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課(講於2009年3月14日)
上節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佛!
今天的天氣非常好,明天就是觀音菩薩的聖誕了。在這樣一個吉祥的日子裡,我們繼續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以往的課程中,我們學習了這部經的序分。序分表現出了佛陀平等、清凈的內心世界。同時我們也能感受到,佛陀並不著於功德之相。他雖然證到了佛陀的果位,但仍然跟普通的僧眾一樣去乞食,並沒有顯出什麼特殊。他雖然已經不會再散亂了,但吃完飯之後,也仍然和僧眾一樣打坐修禪定。他也不著空,該搭衣的時候搭衣,在合適的時候托缽,回來之後要洗足,打坐之前要敷座,舉動一絲不亂,恰如其分,非常庄嚴。佛陀用他的行為告訴我們,一個證到空性的人應該怎樣生活。這是無聲的說法。
須菩提是解空第一的阿羅漢,他從佛陀的一舉一動中體悟到,這是圓滿的空性的表現,所以發出了由衷的贊嘆。為了利益其他佛弟子,須菩提繼續向佛陀請法,請他用語言開示,佛弟子應該如何生活,如何降伏我們的煩惱。這就是這部經的發起。
今天,我們進入「大乘正宗分」。
一、發心菩提
在「大乘正宗分」,佛陀開始正式開示,如何降伏和安住我們的心。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一段所說的,也就是五種菩提之中的發心菩提階段。
(一)先答降伏,後說安住
須菩提提問的時候,先問的是如何住,而佛陀先回答的是如何降伏。這其中是有深意的。
我們每一個凡夫,都想把心安住下來,都想不執著,想放下……道理都明白,但是我們安住不了。有時候,越想安住,越是不行,反而因此產生了煩惱。我經常接觸到一些居士,他們說:「師父,我們知道不應該生氣,但是遇到一些事情時就是生氣。生了氣之後,又氣自己生了氣。」
佛陀先說如何降伏,是告訴我們,不需要執著於住。不要說,我要安住在一切放下的狀態裡邊,或者我要安住於空性。為什麼我們不能安住呢?因為我們有煩惱。一旦降伏了煩惱,降伏了自己錯誤的見解,心自然安住。
佛法不是壓抑,不是要求你必須怎麼樣,而是從緣起的角度看問題。降伏了煩惱和無明,清凈自性就會顯露出來。經典里常說,一切眾生本來就有佛性。緣起性空的真理,本來就擺在那兒,不需要去求,而是需要把錯誤的東西去掉。所以禪宗的祖師說:「但盡凡心,莫求聖解。」把你的凡夫心去掉就行了,不要另外去求一個開悟。
修行的用功處,不是告訴自己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而是踏踏實實地從對治煩惱做起。看看自己——我們的思維方式有沒有錯誤?我們的執著在哪裡?找到因緣,一切就能隨因緣法自然而然地解決。把錯誤的心行,調整到正確的狀態。
(二)如何降伏
那麼,怎麼來調整?什麼是正確的?經典里講了兩個方面,「應如是降伏其心」。
1、由利己轉為利他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這里講的是利他,要度化一切眾生。降伏煩惱,第一要從利己轉為利他。
只在乎自己的安樂,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利他之心,是一切世間幸福安樂的根本。
中國有一句老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們覺得,一個人為自己著想,好像是天經地義的,如果他不為自己考慮,能活得好嗎?但是佛法告訴我們,人在乎自己會帶來痛苦,為他人著想,反而會幸福安樂。正是因為人們執著於自我,一言一行都為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著想,這個世界才充滿著鬥爭,人們因此互相傷害,給世間帶來很多煩惱。如果每個人都能發起利他之心,想著我能為別人做些什麼,那麼,小到每個家庭、每個單位,大到每個國家和一切眾生,都會團結與和睦。佛陀看到了痛苦的根本:眾生想得到幸福的時候,恰恰在製造痛苦。我們想要幸福,必須從利己轉為利他。
大家讀了《金剛經》,首先要從自己做起,用利他的精神生活,用利他的心態待人處事,就能逐漸轉化周圍的環境,逐漸影響周圍的人,這個世間會變得越來越好。這是我們作為大乘佛弟子的根本,要把心調整到這樣的狀態。
利他之心要發到什麼程度,有四個特徵:
(1)廣大
對象為一切眾生。
如果你只是利益自己的家人,不管其他人,只是愛護自己國家的人,不管其他國家的人,那還不是真正的慈悲。利他的對象是一切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是眾生的四種形態。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指的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眾生。
(2)第一
