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法師:法句經講記(四)

◎1997.5.15 講於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四)

主講:釋傳道

無常品第一〉二十有一章  

二、釋頌義及因緣

12.雖壽百歲亦死過去   

為老所壓病條(倏)至際

【案:「條」,為「倏」之誤。】  

壽,音(受)siu7時臼切  

百,音(逼)pek4邊激切  

歲,音(稅)soe3時【過】切  

死,一音(史)su2時矩切    

一音(始)si2時紀切  

過,音(告)k3求告切  

老,音(惱、潦)l2 柳稿切  

壓,音(鴨)ap4英鴿切  

病,音(並)peng7邊競切  

倏,音(肅)siok4時菊切  

際,音(制)che3精計切  

「雖」然「壽」命長達「百歲」,「亦」不免一「死」而命終「過去」。盡管年輕時或者身強力壯、意氣風發,但隨著韶華漸逝,到底一年不如一年,一日不若一日,逐漸「為」衰「老所」侵「壓」,甚且「病」苦亦「倏」忽即「至」身「際」。可嘆一生中,真正可用之修善利人的時光,著實十分的有限!

※ ※ ※ ※ ※ ※ ※  

一般人在盛年得意、強健矯捷之時,除非感受力特別敏銳,否則,通常鮮少正視生命的課題與人生的意義,更遑論敬慎地面對它、規畫它。總得等到老、病或逆境現前了,才會開始意識到生命之於自己與他人,甚至社群、家國的意義依此看來,老、病、逆境,似乎也並不太壞!怕只怕纏綿病側或老之將至了,還不能有覺悟那就十分可悲!  

逆境或有否極泰來的一刻,病痛或有痊癒康復的一日,但消逝的年華,卻無論如何不能再來!尤其既老又病,那真是人生最大的不堪!偏偏,這確是大多數人老來無可逃避的窘境!老者、病者、殘疾障礙者,在我們的周遭隨處可見,且張開我們的心靈之眼,看看他們吧!如果我們今天還年輕、健壯,還充滿生命的活力,請多多將自己的心力投注在有意義事業上吧!並且,也請好好善待我們身邊人事因緣吧!不管是善緣、惡緣,順緣、逆緣,且拋開因境繫心而起的貪心、瞋恨與無明吧!與其將生命耗擲在無濟於事的爭鬥與計較之中,何妨在老病倏至之前,好好地為自己與自己的理想而活這一回!

13.是日已過 命則隨減 

如少水魚 斯有何樂  

過,音(告)k3求告切  

命,音(孟)beng7文競切  

少,音(筱)siau2時矯切  

水,音【揜】sui2時鬼切  

魚,音(愚)gu5語渠切  

樂,音(鹿)lok8柳絡切  

「是日」(此日、今日之謂)「已」經悄然溜「過」無蹤影,我們有限的生「命」,「則」又「隨」之遞「減」了一日。恰「如」水塘中的魚,盡管現時或因暴雨而有滿塘的池水,任彼悠遊;但是日復一日,太陽蒸發掉一些,土壤吸收掉一些,風又吹幹了一些,再滿的水塘也終有乾涸的一日。生活在越來越見枯竭「少水」的塘中「魚」兒,就猶如我們過去一日,便短少一日的生命,「斯」──這,哪裡還「有何」等心情可以縱「樂」放逸呢?

※ ※ ※ ※ ※ ※ ※  

這一首偈頌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普賢菩薩警眾偈中的句子,一般寺院晚課常會習誦此偈,用以警醒為佛弟子無常迅速,生命一轉眼即至盡頭,當如救頭燃般地精勤把握當下,慎勿放縱五根於逸樂之中,而空過此生!  

