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寺的住持,在座諸位法師、居士,大家能於新春期間到正覺寺聽法,實屬難得。我在這里向大家拜年,並祝福諸位吉祥如意,發菩提心,修菩薩道。
這次正覺寺的新春佛學講座因緣來自施振輝居士,他於兩個月前跟我連絡,因當時我較忙,騰不出空檔,施居士遂建議:「那過年總有空閑吧?」我說:「新年,大家都要輕鬆一下,但有人要聽法嗎?」施居士說:「過年,大夥反而喜歡聞法。」我說:「既然如此,有聽眾,我就講。」施居士等便開始籌備,新春講座就此誕生。
從初三至初五,我的講題是:「中觀思想略談」。雖然有三天,但一天只有兩小時,加起來也不過六小時。要以六小時把中觀思想做有統的介紹,非常勉強,所以我只能做重點介紹。
壹、中觀是什麼
中觀又可稱「性空學」、「般若學」、「中觀學」。這些年我在各佛學院、大專院校任教及四處演講,發現只要是正信佛教徒,大都很關心的想了解:「釋迦牟尼佛所正覺的『正道』到底是什麼?世界上的宗教何其多,為什麼我要選擇佛教信仰?佛教最殊勝卓越,不同於其它宗教的特色在哪兒?」我認為在視今社會,物質、知識俱提升的時代,身為佛教徒是更應去把握住佛法的特色與殊勝。印順導師說:「佛法跟世間宗教、哲學的分水嶺即是中觀般若。」學佛要學得有成就,首先得分辨邪、正道,把握住邪正的不同。而怎樣才能把握正導?這唯有對中觀的般若空理做正確的探討,方能體悟到佛法的特色。
貳、中觀學的歷史地位。
這份講義是我以前對大專學生講的,較屬學術性,欲做通俗演講,恐較不適合,因此我簡單提出兩點來做說明。
一、從印度佛教史來看,它是回歸原始佛教釋尊本懷的運動。由龍樹菩薩發揚光大。
首推釋尊,由龍樹菩薩、提婆菩薩發揚佛陀本懷,後有月稱、羅什、僧肇、吉藏、印順等諸大論師的宗脈繼承。
談論般若空理最重要的經有:阿含經、般若經、金剛經、心經、大小□般若等。論有: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入中論,三論玄義、肇論、中觀論講記、中觀今論、性空學探源等。
伍、何種根機可學中觀
佛教非常重視契機。古代的高僧度眾,就相當注意觀機逗教。要選擇適合自己根機的法門,須先對自身有一番正確認識。唯有適合自己根機的法門,修起來較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不至於繞許多冤枉路,修學的根機有下列幾種:
(一)宿習三多:依大般若經說:「若要修學中觀須宿習三多。」「宿習」是多生多世培植善根;「三多」是:1.多修福、2.多持戒、3.多近善知識(或供養佛、多聞法要)。金剛經雲:「能修學般若波羅蜜多法門,乃於無量佛所種植善根。」
說到聽聞佛法,我深覺生在台灣的人非常幸福,也很有善根。但由於聽法容易卻變得隨便、懈怠,用恭心聞法的心態愈來愈淡薄。我們應知能聞法是難得的,佛經說:「佛法在恭敬中求。」是故應培養恭敬心求法聞法。
能親近三寶、聽聞佛法,且是聽到中觀的般若空理,誠屬殊勝中的殊勝,諸位應生希有難遭遇想,好好珍惜把握。下面談談發何種心來修學般若空理才能有成就,有受用。慎記:「因地不真,困招迂曲。」可見學法的動機(發心)太重要了。
(二)菩薩發心的種類有:1.發質直心:質直即非顛倒妄想心,乃本性善良正質與老子道德經:「見素抱朴。」「素」是不染色的布,「朴」是沒有人工雕刻的由上原木。孟子說:「大人者不失亦子之心。」意義相同。2.發深心:深心又名長遠心、堅忍心,不是淺□即止。世間事都須要一番苦心方能有所成就,何況是學佛的解脫大道!在這里我要勉勵諸位學佛要髮長遠心,要細水長流,切莫一曝十寒。要生生世世修菩薩道發菩提心,方謂深心。3.發廣大心:前說深心約自,利今發廣大心乃把利他而言,是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發心,如此發心才算廣大。經雲:「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菩薩與羅漢的差別是:羅漢只為自己斷煩惱了生死,而菩薩則是為眾生著想。所謂:「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緣起大悲心,趣入於乘。」教欲行大乘法者,必發廣大心。4.發菩提心:菩提心即大乘心。請問:「菩提心是否本自具足?」