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無上菩提之本──三皈五戒(第一~第十)

無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一)

前言

  社會上,很多人都知道有佛教,但真正了解佛教的人並不太多。大都以為到廟里燒香,拜拜觀音、關帝、玉帝天後媽祖等,或是到乩壇神舍扶鸞問卜,或是到黃大仙祠拈香禱求、拜斗轉運,便是信奉佛教更有將古佛再來觀世音菩薩降貶為神,稱之為「觀音娘娘」。

 其實,除觀音菩薩外,上述全部都是神,這些神都有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等五神通,因未斷漏,故無漏盡通,又因未斷漏,故仍受煩惱瞋恚等纏擾,故求神要酬答,俗語所謂「還神」。

  得五神通之神,能觀見過去,預知未來,亦能悉知宇宙一切,但不能改變事實,更不能逃脫生死凡夫修四禪八定,亦可得五通,但漏盡通唯有聖者可得,初發心菩薩亦只能得五通,只有阿羅漢、十地以上法身菩薩、佛等聖者才有六通。故只有修學佛道,才能轉識成智,改變命運不受生死束縛,這是佛與神的分別。故佛陀說神是外道,其理在此。何謂外道?按《俱舍玄義》說:「學乖諦理,隨自妄情,不返內覺,稱為外道。」

  佛教認為世間一切法,都是唯心所造,若隨順外境,不觀自心於心求法,便是外道。佛住世時,王舍城便有六師,生出九十六種外道。這些外道知見正確,妄執因果論,有的認為世間一切是恆常的、無常的、亦恆常亦無常的;有的認為世間一切是無因果的,因而否定因果道理更有六種苦行外道,他們以飢餓、投淵、赴火、自坐、寂默修行更有學習牛、犬,而祈求升天,稱為牛狗外道

  其實,真正的佛教是由印度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出家修行,於菩提樹下證悟宇宙人生真理而創立的。覺悟後的悉達多太子稱為釋迦牟尼佛,又稱為佛陀或是世尊釋迦牟尼翻譯漢語是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滿之義。  

  「佛」,梵語是buddha,翻譯漢語是佛,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意思。「自覺」是依止佛陀教法自我修正、約束,「覺他」是化度他人,令他覺悟,「覺行圓滿」是功果圓滿而成佛。是故皈依佛亦即皈依「覺」,覺而不迷是真正佛教。要皈依佛教一定先求一位僧人皈依師,並為舉行皈依三寶儀式,才能正式成為佛弟子

  很多人知道佛教好,經常在佛堂寺院義工,更聲稱自己是佛教徒,就是不肯皈依,認為只要心內有佛即可,不必拘執於儀式這是錯誤想法。凡事都有規則,社會如是,各宗教如是,佛教亦如是,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要成為佛弟子,必要稟承佛陀教法,先受三皈,後受五戒,按次第受八戒十戒乃至菩薩戒,依經律而行,聽師父教誨,如法修行,趣向佛道

  五戒學佛初基,成佛之根本。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在家人邪淫出家人則離非梵行緣)、不妄語、不飲酒。

  戒的本質在乎防非止惡,自我約束,不作侵犯他人之事,完成自己身口意三業的清凈,這種發自內心自我要求,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倫理的基本德因,是慈悲心的體現,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原素。故佛入涅槃前,囑咐弟子要以戒為師

  現代人追求時靡,對於傳統的美德,被譏為「過時、落伍」。所以,很多人雖然受了戒,對戒規仍是懵然不知,以為縵衣披身,便比別人高了幾級,然後對人說:「我是五戒、八戒、菩薩戒弟子。」但若有人問起,戒是甚麼東西受戒有甚麼真實意義?甚麼是「開遮持犯、輕重之相」?犯戒有甚麼果報等種種問題時,便瞠目結舌,啞口無言,真如寶山空手回,甚為可惜、可嘆。

  發心修行,若連五戒都辦不到,又如何能受大小乘戒呢?五分法身、一切佛法又如何能成就?若失五戒,歿後不得人身,只能投到三惡道,求出無期。同樣地,大部現代人把我國留傳數千年的優良文化五常八德,亦拋到九霄雲外。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兩者均是我國高尚傳統文化之紮根點。世人若違背五常,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便會越來越冷漠惡劣,家庭無法和諧,若一家人都不能相親相愛,又如何能愛國愛鄉?違背五常即違背天地,是天下之大禁忌

  儒釋兩教雖終極不同,但做人基本道理皆是一致,故古大德融匯佛儒,以五戒配五常。即仁者不殺生,義者不偷盜,禮者不邪淫,信者不妄語智者不飲酒。略有不同者,儒家不反對飲酒,但仍以不過量為原則,免酒後失禮,故古時之酒杯形狀如寶鼎,有三腳,裡面盛酒很少,酒到了某一水平便被檔住,不能幹杯。