乍讀此偈,似有一對於生命不確定性的無奈與傷感,但這和世俗所講「人生到頭一場空」的消極幻滅,是極不相同的。常人多半循著社會既定的慣習,就學、成家、立業,庸庸碌碌的一生,莫不是為了家庭事業兩頭奔忙。只是,這樣的生命,偶爾還會興起一絲不能滿足的缺憾,不能甘心自己的一生,就隨著人群這么尋常地走到終點。於是,每當夜闌人靜,必須獨自面對自我的時候,一種幻滅的感覺,便不由襲上心頭,究竟自己人生意義何在?這一生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呢?生命原不該祇是這樣啊!  

有人於是藉助縱情慾樂,來逃避內心對於真理的呼喚;有人則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地麻木度日,反正日子總是得過嘛!何必想得太多,自找麻煩又有人雖然對生命已有了醒覺,但卻選擇錯誤,而以無義利的宗教儀式和行為,希望窮究生命意義苦痛解脫。可想而知,此舉亦如緣木求魚一般,只會真理越來越遠!檢省自己一日少過一日的生命,到底,該如何運用它,生命才顯得出它的意義呢?  

時間,對稚子是沒有意義的,在他們童真的心裡,只希望自己快些長大;因為長大就可以做很多小孩所不能做的事。及長,又忙著追求事業愛情時間似乎永遠都不夠。等到年紀老大,或者家庭事業均已成了定局,時間似又變得多了起來,多希望它過得慢些啊!因為生命的盡頭已不覺隱然浮現!  

今生我們何其有幸呢!得信受這濟世覺人的佛教,得聞持這究竟人生義理佛法,是否,我們也該認真地在佛法中找尋生命答案?你願意以何者作為自己人生的究極意義呢?願大家深思它,而後全心全意地實現它!  

有些人者也有著崇高的理想與抱負,也想樂助別人、做些有意義的事;但多數人只有三分鍾的熱度,甚至連三分鍾的熱度都不到,而只停留在「想要怎麼做」的心理狀態,凡事總一句明天再說吧!過一陣子再看看吧!如果我們一向如此,請別忘了提醒自己:「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身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或者在一日將盡,我們也可如此反躬自省:「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今天,我應該盡的本分盡了沒有?應該擔負的責任擔負了沒有?應該學習,應該修正的,我盡了全力沒有?今日所思所言所行,是否對得住自己?是否辜負了別人?明天──如果還有明天,我最想做什麼?該要怎麼做?經過這樣深刻反省的生命,相信日日不虛度!

14.老則色衰 所病自壞 

形敗腐朽 命終自然

15.是身何用 恆漏臭處 

為病所困 有老死患

16.嗜欲自恣 非法是增 

見聞變 壽命無常

17.非有子恃 亦非父兄 

為死所迫 無親可怙  

老,音(惱、潦)l2柳稿切  

衰,音【梳】soe1時【瓜】切  

病,音(並)peng7邊競切  

壞,音(懷去)hoai7喜壞切  

腐,音(父)hu7喜拒切  

朽,音hiu2喜久切  

命,音(孟)beng7文競切  

漏,音(路)lo7柳度切  

臭,音chhiu3出救切  

死,一音(史)su2時矩切    

一音(始)si2時紀切  

患,音(犯)hoan7喜倦切  

嗜,音(是)si7時芰切  

恣,音(注)tsu3精句切  

增,音(晶)cheng1精經切  

子,音(主)tsu2精矩切  

恃,音(寺)si7時芰切  

父,音(婦)hu7喜拒切  

兄,音(興)heng1喜經切  

迫,音(逼)pek4邊激切  

怙,音(戶)ho7喜度切  

人一步入中「老」年,「則」形「色」、體力健康,一日一日走下坡,無論如何,「衰」相是逐漸顯現了。若再加上機能障礙、退化「所」伴生的疾「病」,那無疑更催迫其「自」然趨於敗「壞」。用了數十年的「形」體,就猶如一部陳舊的機器,日見毀「敗」以至「腐朽」不堪;一期的生「命」,就這么漸向「終」點逼近。不管你願意或不願意,接受或不接受,這就是吾人生而必須面對的「自然法則,任誰都無可逃避!  

