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文法師:界文法師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二次課 下節

下節
    繼續介紹發起序。
    「入舍衛大城乞食」。佛陀進入舍衛城乞食。
    「次第乞已,還至本處」。
    《薩婆多毗尼毗婆沙論》中說有三種次第乞:
    1、一日到一家,得食則食,不足即止;(這是最嚴格的)
    2、次第到七家,得食則食,不得亦止;
    3、次第從家至家,食足則止,不限多少。後日乞食,還從先次,從家至家。(「還從先次……」,指的是按照順序接下去,比如上一次托缽到第5家,下一次就從第6家開始。)
    請大家思考:乞食的利益是什麼?
    (學員回答:可以讓眾生福田。可以去除貢高我慢。可以斷除貪著,碰到什麼吃什麼,不會挑揀。可以斷除分別心。可以在這過程中修習忍辱。可以多一點時間說法。)
    大家都回答得非常好,說出了要點。
    乞食,是出於慈悲心讓眾生福田。在泰國國王曾經有些事情做得不對,被比丘們「覆缽羯磨」,也就是不接受他的供養這是非常嚴厲的處罰,後來國王親自到僧團去賠禮道歉。他害怕這樣的處罰,就是因為這樣一來,他失去種福田機會了。次第乞食也是這個道理,給眾生平等機會
    乞食也可以去除我們的驕慢佛陀都親自托缽乞食,他有那麼大的福報都是如此清凈,如此謙虛,我們就更不應傲慢了。
    乞食的意義還很多。過去,在家人想要聽經聞法,就可以家裡准備好,請師父來應供,師父吃完飯之後,請他說法。這樣,在家人學佛很方便。
    在中國,乞食制度沒有開展起來。當然,由在家人食物送到僧團里來戒律也允許。
    在家居士普同供養十方僧的功德,較別請五百阿羅漢功德更大,因為別請是有分別心的。
    對出家人來說,在寺院里不必出去,這是得到了一種保護,斷除了很多外緣,很清凈。但是從弘法的角度來說,在家人出家人就不那麼容易了。不過現在有網路弘法等新的辦法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吃完飯,佛陀回來,把衣服和缽收好,洗了腳,把打坐座位鋪好。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細節。有的譯本里,還在這講到佛陀結跏趺坐,正念而住,開始禪修。
    從發起序里,我們看到了佛陀的哪些品質呢?平等清凈,嚴持戒律,有大慈悲心。還有如如不動——在那麼繁華的大城市,有種種色聲香味觸法的欲樂,他是托缽乞食、隨緣教化的,那個緣過了之後,馬上就還至本處,不受色塵沾染。用心體會《金剛經》的經文,可以感受到如來安詳
    托缽等行為,是如來的身業;打坐住於正念,是如來的意業;隨後的說法,是如來的語業。所以這部經講了如來語意三業的表現。
    也有人說這部經以如來的戒定慧為發起。搭衣持缽,屬於持戒。洗足已,敷座而坐,這是禪定。後面的開示法相義理則是智慧
    《華嚴經》等很多經典中,佛放光現瑞。《金剛經》卻不同,佛陀顯現得那麼普通,就是穿衣吃飯,行住坐卧。用意何在?
    《金剛經》要說的是甚深般若法門。但是,般若,是不是在生活之外,另外去尋找空性呢?般若,恰恰體現在穿衣吃飯,行住坐卧之中。所以,本經的開篇非常自然,表現出悲智圓滿佛陀生活中是什麼狀態。我們也要以這樣的態度,在生活中、在待人接物受持這部經。經文中也表現出佛陀的戒定慧,這告訴我們,不是證悟了空性,就可以什麼都不在乎了。佛陀眾生執著於邪慧,落入斷滅空,因此這部經的發起,以身語意來顯現。
    般若經的核心在於說一切法無自性空,離種種執著。但若未能深得般若真義,往往信戒無基,妄取一空,以為一切都可不必要了。實際上性空離相,並不是離開緣起法,而是要從日常生活中去體驗。衣食住行正是正觀性空的道場

