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清法師:心經講記——《法性基礎》之四

《法性基礎》之四
  ——2012年10月29日《心經網路課堂錄音整理
  各位同學晚上好!那麼今天接著學習《心經》。這兩天嗓子不太好,原因是沒有「般若」,結果產生障礙了。「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能夠「照見五蘊皆空」,能夠「度一切苦厄」,現在沒有般若,也照不了空,這個苦厄也就來了。因為天氣比較冷,我在這兒現身說法大家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上一次課已經把《心經》的經題跟大家做了一個分享,今天我們就開始正文內容
  今天重點分享兩個詞的內涵:一個是「觀」,一個是「自在」。進度比前面要快一點,分享兩個詞。那麼在這之前,簡單地把經題大概的意思提煉一下。在給大家分享的時候說,「般若」它本身是一種智慧,一種抉擇的智慧;「波羅蜜多」它叫做「度」,這個「度」是度什麼呢?(學員:度苦厄)噢,度苦厄!度苦厄沒有錯,但這是果相上去判斷。如果我們想去度這個苦厄,從果上去做這一點的話,那麼因上是什麼?(學員:度我執)度我執的那種習氣。這個度如果換成我們現在語言來表達,其實就是——因為我執它是一種負面的,你要去度過它,困難險難、障礙你要去度過它。如果我們從正面來解讀它,那「般若蜜多」就變成了成就成就什麼呢?反面的度的是我執習氣,那麼成就的就是無我智慧成就無我境界。這個無我境界,在心這裡面可以集中體現出來。那麼心,我們跟大家分享,這是我們生命全方位的成長,所以以這樣一種智慧的抉擇,來去成就生命全方位的成長,它的標準、它的內涵在什麼地方呢?就是我們《心經》要講的。這是我們對經題簡單這樣一個角度的詮釋。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個是「觀」,一個是「自在」。其實這個內容我們在學習《菩提道次第論》的時候,我印象中應該有提到過,但是因為我們在日日新,又日新,所以生命總是新的。我們的概念、我們的體會、我們的感悟總是會有些新鮮的血液。所以這個分享,每天的分享也是有新的內涵在裡面。
  這個「觀」字,(法師板書)「觀」,這個寫得有點不規范,要繁體都繁體,要簡體都簡體,好像一半繁體,一半簡體,(眾笑,法師笑)古今結合。這個「觀」,《說文解字》裡面解釋,是什麼呢?叫「諦視」,「諦」啊,大家一定不陌生,對吧?二諦、真諦真理。但是這里的「諦」,直接的意思是認真、仔細。「視」呢?叫「瞻」,《說文解字》里叫瞻,哪個瞻呢?(法師板書)瞻仰的「瞻」。所以直觀上來理解這個觀的話,就是非常認真,仔細地去看。非常認真仔細地去看,這個意思。如果僅僅是這樣,好像我們也都可以做到,在生活中可以認真去觀察,仔細去了解,似乎我們也能做到,那是不是我們就是觀了呢?貌似還不是。僅管如此,但是我們要有這份體驗的話就知道,將來有可能會達到什麼境界。我們現場做個試驗,這本書大家都看到了吧?看到了啊,剛才大家看到什麼呢
  學員a:書
  法師:書,一本書,就一本書啊?
  學員b:老子
  法師老子啊?還有什麼呢?
  學員c:黃色的,上面有圖案
  法師:上面是什麼?黃色的上面是什麼?
  學員c:畫的是山水畫。
  法師:山水畫?
  學員c:看不清,我沒帶眼鏡
  法師:(法師笑,大眾笑)好,再繼續說。
  學員c:反正是有水墨畫。
  法師:水墨畫,水墨畫是沒錯了,但是畫的內容什麼呢
  學員d:雲彩。
  法師:啊,雲彩。還有什麼呢?
  學員d:還有字。
  法師:還有字。我簡單這樣一個試驗,想說明什麼問題呢?如果我們籠統來講的話,我們看一本書就是一本書了,對不對?但是如果你要去了解這書上到底是什麼信息的話,誰了解得最清楚啊?
  學員d:出書的人
  法師:哎!設計的那個人最清楚,對不對?設計的人你要他在給你講,這個設計模版他是怎麼設計的,他給你講三天三夜沒完。他為什麼這么考慮,中間經過多少版的改善,對不對?為什麼要選擇這個,中間又有多少故事他能給你分享有好多好多故事在後面。但是對我們來講的話,我們沒有經歷這個過程,所以簡簡單讓我們去看的話,直觀的感受非常籠統——就是一本書。但是這本書上面,其實包涵了很多信息。作為一個旁觀者我這樣「諦視」下以後,你看有多少信息。就剛才大家看到的這個黃色,當然為什麼選擇黃色,肯定有設計者的考慮,對不對?為什麼加一些紅色,上面是水墨畫也沒有錯,但我怎麼看象是雕刻的呢?拍攝是雕刻的畫,它上面是龍。龍啊,上面是龍,我們肯定是看不著了,對不對?你們又沒有戴眼鏡嘛!(大眾笑)上面還有一個娃娃,對不對?然後側面還有一個因陀羅網。它上面寫一句很有內涵:「從知識經濟走向善知識經濟,從網際網路走向因陀羅網。」(大眾笑)上面畫了一個因陀羅網,非常有深意,很有深意。
  這個背後我們知道,出書的作者背後,他有他的理念,有對文化的一種情懷,有對我時代的一種觀察都在裡邊。簡簡單單的這樣一個封面,透露給我們很多很多信息,那這個是不是「諦視」啊?至少比我們剛才非常粗略地看過以後,相對來講的話更加認真仔細了,我們所攝取的信息就更多了。你說信息多了,會不會分別心重了呢?是不是分別心重了?大家在這種場合裡邊,大家會不會為我們這樣認真觀察以後,攝取那麼多信息,會說:唉!你分別心那麼重幹什麼?一本書就是一本書,會這樣說嗎?不會吧?這種分別心,大家知道我們這種分別的心本身不是問題,分別以後產生執著才是問題。好,你不分別,請問你所認為的不分別是不是執著?對不對?那個本身就是執著,你已經分別了,我們已經產生一種執取了,那個執取本身就是要破除的。用什麼破除呢?用我們的分別來去破除它。但這種分別,我們是對於事物的觀察、緣起的觀待,看到這個信息以後,了解它、認知它,但是不粘著它、不貪著它、不執取它,這個就沒有問題。所以這裡邊有這樣一個認識。
  這是第一層表面的意思。「諦視」,我們可以大概了解一下,這個「觀」它的字面的意思。那麼為什麼我們現在一天忙忙碌碌接觸了好多人,做了好多事情,但是要讓我們去回憶的話,發現很多事情都回憶不起來了。好象做了很多,但是又沒有留下什麼,好象我們的接觸人也很多,但是我們從人身上所領納的信息又是那麼少,原因在什麼地方呢?
  學員a:沒有用心
  法師:沒有用心,沒有用心的是什麼啊?
  學員b:我覺得是不知道怎麼用心
  法師:啊,不知道怎麼用心,首先是沒有用心,為什麼沒有用心呢?因為不知道怎麼用心,對吧?
  學員a:沒重視它去怎麼用心,那如果說是自己在意事情,那肯定會比較仔細地去看。
  法師:好,我們可以去觀察去了解,每個人肯定有每個人背後的原因,我們可以去找。作為一個時代來講,作為我們整個的社會的共業來講的話,有一個大的主要原因,什麼原因呢?
