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性法師:菩薩戒本經講記

菩薩戒本經講記

會性法師主講
慧敏敬記 智嚴整理


菩薩戒本經文
菩薩戒本經講記
菩薩戒本類別
四重戒─自贊毀他戒第一
四重戒─慳惜財法戒第二
四重戒─嗔不受悔戒第三
四重戒─謗亂正法戒第四
四十一輕戒─不供養三寶戒第一
四十一輕戒─貪財物戒第二
四十一輕戒─不敬同法戒第三
四十一輕戒─不應供戒第四
四十一輕戒─不受施戒第五
四十一輕戒─不施法戒第六
四十一輕戒─不教悔罪戒第七
四十一輕戒─不同聲聞戒第八
四十一輕戒─住邪命戒第九
四十一輕戒─掉戲戒第十
四十一輕戒─倒說菩薩法戒第十一
四十一輕戒─不護譏嫌戒第十二
四十一輕戒─不折伏眾生戒第十三
四十一輕戒─嗔打報復戒第十四
四十一輕戒─不如法懺謝戒第十五
四十一輕戒─不受懺謝戒第十六
四十一輕戒─嫌恨他戒第十七
四十一輕戒─貪心眷屬戒第十八
四十一輕戒─貪睡眠戒第十九
四十一輕戒─世論經時戒第二十
四十一輕戒─不受師教戒第二十
四十一輕戒─隨五蓋心戒第二十
四十一輕戒─取世禪戒第二十
四十一輕戒─毀聲聞法戒第二十
四十一輕戒─背大向小戒第二十
四十一輕戒─不習學佛戒第二十
四十一輕戒─不信深法戒第二十
四十一輕戒─嘆己毀他戒第二十
四十一輕戒─憍慢不聽法戒第二十
四十一輕戒─輕毀法師戒第三十
四十一輕戒─不同事戒第三十一
四十一輕戒─不看病戒第三十二
四十一輕戒─不諫惡人戒第三十三
四十一輕戒─不報恩戒第第三十四
四十一輕戒─不慰憂惱戒第三十五
四十一輕戒─不施財戒第三十六
四十一輕戒─不如法攝眾戒第三十七
四十一輕戒─不隨他戒第三十八
四十一輕戒─不隨喜功德戒第三十九
四十一輕戒─不行威折戒第四十
四十一輕戒─神力不折攝戒第四十一
總結

  序

  學者發心,上求下化,因須勤研教乘,然或緩於戒律,則其生定發慧,甚至念佛一心,不亦難乎。惟若嚴於持戒,顧所受之戒條亦不不求甚解,否則難以持之如法。台中蓮友,多發菩提心者,既以戒乘俱進相勉,復困於戒法之賾深。會公上人,精南山之教,篤匡廬之行,悲心廣運,乃應所求,啟講是經於台中蓮社,法音圓演,聽眾各喜所聞。蓮友邱君淑敏,何君吳雪,一為筆記,一為整理,陳上人校正,分期連載於明倫月刊,自民紀七十七年七月,至八十一年四月,載畢全文,海內外讀者歡喜贊嘆,明倫編者請於上人,梓行益眾,付梓之際,命一弁言。竊以是經,菩薩常誦,道俗通行,今有此講,疏明經義,讀之自利利他,不言可喻,然於末法時期,非殊勝因緣,不能遇也,乃序緣起,俾遇之者,知所益焉。

  民國八十三年甲戌孟冬凈業學人廬江徐醒民敬識

  菩薩戒本經(出地持戒品中)

  慈氏菩薩

  北涼天竺三藏法師曇無讖於姑臧譯

  皈命盧舍那  十方金剛佛

  亦禮前論主  當覺慈氏尊

  今說三聚戒  菩薩咸共聽

  戒如大明燈  能消長夜闇

  戒如真寶鏡  照法盡無遺

  戒如摩尼珠  雨物濟貧窮

  離世速成佛  唯此法為最

  是故諸菩薩  應當勤護持

  諸大士!此四波羅夷法,是菩薩摩得勒伽,和合說。

  自贊毀他戒第一

  若菩薩,為貪利故,自嘆己德,毀些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

  慳惜財法戒第二

  若菩薩,自有財物,性慳惜故,貧苦眾生無所依怙,來求索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吝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

  嗔不受悔戒第三

  若菩薩,嗔恚,出粗惡言,意猶不息,復以手打,或加杖、石,殘害恐怖,嗔恨增上;犯者求悔,不受其懺,結恨不舍,是名第三波羅夷處法。

  謗亂正法戒第四

  若菩薩,謗菩薩藏,說相似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若心自解,或從他受,是名第四波羅夷處法。

  諸大士!已說四波羅夷法。若菩薩,起增上煩惱,犯一一法,失菩薩戒,應當更受。今問諸大士:是中清凈不?(三說)

  諸大士!是中清凈,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諸大士!此菩薩眾多突吉羅法,是菩薩摩得勒伽,和合說。

  不供養三寶戒第一

  若菩薩,住律儀戒,於一日一夜中,若佛在世,若佛塔廟,若法,若經卷,若菩薩修多羅藏,若菩薩摩得勒伽藏,若比丘僧,若十方世界菩薩眾;若不少多供養,乃至一禮,乃至不以一偈贊嘆三寶功德,乃至不能一念凈心者,是名為犯眾多犯;若不恭敬,若懶惰,若懈怠犯,是犯染污起;若忘誤,犯非染污起。不犯者:入凈心地菩薩,如得不壞比丘,常法供養佛法僧寶。

  貪財物戒第二

  若菩薩,多欲不知足,貪著財物,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為斷彼故,起欲方便,攝受對治;性利煩惱數數起。

  不敬同法戒第三

  若菩薩,見上座、有德、應敬、同法者,憍慢、嗔恨,不起恭敬,不讓其座;問訊、請法,悉不酬答,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若無記心,若忘誤,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重病,若亂心,若眠作覺想,問訊請法,悉不答者,是名不犯。若上座說法,及決定論時;若自說法,若聽法,若自決定論時;若說法眾中,若決定論眾中,不禮不犯。若護說者心,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舍離不善,修習善法;若護僧制,若護多人意。

  不應供戒第四

  若菩薩檀越來請,若至自舍,若至寺內,若至余家,若施衣、食、種種眾具,菩薩以嗔慢心,不受,不往,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狂,若遠處,若道路恐怖難,若知不受令彼調伏,舍惡住善,若先受請,若修善法不欲暫廢,為欲得聞未曾有法,饒益之義,及決定論,若知請者為欺惱故,若護多人嫌恨心故,若護僧制。

  不受施戒第五

  若菩薩,有檀越以金、銀、真珠、摩尼、琉璃,種種寶物,奉施菩薩菩薩以嗔、慢心,違逆不受,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舍眾生故。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狂,若知受已必生貪著,若知受已施主生悔,若知受已施主生惑,若知受已施主貧惱,若知是物是三寶許,若知是物是劫盜得,若知受已多得苦惱,所謂殺、縛、謫、罰、奪財、呵責。

  不施法戒第六

  若菩薩眾生往至其所,欲得聞法,若菩薩,嗔恨慳嫉,不為說法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外道求短,若重病,若狂,若知不說令彼調伏,若所修善法未善通利,若知前人不能敬順,威儀不整,若彼鈍根,聞深妙法生怖畏心,若知聞已增長邪見,若知聞已毀呰退沒,若彼聞已向惡人說。

