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講】
這條文也是引自《觀無量壽經》。《觀經》講的內容非常廣博,講了十三定觀,又講了三福九品,其中也講到念佛,那麼釋迦牟尼佛的心意,是要把什麼法門交代給阿難呢?釋迦牟尼佛在這部《觀經》結尾,要流通的時候,把這部《觀經》的要點做了一個總結,交代給阿難,念佛以外的觀想、三福、九品,就不付囑給阿難了,而唯獨把念佛──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把這個法門交代給阿難,付囑給阿難。交代阿難,也是讓阿難傳承給我們所有的眾生,因為阿難是經藏的結集者。
貴──當然是念佛尊貴,釋迦牟尼佛不會把不尊貴的付囑下來;那麼,念佛和余行比,哪一個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意呢?當然念佛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意。所以唯付囑念佛。
為說念佛而說諸行
那何必要講其它的修行法門呢?雖然其它的修行(種種雜行雜善)回嚮往生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意,但是由於眾生的根機各有不同,有的人喜歡觀想,有的人喜歡打坐,有的人喜歡誦經,為了順應這些眾生的根機,所以講種種的修行。「啊,你們都修得很不錯,很有功德,不過,光靠這樣的修行解脫生死還很難,現在有一個好辦法,你可以原地不用改變,把你修行的功德迴向求生極樂世界,一定能往生!」這麼一講,喜歡打坐、喜歡誦經、喜歡參禪、喜歡持咒的人,「哎!好啊,我也在懷疑當中,不能解脫怎麼辦?原來這樣迴向可以往生,功德很大!」他就高興了,他就進入凈土門了。所以,用種種的善法,攝受種種眾生的根機,然後引導他們進入凈土門。
那麼,進入凈土門之內呢?就好像這個人已經上了一個台階了(一下子跨兩步跨不上來,先跨這一步),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要對你說了:「既然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眾生自己所修的固然不錯,可是如果和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相比,那功德是太小了,那不如乘彌陀誓願、專念彌陀名號去往生,順彼佛之本願,蒙彼佛光明攝取,十方諸佛也讚歎護念,那你看怎麼樣啊?」這個人一聽,「好啊,那我現在願意專修念佛了。」由這樣的次第,慢慢引導進來。
所以,為說念佛而說諸行,說諸行首先是引導各類不同眾生的根機。
我們大家專修念佛,也願意和別人講念佛,不相信你出去試試看,你先告訴他專修念佛,他不一定能接受,你要讚歎他的修行很有功德,說「你迴向到極樂世界,肯定往生」,他就高興了,笑逐顏開,「那我願意去!」慢慢地再告訴他專修念佛,是這麼一個說法的次第。經文是這樣的:
《觀無量壽經》雲: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一部經典,如果沒有祖師解釋,我們是看不懂的。那麼這一段文也只有一句話,但是,善導大師就是從這段文里邊看透整個《觀無量壽經》的宗旨。
這一部《觀無量壽經》可能一般人比較陌生。有一部錄像帶,叫《佛典故事》其中講到《觀無量壽經》。
《觀經》因緣
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的時候,王舍城裡發生了悲劇。有位王子,叫阿闍世,聽了提婆達多(提婆達多謗佛、謗法)的教唆,要篡奪王位,提婆達多怎麼跟他說呢?「你父王對你並無恩德,如何如何……你把你父王除掉,做新王,我把釋尊除掉,做新佛,我們新王新佛共同治理天下,不是很好的嗎?」阿闍世王聽信了教唆,就把父王關起來,要把他餓死。
這中間也是有因緣的:他的父親叫頻婆娑羅王,年老的時候沒有兒子,碰到一位相士(算命看相的),就問他說:「我什麼時候可以得子?」
相士說:「在某某山中,有一位大仙人,正在修行,這位仙人三年之後將要死去,死後要投胎王宮,做為大王的兒子。」
頻婆娑羅王說:「還要等三年,時間太長了,我也年老了,希望他快來做我的兒子,將來長大,我可以把國家傳給他。」於是就派人去和這位仙人商量,說:「某某,你現在在國王境內修行,都是承了國王的福德,現在請你早一點到王宮投胎,做為國王的王子。」
使者就回來稟告大王。大王聽了,說:「這怎麼可以?我告訴他是尊重他,在我的國家之內,所有的人都要聽我的命令。你再去請他,馬上就來!如果他不答應,你就把他殺掉,他死了,還怕不來做我的兒子嗎?」
這樣,使者又去了,問仙人。仙人還是不答應。不答應,使者就拔刀把他殺掉了。仙人臨死前說:「大王今天以心口殺我,我將來雖做王子,也必然以心口來殺他。」
有孕之後,相士又來了,說:「夫人懷的確實是位王太子,不過這位王子於國王有損,可能要傷害國王。」
