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行與雜行(二)
本來應該請我們領眾師兄上台來講,因為他對於本宗的教理早就已經很深入了,不但閱讀快速而且領悟敏捷,能夠融會貫通,同時記憶力非常好,對於哪一種相關的教理在哪個地方﹐問題的解決又在何處,都很清楚。除了我們領眾之外,像凈功、凈慶、凈因、台中的凈隨以及好幾位同修,都是上師(編按:現代禪李元松老師,末後現出家相,法名釋凈嵩)座下相當了不起的弟子,可以說是一時俊彥,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夠讓他們發揮這一份長才。
至於我呢?其實不會講經說法,我在這裡所講的,也只不過是書上所寫的,所以只要大家看現今流通的這一套書,其實就知道在講什麼!今天是延續上次三月十四日還沒講完的,我們手上都有這一張講稿──「正行與雜行」(見附錄一),上次是對我們的宗祖善導大師,以八點來對他一生的偉業、功勛做出膚淺的讚歎!今天就延續這個內容。我先把第一段念一遍。
宗祖善導大師《觀經疏》〈散善義〉「就行立信」之釋,說明往生凈土之行有「正行」與「雜行」,其文如下:
「往生凈土」是目標,「行」是方法,有關人生的目標跟達到目標的方法,對我們而言無比的重要。我們生而為人,人生最主要的目標在哪裡?達到目標的方法又是什麼?如果有一部民航機,乘載很多旅客,飛上了天空,機上空服人員非常的體貼、親切,裡面有非常多好吃的食物、好玩的東西,可以說一旦乘上了這部飛機是非常快樂、幸福的。可是如果當大家知道,其實這一部飛機在一望無際的天空中遨翔,卻沒有著落點,汽油也逐漸快用完了,請問同修,你覺得這部民航機里的乘客,能因為有體貼的空服人員,有種種好吃好玩的,而感覺到快樂、幸福滿足嗎?一定不會。這個就顯示出目標的重要性。
一個人即使享受一生榮華富貴,可是卻不曉得人生究竟最高的目標是什麼,那麼他會快樂嗎?他不會快樂的。唯有領悟了人生的目標是什麼?真正絕對的目標在何處?而且也掌握了達到目標的方法,這個時候,才有心情開始享受他的榮華富貴;即使沒有榮華富貴,而只是貧困的睡在橋底下,也會感到滿足的,因為他找到人生的真正目標,也掌握了通往目標的方法,所以「目標與方法」對人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大命將終 悔懼交至
我們放眼觀看,這個地球上人口有多少?大概有六十億吧!這六十億人口他們為了什麼而生下來?為了什麼而生活著?為了什麼即使人生再苦也非活下去不可?有關這些過去、現在、未來的問題如果不懂,這樣的人生可說是相當悲慘的,因為沒有著落點,而汽油有一天會用盡,那個時候終將墜落在深海當中。如果曉得將來會有這麼悲慘的命運,則事先即使傷心痛苦的追求也都值得,因為所謂「道在邇」,只要你追求,終會追尋得到的。如果無知的過日,不知道這悲慘的一天終將來臨,等那一天到來的時候再作準備,就已經來不及了。因此與其臨終的時候驚慌恐懼、焦急感嘆、流著眼淚說:「哎呀!來不及了,來不及了,如果再給我一年、半年的時間,我一定會捨棄以往,重新過日子來追求人生真正的目標、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可是已經來不及了。」不如就在現在流眼淚,因為現在流淚還來得及。所以一個人要好好的活、快樂幸福的活,必須是要能夠好好的死,安然滿足的死,才能夠安然滿足的活。這一點大家認為有道理嗎?