舍利弗尊者當初是聽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這句偈頌才出家的。一切法皆是因緣生,所以菩提心當然也是因生絕不是本來具足。若以為菩提心是本有,諸位只要每天打坐,菩提心自然會生,這種思想是錯誤的知見。菩提心的生起是由於「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從觀察眾生的苦難,為度那些苦難眾生才激發起對眾生悲心。是為度眾生而成佛,非為成佛才度眾生。不要因果顛倒本未倒置,因此學佛的人應盡量多往災難處,較能激發菩提心的增長。我向來非常支持佛法的觸角深入到各醫院及偏遠地區。十多年前我在台北曾集合大專學生,創辦了慈雲服務隊,我本人當隊長,每星期到各醫院慰問病患,做了近兩年,感覺很好。
我常以為,佛在世時並未強調力倡所有學佛的弟子都應以「成佛」為目的。原始佛教的重心在於勸人先斷煩惱,繼而才勸人「回小向大」,所以那時的口頭頭禪是「學法」,而不似今日所說的「學佛」。先學法斷煩惱的用處是有了解脫的成就後,再慢慢的引導其發菩提心,此名「回小向大」。眾生根機不盡相同,有些眾生並不適合馬上修成佛的根機。學佛的最終目標應以發菩提心自勉。發心亦即「動機」,學佛的動機非常重要。一般說學佛的動機約有三類:(一)人天乘-是世間法(世間道),即人天道法。修學方式是持五戒修十善,信因果業報,行各種善行,求現生未來的人天善果,這種發心名「增上心」。雖只是人天果,但諸位切莫忽視,須知人天善果都修不好,那能進階菩薩果。近代高僧太虛大師非常重視這點,且大力提倡「人生佛教」到台灣後才改為「人間佛教」。(二)出世間導--發出離心,根機是聲聞阿羅漢。社會人士向來非常垢病佛教的消極精神,認為佛教的修行人只關心個己的生死解脫,一點也不關心這個社會,為凈化社會而付點心力,佛教確實有這種濃厚的厭離世間的思想。認為人生無常、苦、空,故極欲了脫生死出離三界,這種心態名「出離心。」
事實上,隋唐的中國佛教心態非常健康、積極。直到元、冒、清,厭世隱遁的山林氣息方才濃厚起來,變成一種不健康的佛教。所謂「不健康」即厭世的山林思想太濃厚了,不關懷現實社會,不參與社會。禪宗說:「生死未了,如喪考妣;生死已了,也如喪考妣。」說生死未了如喪考妣是有道理,合以生死已了也如喪考妣呢?依禪宗的說法認為要保養「聖胎」,否則來生會有隔陰之迷。由於這種不健康的思想,養成整個佛教不是急於參禪自悟,便是念佛求生西方。印老對這種畸型現象,認為是:「用原始小乘厭世精神欲求急證成佛」。發出離心者須修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證得的果名阿羅漢解脫道。(三)菩薩的提心前面己經說過了,不再重述。
佛教是緣起論,但慢慢的演變成唯心論。唯心論盛行,會忽略了外在的行為表現,不重視行為的表現,當然就不容易有關懷社會的表現。未法時代,正法不昌隆,有大心的人,需激發起菩提心學般若道,弘揚正法。上來說明何種根機可學般若。
陸、怎樣學中觀
(一)依緣起法說二諦教--「緣起法」即因緣法。世間有兩種人,「迷」與「悟」。佛陀是先知先覺,我們是後知後覺,此「覺」欲覺什麼?為覺世間真理。佛有十個聖號,其中之一名「世間解」。解即覺,覺悟世間宇宙真理的人。
「說二諦教」,二諦是真諦和俗諦。小乘法說四聖諦,大乘說二諦。
1.「依有明空」:欲學空必先學有。清朝康有為曾說:佛教的空理太深了,有如蚊子叮牛角,不得其門而入。「有」是有為法、世間生滅法。凡宇宙人生的現象--生老病死、喜怒哀樂等現實生命的人生萬象皆屬有為法。佛經解釋世間法向以五陰、十二處、十八界譬喻之。「空」是不生不滅的無為法。我常說學佛的人愈有人生歷練,對生命有豐富的體會,愈能學得踏實;反之,如生活從來過得蒼白又單調就學不出法的庄嚴。好比能低的人學佛就很難有成就,所以先學「有」也就是指先了解現實的人生境界。因此佛法絕不是漫無邊際的談玄說妙,真正的佛法是絕對重視現實的社會人生。