  學員a:信息太多
  法師:哦,信息太多了啊?是啊,信息太多。大家知道,信息太多以後導致一個結果就是:我們的心開始急了。這活給你分配多,超乎你的能力你就著急了。信息也是一樣。上一次我們給大家分享過,這個人的精神要更新就像要吃飯一樣,平常的飯簡單一點,你慢條斯理的吃、用,現在不是了。現在給你滿漢全席,而且大家在一起吃,這時候啊,人就是吃著碗裡面看著鍋里,自己吃的還要看別人吃的是什麼。想把好的東西自己都要一遍,就這樣一種信息的繁、雜、多,以及我們現在所做事情的量越來越多了以後,導致了我們內心的一種壓力。這種壓力狀態下,讓我們的心開始變得著急了。壓力會有動力,有壓力的話就開始急,急的狀態下,我們所說的話、做的事,你去看一看,在大街上大家去走,開車,包括我們現在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那種心裡的狀態是在沒有安住在當下的狀態都是心要往前奔的狀態
  記得剛開始學佛的時候,有一次聽一個法師分享,當時給我的觸動非常大。他在分享自己,說有的時候發現自己心有一點急,怎麼發現的呢?他說有一次上樓,發現自己的身體往前傾斜了。我當時想說:這上樓身體不傾斜怎麼上去啊?出家法師人家有修行,要注重威儀,對不對?上樓不傾斜難道上不去嗎?可以吧?大家回去試試。身體不要傾斜,上樓一樣保持身體非常端莊,你試試看。哎,那個法師這樣一分享以後啊,我能體會到說,人對內心的一種觀照,他是在走路、說話、做每一件事情以後,你稍微覺照一下,你就知道自己的心有沒有偏失。有這個法師例子了,我們現在知道怎麼去用心了嘛,就這樣用心。時時刻刻你要想用,心都在那兒等著你用呢。心可不討厭我們用它用多,心的功能潛力是無限的。只要用它,它都樂意讓你用。關健是我們現在把它忽視了,漠視了。一天也用不了幾次心,也不知道用什麼,用身體啊、用勞力啊。所以看似我們現在是勞心者,我看也不一定。
  過去孟子講,人有兩類:一個是勞心者,一個是勞力者。「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個所謂的勞心者就是從精神活動、精神創造的人;勞力者是進行物質創造的人這兩個勞動都是創造,都在創造,但這種創造他的層面是不同的。現在,我們已經沒有創造了,無論是勞心者還是勞力者,就是幹什麼呢消耗體力的,消耗腦力的,對不對?全部就是一種消耗。那吃那麼多你不消耗幹什麼呀,對不對?我們接受那麼多信息你不消耗怎麼辦呢,全部變成一種消耗了,所以我們現在即便是勞心者其實也是勞力者。
  因為我們去學了佛法佛法又是產生在印度,那一種非常的悠哉悠哉的生活環境下,衣食自足。他們是熱帶環境、熱帶氣候,不擔心吃不擔心穿,反正非常簡單就可以了。他們有很充足的時間去跟自然互動,有充足的時間去跟自己的內心世界互動,讓自己的心慢慢靜下來,就是生活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下。現在我們有幸學到佛法,但是有幸學到佛法,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回歸到那個場景的話,我們是沒有辦法體會到佛法是在講什麼的。心不相應啊,所以我們嘗試著在生活中試著自已去體驗,在周圍的環境中去創造一個氛圍,什麼氛圍呢?慢下來,讓你生活節奏慢下來。讓自己學習,學習的內容慢下來、慢下來。
  這樣一種慢,大家想想看,過去我們講過拔苗助長,那些例子多麼形象。當時那個莊稼人,每天都去看莊稼。覺得莊稼怎麼沒有長啊,不但沒有長很可能縮回去了?他可能會產生這種錯覺。那不行,幹什麼呢?要拔!一下拔高了。結果呢?第二天再去一看,都死了。我們生命何其不是這樣子當我們想著,我們學佛以後,我們想著生命要去提升啊!是要提升,但是你要小心,別拔苗助長!生命的成長哪有那麼容易,說今天學了佛法,三個月以後發現:哎喲,人改變了,叫「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我認為那個話是鼓勵人的。這三日,一三一數就不知幾日過去了。對不對?生命的成長是非常緩慢的,根本你每天覺察不到。我們每次做法會、總結,這次我成長有多麼大,收獲有多麼大,我看也不是那麼大,不一定那麼大。真正大,就那種心情的回歸,那種平常心,讓自己在承擔過程中回歸那種平常心。承擔這件事情對我生命成長來講的話,就象吃飯睡覺一樣,這是沒有商量的,無論有沒有收獲,都是要承擔的。不能因為這一次承擔沒有收獲,哎呀,沒信心了,下次沒動力去承擔了,沒動力承擔法會了。那基本上就說明,我們以前對於佛法認知和對生命成長基本的認知,就屬於拔苗助長式的,就是可以看到進步,然後我才去做事實上,我們的成長自己哪能看得到,根本看不到,就象自己的煩惱根本看不到是一樣的。
  好,先請放輕鬆。因為談到這一點我就想想說,我們過去學習啊,學的那麼多,上學,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每一學科,每一學期,數數大約要學習多少門課程?我印象中每一學期少說也有十來門,多的話甚至到二十門。想想看,二十課程,半年。然後考試的時候我們還能考八九十分,還能得到優秀獎。結果考完試以後,書就一扔,趕快賣,當廢紙就扔掉了。畢業以後拿個畢業證,這就是你的收獲,這是很實實在在的。但是我們學的那麼多,到底在我們的生命中能轉化成多少,你會發現很少很少。前段時間我們在學習,看那個記錄片《科學啟示錄》的時候,就有一啟發我在想,我們佛法學習,嘗試著給物理學習做個結合。比如說牛頓運動三個定律這是物理世界規律,我們嘗試著給我精神世界規律能不能做個對應呢?好,這是一個思路,我們對應了。結果當時現場有十來個同學,大家回憶回憶吧,牛頓運動三個定律在講什麼?(法師笑,眾笑)發現回憶不起來了,想不起來了,不知在講什麼。這件事情當然沒有給大家提前預習,多一些時間。如果我提前告訴兩天下一次我們要學這個了,大家肯定回去馬上復習一遍說得非常清楚。問題是,無常來的時候可不一給你打招呼,這些東西我們沒有轉化成自己的思想觀念,沒有轉化成自己的生活態度,所以過去學的就是一種知識。這種知識的話,學完以後,就還出去了,這件事情值得反思。大家想想看,我們作為理科,當時還有很多理科的同學,對不對?大家這樣子去學習,學了那麼長時間的這樣一種認知,結果到最後最基本的卻沒辦法記住,卻沒辦法轉換成我們生活的,我們看待問題的眼光和看待物理世界的角度,這就說明問題就大了。說明我們學了那麼多,它對我們的精神沒有滋養,它沒有變成營養,人的精神沒有變得強大。學了一門內容以後,它沒有讓我們的精神變得強大,沒有變得強大那就變成負擔了。你吃飯沒有轉換成營養,那肯定是負擔負擔誰不想早點扔掉呢?肯定想早點扔掉。
  那麼為什麼會導致這樣一個結果?我覺得不是老師教得不好也不學生沒有學習能力,什麼原因呢?學習的內容太多了、太多了!我們要給大家安排課程說,今天我們要把心經講完。完了!我這個心馬上就著急了,我一著急大家肯定跟著著急,一定要分課時的,把這個知識名言文辭解釋一遍,大家就可以結束了。這個解釋,誰不可以解釋呢?對不對?上網一查都可以查到!那好,我們這一就可以學二三十部經。各位,你想學嗎?想不想學二三十部經?你想學,別來這兒學,我是沒有辦法給你分享。我就想,以後每次就分享一個詞兩個詞,(法師笑,眾笑)讓你心情慢慢靜下來,腳步慢慢放輕鬆。沒辦法,我們必須要把腳步放下來,你的心情自然也就放鬆下來了。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把我們的所求目標放低、放低,放得是我們心靈成長要配合起來的一個程度,我們的心就沒有辦法成長。你以為可以成長,實際上成長不了,這是不可匹配的,這不是按照我們想像來的。事實如果能夠按照我們想像來的話,我們早就成佛了,對不對?不需要那麼多天,不需要那麼多生,那麼多世。說明我們的想法都是妄想,這種妄想是因為在一種非常著急的狀態下,而產生的一種不可琢磨的一種念頭這是關於「諦視」。現在大家諦視了吧?諦視一下自己心理狀態這是我們把「觀」的基本的字義這樣一個解釋。
  那麼,第二點,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觀本身的產生。既然它這個「觀」,不簡簡單單是我們生活中仔細地觀察和諦視這樣一種心理狀態,那麼這個觀什麼時候才現起來?這是我們所關心的。觀什麼時候才能現起來呢?什麼時候才能現起來?安靜下來?還有沒有?