  最先以五戒配五常的是北魏之曇靖。據《續高僧傳卷一.曇曜傳》所載,北魏武帝時滅佛,諸諸經被焚毀致盪然不存。曇靖為重興佛教,鼓勵造立佛像,以應當時之需要,故撰《提謂波利經》二卷,引用五方、五行之說,以不殺配東方,東方是木,木主仁,仁能養生;以不盜配北方,北方是水,水主智,智者不盜;不邪淫配西方,西方是金,金主義,義不邪淫;不飲酒配南方,南方是火,火主禮,禮防於失;以不妄語配中央,中央是土,土主信,妄語之人兩頭兩舌,不契中正,故以不妄語居中,表義不偏乖之理。即仁者不殺智者不盜,義者不邪淫,禮者不飲酒,信者不妄語。此五行是天地大用,如天失五行則妖災起,地失五行則萬物不生,四時失五行則陰陽不和,王者失五行則天下亂,人民失五行則身危而滅性命。同時,此經亦十分推崇五戒,可惜後來因為有人提出是偽經而遭禁制,但在唐、宋之時,仍有不少人信持。

  是故,宣弘五戒,乃出家僧眾份所應為。於此,學人謹以過去在八關齋戒法會期間及傳授三皈五戒時之講話,匯集成書,與大眾結緣。順此祝賀遼寧省朝陽市佑順寺,在國家宗教政策的開放下恩師永惺上人與吾等努力下,眾大德居士護持下,現已修繕圓滿,且開光在即。祈望人人能受持三皈,守護五戒,諦造社會和諧家庭和樂阿彌陀佛!

無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二)

三皈

(一)為甚麼要皈依三寶

  皈是皈投、投靠,依是依伏、依靠。三寶佛法僧,皈依三寶即是皈投、依伏於佛法僧,如子依於父,民依於王,性依於勇一樣。

  當我們離開家庭,流落異鄉時,很自然就會想到在當地找個親戚或者相熟的朋友投靠;當我們災難來臨的時候,很自然亦會想到找個親人或者熟人幫忙,依賴他來救護。皈依三寶也是這個道理,含有趣向、請求救護的意義

  世俗人常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是,我們長大後,父母年紀漸漸衰老,不能再依靠他們了。相反,他們要依靠於我侍奉供養;至於依靠朋友更難,所謂上山尋虎易,開口靠人難,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靠人沒那麼容易,有大勢力能幫你的人眼高於頂,不會睬你,有心無力的人更不能靠,只有慈悲的佛菩薩有能力幫你又不心存分別,不會因瞧不起你而拒絕相幫。

(1) 八苦相煎要皈依三寶

  當我們久病不愈時、被誣害時、鬱郁不得志時、所求違願時、與愛人別離時、與憎恨人在一起時,痛苦交煎,又可依靠誰來救護呢?在苦難人生中、茫茫業海中、求救無門的號哀聲中,又可向誰求助呢?如果皈依三寶,便可倚靠三寶護持加庇,度過一切難關。正如《優婆塞戒經》中,佛對善生說:「為破諸苦(人生八苦),斷除煩惱(不造苦因),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不生不死涅槃之樂),以是因緣,受三皈依。」

(2)滅除煩惱皈依三寶

  佛說世間人的一切苦難,都是因為過去世所造的惡業而來,這些惡業是因,今天嘗受的苦是惡因的果,若要破除這些苦,滅除這些煩惱而得到清涼自在乃至成佛,惟有皈依三寶。所謂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依佛為師,憑法為葯,依僧為友。此三皈能令眾生出離生死,得涅槃樂。

(3)不墮惡道要皈依三寶

  梁武帝時,相傳是觀世音菩薩再來國師寶志公,為了救度那墮落蟒蛇身的皇後郗氏,撰寫了慈悲道場懺法》,其中說:「今天來到道場大眾,為甚麼要皈依三寶呢?諸佛菩薩有無限的大悲,要度脫世間的人有無限的大慈,要安慰世間的人。佛菩薩憫念一切眾生,如憫念自己的獨生子一樣,他們大慈大悲的心,從來不會疲勞懈倦,只願做到能利益眾生善事誓願幫助眾生息滅三毒的火,教化眾生令他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眾生成佛菩薩誓不取正覺。因為這原因,大家便應該皈依了。諸佛慈悲憫念眾生的心,比我們的父母要多佛經上常說,父母愛兒的慈心只限於一世,但諸佛眾生慈心是無盡的。天下父母,如果看見兒子背恩違義,便會心生瞋恨,愛子慈心便因此而減少。但諸佛菩薩慈心便不同,佛菩薩看見眾生做錯事時,同情憐憫的心更重,甚至願意代替那些罪惡眾生,入於無間地獄大火輪中,受無量苦。但愚痴眾生,被無明覆蓋著智慧,被煩惱覆蔽著心,不懂得皈向佛菩薩,更不相信佛菩薩為他所說的法,不信受佛菩薩的教化,甚至說粗言惡語誹謗的話。這些愚昧眾生,因為不發心念諸佛的恩及不信佛,而造無數的罪,最終墮在地獄餓鬼畜生的三惡道中,受無量的苦,受罪完畢後,暫時生到人間都是醜陋殘障,諸根不具的人不懂禪定,沒有智慧,種種的障礙,都是因為沒有對佛菩薩生起敬仰心。」

(4) 皈依三寶功德最大

  所謂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度無信之人。福薄的人,遇佛法而不敬信,不知歸敬三寶的無量功德

  《佛說希有挍量功德經》卷一說:「在這三千大千世界中,若人以稻麻竹葦,四事供養無量諸佛,滿二萬歲時,諸佛滅後,各各起寶塔,及以香花種種供養,其人得福雖然多,但不如有人以淳凈心,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所得功德多。」

