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照法師:辟疑

辟疑 常照法師    前言   初唐年間,有三位西方凈土的弘傳者,因偏愛「西方凈土」,在有意無意中,著論錯失「兜率凈土」的殊勝。    自此,古來許多大德,因弘揚「西方極樂凈土」,在著書立說中,或法會引喻,不查證這三部論內容中的真實性,即引書中疑論作偽證,大談「兜率凈土」之不足與不是,而誤導眾生。    當初,世尊放光弟子們介紹「兜率凈土」的殊勝,又強調末法眾生和四部弟子,皆當往生彌勒菩薩前,為彌勒菩薩之所攝受,這不是隨便說說而已,諸大菩薩亦有明確強調。    常照站在弘法立場,引證《佛說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之原意,使讀者對兜率凈土有更深的認識,並對三論中所言作一理性分析。余實無「明察秋毫」本能,但不敢「粗心大意隨便引證。如有如法之處,懇請十方大德指導是幸。     《凈土十疑論》第七疑   關於本論之作者,一般的說法是隋朝智顗(智者)大師所作。但這可能是別人假借智者之名而作的,因為按照續高僧傳來看,智者大師已經往生兜率內院了,既然往生了兜率內院,怎麼會作《凈土十疑論》來破斥兜率凈土呢?且自古以來,假借他人之名來寫作了例子也不少,所以本論的作者不是智者大師,而是另有其人。    論雲:「問:彌勒菩薩,一生補處,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處,見彌勒菩薩,隨從下生三會之中,自然而得聖果,何須求生西方凈土耶?    答:求生兜率,一日聞道見佛,勢欲相似,若細比較,大有優劣。且論二種: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彌勒上生經》雲:『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不如阿彌陀佛本願力光明力,但有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又釋迦佛,說九品教門,方便接引,殷勤發遣,生彼凈土,但眾生能念阿彌陀佛者,機感相應,必得生也,如世間慕人能受慕者,機會相投必成其事。    二者兜率天宮,是欲界退位者多,無有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悉念佛菩提心,伏滅煩惱又有女人,皆長諸天愛,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彌陀凈土,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皆生念佛菩提心,伏滅煩惱。又無女人二乘之心,純一大乘清凈良伴,為此煩惱惡業,畢竟不起,遂至無生之位。如此比較,優劣顯然,何須致疑也。    如釋迦佛在世之時,大有眾生,見佛不得聖果者,如恆沙,彌勒出世亦爾,大有不得聖果者。未如彌陀凈土,但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為生死業縛也。    又聞西國傳雲:有三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三名師子覺,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願見彌勒,若先亡者,得見彌勒,誓來相報,師子覺前亡,一去數年不來。後世無常臨終之時,無著語雲:『汝見彌勒,即來相報』。    世親去已三年始來,無著問曰:『何意如許多時始來?』    世親報雲:『至彼天中,聽彌勒菩薩一坐說法,旋繞即來相報,為彼天日長故,此處已經三年。』    又問:『師子覺今在何處?』    世親報雲:『師子覺為受天樂,五欲自娛,在外眷屬,從去已來,總不見彌勒。』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為此願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以上為《十疑論》中第七疑之原文)    《十疑論》說:「求生兜率,一日聞道見佛,勢欲相似,若細比較,大有優劣,且論二種,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彌勒上生經》雲:『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論中話意與彌勒上生經完全不符。    《上生經》雲:「佛告優波離說:『佛滅度後,我諸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華供養,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如是等人,應當至心,雖不斷結,如得六通。應當繫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凈業,發弘誓願,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於蓮花上,結跏趺坐』。」    從這段經文看,「行眾三昧,深入正定。」只是諸功德中一部份而已,其他還有,嚴守諸戒行,顯威儀道貌,掃塔塗地清凈道場,以清香花供養佛、菩薩,精勤讀誦大乘經典。上述修持都是被攝持的條件,必要至心懇切,全修者得上品上生。