如「是」脆弱的色「身」,又有「何」大「用」呢?此身「恆」為滲「漏」污穢諸「臭」的「處」所,它不但輕易便「為病」痛所苦、「所困」,更「有老死」侵逼的過「患」。確如老子所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有了這個身體,餓了就得吃,冷了就得穿,累了就得休息,病了就得服葯。即使什麼都不做,鎮日就是費盡心思地呵護備至,它依然會病、會老、會死;而且保護得越緊,身體的抵抗力就越弱。  

不過,多數人並不明白這一點,常見有些人對自己身體的那種珍愛,不但令人嘆為觀止,還有點啼笑皆非,這情形尤以女性為然。怕病、怕苦、怕勞動、怕受傷、怕肥胖、怕皺紋,還怕丑、怕老,所以整天塗塗抹抹,吃什麼、補什麼,一切的一切,無非就是為了保養這個色身,希望它不病、不老、不死,最好還青春永駐。試問:這可能嗎?縱使可能;但這樣的人生又有意義可言!  

有些人則專門修精鍊氣,欲藉助外在的什麼神功,來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健身、強身並非不好生命健康也誠然可貴,但如果做了一切的努力,只是為了讓自己活著,而所作所為依舊無益於自己的提升凈化,無利於他人的向上和諧,這樣的活著,於己於人又有何用?我們當深自惕勵啊!  

生命原是一連串因緣的聚散離合過程若不能在緣生緣滅的剎那,掌穩自己人生方向,而只是隨波逐浪,甚至為「嗜」好色、聲、香、味、觸等可意「欲」求,而一任「自」己縱情放「恣」於外界的驅馳;管他合於佛法或「非」佛「法」、道德或不道德,只要能滿足眼前的感官享受與主宰支配──即使如「是」的思想言行,一日一日「增」長自己的惡業、加深自己的串習,亦在所不惜!而因為沈迷於這樣的貪欲(貪名、貪利、貪情、貪權勢、貪地位)之中,對於世間因緣的離合生滅也就無心思惟觀察,盡管真理明明白白地呈現在彼等眼前,他們亦「不見」不「聞」其如幻流「變」,更別談「壽命無常」的警語了!  

一旦今生的業緣報盡,誰都免不了要獨自踏上孤單的旅程,屆時「非」但「有子」不足為「恃」,甚且「亦非」有「父兄」即得庇護,一步一步「為死」亡「所」召喚逼「迫」,更「無」任何眷屬「親」愛「可」堪依「怙」!六親眷屬財富權勢、名望、地位,不消說,亦如過眼煙雲;所剩的,唯有自己今生與累世所造的善惡業習相隨,生死死生的流轉不已!  

釋尊宣說以上四首偈頌的因緣是這樣的:當時,在摩揭陀國的王舍城中,有一位艷妓,名喚「蓮華」,她那閉月羞花的姿容,與婀娜曼妙的體態,可謂傾城傾國,舉世無雙。遠近大臣豪富的子弟,個個莫不摩肩接踵,爭相取悅,以獲得她的青睞,而蓮華女也樂得天天周旋於這些豪門權貴、士紳名流之間。

或許是宿世的善根成熟吧!一日,蓮華女忽然起了一念心,想拋下惱人的紅塵俗事,出家修行去。她得知當時釋尊正在靈鷲山中領眾共修,就想直接到山中尋訪釋尊,表明自己的心跡。  

來到途中,見有一泓山泉,清澈見底,就順便停下歇息,喝口水、洗把臉。見著水面上倒映出自己紅潤可人的臉龐,紺青亮麗的秀發,真是我見猶憐!突然心裡又深生懊悔。憶起世間的種種美好繁華,一切似乎又不復那般可厭!就憑自己姣好的面容與練達的交際,哪一個公子哥兒能不為自己傾倒?而如今自己竟要棄舍這些,出家修行去!一剎時又對過往的種種,有著無限的依戀,唉!不如趁著還年輕貌美,再回去多享受些世間的欲愛榮華吧!心念至此,便欲循路回城去。  

