物。在古時候帝王大臣到一般的庶民,都能認真依照佛的教誨去修行領導人提倡,全國一定就能奉行了。佛教我們『崇德』,要崇尚道德。我們仔細去觀察,現代社會崇尚的是功利』。在社會上最有地位的,最值得別人尊敬的是那一類人?有錢人。於是人人都去爭利,社會那有不亂道理

中國從前帝王的專制時代帝王拿到政權之後也是『崇德興仁』。所以他的政權能傳幾百年、能傳幾十代,不是沒有道理的。老百姓為什麼不造反?因為從上到下,遵從道德、遵從禮讓,所以人人都太平日子。富有的照顧貧賤的,大家生活都能過得去。他懂『禮』,這一點非常重要。他用儒家講的道德——仁、義、禮,來維系國家社會的秩序。

《管子》裡面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一個國、一個家,一個公司行號領導人,能真正明白這個道理,在自己的團體范圍之內,知道崇德興仁。『仁』是什麼?『仁』是關心別人。公司老闆員工都看做自己的兄弟、姐妹、家親眷屬,有利同享,有難同當。員工怎麼會不認真努力

今天大家都曉得,日本人在商場裡面很厲害,全世界沒有他的敵手。他厲害在那裡?就是老闆懂得這一套。公司困難的時候,高級的主管不發薪水,下面員工要照顧周到。所以日本商社裡沒有罷工的。對公司老闆不滿意了,頭上扎個帶子表示抗議,但是工作照常。不像美國人,一不高興馬上就罷工。人家不罷工,就是他厲害之處老闆一看到員工有意見了,馬上把他找來,召開會議來解決問題。真的是認真去做。『仁』是推己及人。所以日本商社員工進入商社,就是他一生的事業。一生就依靠這個公司,把公司當做他自己家裡事業。這樣去做世界上那一個商社團體能勝過他?他這一套從那裡來的?都是中國儒家道家大乘佛法裡面學去的。他能用上這么一點,就能做世界第一了。

「務修禮讓」。務必要修禮,要懂得讓。『讓』就不爭了,『有禮』就有分寸了,有節度,禮尚往來。這個樣子社會才有良好的秩序。『禮』就是制度。能修這樣殊勝的因,下面這些願就得到了。

「國無盜賊」。國家沒有內憂(前面「兵戈無用」是沒有外患)。沒有內憂,國家太平、繁榮、興旺。『盜賊』的范圍包括得非常之廣。我們在前面五惡裡面的『盜惡』讀到過,凡是貪贓枉法的都叫盜賊,不一定是指強盜土匪這些。只要是利用自己的職權,竊盜國家的名位,損害人民的利益,都屬於盜賊。這一句是說國家、政府從上到下,官員都能奉公守法。

「無有怨枉」。對人、處事都依照法令規章,使人人都能得到公平,就是沒有怨枉。所以前面講「國豐民安」。國家怎麼富足的?老百姓安居樂業。如何能安居樂業?道理就在此。

「強不凌弱,各得其所」。此地『強』、『弱』包括的范圍也非常地廣泛。『貴』是強,『賤』是弱。『富』是強,『貧』是弱。『聰明』是強,『愚痴』是弱。這是社會裡一切人與事相對的。強不但不欺侮弱的,而且能幫助弱的。譬如說富有的人能幫助貧苦的人,使人人都能安居樂業,「各得其所」。

像剛才講的日本商社,老闆是資本家,非常富有。他建立的公司、工廠,照顧所有員工生活老闆不但照顧你生活,照顧你家庭,照顧你兒女讀書,都照顧到,是「各得其所」。所以員工心安他對這家公司行號終身投靠。就是在公司不景氣的時候,別的地方待遇比這里更高,他也不會走。為什麼?道義他不忍心離開。這是人家成功的一面。我們仔細看看,佛所說的這些教訓他都做到了。

我們聽了教訓,看到這些例子,自己應該深深反省。為什麼別人能做到,我們做不到?在現代國際上除日本之外,新加坡也做到了。新加坡官員守法,照顧人民,使人都能安居樂業。雖然有時候好像很專制,可是人民對政府非常擁護,非常地愛戴,這就是他的成功之處

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我於此世作佛。以善攻惡。拔生死之苦。令獲五德。升無為之安。

這一段是佛以大慈大悲來教誨我們。「我哀汝等」。『哀』是憐愍、慈愍。佛對於一切眾生確實超過父母對於子女父母子女實在講是一生一世。隔一世,『改形易道』之後就各不相識了。父母恩義是一生的。佛對眾生生生世世、無時無刻不照顧。所以佛的恩德菩薩恩德超過父母太多了。這都是真實的。世間人真正能懂得、能明了、能感恩的,實在是不多。

「我於此世作佛」。釋迦牟尼佛這一次到我們世間來示現成佛,教導我們的是「以善攻惡」。教導我們要用一切的善心善行,去改正我們的惡念惡行。教我們斷惡修善。這樣我們才能在這一生當中得到真正的幸福