頻婆娑羅王一聽,說:「沒有關係,我的國家都是他的,只要他能做王子,繼承王位就可以了。」雖然這樣講,但仔細一想,還是有點心神不安,就和韋提希夫人商量:「生孩子的時候,從高樓上對著天井生下來,不要接他,讓他掉在地上摔死,這樣,外人也不知道,我們也不受惡名。」
韋提希聽從了國王的意見,從高樓上把他生下來,結果摔下來沒有摔死,只摔斷了一個小指頭,所以叫阿闍世,阿闍世的意思是「折指」。
是這麼一段經歷。
提婆達多知道這段經歷,就教唆阿闍世太子說:「太子,全國的人都喊你阿闍世王子,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我不知道啊。」
提婆達多就跟他講:「連這個都不知道,我都為你感到憂愁啊!名聲不好聽啊!」然後把過去這一段經歷講給他聽,挑撥他和父王的關係。
他母親韋提希夫人當然很眷戀她的丈夫,就洗得干乾淨凈,身上塗上麥?,瓔珞裡面裝上葡萄漿,用衣服蓋起來,就到里邊去,給大王送吃的喝的。
守門人講:「先王現在還活著,很健康。」
「為什麼呢?」
「國太夫人每次進來,我們不好阻攔,有得吃,而且先王在牢里,向釋迦牟尼佛的方向請求受八戒,請求受法。有富樓那沙門,他們都有神通,從空中而來,我們也禁止不了。先王又有吃的,又有法。法能夠讓他的心神得到安定,食物又能讓他的色身得到營養,不僅沒有死,還更健康了。」
阿闍世一聽,非常氣憤,說:「我母是賊,與賊為伴!」他就懷著一顆非常憤怒的心,提著寶劍就去找他母親,按劍就要殺她的母親。這是五逆之罪。
這時,有兩位大臣勸諫說:「自古以來,為了爭奪王位,有謀害父王的,從來沒聽說過謀害母親的,如果你這樣做的話,太給我們丟臉了,我們不願意像你這樣的人做我們的國王。」大臣就不擁護他了。
阿闍世心裡就害怕了:那怎麼辦?他們都不擁護我了。這樣,他才把劍收起來,他母親就撿了一條命。
雖然撿了一條命,韋提希夫人還是被關了起來,在深宮之中,沒有自由,你說她憂愁不憂愁?一方面,丈夫頻婆娑羅王沒有人送吃的,一定會餓死;另一方面,兒子這樣不孝順,竟然要殺害她!
她雖然貴為國太夫人,但人世間的一切痛苦都加在她的身上,她覺得心中十分憂郁。所以,在牢房裡邊泣不成聲,向著釋迦牟尼佛的方向(因為平時拜見過佛,供養過佛)哭訴:「如來世尊!我罪障深重,怎麼生了這樣一個兒子?如果我有自由的話,一定去拜見佛陀,請您老人家開示我,安慰我,可現在我被關了起來,失去了自由之身。如果佛能了解我的心意,請派目犍連和阿難來為我講法,安慰我的心。」
她這樣一起心動念,釋迦牟尼佛就知道了,就派目犍連和阿難(他們都有神通),從空而來,飛入王宮;釋迦牟尼佛從靈鷲山隱沒,從王宮裡就出來了。
韋提希夫人在王宮裡邊,正在那裡哭泣嗑頭,傷心不已。她一抬頭,啊,釋迦牟尼佛就在眼前,身紫金色,坐著百寶蓮花的寶座,阿難、目連,左右各一個,而且王宮當中顯現廣闊無邊的境界,有很多天人都在空中,要來聞法,因為天人都知道:佛來到王宮,一定有殊勝的教法要講。
韋提希一看見釋迦牟尼佛,心中更是悲嘆,無以自拔,無法抑止,在佛的面前嚎啕痛哭。「世尊!我怎麼這樣的命苦!我一輩子沒做過什麼壞事,怎麼生了這樣一個兒子!」(韋提希夫人像我們一樣,也是凡夫,連因果都忘記了,忘記了當初要把兒子摔死,她說她沒幹壞事)「佛啊,請告訴我,哪裡有凈土?我要到凈土去,我不願呆在這個地方,這是惡世界,惡人充滿,我不願將來見到惡人,聽到不好聽的聲音。」你看,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要害自己,何況其它的人呢?所以,她一心要到凈土去,願意去往生,她不願意呆在這個娑婆世界。
釋迦牟尼佛也沒有回答韋提希夫人,就用神力從眉間放出光明,遍照無量世界,光明回到頭頂,化為金台,如須彌山,顯現十方諸佛凈土景象。韋提希像看電影一樣,很清楚,其中特別是西方極樂世界非常的美妙,韋提希夫人就講:「世尊,這些國土都很清凈庄嚴,都有光明,不過我選中了極樂世界。」這個地方,也不是韋提希夫人自己有智慧選擇,是釋迦牟尼佛用神力加持她。其它的國土雖然都很好,但特別把極樂世界的美妙精華顯示出來。
定善
韋提希夫人說:「我今願生極樂世界,願佛告訴我,如何思惟,如何正受。」經雲:「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所謂「思惟」、「正受」都是指觀想,「你告訴我,怎樣觀想去往生?」因為韋提希夫人聽聞過佛法,但還不知道稱念彌陀名號去往生,以為要通過觀想,以為觀想的功德殊勝(一般人都這樣認為),這樣才可以去往生。
釋迦牟尼佛就應韋提希夫人的請求,講了十三定觀,因為韋提希夫人問的是定觀,所以,講了日想觀、水想觀、寶地觀、寶樹觀、寶池觀、寶樓觀、華座觀,華座觀後面是像觀,觀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寶像;然後是真身觀,觀六十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那麼高的阿彌陀佛真身;然後是觀音觀、勢至觀、普觀、雜觀,一共十三觀,這叫定觀。
散善
定觀之外,韋提希夫人沒有請求散善。釋迦牟尼佛親自開散善,即三福九品。為什以開散善呢?因為能修定觀的人很少,不入禪定是觀不成就的,所以,不等她來請求,釋尊自開三福之門,以攝散動根機。三福大家會不會背?
