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諸位大德,同修: 大家好!今天很歡喜能和大家共聚此地來學習《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因緣非常殊勝難得!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是大藏經密教部的一部經典,功德不可思議!在此經當中有一段咒語——寶篋印陀羅尼,它與大悲神咒,佛頂尊勝陀羅尼在東密(日本密宗)當中,並稱為三大神咒。密宗有許許多多的真言咒語,在眾多的真言咒語當中,寶篋印陀羅尼能稱為三大神咒之一,可見功德確實殊勝無比!
我們今天能夠值遇此經,讀誦修持,那是大家無上的福報!《無量壽經》上說:「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修學此經亦復如是!在此經當中有一段經文「若有惡人死墮地獄,受苦無間,免脫無期,有其子孫,稱亡者名,誦上神咒,才至七遍,烊銅熱鐵忽然變為八功德池,蓮生承足,寶蓋駐頂,地獄門破,菩提道開,其蓮如飛至極樂界。一切種智,自然顯發,樂說無窮,位在補處。」一個已經墮落到地獄的眾生,本身沒有任何的修行,但由於宿世的善根福德感召,他的子孫能為他誦上七遍寶篋印陀羅尼,由此脫離地獄,直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後,即能快速圓滿的成就佛果!這樣的功德力用在其它的大乘經典當中我們很少看到。當然這一段經文還有很深的義理,我們在後面經文的講解當中會詳細的解釋。所以我們對於此經應生珍重想,難遭遇想,認真努力的修持此法,自利利他,才不辜負佛對我們一切眾生的大恩大德! 當然,對於一部經,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我們的理解都有深淺廣狹的不同。末學智慧淺薄,沒有任何的修證,所以這一次不敢說是為大家講經,只能說是把自己對於此經的體會向大家做一個匯報,來供養大家,還望諸方大德多多指教! 佛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圓覺經上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也就是說,我們任何一個眾生,蚊蟲螞蟻,六道眾生統統包括在內,自性當中都有與諸佛如來一樣的智慧德能相好。佛果地上所有的功德我們本來都具足,六祖惠能大師也講:「何其自性本來具足」。但為什麼我們今天還輪迴六道,苦不可言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種種的妄想分別執著而已,把本有的智慧德相掩蓋住了。這就好比一面鏡子上面掩蓋了厚厚的灰塵,本有的鏡光顯發不出來,但鏡光是本有的,並不是後來才有的。佛經當中有很多類似的比喻。所以我們今天所有的修持,並不是修出什麼出來,而是恢複本有的功德!所有的法門都是用來去除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而已,如同用種種的方法清理鏡子上面的灰塵一樣!這樣的知見叫正知正見,有正見才有正修,才能得正果。
法華經上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換句話說,佛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的本懷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究竟圓滿成佛。但眾生的根機不一樣,佛應不同根機的眾生說種種的法門,循循善誘,最終引導一切眾生成佛。這就如同我們看病一樣,不同的病需要不同的葯,最終的目的是治好病。所謂葯無貴賤,愈病則良;法無高下,契機則妙。我們可以看釋迦牟尼佛一生的教化:最初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成佛以後,並沒有馬上在印度講法。我們看到的是佛在樹下靜坐,實際上佛在頭三個七天里是在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講華嚴經,與會的大眾沒有凡夫,沒有小乘聖人,全部都是破無明的法身大士,所以佛是稱性極談。一直到五個七,佛自己就說:「我法甚深,難解難知。」阿羅漢都不一定能明白,更何況是一般眾生。一切眾生為世法所縛所著,沒有能夠理解的。那麼還不如涅槃吧!當然這些都是示現。這個時候諸菩薩跟天人都恭敬在佛前合掌,請求釋迦牟尼佛為眾生轉*輪。佛就默然受請,開始了一生的教化,隨順眾生的根機在十二年中講阿含等小乘經典。眾生的根機慢慢成熟以後,佛開始呵斥小乘人為焦芽敗種,贊嘆大乘,於八年當中講方等經典。然後二十二年中講般若經,最後是法華涅槃時共八年。這就是天台宗所判的五時說法: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這是釋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的教化!