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宗判教史略要》學習補充資料一、書名簡介:1. 凈土宗:十方凈土很多,這裡特指西方凈土。大分六點來說明凈土宗特點:1) 果地法門:凈土者,佛之世界。唯佛有凈土,經雲:「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凈土。」故知凈土法門是果地法門(其他法門為因地法門)。果地法門,即他因自果—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心頓同果覺。有三特點:①他力:佛本願力——其佛本願力(大經)、觀佛本願力(往生論),亦稱大願業力。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②易行:但稱佛名,一向專稱。有心即能念,有口即能稱。(易)③疾至:即入必定,直入報土。(現生不退,往生成佛。)(勝)2) 法門特質:以「彌陀本願」為核心,以「念佛往生」為宗旨,以「凈土成佛」為目標,以「還來娑婆」為究竟。3) 最大宗派:大乘佛法八大宗派之一,最大宗派(不但此方,乃至十方).),五方面顯示其大:①所說經典最多:正依有三經,旁依達二百餘部。但一大經,即十二譯之多,少出其右。②流傳時間最久:通於正像末三時,法滅尚存。特留此經,止住百歲。乃至經滅,名號猶存。《如來會》:當令是法,久住不滅。梵文《大經》:令此教法,不使消滅,永作偉大贈物。③傳播時空最廣:此世他方,無不宣說(釋迦宣說,諸佛讚歎)。法照:「彌陀尊號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但有稱名皆得往,觀音勢至自來迎。」④信仰眾生最多:十方共往:《大經》:「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九界同歸:上至等覺,下至五逆。⑤自他各宗普弘:凈宗祖師專弘,他宗祖師兼弘。印祖言:「恆沙如來,出廣長舌以贊揚;諸宗尊宿,發金剛心而流布。」又雲:「諸宗知識,莫不以此道密修顯化,自利利他也。」4) 形成最大宗派原因:尋根究底,有以下原因:①彌陀本願最勝: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大經、48願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大經②彌陀光明最尊: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大經、12願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大阿彌陀經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古德③極樂凈土第一:國土第一,而無等雙;清凈庄嚴,超逾十方。大經最極清凈:生身煩惱,二餘俱盡。大經最極庄嚴:四十八願庄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善導最極平等:五乘齊入,同生報土。善導④國土廣大無邊: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大經觀彼世間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往生論⑤名號傳播久遠: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大經、17願⑥度化眾生最廣: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大經諸天人民,蠕動之類,皆蒙慈恩,解脫憂苦。大經⑦了脫生死最易: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大經、18願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庄嚴經⑧成佛度生圓成:究竟必至,一生補處。11願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22願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庄嚴經 5) 亦宗亦教:凈土宗亦稱凈土門、凈土教。就淺而言,與他宗並列之一宗;就深而言,則為不與他共的獨立教法——其他宗派為釋迦教法,凈土宗為彌陀教法。善導大師言:「今乘二尊教,廣開凈土門。」二尊教:釋迦教法(聖道門),彌陀教法(凈土門)。故大而言之:凈土法門非為一宗,乃彌陀無上大教,與他宗不可等同齊觀。如印祖言:「一代時教之極談,一乘無上之大教。」若以釋迦教法而言,不妨視為一宗。6) 立宗原意:善導開宗,意在顯示凡夫入報。如法然上人曰:「我立凈土宗之原意,為顯明凡夫往生報土也。若不別開宗門,何顯凡夫生報土之義乎?」7) 宗門根本:凈土宗內涵很多,如正依經典、祖師傳承、相關教義等,判教則是其核心、根本、支柱。 2. 判教:「判」者判別,「教」者教相。亦稱「教判」,詳稱「教相判釋」。教相者指佛所說教義之相狀,亦即各種教義的特質、差異。《法華玄義》雲:「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別同異也。」闡釋、區別各種教相者,稱為教相判釋,即判別解釋佛陀一生所說教法之相狀差別,即種種教義之特徵或差異。判教可謂中國佛法的特質,是各個宗派獨立的根本、核心,所謂一宗的大根大本。教判目的在於指歸相應之行門,所謂依理起行,依行證果也。如是順教之行為如法之行,不順教之行則為不如法行。(見專雜利弊)因有「正依經典、判教、傳承、宗名」等因素,方構成一獨立宗派。1) 判教源起:釋迦自彰—應機施化,法本如是。祖師開顯—順時應機,善擇教法。2) 判教意義:各安其位,明出世本懷。3) 他宗判教: 天台—五時八教,華嚴—五教十宗,禪宗—宗門教下…… 以天台(法華)、華嚴(賢首)為主。 他宗判教有以下特點: ⒈但明教相,不辨難易(大小權實);(教門) ⒉但明教行,不涉根機(六度萬行);(行門) ⒊但論法益,不論時節: (人天果,小乘果—聲聞緣覺,大乘果—三賢十聖);(果德) ⒋但論自力,不涉他力(自力斷惑)。