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⑦
常得出家修凈戒,
佛在講經時告訴我們說,居家為大病。如《本生論》雲:「如同牢獄家,永莫思為樂,或富或貧乏,居家為大病。一因守煩惱,二追求艱辛,或富或貧乏,悉皆無安樂。於此愚歡喜,即惡果成熟。」居家之苦,猶如大病,其一有守家的煩惱,其二有追求的辛苦。比方說,有一點財產,要守著財產不流失,非常痛苦。一個有錢人他會害怕自己的財產哪一天被人搶了,誰又會來詐騙他等等,這些煩惱是不會降臨到一個沒有積蓄的僧人身上的。
在家人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也很辛苦呀,背井離鄉,起早摸黑,費盡心血而所得卻很有限。這樣的生活又如何能與行雲自在的出家生活相比。所以佛說居家為大病,不管你是窮人還是富人,總是不快樂。
在座的大多數是在家人,你們體驗的俗世痛苦比我們還要真切一點吧。所以佛說,出家好呀,因為出家是以修道為目標,可以作一個清凈的人,生活遠離浮躁,以追求正道為這一生的目標。佛在他的教誡裡面,常常贊嘆出家的好處,為了消除修道弟子對生活的顧慮,佛在《地藏十輪經》裡面有講到,佛自己把無數個作轉輪聖王的福報,迴向給他的修道弟子,只要他們能認真修道,那怕到以後,穀米貴到一斗珍珠才能換一斗米,這些修道弟子也不會因精進修道而缺衣少食。也就是說,只要我們能放下萬緣一心修行,真正對世間法能放得下,就不會因為修道而餓死。
這是佛給我們的一個最大承諾,有這句話,我們還會為生活而擔憂嗎?有這句話,我們還有必要積攢什麼來以備不測嗎?這些煩惱會因對佛的信心而頓時消除,因為只要我們願意修道,就不必為衣食而憂,因為佛已經把無數個作轉輪聖王的福報迴向給了他的弟子,以此保障,我們決不會因為修道而餓死。這就像佛給每一個修行者都買了衣食保險,由佛親自作擔保,保證他的弟子沒有生存的違緣。
所以普賢菩薩會發願,希望能夠常出家。出家好呀,能夠披這樣的清凈衣,修這樣的清凈梵行,這當然比居家要殊勝很多。佛在世的時候,很多王公大臣,也希望體驗一下出家人的生活。因為在世俗,有非常繁雜的事情,從早到晚,為衣食而忙,被俗務纏身。而出家人,從一早起來,就進入一種清凈的狀態,與法相應,修道不懈。
因為出家生活殊勝,佛為了滿足在家弟子想體驗出家生活的願望,於是為他們制定了八關齋戒。所謂的八關齋戒,就是讓這些在家人,能夠有一天的時間體驗一下出家人的清凈生活,所以這個戒的戒體只保持一天。比方說今天有因緣,想要受持八關齋戒,從一早起來可以自受,也可以在法師面前受,受戒的戒體保持到什麼時候呢?保持到第二天明相出。八關齋戒讓在家人,有短期體驗出家生活的機會。可以想像,佛在世時那些王公大臣,對出家人是多麼的羨慕啊。
不毀凈戒願
「常得出家修凈戒」
普賢菩薩發願常常出家,並修持清凈戒律。對戒律的受持是「無垢無破無穿漏」,持戒清凈的標準是什麼?是無垢、無破、無穿漏。無垢指的是發心清凈,無有煩惱垢障。即自己持戒非為得世俗好名而持,非為貪世間供養而持,持戒只為修道。無破指的是持戒無犯,清凈圓滿。無穿漏指對於微細戒都能護持無過失,行持無瑕疵。
只有在戒律上做到無垢、無破、無穿漏,才能算是持戒清凈,即從發心到受持戒律都圓滿無缺。
天龍夜叉鳩槃茶,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發願自己能為一切眾生宣說正法,我說法的對象是:天人、龍族、夜叉、鳩槃茶、人、非人。可以說包括了所有眾生,我都發願以正法教化他們。希望我能精通所有眾生的語言,用他們能聽懂的話來宣講正法。
也就是說,講法的語言不僅人道眾生能聽懂,鳥也能聽懂,一切傍生道眾生都能夠聽懂。不僅如此,地獄道眾生,餓鬼道眾生,修羅道眾生,天道眾生都能聽懂我講的法。希望自己是一個語言大師,能夠像辯才天女一樣,舌根能夠發出種種美妙的聲音,能夠恆常地以這種悅耳語來教化眾生。