2.「先分別說諸法,後說畢竟空」:如何分別一切法呢?一切法--善惡、困果、邪正、先後、本未。中國佛教向來習慣說:「不要妄念,不要有妄想心,要無念而修。」試問,若一開始即無分別而修,怎能不愈修愈糊塗呢?因此,初學佛者仍應先有是非善惡、邪正、因果的了解,這就是「先分別諸法」。我以為佛教徒應明辨是非,善惡分明。要做社會的中流砥柱,要有道德的勇氣。菩薩度生,三施之一即有無畏施。菩薩是除暴安良,主持社會的正義,這才是學佛者應有的德相。如果學佛得鄉原,凡事模稜兩可,處處想做好人,好壞不分別不執著,這種學佛態度也實在太差勁了。學佛的人應立場善惡分明,才能積極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六祖慧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免角。」佛法是不離也間的,因此我們必須如實了知世間法相。如中論觀四諦品:「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二)說二諦教顯勝義空--「二諦」是真俗諦。「顯勝義空」是1.果從因生,2.事待理成,3.有依空立。
1.果從因生--緣起相關的因待性,「果」是世間存在的當前境界。以四聖諦來說是苦諦,一切世間法的存在皆是有因而生的。佛法是從果找因,非從因找果。為什麼?果是我們所遇當前存在的事實,從人生的現實為出發點。太虛大師說:「佛教是真現實論」佛法所說的「現實」不是指空洞的想像,而是以人生非常真切的現實為出發點。因果皆只是事相,但也有一個不變的真理存在,宇宙間的運轉有一不變的法則。易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從不見二陰一陽,或二陽一陰。所以宇宙間的一切似乎都有一個軌則,這個軌則即是因緣法。
學佛的人要建立健康的生死觀,坦然的面對死亡。據心理醫學的調查,普通人在得知自己非死不可時,尤其是年青力壯者,第一個反應是:「啊!我會死?」不接受、不相信;第二個反應則是在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時,有如泄了氣的皮球般,充滿悲哀、恐懼、絕望;第二個反應有多種,一種是問心無愧型,念佛修行,安然往生。一種是惡貫滿盈型,問心有愧,臨終前無比的孤獨無助、恐懼。一切業報皆現前,這是非常痛苦的煎熬。今年除夕前,我人還滯留台北,跟一個瀕臨死亡邊緣的副教授見面。我不認識他,是位以前在慈雲服務隊的幹部,現已取得博士學位的陳老師,介紹我跟他的朋友見面。這位身罹絕症的副教授,年方四十多,他在得知生還無望後,對家人說:「我想找心理醫師。」他的朋友對他說:「師父即是最好的心理醫師,找出家法師來和你聊聊可好?」就這樣我跟他聊了兩個多小時。這件事,使我感觸頗深,「他受教育這么高,遇到生死問題,自己亦無法解決,對生命緣起的道理不能發現,最後仍須以佛法來解決。」所以說:宇宙間有一個不變性的軌則,即是佛法所說的了生脫死法。莊子說:「善吾生者,善吾死。」生時即要把握住生的道理,死了才能解脫超越。因此,大家不要:「有以為學佛的人研究生死問題,是迷信不吉祥的。」其實佛法是對人做深度又健
康的生命詮釋、追究。而□對生死問題參透,唯有建立三世業報因果觀。也唯有通達三世業報因緣,才能無畏的面對生死。
2.事待理成--緣起序列的必然性,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無論大小乘,十大宗,皆離不開理事。「事」是各種修持,如拜佛、誦經及各種善行功德。「理」有了義、不了義、究竟說、方便說。我常碰到一些信佛甚久的信徒,在遇到逆緣時仍會煩動惱亂,動搖信心,繼而退失道心。也有對自己修持相當時日的法門,在經過某個階段後產生懷疑,這些都是因為有深入了解中觀的正知正見。只迷戀於事相的境界名「盲修瞎練。」若只知在理上鑽研,忽略了事相的實踐名「說食不飽。」這兩者皆有所偏,不合中道,佛經常說:「行解並重」一般而言,解可自修,行則須經長者指導,所以佛教特重師弟間的傳承。
我很關注台灣的教徒,是否在學佛後,比以前快樂法喜?不但解決自己身心上的問題,且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在人際關繫上是否更開拓更解脫?學佛後應覺得在生活上更受用才對,而要得到真受用,則非「理事相應」不可。
3.有依空立--緣起自性的空寂性:「有」是存在,「空」是不存在,因此凡是存在的現象皆依不存在而存在,所以能存在。凡存在沒有自性,自性不可得即空性。因此中觀是:「有就是空,空就是,有空有是相依相成的」。中論:「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何謂「自性」?自性具有永恆性、不變性、獨立性、主宰性,而世上有這種境界嗎?自性見用現代話譬喻即類似一種狹窄自固的觀念,陷入某種觀念的焦點執著。再具體的說,如對金錢、事業、感情的自性見。如果我們陷入對人對事用孤注一擲的全付心力來處理,則必定煩惱重重、苦不堪。因此身為一個佛弟子,必須培養在隨緣中拿得起放得下,有緣時把握,緣盡時也不必強求,各人的業報各人受。所以若對中觀的空理有所澈悟,必然對一切境界的執著就不致於那麼強烈了,在日常生活上也會學習實踐中道佛法的精神。
