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觀法師:《大智度論》之禪波羅蜜(下)

大智度論》之禪波羅蜜(下)

六、修定與生天

(一)印順導師《空之探究》p.32~p.33:

由於修習者的用心不同,而有得定,或依慧得解脫差別。依佛法因果法則修得某種定,如不能依之發慧得解脫那就命終以後,生在某種定境的天上。……

如修無所有正觀,心著而不解脫就會招感無所有處報。無所有處定與天報,是在這種情形下成立的。

(二)求人而得人,修天不生

成佛之道(增注本)》p.98 ~ p.99:

人乘與天乘,都是善報。依福報來說,天報比人報要勝妙得多。所以應該修人乘法,最好能修天乘法。可是,如上面所說,人有三事,比諸天還強;11佛出人間諸天命終,也以人間為樂土:在這適宜於修學佛法的立場,人間天上好,人乘法也就比天乘法更可貴!我們以人身學佛,切不可羨慕天國的福樂,應該修學人正法。為了「求」得「人」身,「而」修行人乘正法,當然依業受報,「得」到了可貴的「人」身。至於天乘法,不是完全不可修,但要不是為了生天,並且不願生天,這樣的「修」行「天」法,由於願力,「不」致隨業力而報「生天」上。願力是不可思議的!不過,高深的天法(禪定),還是不修為妙。恐怕願力不敵業力,為業力所牽而上生天國,這就落於八難12之中,成為學佛的大障礙了。

(三)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124:

禪定當然是殊勝的,但在修行時,厭離五欲,或者隱遁山林,專重自己的定樂,走向獨善的途徑。等到報生二禪以上,都是獨往獨來的。這對於實現和樂人間,而趨向化度眾生菩薩行,是不大相應的。13

(四)不生長壽

1、《大般若經》卷592(大正7,1064 c29-1065 a14):

世尊雲何菩薩摩訶薩眾安住靜慮波羅蜜多?雲何方便還從定起?爾時世尊舍利子:……勿由定力生色、無色長壽天故,勿色、無色、靜慮、等至引起彼地續生之心,為護彼心令不現起,還入欲界非等引心。由起此心還生欲界,親近供養諸佛世尊,引發無邊菩提分法。生色、無色無如是能,上二界生身心鈍故。由斯菩薩方便善巧,先習上定令善純熟,後起下心還生欲界,修集無量菩提資糧,至圓滿已, 超過三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2、《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大正8,225b15-18):

菩薩摩訶不以方便入初禪乃至第四禪,亦行六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得禪故生長壽天,隨彼壽終,來生是間,得人身,值遇諸佛,是菩薩諸根不利。

3、《大智度論》卷38〈4 往生品〉(大正25,338c29-339a11):

無方便者,入初禪時,不念眾生;住時、起時,亦不念眾生,但著禪味,不能與初禪和合行般若波羅蜜,是菩薩慈悲心薄,故功德薄少;功德薄少故,為初禪果報所牽,生長壽天。

復次,不能以初禪福德眾生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等無量無方便義。

長壽天者,非有想非無想處,壽八萬大劫。

或有人言:一切無色定通名長壽天;以無形不可化故,不任得道,常是凡夫處故。

或說無想天名為長壽亦不任得道故。

或說從初禪至四禪,除凈居天,皆名長壽,以著味邪見,不能受道者。

七、修定的前方便

(一)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

1、呵五欲(《大智度論》卷17,大正25,181b11-183c21)

五欲者,名為妙色、聲、香、味、觸;欲求禪定,皆應棄之。

(1)色

雲何棄色?觀色之患,若人著色,諸結使火盡皆熾然,燒害人身。如火燒金銀,煮沸熱蜜,雖有色味,燒身爛口,急應舍之。若人染著妙色、美味,亦復如是。

復次,好惡在人,色無定也。何以知之?如遙見所愛之人,即生喜愛心;若遙見怨家惡人,即生怒害心;若見中人,則無怒無喜。若欲棄此喜怒,當除邪念及色,一時俱舍;譬如洋金14燒身,若欲除之,不得但欲棄火而留金,要當金、火俱棄。……

(2)聲

雲何呵聲?聲相不停,暫聞即滅。愚痴之人,不解聲相無常變失故,於音聲中妄生好樂;於已過之聲念而生著。……有智之人,觀聲念念生滅,前後不俱,無相及者;作如是知,則不生染著。若斯人者,諸天音樂尚不能亂,何況人聲?

