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5.29講於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十)
釋傳道主講
二、釋頌義及因緣
兩世見譽 所願者得
兩世受痛 喪其本願
25.夫學有二 常親多聞
安諦解義 雖困不邪
持,一音(池)ti5地祈切
一音【徐】chhi5出其切
兩,音(輛)liong2柳拱切
譽,音【有】u7英遽切
得,音(德)tek4地激切
寡,一音koa2求寡切
一音【趕】koan2求
【趕】切
痛,音(湯)thong3他貢切
喪,音(宋)song3時貢切
諦,音(帝)te3地計切
困,音(困)khun3去棍切
不,音【拂】put4邊骨切
邪,音(蛇)sia5時斜切
修「學」佛法「而」常能親近善士、廣學「多聞」,即得由此增進對於佛法的仰信與理解;惟其對佛法的信解深刻了,才可能發為真誠的願欲與動能,驅策其如法修行,並受「持戒」法德行,「不」令「失」壞。修學者因為此克己堅忍、不害眾生的殊勝功德,不僅「兩世」──現生、來世得「見」稱「譽」;更因持戒而來的身安心安、人事和樂,而「所願者」皆「得」成辦。
反之,若修「學」佛法「而」不能常隨善知識學,則易流於固陋「寡聞」,甚至走入偏邪而難得佛法正義。縱使有心受「持戒」法德行,但因所知、所理解的有限,一旦面臨抉擇取捨的時刻,即易受到外境的誘動,而「不」得「完」備地持守戒行。既造了惡因,當因緣會遇,現生與來世──「兩世」勢必要招感罪報,而嘗「受」苦「痛」的果實。原本希望在佛法的修學中盡脫煩惱塵垢、增長福德智慧的,如今卻由於寡見少聞,不能堅持戒法德行,以致於「喪」失「其」依佛法以凈化身心之「本」所思「願」,真可謂為修學佛法者的一大喟憾!
(「夫」,發語詞)故知修「學」佛法之要「有二」:一者「常親」近善知識,從其「多聞」正法,在久熏成習中,引發凈信心而成就聞慧。二者「安」心在佛法「諦」理上,依所聞、所「解」的法「義」如理思惟,成就思慧;而後用之於生活日常,甚至進一步與定心相應,而引發甚深智慧,即成就了修慧。佛法的修習,若能依此聞、思、修的次第而漸進,那所成就的,將是一身扎實的功夫;「雖」令遭遇「困」頓挫折,亦「不」致違悖自己所宗仰的佛法真理,而誤入「邪」途!
佛所以宣說這三首偈頌,是由於以下的因緣:在摩竭陀國的王舍城,有二位新學比丘,發心要到釋尊駐錫的舍衛城去請法。從王舍城到舍衛城,在當時可說是一條漫長而遙遠的路途,途中除可能遭受盜匪、猛獸的侵襲不說,每逢乾旱期,還有著缺水斷糧的危機。這一年,不巧又值逢乾旱,一些溪水幾乎都已乾涸見底,連古井也都汲不出什麼水來,令這二位新學比丘的求法之路,變得分外艱辛。可感的是,這兩人並未就此放棄親聞佛陀教授的初衷,而仍向著佛所在的舍衛城緩緩前行。
一日,正當他們身上的飲水已盡,正在飢渴疲乏之際,突在眼前不遠處發現了一口古井,欣喜若狂的兩人趕緊就試著打水上來一解乾渴。不料井底有水是有水,但水中卻有很多小蟲在里頭遊動,這下可怎麼好呢?依佛的教誡,有蟲的水,修道者是喝不得的;必須先用絹布製成的濾水囊濾過才可以。但此刻身邊又沒有濾水囊可用,兩人只好眼巴巴地望著一盆水興嘆!