  學員:事後。
  法師:事後?
  學員旁觀者才能觀。
  法師:觀只有旁才能觀,作為旁觀者,自己沒辦法看清自己。好!還有沒有?
  學員:覺照的時候。
  法師:覺照的時候。安靜下來的時候,覺照的時候,做一個旁觀者的時候。大家想想看,剛才那位法師在舉這個例子的時候,他在說自己心比較著急的時候。那個時候,他有沒有在觀?
  學員:有。
  法師:有!那麼那個時候,至少我們知道他的心是安靜的,對不對?他在覺照自己的言行的偏失。旁觀者,那個時候誰在旁呢?
  學員:他另外的一個自己!(眾笑,法師笑)
  法師自己的自己,還有另外的自己。
  學員:心在旁觀。
  法師:心在旁觀,我們心在旁邊。平常我們心旁觀的那種能力、覺照的功能沒有開啟。如果開啟的話,應該時時刻刻都有觀才對啊。事實上,當我們不去警醒自己的時候,那個觀就沒有現起,因為你把它解僱了,你沒有聘請它。你聘請它,人家就盡職盡責為你服務,你現在不聘請它,把人家解僱了,人家肯定就不給你幹活了,那種狀態他是被冷漠的狀態
  但是大家想想看,這種觀就有兩種狀態:一個是現在大家心安靜的時候隨時讓你觀,有時候就覺照一下。我們不能說它不是觀,但是也不能說這種觀就是嚴格意義上的觀,什麼原因呢?因為那個心理狀態是非常短暫的,剎那即逝的。現在我提醒大家觀你就觀,不提醒馬上一會就不觀了,一會就被各種各樣的所緣境界信息所牽引著就走了。所以那種觀就像一個大海的波浪一樣,有可能在某一個局部區域它暫時平息下來了,它能夠比較平靜真實地反映了一個事物的全然面貌,那個時候是一種觀。但是這種觀是非常不穩定的,外緣一來就衝散了。所以嚴格意義上的觀,應該是和我們的定相應的,這種定就是一種持續的力量。心它能夠緣一個境界,持續地緣,非常穩定。這種狀態下,這種觀照的智慧就開啟了。
  那麼這樣一種定的狀態怎麼達到呢?我想這個大家應該已經不陌生了,因為這之前我們在學習《大乘五蘊論》的時候講過五種心所有法,這五種心所有法是別境心所有法。我們以前跟大家分享過,這是一個次第上的認知:一個是欲,一個是勝解,一個是念,一個是三摩地,最一個就是慧。這樣五種別境心所有法,所謂的別境,就是它的所緣境各不相同。
  我們可以看一看「欲」它的所緣境是什麼呢?叫「可愛事」;下面的「勝解」就是「決定事」;「念」是「串習事」;「三摩地」是「所觀事」;「慧」也是「所觀事」。所以「三摩地」和「慧」,就是定和慧它的所緣境其實是一樣的,就是所觀的事。這樣一個所觀的事,觀之存在,開始出現的時候,只出現在定和慧這個所緣的境界裡邊。而這之前,嚴格意義上它都不能算做所觀事,因為他的觀沒現前,觀照的力量沒有現前。這個之前,人的心還是非散亂的一種狀態。非常散亂狀態的時候,它只能說是一種緣、所緣,或者叫一種取。而到定的時候,非常穩定的時候,這個時候才是觀,一種觀照一種覺照就出來了,非常穩定的心緒就現形了。
  現在要跟大家分享的,因為學到《心經》以後,我們要在這個基礎上,深入的再挖掘一下。挖掘什麼呢?大家知道這個心理的一個過程,它其實已經蘊含了我們精神世界不斷提升的一個次第。這個精神境界,如果我們想不斷提升的話,那麼它一定是一以貫之的。這個一以貫之的思路,一以貫之的內涵,如果我們希望實現的話,剛開始這個可愛事的選擇是具有決定性的,這是我們的起點。到底我們愛什麼,可愛什麼愛錯了,完了,路子一開始就錯了,最後我們想要的結果必然達不到。那麼這個「可愛事」到底什麼東西可愛,大家說說看,大家現在能體會到什麼東西可愛?
  學員a:宗旨
  法師:噢,宗旨可愛,哎喲!宗旨可愛好。宗旨是什麼呀?
  學員a:宗旨是我們大方向向哪去!
  法師宗旨是我們大方向向哪邊去,這樣你能不能給大家講一下你的宗旨是什麼?你准備往哪個方向去?
  學員a:文化上面去做的,能引起啟迪人性的一些文化作品。
  法師:哦!當我們這樣去想的時候,其實它已經變成一種事,一種事或者一種事業,這樣的一種事業他能達到這樣一個功用目的。這個裡邊其實已經包含了我們的目標,一個途徑。這個已經不簡簡單是一個宗旨了,那麼大家還有什麼別的想法
  學員b:正見
  法師正見很可愛,對不對?
  學員c:我覺得是一切讓我感覺快樂事情
  法師:一切讓我感覺快樂事情很可愛,你這定義無懈可擊了。
  學員c:對。
  法師:可愛事,一切讓我們感到很快樂事情,你只是把這個可愛事做了一個解釋而已。你現在可愛什麼?
  學員d:究竟。
  法師:究竟,你可愛究竟啊?那麼究竟是什麼呢?大家要誠,現在要誠,就是你感受到什麼就是什麼。
  學員d:學佛
  法師學佛很可愛,對不對?
  學員e:沒有煩惱
  法師:沒有煩惱很可愛。
  學員f:真諦
  法師真諦很可愛。
  學員b:上次有一個人說我身上缺點,現在如果有人給我指出來這個缺點,我感覺也挺好的。
  法師:已經感受到人生提升、改善自我快樂了。所以這時候有人告訴我我也得很好。還有沒有呢?大家說一點比較俗的,別說那麼崇高的。(法師笑)
  學員g:中500萬。(眾笑,法師笑)
  法師:這個錢很可愛,對不對?各位,錢可愛嗎?
