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祥法師:十八願(念佛往生願)因願文四

十八願(念佛往生願)因願文四

這個願叫念佛往生願,也叫本願三心之願,往生凈土以至心、信樂、欲生三心往生正因。至心就是清凈心、真實心,清凈心、真實心以佛的名號為體;信樂心是信忍、愛樂不可思議功德之法。

上一節我們主要講的是信樂心,是從法體上講的信樂之心,這個信樂心跟我們通常認為的信心是有很大差異的,「信樂」相信的對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對這個有信心,產生歡喜叫信樂。欲生心,欲生就是厭穢欣凈,我們對娑婆世界六道輪迴生起厭離之心,對凈土生起一種歡喜地願往生的心,下面我接著來繼續學習這個欲生心。

一、欲生心是阿彌陀佛召喚我們的命令

三心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正因是對正果來說的,有這個因就必定結往生的果。親鸞大師在《教行信證》信卷裡面解釋說「言欲生者(欲生的心):則是如來召喚諸有群生之敕命;即以真實信樂,為欲生體也」。就是我們願意往生凈土的心,這個願心如來(阿彌陀佛)召喚我們每個人。敕命可以理解為過去聖旨中「奉天承運,皇帝敕曰」的那個敕曰,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下了命令,也就是阿彌陀佛給我們下了命令。但是這里用的是「召喚」,這個說法裡面帶有「慈悲」的色彩,阿彌陀佛在凈土之中召喚我們,召喚同時帶有命令的味道就象母親召喚孩子,「你們不要在外邊玩了,快回家來!」這即是召喚,也是命令,有召喚和命令兩重意思。阿彌陀佛召喚我們去哪裡呢?讓我們到真實極樂國土來,極樂國土能夠給我們帶來究竟的安樂。所以這個欲生心是阿彌陀佛召喚我們的命令。凈土教信願行中的「願」與我平常想像的「願」不同。我們對 「願」通常的理解是,我要發願,我願生凈土,但是這個「願」真正的發起者不是我們自己,這個願是阿彌陀佛的召喚。

二、欲生心是佛的迴向心,不是自力迴向

發願」跟「迴向」有很大關係大乘佛教做各種發願修行後,緊接著的環節就是迴向。無論是三皈依五戒十善放生、誦經,各種各樣的修行,做完以後都會迴向發願迴向相關聯,有因果關係。比如周恩來總理曾經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志向,也是願望生起願望之後,所有的努力和行為都迴向到這個願望上,願望就得相續迴向的意思就是迴向到這個目標上去,所以發願迴向是相連的。

這個往生凈土的心並不是我們凡夫聖人、定、散修行者所能發起的願望,所以這種欲生的願心不是我們自力迴向。因此我們念佛,從真實的佛願來說,是不需要做迴向的,因為這個並不是我們的願望。我們在修行時通常會覺得是我在修行我在發心我為往生凈土,我迴嚮往生凈土。這個往生凈土願心本來就不是我們自己的它是阿彌陀佛的命令,是阿彌陀佛在召喚我們,你聽了這個命令,就是隨順了佛的願望

更深一層的意思是說,佛召喚我們,並不象父母召喚孩子一樣,先叫你回來,然後五分鐘沒來就再叫你一聲。佛對我們的召喚,命令我們回來,佛是一念一剎那都在召喚,佛在念念之間做這個迴向也就是念念之間願我們往生凈土。所以我們真正的願心就是以佛的願心願心,而佛的願心就是佛所做迴向。這個地方跟我們通途所學佛法道門有所不同,這是凈土宗最主要的特點。

所以凈土教叫做果教,是真正的一乘教,純佛教,沒有眾生修行在裡面。純佛教就是全仗佛的迴向力,不是靠我們自己修行力量。所以從隨順佛願來說,就是聽受佛的命令,念佛就是這樣,至心、信樂、欲生的三心就是佛的命令。