給的是最高的利益。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們給眾生什麼利益呢?是給一些衣食,還是安慰、陪伴?《金剛經》告訴我們,是要讓眾生進入無餘涅槃。
涅槃是什麼?有人會以為,所謂涅槃,就是死了。事實上,涅槃,是斷除一切煩惱,並不是死後才證到的。
經典告訴我們,聲聞乘的涅槃有兩種:有餘依涅槃和無餘涅槃。有餘依涅槃,在證到阿羅漢之後就證到了。阿羅漢雖然證到了涅槃,但由於過去的業力牽引,他的身體還在世間,這一期生命沒有結束之前,還要承受一些肉體上的痛苦,還有衣食住行的種種需求,所以還是有餘的。當阿羅漢臨終的時候,連身體也舍掉了,徹底進入了不生不滅的法性,就進入了無餘涅槃。
但是我們這里講的無餘涅槃,是大乘的無餘涅槃。天台疏雲:「大乘以累無不盡,德無不圓名無餘也。」累,指的是一切無明和煩惱。無明和煩惱盡除,智慧與福德圓滿,叫做無餘涅槃。
在《金剛經》的其他譯本里,也把無餘涅槃翻譯為「無住處涅槃」——不住涅槃,也不住生死。這是佛陀的果位。我們要利益眾生,是要讓眾生成佛的。
(3)常
發心恆常。
我們的發心,要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是盡未來際的。
有人會說,佛法不是講無常嗎,你在這里怎麼說常呢,這個常,是不是常見,是不是執著?這里說的常,是緣起的「常」——只要還有眾生,菩薩就有悲心,就不會舍棄,就要度化。《普賢行願品》的十大願王,每一個發願,都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
(4)不顛倒
斷除顛倒執著。
雖然菩薩度化了無量無邊的眾生,但他不會執著於度眾生的相。「我很厲害,我度化了那麼多眾生」,他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只要有眾生相,就還有我相,「你們是眾生,我來度化你們」,這樣有了人我的分別,自他不可能平等,最清凈的還是自己,而別人都是度化的對象,悲心就不可能圓滿。
除了佛教,其他宗教都有人我的分別,神至高無上,而人們是他可憐的臣民。佛法里沒有這種思想。佛陀度化眾生,沒有眾生相,沒有我相,一切眾生平等平等。佛陀知道,眾生也是佛,不過是迷惑顛倒了,而眾生成佛也要靠自己的努力,自覺自度。佛陀和菩薩,只是給眾生增上緣。
也有經典里講到,眾生是緣起相。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意思。有因有緣,眾生染污;有因有緣,眾生清凈。一切法都是緣起的。度化一個人,不是把他一下子從迷惑的狀態拉到覺悟的狀態。沒有因緣,佛也不能度眾生。眾生自己的根基成熟了,佛陀一句話就能令他開悟。
2、由著我轉為無我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這一段,是說要由著我轉為無我。「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很多註解里都說:我,就是自我;人,跟我相對;我和人加在一起,從空間上說就是眾生;我和人從時間上說,連綿不斷地相續,就是壽者。這種解釋,聽起來是比較圓滿的。但是,從《大智度論》、從無著菩薩對《般若經》的註解上來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指的都是「我」。
我,有十六種異名。
「皆是一我,但以隨事為異:
於五眾中,我我所心起故,名為我;(五眾,就是五蘊。在五蘊中,認為這是我的身心。)
五眾和合中生故,名為眾生;
命根成就故,名為壽者、命者;(有命根,有一期生命的相似相續相。)
能起眾事,如父生子,名為生者;
乳哺衣食因緣得長,是名養育;
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因緣,是眾法有數,故名眾數;
行人法,故名為人;
手足能有所作,名為作者;
力能役他,故名使作者;
能造後世罪福業,故名能起者;
令他起後世罪福業,故名使起者;
後身受罪福果報,故名受者;
令他受苦樂,是名使受者;
目睹色,名為見者;
五識知,名為知者;(西方有哲學家說,我思故我在。)
複次用眼見色,以五邪見觀五眾,用世間出世間正見觀諸法,是名見者。
……如是諸法皆說是神。此神十方三世諸佛及諸賢聖求之不可得,但憶想分別,強為其名。諸法亦如是,皆空無實,但假為其名。」(神,也可以說是靈魂。但是這個「神」,恆常不變的、有主宰意義的「神」,是找不到的。)
有人會說,我的身心明明白白地在這里,這就是我。
現在醫學發達,可以移植器官。換掉心臟,你還是會覺得這是我;換掉肝臟,還是覺得這是我……全身都換一遍,也還是覺得這是我。你不會因此覺得你變成了別人。那就是說,這個身體不是我。
於是有人會說,身體不是我,但我的心是我,這是我的心靈感受嘛。佛陀在經典里說,如果你執著於身體是我,還可以說是因為身體有相似相續的現象;如果你執著於心,要知道,心是剎那生滅的。剛才你還在發火,轉眼之間你又笑了,發火的那個和笑的那個,到底哪一個是你呢?昨天你可能很愚痴,而今天就開悟了,愚痴的那個和開悟的那個,哪一個是你呢?