修多分者,得上品中生。修少分者,得上品下生位。在修持上雖然不斷諸煩惱,可是他程度好像得六通聖者。所以說:「行眾三昧,深入正受。」只是諸功德的一部份。    還有最方便「念佛形像,稱彌勒名,受八戒齋。」這些最簡單方便法,正是往生凈土同一模式,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得往生西方凈土。稱念「南無彌勒佛」得往生兜率凈土有什麼錯誤尤其是一生中能持一次「八關戒齋」,再把功德迴向兜率凈土將來人間別世後,即得往生兜率陀天,是佛陀放光向大家說明,當然得到現在佛和未來佛保證,為何本論說:「無方便接引之義」。    佛陀再叮嚀說:「如是等眾生,若凈諸業,行六事法,必定無疑,當得生於,兜率天上。」這幾句經文,是佛陀眾生再肯定絕對往生之語詞。    佛陀又說:「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名者,聞已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如前無異。」難道聞彌勒菩薩名後,歡喜恭敬禮拜,即能往生彌勒凈土,還不夠方便嗎?其他還有很多方便方法。請讀《佛說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十疑論》又說:「二者兜率天宮是欲界,退位者多,無有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悉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論文與彌勒上生經亦不符合。    《上生經》說:「兜率陀天,五百億天子,以天福力造作宮殿,化作五百億寶宮,化作五百億七寶行樹,出五百億諸天寶女。寶女住立樹下,執百億寶無數瓔珞,出妙音樂,時音樂中,演說不退轉地*輪之行。其樹生果如頗黎色,一切眾色,入頗黎色中,是諸光明右旋宛轉,流出眾音,眾音演說大慈大悲法。自然有風吹動此樹,樹相振觸,演說苦、空、無常無我波羅蜜。」    「如是天樂,不鼓自鳴,此聲出時,諸女自然執眾樂器,競起歌舞,所詠歌音,演說十善四弘誓願諸天聞者,皆發無上道心(無上道心即菩提心)。」    「有二十四天女,身色微妙,如諸菩薩庄嚴身相,手中自然化五百億寶器。一一器中,天諸甘露自然盈滿。左肩荷佩無量瓔珞,右肩復負無量樂器,如雲住空,從水而出,贊嘆菩薩波羅蜜。」    「時諸閣間,有百千天女,色妙無比,手執樂器,其樂音中演說苦、空、無常無我波羅蜜。」    從這幾段經文看,應該夠詳細了吧!怎麼說沒有樹林、風聲、樂器說法呢?經文中只是沒有水鳥說法。    「五大神中『喜樂』,雨如意珠,顯說無量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及說五戒,無量善法,諸波羅蜜。」也說得非常明細。    《十疑論》說:「兜率天宮又有女人,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彌陀凈土︰︰無女人二乘之心,純一大乘清凈良伴,為此煩惱惡業,畢竟不起,遂至無生之位,如此比較,優劣顯然,何須致疑。」此說又不正確。    論者將兜率外院和內院混淆,內院五百億寶女,是五百億諸天天子願力所化。五百億天女,是大神「牢度跋提」,為了庄嚴微妙寶宮,所以化生九億天子和五百億天女,她們只是幫助說法。論中所說,著五欲之心天女,乃兜率外院之福報世界,有男女有情愛,有生產,外院男女情愛,執手成熱,慾火消退。這是內外院不同情形。    疑論中所說彌陀凈土,純一大乘」,五濁惡世娑婆眾生尤其是末法之今日,有幾人能往生彌陀凈土」,說法者應該心裡明白。雖有三品九生之位,臨命終業力現前,十聲聖號不是好念,何況西方極樂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在臨命終時,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才得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接引。」    所謂「清凈良伴」不只彌陀凈土有,兜率凈土也有,下例作個比較:    彌陀凈土:西方三聖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菩薩,還有諸大菩薩在其國土接引眾生,及凈土宗祖師者眾。亦有無量無邊阿羅漢。    兜率凈土彌勒三尊是彌勒菩薩法華菩薩、大妙相菩薩,復有他方諸大菩薩發心而來,古來大德發願往生者眾,其中有阿難尊者、戒賢大師、道安法師玄奘大師、窺基大師、無著菩薩世親菩薩智者大師、道宣律師。近代虛雲老和尚太虛大師慈航法師等。其他尚有很多大德高僧,請看「虛雲和尚兜率受教記」。    論中所說:「彌陀凈土往生者,遂至無生之位」,其實不只「彌陀凈土,遂至無生法忍之位」,十方凈土皆是,就是兜率凈土眾生將來個個「於無上道得不退轉」。    《上生經》雲:「佛告優波離:『汝今諦聽,是彌勒菩薩未來世當為眾生,作大歸依處,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授記』。」    《十疑論》說:「釋迦佛在世之時,大有眾生,見佛不得聖果者,如恆沙。彌勒出世亦爾,大有不得聖果者。未如彌陀凈土,但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為生死業縛也。」此說又不對。    