  不教悔罪戒第七

  若菩薩,於凶惡犯戒眾生,以嗔恨心,若自舍,若遮他令舍,不教化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若忘遮他,犯非染污起。何以故?菩薩於惡人所慈悲心,深於善人。不犯者:若狂,若知不說令彼調伏,如前說;若護他心,若護僧制。

  不同聲聞戒第八

  若菩薩,於如來波羅提木叉中,毗尼建立遮罪,護眾生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同聲聞學。何以故?聲聞者,乃至(不過)自(己)度(脫生死耳),乃至(亦須)不離護他,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而)學(諸比丘)戒。何況菩薩(自利利他之)第一義度,(豈可反不學此比丘戒耶?)又復遮罪(中、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世尊(單)為聲聞(人)建立者,菩薩(雖為比丘,亦)不同學此戒。何似故?聲聞(人,專為)自度(而)舍他,(所以)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非(可謂)菩薩自度度他,(亦)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也)。

  菩薩眾生故,(當)從非親里婆羅門居士所,求百千衣,(是為一)。及(彼居士等)自恣與(衣,但),當觀施主堪與不堪,(不拘多少,堪則)隨施應受,(是為二。)如衣、缽亦如是,(是為三。)如衣缽,如是自乞縷,令非親里織師織,(亦如是,是為四。)為眾生故,應畜積憍奢耶(此翻蟲衣,即是蠶綿)卧具坐具,乃至百千,(但許為眾生畜,不許自用。是為五。)乃至金銀百千,(為眾生故,)亦應受之。(是為六。)如是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之)聲聞遮罪,菩薩(比丘)不共(聲聞)學。(既已)住菩薩律儀戒,(便應)為諸眾生,(不住少利少作少便)。若嫌恨心,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住少利少作少方便,犯非染污起。

  住邪命戒第九

  若菩薩,身口諂曲,若現相,若毀呰,若因(自己向所得)利(養,復向人說,以動人心,而)求(再得其)利(養。若如是)住邪命法,無慚愧心,不能舍離,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斷彼故,起欲方便,煩惱增上,更數致起。

  掉戲戒第十

  若菩薩,掉動,心不樂靜,高聲嬉戲,令他喜樂。作是因緣,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忘誤,犯非染污起。不犯者:為斷彼故,起欲方便,如前說。又,不犯者:他起嫌恨,欲令止故;若他愁憂,欲令息故;若他性好戲,為攝彼故,欲斷彼故,為將護故;若他疑菩薩嫌恨違背,和顏戲笑,現心凈故。

  倒說菩薩法戒第十一

  若菩薩,作如是見,如是說,言:『菩薩不應涅槃,應背涅槃不應怖畏煩惱不應一向厭離。何以故?菩薩應於三阿僧祇劫,久受生死,求大菩提。』作如是說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何以故?聲聞深樂涅槃畏厭煩惱百千萬倍不及菩薩深樂涅槃畏厭煩惱。謂諸聲聞但為自利菩薩不爾,普為眾生,彼習不染污心,勝阿羅漢成就有漏,離諸煩惱

  不護譏嫌戒第十二

  若菩薩,不護不信之言,不護譏毀,亦不除滅。若實有過惡不除滅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實無過惡而不除滅,非染污起。不犯者:若外道誹謗,及余惡人;若出家乞食修善因緣,生他譏毀;若前人若嗔、若狂,而生譏毀。

  不折伏眾生戒第十三

  若菩薩,觀眾生應以苦切之言,方便利益;恐其憂惱而不為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觀彼現在少所利益,多起憂惱。

  嗔打報復戒第十四

  若菩薩,罵者報罵,嗔者報嗔,打者報打,毀者報毀,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不如法懺謝戒第十五

  若菩薩,侵犯他人,或雖不犯,令他疑者,即應懺謝;嫌恨輕慢,不如法懺謝,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彼欲令作不凈業然後受者,不謝無罪;若知彼人性好鬥訟,若悔謝者,增其嗔怒:若知彼和忍,無嫌恨心,恐彼慚恥,不謝無罪

  不受懺謝戒第十六

  若菩薩,他人來犯,如法悔謝,以嫌恨心,欲惱彼故,不受其懺,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不嫌恨,性不受懺,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以方便令彼調伏,如前說。若彼不如法悔,其心不平,不受其懺,無罪

  嫌恨他戒第十七

  若菩薩,於他起嫌恨心,執持不舍,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為所彼故,起欲方便,如前說。

  貪心眷屬戒第十八

  若菩薩,為貪奉事,畜養眷屬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無貪心畜。

  貪睡眠戒第十九

  若菩薩懶惰懈怠,耽樂睡眠,若非時,不知量,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遠行疲極,若為斷彼故,起欲方便,如前說。

  世論經時戒第二十

  若菩薩,以染污心,論說世事經時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忘誤經時,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見他聚話,護彼意故,須欠暫聽;若暫答他問未曾聞事。

  不受師教戒第二十

  若菩薩,欲求定心,嫌恨憍慢,不受師教,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知彼人作顛倒說,若自多聞有力,若先已受法。

  隨五蓋心戒第二十

  若菩薩,起五蓋心,不開覺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為斷彼故,起欲方便,如前說。

  取世禪戒第二十

  若菩薩,見味禪以為功德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為斷彼故,起欲方便,如前說。

  毀聲聞法戒第二十

  若菩薩,如是見,如是說,言:『菩薩不應聲聞經法,不應受,不應學。菩薩何用聲聞法為?』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何以故?菩薩尚聽外道異論,況復佛語?不犯者:專學菩薩藏,未能周及。

  背大向小戒第二十

  若菩薩,於菩薩不作方便,棄舍不學,一向修習聲聞經法,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非染污起。

  不習學佛戒第二十

  若菩薩,於佛所說,棄舍不學,反習外道邪論、世俗經典,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上聰明,能速受學;若久學不忘,若思惟知義;若於佛法具足觀察,得不動智;若於日日常以二分受學佛經,一分外典;是名不犯。如是菩薩善於世典外道邪論,愛樂不舍,不作毒想,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不信深法戒第二十

  若菩薩,聞菩薩法藏甚深義,真實義,諸佛菩薩無量神力,誹謗不受,言『非利益,非如來說,是亦不安樂眾生』。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或自心不正思惟故謗,或隨順他故謗。是菩薩,聞第一甚深義,不生解心,是菩薩,應起信心,不諂曲心,作是學:『我本不是,盲無慧目;如來慧眼,如是隨順說,如來有餘說,雲何起謗?』是菩薩,自處無知處;如是如來現知現見法,正觀,正向,不犯,非不解謗。

  嘆己毀他戒第二十

  若菩薩,以貪、恚心,自嘆己德,毀呰他人,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輕毀外道,稱揚佛法;若以方便令彼調伏,如前說。又不犯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

  憍慢不聽法戒第二十

  若菩薩,聞說法處,若決定論處,以憍慢心,嗔恨心,不往聽著,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不解,若病,若無力,若彼顛倒說法,若護說者心;若數數聞,已受持,已知義;若多聞,若聞持,若如說行;若修禪定不欲暫廢,若鈍根,難悟,難受,難持;不往者,皆不犯。

  輕毀法師戒第三十

  若菩薩,輕說法者,不生恭敬,嗤笑、毀呰,但著文字,不依實義,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不同事戒第三十一

  若菩薩,住律儀戒,見眾生所作,以嗔恨心,不與同事;所謂:思量諸事,若行路,若如法興利,若田業,若牧牛,若和諍,若吉會,若福業;不與同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彼自能辦,若彼自有多伴,若彼所作事非法,非義;若以方便令彼調伏,如前說;若先許他,若彼有怨,若自修善業不欲暫廢,若性闇鈍,若護多人意,若護僧制;不與同者,皆不犯。

