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略述凈土信願行 六、結語

六、結語               凈土法門,奇特勝妙,超情離見,唯信乃入。由信啟願,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願心堅牢,萬牛莫挽。由願導行,執持名號,仗佛慈力,往生凈土,徑登不退,畢竟成佛人生一大事,於斯圓成。   念佛往生之法是釋迦彌陀兩土世尊大悲憫念我等末法眾生,預垂濟度的特別法門。經雲:「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98]法滅之時眾生煩惑甚深無明堅厚。於時,阿彌陀佛至極悲心威神願力,經由六字洪名,猶能救度有緣眾生。證知念佛法門於末法滔天之際,尚作慈航;大夜方沉,猶稱法炬。吾輩末法眾生舍此凈宗津梁,罕有出離生死業力網者。   凈宗念佛法門,於此娑婆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尤顯其殊特之價值。吾人身處劫濁中,決定受時代的局囿,遭受眾苦的逼惱,諸如生態失衡、是非顛倒、戰火綿延、生存壓力等。於此濁法聚會之時,非凈宗帶業往生橫出三界之行,必不能濟度。吾人身處見濁中,決定易為邪知邪見牢籠,被邪師外道所迷惑,於此邪見邪師日熾之時,非凈宗不涉戲論但稱佛名之行,必不能度。吾人身煩惱濁中,決定陷溺貪欲之中,起惑造業,吞咽苦果,於此煩惑增盛中,非凈宗即凡心佛心之稱名行,必不能度。吾人身眾生濁中,決定安於身心的臭穢而不能洞覺,甘於劣弱而不能奮然超越。此非凈宗厭離濁染欣慕凈妙之行,必不能度。吾人身處命濁中,壽命短促,石火電光,措手不及,非凈宗不費時劫勤苦,七日一日乃至十念一念之行,必不能度。吾人唯有深知別法無望可出娑婆五濁火宅,方肯死盡偷心,寶重此念佛法門。蕅益大師雲:「只此信願庄嚴一聲彌陀佛,轉劫濁為清凈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轉命濁為無量壽。故一聲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99]信願持名,圓轉五濁為五清,此乃阿彌陀佛惠賜我等眾生的威神功德,亦是釋迦本師殷勤勸信所致。吾人於此五濁惡世,得聞凈土一法,信願持名,橫超三界往生凈土,實乃超勝天上人間一切福樂之幸事。   凈宗法門在以經濟科技為主幹的現代社會,挑戰與機遇並存。雖然現代功利主義與科學懷疑精神對凈宗法門構成嚴峻的挑戰,然而,只要人類的性靈尚未被物慾汩沒,良知良能還未被仇怨競爭完全毒化;只要現代人人生苦難的感受尚未被粗俗麻痹,對終極關懷的尋求亦未被功利截斷;那麼,凈宗文化便有其存在與發展的社會心理土壤。隨著現代文明諸多弊端困境的日趨彰顯,凈宗文化作為對治良方,或有廣為弘揚的前景。阿彌陀佛遍知一切,每時每刻都在關照眾生苦樂,恆順眾生不失時機地慰藉眾生困苦焦灼的心靈,惠予各稱機宜的安樂。吾人宜應感佛恩德,投身歸命。   余末法下凡,自諒慧淺德凉,以毫末之智,何能詮釋凈宗廣大深妙之義蘊?本文撰寫,謹遵述而不作之原則,力戒師心自用、標新立異。立足凈宗聖言量與祖師理念,儘可能契理契機地敷衍凈宗事理因果。最後謹以偈頌聊申愚衷:    仰祈諸佛大威神,加持本文符聖意;    見聞隨喜植凈因,襟懷曠達絕戲論。    至誠稱念彌陀名,自然牽隨法王邊;    伏願有緣諸同仁,棲心西方九品蓮。 南無彌陀佛!    注 釋:      [1]《印光法師文鈔》。   [2]《彌陀要解》,蕅益大師著。   [3]《彌陀疏鈔》,蓮池大師著。   [4]《彌陀要解》,蕅益大師著。   [5]《佛說無量壽經》魏譯本。   [6]《印光法師文鈔》。   [7]《阿彌陀音聲陀羅尼經》。   [8]《往生集》,蓮池大師撰。   [9][10] 《往生論注》,曇鸞大師著。   [11][12]《印光法師文鈔》。   [13]《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著。   [14]《印光法師文鈔》。   [15][16][17]《彌陀要解》,蕅益大師著。   [18]《彌陀疏鈔》,蓮池大師著。   [19]《佛說彌陀三耶三佛樓檀過度人道經》吳譯本。   [20]《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經》宋譯本。   [21]《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著。   [22]參見《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漢譯本。   [23]《佛說彌陀三耶三佛樓檀過度人道經》吳譯本。   [24]《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經》宋譯本。   [25]《彌陀要解》,蕅益大師著。   [26] 《佛說大乘無量壽清凈平等覺經》。   [27]《佛說無量壽經》。   [28]《大乘無量壽庄嚴經》。   [29]《佛說無量壽經》。   [30][31][32][33]同上。   [34]《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35]《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天親菩薩造。   [36]《佛說無量壽經》。   [37]《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天親菩薩造。   [38][39]《佛說無量壽經》。   [40][41][42]《往生論注》,曇鸞大師著。   [43]《凈土無生論》,幽溪大師著。   [44]《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天親菩薩造。   [45]《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著。   [46]《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47]《佛說無量壽經》。   [48]《往生集》,蓮池大師撰。   [49]《佛說無量壽經》。   [50][51][52]《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著。   [53][54]《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經》。   [55]《彌陀要解》,澫益大師著。   [56]《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著。   [57]《印光法師文鈔》。   [58][59]《佛說無量壽經》。   [60]《觀佛三昧經》。   [61][62]《往生集》,蓮池大師撰。   [63]《佛說無量壽經》。   [64]《往生集》,蓮池大師撰。   [65]《印光法師文鈔》。   [66]《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著。   [67]《凈土十要》。   [68]《往生集》,蓮池大師撰。   [69] 《佛說彌陀三耶三佛薩樓檀過度人道經》。   [70][71]《大佛頂首楞嚴經》。   [72]《佛說無量壽經》。   [73]《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著。   [74]《往生禮贊偈》,善導大師著。   [75]《印光法師文鈔》。   [76][77]《蓮池大師全集》。   [78]《彌陀要解》,蕅益大師著。   [79]《佛說無量壽經》。   [80][81]《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82]《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著。   [83]《大佛頂首楞嚴經》。   [84]《印光法師文鈔》。   [85]《佛說十善道經》。   [86]《印光法師文鈔》。   [87]《大乘無量壽經》。   [88]《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著。   [89]《佛說無量壽經》   [90]《印光法師文鈔》。   [91]《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著。   [92]《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93]《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   [94]《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著。   [95]《彌陀要解》,蕅益大師著。   [96]《妙法蓮華經》。   [97][98]《佛說無量壽經》。  [99]《彌陀要解》,蕅益大師著。 後 記     余慧淺德涼,本擬草庵度日,顓蒙念佛,不意業風所牽,辭不獲已,擔任東林寺管理工作,且適逢48米阿彌陀佛接引大銅像的建造事宜,頗形忙碌。諸同修每常好心警示余,不可陷於事務而丟卻弘法事,余心戚戚然,講經撰述是佛事,建造大佛亦是佛事。二者在近期內或難兼容,然大體上還是相得益彰的。近日。有同修建言,余在2001年為《法音》撰寫的蕪稿,對凈業行人啟信導行,薄有裨益,冀流通之。余略事筆削,以饗同仁。伏望凈業同修,信願持名,同歸安養,並祈佛力加持,俾令阿彌陀佛大銅像早日鑄成,廣度含識。   