第一福叫世福,世間的善事,「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句。第一句「孝養父母」,我們生而為人,當然應該孝養父母,在世間福報中,把這放在第一;我們做人,也是老師教育培養出來的,所以要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句叫世福。世福是世間不管信不信佛教,都知道是善事,「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當然都是善法了,「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通途的善法。
第二,戒福,即受戒善法,「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三句。「受持三歸」,歸依佛、法、僧三寶了;「具足眾戒」,五戒、八戒、菩薩戒,出家人有比丘戒、比丘尼戒,一切大乘、小乘戒都具足,或受多分戒,或受少分戒,或受全分戒,或受大乘戒,或受小乘戒;「不犯威儀」,佛法里不僅有大的行為要求,也有細小的要求,所謂「八萬四千細行」,叫威儀。這叫戒福。戒福是佛教內部特有的善行,那就比世福更高了。
第三,大乘行福,這是大乘佛法的內容,「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四句。「發菩提心」是一般聖道法門各宗各派都要求的,很殊勝的。你不發菩提心、不願廣度眾生,怎麼成佛呢?所以要發菩提心;「深信因果」,因果有二種:一個是世間因果,一個是出世間因果,要深信。我們很多人講信因果,都很淺,甚至煩惱一來,稍微有點不如意,就不信因果了,像剛才(所說的)韋提希夫人,她就不信因果,她說:「世尊哪,我沒干過壞事啊,怎麼生了這樣的兒子啊?」(以前所做的事)她忘記了。平時講得很清楚,「我信因果哎,我信佛教哎」,其實大家連「信因果」這三個字都不容易做到,若果然深信因果,人家打你,你決定不會生氣,因果報應嘛!你不僅不會生氣,內心還覺得:「對不起,我以前打過你,我本來找著還都還不上,現在勞你大駕,親自上門讓我還,謝謝你,把我這段業債消掉了。」心裡邊覺得對不起人家。而我們不是的,「我沒惹你,你干嗎打我呀!」這叫深信因果嗎?做生意虧本了,也在那裡發脾氣了,「念佛怎麼沒有感應哪?」這統統不叫深信因果;「讀誦大乘」,讀誦大乘經典,《金剛經》、《法華經》、《華嚴經》、《楞嚴經》等等;「勸進行者」,勸導其它的人,要精進努力地修行。
這叫散善三福。
我們在座各位,定觀修不來,釋迦牟尼佛也知道,所以講了散善,孝養父母,你不一定要入定;奉事師長,你也不一定要入定。不用定觀,散善比較容易。但是,散善的力量也就比不上定善。
散善九品的前三品:上輩上品、上輩中品、上輩下品,這三品是學大乘佛法之凡夫;中輩上品、中輩中品,這兩品是修小乘佛法之人;中輩下品,是學世間善法之人,孝養父母等,他也沒學大乘,也沒受小乘戒,不知道佛法,在世間行善。這六種人是善人,一個比一個檔次低,大乘善法做不到就小乘善,小乘善法做不到就世間善。
念佛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散善,還有人連世善都做不到。如果連世間善法做不到呢?比如說萬年法滅以後的眾生,就不能做到散善,五逆不孝的人,像阿闍世,他殺父殺母,他怎麼孝養父母呢?他也做不到散善。所以,連散善三福都做不到的人,那又怎麼解救他呢?釋迦牟尼佛就在散善的最後三品,講了十惡罪人、破戒罪人、五逆罪人,這三種都是沒有善根的罪人,就為這三種眾生講念佛往生。
所以,念佛往生是根機越來越下,而法是越來越上,這樣才能有我們的往生。
九品當中,有這樣的次第。
付囑
到最後,這部經十三定觀也講了,散善三福九品也講了,然後念佛也講了。那麼,釋迦牟尼佛講了這麼多,一般人都認為觀想殊勝,肯定要付囑觀佛三昧,「如果說散善不殊勝,那定善很殊勝;定善里邊,如果說日想觀、水想觀、地想觀不殊勝,那最起碼真身觀,觀阿彌陀佛很殊勝。這個才是最好的,應該把這個流通下來。」可釋迦牟尼佛不是這樣的,他是散善不付囑,不要說散善,定善也不付囑,定善里邊,不要說一般的日想觀、水想觀、地想觀,就連真身觀都沒有付囑,而付囑什麼呢?到結尾的時候,做了總結,前面的定善、散善三福九品暫時告一段落,因三福九品到最後是引導到念佛,順這個形勢,底下就專門將念佛付囑給阿難。
就是這一段文:「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佛對阿難說:你要好好地受持我所講的話 ──那釋迦牟尼佛講得太多了,到底是哪一句呢?到底是全部受持呢,還是哪一部分呢?阿難必然在心中有所疑惑。阿難沒有問,釋迦牟尼佛也知道,所以,不等他問,接著就解釋說:「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受持我講的話,它的要點,即是持無量壽佛名。這才是我講這部《觀經》的要點,你要好好地記住。」