  眾學員:可愛。
  法師:誰說錢不可愛,到時候你發工資可以給大家分一點。我覺得我們要去實事求是,誠心誠意要去認識自己到底可愛哪些東西生活中我們能體驗的可愛的東西是什麼,這個東西我們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有時候偶爾能騙得了自己,你騙不了無常,騙不了業果。無常來的時候,業果來的時候,那個時候檢驗你到底可愛什麼。(學員生命很可愛)生命很可愛。好,這個可愛我們在這要去挖掘它。這件事情以我們現量能感受到的可愛,那肯定是現實生活物質所擁有的。基本上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都是我們曾經認為很可愛的,我們才去追求他,至於得到以後可不可愛就不一定了。你們已經滿足了我的那種需求了,到時候你日用的時候,慢慢就把它忽視了。哪一天又把它又失去了,你又覺得它很可愛了。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基本上是我們曾經可愛的,但至於現在我心中有很多很可愛的,我們正在孜孜以求的,每天這樣努力去追求的,一定有,而這個跟成佛沒有關係跟你提升自己的人格沒有關係你不要崇高化。這個一定要去認清楚它,我覺得這個是我們的起點,這就是起點,認識到這是我們的起點,我們再讀經典才有意義。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起點,讀經典是沒有意義的。大家知道哦,因為你已經是聖人了,你可以去寫經典不需要讀這個經典。我們之所以學佛,之所以讀經典你要承認我們現在——我們的追求、我們的看法確實跟佛差距太遠了,對不對?要承認這個差距,承認這個差距佛才覺得你可愛,才覺得我們可愛。不然的話,佛覺得我們很不可愛,因為他辛辛苦苦那麼成佛了,你還沒有辛辛苦苦也成佛啦?(法師笑)這樣不行,他心裡不平衡,(法師笑,眾笑)不可愛,這件事情不可愛。
  可愛這件事情我們現在能感受到的,就是我們基本上能夠直接帶給我快樂的,我們都覺得很可愛,對不對?那小孩子漂亮的,我們覺得很可愛;小孩子長得不是很漂亮,我們就覺得不是那麼可愛,對不對?領導對我很好,經常對我很微笑,時不時的關心我一下,時不時再定期提升一下工資,然後還定期的話拔一拔職位,那這個領導很可愛,這個就非常可愛,我們就會心裡經常惦記著他。反過來講,老是和我們作對的,不可愛,這件事情讓人惱火,心裡面一想起來就窩火,這件事情不可愛。這件事情是我們現量能夠感受到的,我覺得要去認識它。當我們對這樣的現實啊,自己的狀態能夠認知的話,大家認為這樣是不是在觀?對不對,是不是在覺照呢,也是。這種狀態一般情況下我們是看不到的,認識不到這個差距,所以我們也不覺得佛有什麼了不起的,他有什麼了不起的啊?對不對,孔子孔子又能怎麼樣呢?沒什麼了不起的,他說的話我也能說出來,他做的事你也一樣能做出來,對不對?沒什麼了不起的,這個經典對我們的吸引力,一下就沒有了,我們生命提升的可能性就沒有了。在這情況下,我們看一看古德他們認為可愛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大家能不能體會到這一點
  這一點我們可以引用孟子當時說的一段話,這段話它對生命的提升有一個更加相似但又系統的一種認知。這個以前我跟大家在不同場合也分享過。孟子他通過自己的這樣一種體驗以後,他發現什麼叫善呢?對於什麼是善,我們可以給它很多的定義,比如說:利他是善,對別人有利益是善,我們還可以給它更嚴格一點,利人利己、自利利他叫善。我們都可以提出這樣的定義,但是孟子通過他的體驗,他提出一句話,叫做「可欲」,「可欲之為善」。這件事情啊可欲,欲、欲求,想要得到它,這件事情就是善。這個定義大家認可嗎?
  同學:嗯。
  法師:啊?認可啊?真認可嗎?
  同學:可欲怎麼能是善啊?
  法師:就是啊,可欲怎麼會都是善呢?
  同學:那人人都是善啊,最壞的人也是善的啊?
  法師:就是啊,最壞的人也有善,也有可欲啊,為什麼孟子就叫它善呢?大家可以體會到孟子境界了吧?
  同學:對!噢!
  法師:噢什麼啊?(法師笑,眾笑)你分享一下?
  同學:他覺得欲全是好的,全是善的。
  同學:對所有人都一樣的,
  法師:對所有人都一樣的。
  同學:他沒有惡,全是好的,全是善的。
  同學:在他腦海里就沒有惡,所以說他的境界始終是善。
  同學那就眾生平等唄!。
  法師:是,所以這是兩種理解。剛才說的可欲是善,那麼這些惡人他也是可欲,那麼他應該也是善啊。這是一種理解。剛才說這是孟子境界,可欲是善,孟子說可欲的東西都是善的。對不對?那孟子他是什麼境界,現在我們還要通過學習《孟子》才能體會到。但是他說的很多話,從我們去體會的話,後人把孟子羅列為四書之一,把他稱為「亞聖」,確實是有原因的,他的思想脈絡確實是很孔子一脈相承,是可以吻合的。
  那麼這個「可欲」,孟子已經開始對人性,他通過自己的修證以後,確實對人性深處的所求已經有體驗了。他認為這件事情有一事情沒有人會拒絕的,那個東西什麼呢?那個就是善,他有體驗了。而現在,有些人你覺得是惡人他對善法,你告訴他,他不去求,這不是他本來面目。可以體會了啊!佛他成佛以後,他的感嘆就是這種狀態。他發現眾生都有覺性,都有佛性!那個東西是善。所以這兒的可欲,可不是簡簡單單,我們感官上的欲,滿足我們欲求的「欲」,可不是,那些東西是不可欲的。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希望得到的,在孟子看來恰恰是不可欲的。不可欲,你要是欲了,就有惡果。這件事情,就是一個讓我們的生命往下走的一種力量,這件事情不可欲。真正可欲的那個才叫善,所以在這兒,他並沒有告訴我們這個真正可欲的到底是什麼,但他已經告訴我們了,真正可欲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善。對這件事情對於生命來講的話,我想:我希望擁有,我希望具有。那麼,這是一種對生命的體驗,對每一個人一樣,他也希望具有,他也希望擁有。所以在他這個體驗裡邊,所謂的自利和利他,其實並沒有嚴格的區分,他只是就生命本身境界的提升而言的一種體驗,每一個生命都需要的,他把握了,那個東西才叫善。