其中一位就說:『真是可惜啊!我們千里迢迢地要去向釋尊禮座,希望能在敬愛的釋尊座前親聆他老人家的教誨,沒想到我們兩人的福報這么差,今日竟然有水卻喝不得,而要渴死在此地,不得親聞佛教!真是太遺憾了!』
另外一位想了一想,就說:『但是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啊!如今你我好不容易出了家,連釋尊的面都還未見著,卻要死在這里,我不甘心!不如我們把這水喝了,先讓自己活下來再說!』
『不行的!水裡頭有蟲,一喝了水就等於犯了殺生戒,那不就違犯了釋尊對我們的教誡了嗎?我們此行前去,目的也是想親聞佛陀的教示,而解脫煩惱生死。要是我們明知造殺生業會墮落輪迴,卻還為了自己的生存而造惡業,那我們還有什麼臉可以面謁釋尊,又何須去見釋尊呢!無論如何,我都寧願守戒而死,不願毀戒而生!』
同參道友聽到他這樣堅決,心裡著急了起來:『你怎麼那麼笨呢!我們現在再不喝水,很快就會死去,再不可能見著釋尊,聽他開演無上甚深的法義,更談不上什麼開悟解脫!如果你不想喝,那你不要喝好了,我可還想保住人身來修學佛法呢!』說著說著,這位同參道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喝了汲上來的井水解渴,當然他是如願以償地活了下來。而那位堅守不殺生戒的佛弟子,也同樣如願以償地為奉持自己所信仰的真理而舍壽。
他死後,由於此生持戒的功德,遂生到忉利天上。得到天人身的他,以天眼察知自己的前生為了持守戒律,而命喪於晉謁釋尊途中之後,他也就化現人間,到釋尊說法的地方去散花、聽法,完成他前生的夙願。
而他這位同參道友,在歷盡千辛萬苦之後,終於也來到釋尊座前。他向釋尊頂禮問訊過後,就稟白佛說:『世尊啊!本來我和我的同伴,迢迢千里地從王舍城預備到這里親聆您說法,可嘆他的福緣淺薄,因為乾旱渴死而不得謁見您老人家!』
釋尊聞言,就很慈祥地對他說:『不!其實他比你先到了,我身後這位天人,就是你那位堅持不肯喝含蟲水的同參道友。要知道啊!聞法固然重要,但聞法之目的是用在修行;如果只是聽聞,盡管見多識廣,德行卻奇差無比,這樣的多聞,也就毫無意義!所以多聞與持戒,就如同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
你為了聞法不遠千里跋涉而來,求法之誠固然可感,但不能依我所教而受持,卻如離我千里。你的同伴雖因持戒命喪半途,實則比你先見我身!』於是而說此下三偈:
兩世見譽,所願者得。
兩世受痛,喪其本願。
夫學有二,常親多聞,
安諦解義,雖困不邪。」
這位重聞不重戒的比丘聽了釋尊如上的教示,才覺了自己所犯的過失,於是慚愧地跪在釋尊跟前,向釋尊請求懺悔。而他已轉生天人的同伴,就在領受釋尊所說法要的當下,得法眼凈,決定正向苦邊。
※ ※ ※ ※※ ※ ※※
之前,在品題1即已開宗明義地指出,本品重於勸修聞戒。聞──聞法與戒──德行,一為理論的理解,一為言行的實踐,以是彰顯『解行並重』之於佛法修學的重要性。初學佛法,是可以有著不同的入道方便的;但是要深入佛法法蘊,還須依著一定的道次第階次而上,才可能提綱挈領地掌握佛法要義,進而達到斷惡行善、凈化身心的目標。
這道次第,即如前述,先需依生得慧以別善惡,具慚愧心以知染凈,住不放逸以勤精進。由此道德的三善根,而親近善知識,多聞正法,如理思惟(內正思惟),如法修行(法次法向)──具足這四預流支,始於佛法得『不壞信(凈)』;若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修學出世聖法,即得證無漏(煩惱)解脫聖果。
在第廿五偈中,將修學佛法之要,約而為「常親多聞」──親近善士、多聞正法,以成就聞慧;「安諦解義」──如理思惟、如法修持,以成就戒德。呼應於本品前述各偈,即知還是在強調聞法與持戒當並重不偏之理;否則不論偏於那一隅,均可能引生副作用,而終於漂流在佛門之外!