中國人好言:「真空生妙有」諸位試想這句話有沒語病?若從其字義看,「妙有」是真空所生,亦即真空是能生,妙有是所生。真空先,有妙有後有,顯示出彼此間的時間先後次序。我曾試著要查這句話的出處,發現天台宗、六祖壇經等並無這樣的字句。我提出這句話的用意在:不能說「真空生妙有」應改成「真空即妙有」。以中觀思想的立場說,真諦即俗諦,俗諦即真諦,真俗是不二的。維摩詰經的最高法門是不二法門,不二法門是當下相即,所以應改成「真空即妙有。」唯有盡量體悟這種法性,方不致放墮入能所相對待的境界里。
4.解勝義空見中道義--阿含經雲:「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法住智是正見緣起的四聖諦深信不疑。苦真實是苦,集真實是集,滅真實是滅,道真實是道。涅槃智是通達無為法不生不滅的空寂性,也即是悟證緣起還滅律的無為勝義諦。
1.深觀:要如實了知中道義,須從深觀三種般若--文字、觀照、實相般若去通達。2.廣行:智慧要深,修行要廣。何謂「廣行」?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及六波羅蜜。深觀是智慧,廣行是大悲。智論雲:「凡夫的悲心是小悲,菩薩的悲心是平等大悲。」是故我們應學習以智化導感情。能以智導情,以覺破迷,解行相應,理事圓融,不二中道顯於中矣!
柒、結論
維摩詰經雲:「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能善分別於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中論雲:「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問題討論
問:請問法師,無明的煩惱最初一念從何開始?又常聽人說「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凡夫對這個無明的終始問題可否暫時不必深究,等到修行開悟,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答:我們說眾生無始以來常在六道輪迴生死不已,皆因最初一念無明妄動而造業。一怍眾生本具真如佛性,但為何會有一念無明呢?這個問題就像基督教所面臨的上帝與撒旦的癥結。據聖經記載:「上帝耶和華創造萬物。」何以上帝要創造一個連自己都無可奈何,無法制伏的撒旦呢?上帝代表善,撒旦象徵惡,惡是善生出來的,或是惡生善,是善先有?惡先呢?還是善惡同時俱有?這等於是無明先看或真如先有。是真如生無明,或無明生真如,亦或是真如無明同時俱生。又「煩惱」若即是」菩提」,我們有必要再勤於斷煩惱嗎?眾生煩惱重重,如說煩惱性當下即菩提性,我們何必修行呢,也毋須努力了生死斷煩求解脫了。這位居士的看法,不見得全錯,因為在勝□經、大乘起信論等皆說:「這種境界,唯佛能如實了知。」只要開悟證果,這個問題即可解決。這么一來,難道凡夫就無法處理嗎?民國太虛大師認為若有此種觀念是:「高推聖境」。佛經常說:眾生的無明是各塵,人人本具真如佛性,所以應返樸歸真。從這種思想可看出一個概念「我們的本性是清凈的,煩惱生死是妄想心。」這個論調導致眾人的直接反應是,該斷除的是妄想心,該證入的是真心。十多年來我也曾對這個問題頗覺困惑,直到讀了龍樹菩薩的中論才恍然釋懷。現在我以中觀的思想來解答。即前頭說過的:「世俗唯假名,勝義畢竟空。」中觀認為真如、煩惱、菩提、無明皆是世俗唯假名。連真如佛性都是世俗□名施設、安立的,勝義畢竟空則一法不可得,慧能大師說:「不是善、不是惡,恁那麼時,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何謂世俗唯假名」一切因緣所生故不可求實,若以為有真善真惡,真佛性真善提,真無明真煩惱可得,即墮入自性邪見。
問:曾聽其他師父說過,若欲上台講經,須現出家相;若是在家居士則只能方便演說。而現在有好幾個在家老師在蓮社發心弘法利生,也正式登台說法,這與戒律相違背否?
