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凱法師:生命的守護者決定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生命的守護者決定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聖凱法師

  每一個凈土都應該是環境凈化、生活凈化、經濟凈化、人群凈化、身心凈化。

  --阿彌陀佛並不是反對生活本身,而是反對生活享受的貪戀。

  --人類在摧毀其他動物自然的完整的同時,同樣危害到所有人類健康

  --任何生命都是貪生怕死的,都希望擁有「生之快樂」。同樣,人需要維持生命,其他生命形態的生命也是如此。

  --中國佛教生態學的理念

  當西方批判基督教的遲鈍時,我們中國佛教界更是遲鈍得可怕,可能都接近於麻木不仁。因為,每一個時代佛教的發展,都是要解決一個時代所面臨的困惑,都要為這個時代的發展提供一種清醒頭腦佛教最大的社會功能,就是一種清醒劑的作用,可是我們現在佛教界根本沒有時代意識,我們被經濟大潮沖昏了頭腦社會經濟開放,我們佛教也去湊熱鬧。所以,我們自己也困惑了,拿什麼提供給社會呢?

  但是,我們偉大的佛陀祖師大德們已經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思想資糧,佛法是最大的寶庫,只是需要我們去挖掘。環保的理念一般來說,無非是清凈國土、尊重生命,這就是我佛教經常掛在嘴上的「庄嚴國土,利樂有情」。下面,我們簡單介紹有關中佛教生態學的理念

  1、凈心與凈土

  凈土人類的共同理想,更是佛教徒的共同追求。但是,在佛教的經論中,「凈土」被稱為「佛剎」、「佛界」、「佛土」。池田大作先生說:「所謂佛界,就是一種有無生命力的實際存在,它來自於探究宇宙生命的客觀規律智慧以及對宇宙生命和自體生命一樣的感知,它是建立幸福的真正源泉。」首先,凈土或佛界是完全可以達到的,但是必須通過我們的努力,通過自我完善、自我提升,達到宇宙生命和個體生命的融和,這樣我們就生活凈土中。

  提起「凈土」,一般佛教徒馬上會說那是西方凈土」。佛陀所宣示的西方極樂世界依正庄嚴印度世親菩薩在《往生論》中,將西方極樂世界依正庄嚴概括為三大類:器世界庄嚴阿彌陀佛庄嚴、諸菩薩庄嚴,共二十九種庄嚴。其實,每一個凈土都應該是環境凈化、生活凈化、經濟凈化、人群凈化、身心凈化。但是,我們在提倡「求生凈土」時,不要忘記凈土成就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必須「庄嚴凈土」。念阿彌陀佛,而不阿彌陀佛的精神努力庄嚴凈土這就叫做「占阿彌陀佛的便宜」,非真佛子矣!

  凈土修行,主要是從人性健全的發展著手,因為作為凡夫,總有許多慾望,所以阿彌陀佛在建設極樂世界時,就充分考慮到人性的特點,讓人們在凈土生活時,滿足往生者的慾望這是順應人性的特點,而且讓人們明白生活本身的意義,從而清凈生活,克服自我中心主義。凈土生活是著重於人的解脫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修行。從凈土的種種庄嚴,我們就可以知道阿彌陀佛並不是反對生活本身,而是反對生活享受的貪戀。

  近現代佛教的發展,為了讓更多佛教徒重視現實生活,又提出「人間凈土」,提倡在現實社會建設美麗的凈土。而「人間凈土」與「佛教環保」,其理論依據皆來源於《維摩詰經》中所說的「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但是,對這句話的理解,會引起不同的環保理念