  那麼,這個「可欲」,在這兒其實就是這個「可愛」,可愛事。真正可愛的事情,那個就是善。所以一切我們所希望得到的,現實生活中想要的,往往是偏離這個可欲可愛的,我們以為它對我好處,實際上當你擁有,當你品嘗它的時候,我們內心已經開始貪著它了。我們的生命已經開始損壞了,而這種損壞是自損損他的。我們自己生命的損壞,對身邊周圍的人一定是同時損害的。所以,利,他就是,要它利,那就是真正的利益,對自他都是有利的;要它害,那就是對自他都是有害的。世間上不存在一事情,只有對自己有利益,對別人沒有利益,這件事情是不存在的;也不在這事情,只對別人有害,對自己沒有害,也不存在。生命的一體性在這兒體現出來了
  好,這件事情,就是前幾天我在中庸》裡邊給大家分享的,「擇善而固執之者也」。一定要去揀擇這個善到底是什麼,因為善的一種體驗又是那麼的深廣,所以我們平常又不容易檢點,所以才叫「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最後認定了,哦,就是這個了,那個時候就叫「決定事」。我們覺得這個東西,已經認定它,去通過這樣思維以後,決定以後,我們認為這個確實就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這件事情,就是「決定事」。
  那麼,好,孟子當時在講善的時候,「可欲之為善」,這個時候的善,他只是一種欲,我所求,說:這件事,他確實可愛,已經有所體驗了。所以我們有時候看那些修道人,那些對文化有體驗的人,他生活很清貧,我們就覺得他很苦。他生活很枯燥很單調,沒電視看,也沒網上,也沒qq可以聊天,也沒視頻可以看看大片,生活多沒意思啊。在他看來,我們的生活才沒意思!他的生活裡邊,他時時刻刻在想他可愛的事情,——哎!這件事情很可愛!自足自樂,自娛自樂的狀態
  在這個基礎上,往下走的話,可欲之後「有諸己之謂信」,我們看看這些對道有體驗的人他對於這些文化內涵的挖掘。什麼叫信?(同學:有諸己。)有諸己,這個定義就很值人深思。我們說「信」,人言,你要相信別人,你要信任別人呀,這是信。但是孟子告訴我們,「有諸己之謂信」,諸己是什麼呢?就是這個呀,可欲的善,有諸己,這個信就有了。當我們慢慢,我可欲但是還沒有,可欲——我希望達到,但是我們還沒有這個時候只能是稱作一個善的狀態,但不能說他有信,有信的狀態是他已經開始擁有了那個可欲的東西,內在已經擁有了。所以他內在擁有了以後,這種信就變成了一種德了,就是德哦,一種德行,這種德行就是德信。他德信的時候,因為他自己有諸己了,所以他確實體驗到做為生命來講,他確實可以擁有這個東西而不管這個生命是什麼狀態。他這種狀態他對每個生命的信任就是這個樣子。因為他這樣一種信任是這樣子,所以周圍人對他的一種信任也是骨子裡的一種信任。
  所以真正有德的人,我們會發現,真正有德的人,即便是他敵人也會尊敬他。這樣的一個人,首先他自己超越了一個敵我對立,所以現實利益辦法把他歸為某一個行列的時候,那麼對方因為世俗利益會對他有怨恨,有反對,但是這個人格他是尊敬的。所以拋開這個團隊,拋開世俗利益,乃至於他可能會為他弟子,成為朋友這都有可能的。這就是「有諸己之謂信」。那麼有諸己之後呢,有諸己這是有了,這是得到了。有諸己之後,在這個內涵上再去提升的時候,那就成了什麼呢?美呀,這就是美溢出來了,大家平時說你這個人美不美,美麗不美麗,問問孟子說:我美不美呀,孟子說:你看看我美不美。這叫「充實之謂美」,所以這個美,不是外現的,現在美麗都外現了,「麗」就是化妝、穿衣服,修飾一下,文飾一下,這種美都外現了。但是在孟子看來,這種美是內發的,充實的美,它內在的精神,又很飽滿,所以它這種人格的魅力。這時候人格的魅力就開顯出來,就是你抗拒不了這樣的人。你也不知他美在哪,反正眼睛長的也不是特別好看,這五官搭配的也就一般,衣服穿的也是很樸素。但是這樣人格的美,你見到他你就忘不了他,也不知道什麼原因,你追求原因的時候你找不到,總之就還想去看看他這個時候我想將來我們美容公司都要學學這個理念哦!以後美容做到精神內部去,「充實之謂美」。那麼充實之後呢?什麼叫大呢?「充實而有光輝」,那個充實,人格的魅力已經開始有一點顯露了。但是顯露再進一步增加就是光輝了,這個光輝可以照耀人,這個可以照耀人就是不但感受到人格的魅力,而且你接觸他以後,確實能讓我們的心變得明亮。我知道我將來努力方向,我知道我現在的問題,面對這樣一種真實內涵的人他不斷去充實不斷去由內而外散發這種力量以後,他對外在有一種感召,這種感召是別人自然而然就意識到了,不是我們苦口婆心說:你這個問題一定要改,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學佛這么久了,習氣還那麼重。其實,人家心裡在想:你的習氣不比誰重呢,你還說我?(眾笑)這個叫什麼呢?這個叫「命令」。道德是不會下達命令的,道德就是很自然的,自然而然就是如是,他不會下達命令。下達命令的時候,就是說明我們沒有德,我們靠什麼呢?靠一種「勢」。什麼「勢」呢?我學佛比你多了十年,早了十年;我歲數一大把了;我走過的橋都比你走過的路都要長……(眾笑)是不是勢啊?(同學那就是他給自己先安立了一個位,利用這個位去……)是。他自己一定要有累積,他一定要有資本,人慢一定要有資本,他一定要有慢的資本,有勢力。這種勢力靠的是一種勢來壓,這種勢就是壓迫。你想這樣做怎麼對,到最後人家被壓得苦的不得了,不得不做了,那人家也是迫不得已,看著你的面子給你面子
  好,這種光輝,大人就是這樣子大人找不到他的形象到底是什麼?但是你好像在這樣的環境裡面你自己就改變了。所以你想去回饋一下,都找不到給誰回饋,不知道自己怎麼就被利益了。就像師父一樣,他營造這個環境,大家在這個環境裡面,師父也沒跟你接觸吧?大家可能在這接觸團隊都四五年了,師父也沒一句話,然而你對師父感恩戴德,感恩的不得了,不知道師父恩德到底怎麼傳遞給你的——大象無形。這是光輝,這就是大,大的一種狀態。「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之後呢?學員:大而化之之謂聖。「大而化之之謂聖」。大人,他的光輝還是有的,他對人已經開始有一定的影響了,他再繼續往後的話變成一種聖人品格的時候,他就開始化育萬物了。這個化育萬物,中間還是有個區別。大家知道,當我們說有光的時候,往往內在是有一個「明」在的。光明說是光明,實際上光明這是兩個內涵:你內在有明,外在才有光。這個燈,它是明的,才能把光給射出來。我們人也是一樣,內在人不明,它的光是沒有的。內在我們越來越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慧是一種光,明是內在的一種德。這種明明德,不斷開顯的時候,我們對外在的光的一種攝受就產生出來了那就清明。但是這時候,你還發現有個光源,所以近者他感受的就多,遠者感受的就少。可是聖者就不是,聖者他和天地能夠天地相合的時候,他才化育萬物。他育萬物的時候沒有親疏,沒有遠近。所有的時間、空間的概念,在聖人那就消失了。所以聖者他所沉澱的經典才具有超越時空價值他對後世的恩澤一點都不比當時少,這個沒法用時間去衡量。今天我們再去讀《論語》,再去讀佛經的時候,佛對我們的饒益是一樣的。這個沒辦法用空間和時間去衡量他,這就是聖者聖者就化育萬物