二、正宗分
    時,長老菩提大眾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一)須菩提
    本經的重要人物出現了,這部經的當機眾須菩提長老,為大家請法。
    長老:齒德俱尊之稱。唐譯「具壽」,唯顯年老;魏譯「慧命」惟顯德長。
    此經為何以須菩提為發起人?要了解其中含義,我們需要了解須菩提這個人物。須菩提又名空生,也譯作善現。
    須菩提出生的時候,呈現了一種瑞相:家裡東西全部消失,過一段又出現了。這象徵孩子長大之後,將是解空第一。這是「空生」的含義。《佛說阿羅漢具德經》中說:「復有聲聞常行布施,而能不滅解空第一,須菩提比丘是。」
    解空第一並不是須菩提發起《金剛經》的唯一原因。須菩提有一品質,他長期布施
    《大智度論》第11卷中說:「須菩提弟子中,得無諍三昧最第一。」阿羅漢六種,品位不同,其中無諍的阿羅漢是最殊勝的。他慈悲心重,「常觀眾生,不令心惱,多行憐愍。」他特別護持自己的行為,注意不要損惱眾生。乞食之前,他要先修慈心三昧,然後以大慈悲心去托缽。「諸菩薩者,弘大誓願以度眾生,憐愍相同,是故命說。 」須菩提僧人相,但他的憐愍心與菩薩差不多,所以由他來提出《金剛經》中的問題。「複次,是須菩提好行空三昧。……須菩提常行空三昧,與般若波羅蜜空相相應。以是故,佛命令說般若波羅蜜。」根本般若的第一品,也由須菩提發起,此中含義很深。
    我們要知道,這部由須菩提發起的經,不僅僅是講空性的,也是講慈悲的。我們要慢慢地來體味它。
    須菩提是給孤獨長者最小的弟弟。須菩提第一次見到佛陀,就是在祗樹給孤獨園,見到佛陀後,即證得初果,隨後出家出家後成為大阿羅漢,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南傳佛教也有關於須菩提的記載:須菩提在樹林里露天修行,不住房屋。因為他功德很大,非人和天神恭敬他,怕雨淋到他,遂使他所在的地區不下雨。天不降雨,莊稼收不上來,老百姓很著急,也不知道什麼原因。須菩提禪定里觀察到這個因緣,就給自己搭了個小棚子,棚子搭好了,就開始下雨了。
    佛陀到三十三天為母說法,離開了較長時間,回來的時候,很多弟子都想早點見到佛陀。其中蓮花比丘尼用神通化身得像大梵天王一樣庄嚴,眾人都給她讓路。她到了佛陀面前,恢復了比丘尼相,頂禮佛陀佛陀說,其實你不第一個見到我的,須菩提才是第一個見到我的。當時須菩提也想來見佛陀,而又想到,佛陀之所以成佛,就是由於空性,如果我證到空性,則是正見佛,所以他就去禪修,觀察空性。

    (二)如來
    如來,佛的十大名號之一,音譯作多陀阿伽陀、多他阿伽度、多陀阿伽度、怛薩阿竭、怛他哦多、多阿竭。又作如去。為佛十號之一。即佛之尊稱。
    佛陀即乘真理而來,由真如而現身,故尊稱佛陀如來
    《長阿含卷十二清凈經》中說:「佛於初夜成最正覺末後夜,於其中間有所言說盡皆如實,故名如來。複次,如來所說如事,事如所說故名如來。」
    《金剛經》中,用了佛陀的三個名號:佛、世尊如來。佛,覺悟世尊尊貴有德。如來真理化身
    空性,並不是佛發明的。佛是否出世,緣起性空的真理都是如此。佛覺悟了這些真理,如實地說了出來。
    我們學習佛法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

    (三)提問的禮儀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們看到,須菩提提問時,是很有禮貌的。
    偏袒右肩,是因為印度衣服是一塊搭在身上的布料,做事時要把右肩偏袒出來,如果包住了,就沒辦法做事了。面對尊敬的人,偏袒右肩就是表示:「我願意為你服務,我已經准備好了。」所以這是很高的禮節。我們繞佛時右繞,也是這個道理,把右手對著佛陀,表示願意為佛服務。
    雙膝著地,是長跪。右膝著地,是胡跪。這是禮節上的差異兩種跪法都可以。
    合掌有多種含義,有人說這表示一朵未開的蓮花,有人說這表示不偏左也不偏右的中道,有人說這表示手裡沒有武器,這是一種很好的禮節。

