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義
靜權法師講述·倪宏證記錄
瞭然法師參校·倪正和成文法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公親書、靜公講義)合本流通序
刊書因緣感應記
大勢至菩薩贊
大勢至菩薩頌
節錄凈土五經序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義
跋
附覺明妙行菩薩開示上品念佛法語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公親書、靜公講義)合本流通序 凈土法門,自古迄今,著述甚多;各闡其美,堆積如山,不可勝數。若欲求其最圓頓直捷、簡便易修、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者,莫過於
楞嚴經大勢至
菩薩念佛圓通章也。惜乎此經,文簡義豐,初機
行人,不易領會。
註疏單行,向未多見;古時雖有,交義過豐,非末代普通
行人能共修習。故我
印光大師,昔在世時,數十年來,對此
經文,特加註重;除隨機闡揚接引外,或書寫
經文,或贊頌聖德。
其所書經,筆法端莊,
恭敬至極;(今此
經文,書成屏條,翻讀可知。)
其所題贊,
事理融合,親切無加。(今此經後,勢至贊頌,翻讀可知。)近來拙著入香光室,全書大旨,
其所闡發,亦與本章意旨多相契合;但於章內舉其要略,選其精華,以淺俗交字,疏通
奧義,俾
念佛同倫,容易領會;薰染純熟,不須勉強,
自然業識頓開,深入
彌陀果覺。雖有小補,亦非全章;若論全章,多未詳及。迨弘化
月刊第七十二期,靜公講義登出,讀者無不稱善。豐簡相適,
理事周全;詞意暢達,一目瞭然。
對於末代
念佛同倫,正為契理
契機;遇此
因緣,豈淺小哉。正和
居士夙根深厚,奉此講義,如同至寶。拙著入香光室,第二次續印時,
居士欲以講義,合本刊行;但因拙著一切手續,先已辦定,不能更動;故此講義,暫為停止,若遇
機會,定須刊行。茲值
印光大師塔院落成,紀念會明如
大師,與李慧澄
居士,互相籌商,欲以
大勢至
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公親書、靜公講義,合本刊行,普結凈緣;以此勝舉,紀念印公。所需經費,概由李慧澄、樂慧斌、竇慧龍、張智蔭
居士等
發心負擔,
圓滿成就。商妥之後,明如
大師復來函請問
辦法,並囑為序,以冀完善。然遙聞之下,不勝欣幸,遇此
機會,極力贊同;隨時轉商
德森法師,亦極贊同;並謂以此勝舉紀念
大師,想必
大師亦當含笑於常寂光中矣。茲乃特敘
來由,藉伸勸囑。願諸同倫,凡讀是書者,人人如入
寶藏,個個切莫空回;當生難遭之想,幸逢出世之因。隨機擇法,畢命
修持;現在共入勢至之
圓通,命終同歸
彌陀之凈域。庶不負二公乘大願力,發
大悲心,先後闡揚,普利同倫;及與現在
發心施資、刊印是書者,其
功德亦永劫莫能思議矣。述此大綱,聊為序引。一切詳情,具載講義跋文,茲不贅述;讀者鑒諒,感甚愧甚。
民國三十
六年七月十三日
大勢至
菩薩聖誕日寄食靈岩粥飯僧瞭然和南序於佛海泉珍桃園之
不退關房
刊書因緣感應記 敬按:
大勢至
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公親書、靜公講義』合本刊行,有大
因緣;想必暢佛本懷,蒙佛示現;是以乍逢籌備付印之日,恰值
菩薩降誕之晨,忽然燈降
舍利,潔白圓明,超然
殊勝。思此
因緣,
關係非淺,理應公布,普令周知;俾
念佛同倫,得是書者,愈為深生
信仰,依法
修持,
將來蓮品,各得高超。所謂
因緣者何?蓋本月十一日,得接明如
大師報告函,始知
此書,正欲發起刊行,頗感同意;隨時轉商德兄,亦表贊同。十二日,書函
通知倪正和
居士,諒亦同意。十三日,恰值
大勢至
菩薩聖誕,早晨照常燃香、盤腿
念佛。盤好之後,座前桌上所點
油燈,以手息卻,隨即向燈盤一摸,一二年來,習以為恆。至五月起,六七
十天,燈盤內久未得過
舍利。至七月十三日早,忽然覺得
摸著一粒甚大之
舍利,即輕輕
放在小瓷盤內;復燃
油燈細看,乃見其精瑩潔白,若水晶珠,較之
平常得者,數十粒中,獨此一粒特別
殊勝。因是忽然感動,思此
舍利,莫非
大勢至
菩薩慈悲所賜乎。竊念
諸佛菩薩,慈恩妙德,深廣難思,粉骨碎身,莫能酬報;唯有盡力流通凈典,勸進
行者,
同修凈業,同歸
凈土,以報慈恩於萬一耳。思念至此,忽覺日前德兄
法師,
有一皈依弟子張智蔭
居士,承德兄介紹,
居士向德兄寫信,再三
發心,要
供養然香敬一百萬圓,隨然作何
功德。彼時恰逢拙著入香光室,與凈修導言,第二次續印,書已印好,無別
要用。復因張
居士誠意難卻,故只得允許交邱
居士暫為代存,至有
善舉,方便取用。現今得遇如是
機會,正好盡數付印
此書,普結凈緣,以報慈恩,豈不美乎。隨即書條奉告德兄,托其寄信囑邱
居士,速將此款交紀念會明如
大師手,以作付印
此書,
功德芳銜仍用原人。正寫條時,忽見燈上又降
下一粒,拾之,色白如前,唯較小耳;並四月
所得之五粒,欲配成九粒,還差二粒小者。是晚復得二粒小者,亦色白如前,恰好配成九粒,另作一盤四大居角,五小居中,
庄嚴雅觀,向所未有,現今保存,以應瞻仰。因斯表現,來儀