(力用) 4) 凈宗判教:有正脈(有相續傳承),有旁流(無貶義,依史實而論,有別於善導法脈,無相續傳承)。正脈:有正依經典,有相關傳承,有完整教義,有行門儀規等,開顯一宗法要。 ⒈傳承—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善導、(法然)。 ⒉教判—難易二道、自他二力、聖凈二門、 頓漸二教、要弘二門、正雜二行。 ⒊特點—聖凈通判,獨立宗門; 機法並彰,特標念佛; 權實廢立,暢佛本懷。旁流:與善導法脈無傳承淵源,融會諸宗,各成一家者。按影響之大者,大分三個階段: ⒈萬善同歸(永明)。 ⒉一超獨妙(蓮池)。 ⒊回歸本源:橫豎二途(蕅益)、通別二法(印光)。 本書以正脈為主,兼涉旁流,統攝無遺。3. 史:即開顯、發展、成熟、演變之過程。判教本為一宗系統思想體系,因其非一人一時完善,所以有一循序漸進(開顯、發展、成熟乃至演變)的過種,權稱之為「史」。表面雖有一演變過程,而其內在則有一不變宗旨,所謂「彌陀本願」也。 4. 略要:略是簡略,要是綱要、大要、心要。此書即略述凈土宗判教開顯、發展、成熟、乃至演變的一史實過程。 5. 總結:此書以時間先後、教判順序為次第,以「判教」為主線,融攝相關教義,有主(善導)有從(傳承祖師),有正(善導法脈)有旁(其他法流),是了解凈土宗一綱要性的書。 二、目錄綱要說明: 目錄有三部分:序言、正文、附錄。序言有二義:一、簡單說明判教的基本概念, 二、凈土宗判教淵源及其綱要。正文依判教時序(先後),大分五章。1、凈宗先驅 法門基柱——(開顯)先驅者:首開凈宗先河、奠定法門基礎之人。基柱:基礎,支柱,一宗的大根大本。印度龍樹菩薩:首判難易二道,奠定凈土法門判教基柱,為凈土法門先驅。曇鸞大師:繼承難易二道,開顯自他二力,承接印度法脈,開啟中國凈土宗判教之始,可謂中國凈土宗之初祖,故與龍樹並稱為先驅。影響:凈宗先驅,承接法脈,開啟宗門。2、聖凈決判 確立宗門——(發展)道綽大師:聖凈二門判,確立宗門。教赴時機論,立定宗旨。承先曇鸞啟後善導,謂之繼祖。聖道有二:大乘聖道,小乘聖道。凈土亦二:十方凈土,西方凈土。影響:確立宗門,繼往開來。3、彌陀垂跡 大成凈宗——(成熟)善導大師:彌陀示現,集凈土大成,謂之開祖—開宗祖師,凈宗實際開創者。教法三大集成:1) 教判集成(頓漸二教、要弘二門、正雜二行)2) 教義集成(大分七條,詳見目錄)3) 儀規集成(行疏—般舟贊、法事贊,往生禮贊、觀念法門),此書略個人三大成就:⒈開創宗門:於教理行門儀規,集其大成。安心(三心)起行(五正行)作業(四修),一體完善。⒉自行精嚴:大師行持精嚴,證悟甚深,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念一聲佛,出一道光明,聲聲如此,故稱光明和尚。日念佛三萬聲,一生手書《彌陀經》十萬卷,畫西方變現圖三百餘幅。(按四十年計,第日抄經至少七遍以上,每一個半月左右畫一幅變相圖。)⒊教化普廣:滿城長安,悉皆吃素念佛,屠夫悉來歸命。長安城可謂一凈土大道場,念佛之聲盈於道理(國都幾成彌陀城)。(教化達此功效者,有三位祖師:道綽、善導、少康) 蓮池贊:「觀其自行之精嚴,利生之廣博,萬代之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影響:大成凈宗,法門弘開,影響深遠。4、法益廣被 萬善同歸——(演變)弘願廣大,法門弘開,廣度有情,故得萬善同歸。「萬善」與「同歸」有二義:一、萬善為不同教法,同歸於凈土,即「要門」所攝。二、萬善指不同根機之人,同歸即同歸於彌陀本願,則為「弘願門」所攝。此二義並收,是凈土法門弘傳的一特別時期,宋明以來的融合齊歸思潮——齊歸凈土、齊歸弘願。由同歸凈土到同歸弘願,有一漸進過程,時間發展較長,大分三階段:1、導聖歸凈(慧日、法照、永明、蓮池),2、力脫融混(蕅益),3、奪聖顯凈(超越聖道,別顯凈土)(印光)萬善同歸,圓攝要弘二門,目的在於攝萬善之機,同歸凈土,同歸弘願,回歸善導。5、結示宗要 垂範永代——(總結)結示一宗心要,永遠垂範於後世,以為凈業行人指南。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唯在念佛;勝易二德,法脈宗本。一、選擇本願,唯在念佛(大經三選擇,觀經三選擇,小經一選擇,般舟三昧經一選擇)①彌陀四選擇:選擇本願-大經、選擇攝取-觀經、 選擇我名-般舟三昧經、選擇化贊-觀經②釋迦三選擇:選擇讚歎-大經、選擇留教-大經、選擇囑咐-觀經③諸佛一選擇:選擇證誠-小經 二、勝易二德,法脈宗本①勝易二德⒈稱名最易:不論時處諸緣、不論時節久近、不論罪福多少。 有心即能念,有口即能稱。⒉功德最勝:多善根多福德(乃至一念,具足無上功德); 芬陀利花,與觀音勢至為勝友; 托佛強緣,五乘齊入; 凡夫入報,上善聚會。②巧應時機 ⒈攝機最廣: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至等覺菩薩,下至五逆十惡。 ⒉應機最深:本為凡夫,大悲於苦者。特留此法,止住百歲。 ⒊應時最久:通於三時,貫徹始終;正法久住,唯賴凈土,永作偉大贈物。三、附錄說明:1、附錄一:凈土宗相關祖師的一些資料表。2、附錄二:凈土宗相關祖師判教對照表。3、附錄三:本書的一些相關參考資料。 三、序言內容: 序言大分兩大部分,細分八點。 兩大部分內容: 1、簡單說明判教的一些基本概念——緣起、目的、意義 2、正明凈土宗判教淵源及其綱要——傳承、綱要、核心。 細分八點:1) 判教興起源由:應機施化,法本如是。(1頁)2) 判教目的意義: 各安其位,明出世本懷。(1頁)3) 判教導致宗派林立: 八大宗派,兩小宗派。(2頁)4) 各宗判教雖異,目的是一: 出生死海,入涅槃城。(2-3頁)5) 凈土宗的殊勝: 簡單容易超勝,契理契時契機。(3-4頁)6) 凈土宗判教淵源: 從龍樹至善導。(4-7頁)7) 凈土宗判教綱要: 分述判教(教判、行判), 總論大義, 流傳演變(中土、異域)。(7-16)8) 總結判教史之不變宗旨: 彌陀本願。(16頁) 第一章:凈宗先驅 法門基柱 一、龍樹菩薩: 簡 歷:公元二~三世紀,印度,釋尊第二,八宗共祖。 