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法師:菩提心淺探(釋明坤)

菩提心淺探

編輯:釋明坤
來源閩南佛學

  內容提要:菩提心大乘佛法的根本,本文以激發行者菩提心目的,嘗試說明菩提心獨特的自性、行相及所緣,認為只有先對此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識,再進一步把握髮心的因、緣、力,才能發起真正的菩提心。然後,以菩提心的特徵來檢校發心的純正程度,唯有如此,才能精確把握髮心的內涵。並在此基礎上,深刻地認識菩提心大乘佛法的根本,先發菩提心,後證悟空性,是大乘行者正確修行途徑。最後,勸行者切實地依宗喀巴大師所說的七支因果修習,以期生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

  關 鍵 詞:菩提心  大乘  空性慧  七因果

  作者簡介:閩南佛學華嚴宗專業研究生。

  《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以下簡稱《略論釋》)中載,阿底峽尊者對請求教授者曰:「舍世間心,修菩提心,此外無餘。」1可見,菩提心尊者教授之心要。《佛說佛名經》中,舍利弗也曾悲泣流淚白佛言:「希有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不得成佛。」2於此不難發現菩提心大乘道之入門佛法之命脈、三藏十二部經典之扼要。發菩提心大乘行者修行的始基,它在行者修行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激發行者菩提心目的,就菩提心之定義、重要性及其修法略作闡述。

  一、何為菩提心

  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提,新譯為正覺,故一般雲求正覺之心菩提心。不同的經論,往往以不同的方式詮釋菩提心。《大智度論》卷四十一載:「菩薩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3

  這是以表詮的方法說明菩薩自誓成佛之心菩提心。同時它也殊勝廣大心,佛在答善現何為菩薩摩訶殊勝廣大心時雲:若菩薩摩訶薩生如是心:我應從初發心乃至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於其中間誓當不起貪慾心、恚心、愚痴心、忿心恨心、覆心惱心、誑心諂心、嫉心慳心、驕心害心、見慢等心、亦復不起趣向聲聞獨覺地心。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訶殊勝廣大心。4

  這是以遮遣的方法來說明菩提心別於世間心,故雲殊勝,同時別於二乘心,故雲廣大。從發心成佛,自誓不起一念世間心和二乘心即為菩提心經典中對菩提心有許多不同的詮釋,但通常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菩提心最准確、最普遍的定義。

  (一)菩提心自性、行相及所緣
  菩提心為佛種之不共因,但有菩提心,即入大乘種姓。它在《菩提道次第》上士道的修習中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中下士道都可看成是它的前行,整部《道次第》從某一方面來講,可以說是在教導行者生起菩提心。《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以下簡稱《初發心品》)中也曾說:「欲知一切諸佛法,宜應速發菩提心此心功德中最勝,必得如來無礙智 。」5發了菩提心才能了知一切佛法,方能證得如來無礙智。而要修習菩提心,首先要了菩提心,欲了解菩提心,就要剖析菩提心的自相、行相及所緣。

  《瑜伽師地論》之《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發心品》對菩提心自性作了非常精細的闡述。論雲:「復次菩薩最初發心於諸菩薩所有正願,是初正願,普能攝受其餘正願。是故發心以初正願為其自性。」6菩提心是「初正願」,言「初」,以其為菩薩一切正願之始,能攝一切正願;言「正」,以簡別於不正願及世間願;言「願」,以此心本質是一種強烈的願望。故菩提心之自相是菩薩最初希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心」。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中以行願、勝義和三摩地三門,分別說明菩提心之行相。論中雲:「所以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行。既發如是心已,須知菩提心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門分別。諸佛菩薩,昔在因地,發是心已,勝義、行願、三摩地為戒 。」7初行願謂,修習之人,常懷如是心:「我當利益安樂無餘有情界,觀十方含識猶如己身。」8因了一切有情皆含如來藏性,故不以乘法濟度,而悉令安住無上菩提,以大悲心隨眾生所求而盡予之,乃至生命亦不愛惜,方便引導令入佛道。勝義謂「觀一切法無自性」。因迷途之法無一不從妄想而生,輾轉而成無量煩惱,乃至輪迴六趣。若覺悟已,妄想止除,則種種法滅,故雲法無自性。三摩地者,謂「真言行人如是觀已,雲何能證無上菩提?當知法爾應住普賢菩提心。」9唯有住於普賢菩提心方能證得無上菩提。可見此論中菩提心的行相非常豐滿,它包括了世俗菩提心(行願)、勝義菩提心(勝義)及密乘菩薩行(三摩地),不同於《瑜伽師地論》中只以「希求」來界定菩提心之行相。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菩薩追求的目標菩薩緣此目標發心,故佛果功德和一切眾生菩提心的所緣境。《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中法慧菩薩菩薩發心的所緣境作了詳盡的闡述:

  (菩薩)為令如來種性不斷故,為充遍一切世界故,為度脫一切世界眾生故,為悉知一切世界成壞故,為悉知一切世界眾生垢凈故,為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凈故,為悉知一切眾生心樂煩惱習氣故,為悉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為悉知一切眾生諸根方便故,為悉知一切眾生心行故,為悉知一切眾生三世智故,為悉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故,發於無上菩提之心。10

  前三者是總說。「令如來種性不斷」說明菩提心所緣為佛果而非小果,「充遍一切世界」喻菩提心所緣之處所無限,「度脫一切世界眾生」說明所對眾生無限。故廣義地說,如來的一切功德都是菩提心的所緣境;而從狹義方面來理解此文菩提心之所緣境為佛之十力。因為知成壞垢凈自性即佛的業報智,明心樂為種種解智,了煩惱即漏盡智,知眾生生死是天眼智,明諸根乃根勝劣智,了方便為禪解脫三昧智,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是一切至處道智,懂眾生心行即種種界智,知三世智為宿命智,令如來種性不斷,充遍一切世界和度脫一切世界眾生成就處非處智。菩薩緣佛之十力而發心,最終成就佛之十力。從廣義方面來理解:「菩提心是十力本,亦為四辯無畏本。十八不共亦復然,莫不皆從發心得。」11上文只是以佛的十力來代表佛果功德,然華嚴見下的十力,不僅是佛果代表,當下即是佛果的全體。故其上求之所緣境實為大菩提果。

  然而,一個不可忽略的關鍵在於,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及一切佛的功德,無一不是度生的能力。如《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中所雲:「諸佛最初發菩提心,專為有情而發,中間修一切難行苦行亦無非為有情而行,最後所得之果,自亦不能離開有情。」12

  可以說佛是為了眾生而求菩提果,絕非為求菩提果而度眾生,上求是為了更好的下化。下化的所緣境為「一切世界眾生」,《菩提道次第略論釋》「受菩提心儀軌文」雲:「諸未度有情為令得度,諸未解脫為令解脫,諸未出苦為令出苦,諸未遍入涅為令遍入涅。」13此中,將有情分為四類:(1)未度有情,指八地以上的菩薩煩惱障已斷,微細所知障未斷,當發心令得二障凈盡菩提;(2)未解脫者,不問大小乘,指在加行道中,已斷惡趣而未斷生死有情;(3)未安者,指未出惡趣者;(4)未得涅者,謂凡夫住有,二乘住寂,惟佛無住。故未得無住涅者,令得無住涅。可見,發菩提心度一切眾生,此中的「眾生」下含惡趣眾生,上至未成佛之大菩薩,並非片面地僅為六道眾生,而是包括了二乘聖人菩薩,其實質是指成佛的任何有情。從上求下化可知菩提心之所緣境圓滿融攝了一切。

  (二)菩提心的特徵
  濟群法師在《認識菩提心》一文中,首先提出了菩提心的特徵為平等、無限、無我、無所得、利他和覺悟,認為正確認識菩提心的特徵,有利於審視所發之心是否為菩提心發心是否真正到位。首先,平等菩提心第一個特徵。《初發心品》雲:

  (菩薩)為了知十方世界故發菩提心。所謂,欲了知妙世界即是世界,粗世界即是世界;仰世界即是世界,覆世界即是世界;小世界即是世界,大世界即是世界;廣世界即是世界,狹世界即是世界;一世界即是可說世界,不可說世界即是世界;不可說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說世界;穢世界即是世界,凈世界即是世界欲知一毛端中,一切世界差別性,一切世界中,一毛端一體性欲知世界中,出生一切世界欲知一切世界體性。欲以一念心,盡知一切廣大世界而無障礙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4