(3)香

雲何呵香?人謂著香少罪,染愛於香,開結使門;雖復百歲持戒,能一時壞之。……

復次,有一比丘在林中蓮華池邊經行,聞蓮華香,其心悅樂,過而心愛。

池神語之言:「汝何以故舍彼林下禪凈坐處而偷我香?以著香故,諸結使卧者皆起。」時,更有一人,來入池中,多取其花,掘挽根莖,狼籍而去;池神默無所言。

比丘言:「此人破汝池,取汝花,汝都無言;我但池岸邊行,便見呵罵,言偷我香!」池神言:「世間惡人常在罪垢糞中,不凈沒頭,我不共語也。汝是禪行好人而著此香,破汝好事,是故呵汝!譬如白疊鮮凈而有黑物點污,眾人皆見;彼惡人者,譬如黑衣點墨,人所不見,誰問之者!」15如是等種種因緣,是名呵香欲。

(4)味

雲何呵味?當自覺悟:我但以貪著美味故,當受眾苦,洋銅灌口,啖燒鐵丸;若不觀食法,嗜心堅著,墮不凈蟲中。……

(5)觸

雲何呵觸?此觸是生諸結使之大因,系縛心之根本。何以故?餘四情16則各當其分,此則遍滿身識;生處廣故,多生染著,此著難離。何以知之?如人著色,觀身不凈三十六種則生厭心;若於觸中生著,雖知不凈,貪其細軟,觀不凈無所益,是故難離。

復次,以其難舍,故為之常作重罪。……

2、除五蓋(《大智度論》卷17,大正25,183c21-185a13)

(1)貪欲

除五蓋者,復次,貪欲之人,去道甚遠。所以者何?欲為種種惱亂住處,若心著貪欲,無由17近道。……

諸欲求時苦,得之多怖畏,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時。

諸欲患如是,以何當舍之?得諸禪定樂,則不為所欺。

欲樂著無厭,以何能滅除?若得不凈觀,此心自然無。

著欲不自覺,以何悟其心?當觀老病死,爾乃出四淵18。

諸欲難放舍,何以能遠之?若能樂善法,此欲自然息。

諸欲難可解,何以能釋之?觀身得實相,則不為所縛。

如是諸觀法,能滅諸慾火;譬如大澍雨,野火無在者!

(2)瞋恚蓋

瞋恚蓋者,失諸善法之本,墮諸惡道之因,諸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19藏。如佛教弟子偈言:

汝當知思惟,受身及處胎,穢惡之幽苦,既生之艱難!

既思得此意,而復不滅瞋,則當知此輩,則是無心人!

無罪報果,亦無諸呵責,猶當應慈忍,何況苦果劇!

當觀老病死,一切無免者;當起慈悲心雲何惡加物?

眾生相怨賊,斫20刺受苦毒;雲何善人,而復加惱害?

常當行慈悲,定心修諸善;不當懷惡意,侵害於一切!

若勤修道法,惱害則不行,善惡勢不並21,如水火相背。

瞋恚來覆心,不知別好醜亦不利害,不知畏惡道。

不計22他苦惱,不覺身心疲,先自受苦因,然後及他人。

若欲滅瞋恚,當思惟慈心,獨處自清閑,息事滅因緣

當畏老病死,九種瞋惱23除,如是思惟慈,則得滅瞋毒!

如是等種種因緣,除瞋恚蓋。

(3)睡眠

睡眠蓋者,能破今世三事:欲樂、利樂、福德。能破今世後世、究竟樂,與死無異,唯有氣息。……

(4)掉悔蓋

掉、悔24蓋者,

a、釋「掉」

掉之為法,破出家心。如人攝心,猶不能住,何況掉散?掉散之人,如無鉤醉象,決25鼻駱駝,不可禁制。如偈說:

汝已剃頭著染衣,執持瓦缽行乞食,雲何樂著戲掉法,既無法利失世樂!

b、釋「悔」

悔法者,如犯大罪人,常懷畏怖,悔箭入心,堅不可拔。如偈說:

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悔惱火所燒,後世墮惡道。

若人罪能悔,已悔則放舍,如是心安樂,不應念著

若有二種悔,不作若已作26,以是悔著心,是則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27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28

如是等種種因緣,呵掉、悔蓋。

(5)疑蓋

疑蓋者,以疑覆心故,於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無故,於佛法中空無所得。譬如人入寶山,若無手者,無所能取。……

3、行五法(《大智度論》卷17,大正25,185a13-b13)

若能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行此五法,得五支29,成就初禪。

「欲」名欲於欲界中出,欲得初禪。

精進」名離家持戒,初夜後夜,專精不懈,節食,攝心,不令馳散。

「念」名念初禪樂,知欲界不凈,狂惑可賤,初禪為尊重可貴。

「巧慧」名觀察籌量欲界樂、初禪樂輕重得失

「一心」名常繫心緣中,不令分散。……

如是等種種諸喻,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得至初禪。

(二)持戒清凈,閑居獨處,守攝諸根

大智度論》卷17(大正25,185c28-186a1):

復次,持戒清凈,閑居獨處,守攝諸根,初夜後夜,專精思惟,棄舍外樂,以禪自娛。離諸欲不善法,依未到地,得初禪。

(三)《天台止觀二十五方便30

1、 具五緣:(1)持戒清凈、(2)衣食具足、(3)閑居靜處、(4)息諸緣務、

(5)得善知識

2、呵五欲:(1)色、(2)聲、(3)香、(4)味、(5)觸。

3、棄五蓋:(1)貪欲蓋、(2)瞋恚蓋、(3)睡眠蓋、(4)掉悔蓋、(5)疑蓋。

4、調五事:(1)調節飲食、(2)調節睡眠、(3)調身(4)調氣息、(5)調心。

5、行五法:(1)欲、(2)精進、(3)念、(4)巧慧、(5)一心。

(四)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192- p.203:

密護於根門,飲食知節量,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

知足心遠離,順於解脫乘,此能凈屍羅,亦是定方便。

八、何謂「禪波羅蜜」31?