釋迦佛和彌勒佛,願力不同,絕不可一概而論。釋迦佛之願力,在五濁惡世眾生,濁世眾生福力微薄,見佛不得聖果者眾。《大智度論》說:「佛出世時,舍衛城九億家,三億家眼見佛,三億家耳聞有佛,三億家不聞不見。」    至於彌勒佛本願,是人間凈土成佛。《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說:「使我作佛時,令我國中人民,無有諸垢瑕穢,於淫怒痴不大,殷勤奉行十善,我爾乃取無上正覺。」    《彌勒下生經》說:「將來大地化為凈土,純以金沙覆地,處處皆有金銀之聚,人壽八萬四千歲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穩快樂,時彌勒下生。」    其他尚有不同之處釋迦佛住世為賢劫中第九劫,屬於五濁惡世時期眾生頑固不易調教,所以佛陀還要從五戒十善開始教育。彌勒佛住世為賢劫第十劫,屬於增劫。人壽八萬四千歲,無十惡,不頑固,彌勒佛不必從小乘戒說起,可直接講大乘法義。尤其是此時眾生不愁衣食,只要安心聞法。在六萬年中,時時聽聞佛音,個個皆得法眼(法眼即地上聖位菩薩)。    《十疑論》說:「又聞西國傳雲:有三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三名師子覺,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願見彌勒,若先亡者,得見彌勒,誓來相報。師子覺前亡,一去數年不來,後世無常臨終之時,無著語雲:『汝見彌勒,即來相報』。    世親去已,三年始來,無著問曰:『何意如許多時始來?』    世親報雲:『至彼天中,聽彌勒菩薩一坐說法,旋繞即來相報,為彼天日長故,此處已經三年。』    又問:『師子覺今在何處?』    世親報雲:『師子覺為受天樂,五欲自娛,在外眷屬,從去已來,總不見彌勒。』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為此願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印順導師對於本文,以懷疑態度說:「不知有師子覺,生在外院的故事,凡是弘傳彌勒法的,真諦玄奘大師,以及無著、世親的傳記中,都沒有此種記載,這只是別有用心者的故意傳說而已。」(成佛之道一三二頁)    印順導師又說:「正念彌勒尊,求生彼凈土法門希有,近易普及故,見佛時聞法,何憂於退墮?」    對於本段疑問中所說的,常照也有幾點疑問?    第一:無著是否曾向世親說:「汝見彌勒即來相報」?因為無著菩薩早就見過彌勒菩薩,請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此可見婆●盤豆法師傳,傳上說:「雖得小乘空觀,意猶未安,謂理不應止爾。因此乘神通,往兜率多天諮問彌勒彌勒菩薩為說大乘空觀,還閻浮提如說思惟。」    又說:「爾後數上兜率多天,諮問彌勒大乘經義。」    至於請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則如傳上說:「無著法師即自發願,我今欲令眾生信解大乘,唯願大師下閻浮提解說大乘,令諸眾生皆得信解。彌勒菩薩即如其願於夜時下閻浮提,放大光明廣集有緣眾生,於說法堂誦出十七地經。」    第二:人間別世後,往生兜率,內院和外院完全不同。內院是凈土,以蓮花父母,出世即知朝拜彌勒尊佛。《上生經》說:「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凈業,發弘誓願,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於蓮花上結跏趺坐。百千天子作天伎樂,持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其上,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閻浮提,廣修福業來生此處,此處名兜率陀天,今此天子,名曰彌勒,汝當歸依。』應聲即禮,禮已,諦觀眉間白毫相光,即得超越九十億劫生死之罪。」    外院是福報土,以天神男女父母,初生如人間四歲小孩,而後成長至四由旬高。壽命千歲,四千年中的成長過程,到青春成熟期,是否還要一段很長的天上時間?怎麼在人間短短幾年,師子覺就和外院天女結成眷屬,而貪著五欲,這可能嗎?    第三:師子覺三人一生願力,求生兜率內院,內院往生者即刻以蓮花化生,師子覺怎會跑到外院和天女結婚。《上生經》說:「是時菩薩,隨其宿緣為說妙法令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心。」尤其是院牆高六十二由旬,厚十四由旬,牆為七寶所成。內院外院天人身高四由旬,外院天人不知內院情形。內院又比外院殊勝萬倍(佛陀說過:住世一小劫,也不能說完內院勝妙福處),內院天人怎會嚮往外院,而往外跑?    第四:從人間往生兜率凈土,豈是誕生外院後,再移居內院,不然怎知道外院天女色相微妙,而停留結成眷屬。    《十疑論》中舉證理由無真實性,論者為什這樣做?莫非是印順導師所說的「別有用心」。尤其是引喻本論大德,該考證上生經,而觀知本論義的真假,說法者不要因偏愛西方凈土,而「故意撰說」。總之,不可因私人之偏愛和法執,取法繩自縛,何等不智,阿彌陀佛。     「往生安樂集」之疑   《往生安樂集》二卷,是真宗「道綽大師」所撰,大師生於公元五六二-六四五年往生,一生講「佛說觀無量壽經」二百餘次,往生安樂集卷上,有四點不合彌勒上生經的理論比較,常照查經典原意,供讀者作真實了解。    