希有,故敬按
此書刊行,決定
利益難量;苟非有大
因緣,
雲何有此瑞應乎。既蒙
菩薩表現,
念佛圓通,如是如是,理應公開宣揚,引進
後學,獲利無窮。無論若信若疑,或贊或謗,一入識田,永為道種;如食金剛,決定不消;直至
因緣成熟,
自然發生正信。所謂贊謗等歸
解脫,疑信共入蓮邦,但有先後之不同耳。書此來端,藉伸紀念,願諸讀者,幸勿忽焉。
民國三十
六年七月十九日寄食靈岩粥飯僧瞭然和南謹記
大勢至菩薩贊 印公題 大勢至 利生深 專主念
佛法門 如子憶母憶
世尊 直下即蒙恩因心果覺兩相契 立刻
返本還源 都攝六根妙難論 願遍界流存都懾六根妙難論 願遍界流存
大勢至菩薩頌 印公題 勢至
菩薩德無疆 輔弼
彌陀作
慈航 救苦直同觀自往 導西不異
普賢王 修因遍用根塵識 證果俱獲
圓通常 懾
念佛人歸
凈土 此恩永劫莫能忘
南無西方
極樂世界無邊光熾身
大勢至
菩薩 節錄凈土五經序 印公撰 楞骰經
大勢至
菩薩念佛圓通章,實為
念佛最妙
開示;
眾生果能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以念,豈有不現前當來,必
定見佛,近證
圓通,遠成
佛道乎哉。故將此章列於三經之後,而以
普賢行願品殿之,以成
凈土法門之
一大緣起。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義 中華民國三十
六年,國曆三月
二十三日,至
二十五日,
上海功德林
念佛善信,恭請靜權老
法師講經;
末後一天,講
大勢至
菩薩念佛圓通章。本講義由倪宏證記錄,倪正和成文,並經瞭然老
法師參校。
甲、略釋題義,乙、正釋經文。今初: 大勢至
菩薩念佛圓通章,是
楞嚴經之一章。
楞嚴經二十五
圓通中,第
二十四,即
大勢至
菩薩根
大圓通。根
大圓通之
意義,本文後段再釋。所謂
二十五者,即:眼、鼻、舌、身、意—五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意識—六識,地、水、火、風、空、根、識—七大,及最後
耳根,共為
二十五法,
即是二十五
圓通。但此
耳根圓通,應在阿那律陀
尊者眼根
圓通之後;因此經當機
阿難尊者,於
大眾中為
多聞第一
之人,欲令彼易入而
易行故,乃俟
二十四聖略陳
圓通之後,即由
觀世音菩薩廣陳
耳根修證
法門,以示
阿難入
門下手
工夫。 若按
觀音,本是古佛,號
正法明
如來,現為
觀世音菩薩。此
二十五
大士,各說一法,答佛所問,由一法
通達其他
二十四法,乃至一切
諸法,無不
通達,故
二十五位,皆稱
圓通。如火頭金剛雲:『我過去
貪欲心重,值空王佛,教我遍觀
百骸四肢,諸冷暖氣,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
智慧光。』是以由火
大悟入。又如持地
菩薩雲:『我過去於普光
如來時,專修平地
苦行,
為人修橋鋪路。後值毗舍
如來,摩頂謂我:當平
心地,則
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是以由地
大悟入。
大勢至
菩薩根
大圓通,按
二十五法次序,應在第
二十三位;今在第
二十四位者,正顯
菩薩念佛圓通,
微妙甚深,已與第
二十五
觀音大士耳根圓通,不相上下,故由
二十三位,超列
二十四位。
楞嚴會上,
釋迦牟尼世尊,命
文殊菩薩抉擇
圓通;
文殊選此
耳根,其
目的在對
阿難當機
說法。因
阿難常樂
多聞,
而不知返
聞聞自性,故不免受
摩登伽
淫女所攝;今欲得成
菩提,不必改弦易轍,正好就路還家。『日日向東走,回頭便是西;返
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此乃所謂覺性本周遍,無內
亦無外。但能一念回光,立地圓成,可轉邪境
而為佛境,
何為彼所攝耶。
文殊為對
阿難之機,故選
耳根圓通。 若對今人
說法,則勢至
念佛圓通,最為
契機。何以故?因今末法
眾生,根性鈍劣,不能圓悟
自性,斷惑證真,了生脫死,
超凡入聖。是故
世尊於大集經中,三千年前,早經道破:『末法億億人
修行,罕有
一人得道;惟依念
佛法門,得度
生死。』今按勢至
圓通,純是念
佛法門,正合我們時機;假
如來之果覺,顯
自性之
圓通。若由
耳根悟入,利根
行人,方能修習;鈍根
行人,不能得益;惟此
念佛求生
凈土法門,上上根莫能踰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若按理體而言,九界
眾生,昔在
彌陀果覺
心中;若據事相而論,四土
九品,
高下雖殊,究竟同歸
凈土,一也。是以上至
文殊、
普賢、馬鳴、龍樹、遠公、
智者、
永明、蓮池,諸大
菩薩,諸大
祖師,悉皆
念佛,
發願求生
極樂;下至
愚夫愚婦,五逆
十惡,乃至
猿猴猩猩、
鸚鵡八哥,若肯
發心念佛,求生
極樂,亦
能帶業
往生,臨命終時,瑞相昭著,載諸典籍,難盡數述。經雲:『
眾生生者,
皆是阿鞞跋致。』
梵語阿鞞跋致,此雲永
不退轉。所
有一切
念佛眾生,生到西方,則永
不退轉,一生
成佛,直至
圓滿佛果而後已。
故知勢至
念佛圓通,
成就之速,圓頓直捷,等於
觀音耳根圓通,無少相殊;而攝機之普,或且過之。何以故?
