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性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講錄

  佛說阿彌陀經講錄
  會性法師講述
  民國八十年四月啟講於屏東普門講堂
  緒言
  總釋名題
  明譯史
  甲一、序分
  甲二、正宗分
  甲三、流通分
  壹、緒言
  阿彌陀經是佛一代時教中的勝異法門。古來禪宗被譽作「教外別傳」,我則贊凈宗是「教內特傳」,其勝妙利益,八萬四千法門中,無出其右。因此,傳承二千餘年,歷久彌盛。
  緣於客家老人,尤其中北部學佛者,常在我面前慨嘆,有客籍法師,卻聞不到妙法。所以,從今起,每周六,用母語講一小時,錄音流通,方便樂聞佛法而聽不懂國、台語的客家信眾
  未說前,先略述本門勝益,念佛妙利無邊,綜合言之,不出三點:
  一、普攝群機—所謂「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古德雲:「上上智不能逾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上智下愚,皆不出其范疇。
  華嚴經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初於福城親近文殊大士教發菩提心已,引往南方,參德雲比丘,是五十三參的第一位善知識。德雲比丘教修念佛法門,雖非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但以念佛為先,故知修學菩薩道,以念佛為首要。龍樹菩薩十住毗婆娑論雲:初學菩薩,不可離佛,離佛則道業難成,故須求生清凈佛國,隨佛修學。大智度論說:「小鳥弱羽僅可纏枝」,羽翼未豐,不能高飛遠翔,只能依賴母鳥,穿梭於樹間。初學菩薩,也如小鳥,不能離佛菩薩及善知識,否則,道業難成。因此,若無力成就於五濁,當生凈土,近佛修習。
  善財參德雲比丘後,歷五十三位善知識,末參普賢普賢菩薩為贊佛功德,並在行願品中,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善財五十三參竟,所證與普賢等,普賢菩薩尚教彼修十大願,依願起行,求生西方,親近彌陀,足見菩薩行者,上根利智如善財,從始至終,不離念佛法門。乃至佛法傳入東土,除蓮宗諸祖外,余如天台智者、湛然、蕅益,賢首之清涼國師華嚴疏鈔中也廣贊彌陀念佛法門;清朝著賢首五教儀的續法法師,注觀無量壽經,勸人修習凈土,縱使是禪宗,到了宋朝初年,永明延壽禪師,也提倡禪凈雙修,作四料簡,往後禪宗大德,兼修者甚多,明蓮池大師即是最佳典範。上根上智尚如此,況我等中下之人,更需仰賴。時值末法,可說念佛法門外,眾生無以了生死,尤其宗門祖師禪,非上智難窺堂奧,易入歧途,百丈清規雲:「修行念佛穩當」,彼是禪宗祖師,勉眾以念佛為依歸,由此可知,念佛法門殊勝
  二、當生成就—即「帶業往生」。乃凈土法門最勝處,卻易讓人產生誤解,認為做惡不要緊,念佛便可,慈老曾駁斥說:「極樂世界清凈佛國,不是垃圾堆,豈是造業念佛者的避風港?」。業,主指煩惱種子眾生八識田中,充滿見思惑等,依聲聞法,斷惑了生死,證阿羅漢,利根者三生,鈍根六十劫,而念佛法門今生成就,只要深信、切願、力行,臨命終時,一心不亂,能伏煩惱,令不起現行,彌陀聖眾,接引往生。靠己信願念佛力,也仗彌陀大願力,慈悲攝受方得,故又名「他力教」,單言他力,易誤會己不精進,唯佛是賴,全身靠倒,若真如是,世間早無眾生,因彌陀強拉硬拖,非去不可,惜度眾不能勉強,佛言:「無緣不能度」,須己發心,佛只能作增上緣,幫助眾生。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雲:彌陀慈光在前牽引,釋迦世尊勸囑往生,如在後扶持,前攜後護,此時不修,更待何時?只要臨終,心不顛倒,舍報安詳,必定得生,生已,無上菩提,一生成辦,莫再遲疑!
  三、往生必得三不退娑婆修行,進進退退,故難成就,如世尊之大善根,猶須三大阿僧祇劫,況我等劣根劣智者,恐遙遙無期,惟依念佛法門,求生安養,方能究竟不退經文雲:「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即是此意。
  念佛法門,單憑這三點,就值得大家修學。十住毗婆娑論贊為「易行道」,方便簡捷,「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一句彌陀三歲小兒都念得,所以,只要肯發心,執持名號,盡此一生,得不退轉,畢竟成佛,故當精進,專一求生。
  藏經中,專說念佛法門經典有三部: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謂之凈土三經」。另天親菩薩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論),敘修念佛而得往生的論典,是凈土宗的「三經一論」。
  觀無量壽經以修觀念佛為主,兼談實相,第十六下三品往生章則說持名,實相、觀想、觀像、持名四種念佛法皆論及,但著重在觀想念佛
  無量壽經彌陀因地發四十八願,歷劫修行成就今之清凈佛土,及其攝受眾生情形。隋朝凈影寺慧遠大師無量壽經義疏雲:「無量壽經彌陀從因地至果德,所行、所成、所化眾生」,觀經言九品往生無量壽經說四十八願,皆與念佛法門相關。欲知十六觀想及「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義理,須閱觀經。欲明彌陀本願,得看無量壽經
  現今要講的阿彌陀經,專述持名念佛平常聽聞念佛名號念佛方法,均出於此。三經中,本經文字最少,僅一千八百五十八字,而流通最廣,為叢林必備晚課,足見其重要性。阿彌陀經,人人會讀,且滾瓜爛熟,但文淺義深,須加解釋。
  除三經一論外,另華嚴法華、大集、寶積等許多大乘經典都提到念佛法門,由印度中國歷代高僧大德著書立論,贊嘆念佛法門者甚多,如馬鳴菩薩起信論、龍樹的十住毗婆娑論等,都倡導念佛法門,清?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雲:「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法門殊勝,由此可見。
  本經文少,理似淺顯,實含深義,須探討之,欲說本經,先釋經題。
  貳、總釋名題
  總釋名題有三段:一、明通別,二、七種立題,三、正釋經題。
  一、明通別
  「佛說阿彌陀經」是本經的題目,有通有別。「佛說阿彌陀」是別題,為本經之專稱。「經」通題,通於諸經,凡佛金口所宣,皆名經。
  另「佛說」二字也通他經,如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經凈土三經都標佛說,其他大乘經典也有,見大藏目錄可知,故此二字又為「別中之通」,雖是別題,卻通余經。