(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5(大正8,250a23-26):

※ 入禪與菩提心、大悲心、方便、無所得般若相應

雲何名禪那波羅蜜?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以應薩婆若心;自以方便入諸禪,不隨禪生;亦教他令入諸禪,以無所得故。32

※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219:

大乘經的種種三昧,或依觀慧說,或約定的內容作用說,也有約譬喻說。」

(二)《大智度論》卷17(大正25,187c19-189c27):

1、自得禪,憐愍眾生,令離不凈樂而得禪定樂,次令得佛道樂 33(大正25,187c19-25)

禪是波羅蜜之本,得是禪已,憐愍眾生內心中有種種禪定妙樂而不知求,乃在外法不凈苦中求樂。如是觀已,生大悲心,立弘誓願:「我當眾生皆得禪定內樂,離不凈樂;依此禪樂已,次令得佛道樂。」是時禪定得名波羅蜜

2、不受禪味,不隨報生,為調心入禪,方便還生欲界度生(大正25,187c25-28)

復次,於此禪中不受味,不求報,不隨報生,為調心故入禪;以智慧方便,還生欲界,度脫一切眾生,34是時禪名為波羅蜜

3、入定,人天不知所依、所緣,心不動(大正25,187c28-188a3)

復次,菩薩入深禪定,一切天人不能知其心所依、所緣,見聞知法中心不動。如《毗摩羅鞊經》35中,為舍利弗說宴坐法:「不依身,不依心,不依三界,於三界中不得身、心,是為宴坐。」36

4、禪中發大悲,心凈為眾生(大正25,188a3-11)

復次,若人聞禪定樂勝於人天樂,便舍欲樂求禪定,是為自求樂利,不足奇也。菩薩則不然,但為眾生,欲令慈悲心凈,不舍眾生菩薩禪,禪中皆發大悲心。禪有極妙內樂,而眾生舍之而求外樂。譬如大富盲人,多有伏藏,不知不見而行乞求。智者愍之其自有妙物,不能知見而從他乞。眾生亦如是,心中自有種種禪定而不知發,反求外樂。

5、知法實相,入禪安隱,心不著味(大正25,188a11-188c8)

復次,菩薩諸法實相故,入禪中心安隱,不著味;諸餘外道,雖入禪定,心不安隱,不知諸法實故,著禪味。

菩薩禪與餘人禪之別37(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2

問曰:阿羅漢、辟支佛俱不著味,何以不得禪波羅蜜

答曰

(1)外有著味患;小無大悲心,不能盡行;大不著味,悲深能盡行38([a037]p.72)

羅漢、辟支佛雖不著味,無大悲心故,不名禪波羅蜜,又復不能盡行諸禪。菩薩盡行諸禪,粗細、大小、深淺、內緣、外緣,一切盡行。39

以是故,菩薩心中名禪波羅蜜,餘人但名禪。

(2)外有三患;小悲薄智成獨善;大集一切法慈念眾生40(a037]p.72)

復次,外道聲聞菩薩皆得禪定

外道禪中有三種患:或味著,或邪見,或憍慢41。

聲聞禪中慈悲薄,於諸法中,不以利智貫達諸法實相,獨善其身,斷諸佛種。

菩薩禪中無此事,欲集一切諸佛法故,於諸禪中不忘眾生,乃至昆蟲常加慈念。

※ 尚闍樂生禪42(導師大智度論筆記》[h013]p.402)

釋迦文尼佛,本為螺髻仙人,名尚闍利。常行第四禪,出入息斷,在一樹下坐,兀43然不動。鳥見如此,謂之為木,即於髻中生卵。是菩薩從禪覺,知頭上有鳥卵,即自思惟:「若我起動,鳥母必不復來;鳥母不來,鳥卵必壞。」即還入禪,至鳥子飛去,爾乃起。

(3)余欲心次第不得入禪;菩薩能入(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2)

復次,除菩薩,餘人慾界心不得次第入禪。菩薩行禪波羅蜜,於欲界心次第入禪。何以故?菩薩世世修諸功德,結使心薄,心柔軟故。

(4)餘人得總相智慧離欲;大別相觀得離欲(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2)

復次,餘人得總相智慧能離欲,如無常觀、苦觀、不凈觀;菩薩於一切法中,能別相分別離欲。

※ 五百仙人聞緊陀羅女歌聲,心著失神足44

如五百仙人飛行時,聞甄陀羅女歌聲,心著狂醉,皆失神足,一時墮地。

※屯侖摩王彈琴迦葉不安其座45(導師大智度論筆記》[i024]p.435)

聲聞,聞緊陀羅王屯侖摩彈琴歌聲,以諸法實相贊佛。是時,須彌山及諸樹木皆動;大迦葉等諸大弟子,皆於座上不能自安。

天須菩薩問大迦葉:「汝最耆年,行頭陀第一,今何故不能制心自安?」大迦葉答曰:「我於人天諸欲,心不傾動,是菩薩無量功德報聲,又復以智慧變化作聲,所不能忍。若八方風起,不能令須彌山動;劫盡時毗藍風至,吹須彌山令如腐草。」