耳根圓通,但攝利根;
念佛圓通,三根普攝,利鈍全收。以上略釋題義竟。次釋
經文,分為三科。
乙、正釋經文:一、經家敘儀,二、正顯圓通,三、結示因緣。今初: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體佛足,而白佛言: 大勢至,乃
菩薩之
別號。
法王子,是
菩薩之
通稱。人人
皆知,西方三聖,
阿彌陀佛兩傍,有
兩位大
菩薩,左邊是
觀世音,右邊即
大勢至。以何等義,名
大勢至?勢者,勢力。至者,至極。大者,非
小可比。此
菩薩勢力最大至極,以此最
大勢力,護持
佛法,化度
眾生,
故名大勢至。
世間有大
力士,雖然力可勝人,然不能與此
菩薩少分相比。如十六觀經雲:『此
菩薩行時,十方
世界,一切震動。』吾人若在樓上聳身跳躍,樓下立覺震動,然此不過一屋而已。今欲震動
中國一國,那怕
原子炸彈,也決定沒有如此力大;何況十方
世界,一切震動?又如經雲:『此
菩薩坐時,
七寶國土,一時動搖。』觀此足信此
菩薩一舉足、一安坐,力能震動十方
世界,可稱力大無比。又此
菩薩不但勢力廣大,而復
光明熾盛;所謂
光明熾盛者,即
菩薩大
智慧光也。可見
念佛三昧香光熏照
之力,
功德成就,
果報如是。如十六觀經雲:『此
菩薩舉身
光明,照十方國,作
紫金色。有緣
眾生,皆悉得見。但見此
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
諸佛凈妙
光明,是故號此
菩薩名無邊光。以
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
菩薩名
大勢至。』
法王子,是
菩薩之
通稱,諸大
菩薩皆可稱為
法王子。
法王是佛。
世間國王稱人王,玉皇
上帝稱
天王;佛乃世出
世間說法之王,
故稱法王。又,王者,
自在義。如經雲:『
我為法王,於法
自在。』故唯
世尊,獨稱
法王。子,即指
菩薩。凡一切諸大
菩薩,皆負紹隆佛種,承佛
家業,輔佛行化,利濟
眾生,重要之職任;如
世間之子,繼承父業,
故稱法王子。但佛之
家業,不同
世間田山屋宇,器具
金銀,乃以
說法度生為業;是故
菩薩專以弘法為家務,度生為
事業也。亦唯
菩薩具大
力量,方能擔荷
如來全體
家業,化度一切
有情,稱佛本願,暢佛本懷,故尊之曰:
法王子。勢至與
觀音,本是輔佐西方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二大
菩薩;因
彌陀分身十方,故二
菩薩亦分身十方,助佛揚化,普度
眾生。以上略釋
大勢至
法王子通別二號竟。 『與其同倫五十二
菩薩,
即從座起,
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者,謂
大勢至
菩薩,於
楞嚴會上,偕其西方同來五十二位大
菩薩,一齊從自
座位立起身來,趨至
釋迦牟尼佛前,
頂禮佛足,然後而白佛言。又五十二位
菩薩,可表信、住、行、向、地、等覺,並前干慧,成五十二也。凡
菩薩問法,稟白佛言,必先趣向佛前,
頂禮佛足。
菩薩禮佛,非同
凡夫,必須三業
至誠,一心
恭敬。我們
凡夫,常有許多逢場作戲,敷衍了事,
至誠恭敬何在?若無
至誠恭敬,雖
終日禮拜,如碓上下,徒勞身形,
於心無益。如大疏分
禮拜有七種:一、
傲慢禮,二、唱和禮,三、恭
敬禮,四、內觀禮,五、
平等禮,六、起用禮,七、實相禮。後
四種禮,限於
時間,不便詳說。
傲慢禮者,即
傲慢自居,心無謙下。唱和禮者,乃口中同聲唱和,身雖隨人
禮拜,而頭
不著地。此
二種無
至誠、乏
恭敬,非真禮佛,罪障難消,我們皆應切戒。凡禮
拜佛時,必須三業投誠,一心懇禱,統身伏地,如大山崩。苟能如是禮佛,決定罪滅福生,此是第
三種恭
敬禮。所謂
人身之最高部分,莫過頭頂,最低部分,莫若兩足。
頂禮義者,以己頭頂叩佛雙足,表顯
恭敬至極,故雲
頂禮佛足。以上『
大勢至
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
菩薩,
即從座起,
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乃經家所敘,略釋已竟。
二、正顯圓通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我者,
大勢至
菩薩自稱。
無我而我,名曰
真我。
菩薩四相
皆空,
圓通為我,隨
眾生機,
故名曰我。憶者,
記憶。往昔,即過去。恆
河沙劫者,
梵語劫波,此間稱劫。劫表時分,如普通
凡夫,記年月相似;但年月時分極短,
劫數時分極長。劫有小劫、中劫、大劫之別。合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為一小劫,
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四中劫為
一大劫。此處
是指大劫而言。
印度有一條
恆河,如同
中國長江、黃河,甚闊甚長。
恆河之沙,
微細如面,以一沙算
一大劫,如是一粒一粒,直至全河之沙算盡,此是極表
劫數之多,遠出於我們思量測度計算之外。所謂恆
河沙劫,即無量數劫。有佛出世,乃對無佛出世而言;如今釋尊已過去,
彌勒尚
未來,正是佛前佛後無佛出世
之時。但釋尊雖然過去,賴有言教存在;
眾生遇著,亦
是有緣。我們
凡夫,塵勞障隔,
知識昏迷,
記性再好,不過當生;
前生之事,無人能記。
諸佛菩薩,具
宿命通,能憶過去無量千萬億劫
之事,如在目前;故
法華經雲:『觀彼
久遠,猶如
今日。』
大勢至
菩薩,於
頂禮後,恭對
釋迦佛言:我憶往昔,恆
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由是次第,有十二位
如來,於一劫中,相繼
成佛;其最後第十二尊,名超日
月光佛。 按
無量壽經,稱
阿彌陀佛,亦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
清凈光佛、
歡喜光佛、
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
月光佛,以
光明立名,分十二號。
彌陀一名,具十二
光明;十二
光明,全歸於
彌陀一名,包含無遺。何以故?