釋大安記於東林 二00四.二.吉日                 佛說作佛形像經      闕譯人名出後漢錄   佛至拘鹽惟國。有諸樹園主.名拘翼。時國王名優填.年十四。聞佛當來.王即敕傍臣左右皆悉嚴駕.王即行迎佛。遙見佛.心中踴躍歡喜。王即下車步.罷傍臣左右持蓋者。王趨迎佛前.以頭面著佛足.繞佛三匝。長跪叉手.白佛言.天上天下人民.無有能及佛者。今佛面目身體行出.光明巍巍.好乃如是。我視佛無有厭極時.今佛是天上天下人之師也。佛慈心所愛者多。佛默然不應。王復白佛言。人作善者其得福祐當何趣向。佛去後.我恐不復見佛。我欲作佛形像.恭敬承事之。後當得何等福。願佛哀為我說之.我欲聞知。佛言。年少王.汝所問大善。聽我言.聽已當置心中。王言.諾。受教。佛告王.若作佛形像。其得福祐.我悉為汝說之。王言.受恩。佛言.天下人作佛形像者。其後世所生處。眼目凈潔.面目端政。身體手足常好。生天上亦凈潔與諸天絕異。眼目面貌好。作佛形像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所生處無有惡.身體皆完好。死後得生第七梵天上。復勝余天.端政絕好無比。為諸天所敬。作佛形像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後世當生豪貴家。其實與世間人絕異。所生處不在貧窮家作子。作佛形像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者。後世身體.常紫磨金色.端政無比。   作佛形像後世所生處.當生富家錢財珍寶不可勝數。常為父母兄弟宗親所重愛。作佛形像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後世生閻浮利地.常生帝王王侯家。為賢善家作子。作佛形像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後世帝王中.復最尊勝於諸國王。諸國王所歸仰。作佛形像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後世作遮迦越王。上天上後來下自恣。在所作無所不至。作佛形像其福得如是。   作佛形像後世生第七梵天上。壽一劫.智慧無有能及者。作佛形像死後不復在惡道中生。生者常自守節心念常欲求佛道。作佛形像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後世生常敬佛.慈心於經。常持雜繒彩好華好香然燈火諸天珍寶奇物持上佛舍利。其後無數劫會當得泥洹道。人有出意持珍寶上佛者.皆非凡人前世故作佛道。作佛形像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後世得福。無有窮極盡時。不可復稱數。四天下江海水尚可斗量枯盡。作佛形像。其得福過於四天下江海水十倍。後世所生為人所敬護。作佛形像。譬若天雨水人有好舍無所畏。   作佛形像後世死不復更泥犁禽獸薜荔惡道中生。其有人見佛形像.以慈心叉手。自歸於佛塔舍利者。死後百劫不復入泥犁禽獸薜荔中。死即生天上天上壽盡復來下生世間富家作子。珍寶奇物不可勝數。然後會當得佛泥洹道。   佛告王。作善者.作佛形像.其得福祐如是不唐。其王歡喜前為佛作禮。以頭面著佛足。王群臣皆為佛作禮而去。壽終皆生阿彌陀佛國。       佛說作佛形像經             闕譯人名 出自《後漢錄》   佛到拘鹽惟國。有個所有園林中最主要的名叫拘翼。這時的國王名叫優填,年齡為十四歲。聽到佛即將來到,國王就命令陪同的大臣身邊的人都全部備好車儀,前去迎接佛。國王遠遠地見到了佛,心中感到激動歡喜。下車步行,辭退陪同左右的大臣和撐持傘蓋的侍從。國王小步跑上去迎到佛的面前,以頭面接足頂禮佛陀,繞佛三圈,合掌跪在佛前,對佛說:「天上天下的人民沒有比得上佛的。現在佛的面目身體無以倫比,光彩煥發,如此的美好,我欣賞佛的相貌,沒有感到夠的時候。如今佛是天上天下所有人的導師,佛的心地慈悲,所憐愛的人很多。」佛陀默默地聽著,沒有回答。   國王又對佛說;「有作善的人,他們得到的福德應該會是什麼呢?佛離去以後,我擔心不能夠再見到佛。我想製作佛的形象,恭恭敬敬地事奉。這樣做之後會得到什麼樣的福報呢?請佛哀憐我,為我講說,我想聞知。」   佛回答說:「年輕國王啊,你所問的問題非常好。聽我說吧,聽了以後應當銘記心中。」   國王說:「好的,我接受指教。」   佛告訴國王:「如果製作佛的形象,其所得到的福德,我都為你講說。」   國王回答道:「接受您的恩賜。」   佛說:「天下佛像的人後世所出生的地方眼睛凈潔,面貌端正。身體手腳一直完好。如果他們生到天上,也是相貌凈潔,與那些天人大不相同,眼睛相貌非常美好。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這樣。   