  認為妙與粗、仰與覆、小與大、廣與狹、一與不可說、穢與凈、一與一切都是平等的,菩薩為了知這一世界平等性,為盡知一切世界發心。從時間講:長劫短劫平等、無數劫一劫平等、有佛劫無佛劫平等、一佛劫不可說佛劫平等、有量劫無量劫平等、有盡劫無盡劫平等、不可說劫一念平等、非劫一切劫平等15。菩薩為了知一切世界劫盡無餘故發心。就眾生知解而言:認為一眾生解、無數眾生平等;一切解、一解平等菩薩為了知一切劫而發心。由此可見,菩提心平等不僅表現在空間和時間上,而且還表現在眾生的知解上。因此彌勒菩薩廣贊菩提心功德雲:「菩提心者如須彌山,於諸眾生平等故。」16

  其次,菩提心的所緣境圓滿融攝了一切的佛果功德,及包括等覺菩薩在內的一切未成佛眾生,其特點是非以有限為所緣,而以「一切」為所緣。即中經中所言,菩薩「欲以一念心,盡知一切廣大世界而無障礙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17「為悉知,一切世界成壞劫盡無餘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18為了知一切眾生解、根、欲、方便、心、業、煩惱發心。故後偈雲:「其心廣大等法界,無依無變如虛空」19,認為菩提心如同法界般廣大,「發心無礙無齊限,欲求其量不可得」20,菩提心量無有齊限。

  再次,菩提心雖廣大無限量,但卻以無我為其第三個特徵,即如經中所雲:「知空無相真實,而行其心不懈退。」21菩薩雖了知空,了知無我,而菩提心不退,「了知一切空無我,慈念眾生恆不舍」22,故菩提心雖具無我性,而菩薩卻恆不舍棄眾生

  《金剛經》雲:「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23。」菩薩即使度盡了一切眾生,卻從不認為有一眾生為自己所度,故無所得菩提心的第四個特徵,即如《初發心功德》所雲:「其心清凈無所依,雖觀深法而不取,如是思惟無量劫,於三世中無所著。」 於佛、眾生言語世界佛法等,不作分別妄想,善知無相,即使嚴凈了一切國土,亦不生凈分別,於雜染清凈法皆不取著。24菩提心的實質為上求下化,上求佛道是為了更好地下化眾生是為了度化一切有情而求成佛,絕非為了成佛受樂而去眾生,故菩提心最明顯的特徵是利他性。菩薩「普發無邊功德願,悉與一切眾生樂。盡未來際依願行,常勤修習度眾生。」25「與一切眾生樂」是菩薩的願,故菩薩常勤修習,盡未來依此願而行。「為令眾生得出離,盡於後際普饒益,長時勤苦心無厭,乃至地獄亦安受。」為了眾生得以出離苦海菩薩在無盡的時間中,普遍饒益一切眾生,經過恆沙劫,受種種折磨都不生疲厭之心,即使地獄之苦,也安然受之。

  最後,菩提為「覺」義,故菩提心也可稱為「覺悟的心」,發菩提心即是發「求覺悟之心」。彌勒菩薩在入法界品中雲:「菩提心者猶如龍珠,能消一切煩惱毒故。菩提心者如水清珠,能清一切煩惱濁故。」26認為發菩提心即能對治煩惱。何以故?因為「菩提心者如白?線,從本已來性清凈故。」27無明心是雜染的,覺悟心是清凈的,故清凈心從另一方來說就是覺悟心,故能「於百千劫住欲界中,不為欲界過患所染,猶如法界清凈故 。」28故覺悟菩提心的第五個特徵。

  菩提心的五個特徵就如五面鏡子依此可以檢查行者發心平等與否,廣大與否,心有所得否,有夾雜私心否,純粹否,這是行者發心的五項基本原則

  (三)發心之因、緣、力

  菩提心關鍵在於「發」,這是一個能動的過程,由於眾生根性不同,發心原因也不盡相同:或因自、或因他、或由順境引誘、或為逆境激發。《略論釋》將之歸納為四因:(一)種姓圓滿;(二)善友攝受;(三)悲憫有情;(四)不厭生死。29種性圓滿行者本具佛性,一旦因緣成熟,自能激發菩提心;第二因中之「善友」指的是知識,能引行者遠離惡知識,不造諸惡,常修眾善,能益菩提之道。若得善知識與其同住,則無事不辦,就如法華經?妙庄嚴王品》曰:「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30故善知識攝受是引發行人菩提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三因為大悲心,蓮花戒於《廣釋菩提心論》中雲:「所有最勝一切佛法,皆由悲心而為根本。」31菩提心為悲等流,悲心是菩提心之根本,由悲憫眾生生死苦,恆思救濟而引發菩提心;同時,也只有對自處無量生死苦心不怖畏,願代受眾生之苦,為利益無量有情發心恆住生死,方不同於二乘懼生死之苦而沉空滯寂,故不畏生死是發菩提心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