「一、彌勒世尊,為其天眾轉不退轉*輪,聞法生信者獲益,名為信同。著樂無信者,其數非一。又來雖生兜率,位是退處,是故經雲:『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二、往生兜率,正得壽命千歲,命終之後,不免退落。    三、兜率天上,雖有水鳥樹林和鳴優雅,但與諸天生樂為緣,順於五欲,不資聖道。若向彌陀凈國,一生得者,悉是阿鞞跋致,更無退人與其雜居,又複位是無漏,出過三界,不復輪迴,論其壽命,即與佛齊,非算術能知。其中水鳥樹林,皆能說法,令人悟解,證會無生。    四、據大經,且以一種音樂比較者,經贊言:『從世帝王六天音樂妙轉有八重,展轉勝前億萬倍,寶樹音麗倍亦然,復有自然妙伎樂,法音清和悅心神,哀婉雅量超十方。是故稽首清凈勛』。」    道綽大師所列出四點,他認為兜率凈土,不如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仔細分析,西方極樂世界殊勝處,他所贊言當然合於經典記載。可是他批評兜率凈土低劣,不合經典記載,故意將兜率外院當做內院。而內院彌勒凈土殊勝處,有意掩蓋實況,實非一位大德該有的作為。常照不得不真實提出反證,替彌勒菩薩說幾句真實話。    第一點:他說「著樂無信,其數非一」。意思是說:兜率天人執著天樂,不聽信彌勒法音者眾多。這種說法,並無實據,從上生經全卷看清楚,都找不出一位天人「著樂無信」。就是兜率外院的一般天人,也是知足適止,不是像道綽大師所說的,所以才稱為「兜率天」(譯為知足天)。    他說:「雖生兜率,位是退處。」意思是說:雖然求往生兜率得往生者,將來難免再度輪迴。這種說法實在違背經典,不符事實。    《上生經》說:「是時菩薩,隨其宿緣,為說妙法令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心。」    「未舉頭頃,便得聞法,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    「佛告優波離:汝今諦聽,是彌勒菩薩,於未來世當為眾生作大歸依處。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經典中,佛陀交待清楚,往生兜率凈土者,人人皆得「不退轉於無上道」。道綽大師為什要掩蓋經義事實?    第二點:他說「命終之後,不免退落。」意思是說:兜率天人,四千歲後,重新墮落六道輪迴,或許兜率外院天人,四千年天福享盡後,有墮落三惡道的可能,可是兜率凈土的天人不同。    《上生經》說:「當得生於兜率天上,值遇彌勒,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於未來世,值遇賢劫一切諸佛。於星宿劫,亦得值遇諸佛世尊,於諸佛前受菩提記」。    「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授記。」(授記即是記別何時成佛有無余記和有餘記兩種)。經中說明,往生兜率凈土者,將來天壽盡,不但不會退落,反而會遇到未來諸佛,在佛前授記,記別將來必定成佛。道綽大師又是為什麼?    第三點:道綽大師所說,兜率凈土雖然有水鳥樹林發出音聲,可是音聲是「順於五欲,不資聖道」。這種說法也是不符合《彌勒上生經》原意。    《上生經》說:「自然有風,吹動此樹,樹相振觸,演說苦、空、無常無我波羅蜜。」    道綽大師第三點所說的「水」,是「八色琉璃渠」的「八味水」。「鳥」經中並無記載。「樹林」發出音聲,「順於五欲,不資聖道」是歪曲事實,難道「樹相掁觸,演說苦、空、無常無我波羅蜜」,不是說法?只有西方極樂世界,水鳥樹林發出音聲是說法,實在令人費解。    第四點:道綽大師認為西方凈土音樂,勝過兜率凈土。這種認定,道綽大師太偏心,其實兜率凈土和西方凈土有很多相同地方音樂也差不多,都是演說清凈佛法。    《上生經》說:「無數瓔珞,出妙音樂,時樂音中,演說不退轉地*輪之行。其樹生果如頗黎色,一切眾色入頗黎色中。是諸光明右旋宛轉流出眾音,眾音演說大慈大悲法。」    「自然有風,吹動此樹,樹相振觸,演說苦、空、無常無我波羅蜜。」    「諸女自然執眾樂器,競起歌舞,所詠歌音演說十善四弘誓願諸天聞者,皆發無上道心。」    「時諸閣間有百千天女,色妙無比,手執樂器,其樂音中,演說苦、空、無常無我波羅蜜。」    「第四大神,名曰喜樂,雨如意珠︰︰顯說無量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及說五戒,無量善法諸波羅蜜,饒益勸助菩提意者。」    「第五大神名曰正音聲,︰︰出一切音聲,勝天魔後所有音樂。」其實說法者,不可因個人之偏愛,而毀損他法,以致承擔謗法之罪。     《凈土論》之疑   《凈土論》三卷,是初唐「迦才大師」所撰,大師於貞觀年間住長安弘法寺。卷下第七,以彌陀凈土與兜率凈土,作不實比較。原文如左:    「問曰:『兜率天宮彌陀凈土,此之二處,俱是佛所贊經,未知此二何優何劣?』    答曰:『此之二處,各有三義,若論其處,則互有優劣。且如兜率天宮,則構空而立,極樂世界,則就地而安。此則空實異居,人天趣別。若據此土一往論,則天優人劣也。若論其凈穢者,兜率雖是天宮,由有女人故名之為穢。極樂雖是地界,由無女人,故號之為凈。然此之凈穢,有十種異:    一、有女人女人異:兜率男女雜居。極樂唯男無女。    