代表作:《易行品》 判 教:難易二道判 影 響:凈宗先驅 法 語: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1、龍樹菩薩『難易二道』判: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難行道:修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 易行道: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 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難易對比: 1) 難行道:陸路,步行,苦——自力 易行道:水路,乘船,樂——他力 2) 難行道: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 易行道: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 難行道:勤行精進——諸、久、墮——難 易行道:易行疾至——一、速、必——易 3、影響:凈宗先驅 彰易行之教門,開凈宗之先河, 建法門之基柱,暢如來之本懷。 德光遐被,萬代崇仰。 4、贊辭: 本師龍樹菩薩者,宣說大乘無上法; 自己證得歡喜地,偏勸眾生念彌陀。 龍樹大士出於世,教導難行易行道; 流轉輪迴我等眾,應乘弘誓大願船。 二、天親菩薩: 簡 歷:公元四~五世紀,印度,千部論主。 代表作:《往生論》 思 想:一心五念 一心:一心歸命。五念: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 影 響:正依論典 法 語: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三、曇鸞大師: 簡 歷:476~542,中國-北魏,四論師。 代表作:《往生論注》 判 教:難易二道(釋)、自他二力判 影 響:首開宗門 法 語:凡是生彼凈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1、難易二道判釋: 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雲: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 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凈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2、難行道說明: 1) 五濁之世,無佛之時。 2) 難有多途,粗言五三: 外道相善,亂菩薩法。 聲聞自利,障大慈悲。 無顧惡人,破他勝德。 顛倒善果,能壞梵行。 唯是自力,無他力持。3) 如斯等事,觸目皆是。 4) 譬如陸路,步行則苦。 3、易行道特點: 1) 信佛因緣,願生凈土, 乘佛願力,便得往生。 2) 佛力住持,入正定聚。 3) 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4、自他二力判: 問曰:有何因緣,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曰:《論》言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核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詳見書中) 5、自他二力說明: 1) 速得菩提原因: 問:有何因緣,速得菩提? 答:核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2) 三願的證: 第18願:緣佛願力,十念得生。 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不必須知頭數也。 第11願:緣佛願力,必至滅度。 第22願:緣佛願力,超出常倫諸地之行。 3) 結論: 他力為增上緣,得不然乎?4) 二力對比: 自力:修戒定慧,游四天下。——(聖人根機) 他力:乘轉輪王行,游四天下。——(凡夫根機:劣夫,跨驢不上。) 5) 總結: 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 (舍自力,歸他力。) 6) 影響:首開宗門 開他力念佛之先河,明稱名易行之本源。7) 贊辭: 本師曇鸞大師者,承菩提流支教導; 焚燒長命之仙經,深歸往生凈土門。 擱置四論之講說,廣演本願他力教; 引導具縛諸凡眾,平等進入涅槃門。 第二章 聖凈決判 確立宗門一、道綽大師:簡 歷: 五六二—六四五,中國-隋唐。代表作:《安樂集 》判 教:聖凈二門判影 響:確立宗門,斷往開來。法 語: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1、聖凈二門判: 問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值多佛, 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 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一謂往生凈土。 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 是故《大集月藏經》雲:「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 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凈土一門,可通入路。 是故《大經》雲:「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 十念相續,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第18願取意文) 又復一切眾生,都不自量。 若據大乘,……曾未措心。 若論小乘,……無問道俗,未有其分。 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然持得者甚希。 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駛雨。 