我們通常的想法是,我們發菩提心,我持五戒,我修六度我為開悟我為往生我在修行我用這些東西迴向,不管是有漏的還是無漏的功德,這些都是自力迴向源頭都是我們自己。而這個欲生心,它的源頭阿彌陀佛,是從阿彌陀佛那裡來的,不是從我們自己心中生起,所以說這個資源是佛的,是佛力的體現。所以凈土法門念佛發願迴向是他力、佛力的迴向你不要念佛當成自己在修行,它不是自力迴向,而是我們在佛的迴向力中。舉例來說,自力迴向就類似於我自己賺錢買房子我很想買房子,我確定了這個目標,我自己每天努力工作,賺到了一些錢,然後把它一點點積攢起來,等攢夠了我就全部拿去買房子;他力迴向就類似於父母出錢給我房子父母很有能力,已經為我積攢了足夠的錢,他們出錢幫我房子我不需要努力賺錢買房子了。

佛在召喚我們,這個召喚有因果。他說我發願,等我成佛的時候,用名號來召喚所有的眾生。這個召喚裡面有力量,所以他能召喚我們,他積累了這個力量,召喚我們一直到我們往生這是「往相」迴向。等往生之後再應化到十方,那是「還相」迴向,所以整個凈土教全是阿彌陀佛的迴向力。

這個願心迴向心叫做大悲心,是佛(如來)真正的大慈悲之心往生凈土的真正願心。為什麼說三心是正因呢?因為迴向心是阿彌陀佛成就的大慈悲心。他成了佛以後就有力量召喚我們,就象我們都是不懂事的孩子,在外邊玩得忘記了回家吃飯、休息,而他象父母一樣來召喚我們,「你們要回來,要休息、吃飯」。佛是從究竟極樂彼岸用他的名號來召喚我們,這個正是佛的大悲心。

所以我們能夠發願往生的心,是佛真實心中所做迴向,這個迴向的用意是要拔除我們的苦。他說你們在娑婆世界,在六道輪迴的路上實在是很苦,你們不知道,所以我發出召喚,聽到召喚的人就發起了願往生的心,這個不是自力

你不要把欲生凈土的願當成是自己的願望你自己那個願望就有問題。為什麼說有問題,問題在哪裡呢?我們在輪迴路上,在娑婆世界甘露末沾,到處都是苦痛,沒有嘗過甘露味。就象孩子一樣不懂事,不知道苦樂,以苦為樂,沒有分辨力,所以往生真實心難生起來。我們是無知的,自己不能夠圓滿菩提,所以不能往生凈土親近諸佛。佛以名號召喚我們,你聽了召喚,念佛隨順佛的命令,就進入到佛的正定業之中,就念念之間入到佛的迴向中,你的往生正因決定,往生決定為花報,成就佛果果報

三、欲生心即是菩提心,念佛人自具大菩提

欲生心也叫做大菩提心,就是願生凈土的心。現在密宗盛行,它的教化比較注重菩提心。菩提心是確定大乘種性的,大乘核心內容就是發菩提心,但是菩提心的解釋各個宗派是不一樣的。

凈土教里說的菩提心就是願生凈土之心你不要和其它的混淆了。凈土教的菩提心在世親菩薩往生論》裡面是這樣說的:「無上菩提心就是願意成佛的心」。第一菩提即是佛,發菩提心就是發成佛的心,就是願意成佛的心;第二願意成佛的心就是發願幫助眾生的心,就是度眾生的心;第三度眾生的心就是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的心(詳見圖一)。其實攝取眾生就是召喚眾生,所以說阿彌陀佛用它不可思議功德在召喚我們都回到有佛的國土裡面來。召喚就是真正的大菩提心。所以說往生凈土要發菩提心,無上菩提心就是願做佛心,願做佛心就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就是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的心。所以說念佛即有大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是阿彌陀佛因地一念一剎那迴向我們的大悲心、召喚心,也就是本願三心中的欲生心,欲生凈土的心,叫做無上的菩提心。如果你沒有這個無上菩提心,是不能夠往生凈土的。

 

好多法師居士也講「沒有菩提那是不行的,往生凈土要發菩提心」,但是他菩提心混淆了,他不知道凈土教的菩提心是什麼。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就是阿彌陀佛在召喚我們,用什麼召喚我們?就是用阿彌陀佛無量光,極樂真實清凈不可思義功德(就是我們產生信樂的體性)來召喚我們。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欲生心,就是大菩提心,這個心就是願,所以說念佛成佛真宗