  聖之後還有一境界那就是神了,叫「聖而不可知」。聖啊,我們會知道說還有個孔子,還有佛這些聖者的存在。神——「神聖而不可知之」為神。這個神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我們描述一個人的時候就會:神不知鬼不覺,這人真神了,非常神奇,諸如此類。這是我們對於辦法琢磨的事情不可思議事情所用的一個詞來去描述它。所以,神如果流傳到民間的信仰的話,神就變成了一種鬼神它是一種有情。有善神還有一些惡神,有神還有仙,類似這些。在我們的世間文化裡邊,往往認為的神在佛法裡面講都是一種有情。實際上嚴格來講,我們這兒可以看到,神在儒家境界裡邊,他就人格圓滿到極致的狀態。如果說《大學》裡邊講:「止於至善」,問那個至善是什麼的話,至少在孟子這兒,我們知道肯定就是最高的一個境界那就是神,不可知,聖而不可知的狀態是一個神。
  有這樣一個狀態以後,大家可以看到:孟子他在生命體驗不斷提升了以後,也提出這樣一個次第來。這樣一個次第,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內涵上來講的話是一以貫之的。不可能會出現說你可欲是一件事情,有諸己就變成另外一件事情了;有諸已是一件事情,充實就變成另外一件事情了,不可能的。它必須是剛開始就安立他所追求的目標對象是什麼,以後就是一以貫之。這叫什麼呢這就是我們學習《菩提道次第論》中間講到「共」的時候,那個共的內涵,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當我們用一以貫之的內涵去貫穿的時候就是共下士、共中士、上士道。請問那個「共」是什麼,那個一以貫之的內涵是什麼?在佛法裡面所認為的那個「善」是什麼?(學員菩提心)菩提心,還有沒有不同的看法?嚴格來講的話就是菩提菩提這件事情可欲,可欲以後人的心就變成一種和善相應的善心所,那個善心所就是菩提心。菩提這件事情是我們所要可欲的,所以菩提這個境界應該是一以貫之的。這個菩提什麼呢?就是覺悟覺悟什麼呢就是我們的明德。這件事情要去需要得到的,因為它給我生命帶來的光芒、喜悅世間任何事情都沒辦法比擬的。一旦你體驗到了以後,你就希望能夠孜孜以求,不斷的去給人分享,希望這件事情能夠充滿天地間,這個動力就會源源不斷的生發出來。
  這件事情我們回過頭來再去看,就是這個「觀」的心理狀態它所產生的一個過程。這件事情將來如果我們想去讓我們的心緒變得更加穩定,觀照、覺照的智慧能夠開啟的話,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去認知、不斷去挖掘我們真正可愛的事情,下決心要去追求它,日常生活中心心念念得去串習它。當這樣不斷去努力的時候,這個境界就逐漸逐漸的達到了,就是這么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這是對於「觀」的一個理解。
  對於這一塊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嗎?
  同學法師,能不能解釋一下「有諸己之謂信」?
  法師:「有諸己之謂信」,不能特別能理解哦?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大家想去成為百萬富翁,想去賺錢,我怎麼才能讓你產生信心呢?
  同學:我自己首先想要成為百萬富翁
  法師:是啊,我自己首先想要成為百萬富翁。這件事情要想賺錢,我們肯定要去富翁探討探討經驗。不太容易到教室裡面去聽,找教授去講怎麼致富。「有諸己」,就是這件事情他自己實體過了他自己確實經歷過了他自己確實做到了。他這種對人的建議和參考,所說的每句話對人確實是有參考性的,確實是有價值的。「有諸己」,「諸」就是「之於」。過去文言文裡邊,「諸」就是「之於」,有之於己。「之」是指什麼呢?就是指可欲的對象。可欲的時候,我想得到它但還沒得到。但現在通過我們的修持、學習,慢慢慢慢有諸己了,就是那個東西我確實體驗到了。有之於己,那件事情我生命里已經開始有了,這種生命狀態就叫信,信德就有了。所以這個「信」,一般從字面意思來講,是這件事情他容易對人產生信任。他之所以能夠對人容易產生信任,很多時候是基於他對自己有信心。我們很多時候對自己有信心是因為我們生活經驗里確實已經經歷過成功的體驗,這個信心才感受到了。大體上是這樣一個意思,不知道這樣可不可以理解?
  同學:比剛才好多了。
  法師:哦,比剛才好多了。還有沒有?
  同學:我們說從此岸到彼岸的工具是六度。這個觀和六度關係是怎樣的?
  法師:觀和六度關係?因為我們現在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主要講的就是般若度。般若這件事情傳統的說法,般若就像人的眼睛一樣,六度就像人的言行一樣。有眼睛,或者說有思想去指導人的言和行。所以五度,都要通過般若度來攝持、來觀照,五度才能真的度過去,不然我們就度不過去。我們說的度,一定是到達彼岸,所以如果沒有智慧去攝持的話,五度不能稱之為度。籠統上是這么講,實際上我們也知道般若肯定離開五度的。不可能不做任何事情不做前五度,就在那兒行個般若度,那是不可能的。觀自在菩薩那時有三十二應化身他在行什麼度呢?內涵上來講是在般若度,但形式上在行前五度,他沒有離開這個形式。所以這個裡邊,它只是我們在認識這個事情時,將六度分為兩大方面:前五度和般若度,或者叫福德分和智慧分。實際上,這兩個是不一不二的關係,不能說是一個也不說是二,它是吻合在一起的。
  同學:這個觀和《廣論》上士止觀中的觀有什麼區別?