慈悲的釋尊心知蓮華女得度的因緣已屆,便以神通化作一清麗高雅的少婦,一路朝著蓮華女緩緩走來。蓮華女乍見這一位容貌、氣質勝過自己千萬倍的美婦人,一時驚艷得說不出話來,內心直充滿著無比的敬慕,不自覺地就趨前向化人親切的問候起來:「不知這位大姊從何而來,意欲何往?您的丈夫孩子親友們都住何處?為何一個人踽踽獨行在這山路上,而沒有隨從呢?」  

化人回答她說:「妹子啊!姊姊從城裡來,正打算回家裡去呢!雖然你我素昧平生,但是能在荒山野地里相遇,也是有緣,不如我們到前面的山泉旁稍事休息,順便聊聊天、說說話,好嗎?」蓮華女一聽,馬上就興高采烈地答應了。兩人於是相偕來到剛剛的山泉旁,坐大石上,互相傾訴彼此的際遇。  

聊著聊著,化人倦了,就枕在蓮華女的膝上睡著了。沒想到,過沒多久,化人竟然就此一命嗚呼,長眠不起!稍後,屍體膨脹膿爛,又發出陣陣的惡臭,屍蟲接著一隻只爬滿了她潰爛的身軀。不一會兒功夫,只見一位絕色美女,已然齒落發墮,四肢散解。蓮華見了,頓時生起很大的無常感和怖畏心:為何適才還好端端的一個人,忽然間無常逝去?她是如此,我又何獨例外呢?還是快些去親近釋尊,從他出家修道吧!  

蓮華女於是一路趕到釋尊駐錫的靈鷲山中,頭面頂禮釋尊,並以路上所見盡向釋尊稟白。釋尊深知蓮華女的心結,於是便慈示她說:「人世間有四件事,是不可依怙的:一、年輕時盡管多麼貌美動人,終歸要垂垂老去;二、少壯時盡管多麼身強體健,終歸要面臨死亡;三、六親相聚盡管多麼愉悅歡樂,終將黯然別離;四、財富權位盡管多麼費心積聚,終將散失殆盡。」接著,釋尊又說了以下的偈頌:  

「老則色衰,所病自壞,   

形敗腐朽,命終自然。   

是身何用,恆漏臭處,   

為病所困,有老死患。   

嗜欲自恣,非法是增,   

見聞變,壽命無常。   

非有子恃,亦非父兄,   

為死所迫,無親可怙。」  

蓮華女因為路途中的親自見聞,加上釋尊如上的開示,故而對於無常苦迫的世間,別有一番體悟!遂再進觀五蘊假合的身心如幻如化、如影如泡,終不久住,唯有清凈道德──貪、瞋、痴永滅無餘的涅槃才是真正的究竟安穩處。於是,決意盡舍世俗名利情,隨佛出家,為比丘尼。在取得釋尊的許可之後,蓮華女遂自行剃髮,成為釋尊座下比丘弟子的一員。自此,她精勤思惟止觀,終於定慧相應,破我執見而證得阿羅漢

※ ※ ※ ※ ※ ※ ※  

記起老子道德經》中所言:「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上根上智者通常在看到,或聽到發生在不相乾的人身上的境遇,就能感同身受而深心向道,甚而廓然悟道。次一等的,要等事情發生在自己親近人身上,才會有所覺悟(不過,時間會沖淡一切)。再次一等的,得事臨己身了,才會驚覺世間無常苦迫。最下等的,甚至死到臨頭,都還執迷不悟!  