南無就是召喚我們,召喚我們欲生凈土,欲生凈土是為什麼呢是為了成佛。次第可以反過來,南無阿彌陀佛要什麼呢?要成佛嗎?要成為阿彌陀佛,成為阿彌陀佛幹什麼?是要度眾生,度眾生怎麼度呢?就是召喚眾生生凈土,那麼招喚就是要大家發願。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你們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其實這個願的發起是釋迦牟尼佛的勸導,那釋迦牟尼佛的勸導也是阿彌陀佛發願選擇的本願三心中的一心(欲生心)。

這條願有本願三心(至心、信樂、欲生),有這三種的人,他往生凈土就是阿彌陀佛的報土,也叫真實凈土,因為這個願心是佛的大慈悲心,大菩提心。如果你沒有這樣的菩提心,那麼你往生凈土就是阿彌陀佛的化土,如第十九願和二十願的自力修行者,自力修行者的觀念就是,我念了經,我做了好多的修行,我做迴向。他們往生身份首先是不能完全確定,即便能夠往生,也是生在阿彌陀佛的化土,而不是報土(真正的凈土)。

為樂欲生不可得

阿彌陀佛有三條願來攝受眾生,除了十八願以外,還有十九願和二十願。為樂欲生,就是指十九願和二十願。十九願的經文是「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十願的經文是「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他們都有三心,十八願的三心是至心、信樂、欲生,十九願的三心是至心、發願、欲生,二十願的三心是至心、迴向、欲生,其中只有十八願的至心、信樂、欲生這三種心是阿彌陀佛真正的真實信心,他往生國土阿彌陀佛真正的報土,也就是真正的極樂世界(詳見攝生三願對照表)。

那麼後面的兩條願的三心呢?他們是為樂欲生,而為樂欲生不可得也,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這里常常可以聽到,有人問:「你有沒有往生凈土的心呢?」很多人會說:「我有,我願意往生凈土極樂世界很好,不愁吃不愁穿,想什麼就有什麼」,因為很樂,所以為樂欲生,但是你為樂欲生是不能夠往生凈土的,就是指不能夠往生真正的極樂報土。所以說往生凈土需要大菩提心,沒有大菩提心只能生往化土,而這個大菩提心、欲生心其實就是你必須聽到阿彌陀佛招喚的敕命。

表一 攝生三願對照表

攝生三願

 

願 文

 

三 心

 

菩提

 

往生凈土

 

十八願

 

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至心、信樂、欲生

 

他力菩提

 

往生決定,必生報土

 

十九願

 

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至心、發願、欲生

 

自力菩提

 

往生不確定,即便往生也是生往化土

 

二十

 

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

 

至心、迴向、欲生

 

他力中自力菩提

 

往生不確定,即便往生也是生往化土

 

四、三心即一心——法體三心,機受一心

這里有一個次第就是至心、信樂、欲生,它是連下來的。三心即一心,至心、信樂、欲生這三心是由法體展開的,法體就是指阿彌陀佛。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叫做持名,阿彌陀佛的名是有體的,就象我們有身體阿彌陀佛的體叫法體,法體具有三心阿彌陀佛名號就具有這三種心。由於法體具有三心,所以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就會有三種心。

這里說一個相對關係。我們和佛相對,我們是凡夫,沒有這三心。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通過這種方式把我們沒有的至心、信樂、欲生的三心迴向給我們,我們就有了至心、信樂、欲生三種心。這三心在「法體」上說成三種,叫至心、信樂、欲生,實際上落在我身上是一種心,就是信心,所以叫法體三心,機受一心。機就是指我們,通過念佛你體驗到對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的信受,完全的依賴,你就有了信心,就具有了這三心,所以三心即一心,至心、信樂、欲生三種在我們這里主要就是信心

為什麼三心即一心呢?因為我們不一定懂得這三心道理三心屬於佛,佛給我們。但是我們心粗,凡夫的心被比喻猴子瀑布,我們對自己的心是不了解的,至心,信樂,欲生這三種心真正讓我們自己去觀察,你很難體會。我們能體會到的主要就是阿彌陀佛,因為有我、有佛,我就對佛完全的依賴和信任,這個信任和依賴裡面就自然具有這三心,因為這個是佛准備好的。