  「阿彌陀」專屬本經,乃「別中之別」,是這部經真正的別題。
  二、七種立題
  古德認為佛經建立題目,不出七種,謂:三單、三複、具足一。三單即:
  單人—如維摩詰所說經。「維摩詰居士名,因人,因地修行之人。若用佛號立題,則是果人立名。
  單法—如大般涅槃經,只談法性,即佛性諸佛親證之理體,眾生本具之自性清凈心,約理說涅槃,約智說是菩提涅槃經單性法,無人、喻。
  單喻—如大寶積經。有一二○卷,聚積許多經義而成,如眾寶聚集,喻其理趣豐富。
  三複:
  人法—如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菩薩名。「本願」修法
  人喻—如如來師子吼經。「如來」佛十號之一,是佛之果號,屬果人。「師子吼」譬喻。獅為萬獸之王,獅子一吼,百獸潛藏,以喻佛說法能降伏邪魔外道,故佛座曰獅子座。
  法喻—如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比喻。用「蓮華」喻「妙法」,幫助眾生明了。
  「喻」有全有偏。比喻是假借相仿事相來顯示其義理,如獅子吼,喻佛說法能伏邪外而言,並非完全相同,如「佛面猶如凈滿月」,乃假借十五之皓月,喻佛面清凈光明,並不是說佛面如滿月之圓,臉圓如盤,好看嗎?莊嚴嗎?取其皎潔非取其型狀,藉詞部分而已,因此,要懂得看比喻
  如對生盲者說白色,喻如雪之白,盲人摸雪,以冷為白;喻如白鶴,一觸,鶴飛了,又以飛為白,如是錯解,再多的比喻也枉然,學佛須具「道眼」,聞法要有智慧,莫死在句下,古德雲:「離經一字,便同魔說」,但若死執文字又是「三世佛冤」,故要善解喻義,所謂「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莫錯會。
  具足一:
  人法喻—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性法,「佛」果人,「華嚴比喻。人、法、喻三種具足
  本經為「單人」立題。「佛說」指教主釋迦牟尼佛。雲何只寫「佛」而沒標名?因此界僅釋迦牟尼成佛,為娑婆教主,不須另列名號,凡經題之「佛說」,皆世尊無疑。
  「阿彌陀」也是人名,極樂世界教主的果號。能說、所說皆果人,純「人」立題,無法、喻,謂「單人立題」。
  此乃通途講經之普通常識,欲研佛經,不可不知,故略作介紹。
  三、正釋經題
  「佛說」指教主釋迦牟尼佛,出生距今多久呢?因古印度不重歷史,所發生的種種大事,全賴後人推研,很難準確,不像我國,周朝已有史官制度,記錄國之要事,歷史相當完整。所以,關於教主生日眾說紛紜,無從確立,依中國說法,降生在周昭王甲寅年四月初八日,若依此計算,今年是西元九九一,已有三千零十八年,八十歲入滅,除掉八十年,入滅至今也有二千九百三十八年,而國際認為入滅至今有二千五百三十三年及二千五百三十五年,這二種說法較為普遍,其他還有十八種不同的版本,距離最近的說,佛降生至今不過二千五百五十五年而已,究竟如何?存疑!我們就隨順國際間的說法吧!學佛,這些並不重要,先擺在一旁,莫說是佛,我們自己也未必清楚自己的生辰,問媽媽媽媽不太記得,依然成謎,以前,慈老常說:不要說世尊,我連自己生日都不知,因沒問過母親,後來也只是大概確定一下而已,並不標准。這跟修行無關,不必詳究,待己證果,得他心通,自然便知,不過,約在二千多年前沒錯。
  二千多年前,世尊降生印度迦毗羅衛國,為凈飯王太子,名悉達多。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關於這點,也有爭議,有說二十五歲出家,三十五歲成道的,若如是,說法才四十五年,八十歲入滅,是大家公認的,這也不須探究。
  「佛」待經文再講,一開始,理論多,恐大家「入定」。
  「說」即講說。古德雲:「說者,悅所懷也」。佛說法,暢悅本懷,皆自本性流露,心懷歡喜。為何標「佛說」呢?因經通五人說。客語「五」與「女」同音,曾於某處講經,提到佛初度五比丘,被誤作佛成道,先度女人女人較偉大,被同音字混淆了。佛經除佛外,「佛弟子」,聲聞舍利弗、目犍連等,菩薩說的也不少,尤其華嚴經,差不多都是菩薩說的。「諸天」真悟佛法,經佛印可也可說,如釋提桓因善說般若,佛證無誤,也是佛法。「仙人」指一般修道者,通佛法也可以說,在佛世,經佛印許,等同佛說,佛滅後,就不可能了。「化人」變化人。佛、菩薩聲聞諸天都能變化,仙人若有神通也能以變化人說法,如「觀佛三昧海經」提及變化人說法的情形,不論佛子、天、仙、化人,只要經佛印許,都可說法。
  這部阿彌陀經除序分、流通分末段是結集者所加外,余皆釋迦佛親口演說,故標「佛說」,揀非餘四人說
  「阿彌陀」梵語,譯無量壽、無量光。經中雲:「舍利弗,於汝意雲何,彼佛何故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以光、壽釋阿彌陀。其實,無量光、無量壽就概括一切空間、時間的所有功德。「無量壽」約過去、現在、未來,豎窮三際的時間說。「無量光」約空間論,橫遍十方。僅此二釋,括盡諸佛功德無遺,故有釋「阿彌陀」為「無量」的,念一佛即念無量佛,萬德具足,而以光、壽表之。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極樂世界在那?經雲:「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阿彌陀佛於久遠劫前,親近自在王佛,發菩提心,願成就莊嚴國土攝受十方眾生,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清凈佛剎,法藏比丘攝取之後,花了五劫的時間,截短取長,並發四十八願,誓立勝妙國土,恆度眾生,今因圓果滿,終致成就
  關於「阿」的念法,近幾年有人提倡念「ㄚ」音,到底是ㄚ還是ㄛ?趁此略說一下。以歷史觀點看,翻遍辭典字典,如中文大辭典、辭海、中華乃至康熙字典,「阿」本音皆ㄛ(客家音)非ㄚ,ㄚ是破音。歷史上許多地方讀ㄛ的,如「阿房宮」;今江蘇丹陽縣,古曰「曲阿」等。本經譯於一千六百年前,五胡十六國至東晉姚秦時的長安,當時北方「阿」字,尚未出現破音,仍用ㄛ,ㄚ音在南方,如俗之阿公、阿媽、阿兄、阿嫂等,是長江以南的用音,只是開口聲,並沒意思,無字可寫,借用阿字,讀破音ㄚ。鳩摩羅什法師在北方翻譯,讀ㄛ才對。還有,古來譯者相當負責任,凡須讀破音、二合音或輕重音,皆有標明。如咒語梵音,當時中國無此字,須二字合起來切音,則標「二合」,三字合切「三合」,阿並沒註明,念ㄛ沒錯。據我所知,大陸來的老一輩法師,沒聽過念ㄚ的。
  客家話阿爸、阿哥,既俗且土,毫無意義,我小時讀唐書,如幼學瓊林,有神名「阿香」(古傳為雷部推車之女),老師特別叮嚀,為恭敬故念ㄛ,不可讀ㄚ,否則對神不敬。一千多年來ㄛ到今天,為何要改念ㄚ呢,實在不該!