我們跟人家講話,也要有要點。如果對方不能一下子了解你的心,你又不便於一下子把自己的真意說出來,一說出來,有時候不方便,那怎麼辦呢?就要繞彎子,對不對?有這個講究吧?「你家裡情況怎麼樣……」套感情,慢慢繞,慢慢引導到我們要講的話的地方,到最後,把這句話拋出來,這叫方便引入真實,前面繞彎子,就叫方便,因為不便直說,一旦直說,有時候感情啊,面子啊……不太好說。比如說討債,原來關係也不錯,一下子就來開口要錢,不好意思,所以慢慢說,「我家裡最近經濟有點拮據,兒子要上學……」繞了一大堆,慢慢說,對方就明白了。
釋迦牟尼佛也一樣。如果一開始就講稱念彌陀名號,這麼簡單、殊勝,那有的人就不能接受,「太容易了,哪有這麼簡單?」釋迦牟尼佛順你的心,講觀想,這樣觀那樣觀;如果觀想做不到呢,做不到沒關係,散善,孝養父母,讀誦大乘經典,解第一義……我們聽了也很高興;如果能以佛法為鏡子照一照自己,這些也做不到怎麼辦?慢慢到最後,就和盤托出,說:「阿難啊,你要持無量壽佛名!」講了那麼多,最後這一句是要點。
所以,善導大師根據這一段經文,反過來從後向前看整個《觀經》,就把《觀經》的宗旨看得非常清楚。一般人讀《觀經》,讀不出來,因為《觀經》的標題叫「觀經」,本來講觀,而且講觀的內容很多,有十三觀,很長很長;講念佛的,只有幾段,少數幾段。所以,不在於文字的多少,萬變不離其宗,它是引導到念佛三昧宗旨當中。善導大師做了這樣的解釋。大家來看:
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以下,
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
這一段說明什麼呢?釋迦牟尼佛用彌陀名號付囑給阿難,要他流通於遐代。「遐」就是遠的意思,「遐代」就是指未來久遠的時候,從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一直到我們今天,一直到法滅萬年的時候。
善導大師接著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句話是整個凈土宗的歸宗結頂之處,所謂「千里來龍在此結穴」,千開萬闔,種種的講說,就是引導到這一句,這一句話真叫做「一語千鈞」,整個凈土宗的宗旨,一錘定音。
我們來看這句話是什麼含義。「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上來」就是從《觀經》開始,這部《觀經》從一開始「如是我聞」四個字,一直到「阿難,汝好持是語」,這麼長一大段,這整個一部經,後面只有一點點小結(大家回去看看,可以比照一下)。「雖說」,雖然說了,這個「雖說」是有寓意的,大師埋了一個伏筆,我們講「雖然」,後面就有「但是」。釋迦牟尼佛雖然講了定散兩門,而且皆有利益──如果修定觀,觀想極樂世界,觀想成就了能不能往生?決定往生!就怕你觀不成;如果散善你能修,你確實孝養父母,並以此迴向求生極樂;你確實能夠受戒,你確實能夠讀誦大乘,解第一義,理解大乘佛法,以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求生極樂世界,也通通能夠往生,所以叫「定散兩門之益」,這兩門都有利益,迴向都可以往生(當然不迴向就不能往生)。
雖然有這樣的利益,但是還有更大的利益,不在定散兩門當中,所以接下來說「望佛本願」,「望」就是以什麼為標准、眼睛看到哪個地方。比如說,我們站在這裡,眼睛望到那裡,人雖然站在這個地方,眼睛望到那個地方。釋迦牟尼佛雖然站在自力我執眾生根機這個地點,給你講定善、散善,但是他的心中,是望著阿彌陀佛的本願,他並不是就站在這個地方不動,他是這樣講、這樣講,講到那個地方。就像我們剛才講的比喻,一開始繞了很多彎子,但心裡邊是望著我那句話而講的。釋迦牟尼佛千講萬講,最後要把阿彌陀佛的本願說出來,所以叫「望佛本願」。
從一開始,釋迦牟尼佛就「望佛本願」了。一開始,韋提希夫人說:「佛啊,我要往生凈土。」她又沒說哪個凈土,可釋迦牟尼佛就知道了:像這樣的連因果都不相信的造罪的凡夫女人,要到凈土去,十方凈土你去不了,只有阿彌陀佛的凈土能去,因為這尊佛發了殊勝的本願,才使凡夫往生凈土。所以韋提希夫人雖然求生十方凈土,而釋迦牟尼佛望阿彌陀佛本願,專門把極樂凈土顯現得特別庄嚴、美妙,讓韋提希夫人來選擇,這叫「望佛本願」。
《觀經》很多地方都在「望佛本願」,我略提幾點。比如講到第九真身觀的時候,觀想阿彌陀佛的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這麼高的佛身,說:「彼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這不是「望佛本願」嗎?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願是攝受念佛眾生的,所以善導大師和尚講:「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是因為釋迦牟尼佛「望佛本願」,從而引導你進入念佛,佛光攝取不舍。
然後講到散善,散善里講到上輩大乘善、中輩小乘善,到最後,大乘善也沒有,小乘善也沒有,世間善也沒有,只有造惡凡夫,為這樣的眾生講到了下輩三品,稱「南無阿彌陀佛」一聲、十聲,這都是「望佛本願」。
來到最後,更是只有一個,不用比較的──已經不用比較的方法,是完全付囑持無量壽佛名,定善、散善不提了,專提一種。
可以用三層比喻來說明《觀經》開顯的次第。第一層叫「為蓮故花」,第二層叫「花開蓮現」,第三層叫「花落蓮成」。
