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隨法師:有關自力他力的妙喻

有關自力他力的妙喻
  難行易行自力他力,為凈土宗對一代時教總的分判。欲學凈土者,不可不知此義也。欲明二法之難易,須先明自力他力之勝劣。欲明自力他力,須先明了何者為力?所謂「力」者:功德力量也,即斷惑之力,出生死之力。小而言之,即有了生死三界之力(小乘);大而言之,即有成佛道眾生之力(大乘)。欲達此目的,有二種力:謂自力他力。自力者:即依自修行力,斷惑以了生死也。(若無了生死之力,縱有修為,如五戒十善等,仍是有人天福業,非此所言之自力也。)他力者:即乘佛願力了生死也。自力之道以戒定慧為本,常人多易理解。他力全是佛境界,唯信乃入。因其絕思絕議,故使本為易行之道,反成難信之法。可知常言之「信佛」是何其難,是以十方諸佛出廣長舌證誠勸信,以消十方眾生「我知我見我執我慢」之障。如何彰顯他力,使三根普被之道大明於世,自為弘揚凈土諸大善知識之竭力用心處。古大德除以經論要義詳明之外,更巧以譬喻別顯之,將他力超勝絕倫之義簡易平實地展現於吾人面前。使難信之法,易於趣入。雖愚夫愚婦,亦可因喻得解。總而論之,其喻有五:
一、乘船渡海喻:
  此一喻古德多有發揮,最早出自龍樹菩薩,其《易行品》言: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自力修行即如陸路步行,勤行精進,久乃可得。他力往生即如水上乘船,以信方便,易行疾至。此喻貫穿於凈土法門整個弘傳過程中,而將此喻發揮至極者,即印光大師,其《文鈔》多有闡發。引用二言以明之:
  一、若以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則無論功夫淺深、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輪船過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屬船力,非自己本事。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二、若能信佛所說凈土法門,以真信切願,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無論業力大、業力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譬如一顆沙子,入水即沉,縱有數千萬斤石,裝於大火輪船中,即可不沉而運於他處,以隨意使用也。石喻眾生業力深重大火輪喻彌陀之慈力廣大。
  沙子雖輕,入水即沉。石頭雖重,乘船可度。自力他力之難易不待言而明矣。故知:無論沙子石頭,皆得乘船,方可安然到達彼岸,任意使用也。意謂無論有修無修,都得乘佛願力,方可確保圓成佛道矣。十大行願導歸極樂,其深遠意義即在於此。
二、乘輪王寶喻
  曇鸞祖師及印光大師皆有此喻:
  曇鸞祖師往生論注》言:
  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禪定。以禪定故,修習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如是等名為自力
  又如劣夫,跨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游四天下無所障礙。如是等名為他力。
  印光大師言:
  通途如步行登程,強者日不過百十里
  特別如乘轉輪聖王輪寶,一日即可遍達四大部洲。
  觀二位祖師之言,即知所謂自力者,藉三學而得解脫也。即能持戒、修定、得通、游四天下。所謂他力者,即乘彌陀願力得解脫也。其喻曰:雖是劣夫,跨驢不上,若乘轉輪王行寶,即可游四天下無所障礙。劣夫喻無戒定慧之人業障深重之人轉輪王寶,即喻彌陀願力。無自力行人,只要乘彌陀願力,即可往生凈土而超越生死,縱然業力深重煩惱未斷,亦毫無障礙。如善導大師所言:「諸邪業系,無能礙者。」
三、順水揚帆喻:
  古德雲:「余門學道,如蟻子上於高山,念佛往生,似風帆揚於順水。」即順水揚帆之喻,明念佛一法輕松自然,不費絲毫之力,並能快速到達彼岸安樂易行之道,大顯其中。印光大師顯此義言:
  凈土法門:契理契機,用力少而成功易,如風帆揚於順水,以仗佛力故也。
  其他各宗:用力多而成功難,如蟻子上於高山,全憑自力故也。
  兩相比較:仗佛力者,用力少而成功易;仗自力者,用力多而成功難。我們是願如螞蟻一般一步一步往上爬呢?還是順水揚帆,早歸家鄉?久劫輪回養成的習貫,已使我們有時難免會陶醉於爬山的感覺,感嘆於那難能可貴的勇猛精神。只是不知何時才能爬上那高高的山頂(印光大師言:當在驢年),不得不苦了阿彌陀佛十劫的期盼。
四、如照山水喻:
  此喻出自印光大師,其言:
  通途如畫山水,必一筆一畫而漸成。
  特別如照山水,雖數十重蓊蔚峰巒,一照俱了。
  通途者,自力行道;特別者,他力易行道自力修行如畫山水,一筆一畫而漸次成就(漸教);他力修行如照山水,一照俱了,當下圓滿成就,所謂一念具足無上功德也(頓教)。如是巧喻,將二法一漸一頓,一難一易,顯彰無遺。
五、太子墮地喻:
  此喻出自印光大師,其言:
  通途教理:如世之士人,由資格而為官。
  特別教理:如世之王子,一墮地即為一切臣宰所恭敬
  世之士人,須由自己的艱辛努力,方可混得一官半職。太子墮地,即可承紹大統,貴壓群臣,為一切臣宰所恭敬也。喻凈土一法,仗他力者,圓成佛道,力超眾聖。二法之「難易曲直,不待智者而知之矣。」
  如是眾喻,無不闡明凈土法門易行易往,他力本願之圓頓直截。所謂「至簡至易,至頓至圓」也。若如此明了之譬喻仍難信入,則佛亦無可奈何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