  不看病戒第三十二

  若菩薩,見羸病人、以嗔恨心,不往瞻視,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自病,若無力,若教有力隨順病者,若知彼人自有眷屬,若彼有力,自能經理;若病數數發,若長病,若修勝業不欲暫廢,若闇鈍,難悟,難受,難持,難緣中住;若先看他病。如病,窮苦亦爾。

  不諫惡人戒第三十三

  若菩薩,見眾生今世後世惡業,以嫌恨心,不為正說,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自無智,若無力,若使有力者說,若彼自有力,若彼自有善知識,若以方便令彼調伏,如前說;若為正說,於我憎恨;若出惡言,若顛倒為,若無愛敬,若復彼人性弊【儱】(字人旁改心部念壟音)戾。

  不報恩戒第第三十四

  若菩薩,受他恩惠,以嫌恨心,不以答謝,若等、若增酬報彼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作方便而無力,若以方便令彼調伏,如前說:若欲報恩而彼不受

  不慰憂惱戒第三十五

  若菩薩,見諸眾生親屬難、財物難,以嫌恨心,不為開解,除其憂惱,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如前不同事中說

  不施財戒第三十六

  若菩薩,有求飲食衣服,以嗔恨心,不能給施,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自無,若求非法物,若不益彼物,若以方便令彼調伏,如前說 ;若彼犯王法,護王意故;若護僧制。

  不如法攝眾戒第三十七

  若菩薩攝受徒眾,以嗔恨心,不如法教授,不能隨時從婆羅門居士所,求衣、食、卧具醫葯、房舍,隨時供給,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放逸,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以方便令彼調伏,如前說:若護僧制,若病,若無力,若使有力者說,若彼有力、多知識大德,自求眾具;若曾受教,自己知法;若外道竊法,不能調伏。

  不隨他戒第三十八

  若菩薩,以嫌恨心,不隨他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彼欲為不如法事,若病,若無力夕若護僧制 若彼雖如法,能令多人起非法事;若伏外道故,若以方便令彼調伏。

  不隨喜功德戒第三十九

  若菩薩,知他眾生有實功德,以嫌恨心,不向人說亦不贊嘆,有贊嘆者,不唱善哉,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放逸,犯非染污起。不犯者:知彼少欲,護彼意故:若病,若無力,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護僧制;若令彼人起煩惱、起溢喜、起慢、起非義,除此諸患故:若實功德,似非功德;若實善說,似非善說:若為摧伏外道邪見,若待說竟。

  不行威折戒第四十

  若菩薩,見有眾生應呵責者,應折伏者,應罰黜者,以染污心,不呵責;若呵責,不折伏;若折伏,不罰黜;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放逸,犯非染污起。不犯者:彼不可治,不可與語,難可教誨,多起嫌恨;若觀時,若恐因彼起斗諍相違,若相言訟,若僧諍,若壞僧;若彼不諂曲,有慚愧心,漸自改悔。

  神力不折攝戒第四十一

  若菩薩成就種種神力,應恐怖者、而恐怖之,應引接者、而引接之,欲令眾生消信施故。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彼眾生更起染著,外道謗聖,成就邪見,一切不犯。若彼發狂,若增苦受。

  諸大士!已說眾多突吉羅法,若菩薩,犯一一法,應作突吉羅懺。若不懺者,障菩薩戒。今問諸大士:是中清凈不?(三說)

  諸大士!是中清凈,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諸大士!我已說菩薩波羅夷法,眾多突吉羅法;此是彌勒世尊摩得勒伽,和合說。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此諸戒法,能起菩薩行,能成菩薩道。諸大士!欲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提者,當善護持。若護持者,不起像法法滅盡想,能令像法實義熾然,能令正法不滅盡;心得止住,自成佛法;教化眾生,常無勞倦;善業畢竟,速成佛道!

  菩薩戒本經講記

上會下性法師主講 

慧敏敬記 智嚴整理 

  各位蓮友各位同修,今天本人受到蓮社的邀請,到這邊來跟大家研究菩薩戒本經。

  要先說明者,這個菩薩戒本經是通於在家出家的人都可以聽的,不論是否受過菩薩戒,或只受過三皈,甚至還沒有皈依三寶的人,都可以聽,大家可以放心的來聽講。

  大家都修念佛法門,將來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或捐人會想我們求生西方,只要好好念佛,有三經一論就夠了。何必講這些呢?大家都看過觀無量壽經,觀經中,釋迦全尼佛對韋提希夫人說:『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看過這一經文就可以知道,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持戒是非常重要的。三福裡面,第三種『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暫且不說。第二種福就是,最起碼要受持三皈,還要隨分隨力持戒乃至具足眾戒。不論在家出家佛弟子,都要把自己所受的戒持好,且須不犯威儀行住坐卧威儀都要按照佛制一切如法,這樣子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明白這個道理,今天所講之菩薩戒就很重要了。既然重要,大家郡應當要至誠的,很用心的來聽講、學習。

  菩薩戒本類別

  現在先說明菩薩戒本之類別,在我中國佛教的中文大藏經里,律藏中,大乘菩薩戒本有那些呢?有四類:第一、就是梵綱經菩薩戒本,有十條重戒,四十八條輕戒。第二、菩薩善戒經,有八條重戒,四十八條輕戒。第三、瑜伽菩薩戒本,我們現在看的這一菩薩戒本經,就是瑜伽菩薩戒的同本異譯—地持菩薩戒。不過玄奘三藏譯的,是四條重戒,四十三條輕戒,曇無識三藏所翻譯的,是四條重戒,四十一條輕戒。第四類就是在菩薩戒,出在優婆塞戒經的受戒品,內有六條重戒,二十八條輕戒。這四類菩薩戒本中,梵網菩薩戒與瑜伽菩薩戒,這兩種,通於在家出家瑜伽菩薩戒和地持菩薩兩種同類,與梵網經的十重四十八輕,這兩類都是通於出家、在家,出家在家都可以受。

  菩薩善戒經,有八條重戒,四十八條輕戒。是專對出家菩薩說的。第四類:在家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是專對在家菩薩說的。明白這個道理,現在所講菩薩戒本經是屬於瑜伽菩薩戒,通於在家出家,無論在家菩薩出家菩薩都要根據這本戒法來學習。所以才要來講『地持論』中菩薩戒本經的戒法。現在我們講菩薩戒本經,用意在那?第一開遮最詳,裡面對每一條戒的開緣遮止說得最詳盡,怎樣叫做犯,怎樣叫做不犯,說得最詳細。其他梵網經菩薩戒、在家菩薩戒,都沒有分別犯相開遮,所以我們必須研究這個戒木。開遮最詳,這是第一點。第二點,蕅益大師說這一戒本,無論在家出家,七眾弟子,受過菩薩戒,應當常誦這戒本,就是半月誦戒,應當誦這本。為什麼呢?因為把開、遮、輕、重、犯、不犯,這些戒相,分得清楚,平常能把戒持好。現在我們就按照戒本,作一個簡單說明。

  先講『菩薩戒本經』之題目,這個戒本是出在菩薩地持論,也叫地持經。因為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有菩薩地戒品,專講菩薩戒法。而曇無識三藏法師譯本就叫菩薩地持經,就是瑜伽師地論裡面的『菩薩地』。裡面有菩薩戒,這菩薩戒就出在菩薩地之戒品裡面,所以經題下面說『出地持戒品中』。