就像蓮花,蓮花外面有花葉、花瓣,中間有蓮蓬。第一個叫「為蓮故花」,什麼叫「為蓮故花」呢?為了收獲蓮蓬子(蓮子才有效用),所以有蓮花,叫「為蓮故花」;蓮花開的時候,蓮蓬就在裡面了,就來到第二個階段,「花開蓮現」,「為蓮故花」的時候,還是個花苞,蓮蓬看不見,這代表什麼呢?這代表一開始講定善、散善,就是蓮花的花葉,講念佛,就是里邊的蓮蓬,開始講定善、散善,念佛還沒有講,你看不見,不知道是講念佛,好像被蓮花包起來,裡面的蓮蓬沒有顯示出來,但目的是在里邊,釋迦牟尼佛「望佛本願」,是要講念佛,但是一開始不能完全講出來,所以叫「為蓮故花」,為了講念佛而講定善、散善。
到第二個階段就「花開蓮現」,蓮花綻開了,蓮蓬就顯現出來了,這就是在定善、散善文當中講到念佛了,比如剛才講的「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雖然是講觀佛,但把念佛安插進去了──蓮蓬顯示出來了,在散善里邊也講到念佛,「稱無量壽佛名」、「稱南無阿彌陀佛」,這叫「花開蓮現」,這個時候,觀佛也有了,散善也有了,念佛也有了,蓮花、蓮蓬都顯現出來了。
到最後結尾,「花落蓮成」,蓮花瓣打開之後,慢慢就凋謝了,獨獨將蓮蓬顯示出來了,定善、散善的蓮花瓣就棄舍了,不講了,不付囑定善、散善,唯把持無量壽佛名付囑給阿難,這叫「花落蓮成」,到這個時候,念佛的教法完全獨立出來。
釋迦牟尼佛用這樣的次第來引導我們從聖道門入凈土門,在凈土門裡邊,從雜行雜修而入專修念佛。我們懂得這樣的道理,就不能辜負釋迦牟尼佛的一片苦心,應該專修念佛。
釋迦牟尼佛講這一部《觀經》,可謂煞費苦心,因為眾生的根機太驕慢了,如果沒有佛這樣的智慧,講這部《觀經》,我們連門都摸不著。漸漸引導,「望佛本願」,「意在眾生」,釋迦牟尼佛講這部《觀經》,他的意思在哪裡呢?不在定善、散善,意思是要我們十方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到結尾,就付囑彌陀佛名給阿難。
阿彌陀佛的本願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釋迦牟尼佛的本意也是如此,十方諸佛的證誠也是如此,我們如果再不專修念佛,那就是和彌陀佛、釋迦佛、十方諸佛唱反調,你就不叫順佛語了。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就是凈土宗的根本宗旨。在這部《觀經》里邊也講到觀佛身,但是佛的本願不是觀佛身,而是稱彌陀佛名,所以說:彌陀佛名是我們信仰的唯一對象。不是其它佛名,也不是彌陀的身相光明(這個凡夫觀不來),而是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是唯一的。
口念與心念
彌陀佛名,也不是要我們怎樣地憶想清凈,是口稱彌陀佛名。「稱」,就是我們開口念出聲音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有些人問了:「我在心中念行不行?」心中念當然行,心中念彌陀佛名,也是念佛名,不過,心中念跟口中念哪一個容易?口中念比較容易。如果心中的煩惱非常多,今天的事情非常雜,心中是念不了佛的,想別的去了。但是,雖然心中雜亂,嘴巴還能念佛,對不對?「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有的蓮友講:「師父啊,我邊念佛邊打妄想,怎麼辦?」這個就對了啊!不是你打妄想對,念佛法門正是這樣的,口稱名號。如果要清凈念佛,那你打妄想,你念不了佛。
就這麼簡單容易,就是:你心中雖然有妄想,口中能念佛、願往生,就符合條件,就達到標准了。
比如一個小孩子,你教他念佛,你是告訴他口稱名號還是告訴他心中念佛啊?「哎,小寶寶,你心中念佛。」他不知道怎麼心中念佛。你說:「哎,這樣念:阿—彌—陀—佛。」他也會念,那麼小孩口稱就容易了;還有,比如說一些弱智的人,不太正常,你叫他念,他也會念。如果你對他講「你心中念佛」,他都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所以,口稱名號非常容易。還有鸚鵡、八哥,念佛也能往生,它是心中念嗎?它只能你念一句「阿彌陀佛」,它也念「阿彌陀佛」,你念,它也念,它就是口中念,就口稱名號,願生凈土。八哥有沒有願生的心?我們也不知道,或許有,但既然它是禽類,或許沒有,我們也不知道,只是它經常念佛,因為經常念佛的緣故,名號有這種作用,使得它自然往生。所以,八哥死了,身上還有舍利。如果是一個傻瓜,他如果像八哥一樣,從早到晚念阿彌陀佛,保證往生!不用多講了,只管念佛就行了,他也不知道什麼清凈心不清凈心,只是念佛,「南無阿彌陀佛……」,而且念佛念多了,真能開智慧,那就不會還是傻瓜了。比較起來,口稱跟心念,口稱為容易。
口稱佛名能往生,心念佛名能不能往生?當然也往生。散心念佛能往生,定心念佛能不能往生?當然也能往生。說散心、口稱,並不是反對定心、憶念,而是定心憶念比較難,有人做不到,阿彌陀佛不以定心為本願,只要散心,相續口稱佛名就可以往生,真是再也沒有比這更簡單,也沒有比這更殊勝的了。