梵語阿彌陀佛,此雲無量覺。佛證果覺,
圓滿廣大,無法不包,故能包含無遺。讀此可知
大勢至
菩薩,過去
無量劫前,所遇十二
如來,即今
阿彌陀佛是也。
阿彌陀佛,
光明無量,照十方國,
無所障礙,
故名無量光佛。我們
世間以
日月為最
光明廣大,能照四
大部洲;
阿彌陀
佛光明,此日
月光明,過於
百千萬倍,
故名超日
月光。
大勢至
菩薩於往昔劫中,得遇十二
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
月光;彼佛即以念
佛法門,而
開示之。所示之法,圓頓直捷,
甚深切要。
菩薩於聞法後,嚴謹受教,
精進修持,即由
念佛而得證
三昧。本章
經文,正是
菩薩以大
慈悲,向
釋迦佛,陳白自己,往昔
發心修行之
因緣,與得證
念佛三昧之
來源。唯此
法門,圓頓直捷,簡便易修,勝過一切
法門。
菩薩既已如是
慈悲,降臨
娑婆,殷勤開導,普令深入。我們今得值遇,可算夙種凈因,真
是有緣。大家應當敬受慈訓,精勤修習。欲識
三昧,更觀下文。
三昧二字是通名,
念佛三昧是
別名。
二十五聖所修之法,皆名
三昧;如眼根
三昧、
耳根三昧、鼻根
三昧,乃至六識
三昧、七大
三昧;此外還有
百千萬種
三昧,乃至無量
三昧。
梵語三昧,此雲
正定,亦雲正受。
正定,別於
凡夫不定,與
外道邪定;唯依
佛法所
修得證
三昧,方名
正定。正受,顯非邪受,
而不受一切邪受,
故名正受。又一定一切定,
故名正定;一受一切受,
故名正受。此正顯
念佛圓通,初則由淺入深,到了熏修至極,能使
因果相契,生佛一如,一念全體,全體一念,直與
觀音耳根圓通,等無有異。又
念佛亦有
四種分別:一、持名
念佛,二、觀像
念佛,三、
觀想念佛,四、實相
念佛。此
四種念佛,皆名
念佛三昧;因下手雖異,得果全同,故同名
念佛三昧。又
念佛三昧,為一切
三昧中王,而能統攝一切
三昧。
念佛念到一心
不亂,即成
念佛三昧;因一心
不亂之義,即
正定、正受故。我們
念佛,
妄想紛飛,不能一心
不亂;若依勢至
菩薩開導念
佛法門,即得深入
念佛圓通,定心
修持,最易
成就一心
不亂之
念佛三昧。故念
佛法門,方便雖多,而推此
法門,為最圓頓直捷,簡便易修。所修之法,陳述如下。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先說二喻。今初。譬喻義者,借近明遠,假淺入深,令諸聽者,易於領會。譬如甲乙
二人,甲專想念乙,乙若出門,甲想念
之心更殷;但乙不想念甲,如同忘記了甲一樣。如是
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不期而遇曰逢,不逢即不遇。非見即未見。若逢、或見,即指專憶之甲而言。甲雖與乙離,因專憶故,隨時憶念,彷彿見乙,如在左右,如在目前,乃至
夢中,亦復皆然。不逢、非見,即指專忘之乙而言。乙因專忘,雖與甲遇,對面碰著,如同未逢、未見。按此
二人,如是
情形,因乙
一人專忘,其甲
一人,無論如何憶念,終難會晤相見。今就專忘方面而言,
二人雖逢,等於未逢,雖見等於未見,當面錯過,豈不惜哉!若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則相見不難。假使乙憶念甲,如同甲憶念乙一樣,如是
二人,必定如影隨形,不相乖異;不但
今生不相乖異,乃至
生生世世,
亦不乖異。因為彼此念念相憶,
心心相合,
自然生生世世,不相分離。故曰:『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此喻人人可知。所雲一專為憶者,即喻佛憶念
眾生也;
一人專忘者,即喻一切迷倒
眾生,心不向佛也。佛言:一切
眾生,皆有
佛性,不欠絲毫;若肯
真實念佛求生西方,
未來皆可
成佛。但因
眾生迷倒,舍父逃走,流入
娑婆濁惡
苦海,
生生世世,受諸苦惱,直至於今,無有休息;佛垂憐愍,無時忘舍。復因西方
阿爾陀佛,與此
娑婆眾生,特別有緣,而憐念更甚,念念欲化度我們,接引我們,出離
苦海,
往生樂邦,盡
未來際,同享妙樂,從彼進修,共證
佛果;可惜我們
眾生,大都
無心向佛,孤負佛恩,豈不愧哉!然未聞
佛法,與
不信佛者,固不必說;即已聞法與
信佛者,亦有許多倘非真信。雖則
念佛,
而非真念;與此專忘
之人,無少相殊。所以佛雖念念
不忘眾生,奈何
眾生無心向佛,雖與佛逢,等於不逢;雖則見佛,亦如未見。譬
如有人,來此
佛堂,不禮
拜佛,不
恭敬佛,心不介焉,如同未見。復
如來此參加
念佛者,亦有口雖
念佛,心無
至誠;人在
佛堂,心向
外緣。所以
念佛人多,生西者少。如同浪子在外,
習慣飄流,不想回家,
自然終不能回。須知終不能回之
毛病,全在專忘上面,錯失
大利也。
你看前面一尊
阿彌陀佛,一手持
蓮台,一手向下垂,儼然
要想接引我們到西方去。誰知你
也不想去,他
也不想去,空勞佛慈,辜負佛恩。我們想起來,真是好
慚愧!如果我們,
真能心心向佛,如同久客思鄉,一心
要想回家去,決定生西不難。此乃正合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不但
今生與佛相近,
生生世世,決定不相乖異。須知不相乖異之效力,全在專憶上面,深得大益也。既蒙
菩薩如是
慈悲,指示我們,專用憶念
阿彌陀佛之要訣;我們應當牢牢記在心頭,不可暫時忘失也。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凈土法門,唯佛與佛,方能圓知圓見;故說十方
如來,憐念
眾生,如母憶子。上二句,通於前後;下
一句,即另舉第二個譬喻。所謂十方
世界,
諸佛如來,無不哀愍
眾生,憐念
眾生,同教
眾生,稱念
阿彌陀佛,
發願往生西方;到了西方,悉皆永離眾苦,永享妙樂。今乃考實論之:
何故十方
如來,但教
眾生稱念
阿彌陀佛,
不教眾生稱念余佛?皆因十方
諸佛,憐念
眾生之
慈悲,雖然佛佛相同,而救度
眾生之願力,及接引
眾生之方便,唯
彌陀世尊,超然
殊勝;故十方
諸佛,稱贊
阿彌陀佛,最為第一。何以故?