  「經」通題。梵語修多羅,正譯「線」,國人重經不重線,且佛法未傳來,儒有四書五經,道有老子道德經南華經,凡聖人言教皆稱經,隨順國情故譯為經,佛是天中天,聖中聖,所說之法更應稱經。實際,經是經緯,不違線之本義。言「經」,義尚未周,詳雲「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佛佛道同,後佛如先佛之再來所說真理無二無別。下契眾生之機,佛法如葯,眾生煩惱如病,心病還需心葯醫,然眾生根性千差萬別,得應機說法,應病予葯,才能藥到病除,故雲「契經」。經之義,詳說甚多,智者大師法華玄義中以五義釋經:一、經。即經由,教行理,須由經顯,依之而行,才能達成目的。二、契。即契經義。三、線。即貫穿義,佛說法如散花,以文字貫穿,令不散失。四、法本,諸法之本,世出世間一切修行法門,都從經出,為眾法本。五、善語教。佛經說的都是好話目的使人斷惡修善,自凈其意。另印度傳來之阿毗達磨雜心論(簡稱雜心論),言經有五義:一、湧泉義。佛經義理無窮,源源不絕如泉水。二、出生義。展轉出生最上善法,一切行門,從經而出。三、顯示義。顯現妙理,事相理性,表露無遺。四、繩墨義。裁定邪正,明辨善惡雲何趣善棄惡,超凡入聖,經能定奪。五、結鬘義。也就是貫穿義。印俗喜以串花作頭飾,如花環,但非掛在胸前,而是裝扮頭發,花因線穿故不散失,經因文字貫穿,而不遺漏。
  除此之外,另有許多解釋,不一一詳述,古德雲「實攝」義,貫穿所應說義,攝持所化眾生之機,此是正義,余皆引申。總而言之,經者徑也,指示修行的路徑。經非讀誦而已,旨在令人斷惡修善,成等正覺。一般誤為讀經是讀給佛聽的,怕佛忘了,其實,讀經是解義的前方便,經文熟,義理才能前後連貫,能解方能行,如修念佛法門,須懂信、願、行道理,始得往生古人雲:「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一齊休」。
  為何須釋經題呢?因題是經的總綱,古德雲:「提其綱,則眾目自張」,如漁網,提綱,則網目自舒,收放不難。又如衣領「挈其領,則群縷必直」,了解經題,可以說已了解經的內容大意,所以,不論講那部經,都要先釋經題,提綱挈領後,便能抓住重點,不致離譜。本經為釋迦牟尼所說開示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之依正莊嚴,及持名念佛求生西方凈土方法
  參、明譯史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佛降生印度,母語是印度話,北傳佛教多屬梵文,南傳如緬甸、錫蘭一帶,屬巴利文,中國佛教或由印北傳入,或從西域間接傳來,屬北傳經典。我們沒研究梵文、巴利文,根本不識其字,遑論其義。如國際通行的英文,我稱為「豆芽字」,沒學abc,那懂得!今天能見聞讀誦,全是譯師功德,故凡講經,必先介紹譯者歷史。
  從歷史跡象看,佛教早已傳入中國,但一般認為是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夜夢金人,才遣使往請。藏經存有四十二章經,譯者為迦攝摩騰和竺法蘭二位法師,是中國最早翻譯的經典。但從明帝到漢末,都沉寂不顯,成了中空期,直至漢恆帝,漢靈帝、獻帝,才又熱絡起來。桓、靈二帝時,支婁迦謙、安世高相繼而來,安世高法師譯八大人覺經,從此,中印交流不絕,到隋、唐,已成佛教黃金時代,是最盛期。
  「姚秦」標翻譯朝代。
  「三藏」經、律、論。佛法雖多,結集不出經、律、論三藏。「法師」以法自師,以法師人。以佛法典範,且以佛法化導眾生。古通經者為經師,弘律者稱律師,達論者為論師。精通三藏自利利他,德高望重,方堪稱為「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法師名,此雲童壽。「譯」將梵文譯成中文。先依字釋,再詳明翻譯年代和歷史。
  「姚秦」,五胡十六國之東晉時期中國歷史,三皇五帝不說,周朝時已有詳細的歷史記載,周文王之子武王滅紂後,建國號周,從西周至東周、春秋乃至東周列國、戰國七雄,到東周亡共八百七十多年。周後七國爭雄,秦始皇並吞六國,國號秦,因暴虐無道,前後只二十多年,實際在位才十五年。始皇死,予胡亥繼位,不及半年便亡。秦末,楚漢相爭,劉邦花五年時間就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建立漢朝,是漢朝的開國元勛,有西漢、東漢,西漢二一五年,其間王莽篡位十餘年,漢光武劉秀中興,建都洛陽,在長安之東,稱東漢。西漢又稱前漢,東漢又名後漢,有一五年。前後漢各十二位皇帝,有四百多年歷史。漢獻帝時,曹操霸權,曹丕篡位,形成魏、蜀、吳三國,不過四十多年。後三國盡歸司馬氏,司馬炎先滅蜀、魏,再收東吳,改國號晉,五十多年後,因八王之亂,北方落入外族,成五胡十六國,東晉偏安於南方(長江以南,今之南京)。北方五胡,即匈奴(今內外蒙),羯族,為匈奴之別支。鮮卑族是東胡。氐族,甘肅一帶的少數民族。羌族,佔據西邊敦煌處。將中國割裂成十六小國,實際有二十多個,有的立國不久,不成氣候。十六國是:夏、前趙、後趙、「三秦」前秦、後秦、西秦,「四燕」前、後燕、南、北燕,「五涼」前涼後涼及西、南、北涼。再加成漢。十六國先後成立,並非同時,共有二百多年。
  東晉至宋文帝元嘉年間,南北朝對峙,北方被北魏統一,足有一百五十多年,五胡大鬧中華。但五胡小國,許多信奉佛法,當時佔據長安的苻秦(又稱前秦),也是五胡之一,苻秦滅,姚秦興,(國主姓姚,故名姚秦,又稱後秦以揀別)。姚秦西元三八四年建國,四一七年滅。鳩摩羅什法師約在西元四○三年來中國,依開元釋教錄,本經譯於姚興弘始四年(四○六),現西歷一九九一,距今已有一五九○年歷史。姚秦之後是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國父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今年是八十年。阿彌陀經已流傳一千五百九十年了。
  「鳩摩羅什」龜茲(丘慈)國人,當時西域三十六個小國之一。父鳩摩羅炎,本印度人,舍相位游學到西域,龜茲國王欽佩其德學,以妹妻之,生下鳩摩羅什。師之母信佛,師七歲時隨母出家,九歲親近槃陀達多學小乘法,又回沙勒國,跟沙車王子須利耶蘇摩學大乘法二十歲已博通三藏,各處弘法,備受敬重。龜茲王奉為國師名聲遠播至中國
  時苻堅崇敬道安法師,問何處尚有高僧?雲:「聞西域有羅什,當請之。」苻堅遂遣大將呂光率十萬大軍,囑先禮,若不肯再用兵。鳩師既是國寶,王當然不舍,呂光兩天就用武力解決了。因交通不便,來去費時,光回至涼州(今甘肅),聞苻堅敗於淝水之役,臣姚萇繼位,而於涼州自立為三河王。師被困涼州,研究中國語言文化,光不信佛,因師預告災難,多次皆準,方視作軍師,軟禁在涼。
  姚萇死姚興繼位,呂光逝,傳位侄呂隆,興發兵於弘始五年滅涼,迎回鳩師。開元釋教錄說弘始四年,可能有誤,是否涼未亡便請,不得而知!師西元三八六年至涼,四○三年才到長安,留置十八年之久。關於師受苦情形,可見梁高僧傳第二卷鳩摩羅什法師部分,此不能細說。
  師弘始四年五年長安十五年圓寂,前後才十年。所譯經論,依開元釋教錄載,有七十四部,三百多卷。現存約三百卷左右。在中國佛教四大譯家中,是最負盛名的一位,所譯經典流通最廣,最受歡迎。如法華經有三種譯本,以師所譯最受歡迎;金剛經六種譯本,其中「爾時,慧命須菩提」約三行字,鳩譯無,可能是漏抄,由元魏菩提流支譯本補入,仍采師譯,足見彼與國人法緣之深。
  師以義譯為主,文辭優雅,甚合國人口胃。玄奘大師采直譯,文較繁,故流通少。師對中國佛教貢獻甚巨,如三論宗之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加上大智度論為四論宗,皆師所譯,凈土宗阿彌陀經也是,凡佛弟子,無不讀誦,最為普遍。
  師七十歲圓寂。據僧肇所寫鳩摩羅什法師誄,弘始十四年末,師仍健在,另師所譯成實論(成實宗)後記也提到十四年猶在人間,足證是十五年入滅,高僧傳說十一年,恐有錯誤
  古之譯師,不論中印,皆歷盡千辛萬苦,今日得以見聞,當生珍重心,對譯者作感恩想,非彼之付出,我等無緣讀誦受持阿彌陀經除本譯外,玄奘大師也有翻譯,經名「稱讚凈土攝受經」,藏經中有。舊譯唐代已相當盛行,念佛者多,不閱藏者,不知有異譯,有心研究者,不妨對照參考。
  師臨終發願:「若所譯不違佛旨,荼毗後,舌根不壞。」後果然舌根如生,更明所譯正確,足堪信任。
  為證信、感恩故,略說譯史竟。
  這本阿彌陀經從印度傳來,由龜茲國博通三藏的鳩摩羅什法師,在東晉時的北方,五胡十六國之姚秦(又稱後秦)時代,所翻譯的。
  肆、別解經文
  甲一、序分 分二
  本經共一千八百五十八字,文長,須依古德方法,先「分科判教」,不分科不能提綱,至於判教,從略。古來教下以天台、賢首為最,星期日講的「天台四教儀」便是台宗入門書,天台宗法師用五重玄義:一、釋名,二、顯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相。作經前懸論,提示全經大綱。賢首宗則用十門懸談,即一、教起因緣,二、藏教所攝乃至第九、總釋名題,十、別解文義,分十段。
  現在不採這種說法,因為這種講法,起碼要三、四天時間。我二十一歲時,斌宗法師在獅山講阿彌陀經,共當侍者,每天講大座,搭衣唱贊,結束時迴向,前後近兩個小時,講一點半鍾,共二十一天,經題六字,講了一星期,用五重玄義發揮,若對教理沒研究,如鴨聽雷,故不取之。
  據聞民國三十幾年,圓瑛法師上海圓明講堂金剛經,一位受持金剛經居士,逢此勝會,歡喜不已,捧著經本去聽講,除了開頭第一句「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聽懂外,第二句就「莫宰樣」了,六、七日後,乾脆不帶,晃著手去,依舊只聽懂第一句,直到第三十六天才聽到「如是我聞」。因法師用十門懸談釋題,若非有堅定信心,早打退堂鼓,尤其現在家家有電視,乾脆看電視算了,何必去坐冷板凳!