  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所說,戒本出於論文裡面,所以也是彌勒菩薩所說彌勒梵語,中譯慈氏,這個戒本翻成中文,寫作『慈氏菩薩說』,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木來在印度是梵文本,是誰把他翻成中文呢?『北涼天竺三藏法師曇無識於姑臧譯』,『北涼』是翻譯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的北涼時代所翻譯的。是東晉,北方五胡十六國之一,起於西元三九七年,滅於四三九年,就是東晉的安帝隆安元年開始,東晉滅,到南北朝,南朝的劉宋文帝元嘉六年為止。翻譯這部經的時間就在北涼時。北涼在涼州,那時稱作姑臧。『天竺』就是印度,古時叫天竺,翻譯者是印度人,這位法師博通經律論三藏,所以稱為『三藏法師』。在古代分得很清楚,只通經藏叫做經師,只通律藏叫做律師,只通論藏叫做論師,三藏都通,才能稱三藏法師。曇無識法師,博通經律論三藏,所以稱做三藏法師

  『曇無識』就是翻譯法師名字,或翻做曇摩讖,曇摩羅讖,這只是譯音不同而已,曇無就是達磨,中譯為法。識,中譯為豐。所以曇無識翻成中文,叫做法豐。『於姑臧譯』,『於』就是在,在姑臧這地方翻譯。姑臧是涼州的首都,他在這里翻譯這一部經,所以叫做於姑臧譯。『譯』就是翻譯,翻梵文成華文,叫作譯。曇無識法師了不起他是大乘菩薩戒法的人,想到中國弘揚佛法,因此他到姑臧除了翻譯菩薩地持經,又翻譯菩薩戒本經,而且又是『大般涅槃經』的主譯人,現在所流通的涅槃經,北本四十卷,南本三十六卷,就是曇無識法師所翻譯的。這位法師了不起地方在那?第一,當時中國法師也有發心要學習、要持大乘菩薩戒,其中有一位法進法師,要求曇無識法師替他傳授菩薩戒,曇無識法師一看,認為他的根性、功夫不夠,不能受菩薩戒,就拒絕他說:『你的修持還不夠,不能受菩薩戒』。法進法師很誠懇的要求道:『我現在不能受,要怎麼樣才能受』法師同答說:『你趕快禮佛,拜懺,下功夫用功七天以後,我看如果可以,再為你傳授』七天以後,再拜見曇無識法師法師一看說:『還不行,你的罪業沒消,還不能接受菩薩戒,要再懺悔,再拜七天。』法進連拜兩個七天,辛辛苦苦的要求之後,最後,好像是到了第三個七天,法進法師累了就在禮拜的時候,見到彌勒菩薩為他傳授戒法。然後才去見曇無識法師法師一見,很歡喜地說:『你已經得到菩薩戒了。』可見曇無識法師必有相當修持功夫,地位必定很高,起碼有他心通。否則怎知能不能受戒,根性如何?由此可以知道,不是那麼容易就受得的。現在,好像很容易了。第二點,這一位曇無識法師了不起地方他來涼州,即北涼,主要目標,是想把全部涅槃經傳來中國,第一次翻譯四十卷涅槃經,只有前分,還缺少後分沒有翻譯,也沒有梵本到中國。因此,就想再回印度,請後分涅槃經的梵本來。但是北涼國王沮渠蒙遜,對曇無識法師恭敬,因為他不但懂得佛法,也懂得天文、地理、軍事、政治,樣樣都通,經上說:『菩薩當於五明中求』,他是博通五明的菩薩。所以沮渠蒙遜,就把他當作軍師,不讓他走。可是他不願被利用,目標在弘揚佛法涅槃經沒有完全傳來,心願未滿,就一再要求回印度,請後分涅槃經。沮渠蒙遜沒有辦法,只好答應。又怕被他國請去當軍師,來傷害到他,因為法師對北涼的國防情況很了解。因此,沮渠蒙遜動了壞念頭,等曇無識法師印度的時候,就派人把他殺了。當時曇無識法師臨走時,知道會被暗殺,無法回到印度,但是心願如此,非去不可。一方面他也說:『這是他的業感,不得不接受』,並對弟子說:『這次一定要回去,但是無法同到印度,後分涅槃也無法請來,將來會有人請來』。這就是為法忘軀,了不起菩薩道!以上是說明翻譯者簡單的歷史。現在,開始正式研究。

  『菩薩戒本經』,『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中譯覺有情,就是覺悟眾生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利他,悲智雙運,這是菩薩道一定要做的。初學時,要先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受戒有戒本,為何叫戒本?戒經為戒行的根本—持戒修行的根本,所以叫做戒本。華嚴經說:『戒為無上菩提本』,成佛必定要先發菩提心,受菩薩戒,所以戒為菩提之本。還有一義,戒本是略說,叫戒本,對著廣本而說略本。因為另有詳細解釋菩薩戒的文字,叫做廣木。如『比丘戒本』,另有廣律,可惜菩薩戒的廣律沒有傳過來。簡單說,防非止惡,叫做『戒』,標略異廣,叫做『本』。戒,能夠防範學佛的人不作非法的事,止息惡法惡念,諸惡莫作,就是『戒』。『本』就是標出簡略的戒相分別,沒有詳說,跟廣本不同,所以標略異廣叫做『本』。『經』梵語修多羅,中譯『經』,又叫契經—契理、契機,所以叫經,在此不細講。

  一、歸敬述意

  現在講戒本的文字(請參考前面表格),這本戒本,文字不多,按照段落,分為三段。第一歸敬述意,第二正列戒相,第三結示宗趣。這三段只有第二段『正列戒相』,才是彌勒菩薩所說,在菩薩地持經中節錄出來的。第一段的歸敬述意及第三段的結示宗趣,是印度當時弘揚菩薩的人,為了要誦戒,加上前後,成為有序有流通,而成就一部戒本,這兩段是結集的人所加不是論文原有。這本戒木,雖然和玄奘三藏所譯的瑜伽菩薩戒本同本異譯,內容大致相同,而文法不同,這本是專為誦戒的人編的,而瑜伽菩薩戒本只說明戒相的道理。第一段,『歸敬述意』,由『歸命盧舍那,十方金剛佛』到『是故諸菩薩,應當勤護持』,這是序分歸敬述意的偈頌。分四段:(一)皈憑—皈敬三寶,依憑三寶來誦此戒本。(二)誡聽—警誡同修要注意聽。(三)喻贊—以此喻來贊嘆戒法的殊勝。(四)勸持—勸勉受過菩薩的人,要好好的學習受持

  皈命盧舍那,十方金剛佛,亦禮前論主,當覺慈氏尊。

  這首偈頌是第一小段,『皈憑』。皈命—連生命皈依於盧舍那佛,表示恭敬到極點。盧舍那,是梵語,中譯凈滿,是指功德究竟圓滿,一切煩惱完全斷盡、究竟清凈清凈圓滿,就是報身佛。菩薩戒是報身佛所說,這在梵網菩薩戒里說得很清楚。第一先皈命盧舍那佛,是釋迦牟尼佛的報身佛,是制菩薩戒者,也就是我們受菩薩戒的得戒和尚,所以要先皈命於盧舍那佛。

  『十方金剛佛』,這句是指十方佛,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皈命』兩字連下來看,不但是皈命盧舍那佛,同時也皈命十方諸佛。十方佛為什麼叫金剛佛呢?『金剛』是等覺菩薩最後要成佛之前,斷最微細的根本無明,叫『金剛道』,到金剛道後心,牙徹底斷盡無明成就金剛不壞的報身佛,所以叫做金剛佛。『金剛』也表示十方佛的報身佛,跟『盧舍那佛』沒有兩樣。皈命盧舍那佛,是皈命得戒和尚—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報身佛。皈命十方金剛佛──皈命十方諸佛,是皈命受菩薩戒時的尊證和尚,以十方佛為受菩薩戒時的尊證和尚。所以皈命盧含那佛得戒和尚後,接著皈命已經成佛的十方佛,受戒時的尊證和尚