身心都不是我。有人說,我是住在身心裡邊的東西,就像住在房舍裡邊。也有人說,我是離開身心之外的一個東西,在那裡輪迴著。佛陀告訴我們,離開身心說有一個我,那是找不到的。離開了身體,說有一個我,你能感覺到嗎?對你來說有意義嗎?沒有任何意義。所以佛陀說,那是戲論。
所謂自我,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的一個假相。它剎那剎那在遷流變化著。坐在你們面前的這個人,可能昨天還很不錯,今天就不行了。哪一個才是這個人呢?他是個好人還是壞人?都不要執著。如果你有執著,就是痛苦的根本。
我們經常見到,孩子已經長大了,而父母還像對待小孩子那樣對待他。這樣的話,孩子很煩惱,大人也想不通:我一直是這樣對待你,怎麼你大了,就不乖了,管不住你了?——那是因為孩子在變化,但大人卻沒有意識到這種變化。
在家庭生活中,也是這樣。戀愛的時候,兩個人看上去好像是金童玉女。可是結婚幾年、十幾年之後,還是那樣的白馬王子、純情少女嗎?可能一個變成了大腹便便的商人,另一個變成了穿著圍裙、頭發散亂的家庭婦女。如果你的心不跟著改變,相處的方式不跟著改變,就會有無窮無盡的煩惱。
古代有刻舟求劍的故事。船已經開走了,你按照船舷上刻下記號的地方打撈東西,怎能打撈得到?
了解無常性、無我性、空性,我們與人相處,我們看待自己,都是時時常新的。每一天,都能用嶄新的眼光來看世界,看周圍的人。
有的人很自卑,有的人很自大。我要告訴你,每一天你都在改變。如果你能夠不斷地增長你的智慧、福德,你就變得越來越優秀。如果你放縱自己的煩惱,不加緊學習,可能你昨天是優秀的,今天就已經落在時代的後邊。
緣起的道理,無我的道理,可以使我們保持強大的正念。
所以,佛陀以他的大智慧,給我們開始無常無我的真理。菩薩若有我相,就不是真正的菩薩。如果他還有我執,沒有完全遵循緣起法,那麼他的一切善行都是染污的。
不管我們求的是名利、快樂、平靜還是利他,只要有所執著,都是煩惱痛苦的根本!有人說,我不圖名利,只要快樂就好,可是有了這樣的念頭,你會發現你找不到快樂。有人說,我只要平平靜靜地過日子就行了。可是你執著於平靜,就會發現處處有人干擾你的平靜,樹欲靜而風不止,你又會嗔心大起。乃至於你說要利他,但是執著於度眾生的相,那你就會驕慢,或者看到眾生不像你想像得那麼好,你又會後悔,覺得似乎不該度他……種種煩惱都會出來的。
人的心靈非常微細。在我執的基礎上所做的一切善法,都是有所求,有所得,有所住的,仍然是生死輪迴之因。
《金剛經》是了義的經典,把人生說得非常透徹,告訴我們如何真正得到清凈心——不僅要利他,還要無相,無我。
(三)發心菩提總結
菩薩發菩提心,是以大悲為本,而大悲離開了般若空慧的攝持,即不能成就。悲心不足而慧力強,即退為二乘;悲心強而慧力不足,即墮為「敗壞菩薩」。必須慈悲與智慧相輔相成,才能降伏其心而安住菩提。
《大智度論》里講到敗壞菩薩,他的悲心很強,但是他的執著也很大。「敗壞菩薩者,本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遇善緣,五蓋覆心,行雜行,轉身受大富貴。或作國王,或大鬼神王、龍王等。以本造身口意惡業,不清凈故,不得生諸佛前,及天上人中無罪處,是名為敗壞菩薩。如是人雖失菩薩心,先世因緣故,猶好布施,多惱眾生,劫奪非法,取財以用作福。」
——就像有人殺富濟貧,自己覺得很不錯,但事實上這是不如法的。發菩提心是慈悲與智慧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