眾生若欲遍游十方
凈土,
親近十方
諸佛,應當先歸西方
極樂凈土,
親近阿彌陀佛;從彼常隨
佛學,然後
具足神力,飛行
自在,一旦之頃,可以
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因是十方
諸佛,同教
眾生稱念
阿彌陀佛,
不教眾生稱念余佛。復因諸
佛法身,本來同一覺性,佛佛
平等,無二無別。一攝一切,一切即一;故經雲:『十方諸
如來,同共一
法身。』又
文殊般若經雲:『念一佛
功德無量無邊,亦與
諸佛功德無異。』我們現今更進論之:若論
圓滿覺性,非但佛佛
平等,實則
諸佛眾生,亦復
平等。雖然
事實上,
眾生與佛,迷悟各別,真妄懸殊;於理體上,
眾生與佛,本來凡聖共源,生佛
同體,
真實一如,無二無別。故經雲:『心佛及
眾生,是三無
差別。』但以
諸佛眾生,性德雖同,修德各別。何以故?
諸佛如來,
無量劫來,順性而修,念念流入一乘
菩提果海,福慧
圓滿,永受妙樂;
眾生無量劫來,逆性而修,念念流轉
六道生死苦輪,展轉墮落,永受劇苦。何名逆修?何名順修?蓋我們
眾生,
生生世世,一向貪戀
娑婆,希望久住,念念不舍,
心心不忘。因此願力,與佛願力,天淵相背,天淵相隔,不能念念向佛,
心心合佛,
故名逆修。復當細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希望接引十方
眾生,同歸西方,同受妙樂。我們但能
直下一念至心
迴向,便得蒙佛
攝受;如果念念如是至心
迴向,念念蒙佛
攝受。復當一切時中,
真實發願,願離
娑婆苦,願得
凈土樂;此乃所謂以己之願,投入佛之願海。如是以願投願,時時
不忘,決定
感應道交,蒙佛接引
往生樂邦。得此
速效,皆因
眾生與佛,原來有上
二種密切相關。一者所謂
眾生與佛,本來性德相關,天然
同體;雖然與佛離隔十萬億土,原在
彌陀果覺性中,
不出不入。是故一念
迴向,一念蒙佛
攝受;念念
迴向,念念蒙佛
攝受。二者所謂
眾生與佛,彼此願力相關。我們若肯時時
發願,更加與佛氣分相合,願力相接;如磁石吸鐵,終不乖異。因有如是性德、修德,
二種密切相關,天然
同體,所以十方
諸佛,同教
眾生稱念
阿彌陀佛,
不教眾生稱念余佛。是以古德雲:『
我心感我佛,我佛即應我;應感非先後,生佛同一體。』又古德雲:『
我心感
諸佛,
彌陀即懸應;
天性自相關,如磁石吸鐵。』觀此可知
阿彌陀佛,偏與此土
眾生有緣。又三世
諸佛,皆以八苦
為師,方能
成佛。
樂土眾生,難以使其
發心念佛;唯此
娑婆眾生,常為八苦之所逼迫,苦多樂少。凡遇苦境,難堪忍受,不覺
出聲稱念
阿彌陀佛,
不念他佛,此乃出乎天然,非
人所教;因此
阿彌陀佛與此土
眾生,更加特別有緣。大家果能如是念念
迴向,時時熏習,是名順修。 前喻
二人,如同
朋友夫婦,情念雖厚,一淡兩忘。今喻
二人,恰似
母子,不比
平常;因為
母子骨肉相連,
關係更密。
慈母愛子,出於
天性;經過十月懷胎,三年乳哺,移干就濕,咽苦吐甘,手腕當枕,膝頭當路。子若能言,母乃
歡喜大笑;子
若有疾,母則廢寢忘餐,
晝夜憂愁,願
以身代。直至漸漸能行,又恐水邊失跌;縱使成人長大,子若出門,
時至未歸,母乃倚門長望,坐卧不安。
世間慈母憶子,可謂無時非憶子
之時,無處非念子
之處,直無一時
一地忘其子矣。縱然子不憶母,必念念憶子。但母雖念念憶子,子若一向忘母,不想回家,那怕
母親想得發痴,亦復徒然。故曰:『如母憶子,子若逃逝,雖憶
何為。』若子
孝順,憶念
慈母,如母憶子
之時同樣殷勤,
心心不忘;那怕子雖出門,遠在歐美,亦必不久,要乘
飛機趕回來,與母相見也。故曰:『子若憶母,如母憶時,
母子歷生,不相違遠。』今此譬喻,非常明了,人人可知。
世間為
子女者,應該深體
慈母愛子之心。
世間做
眾生者,亦應深體十方
如來憐念我們
之心;更當深體
阿彌陀佛立願
修行,
庄嚴凈土,接引我們
之心。
彌陀垂手接引我們,正如
慈母垂手提攜
子女,
親近撫慰無異。但以
慈母愛子,止能一世;佛愛
眾生,永劫無窮,
生生世世,無有棄舍,無有終已。可惜
眾生迷倒,違負佛恩,逃逝於
生死海中,輪轉
六道,受苦無窮;
出了胞胎,復入卵殼,乃至濕化,
生生世世,遷變不休。我們現今幸得
人身,生逢
中國,得聞
佛法;復幸得聞如是
微妙凈土念
佛法門,圓頓直捷,簡便易修,不假多生,盡生可到。我們應當生大
慚愧,悲泣兩淚,渴仰慈尊,如子憶母,念念求見,
心心不忘。從今以後,常當憶念
阿彌陀佛,作無上
慈父想;
觀音、勢至,作無上
良朋想;
清凈海眾,作最勝善友想。復當憶念
極樂國土,作究竟
安樂家鄉想;現今真信、切願,持佛
名號,及修諸
功德,作預備資糧想;臨命終時,作到家日期想。苟能如是憶想之極,
自然漸漸生處轉熟,熟處轉生;縱在
夢中,亦能憶著想著,或
拜佛念佛,或見好瑞相。欲得明了,請觀下文,更無疑焉。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庄嚴。 上文譬喻,
此文正法。由譬喻而會解
正法,由
正法而深達正義。
菩薩雲:
眾生若能各自
發心,憶佛
念佛,念至功純,
念到歸一,或於現在,或於
將來,必
定見佛,乃至去佛不遠。今更分別論之:
眾生見佛,亦有
法身、色身不同。何謂
法身?須知
眾生念念
心存至誠,憶佛
念佛,則念念投入
彌陀清凈法身果海,如水投水,天然契合。契合至極,全體周圓,
自力佛力,不隔
纖毫,頓覺全身住在
彌陀清凈法身果海之中,
不出不入,非有非無,仗佛含養,
安定何如。若能如是見者,此乃所謂見
佛法身也。若以佛眼觀之,九界