是以諸佛大慈,勸歸凈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系意專精, 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何不思量,都無去心也!2、聖道門之難 聖道門之難,有二由一證。 二由:一去大聖遙遠,二理深解微。 一證:《大集經》證:億億修行,罕一得者。3、凈土門之易: 《大集經》證: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大 經》證:縱令一生造惡,稱名亦生。 結 論:當今末法,唯有凈土一門,可通入路。4、聖凈對比:1) 二門同異: 同:同為大乘,同為勝法,同了生死。(法) 異:應時不同,應機不同,利益差別。(機)2) 二門比較: 聖道門:若論大乘,曾未措心。 (大乘) 若論小乘,無問道俗,未有其分。 (小乘) 若論人天,持得者甚希。 (善法) 若論造罪,何異暴風駛雨。 (造罪) 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都不自量 (結論) 凈土門:十念相續,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18願 諸佛大慈,勸歸凈土,常能念佛,定得往生。 唯此一門,可通入路。 (結論) 結 歸:何不思量,都無去心!5、教赴時機論: 《安樂集》雲: 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 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 「時、機、教」相應之重要性: 道綽大師特別注重「時代」與「根機」而選擇相應於時機之「教法」, 分明指示:「今時眾生,應稱佛名號。」6、時節因緣論: 《正法念經》:一心求道,當觀察時方便。 若不得時,無方便,是名為失,不名利。 今是何時,當以何方便得解脫? 引證:《大集經》雲: 第一五百時,學慧得堅固。 第二五百時,學定得堅固。 第三五百時,學多聞讀誦得堅固。 第四五百時,修福懺悔得堅固。 第五五百時,白法隱滯,多有諍訟,微有善法得堅固。 結論:計今時眾生,應稱佛名號時者。7、影響:繼往開來,確立宗門8、贊辭: 本師道綽禪師者,擱置聖道之萬行; 唯有凈土之一門,說為可通之入路。 本師道綽禪師者,擱置涅槃之廣業; 勸勉五濁之群生,歸信本願之他力。 第三章 彌陀垂跡 大成凈宗善導大師: 簡 歷:六一三~六八一 ,中國-唐,彌陀化身。 代表作:《觀經四帖疏》 判 教:頓漸二教判、要弘二門判、正雜二行判 影 響:楷定古今,大成凈宗 法 語: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五部九卷: 《觀經四帖疏》四卷,《法事贊》二卷,《往生禮贊》一卷,《般舟贊》一卷,《觀念法門》一卷。 《觀經疏》為本疏,釋凈宗教義,獨顯大師超人智慧; 其餘四者為具疏,彰凈宗行門,別露大師信仰情操。 五部九卷,集凈土大成,系統完善了凈宗教門、行儀。本書權分二門,顯大師楷定古今之曠古神蘊:一教判集成,二教義集成。 一、教判集成:1、二藏二教判: 引文:1) 問曰:此經二藏中何藏攝?二教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 2) 觀經彌陀經等說,即是頓教菩薩藏。3) 我依菩薩藏,頓教一乘海。 說明:善導所判頓教,與他宗所判頓教是同是異?詳觀五部九卷,知此有與、奪二義:與之,與諸頓教同;奪之,超異諸宗。《般舟贊》言: 釋迦如來真報土,清凈庄嚴無勝是, 為度娑婆分化入,八相成佛度眾生。 或說人天二乘法,或說菩薩涅槃因; 或漸或頓明空有,人法二障遣雙除; 根性利者皆蒙益,鈍根無智難開悟; 瓔珞經中說漸教,萬劫修功證不退。 觀經彌陀經等說,即是頓教菩薩藏; 一日七日專稱佛,命斷須臾生安樂; 一入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又雲:佛教多門八萬四,正為眾生機不同。門門不同名漸教,萬劫苦行證不退。觀以上二偈即知: 聖道權實頓漸之法,通為漸教。凈土弘願稱名一道,別為頓教。2、出世本懷論: 引文:1、善導大師《法事贊》雲: 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2、《大經》言: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 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文意: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3、要弘二門判:1) 要弘二門之文:引文: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凈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 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 回斯二行,求願往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對比: 娑婆化主,廣開要門。安樂能仁,顯彰弘願。 「要門」:定散二善,迴向求願。(諸行迴向) 「弘願」:善惡凡夫,乘願往生。