  雖不依古判教,但須順文分科,否則,不得要領。佛教傳來,漢朝末年,就有人講經了,大多是隨文而說,消文釋義,東晉道安法師始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時人以為標奇立異,後親光菩薩佛地經論傳來,方知經本分三分,即一、教起因緣分,二、聖教所說分,三、依教奉行分。認為道安法師有先見之明,贊曰:「分經雅合於親光,釋姓普同於增一。」成一名對。師之前,中國西域一帶出家人,都隨師姓。如師姓支,弟子就姓支,三國時之支謙、支亮便是;師姓竺,弟子也姓竺,竺道生、竺法護等,道安法師也姓竺,所以,有的寫竺道安。師倡出家佛子,皆師於佛,當隨佛姓,佛姓「釋迦」,國人好簡,單取釋字,免複姓之疑,師以己為首,自稱釋道安。當時也有人反對,至增一阿含傳來,中有偈雲:「四河入海,同一鹹味;四姓出家,同稱釋子。」才信服。「四河」恆河、信度河、私陀河、縛芻河。四大河水流入大海,與海同一鹹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姓階級出家不分貴賤,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同稱釋子」的釋子非指釋姓,因當時印度外道也有出家的,為揀別故,凡釋迦佛子均稱「沙門釋子」,由此證明出家人姓釋是合理的,故有「釋不問姓,道不問年」之說。圓領方袍之佛子,同一釋姓,不須請問「貴姓」?道家修仙,求長生,莫請問「貴庚」?以免失禮。台灣佛教日本影響,不重視這一套,出家後仍沿用俗姓,如妙果和尚俗姓葉,叫葉妙果,真常法師姓曾,曾真常,因而多數人喜問:「師父,您姓什麼?」我只好回答:「我俗姓姓陳」,表示未出家時姓陳。
  道安法師俗姓衛,常山扶柳人,幼失依恬,外兄孔氏撫養,七歲讀書,過目不忘,十二歲出家相貌丑,不受器重,下田耕種,三年無一教誨,毫無怨言,自認初學,應多培福。一日夜歸,禮師求經,師與辯意經一卷,約五千字,攜入田,休息方讀,暮返再求他經,師雲:「昨經未讀,何以復求?」答:「已能背誦。」師雖詫異,並未表明,復與成具光明經,我算過,有九千八百多字,翌日傍晚便還,師令背誦一字不漏,師驚嘆不已,送北方親近佛圖澄,深受大益,終成一代明師,法門龍象。
  秦王苻堅敬重景仰,王伐襄陽時,師居檀溪寺,眾四百餘人。時有名士善辯,自號習鑿齒,意思是對方嘴一開,牙齒就被鑿下來,自視甚高,訪道安法師自我介紹為「四海習鑿齒」,師對曰「彌天釋道安」。時人以為名答,亦是名對。苻堅襄陽,請二人長安,喜曰:「朕以十萬雄師取襄陽,唯得一人半。」法師精通世出世法,是全人,習鑿齒僅通世間法,是半人。
  師一生貢獻良多,尤其倡編眾經目錄,把已翻譯經典編成目錄,並呼籲譯者簽名,東晉前之佛經,多失譯名,囚譯者不好名故,師請留名,表示負責,並使後學起信。鳩摩羅什法師東來,緣於師力勸王請,鳩師亦遠聞師名,嘆為「東方菩薩」,惜未相見。今法門中許多規矩,亦師所立。師寂於東晉武帝太元十年(西元三八五),年七十二。欲詳知可閱梁慧皎法師撰之高僧傳第五卷。
  經之三分,古德喻:序分如人面,五官具存,可辨智愚忠奸,見序分能知內容大概。「正宗分」如身軀,五臟俱全,為經之要旨。「流通分」如手足,運行無礙,流傳後世他方。
  「分科」見仁見智,本經有上百家註解,古注中出名的有三部:一、明萬曆年間蓮池大師之「阿彌陀經疏鈔」,四卷,最詳細,段段皆顯理。二、幽溪傳燈大師的「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略解」乃明朝大佑大師著,傳燈大師加以註解謂之「圓中鈔」。「圓中」是天台圓教中道之義,表本經義理至高至勝,最為圓頓。三、明末清初蕅益大師的「阿彌陀經要解」,全是要義,真是名符其實的要解,公認是註解最好的。印光大師在文鈔中處處贊嘆,認為古佛再注,也不過如此。後代弘法者,多依之。
  「要解」精簡深妙,常人不易明白,後人再加以註疏,最早是清末「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民初寶靜法師的「彌陀要解親聞記」,圓瑛法師「要解講義」,其中又以要解講義最流通。
  民國三十六年,斌宗法師講阿彌陀經,也是根據要解,「分科」則有自己的看法,三分仍依要解。疏鈔和圓中鈔,序分、流通分的分法不同,現在我們也以要解為准。蕅益大師的分法是:
  序分—如是我聞.....今現在說法
  正宗分—舍利弗!彼土何故名極樂?............應富發願,生彼國土
  流通分—舍利弗!如我今者,贊嘆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音同觸ㄔㄨˋ)鞞佛...........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先說序分。「序」序頭,無序分不能入正宗,如抽絲剝繭,須尋出頭緒。有通序、別序二種。「通序」,通諸經故。凡佛經開始皆有信、聞、時、主、處、眾六種成就謂之「六成就」,又名「經後序」,結集時才加入的,也叫「證信序」舉此六種,證明是佛金口宣說,值得深信。「別序」,個別。每部經的發起因緣不同,又名「發起序」,如金剛經,從佛托缽回園,洗足已,敷座而坐,須菩提請問為發起。法華經由佛放光彌勒菩薩啟請,文殊菩薩回答作發起。也叫「經前序」,講經前就有了,非結集時才加。證信序對發起序,經後序對經前序,通序對別序,皆有其定理。
  乙一、通序 分二
  通序分二:丙一、舉五事證信,丙二、引大眾同聞。何以經前都有「如是我聞」等六成就呢?原因有四:
  一、遵佛遺囑世尊八十歲二月十五日,於拘屍那竭國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人天大慟,證果者敬肅,阿難尚未證果,又是侍者,更為傷心,阿那律尊者勸彼把握時間,請教世尊阿難言:我心悲亂,無從問起。尊者代擬四問:一、佛在世時,大家以佛為師,佛入滅後,師兄弟們,以誰為師?二、佛在世時,以佛為住,佛滅度後,依何安住?「住」非單指衣食住而已,主要指心之安住,佛在世,精神仰賴佛,便能安心修行,佛滅後,心雲何安,怎樣才能修行?三、惡性比丘,如何治之?佛世有六群比丘,六人一夥,調皮搗蛋,對佛敬畏,唯佛能伏,佛滅後,當如何?前三種經文關係,第四點才重要。問:佛說法四十九年,將來結集,經首應安何字,令人一見,就能辨別?