  法師:這個我們學到上士止觀再說。上士道,將來在學到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時候會談到這個觀,這中間有沒有區別?在這簡單的回應下:一般來講,現在我們的世界裡邊,人處於散心的時候,或許我們通過學習佛法,會發現有很多名言的安立,會有很多所緣的境界,這個只是我們現在的一種狀態導致的。隨著我們不斷修持,學習佛法的不斷深入,隨著我們自己踐行的不斷深入,我們所能體會到的共性的東西會越來越多。所謂共性的東西,就是雖然看起來有那麼多的表象,但實際上我們對這些表象背後所共通的內涵,那個東西會體會的越來越深。我們的生命就是通過這樣去學習,不是越學越多。一定是通過學習、通過實踐,我們對萬物的體會是越來越收攝、越來越收攝,到最後收攝到一個點上,那個東西就是我將來要體驗的境界。那個是什麼呢?用語言很難表述。但我們古人給它表述了,叫什麼呢?叫「一」。請問「一」是什麼?這個時候,我們要去給它很多解釋,這時候說明我們對「一」是沒有體驗的,所以用很多名言去安立它。我們通過學習《菩提道次第論》的心理狀態也是這樣子的,一邊學習一邊實修的時候,我們對於這個差別相的體認越來越收攝的。到止觀的時候,已經開始慢慢快要進入加行道,快要到「見道」了,那個時候應該是慢慢進入「三摩地」的狀態裡邊,那個時候所觀的境界就不再像我們現在那麼多了。你還要觀「無常」,還要觀「三惡趣苦」,還要觀「黑白業果」,還要觀「四諦」……很多很多行相。那可不是,隨著我們自己學習的不斷深入,所修持的不斷深入的時候,到最後只有一個所緣境,那是什麼?大家不回答就對了,就是空性,就是「般若」,以「般若」為直接所緣境。這個時候我們告訴大家有以空性為直接所緣境,你肯定觀到斷滅空裡面,肯定墮到那個陷阱裡面去了。如果觀有,還可以用空去破他;如果現在觀空,用什麼去破他呢?用有。對不對?可是你本來就是有,你現在所觀的空也是有,請問用什麼去破他,你還是說用有?那是不可破的,人到最後就固執的不得了,好像以為自己快要成佛了,(法師笑,眾笑)這個不可想像。所以,剛開始我們對它的體驗,更多的是差別相上去體驗它,對有的觀想越來越細致,這是我們將來趣入共性、空性智慧的時候必然的條件。這時候要觀察無差別相,肯定是觀不出來的。為什麼呢?心太散。
  談到這一點的時候,最近聽到一個說法,因為當時只是一聽而過,還沒有那位朋友詳細地去考證。他說我眼睛東西的時候,大家可以看看,我們眼睛可以分辨很多的物品。分辨出很多的物品是因為:首先我們的眼根,人的眼根比一般的動物的眼根本身就要殊勝,就是要好。有的動物的眼根它只能看到某一個范圍的波長,可能比我們人還要窄很多,而且對一些形狀、顏色它不是很敏感,這樣的話會導致它本身......如果有一天我們有這個神通你可以跑到小貓小狗身體裡面,看它的眼睛裡面視覺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這件事情一定會非常神奇。如果大家感興趣,誰不妨可以做個試驗,看看有沒有可能做出來,去看看動物世界裡面,它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你會發現,它看待這個世界種種形形色色的事物,它所聽到的聲音跟我人會差別我現在沒有證量,我只能說肯定是有差別的,會有差別的。盡管如此,人看到的波長的范圍可能會寬,辨別事物的形狀可能會很敏銳。那是因為人的眼睛經常動,有比較,有比較才有鑒別。很多概念也是這樣,為什麼我們這樣去對比呢?因為不對比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內涵是什麼?一對比發現這個內涵是什麼。一個人的個子是高還是矮呢,你自己肯定是判斷不出來的。來一個比你高一點的人你就是矮,來一個比你矮的人你就是高。我平常為我的個子還挺高的,有一次見到一個朋友,兩米多,哎呀,自卑,自卑得不得了。這就是差別相,一差別對比出來的,眼睛也是一樣。據那個說法來講的話,人的眼睛如果長時間盯著一點的時候,一直盯著一點的時候,到最後這一點就融化了,就是那一點你就不著了。
  學員:變成無數的點。
  法師:變成無數的點,(法師笑,眾笑)如果變成無數的點,那就什麼呢?叫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類似啊。我們不妨認為這樣的一種狀態有點像空性的境界。長時間專註於所緣的時候,我們所聽的聲音也是一樣,你要時間沒有這樣變化的時候,那個聲音你就聽不到了。眼睛也是一樣,長時間去看單一色調的時候,那個東西就看不到了。這就是照見五蘊皆空有一點點類似這樣一種狀態。長時間心依於所緣的時候,我們平常的執取,這種執取大家知道,前面都是一種假象,這種假象是因為有時候是我們的對比產生的。所以我們的好惡也是一樣,本來我對這件事情喜歡的,對這個人啊事啊,覺得挺好的,結果你換一個環境,一對比,發現這什麼也不是。這件事情本來自己做得挺好的,結果你發現別人比自己做得更好的時候,你發現自己做得什麼也不是,心理狀態一下就沒有了。所以你說那件事情的好和壞的標準你能它是很實在的,就是那樣的嗎?這是因為我們的比較產生的,這種比較它有一種虛幻性,有一種欺騙性在裡邊,這個東西是不可信的。好,對這樣幾個問題,我簡單這樣做一個回應。
  那麼下面我們接著看第二個詞,叫「自在」。大家知道,我們「觀」之後的結果就是自在。因為內心有定之後,觀出來以後,慧就啟發來了。這個慧啟發出來以後,那種障礙性就消除了。障礙性消除,就是那種種種的執取,本來這個東西我們認為是困難,本來這個境界你以為是跨不過去,其實這隻是我們的一種執取。這種執取,當人的內心慢慢平靜的時候,一種智慧湧現的時候,他會發現這算不了什麼,這件事情就跨過去了。人在心情非常急躁的時候,認為一件非常困難事情,可能在心平靜的時候,發現其實這件事情算不了什麼。所以這種自在,也是因為這樣一種慧出現以後,這種障礙性消除以後,他所體現的一種境界,就是自在簡單地講,是這么一個狀態。而現在我們再可以看看,我要一個問題:問一下我們現在,大家認為說大家自在么?
  學員a:不自在
  法師:不自在啊?為什麼呢
  學員a:還要吃飯、睡覺。
  法師:還要吃飯、睡覺。(法師笑,眾笑)哎呀,自在就不吃飯、睡覺了?
  學員a:因為你餓的時候……比如你現在不想吃,但是你又不得不吃。如果想干別的時候,但是我困了,我就不得不睡。
  學員b:那你變成一棵樹一樣就好了。(眾笑)
  法師:樹也得吃飯啊。所以這個自在就是,你的意思是,人不要吃飯,對不對?
  學員b:是說,連吃飯和睡覺都不需要的時候,才叫自在
  法師:對啊,這是個很好的理解啊。你還要吃飯還要睡覺,你的自在體現在什麼地方啊?肯定不自在,對不對?人肯定是依賴於物質生活,就說明我們的生命是依賴於物質生活的,沒有物質馬上生命沒了你能生命自在嗎?當然不能說生命自在的。那個境界說是不吃飯不睡覺,聽起來好像很難,實際上我們學過《五蘊論》就知道了禪定境界,二禪天以上就可以了。初禪天的時侯就不要吃飯了,還需要睡覺嗎,他一天到晚禪定裡邊還需要睡覺嗎,肯定不需要睡覺了。可能到四禪天的時侯呼吸都不要了。所以你這不吃飯不睡覺其實還是淺的,你還呼吸呢,我們還需要依賴於空氣呢,很實在啊。我們對於我們這個色身本身,對於物質的依賴性導致了我們身體首先不自在,這個理解我們是可以接受的,還有沒有?
  學員b:心念自在
  法師心念自在
  學員b:因為我不想它還會起來,想控制還控制不了它。
  法師:你剛才發言是不是不可控制?(眾笑)
  學員b:是因為你突然問這個問題,所以我自然就有回應。
  法師:現在大家笑是不是不可控制?(法師笑)不可控制哦!
  這件事情啊,所以這個可以理解吧,心念你控制不了,怎麼想你控制不了,所以心也不自在了,沒有問題吧?沒有啊!好,這都是我們的不自在身心都不自在,就是自己沒有辦法做主,
  法師:哎,妙妙,你把門推一下,稍微透一下氣。
  (另外一位同學去開門)
  法師:好好,請坐。好,我們就剛才這個場景來看一看。哎!你怎麼稱呼?你叫什麼?
  學員:王彥。
  法師:王彥是吧,王彥,剛才我讓妙妙去開門,你為什麼去開門了呢?
  學員無所謂,只要把它開開就可以了。
  法師:啊!無論誰開都沒有關係,你離得比較近,所以你就開了,你自在嗎?在這個過程中間。
  學員自在
  法師你很自在嗎?(法師笑)
  學員我覺得我挺自在的!(眾笑)
  法師:我們換個場景,比如說剛才我讓王嚴去開門,結果你就開了,你認為你自在嗎?
  學員:沒考慮這個問題。(眾笑)
  法師這個問題沒有考慮過,大家覺得這個過程自在嗎?如果按剛才的說法肯定是不自在的,為什麼呢?他之所以開門,是因為我請他開門,所以他就開門了。因為我這個信息發出來,他才做,所以因在我這兒,你當然不自在了。
  法師:好,現在你能能把自己抬起來?