依此類分,蓮華女雖身為一般人所鄙視的淫女,卻屬上根利智者。由她的出家,即可窺知佛陀「道器平等」的教示,是多麼地不凡與珍貴!尤其在印度當時強烈的種姓階級制度之下,敢於向根深柢固的傳統挑戰,而接納一位特種營業的女子出家修道,這需要多麼高超的智慧道德勇氣,然大智大悲無畏的釋尊卻做到了!而蓮華女也果然不負釋尊的教授,真的褪盡煩惱執縛,得證聖果。較諸其他友教的教史,釋尊度化蓮華出家成道例子,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發心修行、證道解脫來說,眾生平等,不論其種族、性別職業、愚智、賢庸,抑或貧富、貴賤,只要依循佛所證教的正道如法修行精進不放逸,每一個人開悟證果、成賢成聖的機會平等的──「道器平等」。釋尊四十五年的遊行教化,度生無量,聖弟子涵括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種階級,即為此作了最好的註腳。  

佛法中,依於不同的人關係,而有不同的倫理觀,但卻毫無你尊我卑、我貴你賤的階級差別觀念;換言之,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佛法中得到平等的尊重。這一點,是與人性中的慢習強烈衝突的,願我佛弟子均能從緣起思惟觀察中,學習寬容、尊重地善待一切,才不辜負釋尊「眾生平等」的教說!

18.晝夜慢惰 老不止堧淫 

有財不施 不受佛言 

有此四蔽 為自侵欺  

晝,音tiu3地救切  

惰,音(道)t7地賀切  

老,音(惱、潦)l2柳稿切  

淫,音(霪)im5英琴切  

蔽,音(陛)pe7邊地切  

侵,音【深】chhim1出金切  

不論白「晝」或黑「夜」,心性皆為憍「慢」怠「惰」所浸染;「老」來「不」能節「止」放蕩邪「淫」的惡行,卻依舊流連於花街柳巷;富「有」豐盈的「財」物,「不」思報恩回饋「施」與眾生,卻一毛不拔、慳吝成性;「不」樂領「受佛言」的世出世間真理,卻寧願長夜輪迴、永無出期。吾人若「有此」等「四」種心行,即成障礙「蔽」塞,日「為自」己「侵」害「欺」瞞而不見己過,更復無緣得以體見真理

※ ※ ※ ※ ※ ※ ※  

一切煩惱中,慢──優越感,與惰──怠惰因循,均為障礙聖道修學的因緣。唐.韓愈在其〈原毀〉一文中,即指出毀謗的根源,在於怠與忌,「怠(懶惰)者不能修,而忌(嫉妒)者畏人修」。怠惰的人疏懶成性,無論做什麼事,都意興闌珊,每天就想怎麼把日子打發過去,到最後,也就把一生給打發掉了。這種人要他精勤向學或任事,均難!  

而慢──優越感,外表上看來,或者均表現出自我優越、不屑一切,實則又依心理狀態細分若干不同類型。如分明輸人十分,卻說才輸二分,此名「卑劣慢」。又如自己與他人程度不相上下,卻說比他人強,則名「過慢」。還有一種「慢過慢」,是自己分明不如人,卻反過來說他人不如自己。凡夫眾生這種不肯面對真實自我毛病,還真是不少!正因其不能如實認識自己,才有所謂的面子問題;因為面子上掛不住,所以絕對不認輸,也絕對不服輸!試問:一個不肯服輸,不肯承認自己有所不足的人,怎麼可能謙卑就「下」呢?即使勉而為之,因為學習的態度不對,想必也難有所成!  

怠惰的人因為茍且因循,而放棄學習的機會;憍慢的人則因為放不下身段,而錯失學習的機會。他們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一步一步成長,而頑劣的性習,卻迫得他們不得不留在原地。見著別人做到了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事,成就了自己達不到理想,那當然只有嗤之以鼻地奚落毀謗一番了!說穿了,自尊與傲慢不過是用來掩飾內心的自卑與心虛罷!

所以,佛教徒且慢談學佛修道吧!先認識自己──如實地認清自己,自己有哪些優點缺點自己的個性如何,人格的特質在哪裡,盲點在哪裡…。這些如果都不清楚、不明白,又怎知哪些應斷、應修呢?所以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認識自己──認識每一個不同面向的自己,每一個不同情境所表露出來的自己!