  『亦禮前論主,當覺慈氏尊』,這兩句是皈命法寶和僧寶。以彌勒菩薩作僧寶,『前論主』是指彌勒菩薩,為地持論的論主,因為菩薩地持經堤他所造,所以叫做『前論主』。就是在菩薩地持經說完之後,才編成這菩薩戒,所以稱做『前論主』。本來論是彌勒菩薩說的。今以論為法寶,即菩薩地持經。論主彌勒菩薩是僧寶。『當覺慈氏尊』。當是當來,當來要成佛,覺是成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現在在兜率天的彌勒內院,還是一生補處的菩薩將來到了賢劫第十小劫時成佛,稱『彌勒佛』,所以稱做『當覺慈氏尊』,當來成佛的慈氏菩薩,就堤彌勒菩薩。為何要頂禮彌勒菩薩呢?在受菩薩戒的時候,按照羯摩文,彌勒菩薩菩薩戒的羯摩和尚。而現在一般傳授菩薩戒,以釋迦牟尼佛為得戒和尚文殊師利菩薩為羯摩和尚彌勒菩薩教授和尚,所以必定要同時皈依

  

  今說三聚戒,菩薩咸共聽。

  這是第二小段,『誡聽』,警誡大家要注意聽。今—現在,現在要說戒、誦戒了。戒就是三聚凈戒。(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宿情戒,亦即攝眾生戒。戒法有攝律儀戒,諸惡莫作。依法持戒,眾善奉行,是攝善法戒。以戒法來利益眾生,是饒益有情戒,也就是眾生戒。而下面的戒文、戒條,同時具足三聚凈戒的道理。『菩薩咸共聽』,凡是學習菩薩道者,受過菩薩戒者,都要至誠懇切來聽誦戒。

  戒如大明燈,能消長夜闇,戒如真寶鏡,照法盡無遺,戒如摩尼珠,雨物濟貧窮

  這六句,是第三小段『喻贊』,以此喻來贊嘆戒法的殊勝,以三種此喻來比喻戒法的殊勝功德。『戒如大明燈』,戒像大明燈,因為它能消除長夜的黑暗,長夜的黑暗比喻眾生貪嗔痴等煩惱,而持戒能斷除煩惱,好像明能破暗。

  『戒如真寶鏡,照法盡無遺。』戒好像極寶貴的鏡子,鏡中能照了一切法,了了分明,清清楚楚。這是比方攝善法戒,前破闇比方攝律儀戒,能斷惡。而寶鏡比方善法的持戒清凈 ,好像寶鏡,鏡中能現萬象,照一切法了了分明,好像成就一切善法的功德一樣,所以此做攝善法戒的功德

  『戒如摩尼珠,雨物濟貧窮』摩尼中國話叫如意,戒好像如意珠,能出一切東西,要錢出錢,要財寶財寶要用具出用具,所以貧窮人得到摩尼寶珠,是無價寶珠,要什麼有什麼,若摩尼寶珠掛在空中,好像下雨一樣,要什麼東西就下什麼,戒法就像摩尼寶珠一樣,持戒清凈能使眾生得到無量佛法利益,好像得到摩尼寶珠,能夠濟助所有貧窮苦惱。這不是世間貧窮是指沒有佛法七聖財的貧窮那是貧窮的,有了戒法的摩尼寶珠,一切聖財、功德法財通通具足這就饒益有情戒──攝眾生戒的殊勝利益,以摩尼寶珠比喻、贊嘆。

  上面三種比喻,就是比喻攝律儀戒好像大明燈,能斷一切惡。攝善法戒好像真寶鏡,能夠照法完全顯現,毫無剩餘。饒益有情戒好像摩尼寶珠,能使眾生得到七聖財,一切功德法財、戒法的殊勝利益。如上三種比喻,其功德說不能盡。

  下面第四小段『勸持』,勸大家好好受持戒法,有四句

  離世速成佛,唯此法為最;故諸菩薩,應當勤護持。

  這就是勸持。離世——離開世間的五欲六塵、煩惱、塵勞的痛苦,超出三界、了脫生死,叫做離世。必須自己先能離世,才能入世,如自己在岸上見人掉到苦海,想要到海里救人,須先知道水性,才能入海救人,若自己在苦海中頭出頭沒,怎能救人?所以先要自己能夠離世,才能入世。華嚴經第三十八品『離世間品』,也是此意。依戒法修行,最容易成就佛果最快成佛。所以叫做『離世速成佛,唯此法為最』。這個戒法最殊勝,沒有此菩薩戒更殊勝的,受持菩薩戒,如法修行,最容易得到成佛果地。

  『是故諸菩薩,應當勤護持。』是故,承上文而起下文,因此之故持戒最容易成佛,最能斷煩惱、了生死成佛道。凡是受過菩薩的人,應很認真,很勤勞、努力地、好好地,護持自己所受的戒,持戒清凈,才能得到很快成佛目的

  到此是三段文中的第一段,『歸敬述意』。下面第二段就是『正列戒相』,真正列出四重四十一輕的戒相,依戒輕重,分成兩段,一、明四重—說明四條菩薩戒的重戒。二、明四十一輕—說明菩薩戒的四十一條輕戒。

  現在先說第一段『明四重』有三小段:(一)總標。(二)別列。(三)結問。這是四重戒的三段文。

  諸大士!此四波羅夷法,是菩薩摩得勒伽,和合說。

  這是總標。『自贊毀他戒第一』以至『謗亂正法戒第四』,這是別列。『諸大士!已說四波羅夷法』到『是中清凈,默然故,是事如是持!』這是結問。現在我們先講第(一)總標。

  『諸大士!』大士梵文就是菩薩,發大菩提心之士叫做大士,誦戒前,先總稱所有菩薩為『諸大士』。

  

  『此四波羅夷法』,指下面四條重戒。『波羅夷』,梵語,中譯『棄』,丟掉的意思。犯了四重任何一條,則永遠棄在佛法法海邊外,不能成為佛弟子,所以叫『棄』。新譯為『他勝處』『他』指煩惱持戒本為斷煩惱,現在犯戒,被煩惱所勝,故名『他勝處法。』

  『是菩薩摩得勒伽,和合說。』『摩得勒伽』是梵語,中譯『本母』,就是『論』的意思。此菩薩戒,出大乘菩薩法的論中,我們持菩薩的人,要和合共說。

  『和合說』——誦戒必須全體大眾和合,意見相同,所以說『水乳交融』,好像水和牛乳互相融合起來般的和合。大眾和合,才能誦戒,不和就不能誦戒。大眾和合,才能把佛事辦好,如果大眾不和合,一個人一樣心,一個人一種看法,弄得千頭萬緒不能統一,就沒有辦法弘揚佛法,自己也無法修行,必然經常生煩惱,所以誦戒須大眾和合,有一人不和合,戒就誦不成。