佛在法華經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就是說,我唯一所要說的是一佛乘的法,一佛乘的法就是一切眾生都要成佛,沒有二乘三乘。佛法有時分為二乘,有時分為三乘,也有時分為五乘。所謂二乘就是指大乘、小乘;三乘是指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是指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我們要知道二乘三乘都是佛隨順眾生根機的方便說,一佛乘才是真實說。法華經當中有很好的比喻:有一位大富長者,有一間很大的房子,但房子著火了,很快房屋就會倒塌,但長者的孩子還在房間當中游戲玩耍。長者看到後就急忙喊他們出來,但孩子們貪著游戲不肯出來。這個時候長者知道孩子們喜好玩物,就告訴他們,外面有很多玩具,有羊車、鹿車、牛車等等,你們出來後都是你們的。這個時候孩子們都出來了,長者終於放下心來,給他們的不是羊車也不是鹿車,而是裝滿各種寶物的大白牛車。長者就是釋迦牟尼佛,我們就是孩子們,火宅就是三界六道,羊車、鹿車、牛車就是比喻的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的教法,大白牛寶車比喻的是一佛乘法。佛對我們一切眾生,以種種善巧方便引導我們成佛,其恩德天地父母不能喻其少分! 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眾生的根機比我們現在要深厚的多,又有佛這樣圓滿的善知識,還有菩薩、阿羅漢等來指導修學,所以成就的證果的聖人很多。我們在很多經典當中都可以看到,佛講這部經,與會的大眾有多少證初果、二果的,有多少證菩薩果位的,有多少得不退轉果位的,這樣的很多!但是現在證果的人就非常非常的稀少。不僅是現在,在明末清初我們凈土宗八祖蓮池大師都很感嘆,要找一個初果聖人都很難啊!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在我們這個世界是一萬兩千年,頭一千年是正法時期,有教有行有證果者,是「解脫堅固」;第二個一千年是像法時期,有教有行,但證果的很稀少了,是「禪定堅固」,得禪定的還不少,但真正斷煩惱出三界的不多;後面的一萬年是末法時期,佛的教法經典還在,但去修行證果的更加的稀有了,眾生的根機是越來越陋劣,煩惱也越來越深重,是「鬥爭堅固」。其實法本沒有正末之分,是由眾生的根機來說的。以前常說一則公案:佛滅度後一百年左右,印度禪宗四祖優波鞠多,他是一位大徹大悟的證果聖人,大阿羅漢。在世時度化很多人證果。每度一人成就,就用一籌(像筷子一樣的東西)置於石室,石室縱十八肘,廣十二肘,籌裝滿了石室,度化這樣多的人成就。當時有一位一百二十歲的比丘尼還在世,年輕時見過釋迦牟尼佛。優波鞠多尊者想去拜訪她,問問世尊住世時的容貌威儀等等。於是先派一位弟子告訴老比丘尼:「我師父優波鞠多尊者想來見您,請問佛陀的容貌威儀」。這時,老比丘尼用缽盛滿麻油,放在近門的下方來試探尊者的威儀。優波鞠多尊者來到後,輕輕的推開門,還是很有威儀的,但麻油灑了一些出來,尊者沒有注意到。尊者坐好後問:「聽說您見過佛陀,請問佛陀的容貌如何」?老比丘尼回答到:「我年輕時,聽說佛陀到村子裡,於是很歡喜的隨大家一起去拜見佛陀。一走出村子,就看到一片光明,我非常的歡喜,馬上頂禮佛陀。頭上的金釵掉在地上,原來黑暗的大林子都被佛陀的光明照耀的非常光亮,因此,我找到了金釵,所以發心出家做了比丘尼。」 優波鞠多尊者又問:「世尊住世的時候,比丘們的威儀怎麼樣呢?」老比丘尼回答到:「佛住世是,有六群比丘,他們無慚無愧,不懂禮貌,不聽佛的教導,不精進用功修道,是最不好的出家人。但是他們的威儀卻超過尊者您。因為他們進房間時,必定不讓麻油灑出來。他們行住坐卧的威儀守持的很好。尊者您已證得聖果,但威儀上顯然還不如六群比丘。由此可知,佛世時,眾生的根機比現在還要利啊!」 佛入滅才一百年的時間,一位證果聖者的威儀居然比不上佛世時六群比丘的威儀!由這則公案我們可以知道,眾生的根機是越來越陋劣的!而時至今天,佛法已經有大概三千年左右了。現在大家講佛歷(以佛入涅槃之年為紀元開始)一般說是兩千五百多年,實際上還有很多不同說法,其實以三千年左右的講法比較准確!黃念祖老居士也講過這個問題,兩千五百多年的說法,是按印度「貝葉經」上的點數數出來的。佛經每年集結一次即點一個點,數點得出結論是兩千五百多年。但印度歷史上也有很多戰亂,是不是每年都能點個點呢?不一定!點點的部分是不是有缺失呢?也不一定!所以好像證據確鑿,實在打很大的問號。印光大師也講過:「如來生期,多有異說,雖則皆有理致,究不如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1027年)者為恰當。」虛雲老和尚也是用三千年左右的說法! 由此可知,我們早就進入末法時期了,連像法時期都不是了,即使是用現在的佛歷計算也是末法時期了。眾生的根機更是差,煩惱更加的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想要靠自力修行的通途法門來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可以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要仗自力了出離三界,了六道輪迴的分段生死需要斷見思煩惱,否則不可能!