就有這么一則禪話故事,說到日本一位博學多聞的大學教授,一日遞上自己的名片去拜訪一位禪師,這位禪師瞄了一眼這張滿是專家頭銜的名片,內心早已約略明白了幾分。雖然對方嘴上說的是特地登門求教,但表現出來的,卻是一副來下戰帖,隨時準備將人駁倒的樣子。禪師不愧是禪師,他自有一套不同凡響的應對方式。在請對方就座之後,他就拿了個茶杯擺在這位大學者面前,然後一壺茶拿來就往杯子里一直倒,直到杯子里注滿了水,甚至溢了出來,他都還不歇手。
這位大學教授情急之下,連忙大叫:『禪師!滿了啦!裝不下了!』禪師這才好整以暇地抬起臉來對他說:『噢!滿了,就裝不下是嗎?』這大學教授還算是利根器之人,馬上就聽出禪師的弦外之音別有所指,所以他趕忙起身向禪師作了個揖,並且必恭必敬地說了一句:『受教了!』就轉身離去,自此不復高張之氣焰!
這是很發人省思的一則小故事,卻也充分反映出偏重知識學問者,所流露出的慢習!無怪乎導師會說:『學問是好事,但每病在一「慢」字。』2所以多聞若未付諸戒行德行的實踐,不過是挾著一堆死知識,徒增自滿與驕慢而已!對自我心性並無實益而反成賊害。佛弟子應具足這樣的觀念:唯有導向身行實踐的知,才是真知;也唯有見諸戒行德行的聞,才是有價值的聞法!
相較於此,儒家也談到了多聞:因子張請問學習干祿(求官)之道,孔子於是對他說:『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3雖然這是講到官場上追求利祿功名之道,但同樣亦適用於個人的求法態度上──多見多聞,卻不照單全收,而將有所疑慮者暫予擱置保留;至於其他已徹了徹知者,則小心謹慎地付諸言行的踐履,那麼所言所行也就可以庶幾合於道德的軌律,而遠離過錯與追悔,更可免於招徠他人的怨尤。
道德,不僅表現在個己的修養上,而更展顯於自他共處的群體關係中。不僅在人前是如此作為,一個人自處,還是如此之作為;不僅在平時如是言、如是行,縱令順逆境界倉卒現前,他依舊不改其對於道德的努力與堅持。所以道德,其實是一種良善的習慣與長恆的堅持──堅持斷惡行善,堅持離染趨凈,更堅持回縛向脫──而且始終如一!
然而一個有德者可是為了「兩世見譽,所願者得」,才謹守這道德而不逾越?抑或者,他是畏懼「兩世受痛,喪其本願」,故而勉力為之?不!果真如此,那也就未免小看人類自增上的能量,而將自我提升凈化的自主意志,矮化為外力制約的被動消極!人性中應該還有更可貴的情操,足以超越那些功利化的動力論,否則就不會有煩惱凈盡,離染無系的解脫聖果可資追尋!
不過高超的道德,往往必須經過歲月的淬煉與沉澱。只因凡夫眾生多是自我中心的,這自我中心就令人看不到真理,即使是一個高風亮節的有德者立於面前,一般人都還不一定看得出所以然來。必得拉長了時間,加大了空間,一個有德者的圖像才會慢慢浮現,而逐漸得到肯定。所以一個有德有守者,尤其是一個思想上的先驅者,真是孤獨的,難怪導師會慨嘆地說:『不滿意我所說的,應該有其立場與理由,不必說他!有些人稱贊我,也未必充分的了解我,或可能引起反面作用。』4
但世間原就是如此的,一切強求不得!幸而有德者之所以有德,非關外界的稱譏毀譽,而是因為他具足了佛法的正見,也清楚地了知自己人生的目標。他只是依著這佛法的正見,指導著自己的人生,而孜孜矻矻地向著涅槃寂靜的終極目標趨近!所以他可以『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5,「雖困」而「不邪」;也可以『名聞必於是,利養必於是』,而始終不因之腐化,不因之離開佛法的修學,不因之背棄修學佛法的目標和理想!這樣的有德者,真令人深心嚮往之!但願所有的佛弟子,咸能向這樣的一位有德者致敬,並以之為學習的典範!(待續)【後記】本文成稿於印順導師九秩晉八嵩壽次日,謹以此獻給人間佛教永遠的導師!
祝禱導師法體康泰,長住世間以作為吾佛弟子的精神依止,與眾生的福田!
注釋:
1.妙心雜志第70期(2002.7.1出刊)。
2.印順導師,《教制教典與教學》,頁二一一。
3.《論語‧為政第二》。
4.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五冊,頁五○。
5.《論語‧里仁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