五、體用相濟——至心以名號為體,信樂欲生為體之用

三心即一心它有次第。凈土真宗解釋本願三心,先是從①「三心即一心」來解釋,然後再從②「體用相濟」來解釋。

體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第十七願裡面說,「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惜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法藏菩薩說等到他成佛的時候,就讓釋迦牟尼佛對大眾稱揚、贊嘆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國土功德。這個「名號」就是三心的「體」,叫至德尊號。至心是從哪裡來的?至心就在這個名號里,這就叫做體,等於說阿彌陀佛的心就是至心。因為凡夫見不到法身阿彌陀佛,報身的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就是方便,他叫方便法身。我們能夠聽到南無阿彌陀佛,能夠寫出來南無阿彌陀佛,這個「體」中的音聲名字相,就是至德尊號。這個體就叫做至心,至心以名號為體,信樂欲生就是這個體的用,所以有體、有用。

凈土宗信心門,它有點類似於佛法裡面的慧門(戒定慧中的慧)。就是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你不要在自己這邊,象修戒定慧三學一樣。我因為念佛了,就應該三皈依、執持五戒,讓心慢慢平定下來,再生起觀慧,這是通途的修行方法。而念南無阿彌陀佛的用心是什麼?就是用心聽聞十七願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功德,了解阿彌陀佛名號不可思議功德,所以用心在我們這邊。這就好比照鏡子,我們照鏡子時從鏡子里看到我們自己,但是這里你看的是阿彌陀佛,就是你要用心去了阿彌陀佛的因果這是凈土教的用心,是向外的。你要去了阿彌陀佛這尊佛他到底是怎麼修行的,他成佛之後,心是什麼樣的,你要去了解這些,這些是凈土教重要的內容也就是念佛內容

所以至心以名號為體,你要了解名號不可思議功德。你了解了不可思議功德它就有用,名號裡面有清凈的至心。信樂心也是從聽聞過程中阿彌陀佛把他的心換給了我們。你本來是不對這個產生信樂的,凡夫都是對五欲產生信樂,由於你聽聞釋迦牟尼佛給你凈土無量光,種種不可思議性,你從聽聞中開發出信心。實際上這是佛的力量在你心中顯現,然後就有信樂的心,欲生的心,這樣就叫做體用相濟,有體、有用。念佛是由這樣的次第展開,佛也是這樣救度眾生的,這個叫做體必具用。我們好多人念佛成了自己的心,藕益大師當年就說,念佛如果沒有信願,即使念的風吹不透,雨打不濕,定力強到這個程度,跟阿彌陀佛的本願是不一致的,所以你開發不出這個信樂心來

念佛感應是什麼?就是你對阿彌陀佛越來越信任,越來越恭敬,印光大師說,佛法要在恭敬中求。你進步的標誌,就是對佛、對三寶越來越信任,越來越恭敬,產生歡喜心。這個心都不是我們具備的,是佛迴向過來,開顯產生真正的欲生凈土心,才是念佛應該有的感應而不是說,我念佛不打妄想了,做什麼事都順利多了,睡得也很好了,身體舒服多了,心想事成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念佛。因為你自覺地把目標迴向到了娑婆世界願望來了,你的願望不出這個世界,你並不是真正的心心念念嚮往極樂。你的願望又都回到自私、柒污上面來了。所以念佛是先念佛名號念佛的心,不要直接念自己的心,我們的心都是凡夫心,無明心,貪嗔痴五欲之心,而至心、信樂、欲生這三種都是屬於佛的心。

禪宗講觀心,密宗講增上心學。密宗修三摩地,叫增上心學,需要心的定力禪宗的次第不明顯,它是直接觀心。如果我們要直接去了解心這很難,最難的事情莫過於明心了,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凈土教是對普通大眾的,它叫我們念佛,去明了佛的三心,落在我身上就是信心,你得到了信心就可以了。至於說得無生忍,開悟大神通、定慧這些,等我們到極樂世界去就都有了。所以你先聽佛的話,因為你不能直接來明心,直接開悟,所以阿彌陀佛的無上方便給你選擇了念佛一大大悲方法,這與通途的修行是不一樣的。