「見思煩惱」又叫「見思惑」,分為「見惑」與「思惑」兩種,三界內「見惑」有八十八品,「思惑」有八十一品。「見惑」是知見上的迷惑,分為「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稱為「五利使」; 「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包括貪、嗔、痴、慢、疑等,又叫作「五鈍使」。在小乘法中,斷除見惑證初果須陀洹,還沒有出三界,需要「思惑」斷盡證阿羅漢果才出離了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輪迴。我們現在是在欲界的人道,思惑不僅僅是人間粗的貪嗔痴慢疑(比如別人罵我們一句,我們馬上生氣,這就是嗔恨心,這些都是我們很粗重的煩惱),色界、無色界細的煩惱的也包括在內!比如得了四禪八定,二禪喜,三禪樂,四禪清凈。你貪著喜、樂、清凈還是出離不了色界,往上就更不用說了!我們對照一下自己,連粗重的煩惱都斷不了,更何況是細的呢?就「見惑」而言,第一條「身見」,執著這個身體是我,我們都是如此啊,縱然是學佛明理了——身體是四大五蘊假合的,不是我,但還是斷不了!還是執著在乎它。用種種的化妝品、營養品保護它,包括很多的氣功外道,都是在色身上用功,這都是「身見」!五條當中的第一條就斷不了,甚至伏都伏不住。「斷煩惱」與「伏煩惱」是有很大區別的,「斷煩惱」好比人的頭斷了一樣,不會再長出來;而「伏煩惱」就如同用石頭壓草一樣,草還在,只是有石頭壓住,暫時長不出來而已。我們很多人對於「身見」伏都伏不住啊!所以我們對於教理還是要明白一些的,才不至於念了兩天佛讀了兩天經就以為自己了不起了,以為自己是佛菩薩了,狂妄自大目空一切,連很多的祖師大德都不放在眼裡,最後著魔發狂而不自知,實在是可憐憫者!對照教理看一看自己,才深信地藏經上講的:「舉心動念,無不是惡,無不是罪」。善導大師也說:「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我們仔細檢點一下自己,每天二十四小時有多少善念?惡念?無記念?絕大多數的人一定是惡念無記念多;行善時仔細觀察自己的心念,還是有一些希望別人知道贊嘆我的念頭,這都不是純凈純善啊!確實我們末法時期的眾生煩惱惡業深重! 其實,不僅是我們斷不了煩惱,很多祖師大德非常慈悲,為我們示現的也是以凡夫自居!比如天台宗的智者大師,他老人家實際上是釋迦牟尼佛示現的,臨終之時有人問他證何果位?智者大師說:「我不領眾必凈六根,損己利人但登五品。」五品位只是圓伏五住煩惱(見愛住煩惱,欲愛住煩惱,色愛住煩惱,無色愛住煩惱,無明住煩惱)也就是見思塵沙等煩惱,而見惑尚未能斷除。既然沒有斷除見惑,當然還是凡夫,需要斷除見惑證初果須陀洹才入聖人之流。藕益大師是我們凈土宗九祖,他老人家的《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被印光大師贊嘆為縱然是古佛再為《佛說阿彌陀經》作一個註解也不能超乎其上。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由此可知,藕益大師肯定也是佛菩薩的示現。他老人家臨終前有「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畢竟付何人」一語。藕益大師為我們示現的是天台宗六即佛的名字即佛,也就是開悟明心見性了,但見思煩惱尚未能伏住,更何況是斷呢?其實這都是祖師大德的慈悲示現,讓我們這些後學不能恭高我慢自以為是。我們由此可知,確實我們的煩惱太重,想要仗自力了生死可以說幾乎不可能! 佛出世的本懷是要度一切眾生成佛,我們業障這么深重,佛還要不要度我們呢?當然要度!但在末法時期,現前這樣的時代,自力修行的通途法門很難成就了。所以需要他力加持救度修行的法門!大集經上講:「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末法,就是現在的時代,億億人,就是很多很多的人,他們不是不修行,也在修,但很稀有能有一個成道的,這是講完全靠自力的修行!怎麼辦呢?只有依靠念佛法門得度!我們現在很多人就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修凈土法門!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曾經發下四十八大願,其中十八願講「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所以我們只要真信,切願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就符合阿彌陀佛的本願,臨終之時,阿彌陀佛必定來迎接我們往生凈土,橫出三界,往生後在極樂世界就可以很好的修行,快速圓滿的成佛!因為念佛不僅是我們自己用功,還有佛願力的加持,所以比起完全自力的修行要容易的多!印光大師曾經打過一個很貼切的比喻:我們的業障深重,就如同一塊大石頭,但只要裝到船上,即可仗船力運到對岸。