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念佛心要
《多念佛》
少說話,多念佛;少攀緣,多念佛。
少妄想,多念佛;少執著,多念佛。
少煩惱,多念佛;少痛苦,多念佛。
少懈怠,多念佛;少懷疑,多念佛。
少散亂,多念佛;少昏沈,多念佛。
少分別,多念佛;少計較,多念佛。
少抱怨,多念佛;少是非,多念佛。
少戲論,多念佛;少自欺,多念佛。
少傲慢,多念佛;少灑脫,多念佛。
少批評,多念佛;少聰明,多念佛。
少生氣,多念佛;少傷心,多念佛。
少無聊,多念佛;少發獃,多念佛。
一人落海,旁人慾救。
溺者言:吾不信,汝可救。
旁人言:汝要「信」可救、汝應「願」登岸、汝欲「行」此事。
此人終於溺斃!
不要跟自己的生死開玩笑,「自力」雖是可取,若再藉「佛力」定是穩當。
故勸大眾們!
念佛為求保佑,是一種迷信;念佛為求寄託,是一種信仰;念佛為求清凈,是一種壓抑;念佛為求開悟,是一種痛苦。那麼念佛為了什麼呢?萬緣放下,了無所求!
人不把握此生,只求往生,便是逃避;不見己佛,只求外佛,便是迷失。當知念佛念心,清清楚楚的念,明明白白的觀,亦不執能念的心、所念的佛,一直念到能所雙亡,自然便可一心不亂。
然而您可以體會到,念佛是一種幸福嗎?有個心在念,有句佛號被心念。自心在念,亦自心在聽;從心念起,又回歸於心。
到底「是您在念佛?還是佛在念您?」念就是念,不要用盡心思,去求如何念、如何凈?只要深深的感覺「佛在心中」,一切知足、感恩之心便油然而起,此時您便可以體會到,念佛是一種幸福!
不要只會念過去佛,而不懂得禮敬一切眾生,因為他們是未來佛。所以無事之時,心中要念佛;遇事來臨,心中要有佛。如此憶念,則「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您在念佛,您又是誰?原來您也是一尊未來佛!所以說:「是佛在念佛。」往外追逐是妄想,向內尋覓是執著,若能了知緣生緣滅的真相,何來看不破、放不下!從今以後,一句、一句佛號直直念,何愁煩惱不斷,清凈不生。
《人生何求》
去年已過,今年將來;
今年轉眼也會過,來年亦會年年來。
不知何年無來去?
前世已滅,今世已生;
今世剎那也會滅,來世亦會世世生。
不知何世無生滅?
前生未知,今生無知;
今生時時造惡業,來生感果轉不停。
不知何生無輪迴?
小不明大,近不知遠;
寒冰怎知夏炎熱,麻雀豈知鵬志高。
不知何時無愚痴?
人求名利,反誤一生;
利多再求也不盡,聲名遠播終會散。
不知何事無貪欲?
男歡女愛,愛恨情仇;
有情終究變無情,親家往往成冤家。
不知何愛無瞋恨?
讀書之士,恃才傲物;
會說卻是做不來,錯把知識當智慧。
不知何人無蒙昧?
瀟灑之人,故裝自在;
常言生死無所礙,遇境之時恐難安。
不知何念無虛假?
人怕生死,卻不解脫;
窮極一生逐虛妄,回頭反被無常追。
不知何處無顛倒?
眾多修行,花招百出;
皆是各唱自家調,談玄論妙無一用。
不知何法無高下?
縱有入道,成佛尚遠;
再修無量劫時間,且世世行菩薩道。
不知何心無退轉?
話說至此,還求何物;
人生無一物可得,夢中之人當覺醒。
那不知要求何事?