答:在家居士可以講經說法。大藏經理常記載佛在世時,長者居士也為人開示,甚至也有比丘、比丘尼聽居士說法而得證聖果。唯在家居士弘法有個原則,印度的佛教居士於講經說法前,都要先花敬的皈依三寶,求十方三寶加持,講經圓滿時亦將此功德迴向三寶的加持,迴向一切眾生。居士可說法,但必須如此與二寶相印證,發正確的心方可。
我來這兒的第一天,有位法師來看我,問個問題:「有些居士這么說:『你們現在要學佛最好參加居士團體,因為參加居士團體不心花錢,參加師父的團體要花錢。』」
答:有這種觀念就太偏差了。我從開始講經至今十多年,從未公開化過緣,甚至私底下亦不化緣。皈依過的信眾,我絕不為人重新皈依,因為皈依過即所有出家人皆是師父。我曾帶領兩次大專團體去拜訪印老,那些大專生要求皈依印老,印老為他們皈依開示時說:「皈依是皈依三寶,非皈依我個人。」我聽後感動至極,現在有這種心胸的人太少了。所以並非出家師父個個都要錢,大都隨人發心,絕不勉強。
答:某種情況下可以。即所在之地東西南北七天之內找不到僧寶,則皈依受戒過的居士可先暫代三寶為人做皈依儀式。這只是暫時,此人日後見到出家人,必須重新舉行皈依的儀式,這是戒律所允許的方便行。」
說到「三寶」,學中觀的要具足正見,正見之前要有正信。先得學習做個正信佛教徒。要成為正信佛教徒,須具備四個條件,即所謂:「四證信」四種清凈的信念,信佛信法信僧信戒。而且是以清凈心來信仰佛法僧戒。清凈心的信仰是絕不會退心的,百分之百的肯定佛寶是天人師是圓滿無缺的;法寶是出離世間苦海的不二明燈,深信*輪唯有佛才能轉,也唯有聞法才能得到究竟解脫;僧寶是法脈相傳,燈燈相續,是續佛慧命的象徵,沒有袈裟在人間,即眾生無福田,要身披袈裟是不容易的;戒是道德的因果的標準。又六道中唯有人道才有三寶的存在,所以人間若二寶不復存在,就是「世間眼滅。」因此身為二寶弟子,更應護持三寶。在這兒我想提出一點與諸位共同勉勵:應知出家人的家務事,在家居士不宜過問,佛在世時一次有四十個比丘共同修行,後來因意見不同分成兩派。初一、十五居士要來供養時,不知該供養那邊,去請問佛陀,佛說:「如析金杖分分皆金都該供養。」居士若插手出家師父的寺事,則會有破和合僧之虞,跛和合僧是要墮地獄的。是故,居士們應切記勿在僧團里造謠生非挑撥離間,障礙僧眾的道業。熱心護持三寶是應該的,但不要感情用事。
問:佛陀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腳踏七步蓮花口宣: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有有小朋友問我:「有這回事嗎?」又「唯我獨尊」的」我」是指真如本性嗎?佛經每每記載佛是從其母肋下生,現實人問有這種事嗎?