如果以一般世俗人來講,連眼前都自顧不暇了,還想到未來,簡直毫無道理!一般人會這樣認為。可是我們學佛的人,完全跟他們相反。釋迦牟尼佛之所以在深夜偷偷的離開皇宮,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解決未來的這一件大事。因為這一件大事,如果把它推給明天,那麼明天過了還有明天,永遠都是明天,這樣會來不及的。就像《無量壽經》所講的:
大命將終,悔懼交至。
這是一般人的心境。我們之所以學佛,尤其學凈土法門,就是為了獲得「平生業成」──在活著的時候(平生),人生的目標已經達成,極樂世界的往生現在已經決定,萬劫以來的輪回今生已經劃下休止符,我們學佛尤其學凈土,就是為了達成這一件大事──往生凈土之行,這是很重要的。
往生凈土之行有「正行」與「雜行」。這個「正」,總共有五劃,怎麼寫呢?第一劃是橫,再下來是一個「止」,也就是「守一而止」,止於所應止之處而不動,這個叫做「正」。所以這個「正」在這裡是「守一、專一、不雜」。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要的一部書叫做《四書》,四書就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大學》開宗明義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當然《大學》這一部書是在說明成賢成聖,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可是如果引用它的名相做為佛法的解釋,在某些地方也是相通的。以佛法的觀點來解釋,「明德」就是每一個眾生本具的佛性,「明明德」無非是在覺悟這不生不滅、清凈涅槃的佛性,而且不只是自覺,還要覺他──「親民」,也就是使一切眾生的心靈也都能夠覺悟本有的佛性,過著新的生命。到了自覺與覺他圓滿,也就是「止於至善」,我們這個法門的「止於至善」就是「正信的念佛」。
那麼「雜行」的「雜」是什麼意思呢?五條不同顏色的線交雜在一起,這叫做「雜」,也就是說種種東西混雜在一起的狀態,所以「混雜、雜沓」就叫做「雜」。善導大師說,往生極樂世界的行門有「正行」跟「雜行」。
就行立信
我們繼續看下文: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
一心專註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庄嚴。
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
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
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
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
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諸善,悉名「雜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第一句「就行立信」者,就是以這個行門來建立往生的信心。凡事要將信心擺在前面,如果沒有信心,就沒有力量去實踐,所謂「信仰就是力量」。因此善導大師在解釋往生的行門時,就以往生的行門來建立我們的信心,有了信心,確定能夠往生,我們才會開始去實踐它。在這裡的「就行立信」,還沒有詳細研討,如果先從結論來講,「就行立信」的目的是在就「稱名」立信,不在就其它而立信,後面將有扼要的解說。
往生行相
我們先來看後面:
這一段文包含二種意思,第一是往生的行相,也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方法。第二是這二種方法的得失。得失有二種,一種是「難易得失」──「正行」比較容易,「雜行」比較困難。再一種是「功德利益得失」──「正行」不只是容易,而且功德利益很殊勝,而「雜行」非常的困難,功德利益跟「正行」比較也沒有那麼殊勝。我們再看內文:
一、往生行相
「往生行相」者,依大師之意,往生之行雖多,大分為二: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善導大師將往生極樂世界的行門分為二種,一種是「正行」,一種是「雜行」,但其實再細分就有三種,因為正行裡面有「助業」跟「正定業」。