二、有欲無欲異:兜率有心上欲,染著境界極樂無心上欲,故常發菩提心。    三、退不退異:兜率處所是退,極樂處所不退。    四、壽命異:兜率壽命千歲,仍有中夭。極樂壽命無量阿僧祇劫,無中夭壽命者。    五、三性心異:兜率則有三性心間起,故惡心墮地獄極樂唯有善心生,故永離惡道。    六、三受心異:兜率三受互起,極樂但有樂受。    七、六塵境界異:兜率六塵,令人放逸。極樂六塵,令人發菩提心。    八、受生異:兜率受生,男在父膝上,女在母膝上,極樂受生,七寶池內蓮花中生。    九、說法異:兜率唯佛菩薩說法極樂水鳥樹林皆能說法。    十、得果異:兜率生者,或得聖果,或不得。極樂生者,定得無上菩提。若就此義,西方大優,兜率極劣』。」原論文尚有七種難易比較,待這十種分析後,再作討論。    迦才法師十種論義,仔細分析,不無明顯的偏心而錯誤。    首先有關「兜率構空而立」之問題,兜率雖是六欲天中之空居天,水火可滅。內院凈土,三災不侵,尤其是四千年後,天眾同赴龍華三會,個個皆得法眼。這種比較實無意義,其次「由有女人故名為穢」。上生經全卷,說明往生後皆為善男子,現男子身相,無記述男女間的感情問題,穢從何來?尤其兜率凈土寶女、天女、玉女等皆是化身女眾,有菩薩庄嚴身相,不是外院之福報女眾,所以不可用穢來形容她們。至於下面所舉例十點,再作仔細分析。    第一點:「兜率男女雜居」。在群體社會男女有序者,以雜居來形容就不太恰當,何況兜率內院是凈土凈土就是清凈梵行國土,迦才法師以雜居形容實在太過份。    第二點:「兜率有心上欲,染著境界」。任何一位有學位的菩薩,皆在精進中漸漸清凈八識習染,除非是妙覺佛陀。十方凈土眾生那一位無染著心,不然三品九生怎分,極樂世界眾生,也是因位修行無心上欲者果德已圓,這種比較正確嗎?    第三點:「兜率處所是退」。這是違反經義,前面述過。    第四點:「兜率有中夭」,上生經並沒有說明。這種肯定說法,不知出何經典?兜率天壽四千,極樂無量是事實,不過以此論優劣有欠考慮。因為四千年後,彌勒菩薩要來人間開龍華三會,而兜率天人跟隨他下生人間,受彌勒佛教化而證法眼智。「極樂壽命無量阿僧祗劫」,眾生欲得同等壽命者,必與彌陀同等願力。不是心裡一片空白,能坐享其成求生極樂眾生,總是要了解信、願、行的重要性。    極樂世界壽命無量,可一直修到補處,如果是真的,是違背菩薩娑婆世界眾生精神。相反的,兜率天人是「不厭生死樂生天者」,在有限的生命內,出生入死,往返娑婆,倒駕慈航救度眾生,這種精神勝前精神,論優劣者,熟優熟劣?作者何必強詞。    第五點:「兜率有三性」善、惡、無記性,是沒錯。西方極樂世界,除非是「西方三聖」無三性,其他眾生那一位無「三性」。唯識論說「我法二執,必至金剛無間道才能凈盡。」難道西方眾生個個「八識清凈了,如果是這樣,品位何分?    至於「惡心墮地獄」,也是斷章取義,如果是兜率外院天人是沒話說,內院凈土天人,命終隨彌勒生人間,赴龍華三會授記。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第六點:「兜率三受互起」。我還是認為未必然,外院是福報天,所受者「樂受」,除非是福報盡現五衰相,才有苦受。兜率凈土是聞法修行聖地。《上生經》說:「兜率陀天,十善報應勝妙福處,若我住世一小劫中,廣說一生補處菩薩報應十善果者,不能窮盡。」尤其是天人個個「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種境界天人,怎可說他「三受互起」。(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如果真的「三受互起」,也是求之不得,因為聖地有諸大菩薩,從旁關懷、指導、說法、教育,正好迴光返照,參悟「三受是空」,「清凈受因種子」,豈不妙哉。    極樂世界有優點也有缺點娑婆世界缺點也有優點,雖然極樂世界「無諸惡大如毛髮」,可是娑婆世界修行一日,勝過極樂世界一百年。    如《大阿彌陀經》說:「佛言:汝等當自端身,當自端心,耳目鼻口手足,皆當自端束檢中外,無隨嗜欲益作諸善,當布恩施德不犯道禁,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展轉復相教化,使彼為德立善,慈心正意齋戒清凈,如是一晝夜,勝於阿彌陀佛剎中為善百歲。」    第七點:「兜率令人放逸」。關於這一點,我也有意見。兜率凈土知足天,是「十善報應勝妙福處」,個個「堅固不退轉於無上妙道」,怎會放逸。    第八點:「兜率天人受生後,在父母膝上。」也是故意歪曲。外院受生在父母膝上。兜率凈土天人,和西方極樂天人一樣,同是蓮花化身。《上生經》說:「即得往生兜率陀天,於蓮花上結跏趺坐。」還有「百千天子作天伎樂,持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其上。」    第九點:「兜率凈土唯佛菩薩說法」。這句違背經文的話,不讀上生經的人可能相信,其實,兜率凈土和西方極樂一樣,只是沒有水鳥說法。其他有瓔珞說法,樹生果說法七寶行樹說法天女詠歌說法,雨滴說法等。    第十點:「往生兜率凈土不一定得聖果,往生西方者一定成佛。」這種比較未免太離譜,往生兜率者不只得聖果,將來必定成佛無疑,甚至比往生西方凈土眾生,比較快速成佛。如何肯定往生者必定成佛?    《上生經》說:「與諸天子,各坐華座,晝夜六時,常說不退轉地*輪之行,經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令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第一次肯定成佛無疑。    