我們前天學到《觀經》下下品,那裡邊也是講口稱念佛的。下下品的眾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命終時,他本來應當墮落惡道;遇到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這第一個「念」就是心中念,心中念不起來了,善友告言:「你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名。」「如是至心,令聲不絕,稱南無阿彌陀佛。」你看,心念不能,轉為口稱,這樣口稱,就能往生,以稱佛名故,念念之中,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剎那之間,往生極樂凈土。
所以,各位念佛,不要想「我怎樣念佛?心裡怎麼怎麼樣……」你就只管念,決定往生!這就是凈土門易行道。如果一定要心裏面怎樣清凈,我們還不容易做得到。你經常念佛,心裏面自然而然就清凈了。所以法然上人說:「不顧妄念余念,不謂散亂不凈,唯口稱名號。若常稱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散亂自靜,三業自調,願心自發。」你只管念佛,自然而然就有這樣效果。又說:
「故願生心少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散心增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妄念起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善心生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不凈之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清凈之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欠缺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具足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現起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成就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此即決定往生之方便也。納於心府莫忘失!」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必得往生」,這就是善導大師對整個凈土宗念佛法門所作的結論性的解釋。
稱念彌陀名號,是不在於我們的心是散亂還是不散亂,因為凡夫既然墮在散地當中 ──所謂「三界眾生」,欲界、色界、無色界,我們屬於欲界,欲界是散地,色界、無色界叫定地,你要有禪定工夫,才可以生到色界、無色界。那麼在欲界當中,統統是散地凡夫,散地凡夫的心就是散亂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就像你做人,就有眼睛和鼻子。而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本願,就是以這樣的眾生做為救度的對象,而發出誓願說:「這樣的眾生稱念我的名號,必然來到我的凈土。」所以,不是從我們心上去找,而是看我們是不是專稱彌陀名號。這個專,在行業上是專稱彌陀名,專拜彌陀佛;在心相上,也是專靠倒阿彌陀佛的誓願。我們能往生,不是自己有修行、心清凈,不是的,是因為佛的誓願可靠。善導和尚說:「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是佛願不虛的緣故,我們稱念,必得往生。
昨天也有蓮友問:「念佛心有妄想、散亂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是不用問的,絲毫不用問,本來就是這樣的眾生嘛!如同說「我長得胖怎麼辦?」長得胖就胖子念佛嘛,沒有關係,跟你的長相如何沒有關係,跟你的心怎麼樣也沒有關係,只是我們認為有顧忌。
就好像我們乘船過海一樣,你能不能過海,唯一的條件是你要一直坐在船上,你要乘上船。至於說乘上船之後,是不是要一心一意地坐船?是不是要怎麼樣記得我在船上?也未必如此。偶爾你可以想一想家裡的事,但這麼一想,是不是就跑到家裡去了呢?還在船上;偶爾也會看一下風景,但是我們心裡很安心:我已經坐在船上,我們的重心在船上,重量都在船上。
我們念佛也一樣,是把我們整個的心靠倒在阿彌陀佛的船上,「我稱念彌陀名號,不管怎麼樣,一定往生!」──這是保證下來的事情。至於心中的妄想、雜念,不必過多地去考慮。你經常念佛,妄想自然會少。去年的妄想、雜念今年還在嗎?早就沒有了,你不用管它,它就沒有了,它沒有根啊;昨天的妄想今天也沒有了;前一念的雜念現在也過去了。凡夫的心就這樣,來了又去,去了又來,這叫生滅,如煙如雲。而我們念佛的心呢?昨天念、今天念,天天念,昨天信阿彌陀佛的誓願,今天還如是信,明天還這樣如是信。念佛是如是行,今天、明天,一直不改變,只有這個是一生不改變的。至於說心中其它的想念,都是不斷改變的,不能構成障礙。