剛剛講正行,「正」就是止於一而不變動,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它是純粹跟阿彌陀佛以及阿彌陀佛的凈土有關係,因此只要安止在這正行裡面,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這是正行之所以正的原因。
「雜行」就不是這樣了,它不是往生極樂世界的行門,它是在這娑婆世界證悟,在這娑婆世界成佛,也就是聖道門所講的「萬善萬行」,只不過是把這萬善萬行回嚮往生極樂世界。諸善與萬行,因為回嚮往生極樂世界,才成為往生凈土的雜行;如果不回嚮往生極樂世界,那就無所謂雜行不雜行,因為他的目標是在娑婆修行,在娑婆成佛的,理所當然六度萬行缺一不可。但是如果要回嚮往生極樂世界,就成為雜了。為什麼呢?因為往生極樂世界有往生極樂世界純粹的行門,只要依純粹的行門,則百分之百不假功用,自自然然就會往生,不必假藉這些萬善諸行來回嚮往生,所以一旦以修萬善諸行來回嚮往生凈土,那就不是這個法門的正行,就是雜行了。
五正行
接下來請再看講稿:
1. 五正行
正行有五種,名為「五正行」,即是「讀、觀、禮、稱、贊」,亦即:一讀誦正行,二觀想正行,三禮拜正行,四稱名正行,五贊供正行。
讀誦正行
第一就是讀誦正行。
佛經中,與阿彌陀佛、西方凈土有關的經典,約有二百多部之多,釋迦牟尼佛在這二百多部的經典中,多多少少都提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譬如《華嚴經》是經王,其歸宗結頂在那裡?卻是在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華嚴經》的最後,普賢菩薩就以十大願王,率領著華嚴會上的法身菩薩,迴向求生極樂世界。因此《華嚴經》跟阿彌陀佛以及彌陀凈土非常有關係。而圓頓成佛的《法華經》也談到:「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其中提到阿彌陀佛因地修行的過程,也和阿彌陀佛有關。此外,以開悟為宗旨的《楞嚴經》,就有一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在說明憶佛念佛就能不假方便,現在將來能夠見佛、成佛;同時介紹大勢至菩薩是以念佛心入無生忍,現在仍在十方世界攝引念佛人往生凈土,可見這部經也是跟彌陀、跟極樂世界有關係的。《葯師經》也說,如果念葯師佛而迴向願生極樂世界,就會有八大菩薩來帶領往生極樂世界。《地藏經》也提到,臨命終時,若能稱一佛名,就能夠消除五逆謗法之重罪而往生凈土。可以說,很多重要的經典都跟彌陀凈土有關係。
在這裡所講的「讀誦正行」,所舉出的經典只有三部,就是《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無量壽經》,以這三部作為讀誦的正行,除了這三部以外,就不是讀誦的正行。也就是說,以這三部經作為我們這個宗派主要依據的經典,也就是所謂的「正依經典」;而不以其它的經典,譬如剛剛所講的《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等這些很重要、很有名的經典為主要依據之列。原因在哪裡呢?在於這三部經是專門的、純粹的以講極樂凈土、阿彌陀佛為主的經典,其它經典的主旨不在此,它是附帶、從旁的連帶到彌陀和彌陀凈土,所以其它的經典就不作為根本依據的經典,只是作為「旁依」的經典──因為它們的確也跟凈土、跟彌陀有關係,在某些方面可以作為正依經典所沒有講到的補充說明。
各宗各派都有它主要依據的經典,譬如說「華嚴宗」,很顯然的就是以《華嚴經》為它根據的經典,而不是《觀經》、《彌陀經》、或《無量壽經》;天台宗以《法華經》,三論宗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唯識宗以其它的六經十一論作為它依據的經論。此外像密宗,在唐朝時代稱為真言宗,也是以《大日經》等三部經作為主要的依據經典,可以說各宗各派都有它主要而根本的依據經典。我們凈土法門主要而根本依據的經典就是「凈土三經」,也就是我們這裡所講的讀誦正行的內容。
再來就是:
在這裡的「觀想正行」,跟《觀無量壽經》〈定善〉所講的「十三種定觀」的觀想,是一樣還是不一樣呢?是不一樣的。因為《觀無量壽經》的定善觀想是有次序的,依照經中所描述的方法一步一步去觀想,同時觀想的行者也必須是這種根器,依照這個法修行就能夠達到那個效果,否則就觀不起來,學而不能成就,這是屬於定的范疇。
而此處所說的「觀想正行」是屬於「散善」而不是「定善」,既然是屬於散善,此中的「觀想」也就是以我們凡夫本來就有的那種散心的狀態,去想像極樂世界的庄嚴。這有什麼根據呢?就是根據善導大師所寫的《觀經四帖疏》〈散善義〉中「深心」的解釋。善導大師說:
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贊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
這一段話是在《善導大師全集》第244頁的最後一行。所以,是以彌陀依正二報來「使人欣慕」,而不是使人去入定觀想、做思惟正受的功夫。既然這樣,豈不是以我們凡夫的散亂心,去想像、欣慕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庄嚴,而願生極樂世界?所以它是一種厭離娑婆、欣生極樂的方便。也就是說,當我們讀誦凈土三經的經文,就能夠曉得極樂世界的依正庄嚴,那個時候自然會產生嚮往求生之心。所以,這十三觀也好,或者是《無量壽經》所描述的極樂世界的庄嚴也好,無非都是在引發我們一種仰慕、欣慕、欣求的心,不在於要我們去做思惟、正受這種入定或是三昧的功夫境界。如果不要求定境三昧,就適合我們,相應於我們這種根機,這樣機法就相應了。如果善導大師所講的五正行中的「觀想正行」,是一種三昧功夫境界的話,那我們不能相應,就不能作為我們的正行之一了。
接下來是:
也就是說,唯有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尊。所謂「本尊」就是本來就尊貴尊重;尊貴而必須尊重的,就是本尊。各宗各派的本尊是不一樣的,我們這一宗的本尊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除了南無阿彌陀佛之外,不作本尊。所以我們這個法門是唯以阿彌陀佛一佛為獨一無二,可以說是獨尊獨一的法門,因此我們即使想像,也只有想像阿彌陀佛端嚴的法相、極樂世界的清凈庄嚴;要拜也只有禮拜頂禮阿彌陀佛,不頂禮其它的諸佛菩薩。
有關「本尊」的內容,在《回歸善導》第56頁的地方有說明。我在這裡隨文念一遍,大家靜靜的聽。
何故安置本尊?罪惡深重之我身,感念阿彌陀佛救度之恩深,同時對阿彌陀佛歸依之情切,渴慕阿彌陀佛,仰望阿彌陀佛,深切渴仰之餘,不知不覺深生欲瞻仰佛身萬德之尊容,欲頂禮佛身庄嚴之妙相,因而以萬德庄嚴之彌陀妙相,作為本尊,安於佛堂,日夜瞻仰頂禮,表達渴慕仰望之情,這是念佛人歸依之心的自然流露。世人常有祈求現世幸福,或來世福報而供佛禮佛;然而我等念佛人之讚歎供養,恭敬禮拜,都是源自深切歸依渴仰之情的自然流露。
本尊身相之根據:正依經典中阿彌陀佛現其真身之處有二:一是《大經》「靈山現土」之阿彌陀佛,二是《觀經》「住立空中」之阿彌陀佛。
一、「靈山現土」之佛:釋尊在靈鷲山宣講《無量壽經》,即將講完時,釋尊向阿難尊者說:「你起來,整理衣服,向西方合掌,敬禮阿彌陀佛。」於是阿難尊者便正身向西,合掌敬禮,願見阿彌陀佛及極樂凈土。此時極樂凈土及阿彌陀佛,放大光明,遍照世界,如日東升,夜闇皆晴,明見萬物。阿難尊者,與大會四眾,一時悉見威德巍巍之阿彌陀佛(以上略譯《大經》下卷「靈山現土」之文)。此謂「靈山現土」之阿彌陀佛,善導大師《法事贊》下卷言:「一坐無移亦不動,巍巍獨坐度眾生。」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雖然真身端坐在極樂世界不動不搖,但卻顯現到十方世界去救度眾生。好像是說,在不動不搖的當下,已經跟十方世界合在一起了,阿彌陀佛的法身遍滿整個大宇宙,我們每一位眾生,沒有一個人是離開了阿彌陀佛如來掌中的,所以說「巍巍獨坐度眾生」。
立撮即行
二、「住立空中」之佛:釋尊在王舍城為韋提希夫人宣講《觀無量壽經》,當說到:「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時,忽然「無量壽佛,住立空中」,令韋提希夫人驚喜地瞻仰禮拜到阿彌陀佛的真容;同時顯示出阿彌陀佛的存在,就是為了隨時隨地救度卑賤罪深之我輩愚惡苦惱之凡夫。彌陀化身之善導大師於此段經文之處,自設問答,以解釋阿彌陀佛住立空中之義而言:
問曰:佛德尊高,不可輒然輕舉,既能不舍本願,來應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機也?