以是故,知菩薩於一切法中,別相觀得離諸欲。諸餘人等但得禪之名字,不得波羅蜜

(5)餘人知大出入,不知住心所緣所到(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2)

復次,餘人知菩薩入出禪心,不能知住禪心所緣、所到、知諸法深淺。阿羅漢、辟支佛尚不能知,何況餘人?譬如象王渡水,入時出時,足跡可見;在水中時,不可得知。若得初禪,同得初禪人能知,而不能知菩薩入初禪。有人得二禪,觀知得初禪心,了了知,不能知菩薩入初禪心,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如是。

(6)小但超一,大能超九(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3)

復次,超越三昧46中,從初禪起入第三禪,第三禪中起入虛空處,虛空處起入無所有處。二乘唯能超一,不能超二;47菩薩自在超,從初禪起,或入三禪如常法,或時入第四禪,或入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或非有想非無想處,或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或入無所有處,或識處、空處,四禪乃至初禪;或時超一,或時超二,乃至超九。聲聞不能超二,何以故?智慧功德禪定力薄故。譬如二種師子:一、黃師子,二、白發師子。黃師子雖亦能超,不如白發師子王。如是等種種因緣,分別禪波羅蜜

6、不生覺觀,能為眾生說法(大正25,188c9-27)(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2)

復次,爾時菩薩常入禪定,攝心不動不生覺觀,亦能為十方一切眾生,以無量音聲說法而度脫之,是名禪波羅蜜

※ 佛菩薩不以覺觀說法(導師大智度論筆記》[d002]p.239)

問曰:如《經》中說:「先有覺觀思惟,然後能說法。」48入禪定中,無語、覺觀,不應說法;汝今雲何言「常在禪定中,不生覺觀而為眾生說法」?

答曰

(1)肉身

生死人法,入禪定,先以語、覺觀,然後說法

(2)法身

法身菩薩生死身,知一切諸法常住禪定相,不見有亂;法身菩薩變化無量身為眾生說法,而菩薩無所分別。如阿修羅琴,常自出聲,隨意而作,無人彈者;此亦無散心、亦無攝心,是福德報生故,隨人意出聲法身菩薩亦如是,無所分別,亦無散心,亦無法相。是無量福德禪定智慧緣故,是法身菩薩,種種法音隨應而出。慳貪心多,聞說布施之聲;破戒、瞋恚、懈怠、亂心、愚痴之人,各各聞說持戒忍辱禪定49、智慧之聲。聞是法已,各各思惟,漸以三乘而得度脫。

7、觀諸法亂相定相不二(大正25,188c27-189b28)(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2)

復次,菩薩觀一切法,若亂、若定,皆是二相。餘人除亂求定,何以故?以亂法中起瞋想;於定法中生著想。……是故知取亂相,能生瞋等煩惱;取定相,能生著。」

※ 觀欲實相即禪50

菩薩不取亂相,亦不禪定相,亂、定相一故,是名禪波羅蜜。如初禪相,離欲除蓋,攝心一處。是菩薩利根智慧觀故,於五蓋無所舍,於禪定無所取,諸法相空故。51雲何於五蓋無所舍?

(1)離系

a、非內法有(不應待外生),非外法有(應與我無患),非中間有(則無處所)52

貪欲蓋非內非外,亦不兩中間。何以故?

若內法有,不應待外生。

若外法有,於我亦無患。

若兩中間有,兩間則無處。

b、不從先世來(幼年無故),不去後世

亦不先世來,何以故?一切法無來故。如童子無有欲,若先世有者,小亦應有。以是故,知先世不來,亦不後世

c、不從諸方來,不常自有

不從諸方來,亦不常自有。

d、非一分中有,非遍身中有

不一分中,非遍身中53。

e、不從五塵來,不從五情出

亦不從五塵來,亦不從五情出。無所從生,無所從滅。

f、非先後生、非一時生

貪欲,若先生,若後生,若一時生,是事不然。何以故?

(a)非先有生後有貪欲(貪欲無故)

若先有生,後有貪欲,是中不應貪欲生,未有貪欲故。54

(b)非先有貪欲而後生(生無所生故)

若後有生,先有貪欲,則生無所生。55

(c)非一時生(生者生處無分別故)

若一時生,則無生者、無生處,生者、生處無分別故。56

g、欲與欲者非異(因緣生法不可離故),亦非是一(人法應無分別)

復次,是貪欲貪欲者,不一不異。何以故?