  《善生經》亦說:「若人受三自皈,所得果報不可窮盡,如四大寶藏,舉國人民,七年之中運出不盡,受三皈者其福過彼,不可勝計。」

皈依三寶功德無量,要想得到無量的福報,不想墮到三惡道去,就要皈依三寶;要解脫一切痛苦,請求救護,遠離生死輪迴的苦、求出涅槃,便要皈依三寶;欲發利益一切眾生的大菩提心,更要皈依三寶

無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

(二)何謂三寶

  釋迦牟尼佛未成道時,未有正法住世,眾生都是諸天邪師為佛寶,四韋陀等為法寶,諸餘外道為僧寶。如來出世後,才有歸敬正三寶法門

  三寶是指佛、法、僧。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寶,佛在菩提樹下初成道時,示現丈六金身,及說華嚴經時,又特別示現盧舍那佛身,因此說,皈依佛不單是皈依釋迦牟尼佛,而是皈依十方諸佛,統稱為「佛寶」;皈依法寶,是皈依所說的一切法,稱為「法寶」;皈依僧寶,是皈依出家學佛比丘,稱為「僧寶」,故佛、法、僧又名三寶

(1)佛寶

  三寶中,以佛寶為首。

  皈依佛,兩足尊。兩足是福足慧足,佛陀多生修行,給眾生無量布施,是福足;修持戒定、解行等達到圓滿,是慧足。一切行滿、願滿是為福慧兩足,佛以此兩足遊行法界,通行無阻,受人敬仰,故說「兩足尊」。

  《大智度論》卷二載,欲界三天的天人,對自己所愛的,會幫助他圓滿一切願;對厭惡的就希望他七世消滅。佛就不同,佛行菩薩道時,如遇怨親、家賊來害,菩薩會以身肉、頭、目、髓腦供養怨親,甚至把身命布施眾生也在所不惜。所以,只有佛才能受佛的名號。因此,應當皈命佛寶,以佛為師

  佛的通號有十種,又稱如來十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來十號大意如下:

一、如來:音譯為多陀阿伽陀。即是佛陀真理而來,由真如而現身,因此尊稱如來。又可分解為「如去」,即是真如之道而來,往佛果涅槃的道而去,故又稱「如去」。按照《大智度論》卷五十五載:「行六波羅蜜,得成佛道,(中略)故名如來。」由此而知,成佛先修六波羅蜜。又如來一詞,出自《長阿含》卷十二,其中有雲:「佛於初夜成最正覺末後夜,於其中間有所言說,盡皆如實,故名如來。復次,如來所說如事,事如所說故名如來。」即是說,如來所說都是真實不假的,所以名「如來」。

二、應供:音譯為阿羅漢即是斷盡一切煩惱不受生死束縛,智德圓滿聖者,故此,應受人天以種種香、花、瓔珞、幢幡、伎樂等供養尊敬故稱「應供」。

三、正遍知:音譯為三藐三菩提。舊譯為正遍知,新譯為正等覺。「三藐」是正的意思,「菩提」是法的意思。「正遍知」是能知一切正法、已成正覺聖者對於法界的一切,都知得一清二楚,故說「正遍知」。

四、明行足:音譯為鞞侈遮羅那三般那。依《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八載:「明,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足,即戒、定、慧已具足。」依照佛制的戒、定、慧修行,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稱為明行足。《大智度論》卷二說,得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等,是為三明;身、口二業清凈,是為行,佛陀是三明二業都圓滿具足聖者,所以稱為「明行足」。

五、善逝:音譯作修伽陀,又稱為「好說」、「好去」等。「好說」的意思是佛陀以無量的智慧,依眾生根器說法,或者說布施,或者說涅槃,或者說五蘊、十二因緣四諦等法,而引導眾生入於佛道。所謂「觀機逗教,應病以葯」,眾生病人佛法是葯,法能治眾生的病。善逝與如來十分相似,「如來」是乘如實之道來此娑婆世界;「如去」是如實的去涅槃彼岸,不再退沒於生死海中。即是諸佛往來自在,以一切智為大車,行八正道而入涅槃故稱「善逝」,又名「好去」。

無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四)

(六) 世間解:音譯作路迦憊,又名為「知世間」。即是佛能了解及知道世間一切眾生和非眾生的一切,了知世間生起的因,和世間的毀滅,亦了知出世間之道,所以稱為「世間解」。簡單說,佛清楚了解世間的一切生滅法,故常勸眾生不要貪戀,應學出世間的法,才能真正離苦。

(七) 無上士:音譯阿耨多羅。佛陀的智德,在人中是最優勝的,是無人能及的,因此稱為「無上士」;又在諸法中,涅槃法是最無上的。另外,菩薩五十二階位中之等覺位,稱為有上士;佛的妙覺位,稱為「無上士」。

(八) 調御丈夫:音譯富樓沙曇藐婆羅提。其意是:佛是可以化導一切「丈夫」的「調御師」。這裡說的「丈夫是指修行眾生。《大智度論》卷二雲:「佛大慈大智,有時說柔軟好話,有時說悲切的話或是雜話,這種種的方便語,主要是調伏發心修行的人(丈夫),使他們得道,往入涅槃之路。」而然,佛亦慈悲化度女人,為甚麼獨說「調御丈夫」呢?因為古時男尊女卑,以男性為主流。而修行佛道男女皆可成佛,不論男女往生極樂世界後,同現金色身,同現大丈夫相,同名妙音,故能調伏眾生佛陀,亦稱為「調御丈夫」。