答曰:此明如來別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雜惡同居,八苦相燒,動成違返,詐親含笑,六賊常隨,三惡火坑,臨臨欲入。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系之牢,何由得免。為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此文之意:罪惡深重之我等苦惱凡夫,被業力所牽引,即將沉入地獄之火坑,阿彌陀佛不忍坐視,為了逼切救度,故親臨此界,一個箭步向前,立即抱住,歸於凈土。猶如無知嬰兒,爬到井邊探頭,父母瞥見,立即不顧一切,搶天呼地奔往井邊,抓住嬰兒便走。此之危急場面,單是悠悠泛泛地說聲「危險啊!」已緩不濟急,此刻千鈞一髮,若不立即行動,飛步向前,後悔莫及。故阿彌陀佛之所以立身於空中,是為了顯示隨時救度臨臨欲入三惡火坑之我等罪惡凡夫的救急之大慈悲。故以阿彌陀佛之尊容妙相為本尊,有其深長之意義。此亦即是善導大師所言之:「不舍本願,來應大悲」、「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之佛身。
這兩段文就是說明本尊有兩種,一種是在《無量壽經》阿彌陀佛說法的景象,另一種是《觀無量壽經》所講的,阿彌陀佛住立在空中,所以一種是坐相、一種是立相。坐相是在極樂世界,不移不動,巍巍獨坐;而立相是親臨到我們面前,來安慰我們、來等我們、接引我們。那麼這兩種之中,應該是以哪一種為本尊呢?當然哪一種都可以,因為這些都是依據經典所講的,所以都可以當作本尊,只是對我們來講,立相比較有親切感。為什麼呢?因為祂是主動的、不假千里的來到我們面前,而不是高高的坐在那裡,所以對我們就特別有親切感。當然啦!如果了解祂的意義,其實坐相、立相都是一樣的。但是為了要救度眾生,隨時要在你的面前等待,一旦時間到了,三隻手指頭一抓(這個「撮」我查字典就是三隻手指頭)就要把我們帶到極樂世界去了,如果慢一步,我們可能就要淪落到三惡道,所以說「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現在中國大陸凈宗法師在建設道場,大殿有兩座,前面是「來迎殿」,後面是「彌陀殿」。其實來迎也好、彌陀也好,都是阿彌陀佛本身;只是來迎殿是立相,顯示接引十方眾生,而後面的主殿是坐相,顯示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到極樂世界,然後為他說法、讓他悟道成佛的含意。
那麼有關「立撮即行」,日文有一首短歌,很能夠貼切的來形容,那首短歌,我很久沒念日文了,可能念得不順暢(慧凈法師以日語念了一遍),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把它翻譯成詩句,總共兩句,每一句七個字,就是「父母付出全生命,呼叫窺井的幼子」。它是在述說:一個幼小的孩子很無知,在窺探水井,也不曉得這就是水井,如果掉下去可能會沒命,他不知道,只是在那裡好奇地窺探──咦!怎麼下面有一個跟我一樣的小朋友,看起來很活潑、很親切,如果能跟他玩的話,我就有同伴了!可是遠遠看到的父母,他是怎麼樣呢?他會悠悠泛泛地說一聲:「危險!」會這樣嗎?不會!我看做父母最能體會我所寫的:「一個箭步向前,立刻抱住就走」,這是形容那種很危險又急迫的景象。
同樣的,「住立空中相」的阿彌陀佛本尊,就有這種含意──來不及端坐在那裡等待,祂很迫切,已經主動來到我們面前了。所以我們這個法門,不是我們去祈求阿彌陀佛來救我們,也不是靠我們的智慧、學問,是阿彌陀佛主動的、平等的、沒有任何條件的,就在這裡看著我們、等待著我們、呼喚著我們、拜託著我們。
所以我們這個法門跟其它法門不一樣,這個法門是講彌陀救度的法門。其它的法門都是要我們去修行,而且不能只修一種,要修好多好多。就像龍樹菩薩在〈易行品〉所分判的,龍樹菩薩把一代的佛教,也就是整個佛教,分成兩門,就是「易行道」和「難行道」。「難行道」是要自己去實踐種種六度萬行,而且經過好長好長的時間,也就是所謂的「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才能夠達到成佛的境界,同時還有可能在半途退墮下來,所以龍樹菩薩在〈易行品〉里,分判難行道是「諸」、「久」、「墮」,要修種種法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而且很有可能會退墮下來,這就是難行道。
但是有另一種成佛的法門,它跟難行道截然不同,就是易行道,所謂「以信方便,易行疾至。」它的特色剛好跟前者完全相反,難行道要修種種諸善萬行,而易行道只有「一」,就是念一尊阿彌陀佛。所以〈易行品〉歸結起來,是以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在闡述、闡揚,也就是專門在講阿彌陀佛一佛的救度,只要信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一佛就可以,所以是「一」;而且是「速」,難行道的修行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這麼久的時間,而這個法門是「速」,是當生成就;而且是「必」,必然成佛,不會退墮下來──所謂退墮下來,就是退入二乘,退入二乘就糟糕了,就如所謂「焦芽敗種」,不能成大器了。