(一向專稱)2) 要弘廢立之文: 引文:《觀經》流通文: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善導《疏》釋: 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要門)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弘願)文意: 雖說定散二門之益 ——廢 意在專稱彌陀佛名 ——立要弘廢立相關釋文: 1、《法事贊》言: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廢)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立)2、《般舟贊》言: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相續照; 不為余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立)3、《往生禮贊》言: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立)3) 要弘二門大義: 要 門—諸行迴向—自力—疏雜之行—方便—隨他意—廢凈土宗 ↓ 弘願門—念佛往生—他力—正定之業—真實—隨自意—立4) 一經二宗及結歸: 念觀二宗: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 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 ——《觀經疏》·玄義分 念觀廢立: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 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觀 經》·流通分 善導釋: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 結歸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觀經疏》·散善義4、正雜二行判:1) 二行之判: 引文: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 一心專註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庄嚴。 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 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 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 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諸善,悉名「雜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文意:1、判行標准: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為正行。2、詳明行相:大判:⑴正行: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決出正依經典)⑵雜行,不依往生經行行者。 細判: ⑴正行:有開合二義: 開為五種—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歎供養。 合為二種—正定定(稱名)、助業(餘四)。⑵雜行:除正助二業以外,自余諸善,悉名雜行。特點:⑴正行特點:專,順佛本願,往生決定。⑵雜行特點:雜,不順佛願,往生不定。旨歸:正定業「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2) 二行得失: 引文:1、《觀經疏》雲: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2、《往生禮贊》言: 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若欲舍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余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文意: 案此文意,知正雜二行,得失有五: 正行五得: 與彌陀親、近、無間、不用迴向、純——往生決定 雜行五失: 與彌陀疏、遠、有間、必用迴向、雜——往生不定 第一、「親、疏」對, 第二、「近、遠」對, 第三、「無間、有間」對, 第四、「不迴向、迴向」對, 第五、「純、雜」對。3) 行判目的: 目的: 就行立信:以行攝信,信行一體。大義: 1、信行一體:念佛——行 (阿彌陀佛,即是其行) 必生——信 (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2、機法一體:南無阿彌陀佛 信行各有機、法二義: 信—必生,就念佛行者而言為機,就重願不虛而言為法。 行—念佛,就所行而言為機,就能依而言為法。 善導釋:南無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機) 阿彌陀佛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法) 法然釋:稱名必得生(機),依佛本願故(法)。4) 圖文說明: 詳見書中。 二、教義集成:⑴凈土法門 本為凡夫 (機-下劣)⑵彌陀報佛 極樂報土 (法-高妙)⑶凡夫入報 全托佛願 (托願得生)⑷弘誓強緣 唯信能入 (唯信能入)⑸三心正因 定業稱名 (正因正行)⑹六字名號 具信願行 (名號具信願行)⑺正依三經 唯明念佛 (三經唯明念佛)⑴凈土法門 本為凡夫對破:善導大師先舉諸師所判,後以三法來破其謬:1、以理來破:若是聖人,何用韋提至請? (聖不藉凡)2、舉文對破:引九品文證,明是凡非聖。 (善惡九品)3、出文顯證:出十處證文,明不幹大小聖也。 (定為凡夫)證文:1、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 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2、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憫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凈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3、會通大經、觀經——五逆謗法意: 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大義:未造,則抑止莫造;已造,則攝取得生。