《生死事大》
朝生暮死,暮生朝死,幼生老死,老死幼生;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出,輪迴不斷;
百年光景,只在剎那,出息入息,無息則止;
今此色身,豈能長久,今此事業,怎能永恆;
日日塵勞,夜夜奔波,成敗貧富,終歸消散;
功名蓋世,無非一夢,富貴驚人,難免無常;
人我相爭,盡是得失,誰勝誰負,到頭成空;
世間事物,因緣所生,身心假我,何必執迷;
勸君深思,生死事大,此事不解,何生能了;
了悟生死,六道不來,一念清凈,便出三界;
雖迷未悟,切莫喪志,只要堅信,定能契入;
老實修行,勿再起疑,道心不退,必證菩提。
《了脫生死》
《大學》勸人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更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人應修身養德,與人無求,與世無爭。且宜多行正道,仁慈濟世,一不愧天地,二不昧良心,故《易經》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然修身行善,積人天福報,仍免不了一死,如《壇經》記載,五祖弘忍告誡其弟子:「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故大眾們,勿自誤誤人,自欺欺人,而言:「做人好就好,學佛做什麼?佛還不是教人行善,做好事!」這些觀念皆是一知半解,不識佛法的真實義!
不明白而有所論斷,便是無知;明白而不去力行,更是無明。人若只是相信自己的看法,則是主觀意識;若只相信別人的論調,便是無所主見。有智之人,當去深入了解,而非盲目的定論,這樣於己於人,皆無所益處。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此意味常人,不了解生死。如一統天下的秦始皇,雖貴為天子,仍對生死一籌莫展,為求長生不死,派徐福遠赴重洋,去找尋不死之方,但終究要面臨死亡。
不但在家如此,就連出家人也不例外。《續高僧傳》有此記載,北魏時,有沙門名曇鸞,因病到處求醫。而後感嘆的說:「人命危脆,旦夕無常。若能學得神仙之術,再來弘揚佛法,那不是很好嗎?」因此去拜會道家的陶弘景,懇求仙術,陶翁授以《仙經》十卷,曇鸞便歡喜回去。
回程時經洛陽,遇見菩提留支法師,曇鸞便問:「佛法中有長生不死之法,能勝過這本《仙經》嗎?」法師說:「縱得長命,亦終歸六道輪迴,有何可珍貴的呢?真正能夠長生不死的,也唯有佛法才有啊!」因此法師便以《觀無量壽佛經》授以曇鸞並告訴他:「學此經典,從此不再三界投胎,六道輪轉,陰陽禍福之事不會再傷害於汝。而其壽命無量,是無法言說的,這就是我佛大覺金仙的長生之法。」曇鸞聽後,心中有所領悟,便把《仙經》燒毀,從此專修凈土,也以此教化眾生,又著述《往生論注》兩卷流傳於世。而在東魏孝靜帝興和四年,預知時至往生凈土。
同樣為求長生不死,但其結果卻是大不相同,一位六道輪迴,一位往生極樂。
故《彌陀經》有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秦王少善根,故不能得聞佛法;且勞民傷財,焚書坑儒,故無福德。曇鸞少年出家,一聞法師開導,就能專修凈土,此為善根具足;後能於此度化於人,且論注流傳,便是福德具備。
人皆有生死,誰能出離呢?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秦檜不義,陷害忠良,遺臭萬年,本應該死;岳飛盡忠,為國為民,留香千古,亦要受死。夏蟬七天之命,早當會死;彭祖八百長壽,亦難逃一死。古人會死,今人會亡,來人亦是如此,正所謂:「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不知您是否還為名利打拚、權勢鬥爭、成敗難捨、情愛糾纏、兒孫煩惱、身心折磨、為道憂心?還是故裝灑脫,不管它、隨便它、任由它?亦是無可奈何,無知、無解、無法呢?
佛言:「生死事大。」就是說,人生再也沒有比此事更重要了!生死不是修行的專利,亦非老年人的問題,也不是病危再來探討的事情,更非失意人的借口。不要以為現在稍有成就,或有點功夫,或處在順境,或無病痛,就可以不談生死之事。人不該這樣逃避問題,而要認真的去面對、思索、找尋、請教、學習、力行,如果一直這樣做下去,您一定可以找到答案!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也。」夫子為聞道,可不在乎性命。而在《法華經》里,佛於過去無量劫中,雖身為國王仍四方求法,更言:「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孔子和佛陀都可為法犧牲,難道我們連求法之心也不肯發嗎?