因此我們這個法門的本尊,只有阿彌陀佛一佛,拜只拜阿彌陀佛,不拜其它;念也是阿彌陀佛,不念其它;要讚歎,就讚歎阿彌陀佛,不讚歎其它;要供養也是供養阿彌陀佛,不供養其它。
請再看講稿:
稱名正行:一心專稱念彌陀名號
贊供正行:一心專讚歎供養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的慈悲是超越十方三世諸佛的,因為祂所發的願是超世願,而且這個願也已成就了,所以阿彌陀佛有超世願的願力,能夠救得了我們。如果沒有阿彌陀佛,十方諸佛沒辦法救得了我們,在《大悲經》裡面說「千佛舍我而去」,為什麼?因為我們本身業障太重,出生在五濁惡世的眾生,貪瞋痴特別重,十方諸佛搖頭而去,只有阿彌陀佛,為我們發下四十八大願,因此我們要讚歎能夠救度像我們這樣的眾生,要讚歎哪一尊佛?當然只有讚歎阿彌陀佛。那麼供養也供養阿彌陀佛。通常,最平常而且簡單能夠預備的供養,就是香、花、燈、果這一類的。有關香花、燈果,我們來看這一篇文章〈肉體昏迷神識靈敏〉,請金柯念一下:
賴朝河居士於民國四十五(一九五六)年出生於台灣南投縣信義鄉,六十六(一九七七)年在馬祖服兵役時,因擔任彈藥士,整日與炮彈為伍。有一天在清算炮彈數量時,一顆硫磺彈爆炸,被灼傷了整個臉部及正面身體,痛倒在地打滾;連上兄弟見狀,急忙為他沖水,並立刻將他送醫急救。
由於痛徹心扉,難以忍受,遂即昏迷。不久,他的神識出竅離體,浮現在身體上方,看著醫護人員不斷為他沖洗傷口,看到自己的身體被包得像木乃伊。此時既沒有疼痛,也沒有喜樂、沒有哀傷,一切似乎平常,那個木乃伊彷佛跟自己無關。而每個來看他的弟兄他都清楚知道,他來去自如,沒有空間的隔閡,能看穿桌子背面,能透視牆壁外的一切事物,隔壁的開刀房醫師為病人在動手術,他看得一清二楚,樓上樓下,左右隔壁,無有一物不在他的視線之內。而營區的長官及弟兄只要談論與他有關的事情,他馬上到場,知道他們所談的內容;每天有弟兄輪流著為他悉心照料,他都看在眼裡。外島的醫院因設備簡陋,曾有醫官建議送他回台灣治療,但另有醫官持反對意見,認為以他的情況撐不到台灣;每一次醫官討論如何醫治他,他都在場,也很清楚討論的結果。大約一星期左右,院方將他送回台北三軍總醫院治療;而外島馬祖營區的長官及同袍,只要聊到他的名字「賴朝河」,他的神識馬上到場,台北至馬祖似乎沒有距離。有一次營區弟兄正在包粽子,有位同袍提起:「這些粽子包好,要送幾粒給賴朝河吃」,他馬上到場,聽到並看到。這期間醫院有陌生醫生來會診,討論他的傷勢,他都參與其中,只是無法表達意見;以致日後他清醒時,能熟悉叫出所有參與治療他的全部醫生的名字。曾經有兩三次處於虛空中,眼前的世界空無一物,沒有肉體的包袱,那特殊的境界有說不出的舒服、自在,那種感覺讓他永生難忘。又有一天,聞到一股清香的香味,連續三天這股香味一直彌漫在他四周;之後開始有知覺,感覺全身疼痛,神識不知何時又回這軀體之內;而從神識離體至回來,這期間長達二十幾天。自恢復知覺開始,身體逐漸康復;當然,往後經過長時間一次又一次的整形手術,才復原至現在的面貌。
這一事件之後,賴師兄體會到他與母親之間心心相連連。他出事之時,軍方封鎖消息,並未立即將此不幸事件告知賴家,但母子連心,母親那時似乎知道兒子出事,心痛如絞,一直要求他的大兒子賴明喜,去打聽二弟賴朝河的消息。賴師兄有一位伯父,於年輕時就出家修行,賴媽媽因掛念兒子,前去求見法師想尋求解答。法師告知:「回家念佛自然就會逢凶化吉」。賴媽媽回家後便虔誠念佛,祈求阿彌陀佛救救她的孩子。賴師兄因不願讓家人操心,一直不敢回家,也沒有和家裡連絡,而賴大哥因為母親要求,積極的連絡二弟,過程也困難重重,等連絡上時,部隊已遷回台灣,而賴師兄也已經出院重返部隊,兄弟見面彷如隔世,賴大哥見二弟面目全非,甚是心疼。賴師兄日後才知道,當時他連續三天所聞到的香味,是母親為他念佛求佛所供的檀香。
瀕死體驗
我收集了很多篇所謂的「瀕死體驗」,這些故事裡的人,看起來好像是昏死或是僵死了,但其實並沒有真的死去,他活過來之後,把昏死這段期間的經歷訴說出來。我搜集了好多篇這一類的真人實事,準備將來要出書,這是其中一篇。
我為什麼對這類經驗關心而去搜集呢?因為這些是極其珍貴的。死去的人往往不會活過來告訴我們他死後的情形,如果有這種經驗的人,可以回來跟我們訴說他在那個世界的情景是什麼,讓我們現在就能多少了解到未來,而為未來做準備,這是一點。