船,就是阿彌陀佛的大願,我們只要信願持名就登上了阿彌陀佛的大願船!而自力修行,不用說煩惱沒有斷,就是見思煩惱斷的只剩一絲一毫,還是不能出離三界六道的。如同細沙很小,但還是會沉到水底的!所以我們應當仔細的思量,末法時期唯有念佛他力法門才能得度! 同時我們也要知道,除念佛外,持誦佛菩薩的心咒也是他力法門!黃念祖老居士曾說:「凈土宗密宗均為果教,從果起修,故稱易行道」;夏蓮居大德也說:「稱名無異持咒」;母音老人也講過:「密咒是佛和菩薩在禪定中將自己的心化的符號」麥彭仁波切也說過:「應將密咒受持為聖尊」,就是說密咒與佛菩薩本身是無二無別的,密咒當中有佛菩薩無量無邊的功德在裡面!像我們念佛都應該清楚,阿彌陀佛名號當中有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在裡面,所謂名具萬德。念佛名號時,就是全攝佛功德為自功德,藕益大師說:「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持咒也是如此,比如六字大明咒「嗡嗎呢叭咪哄」,它是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持誦時全攝觀世音菩薩所有的功德為自己的功德!總之,持名念佛也好,持誦佛菩薩的心咒也好,都是直接從果起修的他力法門!一般我們是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等等,需要修因,才能得果。而念佛持咒是直接從佛菩薩的果地功德下手,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念佛持咒是因果同時,因為佛號密咒是佛菩薩已經成就的果實,我們念就是了。黃念祖老居士有很好的比喻:「譬如蘋果已經結好了,你從這個蘋果上,開始吃就是了。如果你要從開荒、撒種、育苗、施肥、除害,一直一直等樹長大,種種的維護,結了蘋果你再吃,那你就遲緩了。若是從果上起修呢?就是這個蘋果,佛已經替你把應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果子擺在這兒,你只要吃。所以稱為果教派。」我們這一部經典——《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密咒——寶篋印陀羅尼,佛在此經當中講的很清楚:「讀誦此一卷經,即為讀誦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所說經典」;「現在未來一切如來分身光儀、過去諸佛全身舍利皆在寶篋印陀羅尼;是諸如來所有三身亦在其中」。由此可知,不論是這一部經典還是密咒都總攝一切諸佛的一切功德!所以我們能夠讀誦此經,持誦此咒,是全攝一切諸佛的功德為自己的功德!藕益大師講:「處煩惱濁中」,我們就是處在煩惱當中啊,每天不知有多少妄想,怎麼辦呢?「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念佛時,佛號在我們心裡頭,全攝佛功德為自功德;持誦寶篋印陀羅尼也是如此,心咒咒心打成一片,都是「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啊,所以只要我們認真的修學,一定能夠得度成佛的!
或許有些人會疑惑,我以前專念佛,現在來讀此經、持咒算不算夾雜呢?如果你是專修凈土的,讀此經確實有些夾雜!我還是勸你不要因為聽了此經而對凈土的信心不堅固了!我們很多人學佛都是如此,在聽到一個新的法門時,總是好奇,有信心,對以前所修學的法門信心退失不少。這個法學會了,又聽到其它的法好,又去學其它的了。確實有很多這樣的人,最初看別人讀寶篋印經持咒很羨慕,學會以後啊,覺得也沒什麼稀奇,反正我也會了,但沒有好好的修啊,又看到別人學其它的經,覺得好奇,又去學其它的了。幾年下來,會了不少,但沒有一個修相應的,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是很不好的!黃念祖老居士曾經談過這個問題:「目前修行人忙忙亂亂,勞而無成,都是缺少信心,對自己現修之法信不及。於是東求西問,無有了期。這樣下去,請待驢年。其實,一句佛號、一句咒、一個種字、一個手印,莫不皆是圓圓果海。信得及,當下便用;信不及,徒然忙亂,到頭來仍是入牛胎馬腹。所貴是信心堅固,知見圓融。信不及,一切都成戲論!」 所以我總勸別人如果專修凈土的,一定要信心堅固!其實一句佛號也含有寶篋印陀羅尼所有的功德,寶篋印也含有佛號所有的功德,很多老居士還是專念佛比較好!善導大師講:「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者,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教故;順佛語故。」確實如此,專念名號很容易往生,古大德曾經做過比喻:「一顆樹每天都是向西方傾倒,等樹斷了以後,一定是倒向西方的。」我們每天專念佛,就一條心的要往生西方,就如同樹每天向西傾倒一樣,就這一個緣,怎麼能不往生呢?現在很多念佛人為什麼往生的少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雜緣太多!