眾生,皆在
如來法身果海之中,一體
圓融,等無
差別。但因
眾生迷倒,不覺不知,不解
親近;如魚住水不知水,似鳥飛空不見空。何謂色身?我們現今欲見
阿彌陀佛微妙色身,但能念念
心存至誠,持佛
名號:
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里
聽得清清楚楚,心裡覺得清清楚楚。若
口裡雖
念佛,心裡任他胡思亂想,此非憶佛
念佛。
念佛必須
專註現前一念,
即是正念;句句
佛號,皆從
正念心中流出。心能
專註,
妄念自息;
妄念若起,覺即便無。古德雲:不怕念起,唯恐覺遲。縱
使我們不是正
念佛時,亦應時時憶著、想著,
一句佛號,莫令忘記;設或忘記,想起復念。若能二六時中,常把
阿彌陀佛六字洪名記在心頭,久念必熟,念念
不忘;如我們常有許多要事未了,牢記在心,甚至
晚上做夢,亦忘不了。我們
對於念佛,亦應如是。何況
念佛是專為了生脫死之第
一大事。
人生大事,莫若
生死。今以
念佛了生脫死,實為出苦
慈航,何敢失卻?失卻必沈,終難出離
苦海。觀此可知
念佛,是大事中之大事;我們欲了
生死,應當
努力完成此件獨
一大事。大家果能如是重視
念佛,時時憶念在心,我們決定可以見佛;或現在見,或當來見。所謂現在見者,或在
夢中,或在定中;或見真佛,或見肖像。如昔日
凈土初祖,
廬山遠公
大師,於定中三度見佛。又三祖、四祖,修十六妙觀,常於定中見佛,聞佛
說法。又昔日
智者大師,修
法華三昧,一日定中,忽然親見
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以上
皆是現在見佛,
所見亦是真佛;古時甚眾,今時雖有,有
亦不多;縱然見佛,多屬肖像,皆因功行不及
古人。至於
念佛行人,臨命終時,見佛來迎,
往生西方,
七寶蓮池,華開見佛者,自古迄今,多難勝數;以上
皆是當來見佛,
所見即是真佛也。總而言之,
念佛見佛,如種瓜得瓜,決無疑焉;但隨力
所感,見有遲速;現前當來,亦復皆然。汝若
專心念佛,立願
往生,則汝願力,與佛願力,天然相合;現前當來,終必見佛。此乃所謂見佛色身也。生到西方,永無退轉,從彼進修,直至
成佛,故雲『去佛不遠』也。當知佛有三身,報身、應身,皆以
法身為體;如鏡中像,水中月。苟能如是知之,可謂
理事無礙,
本末一如。以此
功德,
迴向西方,
將來蓮品,
殊勝高超。 『不假方便,
自得心開』者,亦有現在當來不同。謂我們
專心念佛之人,不必假借其他
法門,各種方便,如參禪、研教等。只須從此
念佛一門,念念
心存至誠,執持
阿彌陀佛名號。如水投水,冥冥
通達,因是不覺深入
彌陀圓滿果海,安住
如來實相
正定,仗佛含養,能使
無量劫來塵勞業識,漸漸消融。消融至極,本覺
心地,豁然自開。頓覺內外透徹,果海全彰,
真實圓融,充滿
法界。故去:『不假方便,
自得心開。』此乃所謂現在心開也。如
永明大師雲:『無禪有
凈土,萬修
萬人去,但得見
彌陀,何愁
不開悟。』者,即所謂凡生到西方
之人,到了華開見佛,聞佛
說法之時,皆能當下了悟
無生,實相
心地,豁然頓開,了知十方所
有一切依正
色心,若色若空,若染若凈,皆在現前一念
菩提真
實心中,一體
圓融,無欠無餘。此乃所謂
未來心開也。觀此,可知念
佛法門,下手極易,成功最高;人人可修,個個能習;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正是了生脫死,
超凡入聖,方便中第一方便,
捷徑中第一
捷徑;更無他法,勝於
念佛。復更確
信念佛法門,真是無上深妙禪也。何以故?生到西方之後,何止
開悟,佛亦能成;佛既能成,更
有何法勝過
成佛耶? 『如染香人,身有
香氣,此則名曰:香光
庄嚴。』者,此喻妙極,最易明了。可能令人由淺入深,乃至究竟。何以故?假
使我們
若不攝心
念佛,必念
眾生;
不念凈土,定念
娑婆。念念不舍,
心心不忘,如膠如漆,難脫難離;直至終身,無時忘舍,常為
娑婆五欲塵勞之所蒙蔽。如在穢污
黑暗之中,不覺不知,而香光何有?今為念念
心存至誠,憶佛
念佛;正是以己因心,入
佛果覺。久久熏染,漸入漸深;如入香光之室,而漸見明了,漸覺
清凈。縱使不能斷盡塵勞惑業,親證
如來實相果覺;而常蒙
如來實相果覺,
通身含養,
功德智慧,
庄嚴熏照,亦覺塵勞惑業,漸漸減少,漸漸淡薄;
智慧光明,漸漸
通達,漸漸圓彰。故雲:『如染香人,身有
香氣,此則名曰:香光
庄嚴。』又香喻性德,光喻智德,染喻修德。由修德,方顯自己性德。由顯自己性德,方知與
佛性德,本來天然
同體,
纖毫不隔;但所隔者,唯業識耳。今欲消融累劫塵勞業識,圓彰
自性智慧光明,必須念念
心存至誠,持佛
名號。以己因心,入
佛果覺;如水投水,似水合水。久久熏修,
自然漸漸覺得心光
通達,性體圓彰。
如來果覺,
即是自己本覺;自己本覺,
即是如來果覺。欲入
如來果覺,但入自已本覺;非離自己本覺,而別有
如來果覺;亦非離
佛果覺,而別有自己本覺。此正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識得因該果海,則句句顯
自性念佛之
圓通;識得果徹因源,則念念住
如來庄嚴之果覺。此正所謂以佛
庄嚴而自
庄嚴,以佛
住持而自
住持;亦所謂深仗佛力,而仗之至矣。但肯
努力熏修,各各功不唐捐;近乃現生頓悟,遠則西方必悟。雖有品位
高下之異,與見佛遲速之殊;到了
成佛地位,悉皆等無
差別,共證無上
菩提。以上正顯
圓通,略釋已竟。