19.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間 

無有地方所 脫之不受

20.是務是吾作 當作令致是 

人為此躁擾 履踐老死憂

21.知此能自凈 如是見生盡 

比丘厭魔兵 從生死得度  

石,音(席)sek8時極切  

吾,一音go5語【糊】切;    

一音ngo5

躁,音(燥)s3時告切  

擾,音【爪】jiau2入皎切  

履,音(李)li2柳己切  

踐,音(賤)chian7精健切  

老,音(惱、潦)l2柳稿切  

死,一音(史)su2時矩切    

一音(始)si2時紀切  

丘,音(邱)khiu1去ㄐ切  

得,音(德)tek4地激切  

並「非」藏匿在虛「空」中,抑「非」潛沉於深「海中」;更「非」遁「入山石」之「間」,即可躲過無常的催迫。生而必死,這是亘古不易的真理,盡管修得神通變化,亦「無有」任何「地方」處「所」,可以在大限將至之前避「脫」,免「之不受死」亡的召喚。  

死後便隨自己生前所造的善惡業習,強者先牽,前去投生另一業報體。所以不論善惡業,如「是」的事「務」(指業果報),皆「是吾」人自己曾經造「作」過的;是以,來世若欲受生善趣,則「當」造「作」五戒十善,才能「令」自己獲「致」如「是」的果報。不過,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常「人」大多隻貪圖殊勝福報,而並不從因地上下功夫,是故每「為」了是否該如「此」去做,而橫生焦「躁」煩「擾」。一邊是道德良知的呼喚,一邊是外界名利情的誘動,到底該如何抉擇取捨呢?如若不能肯定一切果報還自受,而堅持「履踐」善行,以積集福德因緣,恐怕「老死」之患轉眼即至,屆時「憂」悔便已莫及!  

「知」道自作自覺受,無可閃躲匿藏,依「此」正確因果觀,即「能」安心踏實地止惡、行善、「自凈其意而不致落空。循此漸修漸進,善行、惡止,若又能勘破自我執見,「如是」即得證「見」真理,究竟苦邊,到達「生」死流轉的「盡」頭。隨佛出家修行的「比丘」(比丘尼)們,若「厭」患煩惱「魔兵」的擾亂誘惑,而一意專精戒定慧的修學,即能「從生死輪迴的此岸「得度」,而至那不生不滅彼岸!  

佛說以上三首偈頌的因緣如下:當時在王舍城,有四位婆羅門兄弟,他們個個修得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在預知七日後,他們四兄弟皆當命終之時,為了避脫無常死患,四人便共相議論,如何才得避此禍患。最後,他們得了一個結論,咸認為五種神通神變難測,既可翻天覆地、手摸日月,尚可移山填海,令河止流,舉凡世間任何一事,都無能難得倒他們。因此,在他們心裡,也理所當然地認定,可以神通之力免去一死。  

這四兄弟的其中一位就提出他的計畫說:「我將潛入大海,上不浮現海面,下不至於海底,就潛匿在深海當中,看無常殺鬼,如何知我身在何處?」另一人說:「我將以神通力遁入須彌山中,再令其表面回復原狀,無見罅隙,且看無常殺鬼,如何尋我藏身之處!」第三位也不甘示弱地說:「我當施展神足通,讓自己隱身虛空中,但看無常殺鬼,如何覓我居處?」最後一位則說:「我當藏身市集之中,無常殺鬼隨便一找,即可找到一人索命,何必一定取我性命?」  

這四位婆羅門兄弟彼此討論過後,十分滿意自己的計畫,就相偕前去向國王辭別,並稟白王說:「王啊!我們兄弟四人各自籌算了一下自己的壽命,預知各自僅剩七天的世壽,而今想要分別逃命,希望能夠躲過無常殺鬼的追索。如果幸能如願,定再回來覲見、省視王,唯願吾王德業續進!」說畢,這四人就按照預定的藏匿方式,分頭進行其「避死」計畫。  

不料七日之期一過,四人卻紛紛殞命,一如水果之熟透而自落。市長在得知有一婆羅門猝死於市集之後,即刻前去向王稟報此事。王聽了若有所悟地說:「這四位婆羅門兄弟說有辦法免脫無常死患,如今既得一人的死訊,其餘三人大概也難逃一死吧!」想想,不如去請教釋尊看看!  