  阿難於是靜心請教,佛答:一、以戒為師。戒為佛子師,七眾弟子持戒清凈,道業方成。二、依四念處為住。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佛之法身慧命,依此修行,即佛常住心中。三、惡性比丘,默擯治之。莫理他,不隨之起貪嗔痴,作好榜樣,潛移默化。「默擯」律上另有含義,從略。四、經首安「如是我聞」等六成就,以茲辨別。所以,六成就是遵佛遺囑而建立的,是普通的佛學常識。
  二、斷眾疑:斷除結集時,大眾的懷疑。佛二月十五入滅,四月十五日(依中國歷法),結夏安居,在三個月中結集三藏教典,因舍利弗、目犍連已先入滅,故以摩訶迦葉為上首,大迦葉領五百阿羅漢在畢缽羅窟(七葉窟)結集。阿難多聞第一,大迦葉曾贊說:「佛法大海,流入阿難心。」是結集時的首要人物,卻未證果,不得參加。受迦葉尊者嚴逼,七日不眠不休,終於悟了。阿難證果相當特殊,是離行、住、坐、卧四威儀而證的,因日夜精進行道,第七日晚疲極,想躺下休息,思道業未成又坐起,實在很累,又欲卧倒,就在坐、卧之間開悟了!大家睡時,不要一看到床鋪就迫不急待,想夢周公,學學阿難,說不定在起卧中就證道了,這是上有名的證果法。當時已半夜,急赴七葉窟敲門,迦葉訶曰:你未證果,莫來!答:我已證果。曰:既已證果,不須開門,從鑰匙孔進來!既入,大家恭喜,即升座結集,阿難心存虔敬,祈佛加被,眾見其相好莊嚴,如佛無異,頓起三疑:1、疑佛重起—佛憐愍眾生,故再回來說法。2、疑他方佛來—有的轉念一想,佛非小孩,不會開眾生玩笑,去又回來,恐是他方佛游此悲愍教化。3、疑阿難成佛—或許是阿難成佛了。俟阿難宣「如是我聞」等,三疑頓斷,只因結集經典,重述佛所說法罷,有的一聞「如是我聞」,不禁淚下,人天眼滅,如今唯聽「如是我聞」,代佛宣說而已。
  三、息諍論:阿難也是佛弟子、同門師兄弟,以六成就表結集經典,非僭越向輩,息諸諍論。
  四、異外道:別於外道典籍。當時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各有其教典,以中國言,如老子道德經,開頭便「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儒家論語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沒六成就,六成就佛經的標誌,具此證明可信。標六成就四種原因中,二、三兩種是為了結集,結集後,斷疑、息諍就不要了
  一、四兩種,從結集到盡未來際,佛法尚存,便不可缺。
  丙一、舉五事證信
  舉出五種成就證明經之可信。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如是」信成就,有三種解釋:一、指法之詞,指這部阿彌陀經。二、信順之詞,信則如是,不信則不如是,經乃佛語,我皆深信奉行曰如是。三、顯理之詞,顯示實相妙理。古德雲:「不變名如,無非曰是」。如如不動,亘古常新曰如,正確無謬曰是。每部經各有其如是之義,本經以「一心不亂」為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為是。專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便是如,知心是佛,用心修行,使之成佛即是是。
  「我聞」聞成就。我,阿難自稱。聞,耳根發耳識,聽到並且了解,如我說大家都清楚叫聞。聞既用耳,雲何說我聞?因我為總,耳是別,「我聞」即含耳聞。或問:佛法無我學佛當破我執雲何說我?須知我有多種差別:一、凡夫妄執我。凡夫有我我所,破我執為破凡夫妄執也。二、外道邪見我,外道執有神我。三、聖人假稱我,阿難結集不假名我,誰聞之?故阿難假名稱我。「如是我聞」如是這部阿彌陀經,是我阿難親自從佛所聽聞的。
  「一時」時成就有一個時候,為何不標明日期時間?一、各地時間不同,如印度計日與我國相差半個月,我們三十,彼是十五,日期有異,徒增麻煩。二、佛說法不僅在人間,如地藏經講於忉利天,人間一百年,彼天一晝夜,怎麼比對?故用一時。三、古德雲:「說聽始終,師資道合」之時。佛觀眾生機緣成熟,暢佛本懷而說法,說者聽者,從始至終,圓滿參與。當然,也可大概推算出講阿彌陀經的時間,一般言佛三十成道,八十入涅槃阿彌陀經可能在晚年七十多歲時講的,為什麼?依凈土三經論,最初發起演說的是觀無量壽經,當時王舍城頻婆娑羅王被阿闍世太子幽禁,欲將其餓死以作新王,王後韋提希夫人,凈身塗乳面,瓔珞盛果醬,藉探牢之便送食,七日後,王顏色更勝,太子震怒,將母囚禁深宮。夫人苦甚,獄中求佛,佛現神通為彼說法,彼問:「此土苦不堪言,生此逆子,願求生凈土,不知有何佛國?」佛頂現蓮華,華中示種種佛剎,如放電影般,讓彼選擇。後雲:十方國土雖皆嚴凈,但我唯願求生極樂,不知雲何得生?佛為說三種凈業、十六妙觀。依序則說無量壽經,介紹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可能老王崩後新王登基,國家大亂,佛才來舍衛國說法,開演阿彌陀經。頻婆娑羅王與舍衛國的波斯匿王,都和佛同年,老王被幽禁時年近八十,依此而推,佛也已經七十多歲,是將近入滅的前幾年說的。這是我會性秉閱藏心得,推算出來的,並無史可考。
  「佛」說法成就娑婆世界二千多年來只釋迦牟尼成佛,故不須另標姓名,梵語佛陀耶、或浮圖,有人將浮圖誤為塔,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實際上是錯的,古時浮、佛同音,才產生誤解。國人好簡,稱「佛」。更有人望字生義,胡解作打獵的叫佛,一個人背個弓再加兩支箭的緣故,真讓人啼笑皆非。
  梵語佛陀,譯「覺者」,大徹大悟的人,不是三頭六臂的神,太虛大師雲:「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佛是人格圓滿的人,是人做的,不是天生的。覺有三義:一、自覺煩惱斷盡,福慧圓滿。二、覺他:「以先覺覺後覺,以斯覺覺斯民」,說法利眾生,使得同等覺悟。三覺行圓滿自覺覺他,功德圓成。成佛福足、慧足,謂之「兩足尊」,福慧究竟圓滿也,有人誤為「足」是腳,說佛是兩只腳中最尊貴的,如果說是兩只腳,你我都是。起信論之三覺謂:「本覺:人人皆有佛性,有佛性皆可成佛。二、始覺:開始發心修行,行菩薩道。三、究竟覺:煩惱斷盡,惑盡功圓,究竟成佛。「佛」之義甚多,此僅略說。
  「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處成就。在,或釋「久居曰住,暫住曰在」,但法華經雲:「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並非久居,所以,住、在,皆可視為暫住。
  「舍衛國」標說法國家。當時,印度有許多小國,據說有二、三百個,較大的有十六國,類似我國東周時期,差不多一城一國,一個台灣可割成幾十國,小如萬巒鄉就成一國。「舍衛」新譯室羅伐或室羅伐室只,乃憍薩羅國首都,與摩竭陀國王舍城相鄰,是城也是國,此雲「豐德」,物產豐饒,民心淳厚,百姓有德,常受聖人教化故。