  台灣佛教界已經開始從事環保工作。其中,以花蓮慈濟功德會所推動的「預約人間凈土」,以及台北農禪寺和法鼓山所提倡的「心靈環保」來說,當代台灣佛教界的環保運動,可謂成果斐然。但是,台灣楊惠南教授對這兩種環保理念提出批評:第一、在實際的環保工作方面。二者都偏於垃圾回收和植樹,未能觸及污染台灣環境的兩大污染源:資本家所開設的工廠,以及代表著資本家利益的政府;第二、在環保理念的建立方面。二者都有「重(內)心」輕「(外)境」的傾向:二者都偏於「心理垃圾」(貪、瞋、痴等煩惱)的去除,卻忽略了外在世界真正垃圾(土地污染、河川污染、空氣污染、核能污染)的防治與清理。同時,楊惠南教授還認為「預約人間凈土」和「心靈環保」之所以有所偏頗、值得商榷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錯誤地以為︰一己內心煩惱的掃除,即可達到外在世界污染的徹底清理。他們不了解︰外在世界清凈,乃是達到內心解脫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在《維摩詰經》中,討論到「凈土之行」時,其實有非常長的一段經文,而後代引用者往往斷章取義,因此引起一些偏頗。首先,寶積菩薩釋迦牟尼佛,請教「菩薩凈土之行」。佛陀回答說︰「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也就是說,眾生有許多不同的類別;不同類別的眾生,應該有不同型態的凈土(佛土)。然後,佛陀詳細開示十七種修習「凈土之行」的德目:(1)直心;(2)深心;(3)菩提心;(4)布施;(5)持戒;(6)忍辱;(7)精進;(8)禪定;(9)智慧;(10)四無量心;(11)四攝法;(12)方便;(13)三十七道品;(14)迴向心;(15)說除八難;(16)自守戒行,不譏彼缺;(17)十善

  然後,佛陀又作了一段重要開示:「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凈。隨佛土凈,則說法凈。隨說法凈,則智慧凈。隨智慧凈,則其心凈。隨其心凈,則一切功德凈。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

  這段經文中又提出十三個修行次第,總結起來就是「行凈則眾生凈」,「眾生凈則佛土凈」,「佛土凈則心凈」。然後,才說有名的「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所以,楊惠南教授指出,「佛土凈」顯然比內在的「心凈」更加必要而根本。這意味著:「佛土凈」是「心凈」的「(原)因」,而不是「(結)果」。也就是說,如果外在的佛土不清凈,那麼,內在的心中煩惱也就無法徹底地清凈。只要「境解脫」,那麼,緊跟著也就「心解脫」,乃至徹底的解脫成佛--「一切功德凈」。

  從經文我們可以看出,凈土成就是因為修習「凈土之行」,而我們雖然清凈自己內心世界煩惱,但是無法使所有眾生都得清凈凈土關鍵在於「眾生凈」。只有讓更多的人從事「凈土之行」,我們的凈土才能成就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佛教作為一種宗教,在中國社會中其實是一種「弱勢群體」,出家人更是社會的「另類」,從古到今都是如此。我們佛教界只能呼籲更多的佛教徒參與佛教事業對於佛教徒來說,我們是缺乏號召力的。環保事業也是如此。佛法的教化,從來都是通過感動、勸導的方法,無法用強制力量來實行佛陀教義。所以這樣,我們就能理解「心靈環保」與「預約人間凈土」,所以證嚴法師才會把「不說謊」、「生氣念佛」、「開車時不要趕路、搶路」、「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等純屬內在心靈修養的德目,當作是環保的德目。這其實是通過佛教徒本身的努力,將更多的個體生命組成一種群體生命,從而才會因「眾生凈」而得到「佛土凈」。只有將我們的目光,從經典移到現實社會才會很好地理解教義與實踐的差異

  2、尊重生命

  「國土凈」是離不開眾生凈」的,所以真正的國土凈至少有兩種內涵:

  一、在器世間,使一切存在優美而有秩序的共存中,充滿生意和諧

  二、在自他關係中,得解脫自在更能實現和樂清凈的人生理想於世間。如果把它轉化成生態學的涵義,則是:一、維護生態系的完整性與良好的運作狀態;二、建立和維持一個能夠健全運作的社會。那麼,國土凈的最切合實際的行動,莫過於能夠使生態系充滿活力與使社會永續長存。

