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法法師:佛說梵網經菩薩戒本釋義1

佛說梵網經菩薩戒本釋義1

了法法師簡介

釋了法 一九五三年生,浙江樂清市人。現為福建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廈門市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主任閩南佛學院院務委員會副主任,廈門市南普陀寺西堂,閩南佛學院圖書館館長

自幼喜愛佛學,志心向佛,於一九八0年在浙江寧波天童禪寺出家一九八一年來福建廈門佛教養正院,閩南佛學院求學。一九五年擔任廈門市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此後擔任過閩南佛學院教務長,廈門南普陀監院、堂主、首座等職。曾當選為廈門市第十屆人大代表,市人大僑務外事委員會委員,廈門市海外聯誼會第三屆理事理事

自從任教閩南佛學院開始,於《閩南佛學學報》、《法音》等刊物上發表了《太虛大師僧教育的宏圖與實踐》、《關於當前僧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等十幾篇文章,闡述了對佛教思想及教學的認識和觀點

業餘愛好書畫,於一九九九年,國畫作品《太虛大師法相》入選福建省民族、宗教界《愛我中華·喜迎澳門回歸》書畫展,獲得福建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福建省宗教事務局,特頒發榮譽證書。二000年國畫作品《太平盛事歡喜無量》入選《遵廈秋韻》書畫聯展。

九九0年九月被福建省宗教事務局評為省先進教師,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在開展宗教界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中」被廈門市宗教事務局,評為先進個人。一九九九年九月,被廈門市宗教事務局,評為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作貢獻先進個人。曾多次被閩南佛學院評為優秀授課法師

曾多次應邀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美國台灣香港等地區參加佛教法務弘法活動。二00三年春赴泰國中國佛牙舍利赴泰瞻禮護法三團團長。

著作有《梵網經菩薩戒本釋義》、《四分比丘戒本略釋》、《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菩提心聲》、《書畫集》即將出版。

《梵網經》者,史載於弘始三年,秦主姚興,詔天竺法師鳩摩羅什,在長安草堂寺,集義學沙門三千餘僧,參定大小二乘五十餘部。唯《梵網經》最後誦出,專明菩薩行地。當時,道融道影三百餘人,受菩薩戒,各誦此品,以為心首。及乎隋代天台智顗大師撰《梵網經菩薩戒義疏》,特加講演弘揚。從此,斯經被視為大乘菩薩戒律而受重視。唐代賢首國師法藏著《梵網經菩薩戒本疏》,於是《梵網經》成為漢地傳授菩薩戒最有權威之典籍,並為大乘各宗所通用。

僧肇曰:「夫《梵網經》者,蓋是萬法之玄宗,眾經之要旨。」「如來權教,雖復無量,所言要趣,莫不以此為指南之說。」太賢雲:「梵者能凈之義,網者攝有情義。謂此經者,乃至有頂生死大海拘持有情,終致無上寂滅之岸,無盡饒益饑渴類,如世網故。」「如梵主網,孔多網一,法王戒法,當知亦爾,雖塵沙門,終歸一道。萬行一門,所謂得意,得意而行,皆稱法性,是故從喻,名《梵網經》。

然則《梵網經》高則高矣,當今末世,是否對機?有人對經內輕垢罪第十六、廿六、四十四等條中「燒身臂指,供養諸佛」,「乃至餓虎狼獅子一切餓鬼,悉應捨身肉手足而供養之」,「割自身肉賣,供給所須」,「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佛戒」等等,認為初發心者無法隨行,視為畏途,不切實際。然《發隱》雲:「言如法為說一切苦行,是舉義以示彼,言菩薩行應當如此,非必捨身以供彼也。」《合注》:「先為說此如法苦行,以大其心志,堅其誓願,然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又屢說為「舉重況輕」,非必行此也。