    (四)希有
    希有是對佛的贊嘆。
    三種希有
    一實相般若難證難入,惟佛窮底,故為希有
    空性的法太難了,我們看一切都是實在的,看不破,放不下,而佛陀能做到。這是贊嘆佛的智慧
    二已證實智,為物施權,權實不二,故為希有
    證得了空性,而能夠不著於空性地利益眾生這是阿羅漢都做不到的。這是贊嘆佛的慈悲
    三知彼群機有熟未熟,熟善護念,未熟付囑,於一切時一切行中,具斯二利,故為希有
    佛陀度化眾生能力也是最圓滿的,他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機,可以給眾生最適合的法,他的一切行動都帶著利益眾生的方便。這是贊嘆佛的能力

    (五)護念、付囑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這一段,在義凈翻譯的版本里是:「最勝利益,益諸菩薩;最勝付囑,囑諸菩薩。」我們從這里可以看出,護念是對眾生利益的意思。
    「護念」是身業和意業。從發心和行動上利益
    依無著論,「利樂相應為善攝」,「樂者是現見法,利者是未來世」。——現法中給予安樂未來增上。
    世親解釋為:「謂於菩薩身中與智慧力,令成就佛法故;又彼菩薩攝取眾生,與教化力,是名善護念應知。」——讓菩薩成就自身的佛法,也給菩薩度化眾生能力。從這兩個方面來利益菩薩
    父母都會護念孩子,但是,是不是善護念呢?那就未必了。很多父母溺愛孩子,撫養不當,反而讓孩子痛苦。真正要利益一個人,要善護念。佛陀有善護念的能力
    「付囑」是語業。
    無著論中從三個方面來講,以「入處」(於善友所善付囑故);「法爾得」(已得善攝菩薩於他所法爾善攝);「轉教」(汝等於余菩薩應當善攝)來解釋。
    入處:對初學者來說,佛陀給他託付一個老師出家以後有所依止。
    法爾得:對已經入門的人來說,要好好地受持法義,不要退轉。
    轉教:已經成熟弟子,要再去帶其他的弟子
    世親簡單地說為:「於得未得功德中,懼其退失付授智者。又得不退者,不舍大乘故,未得不退者,於大乘中欲令勝進故,是名善付囑。」——弟子不管得沒得到功德,都告訴他要依止善知識。對已經證到不退的大弟子,鼓勵他不大乘。對沒有得到不退弟子,鼓勵他好好加油。
    善護念和善付囑,是從語意三業說如來能夠利益弟子,關懷弟子

    (六)本經最核心的問題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這是本經中最靈魂、最核心的問題。
    一個發了菩提心的菩薩,怎麼去安住一顆心?在修行過程中,如何去降伏煩惱和偏差呢?
    當年二祖為了向達摩求法,在雪地里跪了一天一夜,又把自己的手臂砍下。達摩問他想得到什麼,二祖說:「我心難安,乞師與安。」他說的也是這個問題
    我們的心充滿了煩惱,這么躁動,這么迷茫,該怎麼安住,該怎麼降付呢?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問題。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所以佛馬上就贊嘆他。
    諦聽:要遠離三種過失
    佛陀也非常慷慨,沒有拒絕這個問題
    願:願望。樂:歡喜。欲:渴求。
    佛是怎樣回答的,我們看下面的「大乘正宗分」。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須菩提先問的是住,但佛陀先答的是降伏。為什麼這樣安排?怎樣降伏?我們下一次課再繼續講。

    思考題:
    1、發起序的啟示。
    2、作為一個大乘佛子,應如何安住其心
    同時請大家思考一下,為什麼佛陀先回答如何降伏。
    下課後,請大家多多讀誦《金剛經》。

    迴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眾生,皆共成佛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