  當然,要實現國土清凈,必須先使眾生得到清凈。所以,佛教提出「尊重生命」。從生態學來說,這里的生命應該包括一切生物界,即植物動物在這方面,我們提出無情有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慈悲三個理念

  (1)輪迴佛性慈悲。深層生態學已經指出,現代生態危機根源於人類中心主義,因此消除人類中心主義是生態學發展的前提,也是環境理學的基本原則人類在摧毀其他動物自然的完整的同時,同樣危害到所有人類健康

  而佛法雖然主張以人為本,但是能統攝宇宙內一切有情。人雖然是宇宙生命的中心,但是人作為一種生命形態並不是固定的。生命形態的轉化,讓人類看到自己生命無常態,任何生命形態都有可能是自己的過去或未來這就生命緣起理論所透露出來的智慧,從這一層面來說,我們完全沒有理由對其他生命形態採取一種傲慢、殘暴的態度

  同時,佛法還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都能成佛,不但人具有這種最高的權利,其他生命形態的眾生同樣具有,這充分肯定了生命尊嚴生命尊嚴之所以至高無上是因為所有的生命都包含著極其珍貴的至寶--佛性在這一點上所有眾生都是平等的。所以,《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正因為領悟到了這一點,才會對一切眾生加以禮拜。就是說,任何生命都有構成作為生命尊嚴性的根本,了解到這一點,就是用尊敬心情來對待其他生命

  從「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生命尊嚴加以提升,佛法提倡「慈悲」,這就是消除自我中心主義以及利己主義的精神。「慈悲簡單地說就是「與樂拔苦」。「拔苦」是建立在「同苦」的基礎上也就是去感受對方的痛苦,感同身受,來根除這種痛苦;「與樂」就是給予其他生命的「生之快樂」,這種樂是從生命深處湧現出的純潔、強有力的快樂

  任何生命都是貪生怕死的,都希望擁有「生之快樂」。同樣,人需要維持生命,其他生命形態的生命也是如此。而我們人類卻把快樂建立在其他生命痛苦之上。佛陀正是看到這一點,從生命尊嚴處提出佛教徒要戒殺、放生。所以,《梵網經》中說:「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這種對生命的充分尊敬,正是我們佛教生態的最大貢獻

  (2)無情有性。生態是由生命體系與非生命體系構成的,二者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它們是融合而不可分的整體。這就是「依正不二」的思想,所以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復雜的生命網,這個網格是各部分有序運轉的有機體,從而結合成和諧與完整的一體。因此,對非生命體系的掠奪、干擾、破壞,都會使支持生命存在的結構解體,都是違反生命網的原則

  對於生命體系,佛教不但從這種緣起理論來給予相當的關注,而且還提出「無情有性」把非生命體系進行提升到生命尊嚴。唐代天台宗的湛然法師遵循天台一念三千的性具思想,提出佛性圓融、體遍的特點。這就是說眾生煩惱妄染心體上,本具有正因佛性,能了解其非內外、遍虛空特性,即不隔於無情。同時,湛然法師還認為法性即佛性,因此佛性不是有情所專有。法性即佛性隨緣真如佛性異名,故說真如隨緣佛性隨緣佛性是法佛性,而法佛與真如「體一名異」。這樣,如草木無情也具有佛性。所謂「一佛成道,觀見法界草木國土,悉皆成佛」,如此的佛性觀,不但使人類無情世界草木國土不再以萬物之靈的征服者自居,更使人有情世界的其它眾生平等視之,而將自然界視為「生命同體」。

  人不生命同體主人,而是生命同體的守護者,人的尊嚴就體現在這種守護之中。守護意味著對自然萬物慈悲為懷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的尊嚴是從慈悲和諧中涌流而出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