  「祇樹」,只,音ㄑㄧˊ,客家音讀ㄓˇ,其實,只、祗有別,據形音義字典雲,兩字通用已久,讀ㄑㄧˊ,ㄓˇ必無妨。這本字典很好,把字形讀音差別得很清楚,佛經兩種都用,本經是「只」,楞嚴作「祗」洹精舍,因此,各依己之念法,不必更改。
  「祇樹給孤獨園」,講堂名。「只」是祇夜之略稱,新譯室多祇夜,華言戰勝,波斯匿王的太子,出生時逢王凱旋歸來故名。「給孤獨」,須達多長者別號,舍衛國大臣,富僅次於王,樂善好施,以照顧鰥寡孤獨為己任,國人贊稱給孤獨長者,是位大慈善家。
  佛成道後,約第六、七年左右,摩竭陀國國王供養竹林精舍,故佛常在王舍城說法竹林精舍可以說是佛教第一間寺院
  給孤獨長者育有七子,唯么兒未娶,聞王舍城珊檀那長者么女賢淑,又門當戶對,親往提親,見珊檀那家上下忙碌,備辦精美飲食,以為請王,珊檀那雲:為供養佛及千二百五十人。長者善根深厚,聞佛字生大歡喜,略詢佛事,是夜,精誠所致,深更以為天亮,獨往竹林精舍,中途生疑,不知真有佛否?冒然而去,恐有危險!疑生,大地黑暗,復生信心,明如白晝,將近精舍,見佛在外經行,相好莊嚴,不知如何是好!天人作禮繞佛,長者依行,佛為開示,即斷見惑,證須陀洹果,感恩至極,力請佛至舍衛國弘法,佛受請囑須建精舍安僧,設立講堂說法環境要清幽,不可離城太遠,免聽經不便、托缽太遠,並要舍利弗同回覓地。返國後,東尋西找,唯見「祇園」林木勝美,地點適中,合乎理想,數訪祇夜太子太子欲其知難而退,唬須金磚鋪地方許。長者照辦,余門後一角未鋪,正思惟時,太子聞風趕來,見滿地燦爛,驚雲:我是太子,豈須賣地,玩笑一句,何必當真!長者答:君無戲言,且已勞師動眾,舉國皆知若不賣,恐自損形象太子深思:佛定非凡,方使給孤獨如是崇敬,願共襄勝舉,當眾宣布,門後不須再鋪,由我建一大門,並施花樹,共作功德
  精舍完成,請佛說法,立名為「祇樹給孤獨園」,祇夜太子布施的樹及大門,給孤獨長者供養的園地。精舍佔地甚廣,據說遺址尚存,曾有人照相回來,我沒去過。往後,佛常在此說法金剛經楞嚴都是在「祇園」講的,四十九年中,單祇樹給孤獨園就講了二十五年之久。竹林精舍靈鷲山(簡稱靈山),也有二十多年的弘化,他國亦有,但時間較少。
  丙二、引大眾同聞 分二
  引證阿彌陀經非僅我阿難所聞,另有大眾共聞,有的判作「列聖凡同聞」,除菩薩阿羅漢賢聖外,還有人、天等凡夫眾參加,意義相同。聽眾依類分三: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人天眾。
  丁一、聲聞眾 分三
  聞佛四諦法,修行證阿羅漢果者。前說通序謂之經後序,結集時方加入,但並非隨便安置,跟經文息息相關,具表法義味,經列舉聞法大眾有三類,論斷證、發心菩薩均勝聲聞,何以小乘列前,菩薩在後呢?這含有三義:
  一、出世相故。聲聞出家弟子,僧相齊整,故列第一,表僧寶之重要。二、常隨從故。千二百五十人乃佛常隨弟子,侍佛聞法,少有缺席,證信力強。三、佛法賴僧傳故。古德雲:「佛法弘揚本在僧」,若無出家眾,法燈必微,因弘法利生是僧之本分事,所謂「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又說:「有佛出世龍天喜,無僧說法鬼神愁」,因無佛法,善法減損,惡法增長,世局更亂,不只人煩惱,連鬼神都擔憂。三千年來,法傳至今,端賴歷代高僧,故列在前。今有在家居士,見僧團良莠不齊,欲組在家佛教弘法,實不應該,在家家累重,沒法專業,世若無僧,佛法必亡。
  菩薩居次,亦有三義:一、相不定故。菩薩隨類現身,或現在家,或現出家,乃至現天龍八部身,不似聲聞整齊。二、不常隨故。自利利他,游化十方,且有他方菩薩隨緣聞法,不常隨佛,證信力弱。三、表中道義故。不偏空、有,常行中道
  人天殿後也有三義:一、世間相故。六道眾生所現皆在家世俗之相。二、凡聖品雜故。人天眾有凡夫也有聖人,品類復雜。三、外護職故。以護持佛法為職責,做外護工作
  出家眾弘法,在家眾護法,缺一不可。
  聲聞眾文長分三:明類標數,二、表位嘆德,三、列上首名。
  戊一、明類標數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大比丘僧」明類,「千二百五十人俱」標數。先說「僧」字。
  僧,梵語僧伽耶,此雲和合眾,有事有理,理則「同證無為解脫」,以了生脫死為目的。事則有六,具此六義,才是僧團。
  一、身和同住:叢林住眾多,住千人的不少,住二、三百人的很普遍,古之禪宗祖師一人領眾,千人隨學,不像台灣,十幾個就不少了社會流行小家庭寺院也如是。依佛制,大眾共住,須身和方能相處。
  二、口和無諍:口和合,不可吵罵。出家並非聖賢習氣不易除,衝突難免,俗雲:「牙齒也會咬到舌頭」,齒硬舌軟,最為相合,偶而也會傷到,但是舌從不反擊,俗話說:「錢沒兩個不響」,吵架要有對手,沒對手吵不起來,若一方肯發心舌頭,便無爭吵,舌被咬,吃飯時,照樣幫忙,不會罷工,或捲舌,讓你不得呼吸,所以,意見相左,好好溝通,縱使不愉快,也要容忍,各自反省,早日雨過天晴。共住這兩則最重要
  三、意和同悅:悅,歡喜也。大家和樂相處,莫擺臭臉,雖不吵,但像不定期炸彈,隨時引爆也不好,所謂「吃人臭臉飯,不如說再見」。身、口、意三業和合是共住的基本條件
  四、見和同解:思想觀念一致,學佛所學,行佛所行,不可各行其是。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入道場當隨大家共修,不可擾亂常住行門,慈老常說:「你不來,我不怪;你要來,受我誡。」既參禪便不該入凈土道場你在三門外,我管不著,既然進來了就得守這里的制度
  五、戒和同修:共受佛戒,「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以受戒前後列長幼,遵佛制,持凈戒,僧團才能清凈莊嚴
  六利和同均:佛制僧團,利益均等,不因職事高低而差別,一律平等。佛世,嘗有人供佛佛說:「供養僧吧!我在僧數。」莫只供佛供佛則僧不能受用,供僧,佛在僧中,同受供養。當時,一貧女持小塊布白佛:「世尊,我貧苦,少布供僧可否?」佛答:「只要心誠,粒米杯水皆可。」代為接受,囑弟子用作燈心,千二百五十人,個個無缺,是利和同均的最佳典範
  曾聞大陸某叢林方丈,很慈悲,力行均等。一日,有人供養和尚三粒蜜桃,住眾三百,如何分配?老人侍者購砂糖,行堂備三個水缸,飯頭煮開水,每缸百杯,搗碎桃,和其中,人人有分,確實做到利和同均,真了不起,若是我,早就吃掉了
  具六和,僧團才清凈。榮宗法師,十四歲出家,曾往大陸參學,斌老在獅山講地藏經,彼亦共聞,常聽他談參學經過,言大陸叢林規矩很好,幾百人進禪堂,鴉雀無聲;三十人或五十人,住大通鋪(廣單),一年半載,同床共眠,不知鄰單法名,因沒講私話的機會,所以,道業精進,法筵興盛。
  「比丘」舊譯,新譯苾篘,有三義,屬多含不翻,依然保持原音。
  一、乞士:士,人也。上乞佛法,以資慧命;下乞食物,以資色身。佛制比丘托缽生活印度修行乞食者很恭敬中國環境不允許,故無法實施。