(九) 天人師:音譯作舍多提婆魔樓舍喃,又稱為「天人教師」。即佛陀諸天人類的教師,示意教導眾生甚麼可以做,甚麼不可以做;甚麼是善,甚麼是不善。眾生若能依教而行,不舍佛陀教法,便可以解脫煩惱故稱天人師」。又以佛陀常說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比較多,度了不少天人凡人,度其他道的則比較少,所以又稱佛為「天人師」。

(十) 佛:意譯覺者,又稱佛陀。是覺悟真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知見一切法的性相、成就正覺大聖者,是修行的最高果位。凡夫無法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聲聞、緣覺二乘僅能做自覺菩薩具有自覺、覺他,但尚有一無明未破,故覺行仍未能圓滿。佛能化人,可教導一切眾生,故又稱為「能人」;阿彌陀佛稱為安樂世界之能人。一切佛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有十力、四無畏及十八不共法等殊勝能力。佛又有七項殊勝功德超越常人,稱為七勝事,即身勝、如法住勝、智勝、具足勝、行處勝、不可思議勝、解脫勝等。達到佛果,必須具足三種德相,即斷德、智德、恩德,合稱為大定智悲。此外,佛亦稱為世尊即是具備眾德,而為人所尊重恭敬的意思。佛亦稱為兩足尊,即福足慧足。

  佛不但有十號,且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法身,是佛的真身,以正法為體,故名法身。報身,是諸佛修福慧功德圓滿時,所顯現的自受用內證法樂之身,亦即完成佛果的身,如法比丘發願建立極樂凈土圓滿後成為阿彌陀佛,是名報身佛,所建成之極樂國土是報土。化身又名化身,或變化身,是佛為了濟度眾生而變化出來的身,如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住世八十年,講經三百餘會,依住於凡夫的色身,示現凡夫生老病死,但沒有凡夫煩惱

  大乘佛教諸佛的三身為佛寶。經中說,從平等法身流出報身,從報身流出化身,從化身流出三藏十二部經,因此須先修法身。

天台宗立毘盧遮那、盧舍那、釋迦等為三尊,稱毘盧遮那為自性身,盧舍那為受用身,釋迦為變化身。十佛名之中,有「清凈法身毘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之稱。

除三身外大乘佛教又分有過去佛、現在佛與未來佛,如七佛、燃燈佛等是過去佛;彌勒未來佛;釋迦牟尼是現在佛。釋尊與彌勒之間,是無佛之世。

  小乘佛教認為,現世不可能有兩佛同時存在,大乘佛教則認為,在同一時期內可以有多佛並存,例如,東方有阿閦佛及西方有阿彌陀佛。同時,在他方世界,亦有無數的佛存在,即所謂十方恆沙諸佛。此外,又有三世諸佛是指過去庄嚴劫之千佛、現在賢劫之千佛,及未來星宿劫之千佛,合稱為三劫三千佛,佛名載於三劫三千佛名經內。

無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五)

  佛是大醫王,能醫治眾生一切病,醫生只能醫治已發生的種種身病、精神病心理病,但不能令不生病,佛法則不同,不但可以治病,且能令人不生病。因一切病皆由心想生,心如大海水,當心平氣和時,海面澄澈如鏡,但當不如意事出現時,怒便從心上起,如海面掀起洶湧澎湃的萬丈波濤,令人矚目驚心。故佛說人有兩顆心,一是真心真心佛心,另一是識心,即妄心。妄心被外境誘惑,由眼所見,耳所聽,鼻所嗅,舌所味,身所觸,意所想,而產生種種愛惡,轉變為識,蒙罩在原來清凈真心上,令本性迷失,識心暴戾兇殘,貪得無厭,破壞和諧皈依佛就是要尋回我們的真心佛性,皈投依止自性佛,除卻妄心中的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不善的行為,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這樣便可轉識成智。假若人人皈依自性佛,世界便沒有戰禍,族群之間便沒有排斥毀謗,人與人之間沒有爭斗,天下便不會有災難,這五濁惡世,隨即轉變為人間凈土和諧社會這是皈依佛的真實意義

(2)法寶

皈依法,離欲尊

  皈依法,是皈依佛說教法佛法是醫治眾生病苦良藥。佛以種種善巧方便,對不同根性的眾生說不同的法,幫助大家度過難關,解決問題。依佛法修行,能成佛道,故說有佛法便有辦法

  法寶,是佛陀證悟後,講經三百餘會所宣說的教法。其基本教義四聖諦、十二緣起、八聖道、三法印等。佛陀十二年的阿含時說法中,差不多每天都孜孜不倦地闡述苦、集、滅、道四聖諦義理成就無數人得阿羅漢道,直至涅槃時仍殷勤詢問弟子是否了解四義,可見四聖諦乃原始佛教之綱領、佛法的中心思想解脫生死的唯一方法。其主要教義是苦當知,集當滅,道當修。以業為因,以煩惱為緣。知苦便要滅苦,滅苦先滅十二緣起緣起法乃永恆不變真理。佛在菩提樹下,觀察此真理開悟,並為眾生開示此法門。由緣起說再發展為二世一重、三世兩重、六因四緣五果,以戒、定、慧三學為實踐成佛的要道,以六度等為進一步的闡論,大小乘三藏十二部經等,是離欲滅苦的涅槃妙法。故說皈依法,是皈依「離欲尊」。