  發心之緣亦有四,《略論釋》雲:(一)見諸佛菩薩神力,或聞其功德生起欲得而發;(二)由聞無上菩提法藏,生信解而發心;(三)見佛法衰微,欲法久住而發心;(四)見惡世人愚痴過重而發心。32行者親見佛菩薩不思議神變威力,或從善知識處得聞,由此見聞增上力的緣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為得此而發心,乃發心之第一緣;或有一類因聞菩提法藏生信,由聞正法及深信之增上力故,對如來智生信,為得如來微妙智而發心。究其二緣,實為上求之心的所緣境。或見佛法欲滅,思若法久住,能滅無量有情生死大苦,以護持佛法利益眾生增上力故而發心,為發心之第三緣;或有一不忍見濁惡世眾生身心煩惱之所惱亂而發心,願惡世有情能隨自發菩提願。此二緣實質為下化之所緣境,故四緣中,前二者偏於自利,後二者偏於利他。四緣相資,一方面觀佛果功德以對治自利滿足之過失;另一方面觀慈與悲以對治利他滿足之過患,如是自他二利,性相具足方為圓滿發心

  發心有四力:自力、他力、因力和加行力。自力,謂由自身力量而於無上菩提深生愛樂;他力者,由他人功德之引發而於無上菩提深生愛樂;因力是由於宿世以來修習大乘法,今一睹佛菩薩,或見神力、或遇正法、或暫得聞對三寶之稱揚贊美即能發心;而若菩薩於現法中親近知識聽聞正法,修習種種善法,由加行而發心,謂加行力。若具自力、因力,或具此二力發心者,此菩提心堅固不退。若由他力、加行力,或總此二力發心者,此心易退。

  了解菩提心自性、行相、所緣及特徵,是為了更精確地理解菩提心,學習發心的因、緣、力,是為了更好地把握因緣。只要我們能多多親近善友,依教奉行,聽聞經教,勤加思惟,起大信心,欣樂佛果功德,觀眾生苦引生內在悲心,具足四力,定能發起堅固不退菩提心

  二、菩提心大乘佛法中的重要性


  佛在許多經中皆告誡行人,縱遇捨命緣,勿舍菩提心菩提心重於生命,緣於其為「佛種」,是成佛的根本、菩提道的第一步。若離此心修諸佛法,皆成魔業。故《略論釋》雲:「無論依經依教,主要皆在生起菩提心。」33

  (一)發心方入大乘
  《入菩薩行論》雲:「剎那發心後,雖困生死獄,亦應稱佛子。」34菩提心是取得大乘菩薩資格的唯一標准,是菩薩與二乘、凡夫的最本質區別。隨發此心,縱然身尚為生死之中的凡夫即為大乘之門,堪稱菩薩。《初發心功德品》就明確指出,發心者「即與三世諸佛體性平等35」;失此者,縱有證空功德,也失菩薩名,不名大乘人。故昔宗大師弟子:「修之起首,應依何法時?」其弟子羅桑樹卻吉降澤答雲:「首在發菩提心,否則所修大乘法,亦變為世間法矣!」36

  大乘波羅蜜多乘和密乘,前者為因乘,後者為果乘,二者皆以菩提心入門。何以二者均以此為入門?因法視修者的心量而定。就如《略論釋》中所述:「非僅就所學之法為大乘即是大乘,必其修法之補特伽羅能入大乘,始為大乘。」37因若以小心修大乘法,則大法也小。如行者為求個人解脫而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則縱以無量供具,供養無量世界諸佛如來及爾許世界所有眾生,令三千大千世界有情皆成阿羅漢,其所得功德不及菩薩發心功德千分之一,所成就的也非菩提果,因其發心有限故。以求個人解脫為因,則最終成就不出於解脫果,因果不二。若行者已發菩提心,則隨所修法,皆成大乘。以「菩提」為「覺」,菩提心是覺心,無相所得,以平等利益一切有情為特徵。若以此心布施,則僅施一物,一切有情皆得利益,所有功德盡匯入菩提果中,此人「即與三世諸佛如來境界平等,即與三世諸佛如來功德平等。」38是故法無定法,關鍵在於行者發心,發菩提心波羅蜜多乘、密乘,此二者才真正成為大乘法。