所以念佛,要專心聽聞凈土教,把目標集中在阿彌陀佛身上,聽釋迦牟尼佛給你介紹阿彌陀佛,了解阿彌陀佛樂的因果,專一其心,只了解這個,不要東學西學,自以為增長了智慧。除非你真能開悟,問題是現在的人沒有這個根機,你開不了悟。你念佛一地去了佛號,還是可以得到信心,因為它是體用相濟的。

六、名和義——信心必具名號真實信心即是金剛真心

下面從名和義再來解釋。至心、信樂、欲生這三種心的核心是指信心。在親鸞大師的解釋,他說至心、信樂這個說法不同(其言雖異),他們的意思相同,都是指沒有懷疑的金剛真心,金剛真心就是真實信心真實信心就必具名號真實信心必定是有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所以《往生論》世親菩薩就說,「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世尊我一心」的「一心」就是指金剛信心真實心,也就是至心信樂的心,他後來解釋「三心即是一心,一心即是信心」,這個信心就是沒有懷疑的心(信和疑相對),這個心是象金剛一樣的堅固,沒有動搖。

由於這個心是佛迴向來的,所以跟我們一般的信心不同。世間也有信心,比如說相互之間感情好,很親密什麼事情都可以告訴對方,佛教術語叫做「覆藏」 。我知道他的事情不會跟別人講,他知道我的事也不會告訴別人,這個是建立在感情上的信任,是極容易破壞的。有些人說「我理解了,明白了,然後我產生信任」,這種信任不是建立在情感上,它是建立在分別智上,乃至建立在更高一等的智慧上,但是這與往生凈土信心是不同的。你不要自己的信心,當成往生凈土信心往生凈土信心願心很多人誤會,如果你說他沒有信心,他恨得不得了。他爭辯說:「我怎麼沒有信心,我沒有信心我會念佛,我會來聽經,我會吃素,我會放生嗎」;「要不然我不信任你,我會什麼事都跟你說嗎?」一張口都是情感,就是高些的人,信任裡面也是充滿了我執情感

凈土教的往生信心,金剛信心它是什麼呢?曇鸞大師解釋往生論,他說這個心叫淳一心,相續心,決定心,這種信心是不間斷的。這種心是淳一、相續、決定的,與世間人情感上的信心是不一樣的;世間人的信任是淺薄的,信力不強,不決定。為什麼說它不決定呢?因為它是建立在感受基礎上,感覺到別人對我很好。可是有時候別人對你很好,你感覺不到,產生了誤會,信任就被破壞了,這就不決定了。象小孩子一樣,時好時壞,因為不決定就不相續,不是說我信任了之後,永遠不會被破壞。佛看我們這個世間,不管你怎麼做,即使殺人、放火、五逆十惡,在佛眼裡都是清凈庄嚴的,不會象我們這樣分別、執著(著相),從我們自己這個觀察鏡里,信任是不相續的,很容易被破壞。

迴向給我們的信心專心、深心,決定心,叫做無上上心;真心相續心,淳心,也叫憶念真實一心,這種心才是真正的信心你不隨便說,我今天信,明天不信;我念佛念得好我就信;哪天身體不好了,念佛不起作用了,我就不相信了,這些都不行。所以說信心是無上的價值,溫家寶總理去年金融危機時曾經說過「信心黃金還珍貴」。從世間法來說,你對人的信任也超越於形象,信任里要有內容。我們講的信心,佛的三心裡面有至心、信樂、欲生,裡面還有很多內容。信裡面有法則你不要按照自己對信心想法你想它好它就好,想它不好它就不好,想它大它就大,想它小它就小,這不叫信心,叫貪心愛心,分別心,不要把這個混同於信心,佛的信心裡面有一念一剎那清凈真實