生死事大,唯自己可救,那要如何修呢?
如五祖所言:「自性若迷,福何可救?」雖然眾生皆有佛性,但反觀自問:我們都是平庸的凡夫,且多生累劫妄緣所染,惡習深重,造業不斷,要說開悟見性,談何容易。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要當生解脫,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念佛求生凈土。
或許大眾有許多的疑惑,真的只有此法嗎?
此疑惑問自己最清楚!不論是未修,或是初修,甚至修學已久之人。試問!自己可以把握今生開悟嗎?問百人、千人沒有一人敢確定。既然沒辦法,又何必耽誤自己呢?《大集經》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門得度生死。」
且藕益大師在《彌陀要解》曾言:「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凈土。」如果整天高談闊論,口說般若,不識本心,亦不老實修行之人,可說是愚昧到極點了。
若已相信,您也許會問,到極樂世界,一定會開悟嗎?
永明大師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彌陀經》里,六方佛贊嘆此經,況佛對舍利弗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說不定有人會問,學佛之人不是要慈悲度眾,行六度波羅蜜嗎?
藕益大師言:「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所以真能老實念佛,便已具足六波羅蜜了。
再問又怎能舍離眾生,獨自去極樂國土呢?
就是為了度眾生,所以才發願至阿彌陀佛身邊學習,直到成就之後,才有能力度盡一切眾生,正如學子先到海外留學,學成歸國之後,方能貢獻所學,幫助國人一樣的道理。
《觀經》雲:「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若無發菩提心,又怎能去呢?所以自私之人是沒有資格往生極樂世界的呀!
那如何才能去呢?
只要止惡行善,發菩提心,有信、願、行,三資糧即可。「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阿彌陀佛,決無虛願;念佛定可往生極樂世界。「願」離娑婆,願生極樂;願將一切功德,迴向極樂國。「行」執持阿彌陀佛之名號,老實念佛,直到一心不亂。
怎樣才算老實念佛呢?
藕益大師開示:「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祇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准。畢此一生,誓無改變。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一得往生,永無退轉。」但每個人狀況不一,所以按自己的條件來自定功課即可,最主要就是「持之以恆」。
又如何達到一心不亂呢?
藕益大師說:「要達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亦得。」
再者,大勢至菩薩教我們:「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由意根起念,舌根念佛,耳根聞入,其餘三根,自然攝受。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日久行深,即可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
憨山大師的《費閑歌》不是說:「念佛容易信心難,心口不一總是閑,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不知光念,是否有用?
修行有「解」、「行」二門,念佛人從行門進入,直到心開悟解;縱使不悟,亦可往生極樂。
此偈說得很明白,念佛要深信切願,心口如一持名念佛。縱然散心念佛,念久也會專心而念;更何況《法華經》有言:「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所謂:「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多念多修總有好處,剛開始都是散亂心,因為這是念佛的過程,故不能氣餒。
且念一句佛有無量的功德,還可消除自己的無明業障,因此要堅定信心的念,不要再找任何借口,來貽誤此生才是。
總之,要時時憶佛念佛,而念佛時要以至誠恭敬的心來念,不求快速、不求感應、不求開悟,一句一句清清楚楚,老老實實的念,便能一路念到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念佛至要》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凈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複次凈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凈心之要乎。一句佛號,俱攝悟修兩門之要。舉悟則信在其中,舉修則證在其中。信解修證俱攝,大小諸乘一切諸經之要罄無不盡。然則一句彌陀,非至要之道乎。──節錄《徹悟禪師語錄》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凈心為要。
《達摩四行觀》雲:「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所謂「理入」,便是藉由經典來深入義理,而悟本心之方法。所謂「行入」,是透過各種修行,來契入清凈的本心。不論用何種方式,最終的目的便是,明心見性。