  (二)菩提心與空性慧的關係

  《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中雲:「故諸具慧者,從最初時便入大乘,甚為應理。」39告誡行人不應如二乘,經佛勸請方入大乘,當從初發心即趣入大乘。二乘有證空之功德,為何宗大師還欲令行者以發菩提心為先?以空慧如母,為三乘共因,菩提心如父,為佛種之不共因。

  如《金剛經》中雲:「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40「無為法」指空性,「賢聖」乃三乘聖人,緣何「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呢?以三乘同證空性,其所證之空於質上並無區別,僅因心量不同而所證之空有量上的大小之分。心量的差異緣於發心的不同,二乘發心有限,故所證空性亦有限量;菩薩菩提心此心周遍法界,量等塵沙其所證之空亦不可齊限。故聲緣縱有證空之功德也不得入大乘數。是以若無菩提心,縱具空慧,不得為入大乘;而如未達空慧,已發菩提心,則「已與三世諸佛同等」41。當然,從究竟意義上來說,真入大乘也不能離空慧。因菩提心世俗和勝義之分,行者以發世俗菩提心為先,勤習六度萬行,證得空性,以空慧為前導之菩提心方為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才能離四相,絕百非,真正做到度盡一切眾生而不覺有眾生我所度,才真正是菩薩境界

  成佛須方便與智慧雙具,方便緣世俗而修習,智慧緣勝義而修習,世俗之中以菩提心為主,勝義之中以空慧為主。唯菩提心與空性慧雙運,以菩提心為方便故,不住寂滅邊,不畏生死眾生;以空性慧為方便,遣住生死邊,度眾生而不煩惱所纏縛。而在發心和證空二者之間,行者以先發菩提心為宜。因為若菩提心已生,則空慧易得。菩提心以上求下化為目標此心也可說是責任感、使命感,它本身會產生一種強大的推動力,推動行者積極修習,自然而然易生空慧;而如先引發空慧,由證空者,有寂滅之樂行人易貪住其境,難以引發菩提心。故菩提心與空性慧二者,以菩提心為主而建立大乘

  三、發菩提心

  藏傳佛教菩提心修法有二派,一為阿底峽尊者依月稱《四百頌釋》、月居士尊雜貢麥、蓮花戒《修次》等所傳之七因果法,二為依寂天菩薩依《華嚴經》所傳之自他相換法。自他相換法之關鍵在於以進求自樂之心,與漠視他苦之心相換,其目的為舍我愛執修他愛執,不顧自樂而除他苦。個人認為自他相換修法起點高於七因果法,非大根器者難以上手。而七因果修法,階梯性明顯,由點到線,再到面,進而拓展為整個法界,更適合於末法時代行者。以下主要從七重因果來談發菩提心

  (一)七因果之特點——知母為基點、悲心是關鍵
  七因果生起次第決定,如《廣論》中所述:「七因果者,謂圓滿佛果菩提心生,彼心從增上意樂生,意樂從大悲生,大悲從慈生,慈從報恩心生,報恩從念恩生,念恩從知母生。」42知母、念恩、報恩、慈四支為悲心之因,增上意樂與菩提心為悲心之果。故七因果以知母為起點,以悲心為關鍵,以引生菩提心為最終目標佛教提倡報恩,父母恩為四恩之一,《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中說,若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誠然,父母之恩言不能盡,但歸納起來不外乎是二種恩德:一者:托胎生產恩;二者:乳哺養育恩。《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就如是描述母親十月懷胎的痛苦

  世間悲母孕其子,十月懷胎長受苦,於五欲樂情不著,隨時飲食亦同然。晝夜常懷悲愍心,行住坐卧受諸苦,若正誕其胎藏子,如攢鋒刃解肢節,迷惑東西不能辨,或因此難而命終,五親眷屬咸悲惱。43

  父母之於子女有養育之恩,而母親則統括了以上二恩。故於父母二者中,佛教通常認為母恩甚於父恩。母恩是人所承受的最早、最直接的、也是最深重恩德,念母報恩是世人最易接受、也最易生起的一份感情。宗大師以「知母」為七因果之起點,含有強烈的情感因素,為菩提心的最終生起找到了一個堅實可靠的基點。《大丈夫論》雲:「菩薩悲心唯有一事所逼迫,常為他事苦來逼迫,更無餘事。」44見眾生內為貪痴三毒所害,外為八苦逼迫,心生不忍,欲拔其苦即為悲心。《華嚴經入不思境界普賢行願品中說
  諸佛如來大悲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45