  往昔佛陀說法都是以口傳授,佛入滅後,迦葉尊者恐佛滅法滅,為報佛恩,令佛法久住世間,留傳以後,於是在須彌山頂,以神通力呼喚諸大阿羅漢勿入涅槃,而說偈曰:「諸佛弟子,若念於佛,當報佛恩,莫入涅槃。」大迦葉呼喚的聲音傳遍整個大千世界,有神力的大阿羅漢都能聽到,都來到王舍城集合。尊者從眾多的阿羅漢中,選了一千人,在阿闍世王保護之下,在摩揭陀國王舍城,先底盤那波羅山邊的禪室門邊,由摩訶迦葉主持,五百人結集經藏,五百人結集律藏,名為五百結集。

阿難尊者因時常侍奉在佛的身邊,常聞佛說法,雖然佛初轉四諦*輪時,尊者未能及時侍聽,但後來亦常展轉聽聞而不忘失,故稱強記多聞第一。是故迦葉於第一次集佛法藏時,便命阿難升座說法阿難登座後唱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因為佛入滅前曾囑咐阿難,一切經首第一句應當說「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方某處,與諸四眾,而說是經。」當阿難唱出『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時,想到昨日見佛,今日已稱我聞,迦葉及已斷漏的一眾阿羅漢都忍不住落淚。

  以迦葉為上首,阿難誦出佛所說的經法,成為以後的經藏;由持戒第一的優波離誦出律部,為以後的律藏;再經憍陳如等長老,確認阿難及優波離所說,確是佛陀所說,並加以論議,成為以後的論藏。後來有不少祖師大德,將其組織化、體系化,編輯成為經律論三類,通稱三藏,又稱為「法寶」。

無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六)

  經、律、論三藏的纂集,稱為《大藏經》。《大藏經》在隋唐時便有纂集,但因當時沒有印刷術,所有的編集都是由書寫而成,直至宋代太祖皇帝在西川成都,以木版雕刻印刷,才有刊印。此後,藏經的印刻事業陸續興起。在元朝末年,天下大亂,藏經被焚燒殆盡。到明太祖洪武年間,才再刊刻,但因校勘不精細,有不少脫誤。到清代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三年(1735-1738),以北藏為基本,加入新籍,刊刻成為《龍藏》。後來,有日本藏經編纂會,網羅印度中國日本、朝鮮一切佛教的名著,在日本大正十三年(1932),完成舉世佛學界最完整的一部大藏經,名為《大正藏》。

  至於記述教法文獻,自古即有九部經(佛經內容的九種分類)及十二部經等。十二部經是:

(一) 契經,以散文直接記載佛陀之教說,即一般的佛經

(二) 應頌,以偈頌重復闡釋契經所說教法,亦稱為重頌;

(三) 記別,又稱為授記,指佛陀對眾弟子未來所作的證言;

(四) 諷頌,又稱孤起,以偈頌來記載佛陀的教說;

(五) 自說,佛陀不待他人問法,而自行開示教說;

(六) 因緣,記載佛說法教化的因緣

(七) 譬喻,以譬喻宣說法義;

(八) 本事,本生譚以外,記載佛陀弟子前生事跡;

(九) 本生,記載佛陀前生修行之種種大悲行;

(十) 方廣,宣說廣大深奧的教義

(十一) 希法,記載佛陀及諸弟子希有的事;

(十二) 論議,記載佛的論議,抉擇諸法體性,分別明了其意義。

  原始的佛典,如阿含及各種律藏等,初時都是以口誦相傳,經過結集、訂正、確認後,才以文字記錄下來。初期的經典,多數是以書寫方式流通。如《佛本行集經》說天王用筆墨、陀羅葉等書寫,《大方等大集經》說用紙墨書寫,《持心梵天所問經》、《寶女所問經》、《普曜經‧嘆佛品》等則記載用竹帛書寫,亦有在壁上書寫經文的。此外,《正法念處經》、《大般涅槃經》、《梵網經》、《大佛頂首楞嚴經》等,亦舉出以葉紙、樺皮、貝葉、紙、素白迭等書寫。因當時沒有印刷術,故大乘佛教常勸說抄經的功德,令佛典的流通量亦隨之擴大。

隋代天台智者大師,為了讓大眾易於明白佛陀教法思想內容的判別,把佛教經典分類為五種,把佛陀說法過程分為五個時段。

  第一華嚴時,是佛陀成道時,在三七日時說《華嚴經》,《華嚴經》有前分與後分的區別,前分是三七日時說,與會的都是優秀的大菩薩,沒有聲聞(阿羅漢)在內;後分如《入法界品》,則有舍利弗等大聲聞在內。但因為說法程度太高,這些大聲聞人都無法聽得明白,都如聾似啞,未能收到化益的效果