貪欲貪欲者不可得;離貪欲者,貪欲可得,是但從和合因緣生。和合因緣生法即是自性空。如是貪欲貪欲者異不可得

若一,貪欲貪欲者,則無分別。57

(2)定解:貪欲無生無滅,故無定無亂  —— 知欲實相與禪實相無別

如是等種種因緣貪欲生不可得。若法無生,是法亦無滅;不生不滅故,則無定、無亂。

如是觀貪欲蓋,則與禪為一;余蓋亦如是。

若得諸法實相,觀五蓋則無所有,是時便知五蓋實相即是禪實相,禪實相即是五蓋。菩薩如是能知五欲及五蓋,禪定及支一相,無所依入禪定58,是為禪波羅蜜

8、五度助成(大正25,189b28-c1)(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2)

復次,若菩薩行禪波羅蜜時,五波羅蜜和合助成,是名禪波羅蜜

9、以禪發通,一念遍供十方佛(大正25,189c1-3)(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2)

復次,菩薩以禪波羅蜜力得神通,一念之頃,不起於定,能供養十方諸佛,華香、珍寶種種供養

10、遍入五道,變身三乘化生(大正25,189c3-4)(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2)

復次,菩薩以禪波羅蜜力,變身無數,遍入五道,以三乘法教化眾生

11、入禪、行悲、除罪、得實相智(大正25,189c4-9)(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2)

復次,菩薩入禪波羅蜜中,除諸惡不善法入初禪,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定其心調柔,一一禪中行大慈大悲;以慈悲因緣,拔無量劫中罪;得諸法實相智故,為十方諸佛及大菩薩所念。59

12、發通見眾生苦,起大悲心(大正25,189c9-18)(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2)

復次,菩薩入禪波羅蜜中,以天眼觀十方五道眾生

(1)見生色界中者,受禪定樂味,還墮禽獸中受種種苦。

(2)復見欲界諸天七寶中華香自娛,後墮咸沸屎地獄中。

(3)見人多聞、世智辯聰,不得道故,還墮豬羊畜獸中,無所別知。

如是等種種失大樂、得大苦,失大利、得大衰,失尊貴、得卑賤。於此眾生生悲心,漸漸增廣,得成大悲;不惜身命,為眾生故,勤行精進,以求佛道

13、不亂不味故60(大正25,189c18-27)(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2)

復次,不亂、不味故,名禪波羅蜜。如佛告舍利弗:「菩薩般若波羅蜜中住,具足波羅蜜不亂、不味故。」

(1)釋禪亂

問曰雲何名亂?

答曰:亂有二種:一者、微,二者、粗。

「微」者,有三種:一、愛多,二、慢多,三、見多。

雲何愛多?得禪定樂,其心樂著愛味。

雲何慢多?得禪定時,自謂難事已得,而以自高。

雲何見多?以我見等入禪定,分別取相,是實,余妄語

是三,名為微細亂。

從是因緣,於禪定退,起三毒,是為粗亂。

(2)釋禪味

味者,初得禪定,一心愛著,是為味。

九、菩薩於空法中能起禪定

大智度論》卷20(大正25,208b16-c7):

問曰:是般若波羅蜜論議中,但說諸法相空,菩薩雲何於空法中能起禪定

答曰

(一)知空?著,以禪相化眾生(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3)

菩薩知諸五欲及五蓋,從因緣生無自性,空無所有,舍之甚易。眾生顛倒因緣故,著此少弊樂,而離禪中深妙樂。

菩薩為是眾生故,起大悲心,修行禪定,繫心緣中,離五欲,除五蓋,入大喜初禪;滅覺觀,攝心深入內清凈,得微妙喜,入第二禪;以深喜散定故,離一切喜,得遍滿樂,入第三禪;離一切苦樂,除一切憂喜,及出入息,以清凈微妙舍而自莊嚴,入第四禪。

菩薩雖知諸法無相,以眾生不知故,以禪相教化眾生。若實有諸法空,是不名為空,亦不應舍五欲而得禪;無舍無得故,今諸法空相亦不可得不應作是難言:若諸法空,雲何能得禪!

(二)慈悲?禪,以細妄治粗妄(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3)

復次,是菩薩不以取相愛著故行禪;如人服葯,欲以除病,不以美也。為戒清凈智慧成就故行禪。菩薩於一一禪中,行大慈觀空,於禪無所依止;以五欲粗誑顛倒故,以細微虛妄法治。譬如有毒,能治諸毒。

十、行禪波羅蜜如何攝餘五波羅蜜

(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4〈15 辯才品(富樓那品)〉(大正8,245c29-246a18):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禪那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定心布施,不令心亂,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禪那波羅蜜時檀那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禪那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持戒禪定力故,破戒諸法不令得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禪那波羅蜜時屍羅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禪那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慈悲定故,忍諸惱害,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禪那波羅蜜時羼提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禪那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於禪不味不著,常求增進,從一禪至一禪,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禪那波羅蜜時毗梨耶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禪那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於一切法無所依止,亦不隨禪生,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

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禪那波羅蜜時攝諸波羅蜜。61

(二)《大智度論》卷81〈68釋六度品〉(大正25,632a15-27):

菩薩禪定慈悲心力故,施一切眾生無畏;或禪定力故,變化寶物須彌山充滿一切,雨眾華香等供養諸佛,及施貧窮眾生衣服飲食等;或入禪定中為十方眾生說法,是名檀波羅蜜

此中隨禪定行身、口善業,及離聲聞、辟支佛心,是名屍羅波羅蜜

菩薩禪定清凈柔軟樂,能不著禪味;禪定力故能深入諸法空,能忍受是法,心不疑悔,是名羼提波羅蜜

菩薩忍辱時,欲起諸三昧,超越三昧,師子奮迅三昧等,無量諸菩薩三昧,不休不息,是名精進波羅蜜

菩薩禪定力故,心清凈不動,能入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般若波羅蜜

--------------------------------------------------------------------------------

11(1)人有三事勝諸天:憶念勝,梵行勝,勤勇勝。(《成佛之道(增注本)》p.48)