  說到這里,想起百喻經里的一個故事—說有一師父,度了兩個徒弟,這兩個徒弟,好勝心都很強。後來這位師父年老,得到風濕病,雙腳酸麻很不舒服,經常需要按摩。他就叫兩個徒弟分開,一個人按摩一隻腿,大師兄按摩師父右邊的腿。小師弟就按摩左邊的腿。兩位徒弟都希望能把師父的腿按摩好,讓師父高興,本來應該好好按摩才對,可是,偏偏兩人互相競爭,大師兄想要破壞小師弟,小師弟想要破壞大師兄有一天,大師兄趁小師弟不在,就把師父的左腿打斷了,心想『看他以後怎麼按摩!』不久小師弟回來一看,大師兄這么壞把我按摩的腿打斷了,『好!你打斷我按摩的左腿,我就打斷你按摩的右腿』為了報復,也把師父的右腿打斷了。這時是誰在痛苦啊?是師父在痛呢?還是師兄弟在痛?大家想想。

  所謂和合,就是不論辦什麼事情都要和合,俗雲『團結就是力量』,如果像一盤散沙,像筷子,拿出一枝一枝,隨便一折就斷了,假如一大筷子合起來,就折不斷了,所以團結就是力量若不團結,各做各的,互相競爭都是師父的腿,最後吃虧的,是整個佛教,不是一個小部份而已,明白這個道理,尤其我們學佛,懂得『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金剛經念得滾瓜爛熟,應懂得空四相啊!下次再跟諸位講四條戒相,今天就講到『和合說』。

  二、正列戒相

  菩薩戒本,文分三段:一、皈敬述意,上次講完。二、正列戒相,有二段:一、明四重,分三:一、總標,即『諸大士!此四波羅夷法……和合說』,上次講至此。

  現在講第(二)別列。分別列出四條重戒。在經文裡面每一條都有題目,所以不必再寫出來。『別列』之下『四、如文』,如經文所列四條戒相的題目已經有了,科判中就不必再寫出來。請看經文,先看題目,『自贊毀他戒第一』,『慳惜財法戒第二』,『嗔不受悔戒第三』,『謗亂正法戒第四』,這是菩薩戒四條重戒的題目。未講戒條之前,先要說明,上次講過-菩薩戒在中文大藏經大乘律藏中,有四類百陸戒本,梵網經菩薩戒,重戒有十條;菩薩善戒經,重戒有八條;地持菩薩戒,就是瑜伽菩薩戒的同本異譯,重戒只有四條(就是現在所講的菩薩戒本經)。在家菩薩戒,重戒有六條,為何有這些數目字的不同呢?這須先作說明。第一梵網經菩薩戒是整個菩薩界的總匯。所有菩薩戒法,以梵網經菩薩戒為總綱,所以梵網經菩薩戒的戒條最完備。菩薩善戒經,是專對出家菩薩說的,所以前四條根本重戒是相同的。後四條──第五到第八,和菩薩地持經的菩薩戒本相同,而在家吾薩戒第五與第六兩條,對在家菩薩比較重要,故為重戒。

  如上所說,可知梵網經十重,包含在家出家,所有的菩薩戒法通通包含在內,是一總匯。善戒經,是專對出家菩薩說,所以只有八條,雖有八條,實際上在戒文里,第一到第四也沒明寫出來,只是『四重如前』,四個字,就是第一殺戒,第二盜戒,第三淫戒,第四妄語戒,沒有一一列出來,這情形雖有八條,實際上戒文列出來也只有五、六、七、八,與現在所講戒本的一、二、三、四相同,而在家菩薩戒本的六重,因前四根木戒相同,第五、六兩種是對在家菩薩講的,所以列為重戒。因為有在家出家之不同,所以有四條、八條、六條等不同情形

  上來已將戒條數目不同的問題分別清楚,其他還有很多道理,恐繁,從略。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佛的智慧,知道眾生的根機,佛是應機說法的,對什麼根機該說什麼法,只有佛的智慧,才能徹底明白,所以分成十條、八條、四條、六條等不同情況,也許是佛應機說法的不同情況,不是凡夫所能知道。上回只照戒條的實際情況,略加說明而已。站在菩薩戒本經的立場,說明為何只列四重戒?根據祖師註解,再加以說明:梵網經:十重,今所講戒本只有四條,原因在那?蕅益大師說菩薩成法通於七眾。若在家居土,最起碼也得受過五戒才能受菩薩戒,不受五戒是不能受菩薩戒的。因為絕對沒有隻受三皈就單獨受菩薩戒的,必定已受五戒以上,而殺、盜、淫、妄這四種根本重戒,五戒中已有,不必再論。若出家必先受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四重根本也包含在內。這只是正列菩薩的增上戒相而已,所以只列出菩薩戒的重戒,不一一列出四根本的通途戒法。這是第一種意義

  

  第二種說法呢,現在菩薩戒的四條重戒,萬一犯了其中任何一條,則菩薩戒的無作戒體就失掉了,雖然失戒,可以懺悔之後再受菩薩戒,照樣可以得戒。若菩薩犯了殺、盜、淫、妄,這四根本重戒中任何一條,則不簡單,雖可以懺悔,但是照梵網經講,必須懺悔到見好相、瑞相,如見佛來摩頂,見光明,見蓮花,見種種瑞相,才表示其罪業消滅,才可以再受,否則,沒那麼容易就可再受戒,所以前四根本戒,非常的重要,如果犯了,就是菩薩戒,也不容易再受。而這四條戒,只要隨時懺悔,馬上可以重新再受,又恢復菩薩原來的地位,所以單列四條菩薩戒的增上戒法,而不列前四根本重的原因在這里,這是二種意思。

  還有第三種意義,依菩薩戒的立場講,如果是在菩薩,對前面四種根本重戒,殺生、偷盜、邪淫(八關齋時,正淫也要戒除)、妄語這四條,碰到特殊情況,為了度眾生,還有可以開放的特殊因緣,不過這不是隨便人可以做得到。戒法中菩薩戒的範圍很大,從初發心一直到等覺菩薩,都包括在內,這已經是定力相當深厚的大菩薩,碰到特殊因緣,為了利益眾生,於殺、盜、淫、妄這四條戒,可以開許,而出家菩薩不允許的。而現在此菩薩戒本裡面列出的四條重戒,是沒有開緣的,無論什麼情況都不準犯到,就是等覺菩薩也要遮止,所以這與在家菩薩又有特殊不同的情況,現在所講的菩薩戒本只列後四條重戒,而不列出四根本的原因在此這是三種意思。

  以上只說大概,說得太多可能會糊塗。聽戒要認清,佛的戒法,與世間法律情況相同,完全屬於事相方面,一條就是一條,重就是重,輕就是輕,可以開的就可以開,不準開的,遮止的就是遮止,不可以用其他圓融道理來通融,圓融道理不可搬到戒律中來,否則戒律搞亂,就無法建立戒法,這與世間法律相同,都論違紀的事相,一點也不準馬虎,戒甚微細,講戒必須有根據,不能隨便講。

  現在解釋四條重戒的第一條,看經文

  四重戒─自贊毀他戒第一

  這小題目,是本人編印時根據蕅益大師註解,所列的題目而編入的。原戒文沒有題目,是以後才加進去的,現在講戒文:

  若菩薩,為貪利故,自嘆己德,毀些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

  小題目是根據戒文建立的,『自贊毀他』戒文里有,不必解釋,對照戒文就可知道。

  『若菩薩』,若:假定,設若,如果有。『菩薩』是受過菩薩的人。無論出家、在家,凡是受過菩薩的人,『為貪利故』,如果為了貪圖世間名聞利養,而『自嘆己德』自己贊嘆自己的功德。『毀呰他人』毀是毀謗、破壞他人。呰是口毀,指用言辭,說出人家不好地方,揭發人的短處,來表示自己有殊勝功德菩薩若自贊毀他,『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這就菩薩戒重戒的第一條,犯到菩薩波羅夷法。