  由此段經文可知,悲為菩提心的根本,是菩提心之所依,菩提心源於悲心,為悲等流,悲心若斷,菩提心即斷。以悲心擾動行者,使心生不忍,思拔眾生之苦,是引發菩提心的前提;其次,菩薩行也是以悲心為首而履踐。如《正攝法經》雲:「世尊菩薩不須學習多法。世尊菩薩若能善受、善達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雲何?所謂大悲……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余法亦當生起。」46僅一次發心,見有情無量,行為暴戾,剛強難調,若悲心薄弱,則易生怯弱而退入小乘。只有悲心強烈,在它的推動下方能數數發心,漸令增長,才能利他而不厭。既得佛位,也以大悲故,不住寂滅,長住世間利益眾生。故悲心能引發菩提心,激勵菩薩行,如同菩提心命根。宗大師以其為七因果關鍵,與《普賢行願品》中「因於大悲菩提心」的意義一脈相承。

  (二)正修
  七因果下士道之「依師擇師」與「修暇滿人身難得」,及中士道之「觀輪迴苦」和「怨親不定」為基礎,它的修習分三個步驟:首須修求利他之心;次修求菩提之心;最後所得即為菩提心

  發心首先須具足菩提心,其次當具足利他之心菩提心的根本是為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欲使此心真實生起,無有偏袒,當先修平等舍心。先緣一位與自不遠亦不近的普通有情,使自己無愛也無恨;次緣親友觀想無始以來輪迴六道今世親人或為前生怨敵,如此熄滅心中的貪執之心;再次緣怨敵,思於無量生死之中,怨親不定,此世怨敵或為宿世親人。如是對怨親不生貪,心得平等;最後觀一切有情無不欣樂厭苦,無不曾作過自己父母,故不應愛恨,當平等饒益。如是修平等舍心後所生慈心以無貪為性,它是修知母、念恩、報恩的基礎

  修知母,應首觀吾人無始以來生死流轉,所得生命無量,故母亦無量,一切有情無不曾作過我父母,也無不於將來為我父母。次於現世母親像前作如是思惟母親非僅我今世之母,已於無數生中曾為我母。懷胎時小心呵護;生產時幾欲近死,受盡痛苦;出生後,母親咽苦吐甘,艱辛養育,飢時子食,渴時予飲,寒時給衣;子若有苦,恨不能以身代之。如是思惟,念恩之心油然而生;再觀父親親戚朋友、非親非怨之人、直到仇敵,層層拓展,一一觀為母親,次第修習,觀想一切眾生不與己有恩、無不是母,只是由生死變易而不識罷了。而今母親生死中如墮大海,我怎能棄之不顧,只求一己之解脫?故自當負起救護報恩之責。然給予母親世間一切衣食供養亦不過是此世暫時之樂,以其為有漏樂,唯令母得涅無盡之樂,方為究竟報恩。而母親煩惱所撓,又缺善友引導,造作諸惡行,步步趣於惡趣,如同發狂之盲人,甚可悲憫。自忖如何方能令其普得安樂,進而願其皆得安樂,最後自念我當擔負此等責任。次第深入,先以親始,次非親非怨者,再於仇怨,最後於一切有情,一一自誓皆令得樂,如是發起慈心

  修悲次第亦如修慈,由親及中及怨再到一切有情,觀六道眾生輪迴之苦;二乘未能與五蘊相離,不離行苦性;菩薩生死中度生,雖無苦諦,但尚有苦。首思如何方能盡除其苦,進一步求其皆得離苦,後自誓擔負除苦之責。及緣一切有情能任運而起悲心,方稱同體大悲。悲心增上,發心荷擔令一切如母有情離苦得樂之責,如是生起決定之增上意樂,並於行住坐卧中時時不忘心念堅定不移。至此七重因果之前六重皆已修習圓滿真實具備了利他之心