4:善導大師言: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回心皆往。5、印光大師言:四十八願度眾生,逆惡歸心也來迎, 非是混濫無簡擇,憐彼是佛尚未成。結論:凈土一法,本為凡夫,不幹大小聖也。(本為凡夫,兼為聖人)⑵彌陀報佛 極樂報土出文:《觀經疏》言: 問曰:彌陀凈國,為當是報是化也? 答曰:是報非化。雲何得知? 如《大乘同性經》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 又《無量壽經》雲: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然報、應二身者,眼目之異名。前翻報作應,後翻應作報。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又三大阿僧祇所修萬行,必定應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應身。斯乃過現諸佛,辯立三身。除斯已外,更無別體。縱使無窮八相,名號塵沙,克體而論,眾歸化攝。今彼彌陀,現是報也。大義: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引證: 一《大乘同性經》:凈土成佛,悉名報身。 二《大經》:酬因之身,酬因之土—以果應因,故名為報。 三《觀經》: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通(一)別(二、三)互顯、因果(二)具攝、理(一、二)事(三)並彰。結論:以此文證,故知是報。 釋義: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⑶凡夫入報 全托佛願 出文:《疏》雲: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 (報法高妙) 小聖難階,垢障凡夫,雲何得入? (雲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 (垢障難生) 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托願得入) 大義: 願力成就之報土,自力心行不能到; (自力難生) 大小聖人皆共同,唯托彌陀本願力。 (他力易往)⑷弘誓強緣 唯信能入報佛報土,佛之境界。《大經》雲: 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聲聞或菩薩,莫能究聖心。 非智入,非證入,唯信入。所謂: 真如廣大,五乘不測其邊;法性深高,十聖莫窮其際。 聖道門之信:真如實相之理。 凈土門之信:彌陀本願一法。1、凡夫之相: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 雖起三業,名雜毒之善,虛假之行。 欲回此行求生凈土者,此必不可也。 難行之狀:人天少善尚難辨,何況無為證六通!(善導) 若待娑婆證法忍,六道恆沙劫未期。 (善導) 一念一時所造業,足系六道滯三途。 (曇鸞)2、機法深信: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 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病症)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 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良藥)3、機法深信目的: 信機:死盡偷心,除驕慢障。(意不貢高) 信法:老實念佛,除疑退障。(心無下劣)4、建立信心方式: 一、就人立信:人——佛(釋迦、諸佛) 唯信佛語:釋迦誠語無妄,諸佛證誠不謬。 目 的:破異見異解,立正信依准。(遮護外難) 二、就行立信:行——念佛(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唯標念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目 的:以行攝信,信行並彰。 (建立正行)⑸三心正因 定業稱名 三心:《觀經》言: 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 (真實之心) 二者深心, (深信之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 (願往生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三心必生) 三心有二:要門三心,弘願三心,由要門三心而導歸弘願三心。三心以深心為本,《觀經疏》開展出「七深信、六決定」之釋: 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 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一決定一深信)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 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二決定二深信)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 證贊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三決定三深信) 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恆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 決定得生。(四決定四深信)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 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 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 是名真佛弟子。