  學員:不行。
  法師:啊,不行啊,也做不到。我讓你把自己抬起來的時侯,你做不到。
  學員:倒立。
  法師:倒立?(法師笑)你做不到,這件事情自在自在也不自在。別人讓我們做一件事情,無論我們做還是沒有做,大家知道這種狀態,如果我們不去辨析的話,其實這種心裡狀態都是自在的。如果是這樣子的話,大家想想看,我們生活中什麼場景能夠自在,有沒有可以自在狀態?沒有吧?人生活得也太憋屈了吧,沒有一件事可以自己做主的。
  學員自由
  法師自由啊?這件事情我們回過頭去看,其實這個自在是我們觀之後產生的,那是我們現在還很遙遠。如果我們現在體會不到什麼是自在,而且做不到,將來是不可能做到的。現在是肯定可以做到的,但是這種自在狀態是一種什麼狀態?比如說剛才舉的去開門這件事情,我如果請王嚴來開門,他就去做了。原因我這兒的時候,這個行動我們不能說他是自在的。那麼在這種場合里,什麼才可以轉化成他的自在呢?他願意,對不對?其實我應該徵求一下,你願意不願意開一下門啊?好,你說願意,好,那現在請你開下門,你說可以。
  學員:那太不自在,太麻煩了。(眾笑)
  法師這是開門這件事簡單,對不對,你以為很麻煩生活有很多事情,這個麻煩是有必要的,必須要這么麻煩。大家看似這件事情簡單,實際上意味著我自在和不自在的一種狀態的轉換,自主還是被動的一個狀態的轉換。生活中為什麼我們有很多的怨言,怨天尤人狀況大部分產生的原因在什麼地方呢?——因為我生命是不自在的,我們做的很多事情是沒有經過抉擇的。我做了,是因為讓我做了,我做了是因為環境逼迫我這樣做了,所以到最後的結果,我會認為說原因是在對方身上原因環境身上。如果你不逼迫我的話,我怎麼可能會做這件事情呢,如果他不讓我做的話,我怎麼可能會有這段的經歷呢。大家想想看,這件事情就變成,到最後深入骨髓的觀念裡面,我們是已經承許了我們生命是做不了主的,是別人在主宰我們。別人在主宰我們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對於任何的一個結果,你要原因的時候,原因都在人身上,我們是不可能認識自己的問題的。但是就很簡單的剛才這開門這件事情,王嚴也可不開,因為他還沒有搞清楚我的意圖是什麼。我現在已經感冒了,當然我不希望開門,(法師笑,眾笑)而且開門的話,他開的是那個門,透氣是透到後頭的。(法師笑)
  (學員去關門)
  關上了。(法師笑,眾笑)現在比較清楚意圖了。這件事情肯定是你自在的吧?比剛才自在吧?(法師笑,眾笑)算是比最初我請你去關門的時候要自在些吧?這個時候應該是自主的。就這件事情,我們認識到意圖以後,你自己做的一個決斷,我要去開門,我要去關門,這件事情是我決定要去做的,這跟別人就沒有關係了。那個時候你就有選擇的權利,在我們有了選擇權利的時候,你要把握好自己的選擇權利。我說這句話如果你不開的話,我是不能說任何話的,我能你怎麼樣,我又不是你單位里的領導,我又不可能降你的職,我又不可能影響你現實生活中任何東西,產生不了任何影響。頂多我只能說:我和你緣份不是太好。(法師笑,眾笑)以後的話,我上課的時候少看他兩眼就是了。(法師笑,眾笑)頂多如此。你也可以考慮:「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看這法師的水平也不怎麼的,如果他真的因為這件事對我成見,那我也認了。你不看我我還不想來聽課呢。」(法師笑,眾笑)對不對?這件事情我們可以抉擇,但是想想看,抉擇的一清二楚:這件事我可以做也可不做,我做的原因是什麼,我不做的原因又是什麼,最後決定要做那就是我自己的事情。以前師父布置任務時也是這樣子,某某你去做這件事情,那都是不敢問二話,馬上就去做的。做了半天,哎,為什麼做這件事啊,這件事做的用意在什麼地方,該怎麼做啊?之前該互動的時候當時沒有互動,其實可以稍微問一下,給師父一個回應,說這件事怎麼樣怎麼樣,有這么一個回應以後,基本上後面在做的時候我可以去做個決定。當然一般的情況下,都不是什麼大事情師父你做你就去做了。其實事情都很簡單,但是抉擇的心理路程和結構都是一致的。如果小事情我們不能夠學會去抉擇的話,大事情基本上你也就抉擇不了,習氣就是這樣子。小事情上我們去抉擇,這件事情要去主動。我既然答應師父要做這件事情那是我自己做的決定我要去做的。所以事情如果沒有辦好,出了什麼事情這是我要承擔責任的。因為我已經答應要去做了,在這之前,我可以不去做,但是一般情況下,不敢。為什麼呢?因為他是師父。如果不答應那還得了!我就會有顧慮和擔憂,如果不答應的話以後還有沒有這個機會啊,如果我不答應的話,是不是師父對我會有意見啊。會說:這傢伙也不聽話。會有很多的擔心顧慮。這些擔心和顧慮自己的言行不能自主,所以師父布置這件事情以後,自己馬上就會去做,而做的很多時候沒辦法去靈活自由互動原因就在於自己把那個主動性給放棄了。主動性放棄以後,看似我在答應師父這件事,實際上我們沒有抉擇的時候,這中間是會有怨言的,什麼怨言呢?這件事情做著做著做不通了,或者發現這件事情師父沒有交待,那時候你會說:師父您當時布置的時候告訴我的時候,應該知道我的根機,你應該知道我心裡的狀態你應該提醒我幾句啊,這件事情不就做的成功了嗎?說明師父智慧不怎麼高。(法師笑,眾笑)這中間我們再去嘗試一下,會不會有不可避免的那種心理狀態?我這隻是舉一個例子
  現實生活中,大家去跟人我互動過程中,跟領導、跟同事、跟朋友之間互動的時候,會不會出現同樣的狀況這都是我們生命主動性沒有開啟出來。所以一般情況下,這種狀態是很讓人擔心,很讓人顧慮的。好多時候不太敢交給人去做原因在於,他自己沒有把這件事明細地去抉擇的時候,轉化成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我決定要去做的事情,這件事情就放心了。主動性一旦發揮出來以後,他就會想方設法要把這件事做好它,如果主動性沒有發揮出來的話,很多時候就變成應付了。這種應付,最後這件事能過去就可以了。表明了最初的一種抉擇沒有抉擇清楚。小事是這樣子,包括我們現在學習佛法了,抉擇善知識、抉擇道場乃至於我們在不同的宗教信仰里去抉擇,或者在以後自己的人生路上去抉擇,不同樣都是這樣的問題嗎。有的人經常會說:法師我想出家,可是父母不讓。父母不讓?法師出家有幾位父母是……(眾笑)說:孩子你出家了真好,你好好學佛啊,將來好好去弘法啊。至少我沒有見到幾位父母是這樣的狀態。正是因為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困難,有人的否定,這些障礙恰恰去考驗我們的抉擇,這件事情你到底為什麼去做。如果面對困難、面對否定,你還選擇堅持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