於是,王就命人備車,直驅釋尊說法竹林精舍而來。來至佛前,向佛作禮問訊過後,王即開門見山地對釋尊說:「世尊啊!最近有婆羅門兄弟四人,個個修得五種神通,因為自知壽命將盡,於是共相議論,亟思逃避死患,不知四人今時是否皆得兔脫?」佛聽了王的問言,深知王亦對老死將至充滿恐懼怖畏,而思免禍,遂嚴正地告訴王說:「世人有四件事,是不可避離的,哪四件呢?一者命終壽盡,即不得不隨著往昔所造諸業習,而前去受生(或天、或人、或地獄、或餓鬼、或畜生);二者既受生(除非早夭),則不得不老;三者既已老,則不得不病;四者既已病,則不得不死。這必然的法則,任何人都不得違避,即使是開悟解脫聖者亦不例外啊!」於是,釋尊再說偈言: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 

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 

是務是吾作,當作令致是, 

人為此躁擾,履踐老死憂。 

知此能自凈,如是見生盡, 

比丘厭魔兵,從生死得度。」  

聽聞了釋尊的開示,忍不住虔心地贊嘆說:「釋尊開示得真好啊!應依所教而如是做去才對啊!四人思避死,而今一人已死,可見今生福報壽命若是消盡,再大的神通力也無可挽回,現在我確知其他三人皆當命終了!」隨王前去的群臣、侍官,也個個均如此深信不疑

※ ※ ※ ※ ※ ※ ※  

死,是人生必然要走的一條路,人人知道終有一天要死,可是卻人人怕死。就說有一位捕魚郎,父親剛過世沒多久,他辦完了喪事,又要出海捕魚去。人家就問他:「你父親不是才剛去世嗎?」「是啊!」「他是怎麼去世的?」「出海捕魚去,被風浪捲走的!」那人不可置信地望著他:「這樣你還要出去捕魚?」捕魚郎氣定悠閑地回答:「是啊!不然你父親是怎麼死的?」「他老人家躺在床上病死的。」「那你祖父呢?」「在家裡被衝進來的大卡車撞死的!」捕魚郎恍然明白似地說:「噢!在家裡也是會死啊?我還以為不會呢!如果留在家裡可以不死,那我就不出去捕魚,躺在床上就好了!」  

兩人這一段對話,與上述的因緣故事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在說明死亡的無可逃避。不管置身何處,一旦曲終人散的時刻到來,任誰都只能毫無選擇地離去!我們或者還有未完成的願望、未實現的理想,放心不下的親友,糾纏不清的牽掛,以及許許多多想要做卻一直還沒做的事,想要說卻一直還沒說出口的話…;但,一切都來不及了!現世的愛恨毀譽、名利權位,一切一切都不得不在此時撒手,我們帶得走什麼嗎?不!我們什麼都帶不走;但是,我們卻可以在有生之年留下些什麼!各位,請問問自己,這一生,我想留下些什麼?我願不願意帶著遺憾與悔恨離開?好好地問問自己,而且從今天開始,不再讓自己活在「我想要…」的不切實際之中;想做的(不能利人利己,至少也要損己利人),趕緊去做!只要我們真正努力過,什麼時候該走,都可以毫無遺憾地走!那麼,死亡有什麼可怕?來世的資糧既已具備,今生的業緣既已盡了,那麼,就讓一切再重新來過吧!只願此生的惡緣凈盡,來世的善緣與凈緣相繼,那會是另一個美麗新世界在那裡與我們有緣的人事物,終會再聚首,共為未竟的菩薩事業努力!所以毋須為眼前的短暫別離,而肝腸寸斷哪!你看,死亡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空過此生,不能利人行善,而反倒帶著一堆的負債到來生,那才真值得憂悲!  