迄今,藏地菩薩行等經論譯出,則更為暸然矣。如《入中論頌》:「雖施身肉仍殷重,此因能比不現見。」謂由達空故,雖施身肉,亦無恐懼痛苦猶豫等事,仍殷重愛樂行施。《菩提道次第略論釋》:「菩薩大悲成就,已證空性,施身肉時如斫莎拉(葯)樹,無所痛苦。若在凡夫未證空性,則應觀施緣是否助發大悲,非助發大悲,則不應施。」《菩提道次第廣論》:「菩薩身等雖已至心先施有情,然乃至未廣大悲意樂,不厭乞求肉等難行,縱有求者亦不應舍。《集學論》雲:『由何能令精進厭患?謂由少力而持重物,或由長夜而發精進,或由勝解尚未成熟而行難行。』如施肉等,此雖將身已施有情,然於非時,惟應遮止不令現行。若不爾者,能使菩薩厭諸有情,由此失壞菩提心種,故即失壞極大果聚。是故《聖虛空庫經》雲:『非時欲行,是名魔業。』」如是則何時應舍,何時不應舍既已完全明確瞭然,更不應再於《梵網經》作任何非分之疑難矣。《梵網經菩薩戒》如王道大路,通行無阻也。漢地佛子,能斷食肉及蔥蒜等之慈悲高尚品德,亦皆與此經之影響有莫大之關係焉。

茲有了法法師持戒精嚴,勤進好學,能於宗派不拘管見,於佛所說大小顯密,猶如食蜜。在閩南佛學院教學時,屢次被評為先進優秀教師。尤其提倡戒學,除著有《四分比丘戒本略釋》外,又弘揚大乘菩薩戒律,作此《佛說梵網經菩薩戒本釋義》,極其能得佛陀說法之心要,曷勝隨喜,爰樂為之序。

釋迦如來教下比丘智敏

甲申臘月

佛說梵網經菩薩戒本釋義

釋義目次

了法編寫

甲一、略說梵網經菩薩戒本 甲二、經題略釋
甲三、譯者簡介
甲四、釋經品題
甲五、略明分科
甲六、正解經文
乙一、初明序分
丙一、天上說法
丁一、示現成道
丁二、說法度眾
丁三、說梵網經的原因
丁四、往返多遍
丙二、以戒攝生人間說戒
丁一、差別說戒
丁二、頌文承前啟後
乙二、正宗分——經家敘說
乙三、佛自敘說
乙四、正說戒相
丙一、總標十重戒
丙二、別說戒相
丁一、說重戒相
戊一、分別解說十重戒
第一、殺戒
第二、盜戒
第三、淫戒
第四、妄語
第五、酤酒戒
第六、說四眾過戒
第七、自贊毀他戒
第八、慳惜加毀戒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第十、謗三寶
戊二、總結十重戒
丁二、說輕戒相
戊一、總標輕戒
戊二、分別解說四十八戒
第一、不敬師友
第二、飲酒戒
第三、食肉戒
第四、食五辛戒
第五、不教悔罪戒
第六、不供給請法戒
第七、懈怠不往聽法戒
第八、心背大乘
第九、不看病戒
第十、蓄殺具戒
第十一、國使戒
第十二、販賣戒
第十三、毀謗戒
第十四、放火焚燒戒
第十五、僻教戒
第十六、為利倒說戒
第十七、恃勢乞求戒
第十八、無解作師戒
第十九、兩舌戒
二十、不行放救戒
二十一、嗔打報仇戒
二十二、驕慢不請法戒
二十三、驕慢僻說戒
二十四、不習學佛
二十五、不善知眾戒
二十六、獨受利養戒
二十七、受別請戒
二十八、別請僧戒
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第三十、不敬好時戒
第三十一、不行救贖戒
第三十二、損害眾生
第三十三、邪業覺觀戒
第三十四、暫念小乘
第三十五、不發願
第三十六、不發誓戒
第三十七、冒難遊行戒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第四十、揀擇受戒
第四十一、為利作師戒
第四十二、為惡人說戒戒
第四十三、無慚受施戒
第四十四、不供養經典
第四十五、不化眾生
第四十六、說法如法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第四十八、破法戒
戊三、總結四十八輕戒
乙五、流通
丙一、結勸
丁一、勸眾奉行
戊一、舉聽誦法
戊二、囑流通人
戊三、誦持利益
戊四、重勸奉行
戊五、時眾歡喜
丙二、結示
丁一、結示
戊一、總結本品
戊二、舉十處說法
戊三、明所說法
戊四、歡喜奉行
丁二、偈贊法益
戊一、贊持法益
戊二、序學法事
己一、勸規戒體
己二、勸護戒相
戊三、勸護迴向

