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中法師:如何修止觀

如何修止觀

智中法師

    學佛修行的人必須以正念來調練自己的心,這如同馴伏野馬,再健壯的野馬未經訓練,整日只會狂野的四處亂跑,是不能從事任何工作的。未經訓練的心也是一樣,即使學過不少經論,能談玄說妙,頭頭是道,但是心卻不聽招呼,總是散亂脫序、情緒起伏、煩惱不斷,這樣不但無法得到解脫,還可能會對自己及周遭的人造成極大的傷害。

    大多數未經禪修調伏自己的佛教徒可能急於尋找名師,希望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法門(當然最好是又快速又簡便、又不力氣的);或者急著行善積德;或者拚命去聽課,搜集數據,沉溺於佛法知識理論當中;或者尋名摘句以資談柄、以助筆勢,而唯恐天下不知;或者老是想要與人辯論,乃至好為人師。心安不下來,只能向外攀緣而無法向內覺照,反觀自省,調伏煩惱。實在沒有定,心散亂而無堪能性,不能起決定性的作用,最多成就小小的聞慧,或世間一些散善,而不能夠斷惑證真,轉凡成聖的!散亂心、有所得所作之善法,功德不真且會失壞,甚至成為障道因緣

    從來沒有安靜坐下試著專註的人可能會誤以為自己的心一向是平靜專註的。不過,一旦當我們試著靜坐,強制自己把注意力引導到特定的目標(所緣境)上,就會發覺我們的心是多麼的混亂、亢奮、焦躁或是鬆散、遲緩和無力。有人認為自己的心有所謂的「自由意志」,但如果想要集中注意力都辦不到,就知道自己的心不是自由的。未經禪修提升的心,為煩惱所束縛,是不聽招呼的。

    其實初學佛法就應該先下一功夫訓練自己的心,不過心的訓練與調節,從學習了解到實踐成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的心一向為境界所轉,一下子想東,一下子想西,從沒有刻意去約束過的;現在忽然間叫它不要動,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以及種種種種因緣的配合(善知識的教導更是重要),而中間一定會有種種坎坷曲折、因緣不順習氣煩惱的起伏等等。因此千萬不能急於求成,應該保持不急不緩的心態,不怕重復,耐心的堅持靜坐,修四念住訓練來調整我們的心。

    大智度論說一個譬喻:「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我們這個心,從久遠以來的活動就像蛇似的,現在要有一個所緣境修止,叫它定下來,它就直了。所緣境就是選一個令心注意的地方。很多境界都可以作為所緣,但是最通常、最普遍、的所緣境,就是息。我們這一口氣呼出去、又吸進來叫做息,為什麼稱之為「息」呢?因為呼出去以後,它不會無窮無盡的呼,到時候就停下來了,停下來還沒有吸的時候,叫做出息出息時間當然是不長,然後就吸,吸進來還沒有出,就是入息。就是用這個息作你的所緣境。當盤上腿坐下來,身體各部分都調整到正常了,心裡默念兩句話:「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不要去攀緣外面的境界就把自己這一念心,安住在息那裡不動呼吸它是出、是入、是長、是短,它自己安排,你不要管它,就只是知,注意這息在出在入,知道息是長、短,就負責這一件事!一直注意,慢慢就沒有妄想,心就寂靜下來。

    不過有時妄想來了就不知了,那可以加上「數」,你在出息或入息這個地方計數,出的時候數一,再出的時候數二,再出就數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也可以倒過來數,或者一、三、五、七跳著數。只要你常常數,熟能生巧,就使令心安不動

    若修止實在有困難的時候,力量能到達這里,就不要繼續止了,就改變一個題目。可以背《金剛經》,或者念大悲咒,或者思惟一段法義,千萬不要任由妄想紛非;當然最好是轉而修觀。

    觀:梵語毘缽舍那(vipawyana),譯義為觀,《解深密經》說觀是:『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解深密經》卷3,大正16, 698a)。所以,慧是以觀察抉擇為特性的。以修無我觀為例,當修止寂靜住一段時間後,心裡面就觀察抉擇這個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裡面沒有常恆住、不變易的我。觀就是觀察諸法真理,我們想轉凡成聖,就是要修見真理的觀。因此在佛法的立場來看,修觀是更重要的事情。可是,修觀又需要假借止的幫助,觀才能夠作用。修止也需要、修觀也需要,而不能夠單修一種。但是初開始應該多修止是對的,因為初開始多修止容易生歡喜心,使令你自動地願意繼續修下去。不過多數修止觀久一點的人歡喜修止而不歡喜修觀,因為修止若有一點相應了,雖然還沒有安樂,但身體感覺舒服,因此就繼續安住在止的所緣境上,不願意修觀。

    不過也不要一直相續不斷的修觀思惟思惟一刻鐘,最多三十分鐘,就停下來住在那裡不動而修止,一段時間後再修觀。一方面使心休息一會兒,一方面在那裡明靜而住,增長定力寂靜力量增長以後,思惟力量也隨著增長強大,應該如此交替的運作;其實修觀也能支持正念,毘缽舍那也能幫助奢摩他的,不過不論修觀或明靜而住,止觀所緣境一定要明明了瞭顯現出來。止與觀二者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又有著相須的關係,如《雜.464經》:「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大正2,118b)有人多修觀,有人多修止;有人先修止後修觀,也有先修觀後修止;但止與觀一定要反覆、交替地修。

    修止觀最重要的是行者心態正確心態應該是輕松平靜與舒暢,而不要過度專註,不要想去控制,不要期待也不要強迫或是約束,只是正知正念。不要試著去創造什麼,也不應拒絕(否定)已經發生的,只要注意,現在當下所生起的,不要回顧過去,不盼望將來,這些只會造成疲勞與散亂。想要創造什麼境界貪心,拒絕已經發生是瞋心,不能覺知正在現起或者已經停止現起,這是愚痴。因此不論境界現起或是停止現起,不要忘記正知,只有當覺知心沒有貪瞋痴時,正念才會生起

    行者必須時常檢視禪修的態度,但不要評斷,不論是好的或是壞的,都是禪修的經驗,承認接納它,觀察它是無常無我的,然後就輕松的放下。如果一心只期待好的經驗,而完全不能接受一點點不愉快的經驗,這樣正確嗎?法是這樣的嗎?不要只是期待愉快的經驗也不要因不接受一點點不愉快而焦躁不安,否則很難進入禪修狀況

    如果心疲勞坐不住,多數是禪修的方法心態出了問題。有時是心緊張無法禪修?還是因心疲勞而心神不足?這時候要檢點我們禪修的方式心態:有沒有等待什麼發生?希望什麼?或希望什麼不會發生不應故意造成每個自己意願所發生的,只要努力了知正在生起而不增不減。

    不想讓妄想擾亂,並不是採取什麼手段去防止妄想,而是練習在任何時候妄想生起,能夠覺知。時時關照心在做什麼,當覺知任何非自己所緣的境界生起時,應立刻觀察所它是無常無我的,然後再回到所緣;當昏沉時可以修觀或修光明想;而當明靜而住不昏不掉時,應維持舍心,莫因過份集中而緊張

禪為守智藏 功德福田 禪為清凈水 能洗諸欲塵

禪為金剛鎧 能遮煩惱箭 雖未得無餘 涅槃分已得

得金剛三昧 摧碎結使山 得六神通力 能度無量人

囂塵蔽天日 大雨能淹之 覺觀風散心 禪定能滅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