所以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獲得的信心相續的,是一念一剎那、一生。你真的獲得了信心,從獲得的時刻開始,一直到成佛是沒有間斷的,因為佛憶念我們沒有間斷。你獲得這樣的信心往生決定,就是真正的念佛人,叫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真正的念佛,就是從知識那裡聽到阿彌陀佛本願因果升起的本末,被阿彌陀佛的召喚所攝取,進入到他的攝取力量之中。阿彌陀佛叫做不斷光,不間斷的光來攝受我們,你已歸命了阿彌陀佛,你就南無阿彌陀佛。所以真實的信就淳一、相續,包含著一生、一念、十念的稱名。你自己再怎麼念,也不可能念到這樣。你自己修行,能夠一念一剎那淳一、相續、決定嗎?不為一切所破壞嗎?那不是風吹不透,雨打不濕,那是整個虛空都粉碎了也不能夠破壞它,它不為一切所破壞,什麼都破壞不了,這個叫信心南無阿彌陀佛「名」的意思,也就是念佛的意思,信心的意思。稱彼如來名就是念佛念佛信心是淳一、相續、決定、金剛真心,也是至心、信樂、欲生心。

七、信心往生的正因,獲得信心往生決定

南無阿彌陀佛,你所獲得的成果就是信心信心往生正因,成佛的真因,也是菩提的真因。你有信心,正因決定,這個果是一定顯的。不一定要等到死,你不要誤會,因為它是念念相續,所以這種人不用等到臨終阿彌陀佛已經攝取不舍了。善導大師說,「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這是平生業成,不用等臨終,如果你說要等到臨終阿彌陀佛來接你,那說明你還沒信心你現在雖然有願望,但是你怕到臨終時沒願望了。

剛才我們講欲生心是阿彌陀佛一念一剎那對我們的召喚,不會間斷的。念佛獲得這三種心的開顯,就是你有信心。這里我們容易產生懷疑,有些人會說「你講的至心、信樂、欲生比較深,我們不能理解,我沒文化,我學不明白」,這樣你是不是就沒有三心呢?不是這樣的。法然上人專門對三心之事做了解釋,他說智者念佛自具三心」。就是說你完全不理解,或者沒有學很多,但是你聽到別人跟你介紹阿彌陀佛本願的因果念佛獲得了信心,你只要獲得了信心,即使是你沒文化,不知道三心,甚至連三心名字都沒有聽到過,你仍然具有至心、信樂、欲生這三種心,因為他包含在念佛、稱名裡面。這就念佛秘密,佛給你打包的這個名號(南無阿彌陀佛)裡面有很多寶貝,你雖然不會用也不認得,但是沒關係,你只要有信心用了這一部分,所有名號里的寶貝功能都在自動地發揮功效。因此當別人問你「你有真實心嗎?你有信心嗎?」你就認為講不出道理,可能不能往生,其實不是這樣的。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就是發現我們這些造惡的眾生,怎麼修也不能有誠心。過去的人還外現賢善,內懷虛假,而現在人是外不現賢善,內心念都是貪嗔痴。如果讓我們自己去修成這三種心(至心、信樂、欲生),特別是這個欲生心,那根本是修不成的。

凈土教就是相信念佛往生凈土這是阿彌陀佛的迴向。你念佛開顯信心這就是佛的迴向力量不可思議的信樂,欲生心,就是大菩提心。如果按照其它宗,你有菩提心相當的困難。而在凈土教,無論你有文化,沒文化時間長,時間短,你只要對阿彌陀佛本願聽得清晰,開顯出信樂,你就具有了大菩提心。你不要去跟別人比,這不一樣,這是阿彌佛教,是阿彌陀佛發願給你的寶貝。別人不認識這個寶貝,十方諸佛認識,別人說你沒有,十方諸佛說你有你不用擔心,不要因為別人說你不行,你就覺得自己真的不行。有的人說,我什麼都不了解,佛法知識理解得不多,我就能夠往生凈土嗎?我能夠得到往生決定嗎?回答是肯定的,你可以。因為這是佛法,佛就有這種本事,所以說不可思議,是佛不可思議功德力量。因此我們不要老是用自己的比較之心,去比較我行還是不行,佛說你行你就行,佛下了這個命令,你聽命令就可以,不管你是五逆,還是謗法,也不你是上智,還是下愚,不管你是什麼人,你只要遇到了佛的攝取光明,就入於佛的願海中住不退轉,你就獲得了無上的大利益,得到十方諸佛的稱揚、贊嘆和護念。

南無阿彌陀佛

純祥法師講經錄音整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