答:這些思想的產生須推究到印度當時的文化背景。印度普遍流傳著:人民皆大梵天生,婆羅門從梵天頂上生,剎帝利從梵天腋下生,吠舍從梵天肚臍生,苜陀羅從梵天腳底生。佛陀是剎帝利種,印度人認為父母所生是假相,真正生他們的是大梵天。佛在印度出生,不能完全脫離印度的思想。而且當時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每一外道團體皆爭說自己的教主如何了不起,出生時天地放光,飛天祝賀,部份佛徒認為若不說些佛陀的神異,那佛的境界豈不輸給外道了,所以才有這些神話色彩出現。對一般信徒要贊佛的偉大,如只以理性來嘆佛智慧圓滿,慈悲廣大,怕世人較難領會。所以從神話如神通奇跡來顯出聖者的偉大,就容易受廣大群眾的信仰。
答:佛經是不是佛法,跟佛經是否佛親口所說,是兩個問題。佛經是五種人說:佛說、佛弟子說、天仙說、鬼神說、化人說(後三種人皆須皈依三寶)。依現今的研究,最原始最可靠的佛經是阿含經。四阿含中又以雜阿含最原始,雜阿舍也不全是佛說,有比丘、比丘尼、阿羅漢說、長者居士說、長者居士說,可見在原始佛教里即有「非佛親口所說方稱佛經」的態度。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說:「入佛法相,名為佛法。」法相又稱法印,亦即三法印。凡與無常、無我涅槃三印相應即名佛法。所以佛經沒有真假的問題,只有了義不了義方便說究竟說之別,沒有所謂的真偽。
答:佛經說這個世界有四大部洲,我們現住的洲是南瞻部洲,四大部洲圍著中央的須彌山,太陽月亮繞著須彌山運轉,須彌山,頂即利天。四大部洲及須彌山是印度人的未宙觀,非佛說。佛在世時,說法有兩個原則:(1)法饒益(2)義饒益。「法饒益」,能斷煩惱得解脫,了生死證聖果的法名法饒益。「義饒益」,不違背世間的善良風俗佛皆隨喜包容,絕不排斥。這兩個原則到龍樹菩薩時又增加成四個原則,即四悉檀。(1)世間悉檀,(2)對治悉檀,(3)各各為人悉壇,(4)第一義諦悉檀。「悉檀」成就義,用四種法門成就一切眾生得入聖法的四個宗旨。世問悉檀即隨順世門善良風俗的義饒益。佛教的宇宙觀是中邊不可得,因為宇宙是眾生的依報,其存在時間可長可短,可有可無。隨眾生的依報不斷的變化,沒有一真實相。不能以為先有宇宙的產生是為了讓人生於其中,持這種鑽牛角尖的論點是天文學家;中國古代的宇宙觀也以為天地生萬物。佛教則主張先有眾生的正報,才有山河大地的依報。因此我們實在不需要花精神時間去探討宇宙的終始、大小、有邊、無邊這等戲論。箭喻經說:「如有一人不慎被毒箭射到,家人要送他就醫,中箭的人說,慢點,我要先弄清楚箭的來源。射我的人是誰?家住何方?箭木產於何地?毒出自何處?未等他弄明白,就因箭毒攻心而死,這人不是很可可笑、愚痴嗎?
答:我對佛法的體會是,修行有兩種,一為有相修一為無相修。參禪靜坐是屬無相而修,沒有個形象可供觀想。如中觀的觀空亦是無相而修,這種根機是上等利根人,這是究竟了義說。若是方便說即有相修行(有相是指有個外在形像供我們觀想)如觀想極樂世界,觀想佛身萬德庄嚴這些皆屬有相修。密宗也是有相修,我的根據來自密教的大日經,全名「大毗盧遮那佛神變加持經。」簡稱大日經,其七卷。裡面所談不外教相、事相。教相是教典理論,事相是曼荼羅、手印、供物等。經文亦說:「甚深無相法,劣慧所不堪,為應彼等故,兼存有相說。」中觀的空、無相、無願是甚深無相法,故眾生難修。應知各宗各派皆不離理事,學中觀的人慾修凈土法,就必須先融會中觀的理,再觀想他方凈土,持念佛號。在中觀的正知見引導下修凈土法門,將會更深澈。
問:五教能否歸一?殊途可同歸嗎?
答:殊途同歸有兩種:一是各宗教的殊途同歸,一是佛教各宗派的殊途同歸。五教不能歸一,因為要理同才能事同(殊途是事,同歸是理,理事定要相應才能歸一,五教的理根本不同,哪能同歸!而佛教的大小乘各宗派也不見得能同歸。八正道第一即強調正見;六和合中,也首提「見和同解。」理不同會裂,小乘的理是三法印,大乘的理是般若空性。中觀非特屬一那一法門,中觀的理是共般若,為度化眾生才成不共般若。唯識宗說共般若是方便智。千萬記住:大小乘顯密教都具有般若,無論學那宗派皆不能離般若而修。未了祝大家新年有新的開始,法喜充滿,早日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