三、結語  

在這一品〈無常品〉中,編集者收集了佛在不同時間地點,對不同對象而宣說,有關無常義理的偈頌,讀來不覺對佛教化的善巧,又多了一分的認識與崇仰。在偈頌中,佛每藉由不同的譬喻,由不同的面向切入,以使聽者得到同一的體悟──悟解生而老、病、死的必然性。再從一己身心無常如幻、不可恃怙,進陳世間一切諸行亦復如是;終而彰顯其對弟子的殷殷企盼:正因為「榮命難保」,所以更當珍惜當下、把握當下,「惟道是真」,免得老病現前,才徒自無益的追悔!  

人,不能漫無目的的存在,大多必須依附在某一人事物上,以之作為生活的重心,乃至生命目標人生才顯出他的意義。但,依於財富權貴者,積聚終將銷散;依於聲名地位者,崇高亦必墮落;依於眷屬親愛者,合會定當分離;依於自我生存者,有生卻無不死;依於社會的繁榮進步者,國家治平還復紛亂,器界既成還復傾毀。無常變動的世間緣起生滅的一切,吾人只要一落執著宰制,即墮苦痛的深淵;一有恃賴顧戀,即不得不隨外界而牽轉,所以佛才會在臨滅前開示弟子:「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注)。  

對於一心欣求出世間聲聞者而言,除了了生脫死,一切的身外物,不過是招感煩惱的助緣,他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但對一個以利樂眾生為標的的菩薩行者而言,有了這些,無疑就擁有更大能量,得以濟度更多的眾生佛法並不否定這些資生物存在的必要性,也不認為應一味地予以拒斥;一切一切的關鍵都在於我們的內心──內心動機純良與否,保有、使用的態度粘縛與否,那才攸關個己的執縛與解脫。  

的是人性的脆弱,還未擁有財富、名位、權勢之前,苦心孤詣,不達目標,絕不中止。而一旦擁有,又提心吊膽地害怕失去,於是牢牢地抓住一切,甚至還要得更多!不止身外無情物是如此,凡夫對於眷屬親友的系戀,不也是如此嗎?不知人與人間,凡以名利相合者,必因名利之爭奪衝突而分離;以情愛相合者,亦必因情愛的淡薄而疏離。依於因緣而聚合的一切人事物,原該依於此因緣的消散而壞滅,這也屬無常的必然。看得透這些,還爭個什麼!計較個什麼!人來人往,人聚人散,不過就是因緣,別無他事!  

對於無常的體會,我自己也有過不少,一生當中,曾有三次從生死邊緣被救活回來的經驗。第一次,是當兵時出了車禍,昏迷了兩、三天,好不容易醒過來,卻因腦震蕩的緣故,喪失了好幾天記憶那時候,軍中的同袍來看我,還問我有沒有什麼要交代的?還記得那時連回答的力氣都提不上來,就又暈了過去!從那以後,我才真正體會到生命無常!如果從此不再醒轉,或者記憶永遠喪失,或甚至成了植物人,現在的一切都不可能是這樣。當時,我就發了願,願「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所以退伍之後就出家,以弘揚佛法作為對社會眾生的回饋。  

息息流變,遷轉不住的世間,真唯有佛法才是吾人生生世世的安慰與依怙,也唯有真誠佛法理想而同心攜手的師友才是此生不渝的良伴!願大家讀完這一品,皆能對於緣起無常世間,多了一分的思惟體會與警惕,進而發為積極進取的行動,這便是授受者最大的法益受用!(待續)注釋:《長阿含經》卷二《遊行經》(大正1??5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