(2)《大毗婆沙論》卷172:「契經說:人有三事勝於諸天:一、勇猛,二、憶念,三、梵行勇猛者,謂不見當果而能修諸苦行。憶念者,謂能憶念久時所作所說等事分明了了。梵行者,謂能初種順解脫分、順決擇分等殊勝善根,及能受持解脫戒。由此因緣故名人趣。」(大正27,867c19-25)

(3)《大智度論》卷65:「如經說:閻浮提人以三因緣諸天及郁單曰人:一者、能斷淫慾,二者、強識念力,三者、能精勤勇猛。」(大正25,516a6-9)

12八難:地獄畜生餓鬼,生長壽天,生於佛前佛後,生在邊地,六根不具,生邪見家。(《成佛之道(增注本)》p.46-p.47)

13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93 ~ p.94:

色界天,略分為四禪天,細分為十八天。初禪有三天──梵眾,梵輔,大梵。這雖沒有男女差別,但還有君臣人民的國家形態。二禪有三天──少光,無量光,光音;三禪有三天──少凈,無量凈,遍凈;四禪有九天──無雲,福生,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天。二禪以上,都是離群獨居的;世界就是自己的宮殿不像人間有一共同的器世界。此上是「無色界」:這是物質(色)的身體與住處都沒有,僅有心識,眾生就為這心心法而系著。由於沒有物質,不佔空間,所以不能說在那裡

14洋金:熔化的金屬。洋,通「烊」。(《漢語大詞典(五)》,p.1181)

15參見《雜阿含經》卷50(1338經)(大正2,369a9-b16):

時有異比丘,在拘薩羅人間,止一林中。時彼比丘有眼患,受師教,應嗅缽曇摩花。時彼比丘受師教已,往至缽曇摩池側,於池岸邊迎風而坐,隨風嗅香。時有天神主此池者,語比丘言:「何以盜華?汝今便是盜香賊也」。爾時比丘說偈答言:「不壞亦不奪,遠住隨嗅香,汝今何故言,我是盜香賊」?

爾時天神復說偈言:「不求而不舍,世間名為賊。汝今人不與,而自一向取,是則名世間真實盜香賊」。

有一士夫,取彼藕根,重負而去爾時比丘為彼天神而說偈言:「如今彼士夫,斷截分陀利,拔根重負去,便是奸狡人,汝何故不遮,而言我盜香」?

時彼天神說偈答言:「狂亂奸狡人,猶如乳母衣,何足加其言,且堪與汝語。袈裟污不現,黑衣墨不污,奸狡凶惡人世間不與語。蠅腳污素帛,明者小過現;如墨點珂貝,雖小悉皆現。常從彼求凈,無結離煩惱,如毛髮之惡,人見如泰山。」

時彼比丘復說偈言:「善哉!善哉說!以義安慰我,汝可常為我數數說斯偈。」

時彼天神復說偈言:「我非汝買奴,亦非人與汝,何為常隨汝,數數相告語?汝今自當知,彼彼饒益事。」

時彼天子說是偈已,彼比丘聞其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獨一靜處,專精思惟,斷諸煩惱,得阿羅漢

16四情:四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

17無由:沒有門徑,沒有辦法

18淵(ㄩㄢ):回水,迴旋之水。深潭。(《漢語大詞典(五)》,p.1484)

19府:聚集之處。(《漢語大詞典(三)》,p.1213)

20斫(ㄓㄨㄛˊ):1、斧刃。2、用刀斧等砍或削。(《漢語大詞典(六)》,p.1057)

21並:並。同時,兼有。

22計:計慮,考慮。(《漢語大詞典(十一)》,p.12)

23《長阿含經》卷9〈十上經〉:「雲何九退法?謂九惱法:有人已侵惱我,今侵惱我,當侵惱我;我所愛者,已侵惱,今侵惱,當侵惱;我所憎者,已愛敬,今愛敬,當愛敬。」(大正1,56b11-14)

24《阿毗曇八犍度論》卷3:「雲何為掉?答曰:心不息、不休,掉心熾盛,是謂掉。」(大正26,782b15-16)

舍利弗阿毗曇論》卷23:「何謂悔?若可作不可作處,若作不作已,若於彼心燋熱、重燋熱、究竟燋熱,是名悔。」(大正28,673a11-13)

25決=缺【宋】【宮】,=穴【元】【明】。(大正25,184d,n.13)

決(ㄑㄩㄝ):通「 缺」。破裂。(《漢語大詞典(五)》,p.1018)

26二種悔:後悔本來應該作而未作,後悔本來不應該作的卻作了。

27「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本來應該作而未作的,也不會因為心生悔的緣故就能令它變成已作。[原來未及時作的,即使心生悔,現在想作也來不及了]

28「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本來不應該作的卻作了,也不能因為心生悔的緣故就能令它不作

29初禪五禪支:覺、觀、喜、樂、一心。參見《大智度論》卷17(大正25,185c)。

30參見天台智者大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正46,462c-466c),《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2(大正46,484a-490c)。