  第二鹿苑時,又稱阿含時。是指佛陀說《華嚴經》後的十二年間,最初在鹿野苑為跟隨他出家的五比丘說法。(悉達多太子偷出宮門時,他的父親凈飯王又驚又氣,於是派人追他回來,但因太子出家心很堅固,凈飯大王沒辦法,只好從王師中選出憍陳如等五人,伴隨侍奉太子學道。於是,這五人便隨同太子共修苦行,成為後來的五比丘太子修了六年苦行,仍然想不通如何能解脫生老病死的問題,不能達到解脫目的,於是放棄苦行,到尼連禪河沐浴,並接受牧羊女供養乳粥。憍陳如等五人以為太子退失道心,於是離開太子,來到鹿野苑苦行林繼續苦修。釋尊成道後,很懷念這當初跟隨他的五人,很想先度他們,於是來到鹿野苑為他們說四聖諦、八正道布施持戒、生天等法,五比丘實時得法眼凈。)之後,佛陀在十六個大國里,說小乘四部阿含經,即《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所以此時期又稱阿含時。佛陀在這時期所說教法小乘法(即三藏教),程度比較低。

無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七)

  第三方等時,「方等」是大乘經典通稱佛陀在鹿苑時,度了無數弟子成為阿羅漢。於是在後來的八年間,開始說維摩、思益、勝鬘等大乘經典,斥責小乘而讚歎大乘目的在打破在第二時得了小乘法淺證的阿羅漢,以為是與佛深證相同的偏見,啟發小乘人生起恥小乘,尊大乘的心。

  第四般若時,在方等時之後的二十二年間,是佛陀說各種般若經的時期。這時所說教法,在內容上分為通、別、圓三教,說諸法皆空其意義是要二乘人進一步發展至大乘中的空,淘汰大、小乘分別的偏執,融合大小乘於一味,故此時又稱為淘汰時。

  第五法華時,又稱涅槃時。是佛陀在最後八年間,說《法華經》,與入涅槃之前一日一夜,說《涅槃經》的時期,主要是使修學的人證入佛的知見。佛將華嚴時以後,至法華時期間之二乘加以開會,令他們能「入佛知見」。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六載,佛亦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法住。既然佛亦以法為師,依法而住,為甚麼三寶不以法為首呢?因為法雖然是佛的老師,但法要由佛來說,道要人來弘。

假若社會上一切大眾皈依佛法,這世界便沒有罪惡,沒有仇恨、嫉妒、報復,人心純正,天地清寧,天災人禍亦不發生這是皈依法的真實意義

(3)僧寶

  皈依僧,眾中尊。

  顧名思義,眾中尊是受眾人尊敬的意思。

按《心地觀經》卷二《報恩品》所載,僧有三種,第一是菩薩僧,如文殊彌勒菩薩。第二是聲聞僧,如舍利弗、目犍連等。第三是凡夫僧,即已受具足解脫戒,受持如來正知正見,而能說法利益眾生僧伽

佛陀時代所指的僧寶,是稟承佛陀教法,修因得果的聲聞、緣覺,即憍陳如等五比丘,這些大阿羅漢,漏盡果滿,故稱為僧寶。現在的僧寶則泛指出家凡夫僧、福田僧。

為甚麼凡夫又名福田僧呢?因僧人出家修行,除了志願成佛外,更承擔了代佛說法的任務,所謂上弘佛道,下化眾生,自度度人,令佛法綿延不絕,利樂世間一切有情凡夫僧雖然未得無漏之戒定慧解脫,而供養者可獲無量福,所以又稱為福田僧。佛說:「但以施僧,我在僧中。」佛說這話是明顯表示,佛法僧是一體的,供僧的時候,也在供佛,因佛在僧中。而然,雖說佛在僧中,但若把佛當是僧,便把佛貶低了。佛說我在僧中」是強調佛與僧共存,因為佛住世時,以佛為軸心,但佛入滅後,僧是佛的代表

  《十誦律》載,世尊與五百阿羅漢入首波城,到長者家應供,有鹿子母聞佛入城,亦發心供佛及五百阿羅漢。美食準備好後,鹿子母便往迎請佛及阿難進屋,佛與阿難進屋後,鹿子母即關閉所有門戶,五百阿羅漢只能以神力進入屋內應供,或從空中來,或從地上出,而沒神通比丘則不能進入。

  食後,世尊明知故問阿難:「今日鹿子母請五百阿羅漢食,有否請僧中未證果之比丘呢?」答言無。佛說:「若鹿子母能以不分別心,於眾僧中請一未證悟之比丘可得大福及大果報,勝以分別心請五百阿羅漢。」由此知道,以分別心請五百阿羅漢,不如按次第供養一凡僧得福多。

無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八)

  又《十輪經》中佛說:「若諸比丘,依佛法出家,一切天人修羅皆應供養。當然,我不容許他們破戒,但對破戒比丘國王大臣等不能以鞭杖割截他們的手足,甚而斷他們的命,何況只是犯了輕戒及小威儀的事。破戒的比丘,猶如牛黃,牛雖然死了,但仍為人所用,亦如麝香,死後都能大利益一切眾生惡行比丘雖然犯了禁戒,但因為戒的勢力,猶能利益無量的天人。又譬如燒香,香本身燒完之後,其香仍圍繞不散。破戒比丘雖然會墮落惡道,但他們會說法,能令眾生增長善根。就以這個因緣,一切白衣居士不應侵毀、輕蔑破戒比丘,應當守護、尊重、供養。」然後,世尊再說偈曰:「瞻卜花雖萎,勝於諸余花,破戒諸比丘,猶勝諸外道。」簡單說,破戒比丘,尤比外道得多