(五決定五深信)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何以故? 佛是滿足大悲人故,實語故;除佛已還,智行未滿,在其學地, 由有正習二障未除,果願未圓。 此等凡聖,縱使測量諸佛教意,未能決了。 雖有平章,要須請佛證為定也。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 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六深信)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 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 若多若少,眾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 若佛所說,即是了教;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也。應知。 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註奉行。 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七深信) 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疑錯。 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也。(六決定) 四修: 勸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何者為四?一者恭敬修、二者無餘修、三者無間修、四者長時修。四修根本:到彼國已,更無所畏,如上四修, 自然任運,自利利他,無不具足。 三心目的:一向專修: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法然上人言:1、「三心」者,教導成為「一向專修」之念佛者之道也。雖無智罪人,成為一向專修之念佛者,皆悉具足三心,決定往生也。故有習知而成為一向專修之人,亦有縱使不知三心之名,亦成為一向專修之念佛者。2、論三心四修者,為成一向專修也;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成為一向專修之念佛人,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 。⑹六字名號 具信願行1、六字名號釋:《觀經疏》言: 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雲何具足?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 (信) 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願)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行—他力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果—結論) 2、與第十八願對比:至心信樂, (信) 欲生我國, (願) 乃至十念, (行)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果) 3、願行有『機、法』二義: 就法體而言:六字名號具足願行。 就機相而言:稱名念佛具足願行。⑺正依三經 唯明念佛一、正依三經 1、於讀誦正行中以三經為准。 2、於念佛功能中以三經為證。 3、正依三經,不為余經論所破,以處別,時別、對機別、利益別故。 4、雖有五經之說,仍以三經為准,引印光大師為證。二、三經大義: ①《大經》大義: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1《觀經疏》雲: 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2《法事贊》雲: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3《觀念法門》雲: 此經上卷雲:若有眾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者, 皆乘彌陀佛大願等業力為增上緣。 此經下卷雲: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大經》支柱:「五段要文」(見書) ②《觀經》大義:持無量壽佛名1) 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2) 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3) 《觀經》既宗念佛,何不純說念佛,而雜定散耶?古德案此有三意: 一、為攝定散機入念佛故。(攝萬機) 二、為示本願選擇分齊故。(明易行) 三、為顯念佛勝過定散故。(顯盛德)4) 善導弘通《觀經》,有十一由: 一、為對破諸謬誤故。 二、有緣經故。 三、相傳經故。 四、為明聖凈二門廢立故。 五、為示凈土通別廢立故。 六、為引眾多機類故。 七、為明正雜二行優劣故。 八、為明助正二業優劣故。 九、為明凈教正所被機故。 十、為明本願攝抑分齊故。 十一、為明二尊悲化正意故。 ③《彌陀經》大義:執持名號 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1、《法事贊》偈言: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2、《觀經疏》言:, 《彌陀經》中說釋迦讚歎極樂種種庄嚴,又勸一切凡夫, 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 次下文雲:十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同贊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 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贊彌陀名號, 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 又,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 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贊、所證: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是故,一佛所說,即一切佛同證誠其事也。 