甲一、略說梵網經菩薩戒本

《梵網經》與《華嚴經》同屬大乘經典,如據梵文完全譯出,則有一百十二卷,六十一品。鳩摩羅什三藏法師公元四百年左右,在長安譯出諸經、論、律藏。當時秦王姚興乞受菩薩大戒,僅聞知有《梵網經》,而沒有翻譯弘傳。

相傳什公憑記憶口誦,道融筆受,譯出《梵網經》中的第十品。可惜的是譯出《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以後,經文詞句還未來得及修改潤色,什公就示現圓寂了。幸好當時什公門下的道融、道穎等三百餘人歡喜讀誦《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於是即依此下半品為秦王姚興傳受菩薩大戒,並且還抄寫了八十一部《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流通於世間

現在藏經中所稱之《梵網經》,即是此《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又名《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此品又分上、下卷。上卷為釋迦世尊於第四禪天,接引大眾蓮花台藏世界紫金光明宮中,台上盧舍那佛先後對千百之釋迦及華光王大智明諸菩薩,廣說十住等三十心及十地之法門。其說者、受者皆是聖人。下卷為釋迦世尊受持盧舍那佛說心地法門以後,從蓮花世界來到娑婆世界,十處示現成佛說法後,在閻浮提菩提樹下,說盧舍那佛所開示的十重四十八輕之菩薩戒法。此戒法即是三聚凈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饒益有情戒。因此,而對下卷稱為菩薩戒經。自天台智者大師與賢首法藏大師皆未為上卷作疏,而專疏此下卷,定名《梵網經菩薩戒本》,作為我國傳授菩薩大戒通用之戒本。

現在解釋的是下卷,稱為《梵網經菩薩戒本》,其大意有六。

1.具體可行的菩薩戒:即梵網經菩薩心地戒,此戒本具有十重四十八輕戒,乃有甚深微妙之理,是規定出家和在家的菩薩哪些應該作,哪些不應該作之具體的生活規律,它重視在切實可行的修行實踐。

2.平等共攝一切眾生:經中曾說:「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又說:「是諸佛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佛子之根本」。如偈雲:「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此類經文皆是說明眾生與佛同樣具有平等清凈覺性,眾生所以成為真佛子菩薩之所以能成佛者,其根本的原因皆在同具之佛性,其成就皆在能夠受持菩薩大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大覺之位,故此戒名菩薩戒,也叫佛戒,又名一切眾生戒。如經中言:「吾今當為此大眾重說無盡藏戒品,是一切眾生戒」。這些都明確讓人認識此戒本的全體大用

3.慈悲心與孝順心為持戒的根本:戒相雖分為十重四十八輕,而受持之根本內容,都離不開慈悲心與孝順心,乃是這一戒本的最大特色。

戒經中提示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生慈悲心、孝順心,二心並舉者甚多,更有單提慈悲心或孝順者也不少。慈悲心之含義與我國古聖「仁心」之義相近,更與孟子所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略同。慈悲菩提道之根本,慈悲佛教基本教義

梵網經菩薩戒十重四十八輕戒中,有多處提到孝順心,而且重、輕諸戒皆以孝順心貫徹其前後始終。如十重戒之第一戒與第十戒;四十八輕之第一戒與第四十八戒,皆舉出孝順心。經中說:此戒為「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此乃就戒之本質言,孝即是戒,戒即是孝之異名。就戒之功用而言,亦名制止諸惡,惡止而善生。篤行孝道,即必不作諸惡,且必力行諸善。故孝已具足戒法之功用,且更顯得有積極的意義。所以佛教行孝,則上對諸佛中對父母師僧,下對一切眾生平等普及。本經戒中說之甚明。