三、結示因緣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凈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此乃
菩薩自述過去本因,而謂我本因地
修行之時,值
佛教我念
佛法門。漸漸深入
如來圓滿果覺,安住
如來實相
正定,精勤修習,得證
圓通。所謂入
無生忍者,即入
如來實相忍也。得入
如來實相忍已,仗佛含養,漸漸增長
定力;
不受界外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引誘,而
動亂正念,
故名入
無生忍。又親證實相,名得
無生;既得
無生,
具足忍力,
故名無生忍也。
大士運
大悲心,乘大願力,降臨此土,助佛揚化。以己往昔因地所修
念佛妙行,及果地所證
圓通妙法。如摩尼珠,和盤托出,普告
眾生,
發心修習。欲導
眾生,同歸
西方凈土,同受
九品妙樂。故雲:『今於此界,攝
念佛人,歸於
凈土。』須知
菩薩雖然如是
慈悲,普度
眾生,亦只能化度有緣,
而不能化度無緣。如果
你不信
念佛,
不願往生,
菩薩雖然具
大勢力,盡力拖也拖
你不去。何以故?皆因
自心作佛,是心是佛;
自心作
眾生,是心是
眾生。苦、樂、禍、福,
為人自召,非
菩薩能與;唯有信願
念佛之人,
感應道交,方能接引,稱願
往生。譬如一個收音機,那怕再好,必
要有音,方能收到音來;如果無音,縱能收音,亦收不到音。
菩薩接引
眾生,亦復如是;惟願大家,善思量之,幸勿錯會! 又
凈土二字,乃是總名;若分次序,共有
四種:一曰常寂光土,二曰實報
庄嚴土,三曰方
便有餘土,四曰凡聖同居土。每土蓮分
九品,
高下不同;皆由
行人念佛功行淺深有異故,各各
所生凈土,
所得品位,亦有
高下階級之殊;但能不斷
功用,
自然日有勝進。蕅益
大師雲:『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
有無;品位
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若具真信切願,
念佛未得一心,
所生凈土,
皆是同居。若要考實論之,一心二字,亦有
事理不同。事一心者,須斷見思粗惑,證相似一心,生方便土。理一心者,須破
微細無明,證實相一心,生實報土;直至
無明破盡,證究竟一心,生寂光土。以此觀之,真得一心
不亂,必須斷惑。親證一心,生上三土;末代
凡夫,有誰何能?但能減少
散亂,乃至伏惑不起,
往生同居,品位亦高。普願同倫,各各須知! 『佛問
圓通』下,諸聖各答所問,自述因地
修行;或由眼根所入而得
圓通,或由
耳根所入而得
圓通,乃至由地、水、火、風所入而得
圓通。以上所答,各各不同;唯我勢至
大士,概無選擇,提起
正念,都攝六根;如手握拳,五指俱攝。故曰:『佛問
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所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者,即專以現前一念
至誠而為正念;因
正念作主,故能都攝六根。
大士往昔因地
念佛,即專以現前一念
至誠,念念住在自己本覺
心中憶佛
念佛也。何以故?因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常在六根,貪染六塵,拖泥帶水,不名為凈。唯有念念
心存至誠,持佛
名號,能使漸漸背塵合覺,返妄
歸真,回末向本,轉染成凈,
故名為凈。所謂一念
至誠一念凈,念念
至誠念念凈,故雲『凈念相繼』也。當知自己
清凈本覺,
即是彌陀圓滿果覺。何以故?若以佛眼觀之,上至十方
諸佛,下至九界
有情,同一覺性圓明之體,等無
差別;但因
眾生迷倒,不覺不知。是故我們雖在
彌陀圓滿果覺真
實心中,經千萬劫,直至於今,不覺不知,如隔
千里萬里。我們現今欲入
彌陀圓滿果覺,安住
如來實相
正定,但須念念
心存至誠,持佛
名號。
心心覺照,勿令遷流。
自然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入
佛果覺,住佛
正定。若覺遷流,攝之令還;久習純熟,不須勉強。何以故?法味之妙,勝於醍醐;
三昧之樂,超過五欲。如蜂采蜜,若得蜜味,取味無厭,撥之
不去,追之復來。
念佛行人,亦復如是。若覺
三昧樂味,
自然心不遷流,住佛
正定,如如
不動。 又三摩地者,即
三昧正定之
別名。譬如
種子,住在地中;復如
果核,住在果中。所謂即因即果,
因果同時;
自力他力,合成一體;絕待
圓融,超情離見,不
可得而思議。若按能念
之心方面而論,
即是自性所顯
念佛之
圓通;若據所念之佛方面而言,純是
彌陀所證
圓滿之果覺。此乃所謂借果地覺,攝因
地心;以因
地心,該果地覺。觀此可知念
佛法門,至頓至圓;因能該果,果能攝因。
因果相攝,生佛互融;直捷了當,全體周圓;全體一念,一念全體。此非
念佛圓通而何?按此殊妙,確乃
點鐵成金之妙藥,
超凡入聖之
慈航。速疾
穩當,無過此矣。 是故
菩薩雲:『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也。奈何上根利智之士,多不屑意;舍此而別求
玄妙,可不惜乎?須知念
佛法門,非但勢至
大士,殷勤勸修,即十方三世一切
諸佛,亦皆殷勤勸修。何以故?因此
法門,仗佛接引,生到西方,雖未斷惑,永離
生死;初出蓮胎,登三
不退。
平常所謂帶業
往生者,即帶己惑業也。又所謂
立地成佛者,即念念住佛
圓滿果覺也。何以故?