  二、「怖魔:魔,指欲界他化自在魔王波旬,怕眾生三界,減少魔子魔孫,若有發心出家受戒,登比丘比丘尼壇,戒師白四羯磨法時,波旬宮殿震動,知有人發心修出離行,生大怖畏。大家須知,我等雖是佛子,未出三界,猶受魔王掌控,彼不足懼,唯有精修,方能怖魔。
  三、破惡:修行為斷惡修善,起碼做到除身口七支之惡,身不殺、不盜、不淫,口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語、不綺語,才能安心辦道。出家目的在「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比丘僧」表非一人,照佛制,四人方可行羯磨法,所以,四人才稱「僧」,比丘尼亦爾。千二百五十人,當然是「僧」了。中國佛教一人也叫僧,如「貧僧」,方便借用無妨,如軍,本非一人,但一人不妨也稱軍人。此顯比丘聽眾甚多。
  「大」有二義:一、表已證聖果,皆具阿羅漢身分故稱大,是讚詞。二、表其皆是小乘心趣大乘道的聲聞眾。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回小向大的比丘,所謂「外現聲聞相,內秘菩薩行」。
  「千二百五十人」是常隨眾。佛初成道,至鹿野苑度五比丘。五比丘太子出家時,凈飯王遣父系三人,母系二人,欲勸太子回心轉意,後皆出家,三人受不了雪山苦行,先到波羅奈國鹿野苑,另二人太子在尼連禪河受牧羊女供養,以為退心,也至鹿野苑自修。太子菩提樹下成正覺後,觀五人善根成熟,往鹿苑三轉四諦法,令證阿羅漢果。從此,世間共有六位聖人住世。不久,耶舍長者子等五十人出家,共五十五人太子苦行時,曾至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願舍位,勸彼放棄理想太子不允,相約成佛後先來度王,為履約至摩竭陀國,途經三迦葉處,是當時極負盛名的外道首領,老大優樓頻螺迦葉,住木瓜林,有五百弟子,受度後,將拜火教道具丟棄河中,老二伽耶迦葉領二百五十個弟子(或說三百),居象頭山,老三那提迦葉與二百弟子住尼連河畔,見道具,以為兄有大難,率弟子趕往,也隨佛出家,共一○五五人。關於佛現神通度優樓頻螺的情形,可閱四分律藏犍度,載之甚詳。舍利弗、目犍連侍師沙然梵志,學外道法,佛成道約三年,梵志逝,各領一百弟子竹林精捨出家。其實,這二百人都是師兄弟,兩個弟子各領一半。如是,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求雅順故,略去尾數。千二百五十人,並非個個出席,但多數皆參與。
  和前「五事證信」的消文為:如是這部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有一時間,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的地方講的,除我阿難外,還有千二百五十五位比丘僧,參與法會,共同聽聞,故當深信。
  戊二、表位嘆德
  皆是阿羅漢,眾所知識
  「皆是阿羅漢」表其果位,都是回小向大的阿羅漢聖者阿羅漢含三義:一、應供: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能福蔭眾生,堪受人天供養凡夫道業未成,受供養,如借貸度日,謂「缺應供」或「負債受供」。二、無生:有二義;1、見思惑盡,不再輪迴受生。2、證偏真涅槃不生不滅之理,既無生便無滅,謂無生,此約理說。三、殺賊:是比喻學佛不出三無漏學,因戒生定,因定發慧。佛遺教經雲:「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三無漏學是破除煩惱的利器,大智度論雲:「持戒如捉賊,定如縛賊(喻禪定能伏惑),慧如殺賊」。是一種喻說,非真殺,否則,法官警察都是阿羅漢了。煩惱如賊,見思煩惱斷盡如殺賊。
  阿羅漢三義為比丘果,也是含多義不翻,翻字不翻音。比丘「乞士」因,阿羅漢「應供」果;「怖魔」因,證「無生」果;「破惡」因,得「殺賊」果。
  「阿」字讀音,前已說過,讀ㄚ只是開口音,無意義可言,「阿彌陀佛」、「阿羅漢」含有法義,不應念ㄚ,密宗持咒念ㄚ,是另一回事,咒之開口音,無字可表,始念破音,現在不是持咒,當念ㄛ。最近,聽一青年將「阿房宮」讀成ㄚ,真讓人笑話!許多佛經注音也注ㄚ,是不對的。這類問題常有人提及,答不勝答,故每說必講,念佛本求一心不亂,現反因此而多心散亂,問題不小。
  「大」乃讚詞,贊其證阿羅漢果,也贊其回小向大,與「大比丘」前後輝映,不過「大比丘」是贊僧寶。
  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回小向大的阿羅漢聖者,但下列十六位尊者,不只阿難,連迦旃延、阿冕樓陀、拘絺羅也不在其中,可見與會者不只此數,僅標出常隨眾,以資證信而已。
  「眾所知識」嘆德,贊嘆大阿羅漢功德。他經嘆德文字很多,如楞嚴經雲:「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下有「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等句,法華也不少,本經僅此一句簡單贊嘆阿羅漢勝德,若無勝德怎會「眾所知識」呢?「知識」,聞名曰知,見面曰識,既聞名又見面叫「知識」。詳說則「聞名仰德曰知,見面領教曰識」。聞名仰慕其德學,親聆教誨曰「知識」。千二百五十人為當時人天大眾所知所識,景仰其德學,從之聞法,親受教誨,謂之「眾所知識」。
  戊三、列上首名
  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冕樓陀。
  一千多人,無法一一列名,略舉舍利弗等十六位上首名,詳分又可分列名及總結兩段,先釋「長老」二字:
  「長老」,鳩摩羅什法師阿羅漢都譯作長老,有的或譯作慧命、具壽、尊者等。「德尊學博曰長,年富臘高曰老」。道德尊勝,學問淵博,年紀大,戒臘高,如大迦葉一百二十歲,是名符其實的長老了。略說有四種:一、生年長老年齡大,八、九十歲。二、法臘長老:戒臘高,出家具足戒三十夏以上。三、德學長老年輕臘淺,但品學兼優。四、法性長老:證阿羅漢果聖者,不論年齡戒臘,只要證得法性真空之理便是,如舍利弗之沙彌弟子均提。
  四種具備,當然是長老,除法性長老不論年齡戒臘外,其餘三種都須具備,就是「德學長老」,出家後至少有二、三十年的磨練,上座位以上,方許為德學兼優,沒有單以「生年」為長老而不具戒臘、德學的。
  又「長老」二字,直貫十六位尊者,非單指舍利弗。十六位長老,各有其持長。
  「舍利弗」,梵語舍利弗呾羅,華言鶖鷺子。舍利即鶖鷺,母之名,眼如鶖鳥明麗故。弗,子也。印度習俗,以父母名為兒女名,故名鶖鷺子。
  印度人好論議,母未孕時,辯輸其舅,孕後,寄辯母口,縱橫皆贏,舅知是胎兒關係,恐將來甥勝舅沒面子,特往南天竺研讀十八部經,預作準備。
  七歲聞名,時王設論議寶座,廣邀天下名士,舍利弗問其原由,人雲論贏有賞,便爬上寶座,眾見其乳臭未乾,勝不風光,敗更難看,先遣弟子試試,竟連老外道都被打下台,從此,聲名大噪!