4.意犯為結罪之主要條件:此菩薩戒相條文,對於違犯之成立,皆以有他故意,為犯罪的主要條件。故其戒相條文常用「若故」來說明,「若故」是設若和故意的意思。故意去做如何如何,便犯重罪或輕垢罪。犯罪能否成立,以有無故意犯罪為判斷。所以,心地戒以心意為主犯,亦與世間的刑法,立法意旨完全符合。可是此戒法出現於世,僅就釋迦傳授時算起,已有二千餘年,故世間的刑法,或亦受其影響。

5.戒本與大本梵網經的關係:梵網經心地戒品上卷(盧舍那佛說心地法)和下卷的敘說戒相,其中有六段小結文。

(1)如十重戒的最後一條戒中說「八萬威儀品當廣明」。

(2)輕垢罪中,第十條戒中說「下六度品中廣明」。

(3)第二十條戒中說「如滅罪品中廣明一一戒相」。

(4)第三十條戒中說「制戒品中廣明」。

(5)第三十九條戒中說「梵壇品當廣明」。

(6)第四十八條戒最後中說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

上列各品指出大本梵網經之品名,皆為分別詳說此十重、四十八輕戒的內容。可惜原本未譯傳到我國,今日的大本梵網經早已失傳,其內容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就上面的內容可以說明,八萬威儀是指律儀;滅罪品是指懺法;制戒品是涉及制戒的因緣等。所以,大本梵網經是全部,今此菩薩心地戒品只是其中的一品,原來便是全經中專列戒相條文的部分,名梵網經菩薩戒本。

6.菩薩戒本與時空:此菩薩戒本,就時間而言,它是適用於無量億劫的戒法。我們不可以說某一時代之所宜或不宜而評論。又就空間言,此戒本是適用於大千世界無量數的國土。其國土受戒者,風俗習慣不同,知識根機各別。在我們看來是難行、難信的戒法,而殊勝國土受戒者,或則認為是平常輕松的事。由此可見,此戒本非為一時一地所制,乃是通用於大千世界的無量眾生

甲二、經題略釋

本經名為「佛說梵網經」,經題是代表經的內容的,了解了經題,對經的內容也就大體知道了。每部佛經的經題,依照通常的解說,都分為兩大部分,就是通題與別題。通題是指最後一個「經」字,因名之為經的,不獨是這部經,凡佛所說的都叫做經。如《法華經》、《般若經》、《金剛經》等等,所以經是通於一切的。經典印度叫修多羅,或叫修妒路。譯成中文名為:(1)契經。契是契合的意思,有契理契機兩義。世間上任何一件事情,在其背後,都是真理在支持的。但我們一般所說的話,很少有與真理相契合。但佛對眾生說法,不論是說的怎樣,沒有不與真理相應的,不與真理相應的話,佛陀就不會說。世間眾生的根性是各種各樣,如常說的百人有百性。一百人就有一百種個性,每一個人的個性皆是極不相同。普通人說話要想適合於每個人的根性,這是絕對做不到的。但佛所說的話,是對眾生的根機,使得每個人聽了,都以為是對自己說的。所以佛所說的話,能契合眾生的根機。具足兩種意義,所以名為契經。(2)經是線的意思,具有貫穿義。如一粒粒的佛珠,本來是散著的,用一根線把它貫穿起來,不但可以作為念佛之用,而且不會再散失。此經貫穿了三十心、十地,十重四十八輕戒,所以貫攝為經。(3)經是徑的意思,如人行路,可以直徑中堂。我們如能修持光明金剛寶戒,可以徑成佛道。經的別名有很多,如湧泉、繩墨、貫攝、常法等等,都是經的名稱。佛在世時說法,是沒有經本的,到了佛滅度之後,由佛弟子,將佛所說的法,用文字組織起來,使佛所說的法不至於散失,並且一直流傳到現在和未來