  『自嘆己德』蕅祖解釋:這就是『揚己德以形他短』。讚揚自己的功德──我如何如何,以學問來說,我學了多少技藝!我讀了多少書!我懂得多少多少!天下沒有人比我懂得更多的。論修行,我修得好啊我又怎麼用功品行又多麼多麼好,盡量把自己好的地方,有勝德的地方,表現出來,發揚出來。用意在那?就是可以比對出他人的缺點,別人沒有自己的學問高,修持好,一比較之下,就顯出自己的勝德來,這是為什麼,就是希望有人來供養,表示種種尊敬等。

  『毀呰他人』,蕅祖解釋:『借人短以顯己長』。借別人的短處,來顯示出己的長處,說人短處,他人學問修持如何不好,明顯相差很遠我很修行我有功夫,別人都很平庸,如何如何。盡量說人家的短處,借別人的短處就能形容出自己的長處這個用意就是:表示自己很了不起,人家處處不如你,如此大家都尊敬你,都來供養你,名聞利養通通歸你。用意在這里,所以就毀呰他人,如果這樣子做的話,就違背了行菩薩道所發的大菩提心,會失掉無作戒體,故雲:『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在四重戒中,屬於第一條,波羅夷,瑜伽菩薩戒稱為『他勝處』,被『他』──煩惱,所勝。本來我們修行要斷煩惱就像煩惱打仗、決鬥,要斷除它,現在反過來被煩惱所勝,修行輸了,就永遠棄在佛法法海邊外。而失掉了菩薩戒法,所以叫做『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這個戒條沒有開緣,不過有比較輕的,不屬於重戒的情況。如果為了貪心而自贊、不毀他,是屬於輕戒,又只為了嗔恨心,發脾氣毀謗地人、破壞地人,說人短處,而沒有贊嘆自己,只毀他而不自贊,也屬於輕戒,下面四十一輕中有,此重戒是『自贊又毀他』,完全為了貪圖利養,而破壞菩薩戒法,就犯重戒,只為貪心,自贊而不毀他,只為嗔恨心毀他而不自贊,都屬於輕戒,這須分清。這兩條要分別說清楚的原因是因為後面四十一輕戒中說到:若自贊毀他兩種同時具備,犯重戒,而分開來只自贊而不毀他,或只毀他而不自贊,就屬於輕戒。在此光說明,講到後文就可以明白了。

  四重戒──慳惜財法戒第二

  重戒第二條就是慳吝、慳惜自己的財、法,不肯布施那就犯了第二條重戒。看經文

  若菩薩,自有財物,性慳惜故,貧苦眾生無所依怙,來求索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吝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

  『若菩薩』的意思,如上。包含在家、出家,亦如下文。『自有財物』,表示自己有錢,有東西,可以布施,不是沒有如果沒有,則不在此限,自己有財物,『性慳惜故』,他的習性慳吝,愛惜自己的財物,不肯拿出來布施,就是看到貧窮,很苦惱的重生,『無所依怙』,就是沒有依靠。這個貧苦的眾生沒有依靠,『來求索者』來向菩薩要求,而這個菩薩『不起悲心』,連一點慈悲心都沒有發起來,不『給施所求』,人家有所要求,要菩薩布施,即使布施一點錢財,或一點物品,都不布施這就是對財慳?而不布施情況

  這段先說財施,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在此指能夠表達出來有形相,或是法音、音聲的財施、法施。財包含其他物品在內,『自有財物』,顯示自己有能力布施,貧苦眾生來求,顯示這個眾生所求並不超越要求的原理,實際上他沒有錢、沒有吃的、沒有衣服、沒有住的、衣食住樣樣都缺,實在太辛苦,無法過日子這是事實,不是偽裝,如果知道是偽裝的,不布施還可以,不犯重戒,現在明明對方是窮人,眼看就有餓死的危險,而自己一點也不發心。若自己無財物那就沒話說,現在有,而不布施,來要求的人是真正貧窮菩薩都不發心布施,就失掉行菩薩道的大慈悲心了,所以會失戒。

  下面是法布施,『有欲聞法,吝惜不說』,有人來請求,要聽佛法,這說明來求法的人,是至誠懇切,真正為求而來。『吝惜不說』,很明顯地,這位菩薩不是不懂佛法,明明懂得佛法,而慳吝不肯說法,不肯布施佛法,違反菩薩的大慈悲心,所以叫做『第二波羅夷處法』。這里是財施、法施合起來說。也就是說財、法兩施都做得到而都沒有做,這種情況才犯第二條重戒。若單財、單法分開,是輕戒。尤其法施方面,道理很多,這只簡單說,後文輕戒列『不施法戒第六』,為輕戒,會詳細說明。

  財施方面,道理也很多,這里說明也很簡單。財布施:何種可布施,何種不可布施,在瑜伽師地論里講得很詳細。而菩薩戒法,只說明戒相,裡面的道理須參考全部大乘教典。例如財施,六度里有布施度,多偏重財施的道理講,講到財施,須將布施度好好研究一番,才能徹底了解。這只說有財而不布施,就犯了菩薩戒法,至於應當怎麼布施,那種東西布施,那種情況應當布施,這個道理,應再研究布施度。若能進一步研究優婆塞戒經,就更清楚了,在此只按照戒相做簡單的解釋而已。

  四重戒──嗔不受悔戒第三

  發嗔恨心,就是發脾氣。發起嗔恨心來傷害眾生眾生反過來向你懺悔,尚且不肯接受,這么嚴重地捨棄眾生,失去菩薩的大菩提心,失掉菩薩戒的無作戒體,故屬於第三條重戒,『嗔不受悔戒』。

  若菩薩,嗔恚,出粗惡言,意猶不息,復以手打,或加仗、石,殘害恐怖,嗔恨增上;犯者求悔,不受其懺,結恨不舍,是名第三波羅夷處法。

  這個戒相的文字,一層一層的,層次分明,須注意看就可知犯重的情況菩薩若動了嗔恚,我們看『嗔恚』即可了解嗔恨的情況,『嗔』──目、真組成,表示人一動嗔恨心,眼睜大大的,故目旁加一真字表示,此人真的在發嗔恨心,另一字為口字邊的嗔,顯示一動嗔恨心,必定會出口罵人,會出粗惡言,這是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嗔恨心來。『恚』字,上面兩個土,心加上兩堆土在上面,吃得消否?故凡動嗔恨心,心都悶悶的,塞滿兩堆土在上面。嗔恚就是發脾氣這是第一層

  『出粗惡言』,嗔恨心一發,不只內心脾氣而已,嘴巴也講出話來。『出粗惡言』就是罵人的粗話、惡話,用不好的言辭把人家祖宗三代都搬出來罵,真是口不擇言,這是第二層。『意猶不息』,更嚴重,脾氣發起,愈來愈嚴重,意猶未盡。單用粗話罵人還不夠,罵人的嗔恨心無法止息,『復以手打』,所以進一步又用手打人,『或加杖石』或者用杖、木頭、拐杖去打人,甚至嚴重到拿石頭丟人,『殘害恐怖』傷害對方,使他傷害到甚至殘廢,種種很恐怖情形表現出來,這種情況叫做『嗔恨增上』,其嗔恚心,及心中的恨意,愈來愈加重,第一『嗔恚』,第二『出粗惡言』,第三『意猶不息』還用手打,杖石,種種器具打人,傷害到使對方殘廢,很恐怖情況,這已是第四層『或加杖石、殘害恐怖』,相當嚴重了,而且其嗔恨心還沒有止息,一直增上。