此「法門」,是指理入;此「行門」,是指行入。一切由理而入的法門,當以明心見性為主要。一切透過實修的行門,當以清凈本心為重要。
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
徹悟禪師曾言:「此念佛一門,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馬鳴、龍樹等諸大祖師,智者、永明、楚石、蓮池等諸大善知識,皆悉歸心。我何人斯,敢不歸命。」
禪師是一位圓解頓開之大師,以過來人的行持,懇勸一切修行人:明心之要訣,莫過於念佛。為何呢?禪師引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來加以解釋。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此為事一心念佛。若眾生的心,於日常生活,來去坐卧,能時時憶念佛,現在或未來,必定能親見彌陀。就現前而言:念佛功夫純熟時,於定中可見佛,如慧遠大師,一生三賭彌陀;或於夢中見佛,《法華經》雲:「若於夢中,見諸如來,坐師子座,圍繞說法。」於未來而說:臨命終時,心不顛倒,持名念佛必見佛、菩薩來迎。《彌陀經》雲:「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便是最好的證明。
「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此為理一心念佛。不假借其他方便法門,便可自得心開悟解。《壇經》亦雲:「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樣的直接了。當由此可知,念佛至頓至圓,無非是明心之要訣!
複次凈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凈心之要乎。
再說,凈心之要訣,亦莫過於念佛。為何呢?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佛性本清凈,念念自性佛,不就歸於清凈。若能從一念至念念與佛相應,又豈能不凈心!
又譬如:「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清水之珠,下於濁水,濁水因清珠之關係,所以不得不,由濁轉清。以喻佛號,能治亂心,故言:「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由此可知,念佛至簡至捷,無非是凈心之要訣!
一句佛號,俱攝悟修兩門之要。舉悟則信在其中,舉修則證在其中。信解修證俱攝,大小諸乘一切諸經之要罄無不盡。然則一句彌陀,非至要之道乎。
妙哉!一句佛號,涵蓋「解門」與「行門」之心要。舉悟來說,若無深信,又豈能理解;舉修來說,若無實修,又豈能證入。
所以說一句佛號,總攝成佛的次第:信、解、行、證。故言:「信解修證俱攝,大小諸乘一切諸經之要罄無不盡。」
那就是說,一句「阿彌陀佛」,無非是一切修行人,入道最妙之心要啊!
《一念十界》
吾人現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不變,終日隨緣。夫不隨佛界之緣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獄。以凡在有心,不能無念。以無念心體,唯佛獨證。自等覺已還,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無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無外故。每起一念,為一受生之緣。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節錄《徹悟禪師語錄》
吾人現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不變,終日隨緣。
迷時成妄,悟時顯真,真妄本是一心,因迷而有分別。真心因迷而產生妄念,然而此妄念亦由真心變現。然真心無生滅,故終日不變;遇緣則變,故終日隨緣。
夫不隨佛界之緣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獄。
所謂:「萬法由心造。」故一念之心,可緣十法界。心不念佛,便念眾生九界;不念三乘諸聖,便念六道凡夫;不念人天善道,便念三途惡道;不念鬼畜之道,便念無間地獄。
故六祖大師雲:「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大眾雖未悟,卻可從心中念佛,念念與佛相應,便是念佛法界,此法甚妙!
以凡在有心,不能無念。以無念心體,唯佛獨證。自等覺已還,皆悉有念。
眾生只要有心,則就有念。唯獨成佛,方能念念無妄念,念念清凈平等覺悟,故自等覺菩薩以下,悉皆有念。如菩薩有度眾生之念,二乘人有涅槃之念,凡夫念念有我之念。
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無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無外故。每起一念,為一受生之緣。
心起一念,必落十法界中之一界,更無有念能出十界以外。一念生十界,十界含諸念,故念念皆在十法界之內。
每起一念,為緣法界之因,故六祖大師雲:「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凈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痴是畜生。」即是此意也!