31參見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四章〈其他法門〉,第三節〈戒?定?慧〉 第二項〈大乘定學〉,p.1210-p.1227。

32參見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大乘定學〉,p.1212:

「(1)應薩婆若(一切智)心,是菩提心相應。(2)入禪而不為禪力所拘,生於色無色界,是方便力。(3)教他人入禪,是大悲心。(4)無所得,是般若相應。入禪,而與菩提心,大悲心,方便,無所得般若相應,才是菩薩的禪波羅蜜。……。《般若經》所說的禪波羅蜜,除去應有的菩提心、悲心、方便、般若(或更加「迴向薩婆若」)外,禪法的內容,如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八解脫、九次第定、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與《阿含經》所傳的禪法相同。」

33禪波羅蜜:1、自得禪,悲願眾生得禪,依禪成佛。2、不受禪味,不隨報生,為調心入禪,方便還生欲界度生。3、入定,人天不知所依所緣,心不動。4、禪中發大悲,心凈為眾生。5、知法實相,入禪安隱,心不著味。6、不生覺觀能為眾生說法。7、觀諸法亂相定相不二。8、五度助成。9、以禪發通,一念遍供十方佛。10、遍入五道變身三乘化生。11、發通見眾生苦,起大悲心。12、入禪、行悲、除罪、得實相智。13、不亂不味故。(印順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2)

34(1)參見《大般若經》卷592 (大正7,1064 c29-1065 a14)。

(2)有關「長壽天」,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 (大正8,225b15-18),《大智度論》卷38〈4 往生品〉(大正25,338c29-339a11)。

35參見《維摩詰所說經》卷上:「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大正14,539c19-21)

36無所依入諸禪,參見:

(1)《雜阿含》卷33(926經)(大正2,235c-236b)。

(2)鳩摩羅什譯《善臂菩薩經》(《大寶積經》卷94,26會)(大正11,533c)。

(3)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278~p.285,p.1210~p.1227:

《雜阿含經》……《佛化詵陀迦旃延經》說「真實禪」與「強梁禪」,是以已調伏的良馬,沒有調伏的劣馬,比喻深禪與世俗禪。……現在摘錄《雜阿含經》卷33(大正2,236a-b)所說

「如是丈夫不念貪欲纏,住於出離,如實知,不以貪欲纏而求正受。亦不(念)瞋恚、睡眠、掉悔、疑纏,……不以疑纏而求正受。」

「如是詵陀!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非)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

經中先說明,要離貪欲等五蓋,不可以五蓋來求正受(三昧)。修禪要先離五蓋,是佛法中修禪的一般定律

次說修禪者應不依一切而修禪;如不依一切而修,那就印度大神天主是帝釋天,伊濕波羅自在天(梵天異名),波闍波提是生主,都不能知道「依何而禪定」。原來一般的禪定,必有所依緣的禪境,所以有他心通的諸天,能知禪者的心境。現在一無所依,這就不諸天世俗心境所能知道了

接著,佛為跋迦利(詵陀)說明:不依一切而修,是於一切想而伏(「除遣」)一切想。依一切法離一切想,就是無所依的深禪。經中所說不依的一切,也就是一般的禪法。

地、水、火、風,依此四大而修的,如地、水、火、風──四種遍處;如觀身四大的不凈,如「持息念」的依風而修。空、識,也是遍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是四無色定。

此世、他世、日、月:一般世俗禪定,或依此世界,或依其他世界,或依日輪,或依月輪而修。這都是有依有想的世俗定,與《楞伽經所說的「愚夫所行禪」相合。

見、聞、覺、識(知),是六根識。在禪法中,有依根識的直觀而修的。

得與求,是有所求、有所得甚深禪是無求無得而修的。

隨覺、隨觀,覺觀即新譯的尋、伺。依世俗定說,二禪以上,沒有尋、伺。約三界虛妄說,三界都是尋、伺所行。

所說的一切,都不依止,離一切想的深禪,與大乘所說般若現證時能所雙忘,沒有所緣緣影像相,是沒有什麼不同的。

無所依禪,……如《別譯雜阿含經》卷8(大正2,431a)說:

「佛告薄迦梨:若有比丘深修禪定,觀彼大地悉皆虛偽,都不見有真實地相。水、火、風種,……亦復如是,皆悉虛偽,無有實法。但以假號因緣和合,有種種名。觀斯空寂,不見有法及以非法。」

……為什麼不依一切?為什麼除一切相(在心就是想)?因為這一都是虛妄無實的,只是因緣和合的假名。「不見有法及以非法」,就是不取有相與無相。從因緣而有的,假名無實;深觀一切空寂,所以離有離無。這是以佛為詵陀所說的──離有無緣起中道觀,解說這不依一切,離一切相的深禪。

37 ┌ 一、外道有三患,小乘智薄悲小…………菩薩禪中不忘眾生

│ 二、餘人慾界心不得次第入禪……………菩薩欲界心次第入。

菩薩與餘人禪之別┤ 三、餘人總相慧離欲………………………菩薩能別相分別離欲。

│ 四、餘人不知菩薩禪心所緣所到。

└ 五、小但超二,大自在能超。

(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16]p.30)