經字通題解釋過了,現在繼續來講別題。於別題中先講「佛說」二字。梵語佛陀,譯名覺者。覺悟心如幻,究竟諸法實相。覺有三種內容:1.自覺,不同於凡夫。為什麼說自覺不同於凡夫呢?因為凡夫背覺合塵,趣五欲,縱三毒,輪回六道,不能自覺。佛從凡夫覺悟自心自性本空,背塵合覺,成妙覺智,所以不同於凡夫。2.覺他,不同於二乘。為什麼說覺他不同於二乘呢?因為二乘只能自覺,沒有力量覺悟他人。佛不但能自覺,亦能覺悟他人,離苦得樂,故不同於二乘。3.覺滿,不同於菩薩。為什麼說覺滿而不同於菩薩呢?因為菩薩雖然能發大悲心去度眾生,但覺悟沒有圓滿,還有微細無明沒有破。而如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所以覺滿不同於菩薩。經中所說的佛,就是娑婆世界說法教主。說就是悅的意思,有自他差別。佛所證的法,眾生諸佛平等的。佛以四無礙辯才,應機喜悅而說,叫做自悅。眾生聞佛說法,頓明佛性,得受佛戒,即入佛位。心中喜悅所聞的法,叫做他悅。因此,說就是悅的意思。佛經,一般通五種人說,就是佛、菩薩、天、仙、化人,這五種人皆能說法這部經典心地戒法,是覺者佛陀金口親宣,不是其他四種人說。佛有三身,法、報、化,三身皆能說法這部經是屬何佛所說?按理推測,是依法身根本智,起後得智,現報身為說法主。報身化千釋迦、千百億釋迦做為聽眾。盧舍那佛又敕千釋迦,千百億釋迦在一世界說法主,人天凡夫等為聽眾。一部梵網法門,輕重五十八戒、百千法門,是三身佛應機同說。

「梵網」是比喻,此經以比喻立題。如經中說,「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梵網是比喻無量等法,大梵天王宮中的網羅幢,名叫因陀羅網,譯叫天赤珠。這網有千重,而有千重光。它的光各不相同,但又可以各各相攝,不相妨礙,如現代電腦計算機的網路一樣。由於大梵天王在因中修梵行,感果生梵天。因中修種種功德果報感梵網庄嚴。佛在梵天說法,觀梵網光色重重無盡,有似法門無量,理事互攝。因此用無量網孔來比喻無量世界,無量眾生心,無量佛教門,無量菩薩差別階級,無量諸法受用境界。用這一比喻攝受多種義理,所以,以比喻立題。經中說世界法門,正攝受眾生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擴而推之,無量大小橫豎網孔,比喻無量寬窄仰覆世界。而且無量世界是由眾生的無量心所形成,佛說無量大小乘法門,無數的賢聖差別,皆隨眾生的心垢輕重而方便施攝。如四聖六凡皆因緣所生之法,了無實體。由於眾生不明了自性,所以盧舍那佛,千釋迦、千百億釋迦眾生,橫說豎說、塵說剎說。就是說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皆是本源眾生心,不出梵網的比喻如有宿根大力量的人,一聞梵網經,金剛光明寶戒,當下頓悟梵網法門就能領悟梵網的珠象不同。而光光互射,世界各別,但不壞真如實相。眾生心有不同,而自性本無差別。我們如能明了心地法門,從凡夫開始受持心地戒,積劫修因,必成佛果,三身圓滿,亦於此天說梵網經。