如一念瞋念,則受生地獄之法界;一念貪念,則受生惡鬼之法界;一念痴念,則受生畜生之法界。雖修五戒十善,兼懷瞋慢勝負之心,即受阿修羅之法界;守五戒行十善,即受人法界;行十善修四禪八定,即受天法界。此為六凡。
與四諦相應,即受聲聞法界;與十二因緣相應,即受緣覺法界;與六度萬行相應,即受菩薩法界;念念清凈平等,即受佛法界也。此為四聖。
若心能與阿彌陀佛之大慈大悲,依正庄嚴功德,以及萬德洪名相應,不但念受佛法界,也定能往生極樂國土,何樂而不為呢?
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如果深知一念生十界之理,而不念佛者,這是未曾有之事!因為真知,定會念佛;不念佛者,必然不知。
故修行修心,慎察平常起心動念,時時要提起「不隨佛界之緣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之正念,而時時憶佛念佛,則能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有別想,即是止。當念佛時,須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觀。一念中止觀具足,非別有止觀。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觀即慧因,慧即觀果。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凈業必無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一人乃至百千萬億人,如是修,皆如是成就。念佛者可不慎乎。 ──節錄《徹悟禪師語錄》
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有別想,即是止。
一切修行的法門,不離「止觀」二字。因此透過止觀的修持,便可產生定慧。念佛法門當然也不例外,念佛時要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不可有別想,若有妄想,應立即回歸佛號;果能無有別想,即是「止」定。
當念佛時,須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觀。
念佛時,當從心明明白白的生起,口裡清清楚楚的念出,耳中字字句句的聽入,一句都不含糊,了了分明;若能念到如此,即是「觀」慧。
一念中止觀具足,非別有止觀。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觀即慧因,慧即觀果。
一念佛號已具足止觀,非心外別有止觀。止為因,定為果;觀為因,慧為果。故《壇經》雲:「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
《楞嚴經》言:「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止觀已成,狂心即歇,妄念不生,菩提自現,了了分明,常寂自性,照見一切無礙,此為「不變隨緣」;因如實照見一切,故能一念不生,即是照而常寂,此為「隨緣不變」。實相之體,非寂非照,不落空有,即契入中道義也。
能如是者,凈業必無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一人乃至百千萬億人,如是修,皆如是成就。
能如是信願,持名念佛,凈業必無不成。如此修行,且能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菩提心,必往生上品。永明大師言:「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而隨他去。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故說一人乃至百千萬億人,如是修行,皆能如是成就。
念佛者可不慎乎。
念佛者,要能深信因果,明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道理,且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並以至誠恭敬之心,來念每一句佛號,必能止觀雙運,定慧等持,而後將此功德迴向極樂,定能上品上生。切不可只想藉彌陀願力,而自不老實修行,此不可不慎!
《決定成就》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生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節錄《印光大師語錄》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敬上和下。
修行從做人修起,人做不好又怎能成佛。
代人之勞,成人之美。
服務於人,便是修福;成就於人,便是修慧。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
常思己過,不犯錯,則是善根之人;不論人非,不造罪,乃是福德之事。
行住坐卧,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
要於二六時中,動靜語默,一句佛號,從不間斷、不夾雜、不懷疑,萬緣放下,一心念佛。
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
所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若明此理,則自然念念佛號,不起別念;妄念一起,即歸一句佛號!縱使散亂心念佛,只要因緣成熟亦可成就,何況一心念佛呢?
常生慚愧心,及生懺悔心。
心生慚愧,則不敢懈怠;心生懺悔,則持戒清凈。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老實修行,面對自我的內在,才是重點!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
善自護念,凈心念佛;莫管人家,修何法門,修得如何?
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眾生皆有佛性,故不可輕視於一切人,應學普賢菩薩,把眾生當成佛,故禮敬諸佛;應效常不輕菩薩,因眾生畢竟成佛,故不敢輕慢於人。唯己是凡夫,因還未成佛,故要精進念佛。
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印光大師是再來人,若能依此而行,必是有善根、有福德之人;且具真信、切願、持名念佛三資糧,加上彌陀之願力,定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