外道小乘菩薩入禪之別(二說)(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2)

38 ┌ 外道禪:不知實相,著味 ─── 著

外、小、菩薩禪之別┤ 二乘禪:無悲心,不能盡行  ┐

菩薩禪 ┬ 有悲心,能盡行  ├ 不著

└ 知實相,不著    ┘

(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27]p.52)

39《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0〈68攝五品〉:「菩薩般若波羅蜜,除諸佛三昧,入餘一切三昧;若聲聞三昧、若辟支佛三昧、若菩薩三昧,皆行皆入。」(大正8,368a12-16)

40 ┌ 外道禪:有味著、邪見、憍慢三患。

又外、小、菩薩入禪之別┤ 二乘禪:悲薄智淺,不貫徹實相,獨善,斷佛種。

菩薩禪:集諸佛法不忘眾生

(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27]p.52)

41外道離欲得禪:(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57]p.97)

外禪三種患。(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2)

42參見《大智度論》卷4(大正25,89b)。

43兀(ㄨˋ):靜止,使靜止。晉陸機《文賦》: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漢語大詞典(二)》,p.1569)

44參見《大智度論》卷17(大正25,181b-c)。

45參見《大智度論》卷10(大正25,135c),《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1(大正15,370b22-371b5)。

46超越三昧:小但超一,大能超九。(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8]p.74)

大小差別:小總相慧離欲,大別相慧離欲;小但超一,大能超九。(導師大智度論筆記》[d009]p.250)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0(大正8,368b5-28),《大智度論》卷81(大正25,628a-b)。

47不時解脫羅漢超越定:唯能超一,不能超二。參見《俱舍論》卷28〈定品〉(大正29,149a11-14)。

48參見《雜阿含經》卷21(568經):「有覺、有觀故則口語,是故有覺、有觀是口行。」(大正2,150a28-29)

49《高麗藏》及《大正藏》於「忍辱」與「禪定」之間均缺「精進」。

50    ┌  一、非內法有(不應待外生),非外法有(應與我無患),非中間有(則無處所)

│  二、不從先世來(幼年無故),不去後世

┌  離系┤  三、不從諸方來,不常自有

│  │  四、非一分中有,非遍身中有

觀欲實相即禪┤  │  五、不從五塵來,不從五情出

│  │  六、非先有貪欲而後生(生無所生故),非先有生後有貪欲(貪欲無故),非一

│  │  時生(生者、生處無分別故)

│  └  七、欲與欲者非異(因緣生法不可離故),亦非是一(人法應無分別)

└  定解 ——  貪欲無生無滅,故無定無亂  —— 知欲實相與禪實相無別

(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0]p.56)

51不取不舍:諸法空故,不舍五蓋,不取禪定。(導師大智度論筆記》[d014]p.258)

52參見《大智度論》卷6(大正25,101c-102a)引《德女經》雲無明非內非外,亦不兩中間。參見《梵志女首意經》(大正14,940a9-27),《有德女所問大乘經》(大正14,941a27-b13),《佛說須摩提菩薩經》(大正12,80c18-81a15)。

53大正藏原作「中二」,今依【宋】【元】【明】【宮】【石】改作「中」。(大正25,189d,n.9)

54參見《大智度論》卷15:「若先有生,則生無所生。」(大正25,171b9)

55(1)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7觀三相品〉p.159:

若有生法,說言有生者,此法先已有,更復何用生。

空論者說:凡是存在的,必是生起的,沒有生就不存在。所以,說「有未生」的「法」,先已存在,一碰到緣就可以「有生」的話,這未生的(所生)「法」既是「先已有」了,「更」要「用」(能生的)「生」做什麼呢?因為生是使法從無到有的;既已有了,生就無用,那怎麼可說先有而後生呢?

(2)《大智度論》卷15:「若先有心後有生,則心不待生;何以故?先已有心故。」(大正25,171 b8-9)

56參見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觀三相品〉p.150。

57參見《中論》〈6觀染染者品〉(大正30,8a15-c22),印順導師中觀論頌講記》p.133~p.142,《大智度論》卷6(大正25,107c2-8)。

58菩薩無所依入禪。(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2)

無所依入禪,參見《雜阿含經》卷33(926經)〈詵陀迦旃延經〉(大正2,235c-236b),印順法師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278~p.285,p.1210~p.1227。

59因禪具悲,拔罪發慧(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7]p.73)

60  ┌ 愛多 - 樂著於禪 ─┐

┌ 微┤ 慢多 - 自謂已得   │

┌ 亂┤   └ 見多 - 取相執實   │

│   │   ┌ 貪 ├不亂不味名禪波羅蜜

禪障┤   └ 粗┤ 瞋 │

│    └ 痴 │

└ 味 ─────   一心愛樂   ─┘

(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06]p.11)

61另參見《大智度論》卷45(大正25,386c5-2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4〈15辯才品(富樓那品)〉(大正8,246b11-c25),《大智度論》卷45(大正25,388a10-b2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0〈68攝五品(六度相攝品)〉(大正8,367a3-b21),《大智度論》卷81(大正25,627a4-b18)。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