「造佛像的人,他們所出生的地方沒有丑惡,身體都完整美好死了以後能夠生到第七梵天上,並且還要勝過其他的天人,比他們端正,美好無比,被所有天人尊敬。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這樣。    「造佛像的人後世將會出生在豪貴的家庭他們的實際情況世間人根本不同,所出生的地方不會在貧窮之家子女。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這樣。 「造佛像的人後世身體一直是紫磨真金色般的端正無比。   「造佛像的人後世所出生的地方將會在富裕的家庭錢財珍寶多得不可勝數。並一直被他們的父母兄弟親戚所尊重愛戴。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這樣。   「造佛像的人後世帝王,並且還是帝王中最為尊貴的,勝過了其他所有國王,被其他國王所歸附和仰靠。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這樣。   「造佛像的人後世生在第七梵天上壽命長達一劫,智慧沒有能夠比得上的。   「造佛像的人死後不會又在惡道中出生。活著的時候一直能夠自守節操,心裡總是追求佛道。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這樣。   「造佛像的人後世生一直禮敬佛,對佛經心生愛敬,常常拿著各色繒彩、好花、好香、點燃的燈火以及普天下珍寶和奇妙之物奉持上供佛舍利。在以後的無數劫將會證得泥洹道。有發心持奉珍寶、上供佛的人都不普通人這都是他們在前世製造了佛像緣故。造佛像的人所得到的福德就是這樣。   「造佛像的人後世所得福德,沒有窮盡的時候,不可以再用數字來衡量。四天下的江水和海水尚且可以用斗計量窮盡,製造佛像的人所得到的福德過了天下江水和海水的十倍。他們在後世生將為人尊敬愛護。製造佛像福德就好像上天下雨,若有需要水的人,其施捨是沒有畏難的。   「造佛像的人後世會再地獄、禽獸和餓鬼等惡道中托生。如果有人見到佛像,以慈悲的心雙手合十作禮,自己歸敬於佛塔和佛舍利的人死了之後一百劫不會再墮入地獄、禽獸和餓鬼道中,死了馬上就上生到天上,在天上壽命結束了又下來轉生到人世間作富裕人家的子女,所擁有的珍寶和奇物多得不可勝數。在以後他們將會證得佛的泥洹之道」   佛告訴國王,行善的人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如此,不會落空。優填王聞佛慈示,非常歡喜,上前去向佛禮拜,以頭面頂禮佛足。國王大臣們都向佛頂禮而去。優填王與大臣們(由造像功德緣故)壽終之後都生到了阿彌陀佛的極樂國。   佛說作佛形像經 附錄3: 四十八米阿彌陀佛接引銅像疏   匡廬秀甲天下,高人蔚生,地靈人傑,譽動震旦。東晉遠公大師,肇建東林祖庭,緇白二眾謹律之侶,絕塵之士,四方不期而至,啟立白蓮社於阿彌陀佛像前,建齋立誓,修持念佛三昧,求生安養佛國。蓮社一百二十三位高賢,悉皆蒙佛接引,成辦凈業。為凈土宗中國的弘傳譜寫出壯美的篇章。東林祖庭,遂爾便以中國凈宗第一道場,銘刻在歷史的年輪中。   物換星移,蒼海桑田東林寺的興衰,悉與國家政運的窮通,唇齒相關。本寺前任方丈果一上人自新中國成立,尤其是從改革開放以來,駐錫本寺,披荊斬棘,以仿宋式大殿為中心的東林道場,蔚具規模。果一上人於1994年,七十三歲時,化緣周訖,舍報西歸。啟建四十八米接引佛像是他圓寂前的最後願望。繼任方丈傳印大和尚賡續未竟事業,惕勵朝夕,先後完成佛像報批、奠基、設計等一應前期工作。現在各項準備工作已然圓成,阿彌陀佛接引銅像步入正式建造階段。   凈土法門,圓收圓超一切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時代根器愈劣,念佛法門愈為當機。此中時教相應的情狀,充分表詮著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大願大力。吾輩孤露窮子,舍彌陀慈父,將何以堪?!   在政通人和的今天,啟建四十八米阿彌陀佛接引銅像,意義至為深遠。觀經雲:"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吾人睹見阿彌陀相好庄嚴,便可領略到阿彌陀平等救度我等眾生願心。引發吾人信願持名,求生極樂善根。   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阿彌陀佛大銅像,普結法緣,俾令一切眾生生死苦,得涅槃樂的無上功德,海墨難書。   由是懇祈諸山長老、十方檀信,發菩提心,行方便事,舍本有之家珍,培不朽之功德。量力隨緣,布金捐助。俾令阿彌陀佛接引銅像,指日可成,經劫常住。使一切有緣眾生,觀像發心,求生安養。展劫外之玄風,輔寰中之德治。其功德利益,贊莫能窮。   南無彌陀佛!    中國廬山東林寺謹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