  三寶之中,最尊貴的當然是佛寶,最妙勝的是法寶,但地位最重要的是僧寶。因佛入滅後,我們只能供奉佛的聖像,而聖像則要住在由僧寶住持道場內;佛的經典文化雖然流傳下來,但要由僧寶來保存及傳播;佛弟子的延續及培養,要由僧寶來接引及教化,所以說僧寶的地位最重要,一點都不誇張。同樣,佛法的興衰,僧寶亦起了最大的作用,所以,凡我僧寶,皆應自律,以戒為師,以報佛恩。

(4) 最初的二皈

  佛於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時,七日未食。那時,有做生意兄弟二人一名提謂,一名波離,帶著五百商人,五百車財寶,經過離菩提樹不遠之處樹神與這二位賈客以前曾相識,於是對他們說:「釋迦如來,已成等正覺,七日未有食,你們可以拿蜜糗奉獻如來,可令你們得大利益及安隱快樂。」兄弟二人聽罷,滿心歡喜,即拿著蜜糗往菩提樹方向去。二人從遠處看見佛陀顏貌殊異,如水澄靜,沒有塵穢,歡喜心立即生起來。二人來到佛前,頂禮後立即奉上蜜糗供佛世尊心想,這二人奉獻蜜糗,應當以何種器皿來盛載呢?過去諸佛會以手受食吧?站立在佛左右的四天王,知道佛的想法,於是往四方尋找器皿,每人取了一石缽來,奉上世尊慈悲世尊,將四天王奉上的四缽合而為一,盛著賈人的糗蜜,接受賈人的供養世尊受食後,而為二人咒願說:「所為布施者,必獲其利義,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佛咒願完畢,再對二賈人說:「汝等賈人,今可皈依佛,皈依法。」賈人即受佛教說:「大德,我今皈依佛,皈依法。」於是,賈人兄弟便成為最初受二皈依的優婆塞(男眾居士),因當時尚未有僧寶的誕生,故只能授二皈法。

(5)三皈的建立

  世尊離開賈人後,即往鹿野苑為五比丘說法,五比丘得阿羅漢道後,連如來在內,世間便有六阿羅漢,後來佛為耶舍之父皈依時,首次把僧寶列入三皈之中。

  據《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十五載,佛度五比丘後,有一大長者兒子,名耶舍,本性賢善,厭離此娑婆世間喜歡清凈及聞法,佛欲度此人出家,於是便到水邊,坐宿在敷草上,等耶舍來。耶舍在家享受五欲樂後,看見那些所謂美女,躺在床上,互相交迭,張口而睡,眼淚、鼻涕從口中流出,醜陋非常;伴奏歌舞樂器在室內縱橫擺放,一片凌亂。耶舍目睹此境,甚覺驚怖,即心生厭離。接著,耶舍跑到父親那裡,見到的情景亦如剛才一樣。立時,耶舍覺得這樣的生活真沒意思,益發生起厭離心,於是獨自出門,憂愁悲苦地向水邊而行。坐在對岸等待的佛陀即以神力對他說話,並向他招手,耶舍歡喜若狂,立刻脫去腳上的琉璃屐,放在岸邊,急不及待地渡水過河見佛。佛為他說種種妙法,令他心生歡喜,然後說四諦,即苦應知,集當斷,滅應證,道當修等苦集滅道法,耶舍聞法後得法眼凈。

無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九)

  再說那些陪伴耶舍玩樂的彩女醒後不見耶舍,立即報告長者知道,長者焦急地派人依腳印找尋,趕到岸邊時,看見琉璃屐在岸上,長者心中又喜又悲,亦舍屐渡水,往找兒子而去。佛恐父子相見會令耶舍為難,於是以神力令子見父,而父不見子。長者過河見佛,頂禮坐下,聽佛為他說種種妙法,說布施好處持戒好處、生天的好處又說出家不著欲樂的好處、在家染著五欲的過患,及說種種趣向菩提方法長者聞法心開意解,即遠離塵垢得法眼凈,歡喜地接受三皈依,然後受五戒。成為佛陀成道後,第一位受三皈五戒的優婆塞,打破前皈依只受佛法二戒之例。

  佛陀度脫五比丘後,便制定皈依必授佛法僧三皈法,把僧伽推至與佛寶、法寶同齊,其旨意是要燈盡火傳,明明相續。故此,僧寶是佛法的延續。而傳法有五種方式,一受持,二看讀,三諷誦,四解說,五書寫,都要僧伽帶領。

  僧,又稱僧伽,是梵語,意譯為和、眾,乃和合的意思,故又稱和合眾、和合僧、海眾,其意是眾僧和合,如海水一味。因此,以海為比喻,而稱海眾。

  和合又分有理和與事和。理和是遵循佛教教義,以涅槃解脫目的。事和有六種,即: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等六和敬。

  佛法講性德,性德是圓融的,佛是處於完全無諍的和合狀態,沒有對立的。故僧團的特質亦應是和合無諍,才稱得上是僧寶、眾中尊,切忌互相指責、猜疑,甚至不相往來。故祖師常說:「若要佛法興,必須僧贊僧,若要法不滅,必須僧和敬。」

(三)三寶意義

(1)佛法僧為甚麼稱三寶? 