另一點是,我們所謂的身體,所謂的人生,有精神體跟肉體兩層面,它們似是合在一起的,但是肉體會生病、會死亡,甚至會腐爛,最後與萬物同朽;但由這些事跡可以證明,我們的精神體卻跟肉體是兩碼事,它可以在另一個空間存在,雖然看不到,但依然存在,同時不受生老病死之肉身的束縛,一方面是要來印證這一點。
再一點是,有的人認為,這個人都已經死了,就是一塊死肉,你在旁邊把他當作活靈活現似的跟他講話、跟他念佛,有什麼用呢?這些故事可以證明的的確確有用。賴朝河居士是中部人,他曾經到台南找過我,這篇是他所敘述,旁邊的蓮友記載下來的。由這篇我們可知道幾件事情:
第一點,他的神識脫離了肉體,神識感覺到很平常,而且沒有病痛,自由自在的。為什麼?因為有身體就有神經,有了神經就有痛不痛的感覺,而神識離開了身體,既然沒有這個肉體,沒有神經,也就無所謂病痛不病痛了。同時他的神識確是存在於另外一個時空當中,超越了我們的時間、空間;我們經過了一天、二十天、幾個月,但是他還是在那種境界當中,無所謂過了幾天。這當中不必吃飯,不必特別穿衣服,不會覺得餓,也不會覺得冷。除此之外,他有透視力,而且有神足通,也就是說鬼的五通他都具足,因為他不受牆壁的隔閡,既能夠看透牆壁,也能夠穿牆而過;同時不受空間的隔閡,在台灣念他的名字他立刻到台灣,在馬祖念他的名字他立刻在馬祖。這也可以證明一個死去的人,只要他還沒有投胎轉世,那麼我們在另一個空間呼喚他的名字,他就能夠立刻到達,來接受我們為他講經說法,為他助念。所以對亡靈是有這種超度功能的,因為他都知道。還有在那種境界的人,他只要起一念要到哪裡,就立刻到那裡了,現在台灣呼喚他,他一聽到,想到台灣,立刻就到台灣,想到馬祖立刻到馬祖,想到那個地方,甚至有緣的地方就能夠前往,由這個故事也可以了解到這些現象。
自己念佛 他人免難
再來,《念佛感應錄》裡面也有好幾件事跡典故是屬於「自己念佛,他人免難」一類的。剛才所談的內容也可以說是「自己念佛,他人免難」,也就是母親念佛,兒子免難,甚至起死回生。因為母子連心,兒子出事了,並沒有通知母親;但那時母親心中有一種莫名其妙的不安之感,特別殷切地想念遠方的兒子,好像他出事了,其實正是出事了。結果經過請教之後,他的伯父告訴他媽媽,回家念佛自然就會逢凶化吉,如果對方的壽命未到,就能夠早日消災解厄、逢凶化吉;如果壽命已到,一方面能夠延長壽命,不然的話,也能夠超度他離苦得樂,甚至往生極樂,這就是一個證明。證明在哪裡呢?他媽媽大概平常沒事的時候拜佛,都是以平常的香,有事的時候,就買比較好的香,所以那個時候她媽媽點的是檀香,這個檀香是供養阿彌陀佛的,阿彌陀佛在接受之餘,也回饋給對方,所以賴朝河之所以醒過來是聞到檀香味,而這個檀香味正是他母親所供養的。
當然現在講環保,因此我們點香供佛最好是用好香,最好是能夠提神醒腦,甚至能夠卻病延年的香更好。這樣講起來,是不是必須要這樣,才是真正的供養呢?其實也不完全如此,因為供養有好幾種,以香、花、果都可以。不過真正的供養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在五正行當中,只有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正定業」,其它都是助業。助業並不是說正定業力量不夠,必須要助業來補助,不是這樣,這個等一下也會講到。
為什麼說只要稱名也是一種讚歎供養呢?善導大師就曾經提出稱名有四種德,在《善導大師全集》中的〈善導大師略傳〉有編入,在第848頁的地方,(《唐朝高僧善導大師》216頁),我念一遍:
卅三、智榮禪師 銘文崇仰
宋朝智榮禪師,崇仰大師高德,乃於大師法像銘文贊言:
善導阿彌陀佛化身
稱佛六字 1.即嘆佛 2.即懺悔 3.即發願迴向 4.一切善根庄嚴凈土
也就是說,只要單單稱念六字名號,就是對阿彌陀佛崇高的讚歎,以下有說明:
1.但稱佛名,即是對阿彌陀佛最高無上之讚歎,天親菩薩《往生論》言:「稱念佛名即是讚歎門」。
可見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本身,就是在讚歎阿彌陀佛了,不必加以其它種種美妙的文辭才是讚歎;這也因為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只有阿彌陀佛本身才擔當得起,諸佛是沒有這個名號的。而我們念這個名號之所以稱為讚歎,是因為這個名號的本身能夠主動的、平等的、毫無條件的來救度任何一位眾生,因此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對南無阿彌陀佛最崇高的讚歎。其它的名號,並沒有絕對無條件的能夠救度任何一位眾生的功能存在,所以如果不念這句名號,而念其它的名號就不成為最崇高的讚歎了。因此世親菩薩說,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對阿彌陀佛的讚歎,是屬於讚歎門。