「當得生於兜率天上,值遇彌勒,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於未來世值遇賢劫一切諸佛。於星宿劫,亦得值遇諸佛世尊,於諸佛世尊前受菩提記。」第二次肯定成佛無疑。    「值遇彌勒,頭面禮敬,未舉頭頃,便得聞法,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於未來世,得值恆河沙等諸佛如來。」第三次肯定成佛無疑。    「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佛光明即得授記。」第四次肯定成佛無疑。    下生經說:「彌勒佛住世六萬歲,憐憫眾生,令得法眼。」法眼已是地上菩薩境界。第五次肯定成佛無疑。    迦才法師在上述十點的後面,又借題發揮往生之難易,勉強提出七點理由,他認為往生兜率凈土,比往生西方凈土難。迦才法師七點兜率成見,常照也不得不舉反證辯白。他說:    「若論往生之人往生西方者易,上生兜率者難,此之難易,亦有七種差別。    一、處別:極樂是人,兜率是天,此則天難人易。    二、因別:極樂但持五戒,亦得往生,兜率具修十善,方得上生。    三、行別:極樂乃至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兜率具施、戒、修三種,始得上生。    四、自力他力別:極樂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他力往生。兜率無願可憑,唯自力上生。    五、有善知識無善知識別:極樂觀世音大勢至常來此土,勸進往生,臨命終時,擎金剛台,來迎行者,種種贊嘆,勸進其心,即得往生。兜率無此二菩薩故,但自進上生。    六、經論勸生處多少別:極樂說處,經經中贊,論論中勸。兜率說處,何但經贊處希,亦論勸處少。    七、觀古來大德趣向何者多少別:極樂上古以來,大智名僧趣向者多。兜率上古以來,大德願樂者少,由此義故,往生西方則易,上生兜率稍難也。」    以上迦才法師七點論述,不無貶值兜率凈土殊勝,有失論師之客觀立場。    第一點:「天難人易」的問題,在六道眾生中,天道眾生貪享福不易度,三惡道眾生苦難度,唯人道眾生有苦有樂,樂中易迷,苦中易覺悟,所以佛度眾生注重人間。可是將極樂世界當作人間凈土,是否正確,其實完全錯誤,因為極樂世界無三惡道苦,是彌陀報土,實質佛國。所謂「人易」即有偏差。    再說人道眾生往生兜率凈土者,為生死解脫而去,非因天福去,豈有難度之事。兜率雖然不是佛報土,可是內院結構、性質和西方極樂相差有限。而所謂「天難」,有故意貶損心態。    第二點:「極樂但持五戒,即得往生。兜率具修十善,方得上生。」其實觀經所說,不是持五戒,便得往生。    觀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阿彌陀與諸比丘︰︰。」經中說明,不只持五戒,還要修行諸戒,無眾過患,才得中品上生位,得阿羅漢道。迦才法師為了討好眾生,隨意斷章取義,如果但持五戒而不往生者誰負責任尤其是修行諸戒,無眾過患」範圍廣泛,豈可不深入探討,又故意闡義,更重要的還要「眾善迴向願生西方」而後仰賴「阿彌陀佛接引」,並非持戒即能往生。    所謂「兜率具修十善,方得往生。」實不能明白迦才法師肯定這句話標准。    《上生經》說:「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迴向,願生彌勒前者。」所謂「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與前所說一日「受八戒齋」功德迴向,或「凈土佛七」功德迴向,應該不會錯誤。其實經文所說,還有更方便之法。    第三點:「極樂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兜率具施戒修三種,始得上生。」迦才法師把十念看得簡單也不說明得十念往生對象。    觀經說:「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念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經中所說要「至心」「具足十念」。至於「十念」的實際,古德各有不同的見解。何況這是惡人在臨命終願意懺悔眾生設想,平時該修不修人不在此限。所以說,不能把十念南無阿彌陀佛認為太簡單,也要有因緣,為什麼?    首先探討眾生死亡前百態:死亡時中陰身離軀體,好像龜身脫殼,非常痛苦痛苦中無能念佛。還有左例問題發生:    受火焚、水溺者只有求生意志,不能安靜念佛。    受地震土埋者無機會念佛。    路中事故死亡者無機會念佛。    死亡前昏沉者,怎能念佛。    死亡前住院,加護病房急救,痛苦中無能念佛。    死亡前業障纏身,看種種惡相,在恐怖中無能念佛。    死亡前種種病痛,無能念佛。    死亡前地獄相現,因恐怖無能念佛。    死亡前怨親現前,瞋恨心起,無心念佛。    死亡前親情罣礙,無心念佛。    死亡前財物罣礙,無心念佛。    死亡前恐怖死亡,無心念佛。    死亡前兒女爭奪遺產,怨嘆心起,無心念佛。    死亡後處理不當,亦難往生極樂。    死亡後喪葬不當,亦難往生極樂。    所以說,十念不易。佛子如果歸依後,無心佛法,以便解放心靈上的煩惱執著,到時萬緣放不下怎能往生極樂。