  唯有令一切如母有情成佛道,才是徹底的利他,而欲達此目標,必自先成佛,方有能力。如是思惟佛三業功德,生決定信心,希求佛果,時刻不忘,才得真實菩提心

  結  語

  《華嚴經》第七十八品,彌勒菩薩讚歎菩提心雲:「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菩提心而出生故。」47認為菩提心是總持法門,總持了一切菩薩行。它不僅是菩提道上的第一步,而且還是最關鍵的一步,甚至可說它囊括了整個菩薩行。舍離菩提心,則不名菩薩行,千經萬論莫不共贊菩提心,是以不發心,則如同在通達華藏世界的路上,舍乘飛機而選擇步行,實在可惜可嘆。故任何「欲見十方一切佛,欲施無盡功德藏,欲滅眾生諸苦惱」48的行者,都「宜應速發菩提心 。」49隻要准確地把握它,深刻認識它在大乘佛法修習中的重要性,依於七重因果次第修習,定能生起堅固不退菩提心

  〔1〕 昂旺良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第1冊,成都昭覺寺、東方文化藝術研究所1995年版,第588頁。
  〔2〕《大正藏》第14冊,第159頁下。
  〔3〕《大正藏》第25冊,第362頁下。
  〔4〕《大正藏》第5冊,第263頁下。
  〔5〕《大正藏》第10冊,第95頁上。
  〔6〕《大正藏》第30冊,第480頁中。
  〔7〕《大正藏》第32冊,第572頁下。
  〔8〕《大正藏》第32冊,第572頁下。
  〔9〕《大正藏》第32冊,第573頁下。
  〔10〕《大正藏》第32冊,第573頁下。
  〔11〕《大正藏》第10冊,第89頁中。《初發心功德品》末更雲:「出生三世一切佛,成就世間一切樂。增長一切勝功德,永斷一切諸疑惑開示一切妙境界,盡除一切諸障礙成就一切清凈剎,出生一切如來智。欲見十方一切佛,欲施無盡功德藏。欲滅眾生諸苦惱,宜應速發菩提心。」認為菩提心是一切世出世善的根本。(見於同冊第95頁上。)

  〔12〕昂旺良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第1冊,第588頁。
  〔13〕昂旺良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第2冊,第11頁。
  〔14〕《大正藏》第32冊,第573頁下。
  〔15〕《大正藏》第10冊,第89-90頁上。
  〔16〕《大正藏》第10冊,第492頁下。
  〔17〕《大正藏》第10冊,第89頁下。
  〔18〕同上。
  〔19〕《大正藏》第10冊,第92頁中。
  〔20〕《大正藏》第10冊,第94頁中。
  〔21〕《大正藏》第10冊,第94頁上。
  〔22〕《大正藏》第10冊,第92頁下。
  〔23〕《大正藏》第8冊,第751頁上。
  〔24〕《初發心品》中雲:「(菩薩)於諸世間不分別,於一切法無妄想,雖觀諸法而不取,恆救眾生無所度。能所分別二俱離,雜染清凈無所取。」(見《大正藏》第10冊,93頁中。)「善知眾生無生相,善知言語無語相,於諸世界心無礙,悉善了知無所著。(出處同前一句)「嚴凈國土悉無餘,亦不曾生凈分別。」(出處同前,第93頁下)
  〔25〕《大正藏》第10冊,第94頁下。
  〔26〕《大正藏》第10冊,第430頁上。
  〔27〕同上。
  〔28〕《大正藏》第10冊,第431頁下。
  〔29〕昂旺良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第1冊,第588頁。
  〔30〕《大正藏》第9冊,第60頁下。
  〔31〕《大正藏》第32冊,第563頁上。
  〔32〕昂旺良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第1冊,第588頁。
  〔33〕同上。
  〔34〕轉引《菩提道次第略論釋》第1冊,第578頁。
  〔35〕《大正藏》第10冊,第91頁下。
  〔36〕昂旺良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第1冊,第119頁。
  〔37〕昂旺良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第1冊,第579頁。
  〔38〕《大正藏》第10冊,第91頁下。
  〔39〕昂旺良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第1冊,第574頁。
  〔40〕《大正藏》第8冊,第753頁中。
  〔41〕《大正藏》第10冊,第91頁下。
  〔42〕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廣論》,上海佛學書局1998年版,第210~211頁。
  〔43〕《大藏經》第3冊,第296頁。
  〔44〕《大正藏》第30冊,第265頁中。
  〔45〕《大正藏》第30冊,第265頁中。
  〔46〕轉引《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八,第212頁。
  〔47〕《大正藏》第10冊,第430頁下。
  〔48〕《大正藏》第10冊,第 95頁上。
  〔49〕同上。大乘菩提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