像一座山一樣,巍巍的青山,它在那裡屹然不動;山的半腰有雲霧,飄來飄去,這雲霧能夠撼動山嗎?它來就來,山不會說:「哎!你別來,一來我就亂了。」雲來了就來了,雲走了就走了,山還是山。
那我們的心正念堅固,我們念佛的心,就像青山一樣堅固不動;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救度,就像青山一樣,是不會改變的,不會因為你心中有妄念的雲霧,就不救度,「要你沒有妄念的雲霧,我才救度」,阿彌陀佛能這樣嗎?他說「十方眾生」啊,包括不包括妄念眾生?十方眾生當然包括有妄念的、有散亂的眾生,阿彌陀佛說「稱我名號,我則必然救你」,那我們稱佛名號,佛當然會救度,若不救度,「不能令稱我名號的妄念眾生往生我的凈土,我則不成佛!」而現在已經成佛了,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是不改變的──永不改變的名號,永不改變的救度和永不改變的慈悲。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無論如何,必然往生!這個千萬不要懷疑,這是永遠不改變的,這就像巍巍的青山一樣。
本來念佛法門不簡行住坐卧、士農工商,做什麼職業都可以,這些都是世間的生滅法,而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心是永不改變的,佛的救度是永不改變的。所以,不用擔心。
雖然說知道不論定心、散心,只要念佛一定往生,但我們心中還是期望雜念少一些,煩惱少一些,對不對?那這是另外一個層次的問題,這就要有所方法,要能夠攝心,大家可以嘗試印光大師所提倡的「十念記數法」,只是不要誤會不這樣就不能往生。阿彌陀佛沒有這個要求,那是你自己的要求,好像阿彌陀佛不要求你穿什麼衣服,而我們總是希望穿得整齊一些、漂亮一些,那是你的事。
一 向
善導和尚依據經文告訴我們:要專稱彌陀佛名。而這個「專」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謂「一向」,就是一個方向。從時間上來講,現在聽到這個法門,一直念佛到臨終不改變,叫一向。比如說,念個兩年三年,然後我不念了,「念佛念好了,我修別的法門了……」那就不叫一向了,就改了。
好像我們乘船過海,乘到半途中,你就改了,那就不叫一個方向了。坐車也一樣,坐直達車,從這裡直接到北京,就一個方向不改變。如果中途哪一站下來,換了別的車,那就不能到北京了。
我們念佛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叫做「一輩子的念佛」,不改變。
一向,唯向著佛這個方向,總是想到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我,稱念彼佛名號,如果不能往生,彼佛則不成佛!無論如何,從佛的誓願來考慮,叫一個方向。
我們很多人念佛不是一向,他一邊念佛一邊想:我這樣能往生嗎?他的思想轉過來了,轉過來看自己了。叫你一向,是看到佛那個地方。就像晚上有月亮,你抬頭對月亮看,就見到光明了,如果回過頭來往黑房間里看,就看見一片黑暗,是不是?我們的心就是黑房子,有罪業,有妄念,有煩惱,你越看越覺得不能往生。本來往生不是靠你這顆心的。你有這樣一顆煩惱、妄念、黑暗的心,佛正要救這顆心!你不能說「這樣不能往生」,佛要救的正是這樣的心。
就好像我們到醫院看病一樣,我們要相信醫生,醫生告訴你怎樣治病,你卻說:「我這麼重的病,你看我都病成這樣子!」這麼一想,就沒有信心了,「……這樣還能治好嗎?」醫生就是要治這樣的病人。正是由於病重,醫生才要治。
正因為我們煩惱重、業障重、罪業深,阿彌陀佛說:你念佛,滅除罪障;念佛,佛力救度;念佛,仰佛誓願往生凈土。所以,不可以因為自己罪業重而懷疑念佛往生,也不可以因為心中有妄想、散亂而不念佛,「這樣怎麼能往生?」然後把念佛放下來,去修心了。
正因為是這樣的眾生,所以必須念佛。這樣的眾生,你不念佛,還有什麼法門能修得成呢?如果念佛法門都不能成,那一切法門都不能成。
所以,經常思惟南無阿彌陀佛的救度,內心自然就有光明了,知道往生一定,這叫一向。就像我們剛才做的比喻一樣,坐船過海,你要想到這條船很有力量,很堅固,很穩當。坐船是靠船的力量過海,你不能站在海邊想:我又不會游水,這麼大的浪,這麼冰冷刺骨,我這怎麼過海?人家跟你說:「不是靠你會游水,是靠坐船過海的。」你說:「我知道靠坐船過海,可是我不會游水,那怎麼過海?」人家再跟你說一遍,「不是靠你會游水,是靠坐船過海!」你又說一遍:「我也知道,靠坐船過海,可是我不會游水,怎麼能過海?」人的腦子啊,就是轉不過來。人家跟你說念佛往生,說得很清楚,念佛往生,是靠阿彌陀佛的誓願,你說:「我也知道念佛往生,可是你看我的心,這麼的妄想、散亂,這麼的罪重,我怎麼能往生?」哪個靠你的心去往生呢?不叫你靠念佛往生嗎?你這個心是要拋棄掉的。