再看:
2.名號具德,一念能除八十億劫生死大罪,一念既爾,何況常念,即是常懺悔人。大師《般舟贊》言:「念念稱名常懺悔」以明但念佛名自有懺悔功能。
「名號具德」就是說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是一切的德本,一切的善本,所有修行、行善積德的功能、功德,通通在這句名號裡面了;稱念名號,即使沒能做那些,自自然然就擁有那些善本、德本。「一念能除八十億劫生死大罪」,我們所講的懺悔,目的是要懺悔自己的罪業,而念佛一念就能夠消除八十億劫的生死大罪,何況我們常常念,豈不是常常都在懺悔。所以善導大師在《般舟贊》說:「念念稱名常懺悔」,這在說明,只要念佛自然有懺悔的功能。
再來:
3.善導大師在《觀經》〈玄義分〉說:「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是故但稱佛名,自成發願迴向,必得往生。
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自自然然就有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功能。也因為這樣,下品下生的人一生都遇到惡緣,臨終才遇到善緣,遇到念佛法門,而念佛就是大利,就是無上功德,是大善根、大福德;他身心充滿恐懼、痛苦,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來思惟,來迴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那個時候他很驚慌,來不及了,只是假借著這個嘴巴,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已經具足了發願迴向的功能。
現在我們還有時間用頭腦來思惟法義,用耳朵來聽聞佛名,用嘴巴好好的來念佛,可是下品下生的人,他的身、口、意三業都沒有作用,可說「三業無功」,因為他不是靜靜地在聽這句名號,或者寂靜地在思惟這個道理,或者是一句一句好好的念這個名號,他都沒有,他很匆忙的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也不曉得「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這樣也往生了。
這表示什麼呢?表示往生就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本身,而不在我們的功行,不在我們很賢能、很會修行,都不是。因為下品下生的人,他三業都不起作用了,而我們是以三業在行事為人、在修行、在念佛。這個法門的特殊、可貴、容易與殊勝就在這裡,連三業無功的人也能往生,因此我們這個法門就回歸到這句名號的本身,所以我們說「絕對他力」──完全任憑彌陀的救度,我們只是念佛而已!
至於我們在這裡念佛,為什麼強調要「正身、端坐、閉目、專心、念佛、開懷暢念」呢?好像有一個模式、有一些儀軌,但其實我們知道,這是我們對自身的一種要求,至於往生的功能,在這句名號本身本來就具足了,我們只要稱念,以這個最原本的做為基點、基礎,就可以了。所以法然上人說:
聖道門之修行者,極智慧離生死;
凈土門之修行者,還愚痴生極樂。
意思就是:如果是聖道門的修行者,要以極高的智慧來領悟涅槃的佛性,在這個娑婆世界成佛;但如果是凈土門的修行者,就是以原原本本什麼都不懂的身份來念佛,就像下品下生的人,三業無用無功,也可以往生。所以即使我們再深入經藏,再有智慧,再怎麼樣的賢能,也只是老老實實的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好像自己以前所懂的經文,所擁有的知識,在這裡都不相幹了,都運用不上了,都無用武之地了,其實正是這樣。臨終的時候,我們什麼都用不上的,到那個時候都是無能無力的,只有這句彌陀名號才能救度我們。
4.彌陀因位萬行,果地萬德,皆悉攝在名號,因此六字名號,具諸善法,攝諸德本;是故但稱佛名,自得一切善根,自成庄嚴凈土。
所以最高的讚歎供養,阿彌陀佛所盼望我們對祂的讚歎以及供養,就是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講到這裡已經十點了,那麼接下來的留待下次,今天晚上就講到這裡。
(二○○四.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