甲三、譯者簡介

本經的經題已簡單地解釋過了,現在繼續來介紹翻譯這部經典的人。在中國流行的每一部經,都是從印度傳譯過來的,每一部經都記載著譯者是誰。假定對某一部經,不能確實的指出一個翻譯人,那麼,就會懷疑佛經是不是從印度翻譯過來的,便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要把翻譯人的歷史先加說明。把印度經文翻譯成中國文的佛經,在佛教史上記載譯經的人是很多的,如姚秦時期的鳩摩羅什;盛唐時期玄奘大師都是最負盛名的佛典翻譯家,對中國佛教貢獻也很大。現在所講的這部經,就是姚秦時期鳩摩羅什三藏法師翻譯過來的。鳩摩羅什是龜茲國人,過去是屬於西域地方,現在則是位於中國的新疆。當時中國還沒有佛法,那裡已經有佛法在流行了,而且是大小乘佛法同時弘傳的。後來中國很多的大小乘佛法是從那裡傳過來的。

姚秦就是翻譯這部經的時代,因為秦朝分有贏秦、符秦和姚秦三個時代。現在說姚秦就是區別不同於贏秦與符秦,乃是後秦姚興在位的時代。如果說其正統歷史,是屬於東晉時代。因為譯經的時候在秦國,所以叫做姚秦。

三藏是指經律論三藏,因為經能契合眾生的心,所以叫定學藏。律能規範身口意三業,叫做戒學藏。論能分別邪正,叫做慧學藏。因此經律論三藏也可以稱為戒定慧三學。

法師就是能以三藏大法為師,依法修行出家師父他不但自己能以三藏大法為師,同時也以法師人,為人天之師。羅什法師精通經律論三藏具足自行化他二種功德故稱三藏法師。大凡能夠弘揚佛法出家師父,都可以稱為法師

鳩摩羅什譯為童壽。因為這位法師在童年的時候,就有耆宿大德的作風,所以叫做童壽。法師約於晉康帝(公元343年,生於龜茲國,卒於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父名鳩摩羅炎,出身於中印度。母親名叫耆婆,羅什在母胎時,其母慧解倍於常人。如一次在雀梨大寺設齋聽法時,其母忽然自通天竺語言,及羅什出生之後,還忘前語。其母後又生羅什的弟弟費沙提婆之後,即出家為尼,羅什也跟隨母親出家。羅什法師有以下的特點:

1.聰慧過人:羅什七歲隨母出家,九歲隨母到罽賓國,禮盤頭達多為師,跟隨其師學習經論。三年時間通達小乘的三藏經論,一日能誦千首偈。

2.為大乘師:羅什在罽賓國又跟隨須耶利蘇摩法師,學習大乘佛法。精通之後在龜茲國開講大乘佛法,一時轟動全國。當時,國王大臣都是跪著聽羅什講經的。那時弘揚小乘佛法的盤頭達多法師,後來也跟羅什學習大乘佛法,拜羅什為師

3.派兵七萬邀請羅什:符秦建元九年,符堅聽說羅什有大智慧,即命令大將呂光率兵七萬攻打龜茲國,迎請羅什法師。羅什於姚秦弘始三年冬(公元401年)到達長安,開始翻譯經典

4.為七佛譯經師:唐朝道宣律師持戒精嚴。有一次遇到天人陸玄暢說:「中國流通的經典多數是羅什翻譯,人人都喜歡弘揚他所翻譯的經典這是什麼原因?」陸玄暢回答說:「羅什所譯的經典,不但翻譯了釋迦佛的經典,就是過去七佛的經典,也是由他翻譯的。他生生世世能深達敘暢佛的本懷,所以譯出的經典,是絲毫沒有錯謬的。」羅什在長安先後譯出經論三百九十餘卷,九十八部。如慧遠、僧肇、道生等高僧,也都跟隨他學習經典,對中國佛教貢獻是非常的大。

5.身體火化.舌根不壞:羅什法師在弘始十一(公元409)年,另一說為弘始十五(公元413)年四月遷化。將示寂時召集大眾說:「願佛慈光加被,我所譯的經論很多,如果沒有錯謬,當我火化之後,舌根不壞。」圓寂火化時,他的舌根果真存在。由此可知羅什法師翻譯的經論,決定是沒有錯誤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