福報決定是從善行裡面得來的。善因得善果,惡因決定得惡報。所以這一句是教我們現在利益。現在得利益了,如果來生不能得利益,這個利益圓滿、不究竟。這一生的生命是很短促的,不要以為現在還很年青,身體很強壯。年青人、身體強壯的人,夭折的很多。尤其現在天災人禍很多,誰能保證明天還在這個世間?這都是真實話。

往年我幾乎每年都到香港講經,是香港有位太太發心邀請。她在香港經營一個紡織廠,經營得很成功。我第一次到溫哥華講經,也是她邀請的。她在溫哥華買了很多土地有一棟大房子,有七、八千呎。有十幾個房間夫妻兩個人住。我說房子,你們不能住。她說做什麼好?我說做廟宇很好房子太大,人丁太少,那不是好現象。前年她在溫哥華車禍死了,才四十多歲,誰能預料得到?她參加一個宴會,吃完飯回去之後車禍。消息傳來,我們不敢相信。類似這些事情太多了。

的確黃泉路上無老少。我們的警覺性要高。活一天就要認真去修一天,不要等明天。等明天,就錯了

要「拔生死之苦」,這樣佛對我們的恩德才真大,才真的能到究竟。我們無量劫來就是這個問題不能解決,在六道輪迴生死死。

「令獲五德」。『五德』就是前面講的五善。成就自己的善因、善果。再進一步,「升無為之安」。晉升獲得無為之安。『無為』就是無生滅。前面有生死諸苦。『無為之安』就是生死沒有了,不生滅了。凡是生滅法都叫『有為』。不生不滅就叫『無為』。

《百法明門論》裡面,天親菩薩講百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為法,一類是無為法。有為就是有生有滅的,無為是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就是無量壽了。我們修這個法門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得無為法,『升無為之安』了。

吾般泥洹。經道漸滅。人民諂偽。復為眾惡。五燒五痛。久後轉劇。

這一段是佛對我們現在這時代的預言。他在三千年前對於我們現代這個社會狀況,就已經很清楚了。

「吾般泥洹」就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

「經道漸滅」。現代印刷術很發達,經典的數量愈來愈多,怎麼會滅?真的是滅了經典雖然存在,修行人少了這是衰相。而且多數人把經典的意思曲解了,解錯了。這也就佛法變質了,已經不是佛的真實義了。縱然流傳也是『漸滅』了。

「人民諂偽」。我們現在的確是見到這個事實了。

「復為眾惡」。現在這五惡、十惡,好像是社會正常的現象。那一個人要不作惡,就是怪人。變成這樣的現象社會上流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話是什麼意思?就是認為人作惡,若為自己,是應該的。這個觀念完全錯誤

於是「五痛五燒」,愈來愈嚴重了。「久後轉劇」。這一句話我們在今天是見到了。確實這一眾生毫無忌憚的在作惡。

東西方古老的預言都說公元兩千年這個世間有大災難災難怎麼來的?一切眾生造作的惡業,累積而成的。這變成了共業,就非常可怕。我們距離這個時代太近了,沒幾年。這個災難,我們可能都會遇到。

汝等轉相教誡。如佛經法。無得犯也。

同學都有這個責任,有這個義務眾生都在造惡,造成共業。假如我們能有一些人,認真的讀誦《無量壽經》,依照《無量壽經》所講的教訓來修行,一百個人當中,只要有一個認真修行,九十九個造業,災難都會減輕。雖不能免,會減輕。所以我們今天在全世界每一個地方,極力勸勉大家奉持經教。的確是能把劫難減緩、把劫難減輕。這是要靠我們自己認真努力去做。佛在此地真的是苦口婆心,教我們:「汝等轉相教誡,如佛經法,無得犯也」。

彌勒菩薩。合掌白言。世人惡苦。如是如是。

世尊為大家說了這些,彌勒菩薩在此地的確非常感慨,而言。

『合掌』是表恭敬這是佛門的禮節。十個指頭代表散亂。合掌是把散亂心收起來,歸於一心。所以合掌表『一心』。一心是清凈恭敬

『白』是下對上,學生老師,是很恭敬的說。所以佛對彌勒菩薩說,用『告』,是上對下的。

世人惡苦」。『惡』是造的因,『苦』是果報。造作惡因,而受苦報。

「如是如是」。跟佛講的一點都不錯,完全相應。

佛皆慈哀。悉度脫之。

佛確實是大慈大悲,哀愍一切眾生。無論你是修善、是作惡的,佛都是一律平等的看待。佛總是那樣的慈悲勸導,希望你能依照經典教訓修行這一生能永脫輪迴。『脫』就是脫離三界輪迴

受佛重誨。不敢違失。

在此地教誨我們有很多重複,顯示真實的苦口婆心,真實的大慈大悲。佛在這經文裡面,要是加上前面一品,不止十番教誨。一般人教學,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佛不止十番的教學。

「受佛重誨,不敢違失」。這是彌勒菩薩,知道佛的苦心,不辜負佛的教誨,依教奉行。

這一次講的是凈宗晚課裡面所念的經文。前一次講的四十八願是早課所念的經文。我們念經文一定要懂得經文裡面的意義,然後才能把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去修行。這樣才能得到真實利益。我們把早晚課所念經文大意都在此地與同學們講解一遍了。往後早晚課我想做得更有意義更有收獲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