更要禮佛、守戒、懺悔迴向,舒解往世業障,才能安安靜靜,受龍天護法菩薩接引,含笑西歸。如果佛子將此十念,看得太容易者,進修中自然鬆懈,到時難免隨業去。何況彌陀本願「十念接引」條件,是附帶不作五逆罪,不誹謗正法。其實「事易懈怠成就難,事難精進成就易」。佛子不可自誤,以免臨命終一字「阿」也阿不出聲。    兜率凈土往生條件,不一定要具備施戒修。此三德能具備者,當然是最好。    《上生經》說:「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聞是菩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是諸惡業速得清凈未來世中諸眾生等,聞是菩薩大悲名稱,造立形像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來迎此人。」這是給「造諸惡業」的眾生一線生機。    「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名者,聞已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    「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這是最簡單條件即得往生。迦才法師所說「施戒修」是嚴重的錯誤。    第四點:「自力、他力」的分別。迦才法師認為往生西方極樂者,但靠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即能往生,如果求生兜率必靠自力,他認為,彌勒佛沒發願,要給眾生接引到兜率凈土。迦才法師這種說法,不無誹謗佛法之嫌疑。    凈土宗諸經疏說:欲求生凈土者,必具足信願行三條件心理修持,不然的話六道眾生,早被彌陀接引完了。    經中說:「佛有三不能,一、不能盡三界。二、不能度無緣。三、不能滅定業。」能得佛度者,必靠自己功力(自力)。當然要依經教進修,而後漸漸增上佛緣,得佛、菩薩加被(他力)。    能明白凈殊勝彌陀願力者,來自經中開示,如果無緣、無心看經,怎能了解彌陀四十八大願度眾生。最好別一知半解,得全解者應該至心精進,才能安心得接引而往生彌陀凈土。所謂「信、願、行」別看得簡單。    信:不是口頭上信仰也不是淺薄的信心,淺薄信心必受環境變化而動搖。是要深信,信得真實。信彌陀願力不假;信凈土法門方便妥當;信釋尊言教十二部尊經,卷卷圓滿;信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信六道輪迴生死苦報,皆為吾心所造;信貪瞋痴是眾罪之源;信菩提之法,才是覺悟涅槃之道。如是深信才能穩定這個出離心,因為求生西方極樂,沒強烈出離心,恐難達成願望。    願:既有堅定信心,更要發願,願就是希望義。「願」不只是願意去,或願受接引,必與彌陀願心同等,所以必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發願後才能盡心盡量修持凈土法門,雖是解脫中最方便法門,可是「願心」不能無。    行:既然發願,更要真實修行,不然成為空願。所謂「行」者必量己力。以個人修持方面,必要專持彌陀聖號,朝夕禮佛,佛前懺悔修持得心凈業障除。如是在定靜中得見彌陀往生彌陀接引。其他尚要持戒、修定,讀誦大乘經,以助功果早日完成。    《彌陀經》說:「若有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從利他方面,必要積極弘揚如來正教,行六波羅蜜,救度群迷,同證菩提。從信願行中,符合彌陀心願,量力盡心,時至必蒙受彌陀觀音,勢至接引。無論自度或度人,往生彌陀凈土,必有真信、真願、真行。信與願是自心力,行是自身力。有身心精進不計功果的義務,而後才有往生極樂國土權利。不量力好好修持,憑什麼去那安祥清凈國土。就是能夠帶業往生,死亡剎那也要有能力伏業,一生中無自力用功修持,到時業力勝願力,臨命終十聲「南無阿彌陀佛」也難,迦才法師言說恐誤修道眾。    往生兜率凈土,是否唯靠自力,不得他力之助?其實不然。    《上生經》說:「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名者,聞已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歡喜禮拜即能往生凈土,是修持中最輕鬆功行,若非彌勒菩薩的佛力攝受,那有這么容易的事。    《上生經》:「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聞是菩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此人命欲終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華,來迎此人此人須臾即得往生。」此二段經文,是最好明證。其實諸凈土往生者,須要自力要他力,懺悔歡喜恭敬禮拜是「自力」,而後感動彌勒菩薩放光接引是「他力」。    第五點:「有善知識和無善知識」的差別。迦才法師所說極樂國土觀世音大勢至二位菩薩接引,兜率無這二菩薩接引,所以必要自己上進,其實不然。    兜率凈土除了彌勒本尊放光接引,還有「法華菩薩、大妙相菩薩」共為「彌勒三尊」。尚有他方諸大菩薩,以及五百億天子,同是接引眾生神聖。    第六點:「經論勸說往生多少」分別,迦才法師認為勸眾生往生西方凈土的經論多,勸眾生往生兜率凈土經論少。