阿彌陀佛圓滿果覺,即一真
法界,
故稱阿彌陀佛為
法界藏身。若論
凈土法門之體,佛佛相同,直與十方三世一切
諸佛所證,一體
圓融,等無
差別。若論
凈土法門之用,唯我
彌陀世尊,最為第一,
故稱『十方三世佛,
阿彌陀第一,
九品度
眾生,威德無窮極。』所謂
凈土法門之
殊勝絕妙,正
在此矣。除此
法門之外,其他
法門,無論如何再高,如果未斷惑業,欲得了生脫死,
超凡入聖,皆無希望。何以故?全仗
自力故。縱能
自力識心達本,斷惑證真,超入聖位,而未得圓證三
不退位,欲得直至
菩提,永無退轉者,又安
可得乎?唯此
凈土念
佛法門,雖然
凡夫,未斷惑業,一生
凈土,便入聖流;直至
成佛,永無退轉。是故十方三世一切
諸佛,無不殷勤勸修;我們今得值遇,幸勿因循錯過。普告大家,深
信佛言,及
菩薩言,
努力熏修,同歸
凈土。以上結示
因緣竟。
開示 你我現前
大眾,來此
法會,皆已夙種蓮因,
今生有緣,方能預此勸
修凈土念佛勝會。我們當思
世間無常,莫能久住;一息不來,便為
後世。縱能活至
百歲,不過三萬六千日;到了
末後一天,依然成空。觀此
娑婆國土,苦多樂少,實無可戀;何況現在米珠薪桂,日增一日,許多民不聊生,
真實可愍。加之
危機四伏,思之寒心;深恐
將來大難,愈為苦惱空前。唯有趕快
發心念佛,求佛接引,大家生到西方
極樂國土去,始可放心休息,任意
安閑;常與
諸佛菩薩俱會
一處,永離眾苦,同受妙樂。須知
你我同在
娑婆之第
一大事,莫過於此
念佛往生。
希望大家:切實
修持!同念
彌陀!同歸
凈土!今乃
法會圓滿,最後勸囑,幸深
記憶!幸勿忘失!
民國三十
六年四月十
五日即古歷又二月
二十四日完稿
跋 靜公講義,淵博
精微,凡一語
一字,無非從自
三昧流出。若事若理,悉皆會歸
念佛圓通。如摩尼珠,和盤托出,普導
念佛行人,現生深入
三昧,命終高登九蓮。勝於嚼食餧嬰,足見婆心吐盡。況且靜公
說法歲無暇日,演此講義,最契時機;誠乃
點鐵成金之妙藥,
超凡入聖之
慈航。如果
念佛行人細心翻讀,如
嬰兒得母,似浪子得歸,
身心安然,欣慰何如!
依此熏修,精勤
不退,決定千即千生,百即百生;非但
不失往生正因,生則品位愈高。當時
法師演講,倪宏證
居士記錄,其父正和
居士,復加整理成帙。日前父子來山,持
此文稿,祈然修正,然初不允。
居士謙恭至極,再三懇求,自稱
弟子稟質根鈍,
佛學幼稚;
小兒當時記錄,未免諸多脫漏,誤聽法音;加以靜公不允校閱,
弟子終
不放心;故此懇求吾師
慈悲,復加修正,俾
念佛同倫,愈為深沾法益。然始允許,互相參閱,商量校對;復慚素性
懶惰,少親講席,教相生疏,仍照原文;加以
教義不明,亦少更動,不知
有無錯誤。惟願讀者,
慈悲海涵,凡有罪愆,統祈原宥。敬伸數語,藉表微誠。
民國三十
六年三月
二十五日凈業後學瞭然和南跋於靈岩
山寺佛海泉珍桃園之
不退關房
附覺明妙行菩薩開示上品念佛法語 善
男子!心本無念,念逐想生;此想
虛妄,流轉
生死。汝今當知:此
一句阿彌陀佛,不從想生,不從念有,不住內外,無有
相貌,
即是盡諸
妄想。
諸佛如來,
清凈微妙真實之身,非一非二,不可分別。如是念者,
煩惱塵勞,無斷無縛,止是一心。必得一心,方得名為執持
名號,方得名為一心
不亂;
凈業功成,直趣
上品。 瞭然釋曰:按此
法語,
開示極則。何以故?如是念者,所謂離塵念、
清凈念、明徹念、光耀念、實相念、
圓融念、無分別念、
不思議念、第一義諦念。此豈非
一句洪名,頓契
彌陀清凈法身乎?誰謂念
佛法門,專接
愚夫愚婦,不徹底耶?但此
念佛,
上品極則,非大
徹悟人,不能全體擔荷,徹底承當,
故有事理淺深之別。不見
菩薩雲『
凈業功成,直趣
上品』?以此觀之,豈可皆謂
愚夫愚婦哉?既有
事理淺深之別,正好隨機擇法,各適其宜。雖有品位
高下之異,到了
成佛地位,究竟一也。是以
凈土法門,稱為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攝機之廣,無過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