  舍利弗與目犍連同門,是最要好的同參道友,沙然梵志逝後,二人領眾,覺所學不足,未得實益,輪流外出參訪。舍利弗偶遇馬勝比丘,舉止非凡,請問師承所學何法?比丘答:「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一聞即證初果,得法眼凈,速告目犍連,重說偈頌,目犍連亦證須陀洹果,徵得大家同意,各率百人往竹林精舍,隨佛出家
  舍利弗證果最快,七日證阿羅漢果,目犍連十五日證得舍利弗是聲聞眾中智慧第一,為佛法將,常受佛命,代宣法化。二人皆先佛入滅。詳閱十大弟子傳。
  列十六尊者之首,表非大智慧者,不能信受念佛法門的難信之法。
  第二位「摩訶目犍連」,譯大采菽氏,是姓。祖先修仙,采菽為食故。佛弟子中同姓者多,故以「摩訶」區別。摩訶,大也。名「拘律陀」,父母而無子,禱拘律陀樹神而生故名聲聞眾中,神通第一。
  盂蘭盆經雲:彼母生前多造惡集,墮餓鬼道,針咽鼓腹,飢火焦然,(俗作醮,糊焦面大士像,嘴含紅紙,很長,有人誤為舌頭,其實是表餓鬼,飢火中燒,口出火焰的意思。)尊者神通送食,因餓鬼習性使然,掩飯欲食之際,飢焰將食燒成黑炭,求佛哀愍,佛囑於七月十五,僧解夏自恣之日,設盂蘭盆供,仗十方僧寶,修行功德迴向,方能出苦,個人神通,沒法解決。尊者遵旨,果令母離餓鬼苦生忉利天。
  「盂蘭盆」,譯救倒懸,形容餓鬼之苦如倒懸。七月十五日,本是目犍連救母出苦的紀念日,欲薦拔先人,可依此供養十方僧,與鬼月無關,將七月視作鬼月,是不對的,鬼月是道家的說法。放焰口旋餓鬼不限七月,隨時可為,但有一定時間,須在戌、亥時,即晚上七點到十點五十九分,施食方得受用,且焰口屬密部,與供佛及僧是兩回事。盂蘭盆會由目犍連啟教,供養三寶在七月十四或十五、十六日皆可,以此功德迴向現存者增福延壽往生者離苦得樂,詳見盂蘭盆經。
  尊者神通事跡很多,如降伏外道、寶橋渡佛等,和本經無關,不必細述,其實,神通不敵業力,佛入滅前一、二年,憍薩羅國琉璃王欲滅釋迦族,佛曾三次阻止,也沒法挽救,終至大軍入侵,尊者神通力,缽盛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升大梵天,以延釋種,結果,化成一缽血水。經雲:「業報至時,非空非海中,非入山市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神通再廣大,也莫可奈何!還是靠佛的堂弟摩訶男,也就是當時的王,求琉璃王,願舍己命,延釋族命脈,自投水開始,至屍浮起止,網開一面,讓釋族青年逃亡。古人蓄長發,摩訶又是初果聖人,投水之後,發系樹根,久久不見蹤影,琉璃王遣人探,方知究竟,頗受感動。
  佛說:「定業不能移」,目犍連所救的,可能是定業中人,無一倖免,真是可惜!摩訶男力挽的,必是定業之外的,足見業力之可怕!
  三、「摩訶迦葉」,新譯大迦葉波,(葉,音設),此雲大龜氏,佛子迦葉者多,故以摩訶別之。名「畢缽羅」,華言大飲光,除佛外,彼光明最勝,能隱一切光。未學佛前,是苦行外道出家後,仍以苦行為主,聲聞眾中,頭陀第一。
  「頭陀」新譯杜多,此雲抖擻,修頭陀行,能抖擻煩惱,如抖除臟物般。依經論言,頭陀行有十二種,另有「十二頭陀經」,明頭陀二種修法,總不出衣、食、住,三方面的苦行。衣方面二種
  一、糞掃衣,又叫百衲衣,拾棄衣破布,縫補而成二十五條,四長一短,共一二五塊,故名「百衲衣」。佛世僧服是整塊布,不似我國有短褂、中褂、長衫,今之祖衣,顏色鮮艷又鑲金邊,實非所宜。
  二、但三衣,只佛制之五衣、七衣、大衣,不蓄余長,不然則全是百衲衣,縱非百衲,也是非常破舊的,力求簡單,能遮寒蔽體便可,不像今人,做衣服奴才,多得不得了。
  飲食方面五種:1、常乞食,佛制比丘托缽,有時也受檀越供養,修頭陀行者,終其一生,不受他請,不受飲食,以托缽為食。2、次第乞,不分貧富,次第行乞,七家若無,當天挨餓,不再繼續,以免影響道業。不過,古印度人,很尊敬行者,除非飢荒,否則,多少都有,不會空缽而回。
  三、一坐食,僅日中一食,晨不吃粥,也沒點心,坐下來就得吃飽,有事起身,雖沒吃飽,也決不再吃。大陸叢林,過堂吃飯,由行堂服務,即緣於此,表示威儀動便不再吃了,略存一點古風。
  四、節量食,較上三種辛苦,須節制飲食,漸減漸少,因不必勞動,適量便好,如車,有點油,能運轉即可,更不會好吃就多吃點,不合胃口就少吃些。
  五、中後不飲漿,一般過午不食者,准喝果汁等流質類,頭陀行者,除白開水,直到天亮,不飲他物
  住方面有五:
  一、阿蘭若處,或雲阿練若處,住偏僻安靜的地方,搭小茅篷,遮風蔽雨便可。
  二、冢間坐,住墓地,常見死人故,方便修無常觀,對世間能生厭離心。
  三、樹下坐,連茅篷也不住,居樹下,如世尊苦行時。所以,佛都是樹下成等正覺的,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也不例外,坐龍華樹下成佛。今人都住屋內,設備又好,偶而不妨去樹下坐坐看,否則將來坐不住,成不了佛!
  記得民國四十六年,東山寺傳三壇大戒,大仙寺開參老和尚幫忙搭戒寮,我當引禮,東山寺兩邊的樓房已蓋好,老和尚平時很關心我,閑談中,不覺嘆口氣說:「出家人住樓房,如何修行?」因被世間法給圈住了。老人家已圓寂多年,當時,出家人生活還很樸素就如此憂心。若看到今天更高級的享受,恐連眼淚都流不出來!
  四、露地坐,樹下也不坐,沒下雨則露地坐,修安受苦忍、耐怨害忍,露濕衣裳也不畏。
  五、常坐不卧,起碼做到常坐不卧,修苦行者,不躺下睡覺,不是不睡,眼不休息,久之成盲,如沒吃東西,終將餓死。
  民國三十八年左右,親近慈老,他常坐不卧,睡性很好,腿一盤,想睡就睡,往往坐在教室,聽老師講課,一下便「入定」了,有時還呼嚕呼嚕的念起「大悲咒」,學生都覺得好笑!坐著睡容易醒,精神也好,可省去許多睡眠時間。睡性不佳者不適合,像我業重,學了幾次,每試必病,最久試過十幾天,結果,躺了三、四個月,連本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