今天誦《地藏經》求消業障,明天《普門品》求家庭孩子平安,後天《葯師經》求健康發財,也念佛求生西方,但出離心不堅固,雜緣太多,所以念佛的多往生的少!另外要知道阿彌陀佛是以名號作為本願的!《無量壽經》上:「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十八願願文「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十念」古大德為我們講的很清楚,就是十聲佛號。善導大師解釋十八願就提到:「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把「十念」直接解釋為十聲佛號。所以凈土三經當中《佛說阿彌陀經》講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佛說無量壽經》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觀無量壽佛經》到最後歸宗結頂「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義趣完全一樣!所以我們專念名號,自自然然的就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隨順佛願,隨順佛語,怎能不往生呢?一定往生的! 同時我們也要知道,讀誦《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持誦寶篋印陀羅尼只要迴向凈土,並不妨礙往生!我們不能認為只有專念佛號才能往生,修其它的都不能往生,這樣的知見是錯誤的!我們看到,現在確實很多念佛的人,學的也不怎麼樣,在贊嘆念佛的同時又誹謗了其它的法門,好像別人跟他不一樣都是錯誤的!你專修很好,但每個人的法緣根機並不一樣,否則釋迦牟尼佛何必要講那麼多法門呢?更何況阿彌陀佛有攝生三願,十八願,十九願,二十願都是攝受不同根機的眾生,若一願能攝盡何必發三願呢?在無量壽經當中也提到:「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凈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獲得一念凈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其實此經當中,處處指歸西方極樂凈土——「若有惡人死墮地獄,受苦無間,免脫無期,有其子孫,稱亡者名,誦上神咒,才至七遍,烊銅熱鐵忽然變為八功德池,蓮生承足,寶蓋駐頂,地獄門破,菩提道開,其蓮如飛至極樂界。」——「況有眾人,或見塔形,或聞鐸聲,或聞其名,或當其影,罪障悉滅,所求如意,現世安穩,後生極樂」。 為什麼佛在此經當中總是提到西方極樂世界呢?不僅如此,其它大乘經典也多指歸凈土,所謂「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最有名的是《華嚴經》,《華嚴經》是經中之王,明一生成佛之法,末後是普賢菩薩是十大願王導歸西方極樂世界,《華嚴經》才圓滿!普賢菩薩是等覺菩薩,尚且求生凈土,更何況是我們呢?所以我們讀誦《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持誦寶篋印陀羅尼,到最後都要念佛把它迴向極樂世界,也迴向一切眾生同生凈土!印光大師告訴我們「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需回嚮往生西方!」我們修行心中要有目標方向,才不至於頭頭不清,帳帳不了!有很多人聽說這部經好就誦這部經;聽說那部經好,就誦那部經。到最後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要誦經了。這就好比走路一樣,首先你要知道到哪裡去,有方向目的地。然後再走。否則在街上轉來轉去幹什麼呢?在《佛說阿彌陀經》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十方一切諸佛都勸我們往生西方,此經也多次提到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確實成佛快速啊!一般從初發心到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劫是「無央數」劫。萬萬為億,萬億為兆,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劫才是一大阿僧祇劫。這個時間太長了,簡直是天文數字!而到了極樂世界,我們看四十八願很清楚,到了那裡有佛願加持,神通受用幾乎和佛差不多。阿彌陀佛成佛才十劫,但「其中多有一生補處菩薩」。所以文殊菩薩:「願我命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普賢菩薩:「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文殊普賢這樣的大菩薩都求生,所以我們修學此法也一定是導歸凈土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