再三跟他講,有的人就是轉不過來,「念佛往生,我知道念佛往生,可是……」你可是什麼?你念佛好了,你知道念佛往生,你就念佛,念佛往生是沒有條件的。有人說:「念佛往生,可是……如果不能讀經的話,念佛就不能往生。」「可是……如果心達不到功夫成片,就不能往生。」像這些種種想法,都是沒有依據的。但是,這樣的想法最容易被人相信,而佛講的話,他反而不相信,你說怪不怪呢?這樣的想法,只要一個人講,底下保證有十個人說:「啊,對呀!」都贊同。為什麼?因為十個人都是這樣的凡夫,都是抱著凡夫的見解,所以有人一講,他就說:「對啊,是這樣。」比如說,我們信佛了,我們相信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那大街上,還有很多不信佛的,他們在一塊兒談論了,「哪有極樂世界啊?我看他們在信迷信。」只要一個人講,馬上一百個人贊成,「對啊!那些老太婆都在搞迷信,哪裡有極樂世界?」但是,這一百個人都贊成,他們講的話算數嗎?他們不能算數,因為他們是疑惑心中所說,而我們念佛的人就知道一定有極樂世界。同樣道理,你對阿彌陀佛的誓願、對念佛不了解,你說:「哪裡那麼容易往生?」一百個人都贊同你,這一百個人都是疑惑心中所說,不能為依據的。那依誰所講的呢?依佛的誓願,依祖師(善導和尚)的開導,規範我們的心,知道念佛必往生,依佛本願故。不然,怎麼說稱念名號是正定之業呢?阿彌陀佛不會欺騙我們,決定可以往生──這個心建立不起來,你就在凈土門外面打轉,沒有入門。
「一向」還有一種含義:我們凡夫的心往往都是分岔的,都是兩個,善哪,惡啊,這就兩個了吧──兩向了;持戒,破戒,又是兩向;出家,在家;功夫深,功夫淺……所有的想法,我們都會在兩個當中選一個,善和惡,一想:惡人念佛難得往生,善人才能往生;吃素,吃葷,「如果不吃素,念佛怎麼能往生?吃素才能往生。」持戒,破戒,「如果不持戒,念佛怎麼能往生?持戒才能往生。」到底是念佛往生還是持戒往生呢?他說要加起來,「持戒念佛往生」。這不是阿彌陀佛的誓願,阿彌陀佛沒有講到「持戒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他說「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就包括持戒、破戒、無戒,包括出家、在家,有智、無智,男人、女人,有修、無修,統統包括在內,才叫十方眾生。所以,阿彌陀佛的誓願,他就是一向,他不講兩句話。而我們的心中,往往就是兩個,兩個就是分別,分別就是顛倒,顛倒就是輪回,是不是這樣子?
所以,大家念佛,不要談這些細枝末節,這叫是非的事情,你講這些事,決定不在佛法正道上,必定在搞是非,你到底是鼓勵人家念佛還是鼓勵人家行善?「當然鼓勵念佛了,也鼓勵行善。」那你先把念佛講清楚,行善第二個層次再講。既然念佛一定往生,做為佛弟子的──世間之人尚且要遵紀守法、孝養父母,那你想想看,做佛弟子應該怎麼做呢?道理不是很明白嗎?當然應該來行善。
比如說,一個病人,他到醫院去看醫生,醫生只有一個想法:我怎樣對症下藥。他會不會問這個病人,「你是男人是女人?男人才看,女人不看;你是不是小偷?是小偷我不給你看病。」那你這個醫生叫多管閑事。醫生的葯也不會有分別,說這個葯,小偷吃下去不治感冒,不偷東西的人吃下去才治感冒。這是兩回事。你現在找醫生看病,治好你的病是醫生的職責,即使你有盜竊罪,那麼有國家的法律,那是另外一回事,另外一方面要規範你。
我們現在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情,這六字名號,不論何人來稱念它,一定往生。至於說你這個人是善是惡,那是另外的規範,另外的教理,另外的說明。何況能夠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在這個世界講的善和惡就沒有意義了,到極樂世界成佛菩薩才是真正意義的善,不然的話,你在這個世界本身就是惡,你這輩子是善人,下輩子可能是惡人,為什麼?六道輪回啊,轉來轉去啊,這輩子在天上,下輩子可能在地獄。有什麼資格講呢?前面講善人,後面就成了惡人了。
念佛不談這些,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以我們的身份念佛,決定往生;他是什麼樣的人,以他的身份念佛,決定往生,大家念佛統統往生,個個成佛,有什麼不好啊?難道不是皆大歡喜嗎?這個叫做一向。
我們不懂得這一點,往往就會搞是非,因為自己吃素了,就去要求人家,「你看,某某人念佛,都不吃素!」好像吃素比念佛還重要一樣。我們應該主次分明,念佛是第一的,剩下的,慢慢教育。像一個孩子,對父母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孝順聽話,這個是前提,然後再說你有沒有工作能力、能賺多少錢,對不對?如果一個孩子都不孝順,還打罵父母,那賺再多的錢有啥意思啊?首先要聽話,是好孩子,然後在這個基礎之上,能夠勞動致富,能夠功成名就,那當然最好;如果不能,能聽父母的話,仍然是父母的好孩子,因為能力有大小啊。那麼,佛看眾生也一樣,菩薩當然很好,六度萬行都很好,可是在凡夫來講,你能夠相信、孝順於佛,相信佛的誓願,完全靠倒佛,相信念佛一定往生,這就順了佛的誓願,佛就歡喜了。其它方面慢慢再來調教。何況我們在這個世界有種種的障礙,如果能到凈土的話,自然轉惡成善。
私雲:此中定者始自日想觀以來十三觀是也。
散者初三福業後九品業是也。
此定散二善中雖說諸往生行,
然佛本願者,唯在名號,
故釋迦牟尼如來唯以名號付囑阿難尊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