  寶,是寶藏世間之寶是指天然資源,如石油、煤、金、銅、錫、鐵、鎢等寶礦,這些礦物本來沒有固定的相,經過開採、琢磨、鑄造便成為珍貴的財寶;而我們的真心亦是寶藏,卻被世間環境及種種妄想所覆蓋,以致迷失本來,倘若痛加煅煉,便能回復本來佛性,成為真正的珍寶。正如《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說:「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生死涅槃凡夫諸佛,同為空花相,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佛以金作譬如說,金要銷才能有成就人要修行才能成佛,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理。

寶礦是天然產物,可以令人致富,但要經過礦床學來開採,才能成為世間財寶,為人類謀求幸福;我們本來具有的真心亦是珍寶,倘若以三寶鎔煉,非但能令我們致富,而且不會墮落惡道,更可解脫生死

未經開採之寶藏稱為礦,未經開發之真心稱為凡心,已覺悟凡心稱為佛心不去開發我們本來具有的真心寶,是「藏寶受貧,懷珠作丐」。

(2)三寶六種意義  

  《寶性論》卷二中,舉出三寶六種意義

一、 希有之義

  世間寶物貧窮人不容易得到。三寶亦如是,薄福的眾生,經歷千生萬世都不能遇到,就是遇到,亦不敬信、不珍重。亦因為不容易得到,故名為寶。

二、明凈之義

  世間珍寶,內外明徹,體無瑕穢。三寶亦如是,遠離一切有漏的世間法,明凈無垢,因此名為寶。

三、勢力之義

  世間珍寶,有大勢力,能幫助人除貧去毒。三寶亦如是,具有不可思議的六神通力,濟拔眾生的苦惱,因此名為寶。

四、庄嚴之義

  世間珍寶,可作裝飾物,庄嚴我們的身體,令全身漂亮好看。三寶亦如是,能嚴飾修行人清凈法身,令威儀具足,因此名為寶。

五、最勝之義

  世間珍寶,是所有物中最殊勝的。三寶亦如是,是一切世中最妙勝的。因此名為寶。

六、 不變之義

  世間的真金,經過燃燒、打磨,都不會改變它的質素。三寶亦如是,不會被世間的地、水、火、風、色、香、味、觸等八法所更改變動,因此名為寶。

無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十)

(3) 三寶設立的四種意義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指出,三寶的設立,有四種意義

(一) 為對治外道之邪三寶,含有反邪歸正的意義。如《優婆塞戒經》雲:「若皈佛已,寧捨身命,終不皈依自在天等。若皈法已,終不皈依外道典藉。若皈僧已,終不皈依外道邪眾。」為了對治邪道,故要設立三寶

(二) 佛是調御眾生導師,法是佛的法,僧是佛的弟子。此三者所證無量,種類亦同一體,故要建立一體三寶。但因為所證的果位不同,故要分開師徒的名份。

(三) 對欲證得菩提的上根之人說佛寶;對欲求自然智慧,而了達因緣法的中根之人說法寶;對下根之人受持師僧的佛法,於理事不違背,為說僧寶。三寶的設立,是對一大二中三小乘的六種人而說。

(四) 佛如良醫,法如妙藥,僧如看護;對病人來說,良醫、妙藥、看護都不能缺少。因此要觀機逗教,應病與葯,故要設立三寶

(四)三寶的種類

  諸經論中,三寶的種類分得很多,大小乘各有不同的說法。都不外乎在事相、理相上說。可分為三種:一體三寶、別相三寶住持三寶

(1)一體三寶

  一體三寶又稱為同體三寶、同相三寶三寶是指佛法僧,雖然名稱不同,而且分為覺義、法義、和合三類,但本質與意義都是一樣,萬事萬物與我同是一體,三寶也不例外。從覺義來說,佛體真心體覺,性靈清凈故名為佛寶;從法義來說,佛的佛德滿布法寶里,有軌跡可依循,只要依法軌修行,可圓滿一切及有無功用故稱法寶;從和合義來說,佛是無諍的覺者,常處於和合狀態,僧團亦是一樣,都是和合無諍,故稱為僧寶。如此看來,一寶實已具足三寶,故此名為一體三寶

(2)別相三寶

  別相三寶又稱化相三寶、別體三寶、階梯三寶。此別相三寶是屬於最初的三寶,以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成道的丈六化身,及說《華嚴經》時所現的盧舍那佛身為佛寶;以四諦、十二因緣法寶;以四果、緣覺為僧寶。故稱為化相三寶。又因為隨其所化而分為佛上、法中、僧下的階層,故又稱為階梯三寶。而大乘佛教卻以諸佛的三身為佛寶,六度法寶,十聖為僧寶。

(3)住持三寶

  住持三寶又稱常住三寶,是以佛的塑像、畫像為佛寶;以佛說的三藏經典為法寶,以出家比丘比丘尼為僧寶。我們現在奉行的是住持三寶

除以上三種三寶外,尚有緣理、同體、別體、一乘、三乘、真實三寶

(4)自性三寶

  《六祖壇經》中,惠能大師提出皈依自性三寶,但因境界太高,初學者不容易明白。大師說:「三皈是皈依覺、正、凈。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自心皈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是故名為兩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無邪見,沒有邪見,便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是故名為離欲尊;自心皈依凈,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是故名為眾中尊。若這樣修行,是自皈依

  凡夫不明白,只知道受三皈戒,若果說皈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又憑甚麼而皈呢?那不是變成虛妄嗎?各位善知識,經中說的自皈依佛,不是說皈依他佛,是要皈依自心的佛,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皈依自性三寶自心皈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日常生活中的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皈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皈依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