3、《觀念法門》言: 六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 「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彌陀佛願生凈土,上盡百年, 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日,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為凡夫作證,罪滅得生。 若不依此證得生者,六方諸佛舒舌一出口已後,終不還入口,自然壞爛。④、總結 1、三經大義:唯明念佛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贊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十方恆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觀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 2、關於『乃至十念』:大義: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等;誓畢此身,無有退轉。有機法二義:就法而言:六字具足願行,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就機而言:遇緣時節不同,或上盡一形,或下至十聲一聲等。 3、三經根本:以第十八願為本 《往生禮贊》「四十八字釋」: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成就文釋)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結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法然上人釋) 三、大師德行:1、自行精嚴: 至誠念佛、精進不息、嚴持凈戒、普敬一切、 絕意名利,美食供眾、廣施法化、不談世事。2、化他普廣:諸修梵行,棄舍妻子者;誦阿彌陀經,十萬至三十萬者;念阿彌陀佛,日得一萬五千至十萬者;及得念佛三昧,往生凈土者,不可知數。3、神異奇特: 准諸經中,世尊說念佛一法,得生凈土, 一日七日一念十念阿彌陀佛,定生凈土; 此是真實不誑眾生者,即遣此堂中二像總放光明。 若此念佛法虛,不生凈土,誑惑眾生, 即遣善導,於此高座上,即墮大地獄,長時受苦,永不出期。 遂將如意杖,指一堂中像,像皆放光。 四、影 響:楷定古今,大成凈宗。1、判教集成 2、教義集成 3、儀規集成 五、贊 辭:1、《瑞應刪傳》言:佛法東行,未有禪師之盛德矣。2、蓮池大師《往生集》贊言: 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 觀其自行之精嚴,利生之廣博,萬代而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設非彌陀,必觀音普賢之儔也;猗歟大哉! 3、印光大師《文鈔》贊言: 師當唐初,各宗盛行。提倡凈土愜群情,佛力誰與京。 若肯投誠,西方定往生。 偈言: 世傳師是彌陀現,提倡念佛義周贍, 切誡學者須撝謙,兼使極力生欣厭; 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擇機理雙契干, 念佛出光勵會眾,所說當作佛說看。4、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念佛集》贊言:仰討本地者:四十八願之法王也,十劫正覺之唱,有憑於念佛;俯訪垂跡者:專修念佛之導師也,三昧正受之語,無疑於往生。本跡雖異,化導是一也。5、《凈土文類聚鈔》贊言:善導獨明佛正意,深藉本願興真宗。 六、結 示: 一、善導大師高德:略述四點 1、彌陀化身,念佛出光,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2、五部九卷,楷定古今,開宗立教,大成凈宗。 3、自行精嚴,化他普廣,萬代之下,感發信心。 4、古今大德,少出其右,眾人感伏,老少歸向。 二、凈土法門大綱:大要有三1、聖凈二門:一此土成佛,一彼土成佛;一自力,一他力;一難行,一易行;一漸教,一頓教。舍聖道,歸凈土。2、要弘二門:一方便,一真實。舍要門,入弘願門。3、正雜二行:一難生,一易往。舍雜行,歸正行。 第四章:法益廣被 萬善同歸本章大義: 萬善同歸 1、萬善之法,同歸凈土——要 門 2、萬善之機,同歸本願——弘願門本章目的:融合齊歸,漸進得入。 由同歸凈土,至同歸弘願,最終回歸善導。本章內容:一、導聖歸凈: 1、融攝先驅(慧日、法照) 2、同歸極唱(永明大師) 3、指歸徑路(蓮池大師) 二、力脫融混(蕅益大師) 1、極樂同居,橫具四土。(類同報土) 2、信願正因,稱名正行。(稱名正行) 3、但持名號,徑登不退。(疾得不退) 4、五濁惡人,攝受正機。(本為凡夫) 5、一大藏教,六字全收。(名號最勝) 三、奪聖顯凈(印光大師)(一)少康大師 簡 歷:?-八0五,中國-唐,五祖,後善導。 代表作:無理論著疏,只一《往生凈土瑞應刪傳》。 影 響:專行念佛,口中出佛。 將念佛一法,普及於南方。 有贊雲: 蓋其發願,與善導同一鼻孔; 故其示跡,亦與善導同一軌輒。善導口出光明,彼亦口出化佛。世稱善導大師為彌陀化身,少康為善導後身,良有以也。 印光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