  『犯者求悔,不受其懺,結恨不舍』,犯者:就是遭到菩薩打罵的對方,實際上是菩薩犯他,而菩薩看成對方來犯他,故指對方為『犯者』。也就是說:『被菩薩打罵的人,想說我錯了,就向菩薩懺悔』,而動嗔恨心的菩薩,還是嗔恨心加重所以『結恨不舍』,嗔恨心愈來愈嚴重,一點也不肯舍離,這是第五層。人家求懺悔,偏偏不接受,這太嚴重了『是名波羅夷處法』,這樣犯了菩薩戒的重戒,失去菩薩戒體。

  蕅益大師解釋:一念嗔心,已違攝取眾生之道,已違背攝取眾生應做之事,何況又出惡口罵人,再進一步用手、仗石打人,這樣身口意三業都在傷害對方,惡業太重,已失去菩薩道的大慈悲心,何況又不接受對方的懺悔,這種棄舍眾生情況太嚴重,故失掉菩薩戒法。

  常雲:『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這出在華嚴經,八十華嚴第四十九卷──普賢行品,是華嚴經之第三十六品,裡面講『我不見一法為大過失,如諸菩薩於他菩薩起嗔心者,若於諸菩薩起嗔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所謂不見菩提障,不聞正法障,生不凈世界障……』障礙很多,這是『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的根據。

  行菩薩道,若稍稍動貪心,還不大要緊,動嗔恨心問題最嚴重,因為嗔恨心一動,眾生就舍離你,菩薩脾氣那麼大,誰敢來接近?則無法度眾生,所以菩薩道中,嗔恨心的罪過最重,傷害眾生的法最重,因此,嗔恨心的罪過要比貪心大。有一首偈:『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真心。』嗔恨心像一把火,一動起來,會把好不容易栽培起來的功德林通通燒光,過去所修種種助德,像種樹成林一樣,嗔恨心動,一把火就燒光了,真是前功盡棄。所以要行菩薩道,須修忍辱波羅蜜,『欲行菩薩道,忍辱真心』以忍辱波羅蜜,來保護自己的心,勿令生起嗔恨心。佛遺教經說:『劫功德賊,無過嗔恚』,能偷我們功德的賊,最厲害的,沒有比嗔恨心更嚴重,嗔恨心一動,好像強盜土匪跑到我們心裡去,把一切功德都搶光了。又說忍辱功德最大,『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修忍辱波羅蜜功德,非其他功德所能比。就是持凈戒,修苦行,這種功德也不能和修忍辱功德相此,因能修忍辱,必能持戒,而能持成修苦行,未必能修忍,所以忍的功德最大。

  再分別這一條戒的輕重,如戒文所講的五個層次,都加起來,就成為重戒,失掉菩薩的無作成體,若眾生真的加害到菩薩,而菩薩受傷害動嗔恨心,雖有罪過,就此較輕。這里是說菩薩自己動嗔恨心傷害眾生,才犯重。為何要如此說?下文輕戒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都與嗔恨有關,後文是說,若眾生菩薩菩薩才打眾生眾生懺悔菩薩不接受,這樣的情形屬於輕戒。這第三條發脾氣、動嗔恨心,除了是聖人煩惱已斷除,是阿羅漢,或已證不退轉的菩薩地位,不會有嗔恨心。我們都是凡夫,嗔恨心隨時都會動起來,功德林隨時都會被燒掉,一定要想辦法對治,不然,是永遠無法了生死、出三界的。舉個例子:吵架須有兩個人,一個人關在房中,則不會吵架,無對象也。若二人對吵,就是對方罵我,我罵對方,小孩有時說『打一罰七』,你打我一下,我要打你七下,你又打我四十九下,這樣冤冤相報無了時,假如在吵架時,有一人能忍,則另一人一直吵下去罵下去罵久也沒味道自然會停下來,這是一個辦法值得我們學習。

  四十二章經里說到釋迦牟尼佛在世,正在說法時,有一惡人來到佛前,就罵佛,佛看到他在就不講了,停下來打坐,如入定不理地,那人見佛不理他,隨地罵,罵久了,也覺沒味道,不罵了,這時,佛才睜開眼睛,問道:『你還罵嗎?』對方道:『你沒反應,我不罵了』。佛說:『好!那我問你一句話,你能不能答覆?』他說:『可以』佛就問他:『若你的親友辦喜事,你是否送禮給他呢?』『這當然要送啊!佛說:『那好,你送禮,他們或有不接受禮的時候,那禮要歸誰啊?』惡人說:『對方不接受,我當然帶回來呀!』佛說:『那好,剛才你送很多禮物給我,現在你自己帶回去吧!』這很好辦法,萬一人家送『禮物』給你你不要受『禮』,問題就解決,自己不會增加過犯,且有大功德。這個道理很多,後面會再講,今天嗔恨心的道理講到此。

  剛才引用華嚴經的『百萬障門開』,其中『生不凈世界障』,值得我們深思。我們現在都生五濁惡世,是穢土,不清凈。我們為何生此五濁惡世?因為我們的嗔恨心都很重,才生在五濁世界。現在大家念佛將來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清凈的佛國,清凈莊嚴世界,沒有煩惱。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不要把世界的嗔恨心,帶到極樂世界,要好好地消除這些臟東西,才能安穩地生到極樂世界蓮花化生上品。大家要努力精進念佛、隨分隨力持戒,在末法時代要把戒完全持好很難,但要盡力去做能做多少就有多少功德,但必定要發心做,好好學持戒,做為將來往生很好的助緣。九品蓮花化生中,中三品都是講『持戒往生』,所以持戒非常重要。大家也不要因為聽講戒,而忘了念佛,要記住我們修的是佛法門,須時時刻刻,念念不忘念佛,隨分隨力,盡量持戒清凈,如此,將來往生才有希望。

  或問,念佛修行的人,已經往生遺體火化,是否有舍利就證明已往生?若無舍利,是否末往生在此簡單說明:有舍利只證明其有修行,不能證明其生西方否?無舍利也不能證明其未生西方,因為個人心願不同。古代有許多祖師火化後都無舍利,但不能說其未往生,而禪宗祖師有燒出許多舍利,因其不求生西方,當然沒往生

  曾聽人說,其死後不敢火化,怕燒不出舍利來,被人笑,其一生念佛那麼久,結果燒不出舍利,沒面子。(死了還要面子。這很可笑。)因此准備用土葬。人死後,還回頭看有無舍利,別人笑否?這種人根本不在念佛,只想到將來是火化、土葬而已,連往生都打折扣。說一個決定的話:大家不要想舍利舍利,把舍利丟開,完全專一其心,深信切願,努力精進念佛臨終正念分明就得往生極樂世界,不管有沒有舍利。今天就講到重戒第三條。

  菩薩戒本經四條重戒,『自贊毀他戒』第一,『慳惜財法戒』第二,『嗔不受悔戒』第三,上次已講過『謗亂正法戒』第四,是說對佛的正法,加以毀謗,加以混亂:使得正法不能顯揚,這就犯了這一條戒。

  四重戒──謗亂正法戒第四

  若菩薩,謗菩薩藏,說相似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若心自解,或從他受,是名第四波羅夷處法。

  『若菩薩』就是不論在家、出家,受過菩薩的人,都包含在內。如果對菩薩大乘佛法的法藏,加以毀謗,這叫『謗菩薩藏』。『說相似法』,何為相似法?根據蕅益大師的箋要中說:『相似法者:實非正法,有似正法』,似──相似,實際上說的不是佛的正法,但是看起來很像佛的正法。『非必毀罵而後謂之謗』,不一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