這種以數量多少來判定優劣,是犯了嚴重錯誤,在戰地以兵員數量,而決斷勝負者,是一位沒水準戰將,因為兵員貴精不重量,相信迦才法師明白這點道理。    第七點:「看古來大德趣向多少」之差別。迦才法師認為自古以來求生「西方」者多,求生「兜率」者少,來論斷往生難易。這種論調和第六點,以同樣手法做比較,也犯同樣錯誤。    常照也以歷史看修行者,求生二處凈土的多少做個比較,但不以此作往生難易的論斷,時期因素眾生因緣會改變,如果胡亂肯定,對未來很難交待。    佛法傳入中國,乃東漢明帝時代(公元六七年)。    凈土宗發揚時期是四世紀末,東晉太元十年(公元三八五年)。此年道安法師發揚「兜率凈土法門,以皈依彌勒,求未來往生兜率內院為主。    道安法師徒弟慧遠,弘揚西方凈土,是為蓮宗初祖。經典中記載,慧遠法師眾多弟子中,只有一三六眾往生西方極樂。    東晉隆安二年(公元三九八年)法顯法師天竺取經,十三年後回國,著作「法顯傳」一卷。內中記載!初踏上北天竺時,有一小國名「陀歷」,國內修行者皆修彌勒凈土。陀歷國有一彌勒聖像高八丈,每遇齋日彌勒聖像自然發光,因此,引起鄰近國王皆來供養彌勒聖像的由來,由一位羅漢,以神通力帶一位雕刻師,上兜率陀天觀彌勒菩薩高度色貌,而後刻木作像,前後上去三次雕刻才完成。    法顯順領西南行,看到很多土族自雕彌勒聖像朝拜,法顯訪問一些土人,才知道立聖像風氣,自佛陀涅槃後三百年至今。此地盛傳,未來彌勒大士繼承釋迦,傳授三寶到此地,所以才有彌勒因緣的風氣。    傳記說明:法顯到師子國時,聽一位天竺道人,說明賢劫千佛共用一,並說明彌勒下生初轉*輪,三會龍華度釋迦佛遺法中弟子,並度與彌勒有緣的人。    在傳記中可明白,佛陀涅槃三、四百年後開始,「彌勒思想」在印度,最少興盛有八百年之久,迦才法師以漢地比較盛行西方凈土,就斷定往生難易之差別,這也是不智之作為。    佛法最注重「因緣法」,今日沒有,未來不一定沒有,佛法各宗信仰,在區域性有盛有衰,歷歷可見。何況在《大寶積經》、《維摩詰經》,佛陀交待很清楚,末法時代彌勒是護持三寶聖者時間佛陀滅度後五百歲。在末法時期彌勒思想才開始盛行。    《大寶積經摩訶迦葉會》:「摩訶迦葉白佛言:『當來末世後五百歲,有相似沙門,身被袈裟,毀滅如來無量阿僧祗劫,所修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摩訶迦葉:『汝莫以此問於如來,何以故?迦葉,彼愚痴人實有過惡,如來不說,以惡欲故,其心妄執邪行諂曲︰︰迦葉,當來末世後五百歲,有諸眾生具足善根其心清凈,能報佛恩,守護吾法。』    『世尊,此彌勒菩薩在此會,如來付之,於當來世後五百歲法欲滅時,如來無量阿僧祗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悉能守護,流演廣說。何以故?世尊,此彌勒菩薩,於當來世,當證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即伸右手,以摩彌勒菩薩摩訶薩頂,作如是言:『彌勒,我付囑汝,當來末世,後五百歲正法滅時,汝當守護佛、法、僧寶,莫令斷絕』。」    維摩經囑累品:「於是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祗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付囑於汝,如是輩經,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汝等當以神力,廣宣流布於閻浮提,無令斷絕。』    彌勒菩薩說是已,白佛言:『世尊,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大乘者,當令手得如是等經,與其念力,使受持讀誦,為他廣說。世尊!若後末世,有能受持讀誦,為他說者,當知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    今為世尊之末法時代,也是彌勒菩薩護持三寶之期,佛弟子如果對於彌勒菩薩有關之經論法義,產生懷疑,或妄加評斷,實是不智之舉。    然而此三論之作者,發出誤差疑論後,一千幾百年來,使兜率凈土蒙受很多不白之冤,也害了很多後世說法者,不探討便隨其論調,錯說兜率的不足和不是,也誤了很多末法眾生,錯過很多好因緣。    其實,彌勒凈土,不是以天上凈土思想重心,最重要是實現人間凈土,是積極推行地球上,大同盛世的實現,所以求生兜率凈土眾生,是不畏生死菩薩眾生將來彌勒再度娑婆,一齊凈化人間,在迴向中有明確發心:    「願生兜率凈土中,蓮開即見慈尊容。     悟徹緣生第一義,誓隨彌勒真宗。」    最後還有一事實須要再強調,有關書中人物的出生時間:    法顯傳的作者-法顯大師西域取經回國是後秦弘始十二年(西元四一○年)。    佛說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的譯者-沮渠京聲,匈奴人,封安陽侯,劉宋元嘉六年(西元四三九年),渡流沙游學西域,回國後從事譯經工作,一生中譯經十六部十七卷。    道綽大師凈土宗第二祖,生於西梁大定八年(西元五六二年)卒於唐貞觀十九年(西元六四五年)。    迦才是唐代僧人,貞觀年間住長安弘法寺,修凈土法門,著往生論三卷,其他不詳。    論時間,三位大師該有看過上下經和法顯傳,為什麼作不實報導?實在令人費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